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講)

阿彌陀佛!各位同修,大家慈悲,大家精進。

上週在外邊有弘法的任務,時節因緣不便,跟大家隔了一週才見面。但是時間過得很快,一週兩週好像沒什麼差別,一眨眼的功夫。我想大家還是不要懈怠,要繼續精進,持之以恆。常說「春睏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容易乏睏的時候,希望大家能夠打起精神來,把修學的功課進行到底。

今天我想做一個關於聞法的主題分享。依然如故,還是從蕅益大師的《靈峰宗論》裡邊進行摘抄,然後跟大家來分享。之所以有這樣的分享,就是因為我們聞思講堂有四個群,整個都是以聞思為主的線上道場,一直有這麼多優秀法師慈悲給大家講經說法,同步進行,所以說在堂裡面的同修們是非常有福報的。

當然這個實修群另當別論,一直強調要迴向、懺悔,以真實心地上來動用功夫而為宗旨。有這樣的施設,從一個層次上而言,為了更加明瞭的讓大家學修並進。並不是讓我們割裂解行,鑒於聞思是本位而立這個實修群,嚴格的只從功課上來著手。但是時間久了,在這方面也要慢慢的融會貫通,從解和行的相輔相成、各行其道的揀別中,我們心裡要有一個數。

對於聽聞佛法怎麼算正知正見,怎麼算有功德利益、真實受用,如果對佛法的聽聞能夠走到這個對的層面,可能一系列下來,不管怎麼聽都是對的,都往修行上面有所匯歸。如果佛法聽不對,或者發心、相續,乃至有些見地上出現了閃失,那麼很可能就匯不到行門上來,而且還會在信心或者精進上面打折扣。

所以今晚我們就照著祖師的言教,分享一下怎麼樣叫做聞法?對法的態度怎麼樣起行。

首先來看第一段開示。大家先讀一遍熟悉一下,因為蕅益祖師是明末的人,明末清初的時候用的文言文行文還是屬於古文,我們現在熏習的比較少。所以大家稍微瀏覽一下,我們再講解。

「討究佛法,第一要務。諸佛所師,所謂法也,況弟子乎?雖勝義法性,貴在親證。倘非黃卷赤牘,作標月指,示真實修行出要,何由得證勝義?試觀外道,亦出家求出生死,不知正法,求升反墜。故不留心教典,饒勇猛精進,定成魔外。脅尊八十出家,晝觀三藏,夜習禪思,乃有濟。

有謬云:「年少力強,宜習教典。年衰力弱,只堪念佛。」豈年少不必念佛,年老不可習教乎?將謂如來教法,僅同舉子業,博名利於半生者乎?一歷耳根,永為道種,大士所以舍全身求半偈也。今佛法流佈,賴迦葉、阿難二祖徹底悲心,人皆視作等閑。殊不知恆沙世界,無量劫中,妙法名字不可得而聞也!」(《靈峰宗論》卷二之一,示韞之)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段話,單從聽聞佛法對法的殷重態度上面,要有這樣的心理認知。這個背景,在實修群裡邊也會跟各位同修提倡,要真正從心地上用功夫,真正落到實處,也再再地說,說多了沒用,還是要具體的真修實幹。那麼在真修實幹的時候,並不是說要摒棄諸佛的教法聖典,這點我們要有一個見地。

為什麼呢?法的重要性永遠都是不可沒的,我們的聞思講堂,和常說的聞、思、修,聞永遠是在第一位。蕅益大師這段話也是為了糾這個偏法,因為有的禪人、或者念佛者,認為光修就行了,不必學教,不是這樣的。

蕅益大師講到「討究佛法,第一要務」,強調了「諸佛所師 」,三世諸佛所有的老師就是法。

為什麼常說「依法不依人」,就是在這個闡述層面而定的。一切佛法的規範,信、解、行、證,教、理、行、果,所有十方三世諸佛都是依這個「法」而成就的究竟圓滿佛果。

所以從三寶上來講,法可以出生諸佛,法可以長養僧眾,三寶的核心就是中間的法(常說的「無上甚深微妙法」)一力擔起來的。

所以「諸佛所師」,諸佛都要依法為師,何況佛的弟子,講的就是我們。大家都是佛的弟子,一定要以法為根本究竟的所依止、所憑證、所修證的道路,所指點的修學方法、法門成立等等這些,都是要從法上來的。

