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假戲真演

■.小道放蕩

莫學小道,以信邪見;

莫習放蕩,令增欲意。

——法句經.教學品

這四句話內容相當豐富。

「小道」是指看似有趣其實沒有大用處的雜技、藝能、命相、方術等,可以謀生及消遣,但是對於經國濟世、廣度眾生的偉大人格沒有多少幫助,也不能提供真正的幸福人生。

「邪見」也叫不正見,又名愚癡。比如不以正當的、正常的方式規劃人生,卻用投機取巧、走捷徑、抄小路的方法佔便宜,得利益:自己不努力付出,卻希望坐享其成。凡此等與因果相違的都叫邪見。

「放蕩」是語言的行為浪漫,和身體的行為不受約束,沒有規矩,在生活中不受團體的、風俗的,甚至道德的規範。獨處時是如此,在與人相處時也一樣,可謂害群之馬。凡以非正規方式生活而追求刺激,戕害身心,對他人有所損害者,皆屬放蕩。

「欲意」是指奢侈的、過分的追求,又叫貪慾。我常說:「人需要的東西並不多,但想要的東西非常多。」必需晶的取得,雖然是欲,但那是正常的需要。所需的東西用正當的方式獲得,是為每個人生存的依據,不致造成他人的傷害或社會混亂。「想要」則是貪得無厭的追求,不但使自己非常疲累,非常煩惱,非常痛苦,也會對別人造成困擾。即使得到一時的滿足,事實上是永遠不能滿足。

■.不愛不憂

不當趣所愛,亦莫有不愛;

愛之不見憂,不愛見亦憂。

——法句經.好喜品

這首偈是說,不要拚命追求所喜愛的東西,也不要對迎面而來的事物有所厭惡。對凡夫而言,喜愛的東西不見了會憂愁,討厭的東西出現了也會憂愁。這是討論欣喜與厭惡的統一和對立。教我們不要在愛恨好惡之間掙扎,陷自己於矛盾痛苦之中。

人如果希望生活得快樂,對於所愛的東西盡量少一點,乃是沒有偏愛;最好也沒有不愛的東西。《六祖壇經》也勸人學習著「瞋愛不關心」的心境,不要讓自己有瞋有愛,否則就是煩惱。瞋愛是相互關聯的,沒得到的想得到,追求時擔心得不到,得到了的又愁著會失去。心裡永遠有負擔,永遠沒有安定感。凡有所喜愛、有所厭惡,就是有所困擾、有所束縛,不得解脫。換句話說,只要世上有一樣東西是你所喜歡的,便是痛苦的人生。

心胸豁達的人,應該養成超越於欣厭及愛憂的觀念,沒有非要追求到手不可的東西,也沒有什麼已討厭到非得除去而後快的事物。看到喜歡的東西遇到喜歡的事物,要問一問為什麼喜歡?是跟自私的自我有關呢?還是與大眾的幸福有關?事實上,有的所謂喜愛及憂慮,根本沒有意義,也沒有道理,只是一時的風氣,或者是一時的興趣使然。因此,希望活得幸福的人,最好不要有愛或不愛的東西,也不要有或喜或憂的事物,應當練習隨遇而安、隨緣而動的修養功夫,環境需要自己怎麼樣,就怎麼樣去面對它、因應它,就可到處安心和安身了。否則對所愛的東西拚命追求而到不了手,對不愛的東西拚命排斥又揮之不去,都是很煩惱的事。

■.身心言行

節身慎言,守攝其心;

舍恚行道,忍辱最強。

——法句經.忿怒品

此偈是說,把身、口、意的三類行為都好好照顧,對外來的刺激或攻擊都不起瞋恨心,就是行的正道,也就是忍辱產生的力量。「忍辱」是柔韌的表現,因為柔能克剛,所以是「最強」。

這四句話,把人的行為都點出來了,包括身體的、語言的、心理的行為。其中的心理行為最難約束,但 也最需加以注意。心理行為收斂之後,身體及語言的行為也會隨之受到規範。

「節」是有分寸,有節制,「節身」是對人要有禮貌節度,不得有打殺、竊盜、邪淫等三種行為。

「慎言」是謹防口過,俗語說禍從口出,不可不小心,語言是用來做為人與人之間溝通、協調、交換意見等的工具。不該有的語言行為,便是以謊言騙人,以毒口傷人,挑撥離間,閑言穢語。

「守心攝心」是守住自己的心,不讓心念散亂,不僅不起邪念,同時要練習做到心口一致,身心一致,不論做什麼事說什麼話,都把心放在那些事情上,把心放在那些語言上,即使在散步時,也不胡思亂想,或者專心走路,或者專心欣賞風光。那就不會有雜念、惡念生起了。心中經常保持清淨寧靜,遇到人時,你的身體及口頭也會隨之彬彬有禮了。

