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十五面。這個地方講到第十八科,供養諸佛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承佛神力,供養諸佛,一食之頃,不能遍至無量無數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這個地方講到極樂世界的人民平常經常性造作的事情,有兩段是值得注意的,第一個是「供養諸佛」,第二個是「一食之頃」。

在蕅益大師的《靈峰宗論》上說,菩薩修學善根不必等待因緣。你修習我空、法空這樣的智慧,你隨時隨地,只要內心當中緣聖道的真理就可以修學。但是積集福德資糧必須要等待因緣。蕅益大師說,他開悟以後,他求一個執事僧而不可得。他要做一個執事人家都不讓他做,沒有機會修福報,所以他晚年恨自己福輪太薄,利他的事業不廣。所以他勉勵後人多多積集福報,因為修福報你要把握機會。當然,在所有的因緣當中,供養佛陀的因緣是最殊勝。但是,因為我們離不開三界,所以我們沒有供養佛陀的因緣。

第二個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一食之頃」。為什麼在這麼短的時間能夠供養這麼多的無量無數億的佛陀呢?這個地方我們很難理解,說你去了又回來、去了又回來,根本做不到的。在《佛說阿彌陀經要解》當中,蕅益大師講出了一個答案,說意生身有兩種:阿羅漢的意生身跟菩薩的意生身。阿羅漢的意生身是一對一的。阿羅漢從這個地方到台北去,他必須從這裡消失掉,然後在台北出現。他是一個消失掉,出現一個個體。菩薩的意生身,極樂世界的意生身,是不離本土、常遍十方,是一對多的。

極樂世界的那種神足通,可以從一個地方消失掉,同時在一百個地方出現,甚至於在百千萬億個地方出現。能夠在一個地方消失掉,在其他很多地方同時出現。這個就是他能夠在這麼短的、一頓飯的時間供養無量無數億諸佛的原因。因為他這個意生身叫作「覺法自性意生身」,菩薩的意生身是能夠一為無量的,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當然,這個地方他有這麼大的、能夠一為無量的神通力,主要的原因是乘佛神力,彌陀本願的加持,不是他因地修什麼殊勝的波羅蜜,不是的。

丁十九、供具隨意願(二十四)

淨界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導讀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在諸佛前,現其德本,諸所求欲,供養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覺。

這個廣修供養的法門,基本上有三個法:第一個,能佈施的心;第二個, 所佈施的境;第三個,要有佈施的物品。如果你都沒有東西,你去供養誰呢?所以這個地方就說明了,當一個極樂世界的菩薩要去供養佛陀的時候,那個供養的資具是怎麼出現的,說明這件事情。

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國中的菩薩,假設現在要去供養諸佛,而且也來到了諸佛面前,那麼他這個時候會有一種很特殊的功德,叫作「現其德本」。他能夠仰仗彌陀的本願,顯現一種福德的力量。

什麼叫「現其德本」呢?就是心想事成,如意自在。他想要供養佛陀一個藍寶石,他就能夠現出藍寶石;他要供養佛陀一個紅寶石,就現紅寶石。他能夠有這種心想事成的力量。也就是說,「諸所求欲,供養之具」,都能夠事事如意。他心中有任何的希望,希望有各式各樣的供具,都能夠滿足他的願望,能夠出現。這個就是所謂的「現其德本」。

我們前面講到,這個「現其德本」有兩個地方:首先,你看極樂世界在受用衣食的時候是現其德本。我們前面講到,極樂世界人民要思食得食,思衣得衣,他自己要受用的部分可以現其德本。第二個,他要供養佛陀的時候,也可以現其德本。當然,這都是一種福德力量,而這種福德是彌陀的加被。

有關這個現其德本,我過去讀佛學院的時候,我們上課的老法師講過一個禪宗的公案。說有一個禪師做一個閉關的加行,這個禪師閉關的時候是打坐念佛,一坐能夠坐四個小時,功力很厲害,定力很強。這次閉關的時候他是在另外一個地方住,所以中午的時候是走路下來,到廚房拿飯菜,再走上去。平常是不下來,只有吃飯的時候下來。突然間有幾天他沒有下來吃飯,大家覺得很奇怪,就把這件事告訴他師父。

他師父是一個老參。他師父問, 他幾天沒有下來吃飯?說是七天沒下來吃飯。他師父就知道有事情,這個老禪師,大善知識,一聽就知道有事。老禪師就慢慢一步一步地就走到他徒弟的茅蓬,去敲門。問他說你最近修得怎麼樣?他說,師父,我修得不錯啊!師父說,你怎麼沒有下來吃飯呢?他說,我現在不需要下來吃飯;我打坐念佛,念得很好的時候,我動念頭說,要是有人幫我送飯菜上來就好了,結果就有一個童子每天拿飯菜給我吃,天人送供!然後這個老和尚就說,你心中有賊!你心中有妄想啊!

