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真人無垢

■.七佛通誡

諸惡莫作,諸善奉行;

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法句經.述佛品

這個偈子相當通俗。唐朝鳥窠道林禪師說它「三歲兒童皆道得」,可惜八十歲的老翁也做不到。實際上這四句話在很多經典中皆可看到,乃是有名的「過去七佛通誡偈」,這是過去的七位佛用來教誡弟子們的話,亦可說這四句話已涵蓋全部佛法的精義。

「諸惡莫作」是消極的持戒;「諸善奉行」是積極的持戒,「自淨其意」是定慧並重、定慧雙修,「是諸佛教」,是說一切諸佛都用以上三句話來教導弟子。某些譯本把「諸善奉行」譯成「眾善奉行」,意思是相通的。

有人批評「諸惡莫作,諸善奉行」是天方夜譚,即使是聖賢也不可能一點過失也沒有,而善行無邊無數,怎麼可能做得完?也有人批評「自淨其意」是脫離現實的夢想,因為人心充滿七情六慾、惡念,不善與生俱來,連嬰兒也不能免。所以有人懷疑這三句話有問題,其實這是勸勉我們學著去做,做一點算一點,「諸惡莫作」,不論什麼惡,都不要做。有人認為大惡不做,小惡無妨,然而大惡是從小惡擴大養成的。

此外,若不以小惡為惡,會逐漸失去警覺和反省心,對大惡也就不以為意了。如果知道小惡是什麼,更會知道什麼是大惡。能夠不作盡量不作,能夠少作盡量少作。

「眾善奉行」,道理亦同,善不論大小,凡在手邊、在面前,需要做而能夠做的,即應隨喜、隨分、隨力、隨時去做。但好事也分層次:沒飯吃的人馬上給他飯吃,這是一般的好事,較高的好事是使他經常有飯吃,以後永遠有飯吃,最高的好事,則不但使其物質生活沒有問題,而且提升其精神生活,有智慧、有慈悲,淨化自己淨化社會。

「自淨其意」更難,但不是做不到,要隨時隨地覺察自己的心念是在什麼狀態下。如果出現煩惱,要用觀念及方法來幫助。在信仰的立足點上,當然有佛菩薩來幫我們,在心理轉移的功能上,也有化解煩惱的作用。然在理性的疏導方面,可以使心靈漸漸明淨,貪瞋邪見之火漸漸消滅,便是無私無我的偉大人格顯現。

■.知不如行

雖多誦經,不解何益;

解一法句,行可得道。

——法句經.述千品

這個偈子提醒我們,誦經不如解義,了解經義,又不如塌實地奉行;實踐經義,哪怕只有一句,就可以得道。

此偈訓勉我們不要貪多誦經功德,而要明瞭經義,才有實益。誦經不在卷數多寡,而在如法實踐。《六祖壇經》中有一位法達和尚,曾誦三千部《法華經》,自認功德很大,來禮六祖,頭不至地,六祖見其

高慢,便告訴他:「縱然誦經萬部,解其經意,亦不為勝。」可見誦經而解經義固然重要,但了解經義而照著去體驗,則最為重要。佛經不僅是讓我們誦的,更是讓我們用的。

這個偈子是不是告訴我們不要誦經?不是。經可以多誦,但亦務須了解其義理。即使經典不易全部了解,但多誦之後若有人指點一下,整部經就可能豁然貫通,這僅算是解悟,仍需如法修行,使得理論與生活相契相印,體會更深一層,才是證悟「得道」。

這四句話對一般人也有用處。世間的學問太多,如果什麼書都看,博雜而不精,只能拿來聊天而不能實用。知識學問及技術,貴能專精,再參考其他直接相關及間接相關的學問,便可以把心胸擴大,眼光放遠,才是最好的讀書態度。

■.有大方向

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

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

——法華經.方便品

此偈是說,小乘的聲聞跟大乘的菩薩一樣,聽到佛所說的法,甚至只要聽到一個偈子,都一定可以成佛。

佛法雖分小乘和大乘,目的都是大乘,就像學校有小學、中學、大學,大學生是從小學中學升上來的一樣。其實問題不在於小乘的聲聞,願不願意成佛,重點是《法華經》所說的,都是成佛的大法,不論聲聞或菩薩,只要有緣有心聽到《法華經》的,就必定可以成佛。就像是一個學生,不論他願不願做醫生,只要他有緣有心接受子醫師的教育訓練,就有做醫師的資格。

「聲聞」的意思是聽到佛說法而開悟解脫的人,佛經中有小乘聲聞,是自了漢、是出世者,他們獨善其身,他們得解脫後,不再受生死煩惱所苦,進入涅槃之後,不願再來世間廣度眾生。也有大乘聲聞,那就是自在的菩薩,意思是「覺有情」,他們在聽聞佛法之後,就能自覺覺他,自利利人,自己悟道解脫之後,希望其他眾生也能悟道解脫,自己修行成佛的方法,也幫助其他眾生修行成佛的方法,自己脫離煩惱的苦海,也協助其他眾生脫離煩惱的苦海。

聽了《法華經》的一個偈子,就會種下成佛的遠因。菩薩根性的人,本來就已發了成佛的大願。成佛是果,菩薩的自利利人,是成佛的因。至於小乘的聲聞,本來只想早日解脫,無意要成佛,一聽《法華經》,便發成佛的心,就要修菩薩行了。

因為《法華經》除了肯定發了菩薩心的人,菩薩不斷地來往世間,廣度眾生,也肯定小乘根性的人聽了成佛之法,也會轉小乘為大乘。所以《法華經》比喻先得解脫的小乘人就好像在中途站休息一下,這時再告訴他們,大乘的菩薩道,才是悲智雙運的大路,讓他們繼續往前行,菩薩道的終極站,便是圓滿的佛。

我人立身處世,也當如此,不要因為天資不好,基礎不夠,便自我菲薄,而自暴自棄。不可沒有大志願大方向,寧可先從小處著手近處著力,堅定大方向,站穩立足站,步步邁向大方向,雖不能立即到達,總是有一個大目標,遙遙在望。

■.步步成功

諸佛滅度後,若人善軟心;

如是諸眾生,皆已成佛道。

——法華經.方便品

從字面看來,諸佛滅度後,具有善軟心的人,皆已成佛道,這是什麼緣故呢?

當佛住世時,親自聽到佛說法的人將來一定可以成佛,這是法華經所做的肯定,但是佛的肉身也會死亡,稱為滅度,怎麼辦?所謂「滅度」是佛住世度眾生的時間已圓滿結束,佛的精神、佛的心,便進入了涅槃,進入了不生不滅的不動境界。釋迦牟尼佛在將要進入滅度之前,預先告訴後來的眾生,不要擔憂,不要失望,不要沒信心。佛涅槃之後,他的色身雖已不在世間,只要他的遺教留於世間,即是法身仍在世間,只要用佛法如法修行,等於親自見佛住世。這是安慰並鼓勵佛滅度之後的眾生,還是要依照佛法修行。這是說,人類需要的是聖人的思想學問,聖人是否常住世間,不是最重要的,只要聖人之學尚在世間,等於親聆聖人的教誨,那才是最實際的。

「善軟心」的「善」字,是慈悲,也是智慧的意思,以無我的智慧和平等的慈悲關懷眾生,便是菩薩的善心。「軟」是柔軟柔順,是菩薩以隨順眾生之根性,需大則大,需小則小,恰如其分地給予不同的教化。柔能克剛,眾生多是剛強難化的,有傲慢心、瞋恨心、嫉妒心、懷疑心等等;佛以善軟的智慧和慈悲來適應眾生、調伏眾生,攝受、感化他們。

眾生學佛能使自己的心善,使自己的心軟,這便是成就佛道的方法,將來一定能成佛。「皆已成佛道」不是成佛之路已全部完成的意思,而是多少完成了一部分。走出第一步叫成佛,走完最後一步也叫成佛。成佛不是一步即成或一下即成,而是每一步都是成佛的功德。如果我有這個信心,念念都能成就佛道,隨時隨地皆能成就佛道,只要有與佛的悲智相應的行為,就是做了成就佛道的功德!