「舍恚」也是心理行為。「恚」是瞋恚、難過、憤恨、討厭、敵視。瞋恨心強的人,心理不平衡,理智也降低,發怒時不清明、不客觀,所認知的環境和所做的判斷可能是錯誤的,這種情況要靠容忍的修養來幫助。所以,調治瞋怒的最好方法是從忍辱下手,在有人故意激怒你時,最好專注於自己的呼吸,體驗呼吸在鼻孔出入的感覺。

古人說;「小不忍則亂大謀」,能忍一時之氣,可保百年之身,能佔到很多的便宜,得到很多利益。至少可以免了血壓上升,不致當場中風,省得自己那麼憤懣,可以保持健康的身心,同時也不會用惡劣的言行回應對方,就不致遭到更多的侮辱和更大的損失。忍辱者必多福,原因就是能忍的人彈性最大,所謂大丈夫能屈能伸,柔韌的人比剛強的人有更多的迴旋空間。表面看來忍辱是受委屈,其實那才是真正的勇者。

■.勿出惡言

夫士之生,斧在口中,

所以斬身,由其惡言。

——法句經.言語品

偈子中的「士」字,是指一般人士、普通人士。言語用之不當,就如斧在口中,佛經裡往往形容惡毒的言詞為「口出刀劍」,凡是邪惡的、銳利的、譏諷的、刺激的、刻薄的、中傷的、得理不饒人的言語,都是殺人不見血的刀劍斧鉞。

許多人好逞口舌之能,享受快意直言之樂,但是有沒有想過:一句話就能使人受傷一輩子,一句話就能使人喪失自信心,一句話就能斷送一個人的前途………。有人說謊說得異常巧妙俐落,結果使他人蒙受損失,甚至要人喪家失命。惡語毒言的力量實在太強了!

「惡言」又名為妄語,是十惡中的大惡之一,有幾種類別:第一、說謊、欺騙。第二,惡口、罵人。第三,挑撥離間。第四,無意義的、無聊的、挑逗的、唆使人做壞事的話。這些惡行,不僅佛教徒要避免,普通人也不能有,否則自招禍殃,也可能有人因你的言語而遭受損失災難,於心何忍?再者,凡是尖酸刻薄、隨口傷人的人,誰都會回懼他,因為大家都不希望受到傷害。

在人的生命過程中,如果多積一點口德,少造一點口過,實在是培福求福的大功德。常使用柔軟語、關懷語、慈悲語,以欣賞的、讚歎的、勸慰的、勉勵的口吻對待人,雙方皆得利益。當然,在必要的時候以毒攻毒,用強有力的話才能驚醒夢中人。這是出於關愛心、慈悲心的作法。但必須考慮自己的身份、地位、雙方的關係,以及對方對你的信心夠不夠深切,萬勿隨便使用,正如非高明的醫生不能使用毒藥治病是同一個道理。

■.語言藝術

是以言語者,必使己無患,

亦不剋眾人,是為能善言。

——法句經.言語品

此偈勸誡我們不僅不用惡言,更應常用善言。善言,就是慈悲語、智慧語;而弘揚佛法、代佛說法、復誦佛法,來幫助他人,也都是善言。善言必須是用言語助人,並且使被助的人不再用言語害人害己。這樣衍生出去,一人幫助二人,十人幫助百人,都是用慈悲語、智慧語來利益自己和眾生。所以說「必使己無患,亦不剋眾人」。

當自己使用粗暴的、中傷的、譏刺的、攻擊的語言時,好像在發泄,感覺很痛快。其實那就是憤怒心、嫉妒心、失衡心的表現,本身就是煩惱。在這種心情下,自己已經遭受損失;何況對方可能會報復,導致相互用語言殺伐。所以使用如刀似劍的言語,既害人又害己,非常不理智。我們該用禮貌的、尊敬的、讚歎的、輕柔的言語,對待所有的,甚至包括仇人和敵手。古人說君子反目不出惡言,君子絕交好聚好散,絕不謾罵攻訐。這是一般人該有的基本修養,何況是佛教徒呢?

語言是道德行為,也是藝術的表現,用之得體,可以提升人品,也可以受人欣賞。所以最好不用粗俗語、低俗語、流俗語,以免形成俗不可耐,那就違背了道德也遠離了藝術。

■.善言淑世

出言以善,如叩鐘磬;

身無論議,度世則易。

——法句經.刀杖品

此偈的大意是我們說話要柔軟、慈悲,並且不要論人是非。這應該是待人處世的基本原則,很遺憾在日常生活中常有相反的情形發生。

「鐘」和「磬」都是打擊樂器,是在廟堂、寺院、佛殿上,用來集合大眾,用來隆重氣氛,用來肅穆儀禮,用來莊嚴會場,用來震攝人心安定人心。鐘磬之聲雖然洪亮,但有穩定平和的功能,入耳有安心定神的作用,而且可以聲傳數里,能使很多人聽到,發人深省,使人對自己的內心更加清楚平靜。所以,形容賢者的善言善語,如鐘如磬。不論什麼身份,待人應該用欣賞的、勉勵的、讚歎的態度,對方才會感激、會認同,有錯會改善、好的會更好。

