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命終時,唯此十大願王不相舍離

普賢者,梵雲邲輸跋陀。據《悲華經》所載,阿彌陀佛往昔為轉輪王時,名無諍念,第八王子名曰泯圖,泯圖於寶藏佛前發願,願於此不淨世界,修菩薩行;復當修治莊嚴十千不淨世界,使其莊嚴清淨如青香光明無垢世界;亦當教化無量菩薩,令心清淨,皆趣大乘,悉使充滿我之世界。寶藏佛即改泯圖名,號為普賢,並授記普賢菩薩未來將於北方知水善淨功德世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號曰智剛吼自在相王如來。

普賢菩薩為「華嚴三聖」之一,與文殊菩薩一起,分侍毗盧遮那佛左右。在《華嚴經》中,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最後來到普賢菩薩所,普賢菩薩教以發十大願王,迴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印光大師言:「夫華藏海眾,無一凡夫二乘。乃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同破無明,同證法性,悉能乘本願輪,於無佛世界,現身作佛。又華藏海中,淨土無量。而必迴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者,可知往生極樂,乃出苦之玄門,成佛之捷徑也。」(《淨土決疑論》)

《華嚴經》為釋尊初成正覺,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稱性而說,而最終導歸極樂,足見淨土念佛法門實為釋尊一代時教中至極圓頓之妙法。

在四大菩薩中,普賢菩薩代表「大行」。若能受持讀誦踐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功德利益不可稱量,如《普賢行願品》言:「又復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舍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城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舍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是故願諸蓮友皆以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為指歸,所修功德皆迴向淨土,臨命終時無障礙,即得往生安樂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