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行位的「行」指的是什麼呢

十行位——言行者,進趣義。謂菩薩初心,雖具二利,然前信、住二位,利他未勝故。此位菩薩,空觀既成,為進趣無上菩提故,從空出假,以諸善巧,度化有情,生起利他之妙行,以此成熟眾生,莊嚴佛土,故名為「行」。

那麼這個「行」指的是什麼呢?就是一種進步。這個「行」為什麼讓他進步呢?就是說他生起了一種利他的妙行,當然包括了假觀的智慧跟大悲心的結合。

那麼「菩薩初心,雖具二利,然前信、住二位,利他未勝故」,十信位的菩薩,叫作自身難保,因為十信位菩薩的煩惱太重了,所以他利他的過程當中帶有私心;十住位的菩薩是不屑跟眾生搞在一起,因為他有禪定,他就會有一種潔癖,他不喜歡跟眾生往來,所以他偏重空觀,偏重自利,所以「信、住二位,利他未勝故」。

其實十住位是有能力利益他人,但是你要有緣遇到他。他在山中打坐,被你碰巧遇到了,他會加持你,但是他不主動,他不會說來到人世間,成立念佛堂,成立講堂,為諸眾生不請友,十住菩薩不會做這種事情,他不主動。

但是十行位的菩薩不一樣了。他經過前面空觀的十住,內心長養聖胎,到了十行位的時候,因為他因地的時候發過願,所以我們發的願可能剛開始沒有作用,因為你煩惱粗重,有發和沒有發差不多,但到了空觀成就,煩惱脫落的時候,願的力量就顯現出來了。他就知道不能一直待在山上了,他開始從空出假,他的慈悲心把他帶出來。這個時候,他就會廣學一切的善巧,度化有情,生起利他的妙行。

這個時候做什麼事呢?成熟眾生,莊嚴淨土。

他的生命只有兩個目的:第一個,幫助一切有情,讓他善根成熟。他用各式各樣的方便,用言辭、用譬喻、用因緣說,讓眾生的善根成熟;第二個,他開始莊嚴淨土了,他的佛國淨土在十行位真實地開始莊嚴了。我們現在還不能講莊嚴淨土,我們現在叫積集資糧,為淨土積集資糧,我們行佈施叫作積集資糧,但是十行位的菩薩行佈施,叫作莊嚴淨土了,因為他是無漏的心。

我們來看看,它有十個階位。

一、歡喜行。二、饒益行。三、無瞋恨行。四、無盡行。五、離癡亂行。六、善現行。七、無著行。八、尊重行。九、善法行。十、真實行。

十行位的菩薩,在《天台四教儀》上說,十住叫作住在佛家。當然佛家就是真如的空性。但是十行他不但住在佛家,他攝行佛事。這個攝行佛事在《楞嚴經》給他兩句話來讚歎十行位的菩薩。它說十行位的菩薩有兩種功德:第一個,具足妙德;第二個,十方隨順。

十行位的菩薩,第一個他有善巧的方便力;第二個他能夠十方隨順。他有慈悲心恆順眾生,他能夠隨順眾生的根機,普門示現。當然他的普門示現,還不是真實的普門示現,真實的普門示現要到十地,任運的普門示現。但至少十行位的菩薩,已經開始從空性走出來面對眾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