這四句話是鼓勵我們要有信心,也可以用於一般人。很多人希望成功,害怕失敗,其實一生中,只有成功沒有失敗的人,根本不曾有過,多數人是失敗的時間多,成功的機會少;但若記取教訓,不斷重新出發,每次的失敗,也就是成功的過程。經驗本身就是成功的條件,人格成長、品格提升,豈不是成功?不一定要財富增長、名位攀升才是成功。做事做不成,做人也成啊!因此,也可以說,一旦有心於成功,就已跨出了成功之道的第一步,然後是步步成功,時時成功了。

■.真人無垢

不怒如地,不動如山;

真人無垢,生死世絕。

——法句經.羅漢品

這偈子中的「真人」,能夠「不怒」、「不動」,也無生死之憂,乃跟中國道家所說的真人,不太一樣。道家的真人是修真得道之人,「得天地之道」者謂真人,長生不老、羽化登仙者稱為真人,這是道家理想中的仙人,故關尹、老子、陶弘景、呂純陽等道家人物,均稱為真人。此處佛經中所講的真人是指沒有煩惱,解脫自在,不受困擾,不為人我、是非、得失、利害、成敗、好壞等等所影響而生喜怒哀樂等情緒者;小乘的阿羅漢,大乘的佛,禪宗的大悟之人,能不貪生不畏,死,不戀生死,不厭生死者,名為真人。

世人最難處理和最難接受的是生死大事,面對生死存亡,很難不貪生怕死。但對於到達解脫程度的人而言,死亡和生存是同樣的,原因有二:

第一,從信仰而明瞭生與死只是一線之隔,從過去世的死亡,產生現在生的出生,有了現在的生命,必定會帶來最終的死亡。一個階段的生死現象,是無盡時間中的一個小點,死亡不代表什麼都沒有了,死後尚有另一生死的段落在等待。因此,死亡並不可怕,如果自知生平付出的比接受的多,來生的景況必定勝於今生。

第二,從修行的功夫來看,若能修到威脅利誘不動於心的程度,便能解脫生死。心緒不動不搖,如山如地那般穩定,不受煩惱的感染,即是無垢的真人。

佛的智慧告訴我們,肉體的生命,是由地、水、火、風的四大組成,一旦四大分散,人的身體便會破壞、消失。一切的是非得失,如雲如煙,如幻如化,有什麼好計較的?若能體會生命的真諦,也就能夠不為生死問題而煩心了。

一般人當然不易做到,但也不妨學習如「地」的精神,念頭一轉,怒氣即消:也不妨學習如「山」的精神,念頭一轉,躁心便歇。縱然不能做到「生死世絕」的自在解脫,總也能面對生死、接受死亡的事實了。

■.轉苦為樂

薄德少福人,眾苦所逼迫,

入邪見稠林,若有若無等。

——法華經.方便品

這是說,薄德少福的人有很多苦惱,他們所持的邪見,多得像是密林,有的執「有」,有的執「無」,這些邪見,都可能導致許多的煩惱和痛苦。

有福有德的人,可在任何情況下,能屈能伸,左、右逢源,無比自在。知見不正確的人,有的認為世間是實的、永恆的,有的認為世間一切都是累贅,死前是暫時的有,死亡之後和未出生之前,什麼也沒有。執著有和執著無的兩種觀念都有問題。

執有的人不顧一切,拚命追求,以致妨礙別人,損害自己,而且他們只願意擁有,而不願意把自己的所有利益他人。擁有財產、名位、權力、沒有什麼不好,正可以用來造福人群、莊嚴眾生。如果環境不佳、條件太差,那也沒關係,古之賢者,在物質那麼欠缺的環境下,都能存活,尚能設法助人,我們豈會不如古人不及古人?因此不要以物質享受的多少而感到或苦或樂,否則即使擁有全世界,仍是薄德少福的人。

執空的人玩世不恭,以致不盡義務,不負責任,只知消耗社會共同的資源。他們沒有因果觀念,生活方式看起來滿有個性,但在其內心充滿苦悶和掙扎,缺乏安定感和安全感。所以為眾苦逼迫,而顯出薄德少福的形象。

在平常生活中不妨養成「能有,很好,投有,也沒關係」的想法,便能轉苦為樂,便會比較自在。

■.念念成功

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

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法華經.方便品

這個偈子說,如果有人,心念散亂,到了寺院裡,以恭敬心,稱念佛的聖號,便已成就佛道。果真有這麼大的作用嗎?

這是因為只要有一個念頭是跟成佛的條件相應,便是成就了佛道;從第一步踏出開始,一直到成佛為止,步步都是成佛。這個偈子很有名,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也非常深遠。

《阿彌陀經》告訴我們說:念佛念到一心不亂,臨終之時,佛來接引。這使很多人聽了會氣餒,因為那不是平常人容易做到的功夫,健康時都做不到,何況於臨死的時候能做到呢?但這不是問題,淨土法門是教我們不要三心二意,不要臨事慌亂,平時認定方向,堅定信心,保持願心,臨終時,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都可往生西方佛國淨土。此偈也是這麼說的,雖以散亂心進入寺院塔廟,只要信心堅固,願心不移,恭敬念佛,乃至僅僅一句稱佛名號,皆已保證成佛。

我們平常的心,都在散亂之中,只有專心讀書、專心享樂、專心迴避危險時,心念才是集中的。何況,人的心念不可能一集中就永遠集中,否則身心都會疲累,需要放鬆;一放鬆心念就放鬆了。散亂有妄想心也有煩惱心,在這種情況下還能想到去寺院讚佛禮佛,可見已有信心,也有願心,只要信願具足,無論要做什麼事,都會有願必成,有信則立,敬業則意誠.心誠則事舉。「南無佛」即是恭敬禮佛的意思,既有恭敬禮佛的信心和願心,便是種下了大菩提的種因,將來一定會得大菩提果,也就是成佛;這個大菩提因現在即使尚未發芽、尚未結果,但已有了發芽結果的成佛之因。

任何事的原動力,都是出於人心的取舍及向背,只要有心,雖僅一念,也必有其影響的功能。如能善用自己的心念,則念念趨向成功;若不能善用自己的心念,則念念都會為自己製造出困擾的環境和痛苦的命運。

■.緣起成佛

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

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

——法華經.方便品

因為諸佛的福德與智慧已經具足,知道一切現象皆無不變的自性,故也明白眾生心中的成佛種子,是從因緣而產生,只要因緣具備,每一個眾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所以佛說唯一的佛乘。

這個偈子的重點在「緣起」二字。緣起的意思是沒有一樣東西的完成是憑空而起的,一定有其原因,而且必然是由許多因素的相加相聚而成,稱為因緣和合,由於聚散無常,所以也稱為緣起緣滅。

緣起觀念是佛教的最大特色,不論是人生及宇宙,都是從緣起,從緣滅,沒有絕對的創造者,也沒有權威的支配者,既非一元論,也非二元及多元論,乃是眾緣聚散的因緣論,又稱為緣起論。

此項緣起論認為,不論聖人或凡夫、有形或無形、精神或物質,皆由於眾多因緣的相聚而起,離散而滅,故說「佛種從緣起」,沒有定性不變的眾生,只要促成其成佛的因緣夠了,眾生即能成佛。諸佛最初也是眾生,因發現佛法、廣度眾生而成了佛。

在這邁向成佛之道的過程中,福德與智慧逐漸增長,最後能以平等的慈悲和無我的智慧照顧一切眾生,此時智慧與福德皆已圓滿,稱為「兩足尊」,亦即福足慧足的意思,一切的佛都是這樣成就的。

佛之所以成佛,除了福德圓滿,也是智慧圓滿,以佛的智慧,發現諸法的一切現象,自性即是無常,沒有不變不壞的自性,即名為空,就用發現空性的智慧,離煩惱而度眾生,因為法無自性,也無定法,佛說法都是隨機隨緣而說的方便法。而且,從佛的立場來說,眾生是自度的,不是佛度的,否則應該能於一時之間一網撈盡所有的眾生才對,事實上,由於因緣尚未具備,很多眾生,並未得度。所以眾生是因本身的福德因緣而自度。因緣好,則容易脫離罪惡而修行佛法;因緣差,就在煩惱、罪惡之中,接觸不到佛法。但是,因緣不可思議,今天無緣接受佛法,並不表示明天也無緣接受佛法,只要因緣改變,他們就會改變,所以叫「諸法常無性」。若能接受緣起的觀念,你就永遠不會對任何事物失望。已有的因緣要增長它,未熟的因緣要成熟它,未有的因緣要開創它:好的因緣要使它更好,壞的因緣要使它變好。盡心盡力,能做多少就算多少。