我們一般人沒有什麼福報,打妄想是沒關係,有福報的人不能隨便打妄想,真的。一個人出家久了以後,每天放蒙山,又持戒莊嚴,你可不要打妄想,因為你內心當中有一種「現其德本」的力量。這個禪師因為修行不錯,所以他打妄想的時候就跟某一個眾生感應道交了,就幫他送飯菜。他師父說你心中有賊,然後他就把那個妄想消滅掉了。結果,第二天,他師父看到他又下來提飯菜了。他師父說,對,這就正常了。所以,修行還是要正常一些,因為我們今天在娑婆世界還是不能「現其德本」。

這個地方講到極樂世界在衣食的受用上、在供養佛陀的資具上,是能夠有這種力量「現其德本」,能夠如意自在。

丙三、出世解脫  分七

我們再看丙三,出世解脫。

我們前面講到極樂世界人民的情況,依報莊嚴、正報莊嚴,都是偏重在離苦得樂的角度。離苦得樂,當然這個地方包括了離開痛苦的因,就是慳貪。我們可以供佛,培養一種善因,同時有種種的自在的安樂,栽培善因善果。

那麼這個地方講到出世解脫了。這個出世解脫,整個經文的結構分成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三個重點,極樂世界是怎麼修習三主要道。

首先我們看出離心的修學。

丁一、不貪計身願(十)

淨界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導讀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

我們前面講到,極樂世界的果報體是身相莊嚴、沒有病痛而且壽命長遠。那麼對於這麼一個健康又莊嚴的色身,極樂世界眾生是用什麼心態來面對?我們看。

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國中的天人,面對一個這麼莊嚴健康的果報體, 他平常行住坐臥,假設生起想念來貪著自己色身的話,不取正覺。

我們對色身貪著的引生因緣有兩個:第一個,想;第二個,念。

這個想就是「於境取相,施設名言」。首先我們對於色身產生一個相狀, 心中有一個相狀。就是你透過你的想像力,把外在的相狀變成你心中的相狀,而對這個相狀產生很多很多的妄想名言。

一般來說,我們對色身的妄想有兩個:

第一個是即蘊即我。我認為這個當下的色受想行識就是我,或者色身是我,或者感受是我,或者想法是我。你看我們一個人死掉的時候,大部分都是說「我」要死掉了。我們很少人說,哦,我這一期的五蘊要消失了,很少這樣講。都是把這個「五蘊」跟「我」劃等號。其實,你現在的身心世界現出一個女人的相狀,你內心有女人的想法、女人的感受,那是你阿賴耶識一部分的種子變現出來,跟「我」沒有關係。就像《楞嚴經》說的,大海里面一個水泡,變現你這一期的身心世界,那不是你生命的全部,死亡只是你生命的一少部分的因緣結束了而已!我們很習慣地把「我」跟這一期的身心世界劃等號,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所以我們會被現前的身心世界障礙廣大的菩提道。就像《楞嚴經》說的,我們歡喜這個水泡而失掉了整個大海,因小失大。因為你太執著今生的身心世界,所以你不能做很大的佈施、很大的持戒、很大的禪定智慧。這叫「即蘊即我」。

第二個,離蘊即我。這是外道的禪定。外道在禪定當中看到了這個身心世界是生滅的,但是他認為有一個不生滅的我住在五蘊當中。當然他提不出這個「我」的相貌,所以離蘊即我也是不能成立。

總而言之,我們今天產生很多的想像,再把這個想像明記不忘,念念地相續,就變成一個堅固的力量,這個念就是憶念不忘。

這就構成了整個十二因緣裡面的無明,我愛執。我們每一次的果報體產生以後,都對它產生執取,所謂的「隨所生所繫」。你今天變了一個女人的身心世界,你就以她為你的個體;然後你下一生變成男人,又以他為個體,就構成整個十二因緣強大的力量。每一次都有一種十二因緣的力量。