蕅益大師接著一轉說,「雖勝義法性,貴在親證」。這是常規認知,佛法要真修實幹,要親自證悟到這個境界。如果沒有修證,學了那麼多還是白學,不起作用,跟畫餅充飢一樣,不能頂飽。所以的確法的這種勝義法性「貴在親證」沒錯,親自證悟為究竟根本。

法叫「任持自性,軌生物解」,它有一個秩序,有一個概念,有一個語感語境,如果沒有這個進行溝通和指點,就像再往下看蕅益大師講到的,雖然親證,可是如果沒有經教,沒有佛說的法,沒有我們的理解力,主觀能動的把握功能去解讀、領悟和實踐的話,這個法對我們的作用就沒有一個溝通渠道來進行操作。

所以蕅益大師接著說「倘非黃卷赤牘,作標月指」。這是什麼意思呢?「黃卷」就是一般紙製的經典;「赤」是紅色;「牘」是簡牘,就是古代書寫用的竹簡和木片,用繩子穿起來,卷起來那種書,像軸一樣。「黃卷赤牘」指的是一切可以流通法寶的載體。

「作標月指」是《楞嚴經》裡面很著名的一個譬喻,說一代教法就像一個手指指月亮,我們所有的學人是順著這個手指而見到真月,不是鎖定這個手指不移,而不看月亮。如果把教理完全放不下,把「指」當作月,那就更錯認了。

可是我們說了那麼多,反過來最重要的基本是什麼呢?沒有「指」永遠見不到月,這個「指」就是教法。雖然「指」不是根本,可是是見月的根本,而且是決定性的必由因素,這就是佛說的聖教。

蕅益大師這裡要講明法的重要性,所以他說沒有這些經卷,怎麼來作標月的指呢?怎麼來指示真實修行的出要,怎麼由此來證得勝義諦,解脫境界呢?所以,這是一系列對於法的重要性的強調。如果沒有法,後面的修證,可以說沒有依憑和指導。雖然滿腔熱血,但是很可能就會走偏。

蕅益大師說,「試觀外道」,特別是在當時的印度也有出家的外道,他們也是尋求宇宙真理,要解脫生死的,可是因為在法上沒有找對路,在言教上沒有尋到根,所以他們理論體系對於宇宙萬法闡述的層面,非常有局限性,而且雖然依著自以為是的方法去修行,可是「求升反墜」。就像躺著吐唾沫一樣,使了很大的力氣想吐到天上去,結果最後還是墜下來,南轅北轍。

所以從這點來講,教典很重要。「故不留心教典」,我們不認認真真在教典上下功夫的話,再怎麼勇猛精進,「定成魔外」,這就是說,沒有正知正見,學的理路不清,不知道佛法之所以然,盲修瞎練,這樣的話可能越精進越麻煩。

這一段話蕅益大師給我們交待了,學佛當然要講究真修實幹,親自去證、去悟,可是,我們不要在提倡證悟的時候把解給割裂開來,因為很多時候覺得不要學教了,完全把它拋在一邊,都是文字遊戲一樣、戲論等等這些,一旦這樣的話,要麼往左要麼往右,還沒有走到中間。

所以提倡修證重要性的同時,也要知道聞思是一樣的重要,而且聞思在前,它鋪墊好了以後,你才能真正的踏入修行的正路,不會出現「求升反墜」乃至成為天魔外道的這種危險。正路還是從聞思而來,所以不可以繞開聽聞佛法而盲修瞎練,是這樣的一個思想內涵的主題。

再來看下一段是針對時弊的,我們現在有時候也會這麼提倡,那到底對不對,我們來看。「有謬雲」,有一種錯誤的說法。「年少力強,宜習教典,年衰力弱,只堪念佛。」這是通常的思想,我們現在也常這樣說,年輕的時候有文化,記憶力也好,還能學的進去,等老了什麼也都學不了記不住了,就念念佛吧。這又是一個走入極端窠臼,走偏了的想法。

很多時候我們對於一些人云亦云,表面上貌似真理的說法缺乏分辨力,都會陷入到這種偏頗的知見中。所以蕅益大師說這是錯誤的,「豈年少不必念佛」,第一個錯誤,年少就學習教理,那麼難道說光學解,不去行嗎?再次,「年老不可習教」,老了可能信心也沒建立起來,願力也沒有激盪出來,甚至連輪迴、因果、了生脫死等等這些,基本的學佛初邁步的概念都沒有建立起來,光就這樣機械性的念幾句佛,也沒有信願,恐怕念的也不地道,能不能往生,這都是兩碼事,因為他教理不明。所以,誰說年老就不可學教,他認為這是錯誤的。