佛法雖有聲聞、緣覺、佛的三乘,但最終目的是唯一的大乘。只要努力沒有永遠是小乘的人,也沒有永遠做凡夫的人。只要因緣成熟,就能接受大乘,最後得以成佛。

欲語說「將相本無種」,出將入相,乃至歷朝開國之君,往往都是出身寒門草莽,今日的各界菁英,往往也非出於豪門大姓,而是來自升斗小民。請不要迷信「朝中無人莫做官」的論調,今日的權貴朝臣,往往也是昔年的吳下阿蒙。不論主動或被動,只要努力於緣起,人人都有成功的潛能。

■.差別平等

佛平等說,如一味雨,

隨眾生性,所受不同。

——法華經.藥草喻品

佛陀說法,視一切眾生平等無差別,就像下雨,一味平等遍佈大地,但隨著眾生根性有別,所感受到的法益也各不同。

佛陀說法,都是為要我們眾生,發起大菩提心和大悲願心,所以佛陀平等普度一切眾生,平等普結一切善緣、平等普示一切佛法。但是真的平等嗎?站在佛的立場,是平等的,站在眾生的立場而言,聽法的大眾,是有等級差別的,各有各的福德因緣,所得的利益也各不相同。

《法華經》中有個比喻:天降大雨平等普潤大地之時,地面的植物則有大小不同。大的樹木所接受的滋潤面和吸收量都比較大,小的草木因本身器量小,承受面和吸收量都不及大樹。這也可用太陽來比喻,陽光從不選擇要照射何處,但有云有霧的地方,見到的陽光就不徹底。

因此,佛雖平等說法,眾生所受利益卻各不相同。佛願度一切眾生,而眾生當中,有人早得度,有人晚得度,有人只學到小乘法,無法學到菩薩的大乘法;有人聽了佛法學到做人的標準法,沒有學到解脫煩惱的離苦法,有人聽到的是升天法,沒有得到入世而不戀世的成佛法。

世上也有雷同的事,例如同一個老師所教出來的學生,有的獲大成就,有的就是不行,這應該不是老師偏心,多半是學生本身的問題。同一父母所生的孩子們,也有智愚賢不肖的差別。世上不平等的事實有很多,好像是在於環境、在於制度、在於他人的不公平,其實各人自身的條件不具全,例如先天不足,後天失衡,才足主要的原因。

■.超越兩邊

我雖說涅磐,是亦非真滅;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

——法華經.方便品

佛陀雖然講說涅槃寂滅之法,但也不等於是什麼都沒有,因為一切現象本來就未離開涅槃的寂滅相。這個偈子,把不動的真實相與一切現象的虛幻相,不即不離、不一不異的本質,一語道破了。

此偈糾正了一般人對大乘佛教所說「寂滅」的錯誤看法,也糾正了小乘佛教對「涅槃」在認知上的偏差。

涅槃並不等於消失、毀滅或什麼也沒有。涅槃是不動、寂靜的意思。什麼不動?一切現象的共同性,即是暫時有而畢竟無的空性,即是一切現象的自性皆無,無即不會變動,不增不減,不垢不淨,不生不滅,若能體驗此自性,便是無我的智慧現前。從煩惱凡夫的角度談論涅槃,理解涅槃,它是無垢淨無生滅的,若有垢淨生滅之分,便不是涅槃,所以涅槃是「真滅」。若從悟後的智者來談論涅槃,是離開垢淨、生滅、增減等一切兩邊的執著,亦即超越於世人所認知的範圍來看世間現象,所以涅槃不是真的消滅。

「諸法從本來」的「法」字,有二義:(一)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道理和修行的方法,(二)一切物質現象及精神現象。一切符號,一切表現,合起來叫做「諸法」。「從本」的「本」字,是指由無幻有、由幻歸無的空性,即是一切法的自性,原來就是不動不變的,空的本身沒有生滅、增減、垢淨等一切兩邊的問題。生死與涅槃,煩惱與菩提,清淨與不清淨等,都是人為的分別認知。

例如人的善惡標準,是從動作行為對自我中心的立場所表現出來;善與不善是出於每一個自我對行為結果的判斷,與客觀的行為本身無關。例如老虎吃人,對人而言是可惡的行為,對虎而言只是求生的本能,無所謂善惡。又比如用刀,善抑不善?醫生用手術刀是救人,土匪用凶刀是殺人。因此用刀的行為本身沒有善惡,加上各人自我立場的價值判斷才有善或不善的區別。

「寂滅相」即是一切現象的本來相,便是空相,不能說沒有,但毋需執著其或有或無。如果說,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前沒有涅槃,圓寂後才進入涅槃,是錯的。涅槃的寂滅相既不離現實的一切現象,當然是本來就有,一直都有,不過是在佛陀成道之後才發現世間現象,本來就是涅槃。也可以說,如果當你體悟到絕對的、超越的智慧之時,你的觀察力和判斷力,一切都與涅槃相契相應。不是死亡之後什麼都沒有才叫涅槃,也不是永遠離開世間才叫寂滅。

■.第一義諦

說諸行處,名世界法;

說不行處,名第一義。

——大智度輪卷一.緣起論

這個偈子是說,心中有牽掛,便屬凡夫世界,心中無牽掛,便見超越境界。「世界法」亦稱世間法,世上凡事凡物,都有它們的界限,故名世界,世是時間過程,間是空間位置,故名世間。由此可知,人有生命過程,也有生活的範圍,所以活在「世間」。如果我們的心理體驗,只限於現象界,行為價值,亦局限於現象界,也是在世間,沒有出世間。

「說諸行處」的「行,,字,主要是指我們的心理行為,由於外界環境的刺激而使心理產生貪、嗔、癡、慢、疑、不正見等六種困擾,稱為六種根本煩惱。如果心不受環境影響,也就不致產生這六種心理活動,便得解脫,這時叫做「心行處滅」,這兒形容為「不行處」,也叫做第一義諦。此時的煩惱分別相,自我中心的執著相,便不起作用了。

第一義諦的不動相,相對於第二義諦的虛妄,一旦洞明第一義諦,一切現象都是那般的完美現成、無理可述、無心可動、無物可障礙自己的心了。第一義之中沒有煩惱分別的執著,卻有無私的智慧和平等的慈悲。慈悲心類似同情心,而不等於同情心,同情心是有特定對像,也有特定的時段,慈悲則是平等視一切眾生,永遠關懷一切眾生,依眾生的差別需求,以無私的智慧作反應,給予適時適切的幫助。第二義又名為世俗諦,是以自我中心出發,來看世間事,先有自我的價值判斷,次有自我所執著的模式,所以是主觀的,亦即《金剛經》所說的「有所住」心,這時所見的世界,就是能夠引起煩惱痛苦的世間法。

要達到第一義,很不容易,一般人能從理論知道‘有這種境界,也算不錯了,雖然不能真懂,也不能真的做到,但不妨揣摩一下這個偈子。每當心裡混亂困擾之時,告訴自己:不要接受環境的擺佈,不要接受煩惱的作弄,對人要存慈悲心,對事要有智慧心,如此一來,也就不致於那般的痛苦和煩惱了。

■.種福有福

世間人心動,愛著福果報,

而不好福因,求有不求滅。

——大智度論卷一.緣起論

一般愚人只希望得豆得瓜,而不想去種豆種瓜,只想要享福而不願去種福。《大智度論》這個偈子把眾生的愚味顛倒,很明確地點了出來。

「世間人心動」,為什麼動呢?因為有貪愛幸福的果報,卻不喜好努力去培養幸福的原因。一般人都希望多福報、少災難,所以人心就像猴子,整天處心積慮動腦筋,看看有哪些幸福的機會之門,正在等待著他們進去盡情地享受,也像母雞帶小雞,一天到晚在地上東啄一嘴、西啄一嘴,找找看有哪些美食,正在等待著它們去享用,它們終日忙著找可吃的東西,似乎永遠沒吃飽的時候。是不是真有那麼多的機會,是不是真有那麼多東西可吃?當然沒有。明知機會不多,還是不能死心,這樣子雖然給人希望,也使人心變得不能安定。