相反地,人身攻擊或議論臧否,常引起爭端是非,以至傷害別人製造敵人。很少人沒有論人長短的毛病,人前說好話,人後作批評。有的出於嫉妒心,有的出於莫名其妙的無聊心態,不一定是誹滂,但就是喜歡談論是非。「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是做人的基本修養。僅僅不論人是非、不作人身攻擊還不夠,應該更進一步用柔軟語、慈悲語、讚美語、勉勵語、安慰語等與人廣結善緣。

最後一句「度世則易」,即是善言淑世,有兩層意思(一)如果以善意出善言,這種人容易被他人接受,(二)如果不攻擊人而成就他人,不誹謗人而讚歎他人,不打倒人而幫助他人,這種人能使社會安定世界祥和。

民主社會,每到選舉期間,常見參選的人彼此之間,各人為了凸顯自己的聲望而把對方說得一文不值,甚至豈有此理。如果選舉遊戲非有不可,為什麼不用卓越的施政方案來爭取選票,而要用人身攻擊的批評謾罵來羞辱政敵呢?

■.貪為苦本

諸苦所因,貪慾為本;

若滅貪慾,無所依止。

——法華經.譬喻品

此偈是說,各種痛苦煩惱的根源是貪慾,如果把貪慾的問題解決,就等於拔除了苦果根源。可見「貪」是眾生眾苦之本,若不先治此病,便永遠在苦海中浮沉。

此偈點出,貪慾是一切痛苦的原因。貪慾的意思是人家有的,渴望著自己也有,已經有了的,還想要得更多。所謂人心不足蛇吞象,取得基本的生活所需,不名為貪慾,只是想要而超過需要,便叫做貪慾。人的慾壑難填,不僅追求五欲的當下享受,還想擁有更多五欲的資產,以備永遠享受,那就會產生患得患失的痛苦了。比如一男一女的婚姻組合是需要,不會造成太多問題,兩男一女的感情會有麻煩,兩女一男的感情也會有糾紛。在物慾方面,凡是過了分的追求和佔有,都是貪慾,不僅造成心理的負擔,也為人間的倫理所不許,不但造成他人的不便,也為自己帶來痛苦。

許多人覺得,為自己謀取名利、財產和愛情的滿足,是人人都有的基本權利,也是鼓勵人力爭上游的動力。所以人的貪慾,能給自己帶來享受以及安全的保障。其實貪慾心越重的人,越沒有安全保障,為自己帶來的不是安樂,而是不安和痛苦。擁有的越多,越需種種的安全設施,安全設施的需要越多,即表示著沒有安全。所以物質方面的少欲知足,能為你營構安定的心境和安全的處境。少欲不是什麼也不要,而是有的多也知足,有的少也知足。知足不是懈怠懶惰不事生產,而是安於自己能得到的和所得到的,並且常常有餘裕,分享給他人。

若把貪慾的念頭及行為,從少欲知足而進步到離欲無慾,苦的原因就沒有依止了,也不會為自己製造苦惱,為他人帶來困擾了。好比樹倒了,棲息於樹上的猢猻就散了;蜂房廢棄了,蜜蜂也不見了。古代的智者賢者,安貧樂道,而且還能濟世利人,便是少欲知足的結果。乞丐武訓,一無所有,卻能創辦義學。出家人一切屬於十方,沒有私人財產,但在自修自利之外還能利益他人。多貪多欲的人,縱然富甲天下,還是無法滿足,等於是個窮人;經常少欲知足的人,才是無虞匱乏的富人。貪慾重的人,表面上可能擁有很多的財富,其實他們擁有的是痛苦的根源而非幸福的靠山。

當然,擁有名位財富,並不即是痛苦的根源,如果貪慾不已不擇手段而唯利是圖,便是諸苦的原因。

■.有子有財

有子有財,愚惟汲汲;

我且非我,何憂子財。

——法句經.愚闇品

許多人有了子孫、有了財富,整天還是汲汲營營放下下,其實,這個「我」都不是永久屬於自己的了,又何必為子孫、財富憂慮?這種情況大概是很多人想不通的。

這四句話所表示的,跟一般人所追求的,所認為最可靠的東西,正好形成對比。「養兒防老,積穀防饑」是中國人的傳統觀念,希望老了有兒女奉養,死了有兒孫祭祀,並且傳宗接代,香火不絕。財產則是生活的保障、安全的倚靠,俗語說有錢能使鬼推磨,有了財富即有權勢,因此,不僅今天要有財產過日子,明天也要有財產過日子,不但自己活著要財富,兒孫也要靠財富活下去。尤其是有吃有穿有房子住仍不夠,還要吃得精細、穿得漂亮、住得豪華。所以「多子多孫多發財」的吉祥話,人人愛聽。