所以從這兩句開示來看,蕅益大師的根本核心內涵,是讓我們解和行一定要並進。年少學教可以,可是也得念佛,要有行;哪怕年老了,要想行的好,還是需要了解一下所以然。這樣的話才能夠算是鳥之雙翼,車之兩輪,不偏不倚。

蕅益大師後面反問「將謂如來教法,僅同舉子業,博名利於半生者乎?」意思是說,認為年老了就不用學了,這跟世間人打江山、成家立業一樣,年少就值得學一學,年老了就不用學了嗎?蕅益大師認為,諸佛聖教解脫之法,年少、年老都得學,同樣要行。

如果認為年少學,無非就跟世間俗情俗見一樣,年輕的時候趕緊讀點文憑,將來謀個好前程,找個好工作,是為這些的話跟世間法就一樣了。「博名利於半生者乎?」,作為投資而不是真正為解脫而學,那跟俗情有什麼區別?這就是根本對法的定位和功能沒有正確的認知,不知道學佛法是幹什麼的,才有這樣的一種見解。

「一歷耳根,永為道種」,是指聞的重要性,但凡一歷到耳根,能聽進去一星半點,就永遠成為菩提道業的金剛種子。

並且「大士所以舍全身求半偈也」,就是說釋迦牟尼佛因地在雪山修行的時候,為了從古佛那裡聽聞到半個偈(一個偈子四句話,就像古詩一樣,這在佛門叫做偈子。半個偈就是前面的兩句或者後面的兩句),可以把全身佈施出去來求這個佛法,從中可見法的重要性。

並且蕅益大師說,現在的佛法流佈,全「賴迦葉、阿難二祖,徹底悲心」,這在佛門裡面大家都知道。

釋迦牟尼佛滅度了以後,當時有不調服的比丘乃至外道等群起而攻之。迦葉尊者當時看到這種情況後非常悲憤感慨,就召集大眾一起來結集經典,給佛說的三藏經、律、論定型。阿難是「多聞第一」,兩個人配合做了佛教史上第一次結集,後面又相續做了四次集結。

所以祖師爺讚歎說,全憑迦叶和阿難兩位尊者慈悲所做的功德事,我們現在才有聽聞聖法的機會。

「人皆視作等閑」,如果不尊重重視教典,甚至完全放棄教典,一味提倡真修實幹,這是錯誤的,不可以把教典視作等閑。

並且還說了佛法流通的難得,「殊不知恆沙世界,無量劫中」。就是在整個現前的宇宙萬象中,整個他方國土裡,不是每個國土都會有佛,都會有法,都會有僧,不一定的。在這樣無量無邊的恆沙世界和成住壞空的劫數中,「妙法名字不可得而聞也!」其他國土連什麼是法,什麼是佛法,什麼叫解脫,聽都聽不到,不用說想聽具體講的什麼意思,都沒有這回事。

所以說從這點來講,討究、學習佛法的第一要務,一定要從法來下手,要知道佛講的法是怎麼回事、道理如何、法門怎麼操作、之間的關聯,乃至上上下下縱橫貫通的時候,能夠吃透、明瞭,這些都是莫大的福報,都來源於法的功德。

這一段蕅益大師給我們提出了,學習佛法第一要以法為師。你看三皈是皈依的佛、法、僧,戒是從佛說的律典裡面來的,修學法門乃至次第、十二因緣、六度萬行,都是佛的經典裡面所施設的法門,每個修行的步驟、念念的這種功德都是從法來的,怎麼可以撂開法,說你好好去修吧,這是不可以的。特別是在修行的境界中,真正用功的人,隨著功夫加深,原來學的到了一個次第往高走的時候呢,又反過頭來需要法的印證,和再在其中尋找怎麼走的方法。這時候又是一個層面,所以法是時刻離不開的。

離不開法,就要知道怎麼來學法,怎麼個次第。下面第二段是給出家人開示的,叫《示閱藏》,即有人針對閱藏請教蕅益大師怎麼樣下手,因為三藏十二部浩如煙海,大師就針對如何學教,有這麼一段開示。就著大師開示,也立足於我們的現實本位,再跟大家做一個貫通。來看原文:

「學問之道,貴下學上達,所以如來施教,必有次第。今人空腹高心,但圖圓頓之名。無力飲河,詎能吞海?必先閱《律藏》,稔知佛世芳規,深煉為僧要。次閱《四阿含》,了正因緣境,為圓妙三觀之本。次留心台教,深知如來說法所以然之妙,及四悉檀巧被之致。然後將此法界鑰匙,遍開不思議經論之鎖。勢如玻竹矣! (《靈峰宗論》卷二之一,示閱藏四則)」