人與一般動物不同,例如老鼠,不種五穀,可以偷吃五穀,例如野兔,不種菜可以偷菜吃,但它們不知道那是不道德的行為。人類求生存,必須付出努力生產的代價,如果不事生產而坐享其成,便為社會所不容,亦被識者所不齒。要是大家只受福報而不種福因,福從何來?因此,「人心動」只要動得正確,便是智慧的奉獻,動得不正確,便是投機取巧走歪路的邪念妄想了。

這四句話的前三句,是告訴我們,人心輕躁浮動,因果顛倒,則是製造苦惱的根源:人心謀定而動,但顧努力耕耘不問收穫多少,乃至只顧種福而未求享福,才是最有福,最享福的人。第四句「求有不求滅」,是說人人希望擁有福報,希望福報增長,誰都不希望福報減損、福報消失。這便是患得患失的心態,也是煩惱痛苦的原因。事實上,世事皆無常,有了福報而擔心沒有保障,無異自尋煩惱。世間沒有一樣東西是永遠可靠的,連自己的身體、自己的心,都不是永遠可靠的,豈能要求以身外之物來保障自己?

事實告訴我們:種瓜可能得瓜,也不一定得瓜,不種瓜而得到了瓜,一定是借來的、偷來的、或者是搶來的,借的必須還本付息,偷搶的必須遭受犯罪的懲罰,都不是好玩的事。有的必然歸之於沒有,沒有了還可以努力來促成其有,能知如此,必定有福。

■.平等不二

道及淫怒癡,是一法平等;

若人聞怖畏;去佛道甚遠。

——大智度論卷六.釋初品中十喻

在一般人的想法中,正道和淫怒癡,是截然不同的東西,但此偈卻說它們是平等的,這是什麼道理呢?又為什麼說聽了這句話而心生恐懼的人,距佛道很遠呢?

在沒有學佛、不知佛法的人心中,七情六慾、喜怒哀樂都很清晰鮮明。但許多人也知道,大貪大瞋不是好事,所以需要修身養性。有修養的人能控制情緒,而且能調整情緒。否則不僅對身體不好,也是對自我的懲罰。

淫怒癡就是貪瞋癡,名為三毒,是煩惱之中力量最強,而且是最難斷除的三種心魔。淫是過分的貪求,怒是瞋恨,癡是不信因果、不知因緣、沒有正見。

「道」是持戒、修定、得智慧的方法,修道的人通常是運用戒定慧的三無漏學,來對治消融淫怒癡的三種心毒。在一般人看來,道與非道相對,就像智慧與煩惱是對立的一樣,二者截然不同。然就佛、菩薩等已解脫的人而言,淫怒癡與戒定慧是平等的,因為已經沒有淫怒癡,所以也用不到戒定慧了。這個思想,在禪宗的《六祖壇經》有「煩惱即菩提」的名句。又在《維摩詰經》<不二法門品)講得很清楚。例如善與不善不二,罪與福不二,正與邪不二等,因為已得解脫的人,心中已沒有對立的事物存在,沒有道和非道等的兩種極端。如果認為有道,就有非道的一面。如果認為有智慧,也就還有煩惱。世上若無邪惡,則一切的道德觀念也就用不到了,世上若無煩惱,則用來除煩惱的智慧,也就不必要了。

佛道是平等的、解脫的,沒有對立的現象、感受、經驗,是真正的大自在、大自由。一般人如果發生不愉快或不幸的事,能把它當成平常事來看是相當難的,不過我們必須練習著以平常心來待人處世。平常心亦即平等心,不僅煩惱與智慧平等,凡是偏執一端的,均宜知道平等不二,才能不起對立的衝突。

■.脫離魔網

有念墮魔網,無念則得出;

心動故非道,不動是法印。

——大智度論卷入.釋初品中放光之餘

起心動念是一般人在一天當中,幾乎時時刻刻都在發生的事,這個偈子則說,一有念頭就墮入魔網,無念則不被魔網束縛。這對一般人而言,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不過要看如何來解釋有念與無念的意思了。

首先要了解「魔」是什麼?魔境擾亂我們的心,使我們自惱惱人。只要有煩惱的念頭生起,便是內心有了魔動,就跟外來的魔境相應,這是物以類聚,常人說心中無鬼,心外的鬼就奈何你不得,心有弱點,外魔便趁虛而入。所以,沒有心魔不會惹魔,此乃邪不敵正,如果心中有邪念,外魔很容易來利用你而做為工具。所謂外魔,也是因為你自己不能把守,受到外境的干擾,如果你能借力使力,、也可將干擾轉為訓練,就不是魔了。

可見念頭的有正有邪,心外便有佛有魔,不能說所有的念都會墮入魔網,有正念才能脫離邪念。正念的心念是與智慧與慈悲相應,是與持戒及禪定相應,由正念的過程更進一步,便是無念,無念不等於沒有心理活動,只是不與自私的貪瞋等煩惱心相應,便是無念。一旦提起正念,魔陣雖強,也奈你莫何。一旦無私的智慧現前,煩惱平息,心中清淨,正念也不需要了,即是無念,便也脫離了魔網的範圍。普通人先從正念的功夫著手,哪怕短到僅僅一念保持不受環境干擾,也便是正念。無念雖不容易,總是可以略微體會。

在正念之時,外魔已奈何你不得,到了無念的境界,魔根本找不到你了,因為無心可找、無念可著,完全解脫自在。這叫「無念則得出」。邪念、正念都沒有了,才真正出離魔網、離開魔境。

「心動故非道」,是說心有念,便是心動,心無念即不動,倘若有念,不論邪念正念,均為妄念,都不是無私的智慧,所以跟解脫道及菩提道不相應。「不動是法印」,所謂法印是指「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三句話,稱為三法印,合乎這三語原則的道理,便是正確的佛法,否則便不算佛法。運用在此處,則是說如果心有妄念,心是動的,那一定沒有體驗到真正的佛法。如果心不動了,你可以體驗到正確而究竟的佛法,佛法也可以證明你已經驗到了無私的智慧。

一般人也可以用到這四句話,在危險驚恐的環境中,至少可使心安靜一點,脫險的機會大一些。平常在心理上也較為健康、客觀,不會動不動就情緒失控。縱然無法永遠擺脫魔網的干擾,至少不會經常被籠罩在魔網中頭頭亂轉。

此所謂魔,是指內心的邪念,是指助長你邪念生、邪念動,煩惱生、煩惱動的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若對正念者而言,那就不是魔,而是助長你修道得道的因緣。

■.生活規範

大惡病中,戒為良藥;

大恐怖中,戒為守護。

——大智度論卷十三.釋初品中尸羅波羅蜜

戒是生活的規範,故在很多經典中,都可以發現對「戒」的強調和重視。因此,這個偈子說,生了大惡的疾病,戒是良藥;在大恐怖發生時,戒可以保護你。

戒律未必是教條的約束,所以並不可怕。戒是勉勵我們當做則做,不當做則不得做。它的精神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大惡病的「病」不一定是生理或心理的病,殺人、竊盜、邪淫、妄語等大惡事本身就是病。身為佛教徒,就該淨化自己的身心,同時淨化眾生的身心,達到自利利他、救人濟世的目的。如果不這樣做,就是害了病。生理不健康的人,明知不該做的事也會去做,明知不該說的話也會說,不該想的念頭也會想。如果受了戒,就像吃了藥一樣,受戒時的決心能使尚未作惡的人不會作惡,已經作惡的人改過遷善,受戒與宣誓相同,就職、入黨、入籍、結婚等的宣誓,便是志願遵守共同的生活規範。

受戒是對良心宣誓,對戒師宣誓,對佛菩薩宣誓。在隆重的受戒儀式之後,心向會轉變。好比原來需要天天吸毒的人,被送往煙毒勒戒的醫院:毒品的來源沒有了,想吸食的時候也會提醒自己不應該。所以說戒是惡病的良藥。

