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心中的真如跟佛陀的真如差在哪裡呢

空性的智慧跟淨土事修的佛號,應該怎麼融通呢?這就要談一談性相圓融的問題。很多人強調空性,結果就偏空了;有些人一路念佛,忽略了空性,結果沒辦法調整自己的心態。那麼理觀事修之間的平衡,值得我們談一談。

我們看這段憨山大師的開示。

夫相宗百法者,正的示「萬法唯識」之旨也。以不生滅心與生滅和合成「阿賴耶識」,以此識有覺不覺義,其覺義者乃「一心真如」為一切眾生正因佛性;其不覺義者,乃根本無明,迷此一心而成識體。

這個地方講到性宗的不生滅跟相宗的生滅,這兩個怎麼調和。

我們看第一段,相宗唯識的重點在萬法唯識,它從生滅因緣來開展人生,務實地面對輪迴的問題。性宗講萬法唯心,這個心清淨,不帶雜染,但是唯識學,它是從萬法唯識——一切萬法都是我們凡夫的情識所變現,當然這個情識主要是受想行三個作用,以不生滅心跟生滅的因緣和合成阿賴耶識。

唯識學認為輪迴有一個很重要的根本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有兩個功能:第一個是變現果報,那個果報又刺激你的內心,你又造業。造業以後,它要儲存業力,所以阿賴耶識:第一,它成熟以後就變現果報;第二,業還沒有成熟,它就收集業力,等到業力成熟又變現果報,所以它有兩個功能。

阿賴耶識作為一個生命的大倉庫,它有兩個特質:生滅跟不生滅的和合。阿賴耶識的本體是不生滅的。諸位!你們知道阿賴耶識怎麼來的嗎?我們上次講過,它是從真如一念不覺而來。它是本來面目以後,一念不覺變成阿賴耶識,所以它的本體是不生滅的,但是它的作用是生滅的。因果、因緣果報就是生滅。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天台宗它講出一個真如的概念很清楚。它說,我們的阿賴耶識有沒有真如?當然有,它有不生滅性。佛陀有沒有真如?當然有。那麼我們怎麼區分我心中的真如跟佛陀的真如差在哪裡呢?

智者大師講得好,他說:我們的真如叫在纏真如。就是一念的清淨心中被兩個東西纏繞了:一個生死業力;一個顛倒妄想,但是真如的本質沒變,它還是清淨本然、週遍法界,具足無量的性功德。只是我們不想迴光返照,把這個功德開顯出來而已,我們選擇向外攀緣,所以我們凡夫的真如叫作在纏真如。

佛陀的真如叫出纏真如,自在。他沒有生死業力,沒有顛倒妄想的干擾,所以「佛為法王,於法自在」。我們這種真如是不自在。但是不自在,他的本性真如沒有失掉,它還是真如,只是在纏真如。所以阿賴耶識就叫在纏真如,它本質是不生滅的,但是它被無量無邊的業力、無量無邊的妄想包住了,所以變成阿賴耶識。

那麼這阿賴耶識有「覺」跟「不覺」兩種選擇。當我們選擇覺悟,就是迴光返照,修我空觀法空觀時,把這種纏繞的業力跟妄想慢慢地把它降低,我們就趨向於清淨的一心真如,這是我們一切的佛性。當我們選擇向外攀緣跟著感覺走,我們的生命就離真如越走越遠了,就走上了根本無明,這就是成就一個凡夫的識體了。所以,你攀緣心越重的人,大概你離家就越離越遠。

那麼這個地方跟性相圓融有什麼差別呢?我們解釋一下。

性宗強調不生滅心,相宗強調一種調伏對治,它從因緣上調伏對治,它強調生滅的因緣。這個生滅跟不生滅,自古以來就有很多的爭執。那麼最高的分界線就是在六祖大師那一塊,產生很大的分界線。

我們都知道六祖大師得法的因緣,就是五祖他年紀大了,希望他的弟子把多年的修學心得寫出一個偈頌,看哪一個偈頌比較合乎佛陀的真實義,就把這個法傳給他。他傳法不傳人,依法不依人,不管你是誰,不管你是不是我的徒弟,只要你的法接近佛陀,你就有資格做領導者。後來兩個人提出了他的心得,第一個就是六祖大師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神秀大師的是「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那麼為什麼「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得法?因為他把真如的根本不生滅性詮釋出來了。所以從這個偈頌以後,中國佛教就重視不生滅,而忽略了生滅的因緣。所以後世的祖師們就為神秀大師喊冤,他說,「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這句話沒錯,難道你不需要事修嗎?你每天拜佛也是「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那應該怎麼辦呢?所以你看《金剛經》有一個偈頌,一位祖師批註得很好。《金剛經》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見如來。」因為《金剛經》強調不生滅性,所以只要生滅的,全部打入第二義諦,「猶是階下漢」,只要你是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這人就沒有悟入佛道,這句話是合理的。後來祖師批註說,「若離色見我,離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這句話也對。你拜佛是不是要藉一個佛像呢?你可以對牆壁拜佛嗎?哪一個人家裡面是對牆壁拜佛的?藉相修心嘛,對不對?你念佛難道你不出聲嗎?

但是這樣講的話,一下子要見色,一下子離色,佛法不是矛盾嗎?它是這樣子的,站在不生滅的角度來修生滅,這最圓融。站在不生滅的角度,就是站在本來清淨的角度,來處理這些複雜的輪迴問題。理觀用性宗,事修用唯識。佛陀是教我們:理觀時,你把自己想成佛陀;你拜懺時,把自己想成凡夫。這樣你們能夠理解嗎?

有個密宗的上師,他一個得力的弟子跟這個上師學了幾年以後,他說:「師父!你整個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這個理觀的智慧,我全部都學會了,那你有更高的東西嗎?」上師說:「沒有了。佛陀傳到祖師,祖師傳給我,我也如是傳給你。如是我聞,我如是地宣說,你現在所覺悟的道理,就是佛陀的真實義了,沒有其他的。」這弟子就跟上師告假。要出門時,上師說:「回來,還有一個法沒有傳給你。」上師把衣服打開,他那個大禮拜,拜得整個皮膚都變成厚厚的繭。他說:「我這個拜懺事修的功夫要傳給你。」

理觀不礙事修,雖然觀一切法空,但是還是要乖乖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所以既不能執理廢事,也不能執事昧理。「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你說:「我還有什麼事可以做呢?」你有如夢如幻的罪業要懺除,有如夢如幻的執著要出離,所以你必須要理觀不礙事修,事修不礙理觀。「理觀」是一種理想化的觀照,你必須要這樣觀照,這對你有好處,你把自己觀想成佛陀,你才有辦法產生大的突破。所以理觀要圓融,事修要務實。等到你拜懺時,你就要觀想:我真的是業障凡夫了,我需要乖乖地拜八十八佛,我需要佛力的加持。

我希望大家,理觀跟事修,你要達到一個平衡點。你入理觀時,你的心是本來清淨,本來具足,有無量圓滿的功德,只要你願意迴光返照,願意重新開始,就可以跟佛陀完全一樣。但是你從理觀出來,該念佛念佛,該持戒持戒,該拜懺拜懺,這個就叫性相圓融。

所以,唯識學最好能夠跟《楞嚴經》、《法華經》配合。就是理觀,我們採取《楞嚴經》、《法華經》的理觀;但是事修根據唯識。我們好好地運用第六意識的修觀來懺悔業障,向外懺悔業障;靠第六意識的修觀,向內調整第七意識。這是性相圓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