極樂世界的色身,給你這樣的一種快樂的感受、莊嚴的色身,但是阿彌陀佛跟你保證,這個色身絕對不會讓你產生執著,因為它是我空、法空所變現的,它是法身所變現的一個色身。我們前面講到,它是「清虛之身,無極之體」,你絕對不會對它產生執著。這個跟業報身是不一樣的。

當然,對色身不產生執著,是有助於我們修出離心的。所有的出離心, 最重要的就是出離你的色身。因為我們的貪愛,我們對外財,金錢有點損失沒關係,物質損失也沒關係,但是色身的損失是很嚴重。所以這個地方是講到極樂世界是有出離色身的這種力量。

丁二、聲聞無數願(十四)

我們看丁二的「聲聞無數願」。

淨界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導讀

設我得佛,國中聲聞,有能計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悉成緣覺,於百千劫,悉共計校,知其數者,不取正覺。

修出離心,當然主要是修四聖諦,苦集二諦的知苦、斷集。前面講到這個色身能夠遠離貪著,這個地方講到我們能夠親近這些小乘的善知識。

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國中的聲聞……這個聲聞是聽聞四聖諦法而證得四果者。智者大師說,聲聞人在修四聖諦的時候,他主要的所觀境是觀察苦諦,觀察身心世界是苦的。他從無常而觀察苦。所以智者大師認為說,聲聞人對苦諦是有很深很深的體驗。

在古德的註解當中,其實這個聲聞也包括了緣覺,只是簡略而已。但緣覺是利根,他的根機比較利,他是思惟十二因緣而證果,所以他在觀察四聖諦的時候主要是觀察集諦,他直接從煩惱下手。他從十二因緣裡面觀察: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於生老病死滅。他不再觀察這個色身的果報,他直接觀察內心的煩惱,只要「心若滅時」,「罪亦亡」。他把無明滅掉以後,整個身心世界消失掉。所以這種利根人以集諦為所緣境。

這種過去生修學小乘法,不管是觀察苦諦的,不管觀察集諦的,這種人一般來說都有很強烈的出離心。

那麼這種人在極樂世界有多少呢?「有能計量」,假設你能夠去計算他的數量,怎麼計算呢?說是三千大千世界的眾生都變成了緣覺。諸位要知道,阿羅漢不一定有神通。他要沒有禪定的話,只是證得無生,他跟我們一般人是一樣,沒有神通。但是緣覺一定有神通。那麼緣覺乘他以他的神通力,經過百千劫這麼多時間的計算較量,而且是三千大千世界的緣覺,都不知道極樂世界的聲聞緣覺有多少。

可以看得出來,極樂世界這種小乘善根深厚的人是相當的多。當然極樂世界有很多菩薩,前面也一再提到國中菩薩、國中菩薩,但是我們從這個地方才知道,極樂世界是有聲聞人。因為他剛開始是修小乘法,後來回小向大,但是因為他小乘善根深厚,所以先證小果。但是他發了菩提心,還是屬於大乘。

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為什麼我們有時候要親近菩薩,有時候也要親近聲聞人?因為有些大乘法,你注意看菩薩戒,有些法是要共聲聞人修學,特別是修出離心這部分。所以,在極樂世界,你不但是能夠修學廣大的大乘的第一諦法門,你也可以跟聲聞人來修學他們的苦集二諦。

智者大師說,聲聞人是專攻苦諦的。要問苦諦,你問聲聞人,他可以講得頭頭是道,他對苦諦的體驗可深刻了。要問有關煩惱的問題,你要問緣覺乘的人。要問道諦,你要問權教菩薩,怎麼樣修學波羅蜜,這個六波羅蜜要怎麼修會比較如法、比較快速,問權教菩薩。圓教的菩薩是直接觀涅槃,觀滅諦。「涅槃生死等空花」,一切法本來就是涅槃,本來就無生,不二法門。

所以這個四聖諦在整個藏通別圓四教各有各的專長。極樂世界的人民如果想要修苦集二諦,你有很多的聲聞人可以參學。這是講到出離心的修學。

丁三、隨願聞法願(四十六)