但兒孫是不是可靠?財產是不是有用?所謂「富貴不過三代」,財產多了,雖讓後代子孫,無凍餒之虞、無後顧之憂,卻往往養成揮霍無度、懈怠放逸的習性,把財產用來做糟蹋自己又無益於他人的壞事,成為敗家子。

若從整體社會的觀點看,人的財產應該積蓄在眾人之中,也就是能為大眾作貢獻謀福利。中國古人主張,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了陰德,後代子孫也可受益。祖上積德在人群之中,世世代代的後人,都會感懷追念,一般人對其子孫也會起感謝、尊敬之心。佛法相信永遠的三世因果,若將財產做佈施功德,便成無盡。所以積財不是只為自己的房屋、土地、存款、股票,汲汲營營,而是要盡自己之所能所有,積蓄在社會大眾的公益公德之中。子孫及財富,生不曾帶來,死無法帶走,雖有功德,無人爭奪,無法破壞。

「我且非我」是指「我」的存在,不出於生命現象所擁的價值觀念,當你一旦面臨生離死別之時,便會發現這個自我是非常虛幻的,生命及財產都不屬於永恆的自我,兒孫亦非屬於自我的支配,既然終究無法支配,那又何必為了財富及兒孫擔憂!

不是不要財富,財富經營得當,能夠莊嚴福德;不是不要兒女,兒女教養得當,能使父母成長。善於理財者不為財累,優於育子者不為子苦。

■.學習觀音

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

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很多佛教徒在遇到災厄時,會祈求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來解救,其實,我們自己平常也應該傚法學習觀世音菩薩的慈悲精神,這才是更積極的離苦方法。

根據佛教經典記載,讓我們知道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而且無一處不往,無一人不救,他隨時隨地會予眾生幫助。如果眾生自己忘了念觀世音菩薩,他當然不會現前,你的心中一定要有祈求,觀世音菩薩才會因應前來。有一個譬喻是這麼說的,眾生與佛菩薩的關係,就如叩鐘的人與鐘的關係相同。叩鐘的人用的力量越強,鐘的聲音越響,如果那口鐘沒有人去叩撞它,不論它有多大,什麼聲音也不會發出來,這是感應之間的關係;所以一定要對觀世音菩薩有信心,時時處處要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如果要等到苦難臨頭時才想到祈求觀世音,可能也有用處,這叫臨時抱佛腳,會有它的功能。不過若是平時不修行觀音的慈悲法門,等到情況非常危急之時,恐怕已想不到要念菩薩名號了。

因此,對觀世音菩薩的信仰,不能僅僅於災變、疾病、急難之際,求觀世音菩薩幫忙,也該傚法觀世音菩薩,學習著變成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代表,去幫助苦難中的眾生。如果自己經常學習觀世音菩薩,雖然尚不是大菩薩,也能夠為他人做消災免難的救濟工作。若能為他人救苦救難,自己的苦難也就不成為苦難了。唯有身體力行,才能體會出菩薩的智慧卓越,菩薩的慈悲偉大,由此也能逐漸增養自己的慈悲心,增長自己的智慧心。當你體會著菩薩的智慧和慈悲的時候,不僅能為他人解救苦難,跟自己過不去的事也少了,為自己造成的困難危險的因素也少了,即使發生困厄或生命危機,也會用觀世音菩薩慈悲的力量和智慧的觀點來解決問題。

這是雙重救濟,一方面用觀世音菩薩的精神來幫助他人,同時學習著用觀世音菩薩的智慧協助自己,接下來不需要觀世音菩薩幫忙了,自己可以解決困難,最後不僅自己沒有困難,而且能夠專門幫別人解決困難。

■.做人原則

貴而無智則為衰,智而憍慢亦為衰;

持戒之人而毀戒,今世後世一切衰。

——犬智度論卷十三.釋初品中尸羅波羅蜜

這個偈中為我們指出:權貴中人沒有智慧,智慧之人心生憍慢,持戒之人不守戒律,這三種人的下場不會好,這也可以看作是做人的原則。

「貴」是身份高貴、地位高貴。有人出身名門,因祖上餘蔭而貴,有人後台可靠,藉他人之勢而貴;也有人因財富而貴,因權勢而貴;也有人因為助人脫離苦難危險而被尊為貴人。不論這高貴的身價是由於自己努力得來或憑藉他人靠山而有,如果貴而無智便不算貴人。擁有財富權勢而沒有智慧來善用財富權勢,為天下人營造幸福,便成土豪劣紳,便成守財奴,便成為富不仁,便成惡官行惡政。智慧是公而忘私,是舍己而從人,是對是非曲直、利害得失、公私內外、上下左右都分得很清楚,且能當機立斷、明察秋毫。如果有財勢權勢而無智慧,則被人瞧不起,高貴的地位也可能保持不久,縱然此生可以保住,身後英名不保,前途多苦,甚至遺禍子孫,遭人不齒。這是衰的意思。

