以恭敬心供養佛像的功德

前面是把佛像給造出來。有些人他來到寺廟的時候,這個佛像已經有人造好了。他怎麼樣?他修供養,也是可以。你沒有因緣造佛像,你能夠從這個地方禮拜讚歎等等,也可以成佛道。

若人於塔廟 寶像及畫像

以華香幡蓋 敬心而供養

若使人作樂 擊鼓吹角貝

簫笛琴箜篌 琵琶鐃銅鈸

如是眾妙音 盡持以供養

或以歡喜心 歌唄頌佛德

乃至一小音 皆已成佛道

若人散亂心 乃至以一華

供養於畫像 漸見無數佛

或有人禮拜 或復但合掌

乃至舉一手 或復小低頭

以此供養像 漸見無量佛

自成無上道 廣度無數眾

入無餘涅槃 如薪盡火滅

這個地方是講供養佛像,就是我們對佛像的供養。這個地方某種程度就不是只有相狀,它是有一點憶念佛德,從佛像到佛德。

憶念佛德,這個地方的經文也是分兩段。先看因地,因地裡面有身口意三業的供養。先看意業的供養。

「若人於塔廟」,有人進入了塔廟當中,這個時候佛像都已經畫好了。面對佛陀的寶像,可能是立體的寶像或者是平面的畫像,他做什麼事呢?「以華香幡蓋」,各式各樣的幡跟蓋,比如八吉祥的幡蓋,來敬心供養。這個地方重點在「敬心」,就是意業。意業能夠很恭敬心地供養佛像。這是第一個,意業。

第二個,口業的供養。有些人面對佛像,憶念佛德、生起皈依的心,使人唱作清淨的梵唄。唱梵唄的過程中,用什麼法器呢?是用擊鼓、或者吹角貝(角就是牛角,貝就是法螺);或者用簫笛(簫的吹法是直式的,笛是橫式的)、琴(就是胡琴)、箜篌(就是漢武帝時候所作的豎琴);或者是琵琶、鐃(就是有手柄的鈴)、銅鈸(就是兩片的銅片相擊來出聲)。

總而言之,他用這麼多樂器的目的,就是製作梵唄的音樂,「如是眾妙音」,來供養佛像。這是第一個,他自己沒有這種能力來唱,花錢請人家來讚歎佛的功德。第二個,他直接以歡喜心自己唱,自己能夠「歌唄頌佛德」,唱個《爐香讚》《佛寶讚》等等。他可能沒辦法唱一整段,「乃至一小音」,他唱了一小段,「皆已成佛道」。這個是口業的供養。

第三個,身業的供養。他用身業。他以散亂心進入佛塔當中,可能一時的善念生起來,到外面去摘了一朵花供養於佛像,這樣也可以「漸見無數佛」。或有人虔誠地向佛陀禮拜,或是恭敬地合掌,乃至於一舉手、小低頭,表示我們的敬意。

他的整個目的都是以恭敬心來供養佛像,對佛陀功德讚歎。這樣子有什麼好處呢?「漸見無量佛,自成無上道。」他們會因為這麼小的一個動作跟佛菩薩結緣。只要你跟佛菩薩結緣,當然佛陀就有一種法力的攝受——說法,最後成佛。成佛以後,你也是一樣,開方便門,講因緣所生法,「廣度無數眾,入無餘涅槃」,最後「如薪盡火滅」。

淨界法師《妙法蓮華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