「大恐怖中,戒為守護」。最大的恐怖是死亡,其次是受傷害,再其次是被人冤枉、誹謗、欺負。換個角度看,做惡事的人老是恐懼被人發現,怕受報復或遭法律制裁,一生都在恐怖之中。如果能受戒,過去已犯的錯誤會直下承當,該受的果報會心甘情願地勇於接受,此外可用持戒的功德來將功贖罪。過去因瞋怨而罵人,現在因持戒而讚歎人,過去因貪慾而偷盜,現在因持戒而作大佈施,過去因愚昧而傷害人,現在因慈悲而多做救生護生的工作。這是積極的持戒。由於現在行善持戒,惡報也許不會發生,即使發生了也能坦然地面對。因此,有大恐怖的話,受戒持戒最有用。

■.瞋為毒根

殺瞋心安穩,殺瞋心不悔;

瞋為毒之根,瞋滅一切善。

——大智度論卷十四.釋初品中羼提波羅蜜

此偈是說,滅掉了瞋恨,心中就得平安,滅掉了瞋恨,就不再後悔,瞋恨是煩惱毒的根源,所謂一念瞋心起,八萬障門開。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許多人由於喜怒無常,常發脾氣而害人害己;辛苦了一輩子的成績,很可能只因說了一句狠話而前功盡棄。

凡夫的煩惱心有三種,貪慾、瞋恨、愚癡,這三種煩惱心當中,以瞋心表現最明顯。貪心往往可以隱藏,不易讓人發現,可是只要心中有瞋有怨有恨,很快就從面色、言辭、行動上表現出來,修行人要得心安穩安定,感到喜悅安樂,一定要把瞋心除掉。有些人沒有表現貪慾,但瞋心很重,他不求名位、利祿、權勢,也不想追求男色、女色,但對很多事情、很多人都看不順眼。既然對任何事都怨忿不平,對任何人都采對立的心態,心中豈能安定?

瞋心滅除後就不會有後悔的心,「悔」也是懺悔、悔過。佛經中說「一念無明起,火燒功德林。」無明是煩惱心的潛在力量,有了瞋心,會無緣無故地動怒,用語言、動作或其他方法傷人,後悔的事就來了,這時就要懺悔。

貪瞋癡稱為三毒,其中以瞋心的毒最大。因為貪心使自己煩惱重,卻不一定傷人,但瞋心一定會自傷傷人、自害害人,是雙重的罪惡,所以「瞋」是「毒之根」。

如果能滅瞋心,就能修行一切善法。當瞋心的火熄滅時,對人會生起慈悲心,會以關懷、原諒、同情的心待人,當瞋心消滅時,對一切事物的決斷,會以純客觀的智慧來處理自己的問題,分析他人的問題,化解一切麻煩的問題。所以說一旦瞋心滅,一切善法生了。

■.不留痕跡

若觀無生法,於生法得離;

若觀無為法,於有為得離。

——大智度論卷十五.釋初品中羼提波羅蜜之餘

從這個偈子看來,無生法和無為法是得智慧、斷煩惱的依據。無生法和生法相對,而無為法和有為法也是相對的。若要明白此偈的內容,先要了解這幾個名詞的意思。

「生法」是讓人生起種種煩惱的執著心、分別心、 生滅心。前念滅、後念滅,心有所生、心有所滅,叫生滅法,又叫生法。我們在平時無法感覺生滅法,如果安靜下來體會心念的活動,非常頻繁,就會知道念起念滅的心理狀態,為什麼要稱為生滅法了。前一念想到的是某某人的恩德,下一念又想到他雖對你有恩,但也曾經使你很難堪。如此前一念「他是好人」滑過去,後一念又是另一個形像的他,這就是生滅法。

「無生法」的意思是又名「無生法忍」,是專門用於已經斷除煩惱的菩薩或阿羅漢。斷盡了自私自利的心理行為,便是斷除了執著、分別的各種煩惱,叫無生法,「忍」是確認、肯定、明瞭、無疑、可靠、實際如此,即是智慧的功能。有煩惱的心理現象叫生法,脫離煩惱困擾的心理功能,叫「無生法」。一旦悟得無生法忍的人,一樣也有心理現象,且對世間事物,反應得更透徹、更明朗、更客觀,甚至超越於主觀及客觀。故已沒有自我立場的好壞、是非、得失等分別心,事情該怎麼處理就恰如其分地處理掉,心中不留痕跡,但不是不留記憶,而是不留情感上的執著心。

「有為」講的也是人心現象,是指有企圖、有期待、有計較、有得失的心理活動。例如希望要得到什麼,丟棄什麼,得不到生瞋恨,丟不掉起怨恨,得到了尚不滿足,盼望計劃獲得更多。通常說:人當有所為,有所不為,似乎有所為是有為,有所不為是無為,其實這兩者都是有為法,因為都是心有所期、心有所寄的。

「無為」是指離開了有為的心理狀態,也就是超越了我人、是非、利害、得失的自我立場的價值觀。與人相處時,只有慈悲的行為,面對事情時,只有智慧的功能。這已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心胸了。

因此,有為也不一定全是不好,有為的心,可讓人知道好壞、多少、善惡、公私、上下、苦樂等等的心理反應,雖然不得解脫,但是能夠生活下去。若能從有為進步成無為,我們就能體驗到自在解脫的心境,活活潑潑、無拘無束、無牽無掛,雖然時時救人、處處行善,卻能隨時放下隨處放下,正如《金剛經》所說,縱然度盡一切眾生,實無一眾生得度。對眾生而言,他是度了眾生,對他而言,度與未度,都是一樣的無有增減。這樣宏大的胸懷,雖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得到的,總也可以學習嚮往的。

■.慾海回頭

著欲不自覺,以何悟其心;

當觀老病死,爾乃出四淵。

——大智度瓷卷十七.釋初品中禪波羅蜜

此偈是說,若有人沉緬於男女的情慾而不自覺,該如何使他醒悟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觀想人生過程的老、病、死的苦狀,才能出離苦海。

所謂「著欲不自覺」,是指慾念強烈,房事過多,自己卻不能反省約束,正當盛年時,也許不自覺有什麼不對勁,縱欲的人在年歲稍長時,後遺症就會漸斬出現了。如何提醒自己不沉溺在情慾大海中?則宜首先弄清楚,慾海看起來快樂,事實上沒有節制的性活動,對身心健康、對家庭和樂、對社會安寧,都有不良影響。節制的方法,便是觀老!觀病!觀死!

「四淵」是生老病死,也叫四苦。若不超越生老病死的四大深淵,就不得解脫。圓覺經說,眾生(人)之所以有流浪於生死之間的生命,皆由於貪著男女淫慾的關係,因為有兩性的需求,所以一生又一生,生了死死了生,永遠沉淪在生死的大海之中。要求人人斷欲而不婚嫁,乃是不可能的事,節欲少欲而勿縱欲,應該是做得到的,人類號稱萬物之靈,若從兩性關係正常狀態而言,人類的確比其他的動物優勝,如果沒有節制地放縱情慾,便會給當事人帶來災難,所謂衣冠禽獸,其實尚不如禽獸。

人生有生老病死的四苦,不過生是苦的開始,不是苦的本身,所以不需要觀,大家認為出生是好事,生命也是好事,見到嬰兒的生出誰都想是可喜的現象,唯有人的老病死的遭遇,一般人都不會喜歡。實際上人的老病死是從生而來的,但要一般人把「生」觀成是苦,便無法了,所以觀其他老病死三種現象就好。

淫慾心重的人,觀想縱欲容易衰老,容易罹病,死得快!想想自己老態龍鐘時如何?再觀想自己生病時如何?追求滿足淫慾的念頭就會減少。還有,須明瞭一個事實:每個人多多少少或隱或顯地潛伏著一些病因,當您想到啟已是個病人時,哪裡還有心情去縱欲?不是找死嗎?想到縱欲會死得快一點,:想到死就在面前等待著時,哪還提得起縱欲的念頭!