學教的時候,首先一定要把握住它的精神,然後對治現實的狀況。「學問之道,貴下學上達」,蕅益大師說,學習一定要層層遞進,一定要通透過來,有條不紊穩紮穩打的往上走。不要說一口想吃成個胖子,或者台階不好好走,三個五個的往上跨,每一個台階都有它的次第和功德,如果繞開了很可能在這方面就有漏。

那麼具體這個台階怎麼走才叫次第呢?蕅益大師說,「所以如來施教,必有次第」,就是這個「下學上達」的次第。佛法施設的教言也是有次第的,跟著學問之道「下學上達」這個原理走的。

蕅益大師接著講,「今人空腹高心」,這就是我們現在常犯的毛病,很多時候看了一本經就唯此經為是,就必然是這樣的,只要跟這本經有違的什麼都不對了。可是佛講法的背景、因緣、所對的根器,當時的啟問者不同,都是不一樣的。

側重點和大背景你不知道,守著一本經,嘗了一顆果子就以為滿樹的果子都是這樣,那很可能就錯了。所以說「空腹高心」我們是一不留神就犯,有的人沒有看經典,也不知道整個的教法次第,可能就聽了一段開示,或者喜歡某個出版社誰泛泛寫的一本書,其中有幾段大概是比較相應,從此以後就憑此以為可以走遍天下了,已經把佛法大海的一滴水傾握在手了,這都是一種自以為是的錯知。

特別都認為自己的法門最高,所有的法門都是一個法門,就是心地法門。那麼心地法門分開來又是這麼多門,門門都是為了針對不同的習氣根機而施設的,讓你入心地之門。所以說哪裡有高矮、好壞呢?我們就覺得自己的最好。

「但圖圓頓之明」,得著一塊就以為是全部了,這個還有一種,就是喜歡求高法、妙法,怎麼個高、妙法你懂不懂?或者一聽這妙法裡面有一些比較玄妙的稱謂,比如常說的開悟、明心見性、大開圓解、得了五眼、六通乃至大圓滿等等,你都不知道大圓滿是什麼意思,就開始以為朝著那兒走了。

可是圓滿是怎麼來的?是一點點走出來,填充出來的。你沒有填充永遠都是扁的圓不了,不塞它就不會滿嘛,那你怎麼能圓滿。

接著說,「無力飲河,詎能吞海」,河水都喝不完,就想一口把海水給吞了,有這樣的嗎?所以說有些人剛剛接觸或者稍微看了點佛法,就不知實務,一講起來好像完全指點江山、瞭如指掌一樣的。

佛法博大精深,三藏十二部掀開,有的經典我們連名字都沒有聽過。現在只是了解了一些,慢慢的去融會貫通,夠自己修行之用,一邊走一邊解一邊行,這才差不多。

所以蕅益大師說「必先閱律藏」,才能夠「稔知佛世芳規」。要先把戒律鞏固起來,這個對於在家居士也是完全一樣的,至少要先把「五戒」鐵定的擺在那裡。如果沒有戒律,天天妄談,說的多麼的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基本都是吹牛的,沒用。

一定要依照戒、定、慧,以戒開始為基。從在家同修來講,我告訴諸位,應該這麼理解做,至少要知道佛門儀軌,身為居士整個怎麼禮佛、朝道場、親近善知識,怎麼如理如法,這些要明瞭。

明瞭是有兩方面。一是從恭敬心上來明瞭,二是我們講了好多道理比如平等無礙,然後在任何事裡邊就平等無礙,也沒有尊卑,也沒有先後,這都不可以。所以這些也是有先後次序的,但凡跟善知識親近或是參加法會,基本的排隊,怎麼發心,各自管好自己所應該負責的這一點等等這些,然後大家一塊兒成就,這也是律藏的一種精神。

再就是真正去認識和學習律條,至少常把「五戒」要認認真真謹記在心,這樣才是一個初步次第。

蕅益大師再說,「次閱《四阿含》」。《四阿含》也叫小乘經典,現在大家一般開始接觸的都是大乘的這種圓頓或者是究竟經典,其實從完全入佛法來講,《四阿含》才是真正入佛道的一個初門。《阿含經》裡面有四部,分別是《雜阿含經》、《增一阿含經》、《長阿含經》以及《中阿含經》。「阿含」是印度話,翻譯成漢語就是無比法、聖法的意思,非常殊勝。