「智而憍慢亦為衰」,這跟貴而無智不同。有人得少為足,有些小悟境,便起增上慢;有人恃才傲物,認為自己才氣縱橫、高人一等,在任何場合都覺得是鶴立雞群而自高自大。憍慢是驕恣傲慢、目中無人。其實這種人僅有小聰明而不能謙虛,不會受到尊敬和擁戴,以致懷才莫遇,覺得世人皆醉我獨醒。他不能接受社會,社會也不能接受他:往往消沉悒鬱或憤世嫉俗,最糟的可能走上玉石俱焚自毀毀人的絕路。

倘若「持戒之人而毀戒」,對一個修道人而言,他的今世後世一切都不必談了。這是告誡佛教徒一定要有行為的準則,不可做的不能做,必須做的非做不可。

這叫持戒,否則,不僅現在受人輕視和批評,來世也將受惡報。一般人也可用到這個準則,在任何團體中,必須遵守該團體的規則和倫理。若該負的責任不負,所行之事有損團體的形象和榮譽,當時固然得不到好的結果,甚且由於因果的關係,在未來的生涯中也可能會受到很多的影響。

■.目不邪視

寧以赤鐵,宛轉眼中;

不以散心,邪視女色。

——大智度論卷十四.釋初品中羼提波羅蜜

從字面看,這是說寧可把火熱的鐵塊放在眼睛裡,也不要以邪念去看女色,似乎是把女色看成極可怕的事物。佛教對女性如何定位,對兩性關係是否重男輕女呢?

這是對出家比丘的教誡,因為出家人最重要的生活守則,便是禁絕男女的性行為,所以非關重男輕女的觀點。不過,如果已對佛法有了相當認識的一般人,已對菩薩精神能夠體會的在家居士,也會養成這樣的人格修養。此處最要緊的是說,不應邪視女色,未說必須厭惡女性。

一般人的經驗,眼中進入一粒砂子,都會痛苦不堪,更何況此偈是用燒紅了的鐵塊,在眼中轉來轉去,這種痛苦可想而知;而用散心邪念去看美麗的女人,其結果所受果報,可能更比赤鐵在眼中宛轉來得嚴重。這不是講女人不好,不是講女色罪惡,而是因為自己是修道的人,如果念頭不是放在利益眾生或關懷眾生的立足點,卻以邪念去看面前的美色,這是犯戒的行為,跟著來的可能發展出更可怕的結果,為了堅定持戒的誓願,所以要下如此的決心。

同時,任何人若以神不守舍的心情,再以邪惡的眼光看人,便是不尊重自己的品格,也是對於對方的不敬,女性也是人,豈可以邪念邪視她們。倘若以邪念看女性,接下來可能對於當前的女性,造成更大的傷害,一個出家的比丘,到了這一地步,不僅他自己失去了出家人的身份,也對全體出家人的形像帶來無法彌補的損失!

即使是在家的男性,如果是有教養的君子,也不應以散心邪視女性,不論美丑,當以莊重禮貌的態度相待。為了防止慾念的衝動,在與美艷的女性相遇之時,不妨把年長於己者視作母親或胞姐,年少於已者視作女兒或胞妹,乃至將之看作是來救助自己的觀世音菩薩的化身,那就不致有邪思綺想了。

其實,女人也愛看美色,不僅愛看俊男,也愛看美女。也有女性會以挑逗的眼神看男人。因此,如果釋迦牟尼佛教誡女性的出家弟子,應該也會說:「不以散心,邪視男色」了。問題不在於女色與男色,乃在於邪視與正視。

■.蓮華功德

柔軟慈心根,無上大悲莖;

功德葉智華,持戒為妙香。

——華嚴經卷四四.離世間品

以大慈為根。以太悲為莖,以功德為吐:以智慧為花,持戒則發出微妙的香氣。《華嚴經》以植物比喻菩薩,具體而生動,一般人也都可以自我期許的。

這個偈子是用蓮花作比喻。佛經中說,諸佛菩薩的世界叫蓮池,並且形容諸佛菩薩的出生是蓮花化生。一般凡夫是父母所生,是血肉之軀。這四句偈,也是形容佛和菩薩的心境、智慧及其行為所產生的影響力,給人美好、可親的感受。

什麼樣的人會受到眾生熱忱的歡迎呢?是佛與菩薩。人間有沒有這種人呢?有!有的在片段的時間會表現出來,有的在一生之中一直默默奉獻而未張揚。有的名氣大,有的籍籍無名,直到他做完了、離開了或過世了,影響力依然存在,才讓人發現他的偉大。這些人,都可以被看成是佛菩薩的化身,或者在學習佛菩薩的精神。

