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如何擇法擇師?

智慧法師答:《瑜伽師地論》裡講的,善知識有八種德相:「何等為八?謂如有一安住禁戒,具足多聞,能有所證,性多哀愍,心無厭倦,善能堪忍,無有怖畏,語具圓滿。」

第一,安住禁戒。要持戒清淨,守戒律,身語意三業對戒律沒有虧損,因為戒是一切功德的根本,如《四分律》說:「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一心持淨戒。」如《華嚴經》說:「如佛所說,自不持戒令他持戒,自未調伏令他調伏,無有是處。」其根本是五戒十善,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言、不飲酒。其中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言是所有戒律的根本,所以稱為是四根本戒。

第二,具足多聞。要對很多的佛法都能夠通達,能夠受持。因為要教別人的話,跟單單自修不一樣,需要廣泛地了解所教的對像,對佛法經論都有清楚的認知和把握,才能幫助引導別人。

第三,能有所證。要在佛法上,特別是在禪定、智慧上面,要有一定的修證、證量,這樣才能深入地引導別人。

第四,性多哀憫。要對對眾生常常起慈悲憐憫之心,有慈悲憐憫之心才會去幫助眾生、救度眾生。如果沒有,就不會願意管別人。

第五,心無厭倦。要對弟子們的教導不怕麻煩,不辭辛苦,能夠善於引導、鼓勵,宣說正法,內心裡面從來都沒有舍棄過弟子,沒有厭倦。做為善知識要教導弟子,對弟子的法身慧命負責任,就不能有厭倦心。

第六,善能堪忍。只有善能堪忍才能做到瞋不報瞋、打不報打、罵不報罵。人家罵你,你不還口,人家打你,你也不還手。《梵網經》裡面講難忍能忍,只有這樣才能度眾生。因為度眾生要度六道有情,豺狼虎豹等等都要度,那些暴惡的有情要把你吃掉時,你不僅不恨它,還想著要度它,這才是菩提心的體現。

第七,無有怖畏。無有怖畏是指宣說正法的時候內心沒有怯劣,因為這是為了弘法,弘法為家務,利生是事業。如論中解釋:「云何名為無有怖畏?謂處大眾說正法時,心無怯劣,聲無戰掉,辯無誤失,終不由彼怯懼因緣,為諸怖畏之所逼切,腋不流汗,身毛不豎,如是名為無有怖畏。」

第八,語具圓滿。要能把佛法講得非常清楚,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讓人家很容易懂,能夠理解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這樣才能夠引起聽者聽法的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