《阿含經》是佛在講完《華嚴經》以後,花了七、八年的時間所講的。裡邊很到位的講了世界的形成、因果關係,宿世佛是怎麼成道的,還有些譬喻的故事,乃至怎麼去修習內觀等等這些,都是從人的本位來講,非常接地氣。

但是,「了正因緣境」,把這個基礎打好以後,也知道佛法的正知正見,明白開始是要幹什麼,才是「為圓妙三觀之本」。就是說,從《四阿含》開始,就為後面邁入大乘作了很好的基礎。

因為《阿含經》裡邊首先教會我們出離心、無常、諸法是苦等等這些,把學佛的初入門見地擺正以後,再去邁入大乘的這種圓頓、究竟教典的時候,就不會走偏了,所以這裡講到「為圓妙三觀之本」。

蕅益大師的修證和教理是非常圓滿的,所以他堪做任何一個宗派的祖師爺,可以隨時去荷擔任一宗派。當時他就做了一個決定,抓鬮聽菩薩的,讓他學哪一宗,以哪一宗為主,他就學哪宗。最後抓出來是天台宗,後來他就悉心天台教法,所以「次留心台教」。

「台教」就是大乘佛法八大宗派之一的天台宗。天台宗對於釋迦牟尼佛一代教法的「判教」講的很系統到位,因為釋迦牟尼佛講了那麼多法,我們不知道從哪兒學,該怎麼學,也不知道先學什麼,後學什麼等等。

當時智者大師就把釋迦牟尼佛整個的一代教法進行了組織說明,從哪兒開始學,再學什麼,再學什麼,然後佛為什麼講法,為什麼在這種情況下講,都講得特別到位。這是天台宗的一大功德,大家以後有機會去了解一下。

比如裡面講到「五時八教」,把佛一輩子講法分了五個時間段。「八教」分為化法四教和化儀四教。「儀」就是佛度化眾生的儀軌與方式方法,具體用什麼方法度,是頓法還是漸法,即直截了當還是循循善誘,還有秘密法與不定法等等這些,這是一個方式方法;還有度化眾生的教法內容,就叫「化法四教」,即常說的藏、通、別、圓,藏教最主要的指的是《四阿含》經典,慢慢的邁入到大乘就是通教、別教和圓教,這個比較深邃,我們以後有機會再了解。

但是它組織的非常到位,明白了這以後,就知道釋迦牟尼佛一代講法的次第所在,為什麼在這個時候講這個經典,針對什麼人說的,這個法門是什麼樣的,怎麼個殊勝法,跟別的法門又有什麼不同,就一目瞭然了。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深知如來說法所以然之妙」,這樣才能夠善體佛義,知道佛講法的初衷在哪裡。就像文殊師利法王子對佛每說的一個法,每講的一部經,都知道是為什麼因緣而起,為施設什麼法門而說,他都知道。

知道了天台宗「五時八教」的輪廓以後,大概對釋迦牟尼佛一代教法,有一個粗線條上的了解,那麼就知道「所以然之妙」,特別是「及四悉檀巧被(pi,一聲,同三根普被的「被」)之致」。「四悉檀」是一個概念,「悉」是普遍,「檀」是佈施,就是用這個法來普遍的滋潤萬物大概的意思,四悉檀是指佛講法有四個層面。

第一個叫做世界悉檀,比如要多做善事,修十善業道,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等等這些,是人天福報,講的是世間法、福德法;第二個是對治悉檀,有一部分眾生他是怎樣表現的,那麼就施設怎樣的方法來進行對治;第三個叫各各為人悉檀,就鎖定一個人該怎麼樣度,給量身定做一套法門、施設、教法;第四個叫第一義悉檀,一概不講世間法,重講出世法、般若性空思想和畢竟空義。這是「四悉檀」。

了解了四悉檀的背景,再看一切經典,就知道佛是站在哪個角度講的。比如說《十善業道經》就是講的世界悉檀;「五停心觀」就是對治悉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則是整個統一代佛法的究竟本懷,闡述畢竟空義,就在第一義悉檀上講的。這樣你就明白了佛是在哪一步下面說的,不會在法門之間來回亂竄,還說不清楚。