「柔軟慈心根」,柔軟與剛強相反,佛法說柔軟比剛強好,慈悲比忿怒好。柔軟能動人、感化人,而且本身不會受傷,剛強的人一時可能佔到便宜,但時間一久必傷己傷人。我們學習佛菩薩,以柔軟態度、慈悲的心腸做為處世待人的根本,必能廣結人緣,博得社會的依賴。

「無上大悲莖」,莖是蓮花從根部到花葉之間的幹部。根在水底泥下,不顯現於外,莖則在泥上,從水中伸出水面。也就是形容菩薩的慈心蘊於內而悲心現於外,故以大悲來稱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

「功德葉智華」,這裡講的功德,主要是作佈施,即是以慈悲心結眾生緣,幫眾生忙,做一切對眾人有益的事。好比紅花當以綠葉相配,蓮葉出了水面,是為了與蓮華相配,慈悲功德,是從無我的智慧產生,智慧燦爛鮮美,功德莊嚴殊勝。蓮花不能離開根、莖、葉而單獨存在,象徵著悲智必然是相輔相成。

「持戒為妙香」,蓮華代表佛菩薩利益眾生的功德莊嚴,那就是慈悲及智慧的功能,對於他人的影響,就像是蓮華的芳香。而此微妙的芳香,是從諸佛菩薩的威儀戒行中表達出來。菩薩持戒有兩層意思;(一)應該做的一定做,(二)不該做的絕對不做。這種人是大善知識,是人間的善友,為大眾所喜親近。

一般人雖不是大菩薩,但是這種悲智及持戒的心行,是可以學習的。

■.做人本分

不應作而作,應作而不作;

悔惱火所燒,後世墮惡道。

——大智度論卷十七.釋初品中禪波羅蜜

此偈是說,不該作的去作了,應該作的卻不去作,這兩種情況都會使人後悔,若犯了嚴重的錯誤,今生後世都會面對惡劣的環境。可見謹守做人的本分是很要緊的。而什麼是該作,什麼是不該作,一定有其準則。

如果沒有自己的中心思想,沒有一定的信仰和方向,就不知道什麼是該作、什麼是不該作。但什麼該作、什麼不該作,不能由主觀立場作決定,需要智慧作客觀的判斷。如果僅憑主觀立場,不該作而作,該作而不作,則很可能是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的行為。其實自私而不損人的話也不算壞,自私是為保護自己、成長自己、為自己作種種安全措施打算,自己才有生存發展的空間。但僅從主觀決定應作或不應作,對他人而言,並不一定公平。若為全體所需要而作,或為全體的利益著想不應該作就不作,那便是客觀的標準。但在個人判斷之下,認為什麼是大家所需或什麼是大眾所不需,也是主觀,雖然自己覺得在為大眾設想,其實還是出於個人的成見而已。存心是為大眾設想,做出來的事卻可能損害大家,所以個人的判斷不一定可靠,必須參考大眾的意見,才可得到比較客觀的標準。

社會團體共同的規章制度、風俗民情,許可我們做的、要求我們做的,叫做該作,而且必須要去作;否則叫做不該作,而且不能作。例如佛教的戒律,在佛的時代就是因人因事因地而有不斷地改動,但有一個不變的原則,便是保護身、口、意行為的清淨健康,便是順應化導當時當地的制度規章及民情風俗。

如果應作而不作,不應作而作,會使你於事後生悔恨起煩惱,可能因此而把功德燃燒了,把前途毀滅了。今生受苦難,後世墮惡道。如果堅守原則,應作而作,不應作不作,便是行的菩薩道,不僅不墮惡道,而且永遠在人間,是現成的菩薩。

■.勇猛向前

若欲求除滅,無量諸過惡;

應當一切時,勇猛大精進。

——華嚴經卷六.菩薩明難品

此偈是說,我們在任何時間,都應當以勇往直前的信念和毅力,盡可能地避免隨時都可能發生的無量過失。

儒家的聖賢君子,聞過則喜,知過必改。人生在世,有功有過,只是每一個人往往記得自己有功,很少反省有過。此偈認為人之有功是應該的,人如犯過,必須要改,否則就要愧對於人之所以為人的本分了。卻有不少人以為;「人人都犯過,自己也犯一點過,沒有什麼了不起。」那是自甘墮落的心態,很不健康。一想到自己做為一個人的責任,就應產生精進心,這不是因為恐懼犯了罪過要受懲罰的關係,而是珍惜可貴的人生,珍惜現在的因緣:錯過了機會,就很難說什麼時候再有這種努力改進自我、成長自我的因緣了。