只要慾念不起,那就出苦海了;慾念的醒悟要從節欲少欲著手做起,到了斷欲的程度,已不是凡夫而是解脫了煩惱的聖人。

■.懺悔安樂

若人罪能悔,已悔則放舍;

如是心安樂,不應常念著。

——大智度論卷十七.釋初品中禪波羅蜜

這個偈子講的是懺悔。對自己的過失一旦懺悔了,就要把已懺悔的事不再掛在心上,這樣才能平靜安樂地過日子,所以悔過,不等於悔恨。

懺悔的意思是,反省自己已犯的過失,願意面對它,承擔起過失的責任,從此改正錯誤,決心不再犯過。通常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重要的是知過當改,所以懺悔的修行,比任何法門都重要。正因為自己還是凡夫,隨時隨地會犯錯誤,所以不但要隨時隨地懺悔,並且要定式定期懺悔。懺悔雖不必拘泥一定的形式,但是犯了重大過失的懺悔,必須面對當事人或幾個與你共同生活的人求懺悔,小過失的懺悔,則是對自己的良心自責即可。

當人心受到污染或被罪惡感困擾時,懺悔的方法能有助人脫困的作用,所以《阿含經》及戒律聖典中,教人要懺悔,懺悔則安樂,用懺悔來洗滌罪垢,鼓勵人重新出發。一旦經過懺悔,就把罪惡感放下來,這不是說沒有罪了,而是在認罪之後,心理的牽掛障礙沒有了。如果犯了過失,自己不肯承認也不願讓人知道,這是沒有慚愧心;從表面上看,他似乎不知有因果等著他,但在他的潛意識中,罪惡感的陰影老是籠罩著他。絕大多數作奸犯科的人,在被法律制裁或執行死刑之前,會覺得後悔,往往會叫別人不再學他。可見罪惡不悔改,心中是很痛苦的;懺悔以後,就把不愉快的、恐懼的、不安的心境改善了。所以此偈要說「如是心安樂」了。

能知懺悔,則能把犯罪的負擔和壓力減輕,甚至可以擺下,這是使內心安樂最好的辦法。所以要常念著:「小心勿犯罪,犯罪要懺悔,懺悔得安樂」。即使非佛教徒也可以用這個方法幫助自己。懺悔以後不致馬上再犯,即使尚會犯罪,犯罪的機率應當會越來越少,人格便越來越健全了。

■.精勤無難

人有不惜身,智慧心決定;

如法行精進,所求事無難。

——大智度論卷十五.釋初品中毗梨耶波羅蜜

這個偈子的重點在於「精進」兩個字,這是大乘菩薩道的六度之一,用普通話說,就是勤奮不懈怠的意思。

「不惜身」和「心決定」都是精進的表現。意思是說,只要是以智慧的抉擇所認定的事業,就當努力不懈,乃至不惜奉獻全部身體的生命,無怨無悔,勇往直前,再接再勵,則任何困難都阻礙不了你的成功。

不惜身命的意思,不是不顧一切的犧牲,而是有始有終的決心,如果盲目地犧牲了身命,以後就沒有機會了,而努力投入之後,換得了經驗,成就的還是自己,當然不是犧牲。這是非常積極的實踐精神,不只成就了自己,也利益了他人。

六度法門中,佈施、持戒、忍辱的三項,都需要精進地去做,否則修行禪定和智慧也得不到力。其中以智慧指導修行,以智慧解脫煩惱,故以智慧為六種自度度人之法門的最高目標。可是,只要缺少精進,其他五項都會落空。由於不惜以身體奉獻給眾生,所以能用精進心成長自我的智力、財力、體力,修大佈施、持清淨戒、行大忍辱和入甚深禪定。所以在佛經中說到,舍身修佈施、舍身護淨戒、舍身大忍辱、舍身入禪定、舍身慧解脫,也可以說菩薩為了廣度眾生,必須不惜身命,方會難舍能舍,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以必死的肉體生命,修成不壞的金剛法身。天下無難事,只怕無決心,不怕修不成,只怕不精進。

為了求福報求智慧,必須先要付出努力以赴的決心。如果虎頭蛇尾,或者做一天休息三天,不能趁熱打鐵,這種心態只能做些零碎的小事,無法成就艱鉅

的大業。許多人,過分地保護身體,舍不得用,養尊處優的結果,是體能衰退,心力不濟,無病有病,都是懶洋洋慵落落地,真是浪費了天生的本錢。身體的好壞,可以用心來調,心調好了,身體就不是問題。所以我主張「忙人時間最多,勤勞健康最好」。只要我們不去糟蹋身體,也不用過分疼惜身體,便能難得能得,難成能成了:只要精進,佛道易成,何況是一般的事呢?世人能夠成功,條件很多,其中必然有一項因素是精勤。

■.心中佛國

或有佛剎地,垢穢不平正,

眾生煩惱故,起如是佛剎。

——華嚴經卷四.盧舍那佛品

有的佛國髒亂污穢、高低不平,這是因為該佛國的眾生煩惱多,才形成這樣的國土。這個偈子是在形容我們這個世界。

佛剎就是諸佛所居的國土、諸佛用來度眾生的舞台。佛國應該是無染清淨的,是平平整整的,那是以佛的功德福報所完成的世界。我們眾生雖與諸佛住在同一個世界,由於心中有煩惱,所感受的環境便是髒亂不清淨的,也是崎嶇不平、參差不整的,故叫「垢穢世界」。釋迦牟尼佛說這個世界對於眾生而言是五濁惡世,但他不論在《法華經》或《華嚴經》都說,他的佛國淨土,就是這個世界,在他心目中的眾生,也是跟他一樣,具有佛的智慧、功德、福報。所不同的是,佛已體驗到眾生跟他無差別,但眾生不知道自己也能跟佛一樣,不能體會淨土就在面前,不曉得福報也無量。只因眾生在醉生夢死中自我作繭,受苦受難,並且繼續為自己製造更多苦難的原因,也為他人帶來許多苦難的事實。這樣一來,越來越覺得所處的環境不安定、不安全、不清淨。

有人問我;「佛國淨土是什麼情況?」我說:「根據經典介紹,佛國淨土實在太好了,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無有煩惱,不愁生死。」「如果有一個人在我們這個世界煩惱很重、滿眼仇人、凡事抱怨,能不能去佛國淨土?」我說;「他不能去。即使佛國淨土就在他眼前,他所看到的也是眾苦交煎的眾生世界。」所以一定要放下怨恨、不平;貪念,才能體驗到佛國淨土的狀況。也可以說,十方的佛國,不外乎內心的世界。

■.似有實無

眾生心不同,隨起諸妄想;

如是諸佛剎,一切皆如化。

——華嚴經卷四.盧合那佛品

此偈是說,因為眾生的心彼此不同,由心生起的妄想也各形各色,因此十方諸佛的淨土,也是如幻如化並非真實的。

一般人認為,現實的世界是真的,不信佛教的人,認為佛國淨土是人類想像中的虛幻世界。一般信仰佛教的,知道現實世界是虛幻的臨時的,諸佛的淨土是真實的永久的。此偈則說,諸佛淨土也是由於眾生的妄想而有,其實如幻如化,並非實有淨土。這是因為《金剛經》也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說有十方佛土,是對凡夫方便說,凡有方位時段,都不是究竟的淨土。究竟淨土遍於一切處,互於一切時,處處是淨土,時時見淨土,只要體驗到實相是無相,無相也不離一切現象,處處有佛土,樣樣都是佛。但因眾生的心動亂不定,妄想心尚未消滅,煩惱執著,起起落落,所以不知佛國何處,不識佛是何人。因此諸佛不得不順應眾生的所喜所求,運用悲智願力,化現出種種佛國淨土。

希望求生佛國淨土的人,一定是還帶著煩惱積習的凡夫眾生,這些眾生在人間本來就看不到佛和淨土,只聽說有佛國淨土,尚未覺察到人生有多苦,還沒有意願要去什麼佛國淨土,也懷疑是不是真有佛國淨土,如果已有往生佛國的願望,那是從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經典中獲得的消息。根據古來有些祖師們的介紹分析,凡是容受凡夫往生的佛土,尚不是真實的。諸佛自己的淨土,只有佛與佛之間可以體會到,別人無法揣摩也無法進入:那是遍於一切時空的存在,也超越於一切時空的存在。