我們看第三,隨願聞法願。

淨界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導讀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隨其志願,所欲聞法,自然得聞,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前面是講到修學聲聞法的出離心,這個地方講大乘的菩提心跟空正見。

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這些菩薩,隨順他心中的志向跟願望來聽聞他所歡喜的佛法,而且他這個聽聞的過程是「自然得聞」。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華嚴經》說,我們身為一個佛弟子,應該感念三寶的恩德。三寶的恩德有哪些呢?佛陀有說法之恩,因為佛陀出世,我們才知道有佛法;法有開慧之恩,打開我們心中的光明智慧;僧有住持之恩,法能夠一代一代地相續,是因為有僧寶的住持。假設都沒有人出家,法就沒有辦法流傳。

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法本身有開慧之恩,但是極樂世界的人民在聽聞佛法的時候(這個地方特別注意),自然得聞!我們解釋一下。

我們聽聞佛法有時候是一種如理的作意。比如說你到十方世界供養諸佛,當然,供養佛你就會聽聞佛法。這個不叫自然,因為你刻意去的嘛。你刻意到講堂聽阿彌陀佛說法,這也不自然,因為你知道阿彌陀佛今天說什麼法,你故意去參加。而這個地方是說,你沒有很刻意去聽法,你在極樂世界的山邊林下經行,或者在八功德水前面欣賞蓮花,但是你在修學的時候,很自然,極樂世界釋放出來的光明、釋放的香氣,就會引導你趨向於大乘的菩提心,趨向於大乘的空正見。這個叫作「自然得聞」。就是我們說的不假造作,任運地現前。

蕅益大師曾經在《彌陀要解》說,極樂世界是一個五塵說法的境界,色聲香味觸法都在說法。不是說你一定要到極樂世界的講堂聽阿彌陀佛講法,不一定。所以這個願文諸位要讀出它的一個關鍵,就是「自然得聞」這個地方。就是休閑的時候你都在進步,這個叫自然得聞。

丁四、誦經得慧願(二十九)

我們再看第四段,誦經得慧願。

淨界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導讀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若受讀經法,諷誦持說,而不得辯才智慧者,不取正覺。

我們前面講到菩薩的聽法,是在一種休閑的情況「自然得聞」。這個地方他不是自然,是講菩薩在做功課的時候是什麼相貌。他有他的定課,他不是整天在外面跑、供養諸佛,他還得做功課。

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國中的菩薩,這個菩薩在自己的寮房當中,或者在自己的佛堂當中,幹什麼呢?受讀經法,讀誦《法華經》《楞嚴經》《華嚴經》。那麼是怎麼讀誦呢?諷、誦、持、說。諷就是朗讀,把這個圖書讀其音聲、思其義理;或者是誦,把它背誦下來,隨時隨地的來思惟它的義理;或者是持,受持不忘,把它的宗旨,《金剛經》的無住生心,受持在心中;或者說把這樣的一個宗旨為人演說——我們修學應該要無住而生心,生心而無住。這樣就在整個過程當中成就了一個「智慧」。智慧是講自受用,能夠抉擇是非,抉擇我空、法空的智慧。而且能夠他受用,以語言文字表達出來,成就「辯才」。也就是說,在極樂世界,你受讀經法,很容易成就智慧、辯才。

在唯識學上說,我們第六意識的五十一個心所,對修學最有幫助的有兩個:第一個就是想心所,第二個是念心所。就是你的想像力跟記憶力。為什麼在六道當中佛陀讚歎人道?因為人道有很好的想像力、豐富的想像力,所有的藝術作品都是在人道完成。你說一隻狗為什麼聽聞佛法沒有用呢?因為狗沒有想像力。所以一個人沒有想像力很難修學佛法。狗沒有想像力,天人有想像力但沒有記憶力,他記不住,聽了就忘掉了。所以想像力跟記憶力這兩個非常重要。

有一個禪師,他有一天去聽《法華經》。聽到《法華經》有一段說「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欸,他產生一個想像。他說,這個諸法的本來面目,我們把整個宇宙生命一直回歸到過去,一直找,找到原點的時候,是「常自寂滅相」。就是,我們現量是現在,那麼我們過去是什麼呢?一直找、一直找,找到最後的時候是寂滅相。

既然我們本來是寂滅相,那為什麼現在會有你有我的出現?是怎麼回事?他就不明白了。比如說,一切法畢竟空、寂滅相,為什麼有你的眼耳鼻舌身意,有我的眼耳鼻舌身意?他問他師父,他師父說:「汝去,我不與汝道!」我不跟你講!