整個次第明白以後,再來看蕅益大師說的,「然後將此法界匙鑰,遍開不思議經論之鎖,勢如破竹矣!」。整個行定下來以後,再看一切經教都通達無礙了。就知道佛講這部經典的言外之意、醉翁之意在哪裡,至少有這個理論上的構架,就不會壞亂佛法,也不會人云亦云,自己更可以學會一些融會貫通。

我在想如果大家一起來修學淨土宗,從聞思的角度來講,該怎麼樣去設置自己的一個入門方法。如果對淨土這一門還沒有特別入心的,可能也跟著一起一直在念,那麼就這樣,先跟著一起把功課做完,然後再好好的去深入一下淨土的至少是三經,最好五經一論,《佛說無量壽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佛說阿彌陀經》,還有《普賢行願品》、《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和《往生論》,這是淨土的根本經典。

接著再去稍微了解一下佛法的各個宗派,用不同的角度去嘗試著了解一下,佛講的核心義理。完了再可以依著《印光法師文鈔》,在這樣的大德文鈔裡面,進行長時間深入熏習的話,就可以把他的這個貫通能力領略過來。慢慢的整個大的背景有了,再一點點地觸類旁通,這樣的話是比較圓滿的,現階段來講可以用這個次第。

又如果說你對淨土已經深信不疑,也不妨要深入根本教典,比如說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熟悉度,十大願王的最後導歸等等,再修一段時間再翻開看一看,又會有新的格外的法喜出來。

可能還有一些同修對於淨土還沒有感覺,大家在這方面不要覺得有點不對,這是人之常情,也是一個緣分問題,沒有對錯。如果要導歸淨土,把原來所有學的這些,都要把它平等的鋪開來,然後再會到淨土的教典上。再了解一下橫超生死,豎出三界,對於整個這些教法的施設,時代的人的根機特色,都要有大概的了解以後,再回過頭來看為什麼這麼多人說要修淨土,要找答案。特別是《淨土十要》這部書一定要深入的去看,裡邊的見解真的跟佛菩薩是一樣的。

從這樣慢慢的,這也算是我們現在漸漸的學一個次第法。先鎖定淨土,然後從頭往回,或者從後往前倒都可以,這是非常活學活用的。可是研討佛法,不管次第也罷,或者信心也罷,一切都一定要從信、願、行的角度出發。

蕅益大師這裡講到,首先要從戒律上來清淨,然後再從無常觀出離心,觀受是苦、無我的根本立足點,再來匯入大乘教法,最後導歸淨土,這是非常圓滿的次第。大家以後慢慢去體悟,今天就不從這方面給說了。

這是對於教典、教法的一個認知。第一個主要講的是不可以輕視教典,這二個講的是怎麼依次第有板有眼的來學。有時候確實也要學,不要說沒有時間,或者聽聽法師這樣就好像夠了。那時間都是生活呀,你的生活,你生了什麼,活在哪裡,這都是由你安排的。

學佛當然就要多多生在佛法中,活在修行裡,這是一樣的道理,就跟我們吃喝拉撒是一樣的。除了正常的治生產業以外,很多時間其實我們是浪費的,包括我自己也是。你不要說沒有時間,把這些拿起來都足夠成為祖師級的人物了,只要你用心的去修。這是第二個,要通教法次第。

第三個,不管學和修還要防偏,容易出來的一些問題,蕅益大師也有給我們交代。我特別要說一下,可能有的同修請到這本《靈峰宗論》,估計你也找不著,因為我是自己讀完以後,再進行切割編排,有的有益於我們的我把它挑出來,可能現在暫時無關的我就把它刪掉,是這樣作為每次講座的一個體系,你慢慢要找的話,回過頭來再細細地閱讀蕅益大師的開示,再去進行領解。

下面第三段,看一下要對治出現的弊病,這也是必不可少的。

「《圓覺經》云:‘末世眾生,無令求悟,唯益多聞,增長我見。(但當精勤,降伏煩惱。)’須知坐禪、讀誦、作褔,皆可增長我見,可降伏煩惱。但審自己何事最切近,最對病根。(今在汝,數年作學問不成,一旦願齋僧而就,便是夙緣有在。)又身見重者,宜苦行消之。貪愛強者,宜苦境煉之。人我山高者,逆緣挫之。體面心重者,忍辱治之。一意向此門打徹,自能遊戲百千三昧,通達無量法門。較枯守蒲團,咿唔章句,不可同劫語矣!(《靈峰宗論》卷二之一,示象岩。括號內內容為法師在群內開示時刪節的部分,此處將原文補充出來便於學人參考)」