由於眾生的心不同,因妄想而起種種佛剎,所以種種佛國淨土也是如幻如化。如幻如化的佛剎,是有形象、有方位乃至也有時限的,是一種方便的接引,不是究竟的佛土。但我們也一定要相信,諸佛各有國土,用以度化各類有緣的眾生。例如跟釋迦牟尼佛有緣,就生到這個娑婆世界來;跟阿彌陀佛有緣,就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眾生在不同的佛國中修行佛法,稱為夢中的佛事,所以佛國是似有而實無的。

■.眾生成佛

自歸於佛,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發無上意。

——華嚴經卷六.淨行品

此偈是說,當自己認識了佛的精神,知道了佛的意思,接受了各人自己也能成佛的理念,就會盼望一切眾生,都能理解佛的道理,並願人人都能成佛。

佛是自己徹悟,又能覺悟眾生、安慰眾生、鼓勵眾生的大覺智者、大慈悲者。佛是由眾生之中產生的,是在斷盡煩惱,又能常度眾生而福德智慧究竟圓滿了的人。

一般的佛教徒,只知道在苦難緊急的時候,才求助於佛,等待佛的救濟,沒有錯,佛度有緣人,有求有應。可是此偈的「自歸於佛」,是自動地向佛的偉大人格致敬,但願自己也能具備成佛的條件。不僅自求成佛,也願所有一切眾生,將來都能發起成佛的大心,走向成佛的大道。

然而,成佛之道有頓有漸。說頓,就是在一念善心起,一念煩惱斷,便能親自體驗到佛的智慧和慈悲,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便是這樣的道理,但他尚不是福智圓滿的佛,必得繼續修行。說漸,就是要從高處著眼,先從低處起步,成佛當從做人開始,然後具備生天的條件、解脫煩惱的功力、廣度眾生的悲願,最後才能成為圓滿的佛。

有的人開始信佛,就發願成佛;有的人只是迷迷糊糊地希望成佛,但不知如何修行才能成佛,也有的人聽說從初發心到真正成佛,需要歷劫的修行自利利人的菩薩道,就心生氣餒而畏縮不前了。

其實,所謂歷劫成佛,目的是勉勵我們,不要老是在期待成佛的結果,切實的努力,無限期地來做自利利人的修行工作,是最重要的。否則,經常指望著成佛的結果出現,本身就是一種煩惱,不僅不能成佛,也就不能解脫了。最好是先學菩薩精神,未成佛道先結人緣。成佛是努力耕耘的事,不是計時計日的事。

這麼說來,發願成佛豈不是遙遙無期的事嗎?這倒未必如此,當煩惱重的時候,時間才長,如果心中的煩惱少些,時間就過得容易,如果沒有了煩惱,至於自己何時成佛已不是問題,你的目標是在使得一切眾生都能成佛。

■.開啟智慧

自歸於法,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華嚴經卷六.淨行品

此偈是說,自己認識了字宙人生的道理和自利利人的方法,就要拳拳服膺地照著去實踐和體驗,同時也希望把自己覺得是最好的哲理,分享與一切需要它的人。更要緊的是希望大家都能自己來向佛法的寶庫中探索,才能啟發出你自性中深廣得像大海一般的智慧。

此處的「法」,是宇宙人生的原理,也是規範人生修養的方法,它更是指導人類離苦得樂的觀念。有屬于思辨的部分,有屬於實踐的部分,有屬於內心世界的經驗部分。

佛所說的「法」,不是一成不變的教條,也不以為有一種永遠的真理叫做法。佛說法四十多年,在他肉體死亡之前,卻對大眾宣佈說:「我說法四十九年,未曾說著一字。」甚至在《金剛經》中說;「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因為佛是應機說法,隨緣應化。佛沒有一定想說什麼,只是為了適應各種層次的對像需要,而說離苦得樂的慈悲法及智慧法,隨著不同時代環境的需要,而為人間留下慈悲和智慧的語言。

佛是一位具有高度智慧的人,他不希望人間大眾把他當作個人崇拜的對像,所以提出「依法不依人」的主張。若僅信人,是主觀的、會有變動的,若僅依靠佛這個人來救濟,在時空之中,都有其極限,既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廣大。如果以佛所說的法,也就是以慈悲和智慧的理念,作為信仰和實踐的重點,情況就不一樣了。

因此,一般的佛教徒,在他們尚未知道佛法的重要之前,是以佛的人格為信仰崇拜的對像,一旦理解了佛法,便會以學佛求法為信仰佛教的目的了。所以鼓勵大家「深入經藏」,開發智慧。

■.安眾和眾

自歸於僧,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華嚴經卷六.淨行品

這一偈子是說,自己認同了這個和樂融洽的團體,也希望所有的人都來信賴它、維護它、尊重它、尊敬它,彼此間相互關懷照顧,不為私利爭執,便能夠和眾、安眾,沒有任何障礙。

此所謂「僧」,是梵文「僧伽」的簡譯,是有組織規範及倫理體系的社團。佛教分有出家眾及在家眾,又分大眾及小眾、男眾及女眾。也分聖賢眾及凡夫眾,沙門眾及菩薩眾。而在佛教聖典中所稱的「皈依僧」,必定是指出家的沙門眾,它是象徵著:

(一).少欲知足,

(二).清淨無私,

(三).和諧無爭的精神。

僧是學法、弘法、護法、依法共同修行、依律共同生活的團體及其成員。在佛的時代,主張全民民主,財物屬於團體共享,個人也屬於團體共有,個人在團體中有接受培育照顧及發表意見的權利,也有愛護團體、維繫團體、以及遵守團體紀律、認同大眾利益的責任。

佛也尊重團體,並且主張「佛不領眾,佛也在僧中。」佛是指導人生方向的導師,至於大眾之間的各種問題,均交由團體的會議來處理。佛是至高無上的智者,不是至高無上的權力中心。

佛教重視的三寶,就是因為要依「僧」學「法」,法由「佛」說,以佛為法的源頭,以僧為體驗佛法、弘傳佛法的老師。所謂高僧,就是團體中的高明之士,能為大眾以身作則,使大眾安定和諧,給大眾解惑釋疑,異中求同,是為大家排除障礙困難的人。

「皈依」是尊敬、認同、接受、信賴的意思。如果僅皈依佛而不皈依法與僧,只是一種神格崇拜,不能接受到提升自我精神領域的訊息。若只皈依法而不皈依佛與僧,則僅相當於學問的探究,不能接受到經驗的傳承。如果只皈依僧而不要佛也不要法,就好比結拜義兄義弟,或認義父義母,那僅是世俗感情的結合,而與平等超越的佛法不相關了。因此,皈依僧並不僅僅等於拜一個師父,而是以一個安眾和眾的清淨團體,為修習智慧之學的依止及榜樣。

■.佛在眼前

法身非變化,亦非非變化;

諸法無變化,示現有變化。

——華嚴經卷十四.兜率天宮菩薩雲集讚佛品

此偈是說,佛的肉體,也有生老病死,佛的法身是永不變化的,但是一切變化的現象也並未離開法身,一切有形無形的本性雖沒有變化,但在顯現作用之時有很多變化。

「法身」有兩個意思,一是以法為身,法是現象,以一切現象作為他的身體,只要有現象,就是法身。二是以法性為身,諸法以空為本性,叫作空性,既是空性就沒有變化:相反地,正因為是空,所以不妨礙種種的變化。

請不要把佛的法身,想像得那般的神秘,只要心中無私、無憂、無牽掛,就會發現佛的法身,根本未曾離開過現實的世界,不論是山色水聲、鳥語花香,不論是春夏秋冬、風雪雨露,不論是人是物,乃至一塊頑石、一粒泥沙,都是佛的法身在現身說法。所以可說,處處有佛,樣樣是佛,只因眾生愚癡,見到心愛的就想佔有它,遇到討厭的就想排斥它,結果是佛在眼前不見佛。

禪宗的傳記中,常常可以看到,學生的問話問得非常高深,老師的回答,總是平易近人,把日常最普遍的事物說給你聽,讓你發現,原來踏破鐵鞋尋找不到的東西,竟然是唾手可得的現成事。

一般人總是迷信,總以為佛是神聖不可捉摸的,佛是神秘不可想像的,那是誤解了佛。佛的人格,的確非常人所能相比,佛的愛心與佛的智慧也非一般人所能衡量,但是佛的人格人人可以學習,佛的法身遍於一切時空的一切現象。