他這個時候就自己去參禪,從冬天到春天,就每天思惟,想像這句話的道理。後來,到了春天,他在打坐的時候,突然間有一隻鳥飛到他前面的樹上,在那個地方叫。他突然就「啪」,開悟了。開悟以後他就說:「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春到百花開,黃鶯鳴柳上。」這個人開悟了,真空妙有!諸法從本來,就是因為它寂滅相,才能夠一切法因緣生。如果一切法的本性不是畢竟空,那就不能改變。如果說你現在的身心世界是固定的,那麼你來生還會是這樣子。因為一切法是畢竟空,所以你來生會變化。春到百花開,春風一吹,百花盛開,黃鶯就出現;秋天的風一吹,百花就凋零。這個是因緣生。

那麼他為什麼有這樣的智慧呢?他就是在這幾個語言文字上產生想像。想像力!

我們學佛的時候,是先有比量才有現量,先有正確的想像,才有真實的東西出現。

其實極樂世界,修淨土宗的人要有想像力。你要經常把極樂世界作想像, 然後產生皈依。你相信它是真實的,你相信你一定可以成就。

修小乘法的人不一定要想像。我發現很多小乘的學者很死板。因為小乘法是思議境,他不需要想像。這個色身是無常的,他一看就知道,昨天跟今天不一樣嘛。小乘法的人不一定要想像力,它是思議境。大乘佛法一定要有想像力,都是不思議境。

所以這個地方講,極樂世界的果報體,他的內心世界,在受讀經法的時候很容易成就智慧、辯才,就是他那個明瞭的心識——想像力特別豐富。

丁五、慧辯無限願(三十)

我們看第五段,慧辯無限願。

淨界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導讀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智慧辯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覺。

我們前面講到大乘佛法的智慧跟辯才,這個地方講到它的數量。

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國中的菩薩,他所成就的智慧(智慧,我們前面講過,是一種自受用;這個辯才是他受用)和辯才,假設是可以限量的話,不取正覺。也就是智慧跟辯才是無窮無盡的。

凡夫沒辦法做到「時空無盡」,做不到。你昨天有菩提心,今天可能就失掉了。

這個地方也就是說,極樂世界的人民,他本身雖然受用這麼一個殊勝莊嚴的五塵,但是他內心當中是有空正見的,所以他的智慧、辯才是無限量的。從這個地方可以看得出來,極樂世界的人民是有空正見,所以他是無可限量的智慧辯才。

大乘佛法的波羅蜜基本上以無住為本,你內心一定要參透你的身心世界是畢竟空的,你才能夠把生命的能量發揮到最大。其實無住跟生心這兩個是相互有關係。

丁六、演說妙智願(二十五)

我們看第六的「演說妙智願」。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不能演說一切智者,不取正覺。

前面是偏重在菩提心、空正見,這個菩薩的自受用:他在山邊林下,自然得聞妙法;或者在佛堂當中,能夠成就無窮無盡的智慧辯才。這個地方講到他能夠去演說。

在我成佛世界當中,國中菩薩能夠演說一切智。假設不如是的話,不取正覺。

這個地方,古德引用《大智度論》的註解說,一切智其實是聲聞、辟支佛的智慧,一切種智是佛陀的智慧。聲聞人能夠觀一切法的總相,所以他只有一切智;佛陀具足兩種。這個地方的一切智,古德說其實就是一切種智,就是一種中道的智慧。他能夠觀察,雖然法性本來空寂,而因果絲毫不爽, 能夠觀察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當然,後面會說明,極樂世界的方便, 除了神通以外就是辯才。前面講到五種神通,這個地方是講辯才。

丁七、一生補處願(二十二)

我們看最後。第七,一生補處願。這個願等於是把極樂世界的整個功德做一個總結。

淨界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導讀

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自在所化,為眾生故,被弘誓鎧,積累德本,度脫一切,游諸佛國,修菩薩行,供養十方諸佛如來,開化恆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這個地方把往生極樂世界以後的這些菩薩人民整個生命的過程做一個總結。