這段開示非常的到位,真的只有過來人才有的見解,就是把眾生的這種習氣,怎麼對治,種種的歷緣對心說的很明晰。

所以蕅益大師引用《圓覺經》,裡面說末法眾生,不好好從證悟上去著手,有的善根好一點的「唯益多聞」,聞完了以後能夠有板有眼的去學、去行倒也好了,但是他學完了以後更了不得了,增長「我見」。這趨勢我們現在也是群起而攻之,有人讀了幾本經,學會幾句偈子,記住幾則祖師們的開示,看的多就出來賣弄顯擺,就在那兒教化別人,好像大家都不如他知道的多,有點教主的感覺,這樣我慢、我見就太濃了等等。

其實不僅僅學教能夠樹立我慢,坐禪也是,蕅益大師說了,「須知坐禪」,有的人打坐腿子好,說能打坐多少時間,還不是單盤是雙盤,雙盤又能坐多長時間,別人怎麼都比不上他,而且在那兒雙目一閉,雙手結了彌陀印,拍幾張照片一看還挺美,這也叫「增長我見」。

還有讀誦,比如一部《楞嚴經》非常長,《法華經》七卷,說一天讀一部,或者一年內我完成了兩百部的《地藏經》,還是「增長我見」,覺得我了不起。

作福也是,今天供養了多少,明天佈施了多少,放多少生,出了多少錢等等,不在消除煩惱上論,全在增長我執上見功夫。所以這就特別是現在的人,誰都不在局外,可以說都是這個樣子。

從這點上來講蕅益大師的初衷是什麼呢?末法時代根機的人,一定要從消除我執和煩惱上來下手。不要覺得只有聽點法是增長我見,任何一樁事如果做錯了或者沒找對下手處,都會「增長我見」,修行、讀誦、作福都會「增長我見」。

如果你擺正位置,確立正知正見,然後勤勤懇懇的去對治和降伏、消減自己的煩惱,那麼所有的這些,包括聽聞佛法、坐禪、讀誦、作福都可以降伏煩惱,都是雙刃劍,看你怎麼用。你把它用來滋生煩惱,那它就是煩惱;你把它用來對治習氣,那它就是功德。

所以「但審自己何事最切近,最對病根。」這就是讓我們自己對症下藥去吧。「又身見重者,宜苦行消之。」比如說女眾,我也常帶著去拜山,拜山你就不要那麼講究,天天化妝,弄個髮型,還要穿的乾淨點,又不斷地要洗澡,一出點汗就都成了問題了。心臟才是真髒,身體髒不是真髒。所以「又身見重者,宜苦行消之」,就用這個方法。

「貪愛強者,宜苦境練之」。你愛這個,那我就在這個上面收拾你。「人我山高者,逆緣挫之」,就是不斷的給你製造麻煩,所有這些大菩薩們攝受眾生我可是領教過了,都是這麼來的。

所以從這點來講,要知道有兩重。一重是會對治自己,但凡觀到煩惱的時候,從祖師的言教下面自己去找一個法門,或者最對治自己的刻意的去做。大家不要覺得幹嘛那麼執著,就跟拜山一樣,非得跑到那兒,哪裡磕頭不是一樣?不是這樣的,就得豁出去,不到那個境界裡面,你的煩惱沒逼出來,就對治不了,首先得發現才能對治。

特別是最後一個,「體面心重者,忍辱治之」。你愛面子,那就有人天天讓你沒面子。在沒面子的時候看看你怎麼對治,是完全一下子就爆了呢,還是覺得確實我在這方面不對,那就豁出去愛誰誰,說不好的就說不好吧,反正壞印象就壞印象,把「我」放下。

那說到慚愧,可能萍僧本人體面心比較重,所以也老趕著菩薩給出難題,忍辱。希望大家真實功夫就要從這兒來入,真實解脫要從這兒來出。

所以蕅益大師說,「一意向此門打徹」,能守住這種修行方法,就能通達無量法門。而且「較枯守蒲團」,比天天像模像樣坐在蒲團上,或者「咿唔章句」,天天背著經、祖師開示的話語等等,則「不可同劫語矣」。

大家注意到這段話,我們一般說這兩個差別大,是不可同日而語,這裡講到「不可同劫語矣」,為什麼說十地頓超呢,就是真正這樣下功夫去修的話,快的是兩個檔次,是這樣一個對於法的功用。

剛才講的內容,一要注重法;二要知次第;三是我們學法是為了對治習氣,是要用來修。法如果修對了,那就是法。如果修不對了,就成了障。世上本無錯,就看人唯心所現,沒有對錯。這是蕅益大師給我們的第三段開示,我們把它串在一起。