我們每一個人,根本就與佛的法身同穿一件衣服,同吃一碗飯;甚至有一位禪師說;「每天吃飯未咬著一粒米,每天走路來踩著一片地」。-內內外外都是佛的法身,無分彼此。因為它是空性,它無變化;因為它有現象,它也有變化。不論變與不變,均未離開法身。

■.信心基礎

信為道元功德母,增長一切諸善法,

除滅一切諸疑惑,示現開發無上道。

——華嚴經卷六.賢首菩薩品

正確堅定的信心,是成就佛道的起步點,是成就功德的基礎,可以增長一切美好的事業,可以滅除一切疑難及困惑,可以展現開發成佛之道的因緣。也就是說,要想得到學佛的利益,一定要從正確的信仰開始。

不論何人,凡是跟人相處,都得把彼此間的關係建立在互信的基礎上。凡是交一個朋友或聘用一個人,首先要相信他是可以信賴的人,即使他不是那麼可靠,如果你還是希望結交他這個朋友,或者你必須用他這個人,你仍得相信他是尚算可靠的人,否則你就很痛苦了。

不論讀哪一類的書,首先要相信它至少不會對你有害,即使人人都說那是一本壞書,你也要相信對你不致有什麼損害,否則你讀那本書就很痛苦了。

不論從事什麼行業的什麼工作,首先你要相信,對你增加收入、成長經驗等有些幫助,即使不是理想中的工作,你也得相信有勝於無,有錢賺當然好,沒有錢賺可以換取經驗;縱然連經驗也談不上,能有機會用手用腳用頭腦,也是健康人生的表現。

此偈的內容就是說,若求成佛,必須斷疑起信)滅惡興善,所以信心是一切源頭的根本。在茫茫的人生大海中,信心就像指北針,又像船錨,它能給我們方向感和安定力。

■.真知灼見

無見乃能見,一切真實法;

於法有所見,彼則無所見。

——華嚴經卷八.菩薩雲集妙勝殿上說偈品

不要存著想見什麼的主觀態度,你才能見到純客觀的事實真相。但是如果你認為自己對事實真相確有所見,實際上又偏離了佛說實相無相的原則。

在所有的佛教聖典中,都叫我們要努力,又叫我們要放下,叫我們要上進,又叫我們不要期待;叫我們要肯定,又叫我們不要執著。這就是佛法的優越處和高明點。

我們一定要有著力點才能努力,但抓住著力點之後要能放下,亦即提得起也要放得下。提得起是方法,是著力的開始,放得下是為了進步,級級上升,就像登山的人,由懸崖絕壁向上攀登,必須步步紮穩、步步放下,否則就不上不下了。所以在全力提起之後,必得徹底放下,才能有大擔當,才會有大遠景;唯有能夠徹底放下自我私利的人,才能把一切眾人的責任擔得起來。

這個偈子的意思是說,沒有可見,乃能見到一切的真實,不得有先入為主的成見,你的觀察判斷才會客觀。人人都會有自己的看法,從自己的立場看景色,從自己的角度看方位,從自己的興趣看人、物、世界。這都是已經有了主觀立場的見解。凡不是客觀的,就很可能是不公平不正確的。只要設定了立場,看什麼都不是完整的。從東面看到你的臉孔,從西面看到你的背影,即使從四面八方的全方位來看你,也看不到你的內臟結構。若把內部剖析出來看,整體的你又不見了。只可說你於某一時段看到某一現象,不要據以判斷說你已看到全體事實的真相。

因此,對待一切現象,須要全心全力,卻也要堅守不執著、無定所、無定向、無定法的原則,這才是叫做見到了「實法」。放下主觀意識、也要放下客觀意識,超越了主觀及客觀的看法,就能體驗到正確的、真正的宇宙人生的真相。

■.菩薩的心

菩薩未曾染著色,受想行識亦如是;

不住一切諸三昧,所有功德悉迴向。

——華嚴經卷十五.金剛幢菩薩迴向品

此偈是說,菩薩在人間,也和我們一樣,有色受想行識等五陰所構成的肉體生命,但卻不像凡夫那樣地貪戀執著;菩薩雖已修成一切禪定的三昧境界,但也不會耽著那些禪定境界的享受,而把他們所有的成就,都奉獻給廣大的眾生。

菩薩有兩類:

(一)是初發心凡夫菩薩,不論是誰,任何人只要有心學習菩薩的精神,並且發願將來成佛,便是菩薩。

(二)是已證無生法忍的聖者大菩薩,無生法忍是不再有煩惱生起的意思,也就是只有慈悲而沒有情緒的智者。最具代表性的,如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地藏王菩薩等。

這兩種菩薩,前者必要來世間受生為人,後者在有必要的情況下,也會接受人身,以人間身來度化人間的有緣眾生。一般凡夫是以所造的業力受生,菩薩則是以所發的慈悲願力受生。同樣都有五陰組成的生命,一般人迷戀貪著生命,菩薩則將生命當作自度度人的工具,使用工具、珍惜工具,但不會把此工具當做舍不得放不下的自我來執著。菩薩不戀生死,不畏生死,這叫自由生死的大解脫者,他們沒有一定要活多久或不活多久,沒有一定要活得如何的風光或不風光;盡心盡力,一切隨緣。

三昧是智慧與禪定的相加,即是安穩及解脫的功能。一般人在努力得到成果之後,通常是擁有它、享用它,而菩薩在獲得解脫的成果之後,卻不住於解脫,而用智慧將慈悲的愛心奉獻給需要他們幫助的眾生。

請不要把菩薩想像成那樣地高不可攀,只要有心學習菩薩精神,你就是菩薩的化現。

■.滿月清涼

映蔽於二乘,小智螢火花;

菩薩清涼月,游於畢竟空。

——華嚴經卷四四.離世間品

被小乘的聲聞乘和緣覺乘所掩蓋的人,雖然已得解脫智,卻像螢火蟲的光,是屬於小智小慧的層次。不如菩薩的智慧,就像清涼皎潔的月亮,遊遍於無限廣的虛空。這四句話是用光的大小來比喻大乘和小乘的智慧,深淺廣狹,非常地不同。

「映蔽於二乘,小智螢火花」,是說聲聞和緣覺的小乘聖人看起來似乎有智慧,其實已經把他們應該可以顯現出來的大智慧蓋住了。他們僅有點小智慧,然而得少為足。所以大乘經典常批評小乘的人是自了漢。

小乘的人自求自了、自斷煩惱。他們覺得在世間非常痛苦,視世間環境如毒蛇猛獸那麼可怕,如洪水火宅那麼恐怖,因此從二乘佛法中找到避風港,從此出離生死,不想回到生死之中度眾生了。

大乘菩薩則是著重「心」的解脫。面對苦難的眾生和本身的煩惱現象,知道有煩惱,其實不存在;只因自己不能掌控自己,所以經常受環境誘惑而造惡業,故起種種煩惱。知道這個原因之後,就能不受煩惱所困所轉,當下即不是煩惱。他知道眾生為什麼煩惱,能夠放下就沒有煩惱。煩惱本空,生死如幻;這些都是臨時的現象,不是真有那個東西。了解之後心中就沒有恐懼也沒有苦惱;現象歸現象,但那並非煩惱。

二乘已經體驗到,煩惱是由心造業,而得苦難的果報,所以修行解脫之法,自己離開煩惱,這也算是一種智慧!不過大乘菩薩不為自身求安樂,但使眾生得離苦。拿個比喻來形容:菩薩的智慧如八月中秋夜晚的月亮,清涼圓滿,輝映蒼穹;小乘的智慧如田間水邊的螢火蟲,光度微弱,忽隱忽現,勉強自照,不足以利人。所以菩薩的智慧是自立立人,自己能離煩惱也幫助他人離煩惱,自己得大智慧也幫助他人得大智慧。這就是關懷一切眾生的大慈悲心。

「畢竟空」可解釋為虛空,也是「非空非有,即空即有」。自己沒有煩惱,但不離開有煩惱的眾生世界中,自己不受煩惱困擾。心如虛空包容一切眾生,在有如虛空的無量空間中廣度眾生,永遠無罣無礙。故名為畢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