有人說,做學問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事實上,無論做什麼事,不能進步,便是退步,縱然保持原地踏步,若跟繼續前進的人相比,你已成了落伍。一個人的體力、財力,以及所能運用的各項資源,一定有其極限,一個人的信心和願心,則可以是無限。所以不能由於生命的資源有限,便放棄了努力,特別是在人格的修養方面,只要有一天尚有煩惱,乃至極其微細的妄想雜念未除,總得繼續精進。凡是發覺自己,往往心不由己,甚至身不由己地輕舉妄動,就該生大慚愧,起精進心。雖不能做到一切時中都能勇猛精進,至少要比完全不想自我檢點的好。

■.不計功德

善分別眾生,而無眾生想;

善解一切語,而無言語想。

——華嚴經卷九.初發心菩薩功德品

菩薩善於了解一切眾生的各有所需,但在菩薩心中,並沒有「我度眾生」的想法;菩薩明瞭一切言語的語意所指,但在菩薩心中並沒有「我有話說」的想法。

一般人能夠為社會大眾服務,為國家民族獻身,已是難能可貴的事。功成名就而不居功不念功的人,表面上會有,打內心起則極少。建功而未獲得適當的酬勞褒獎,甚至像岳武穆那樣精忠報國,反遭殺身之禍,不僅當事人的心有不平,旁觀者也會覺得遺憾。當作戲劇欣賞,能夠動人心弦;當作人生的現實來看,毋寧是痛苦的災難了。因此,人間的不平,需要用佛法來撫慰疏導。

因為諸佛菩薩,必先受苦受難,才能為眾生救苦救難,他們不論是受苦受難或者救苦救難,都是出於心甘情願。不要以為諸佛菩薩廣度眾生是無往不利的,就像父母照顧兒女成長的過程,樣樣乖巧,事事孝順的兒女是極其難得的,若想做個稱職的父母,必須付出千辛萬苦的耐心和愛心。若想做個夠好的父母,是不能期待兒女回饋什麼的,只有一心盼望兒女的成就比自己更高更好,那就心滿意足了,萬一生了幾個怎麼愛護培養也不能成器的兒女,就會牽腸掛肚一輩子,一直到死為止,還是放心不下。那就最好來看看佛法是怎麼說的吧!

學習佛菩薩的態度,恰到好處的幫助眾生,這是應該做的;盡心盡力去做之後,有的眾生會感恩圖報,有的改善了情況,有的於事後又恢復原狀,而且一再地扶起來又自己跌倒了,有的眾生不僅不領你的恩情,甚至反過來恩將仇報。而佛菩薩因為早已對於眾生的習性,了解得非常清楚,所以不會介意眾生的反應,不論是正是負,或有或無,都可以一概不放在心上。

至於「言語」,是用來作為與人溝通的工具,智者為了利人,必須學習,必須精通。但是言語畢竟不是它所表達的那些事實真相。連帶著凡是用言語的符號所組成邏輯理論,雖然可以幫助我們獲得知性的能力和各種各樣的訊息,但它不是真理的本身,不能執著,否則又可能被言語的觀念所困而當作武器來自害害人了。

■.發菩提心

一切功德中,菩提心為最;

能得無礙智,從佛法化生。

——華嚴經卷九.初發心菩薩功德品

此偈是說,在一切功德中,發菩提心是最大的功德,由此可以得到無礙的智慧,那是從實踐佛法衍生出來的結果。

「菩提心」,又被譯為道心,是因為見到眾生受苦而情不自禁地生起一種慈愛心,一種舍己而救人的悲願心。此在一般人之中,也會發現類似的故事,在我的學生之中,曾有一個女孩子,由於母喪父病,便日以繼夜地打工做家教,照顧父親,維持四個弟弟妹妹的生活及學費,一直等到她父親病故,弟弟妹妹都能獨立時,她已是三十多歲,才想起再返學校讀書。

菩提心的著力點,是時時刻刻想到許多人的苦難和需求,時時刻刻以成就眾生為他的使命。例如釋迦牟尼佛年輕時,正在王宮裡過著王子的豪華生活,卻發現了人人都有生老病死的四種苦難,又見到眾生界有相鬥相食的殘酷景象,因此生起了要為人類為眾生,尋求離苦得樂的真理,尋求和平相處的方法,便舍棄王宮的生活,到處尋師訪道,最後自悟自證,完成了最高的人格,開發出最高的智慧,接著就用他的智慧,為人間作普遍而平等的救濟。這便是發菩提心的模範和榜樣。無怪乎此處要說,一切功德中,菩提心最重要,也是最大的功德了。

發了菩提心的人,便不敢懈怠,不會傷害眾生,也不會自尋煩惱。因為在他的感情中,眾生的事最要緊,只要尚有眾生在受苦受難,就等於他自己在苦難中掙扎。由於眾生愚昧,不知道用佛法來治療心中的煩惱,以致自我傷害,彼此殘殺,因此需要發了菩提心的人,來讓他們身有所安心有所寄,疏導他們脫離貪慾、怨嗔、恐懼等煩惱的苦海。這種人能以有限的生命發無窮的悲願,常做不求回收成果的功德。

