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慈悲以修西方,卻欲嗔恨而墮為神

【原文】

世有疾惡者,謂世間為惡人,予力不能治。死必為神以痛治之。而不欲生西方。按佛言:神在六道中,為墮落之數。而西方則超出六道輪迴。故修西方者,以正直慈悲為本。見於所為,無非慈悲。若人有罪惡,則憫其愚癡。

人有困苦,則欲其濟拔。是無累於己,而於一切眾生有大良緣也。為神者,以正直嗔恨為本。見於所為,無非嗔恨。若懲人之過,則加以疾病。治人之罪,則加以火鑊。是有害於物,而於己則受為神之福盡。以嗔恨作業,故墮地獄。自地獄出,則為蟒蛇躉蠍之類,無時而超脫也。

昔有二僧同修行,一僧作福而多嗔,一僧常戒之不從。後多嗔者死。戒之者附客舟至江上[共*阝]亭。其廟神甚靈,能與人言。客登岸祭神。

神告之曰:與汝同舟僧,可來見我。其僧往見之。神乃言曰:我是汝同修行僧。以多嗔故,墮於此為神。其僧欲見神形,堅不肯。再三欲見,乃露一截蟒形。神又言曰:有人施絹十疋,可為我作追薦。次於洪州西山上見我。僧如其言。果於西山上見死蟒一條,長二三里。嗔恨之報如此。

且人有一心虛明,湛然如清冷之水。一起嗔恨,則若投以污穢之物,敗其清冷甚矣。一起慈悲,則若投以沉檀之香,助其清冷亦甚矣。人何苦不為慈悲以修西方,必欲嗔恨而墮於為神。豈不惑哉。

【演蓮法師譯文】

世有疾惡如仇的人,希望自己死後為神,定要嚴懲那些為非作歹的人,因此不想往生西方。據佛經所說。神也是包括在六道之中,同是屬於墮落的範圍。而西方極樂世界卻是超出六道輪迴。

念佛求生西方的人,是以正直慈悲為本。看到人的所作所為,無不心懷慈悲。如見人有罪惡,則憐憫他的愚癡;見人有困苦,便設法幫助救濟他。如此存心,無損於己,而對於一切眾生卻能廣結善緣。

至於神,那就不一樣了。神是以正直嗔恨為本。只要看不慣人的所作所為,就會生起嗔恨心。若要懲人之過,就作祟使他生病;若要治人之罪,就對他施加酷刑。似這樣的存心,不但對眾生造成損害,而自己本身因在位時嗔恨造業,一旦福盡後,必定墮入地獄。自地獄出,尚有餘報,則轉生為蟒蛇、蠆蠍之類,想要超脫惡趣,那就時日漫長了。

從前有二位出家人在一起修行,其中一位僧人雖能修福而嗔心重。另一位出家人也曾經常勸誡他,可是他總不聽。不久,這位多嗔的僧人就死了。幾年以後,他的同修搭客船到江西[共*阝]亭,那些船客聽說附近有一座廟中的廟神特別靈,能夠通曉人語,於是紛紛登岸祭神。

神就對他們說:「勞煩請那位與你們同船的出家人來見我。」等到這位出家人來了,神就對他說:「我是你以前的同修僧。因為我的嗔恨心重,所以墮落在這裡為廟神。」

這位出家人便一再要求廟神現出原形,廟神堅辭不已,只得露出一截蟒形。並對他說:「如果有人施絹十匹,希望你能為我做超度,然後可以到洪州(江西南昌)西山上見我。」這位出家人一一都答應了。後來果然在西山上看到一條死蟒蛇長有二、三里。這就是嗔恨心的報應啊。

人人本來都具有一顆清虛妙明的心,湛然清澈如無波的潭水。若起一念嗔恨,便如同在清水中投入污穢物,把好好一潭清水全都弄髒了。若起一念慈悲,好比在清水中投入沉檀香,能助清水更具有療毒的作用。

這樣說來,人何苦不以慈悲的心念佛求生西方,卻偏要懷嗔恨的心而墮落為神,這豈不是太糊塗了。

《龍舒淨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