袈裟的由來與殊勝之處

袈裟,梵語音譯為迦沙曳,義譯為不正、壞、濁、染等。因為佛教出家人所穿的法衣,避開青、黃、赤、白、黑五種正色,而用其他雜色,所以從色而命名為袈裟。

又因為當初那悲催的頻婆娑羅王眼神不好,差點錯把外道當作佛教出家人,於是跑去找佛陀吐槽。而佛陀和阿難尊者外出時,佛陀在田畔見到田相整齊,於是就製訂佛弟子必須穿割截成田相的法衣,以示和外道出家人有所區分。

在佛陀時代,袈裟有三件,稱為三衣,分別是大中小size的三種法衣。

大的稱為僧伽梨,又稱為大衣;中的稱為郁多羅僧,又稱為七條衣;小的稱為安陀會,又稱為五條衣。而在佛陀時代的出家人,平時是必須三衣齊備的。

佛教傳入中國之後,因為北方氣候寒冷,所以,法衣也有所改制,雖然田相不變,規制不變,但是中國的出家人會在法衣下穿著常服。

有些人以為出家人平時所傳的海青廣袖飄飄,就認為那是袈裟,其實,披在海青外面、具有田相的,才是袈裟。

記得有一次,有人曾經問起護衣要怎麼護?其實律典裡面已經明說了「護衣如護皮」。

啥意思呢?意思是護持三衣,就像保護自己的皮膚一樣,去哪都帶著不離身。

在佛陀在世的時候,三衣就是平常穿著的衣服,所以到哪都是要穿著的。

而佛教傳入中國之後,袈裟作為法衣,表法的功能大於實用功能。一般中國出家人披衣,都只是披七衣;至於九衣是在某些特別莊重的場合,比如講經時才會披上;而五衣,一般披的不多。

而且出家人平時為了作務勞動方便,都是穿常服,沒有穿海青披衣,所以護衣對於現代的出家人來說,就顯得更為難能可貴了。

而我們當代出家人還能披著這一領大衣,就不能不提及虛雲老和尚的功績。虛老的年譜中曾經寫著這麼一段話:

「師(虛雲老和尚)喚侍者一齊進來。師舉目遍視。有頃。曰。「你等侍我有年。辛勞可感。從前的事不必說了。我近十年來。含辛茹苦。日在危疑震撼中。受謗受屈。我都甘心。只想為國內保存佛祖道場。為寺院守祖德清規。為一般出家人保存此一領大衣。即此一領大衣。我是拚命爭回的。你各人今日皆為我入室弟子。是知道經過的。你們此後如有把茅蓋頭。或應住四方。須堅持保守此一領大衣。但如何能夠永久保守呢。只有一字。曰‘戒’。」

所以,身為衲子就更應該珍惜身上的袈裟了。

記得在佛學院讀書那會,曾經有一位學長提及自己出家的因緣。

有一次,她到路過佛學院,見到有一位師父穿著袈裟,身姿飄逸出塵,她當時就生起了一個念頭:我也要出家,像那位師父一樣!

聽了學長的這段經歷後,大家都在討論:「是哪位學長功德無量,穿著袈裟在那裡一站,就把這位給度了。」

穿著袈裟有何殊勝之處呢?

讓我們翻開《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一起來感受一下:

「出家菩薩即不如是,隨其所得不嫌粗惡,但懷慚愧以充法衣,得十勝利:

一者能覆其身遠離羞恥,具足慚愧修行善法。

二者遠離寒熱及以蚊虻惡獸毒蟲,安隱修道。

三者示現沙門出家相貌,見者歡喜遠離邪心。

四者袈裟即是人天寶幢之相,尊重敬禮得生梵天。

五者著袈裟時生寶塔想,能滅眾罪生諸福德。

六者本制袈裟染令壞色,離五欲想不生貪愛。

七者袈裟是佛淨衣,永斷煩惱作良田故。

八者身著袈裟罪業消除,十善業道念念增長。

九者袈裟猶如良田,能善增長菩薩道故。

十者袈裟猶如甲冑,煩惱毒箭不能害故。

智光當知!以是因緣,三世諸佛緣覺聲聞,清淨出家身著袈裟,三聖同坐解脫寶床,執智慧劍破煩惱魔,共入一味諸涅槃界。」

關於袈裟背後的故事,今天就講到這裡了,希望大家都能從中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