有菩提心失能得無礙的智慧,原因是,無私的人,必定是光明磊落的智者。同時,為了能夠幫助更多的人,必定要不斷充實知能、開發智慧。

■.假戲真演

眾生虛妄故,是佛是世界;

若解真實法,無佛無世界。

——華嚴經卷十四.兜率天宮菩薩雲集讚佛品

此偈是說,當眾生生活於虛妄之中時,要告訴他們,有諸佛及諸佛度眾生的世界,當眾生明白了什麼是究竟的真實之時,他們就知道,既沒有諸佛也沒有諸佛度眾生的世界。

換言之,對於虛妄愚昧的人們而說,是有佛有世界的,對於已開慧眼的人們而說,佛與世界都不是真的。

這觀念的正反兩面,都不是真實的存在,如果不了解的話,以為是消極,了解的話,便是積極,誤解的話,就會覺得這樣的人生太沒意思了。

「虛妄」如戲劇,不論是演戲或看戲,都知道那是在表演,不是事實。所以演員出場時演得非常逼真,到台後他的心情便不是台上的那個人,看戲的人欣賞演出時可能會被劇情感動得熱淚盈眶,離開戲院後,也會清楚那是一場精彩的表演,而且知道自己根本就是那一齣戲的局外人。因此,不論是演戲或看戲,都不會被戲中的情節困擾。

常常有人說「人生如戲」,這也是看出人在生命的舞台上,歷盡悲歡離合,嘗遍喜怒哀樂,到頭來曲終人散,便從舞台上淡出。可惜人生的舞台,沒有前台後台,演戲的人就不知道自己是個演員,因為既不知是怎麼出場上台的,也不知道何時退出舞台,更不知道後台是在何處以及淡出舞台之後有什麼情況,所以不願意接受人生如戲這樣的事實,也無法承認人生是虛妄這樣的觀念。

不管大家怎麼看待我們的人生現象,你、我、他,沒有一個人能夠在舞台上永遠演下去的,再以為那般真實的人生,也無法永久擁有它,這就是說,事實就是虛妄,虛妄才是事實。

有你、有我、有他、有佛、有世界,都是虛妄的,無你、無我、無他、無佛、無世界,才是真實的。不過,唯有假戲真演,再以超然的態度欣賞逼真的假戲,才能成為一個積極灑脫而且幸福的人。

■.善財四德

成就直心性,具足智慧性,

嚴淨世界性,度脫眾生性。

——華嚴經卷五九.入法界品

這四句話是彌勒菩薩讚歎年輕的菩薩行者善財童子的功德,說他已成就了直心,具足了智慧,淨化世界,普度眾生。這些功德也正是修菩薩行的每一個人都應努力的項目。

在這四句話中都有一個「性」字,既是四德的特性,也指的是由諸佛菩薩的智慧所見到的一切現象的本質,都不離空性。一方面說善財有四種德性,另一方面透過佛菩薩的智慧來觀察,沒有一樣東西是一成不變的,也沒有一樣東西是永遠存在的。這就是「空」。這個空不是相對於「有」的空,不是「有」和「無」對立的空,而是超越空有的空,是不即不離而又不執著任何一邊一點的空。

「直心」的意思是事實如此,照實際的情況來判斷。不用猜測,不用想像,不用猶豫,不加入自我中心的各種背景,如生活背景、知識背景、性格背景、利害現實的背景等等的成份。撇開這些東西來看一切現 象,就叫「直心」。一般人會認為這很難得,但也不是做不到的,只要願意學習,便可做到。換言之直心就是無染無私的公正無我的心。若能少一些自我的偏心,就多一些無私的直心。

「智慧」是心的反應功能,對自己不起煩惱,對他人絕對客觀,作判斷時超越主觀及客觀。智慧本身也不是一樣可以捉摸的東西,沒有一定要做什麼,沒有一定要表現什麼。大智若愚的人,不會自以為有智慧,他只是恰到好處地應對處理各種需要應對處理的事。

用智慧和慈悲的功德來莊嚴世界、淨化世界。即如維摩居士所說「心淨國土淨」,他自己的內心清淨,眾生受其感化而使眾生世界也清淨。莊嚴清淨了世界等於沒有莊嚴清淨世界,也沒有這樣的世界存在。不執著,所以空。

前述的「成就直心性」也好,「具足智慧性」也好,「嚴淨世界性」也好,都是為了「度脫眾生」。諸佛菩薩發願永遠度眾生,永遠成就眾生,把環境準備妥當讓眾生受教育、受感化而離苦得樂。度眾生之後,既不覺得自己度了眾生,也不認為有眾生被度,這種精神意境很高,但也不是不能學習成功,因為諸佛菩薩也是由一般人修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