那最後一段就進行一個總結吧,原文為「須體如來說法本意,要人超生脫死,非為口耳活計。句句消歸自心,如說修行,方不受說食數寶之誚。(《靈峰宗論》卷二之一,示閱藏四則)」這段比較簡短但是非常到位,借著蕅益大師的開示,也算今晚的一個總結陳詞吧。

「須體如來說法本意」,要仔細體察如來說法的本懷,就是為了入佛知見,了生脫死,「要人超生脫死,非為口耳活計」。這些我們都了解,在這個層面就不用說了,沒意思,就看你有沒有真正的對治心。

如果「句句消歸自心,如說修行,方不受說食數寶之誚」。「誚」就是責備、譏嫌的意思。這句話大家要仔細體悟,也是尋常話,常會看到祖師們這樣的一種教誨,要落在實處,知行合一,心口相應。那我們就要把這段話落實在「句句消歸自心」處,什麼叫做「句句消歸自心」呢?也就是要相應。這個太難做到了,真是沒有到這地步,有時候聽法都跟羊皮上颳風一樣。

什麼叫做相應呢?比如就戒律來講,如果佛說的殺、盜、淫、妄、酒,我對佛發誓確定不幹,決定不幹,永遠不幹,這個就叫做「句句消歸自心」。深入到自心,這個是不對的,佛不讓幹的,打死我也不幹,舍了命都不舍戒。這樣的一種才叫做真正的「消歸自心」,消就是完全化到自己的內心深處了,而且是從自己出發,不關別人的事兒。這是從戒上來講。

再比如說從理上來講,比如六度法門,首讚佈施,那佈施就是舍,舍就一定要舍到底,什麼叫「消歸自心」呢?不要被世間的財物、物品給迷惑住了,一定要心裡生起這個對治心,始終是你要擺弄它,不能讓它擺弄你。

那其次還有一種內在的,比如剛才講的體面心,有時候這種花架子,乃至好名聲,大家都在稱頌的修行功德等等這些,最後你連「舍」也舍下,就是舍到一切,佛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你就不斷的舍,任何一念入心當了真的都是假的,哪怕說現在做不到,那你也得知道是不對的。

確實真的從心底裡說,我自己有時候也做不到,可是哪怕做不到,犯業障的時候,心裡還要知道我做的不對,我是反其道而行的,哪怕生起這麼一念,歷緣對境的時候,你有一念的抵抗心理,這也是將來的菩提道業種子。

所以不要以為自己沒有學,這也要自信,業障確實會犯,煩惱隨時都生,可是你不要跟它完全打成一片,要跟它站在對立面,這就叫「消歸自心」。

又比如慚愧、懺悔心,如果連這點都沒有,那「消歸自心」從何談起呢,這是對佛的言教上依教奉行來說的。

第三從佛的言教上去領悟,證悟上而言的話,那就更要「消歸自心」了。比如《心經》裡面「照見五蘊皆空,色受想行識」,或者《楞嚴經》裡面說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皆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我們在體悟眼耳鼻舌身意時候,不是說這個道理離我很遠,或者在對面觀望學習。而是當下的身心世界,就是色受想行識,就是眼耳鼻舌聲意,一定要轉過頭來把它合二為一,然後依著佛說的教法去操作,去觀法。慢慢久而久之,不出東西的話,那就是佛打妄語了。可是一定要落實到這樣來「消歸自心」,隨時隨地都能夠念念與法相應。

大家要知道身心世界就是法,我們的法現在在染法中,佛說的法同樣是法,它是淨法,不相應染法,就會相應淨法,這個佛之法,修行法就這麼簡單。

所以最後總結的這句話,「句句消歸自心」是我們今天晚上講法的眼目,希望大家能夠認真領解。說一千道一萬,都是借著祖師們的話充自己的殼子,但是,我想只要誰聽進去「消歸自心」,誰就是真修行人,誰能夠「消歸自心」念念日日不忘,然後老老實實念佛,真真切切發信願,教理不夠的再趕緊補,補足了繼續行,一輩子就是這樣走,不往生才怪呢!

其實修行的教法博大精深,如果說起受用的話又特別簡單,總歸是這麼一條線,希望大家能夠深解。今晚上就這四段話跟大家做一個分享。

阿彌陀佛,謝謝大家,希望大家能夠精進,希望大家能夠慈悲,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