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有他方佛土的菩薩眾(這個菩薩要具足兩個條件:第一個,發堅固的菩提心;第二個,信解大乘的妙理),這個成就菩提心跟空正見的菩薩,以清淨的信心來受生我國。他一旦來到極樂世界,有兩種的 情況可以選擇:

第一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假設這個菩薩歡喜待在我極樂世界,他願意去使用這樣一個殊勝莊嚴的果報體,那麼他在極樂世界這一期生命當中,決定可以修到一生補處的等覺菩薩,像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勢至菩薩。

眾生各式各樣,有些人不喜歡環境變來變去,總之他想,我到極樂世界, 給我這麼多無量無邊阿僧祇劫的壽命,那我環境就不改變,我就用這個果報體一直修到等覺菩薩。可以的!他就不舍棄他的壽命,在那個地方,山邊林下,聽聞佛法,或者是自己讀誦經典,或者供養他方十方諸佛,或者度化眾生,總之他不離開極樂世界的果報體。那麼他可以受用到多久呢?可以受用到一生補處菩薩。

我們看《阿彌陀經》,這種選擇把壽命用完的菩薩非常多。你看《阿彌陀經》說,「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極樂世界的人都是「阿鞞跋致」,不退轉,這個是剛剛往生的。那麼老生呢?「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選擇在極樂世界終其一生的菩薩非常的多。

第二個,有些人大悲心特別重,他到極樂世界不會待太久,沒有把壽命用完就放棄了,也是可以。說是「除其本願」,他到極樂世界的時候就有他的規劃,他到極樂世界只是暫時的,暫時參學的心情,他沒有把它當作長久住的規劃。那沒關係,他有這樣的願望,他「自在所化」,他已經具足了教化眾生的這種自在力。教化眾生就包括他有辯才、神通、智慧。他「為眾生故,被弘誓鎧」。也就是說,他能夠依止四弘誓願的鎧甲,入於生死的魔軍當中。生死是一個很大的障道因緣,但是他沒關係,菩薩有願望做鎧甲。

他離開極樂世界以後做兩件事:第一個,積累德本;第二個,度脫一切。這個積累德本,後面會講到供養諸佛;度脫一切,是廣結善緣,度脫眾生。他離開極樂世界以後,「游諸佛國,修菩薩行」,開始到十方諸佛國土去遊學。因為他已經成就無生法忍,他可能到藥師佛的地方參學,或者到多寶佛的地方參學。

總而言之,他離開極樂世界以後,就能夠行兩個廣大的菩薩道:第一個, 供養十方諸佛如來,去積集廣大的福德資糧。當然,這個地方,從義理上的判斷也應該是要去聽聞佛法、積集福德。這個是親近十方諸佛。第二個,他來到了眾生世界,「開化恆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回入娑婆以後,他就做眾生的母親,做他的父親,做他的朋友,廣設方便。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應以何身得度就現何身,總而言之,使令對方產生一種真實的道。

那麼這個離開極樂世界(曾經去過極樂世界又回來)的菩薩,他再供養諸佛,再度化眾生,是一個什麼樣的相貌呢?這以下以兩句話來加以解釋,說是「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以這兩句話來形容曾經去過極樂世界的菩薩。說這個極樂世界的菩薩,不管是上求佛道、供養諸佛,或者下化眾生、廣設方便,他都超越了整個三賢十地的方便,不管他的神通、辯才、智慧都超越三賢十地,都能夠遵循普賢之德。

所有的菩薩行當中,最為殊勝的就是普賢之德。你看《華嚴經》講說,「十方如來有長子,其名號曰普賢尊」。十方諸佛的菩薩都是子,但是最大的兒子就是普賢菩薩,因為他時空無盡。圭峰宗密禪師對這個普賢之德加以解釋說:「體性週遍曰普,隨緣成德曰賢。」說這個菩薩能夠安住在我空、法空的智慧,以無住為本,所以他體性週遍,他內心是平等。雖然是平等,但他有很多的方便力,隨順眾生的因緣,應以何身得度而現種種的神通辯才,所以隨緣成德,叫賢。這個「普」是讚歎他的根本智,「賢」是讚歎他的後得智。

假設不如此的話,不取正覺。

我們在其他的地方,很少看到這個人到極樂世界回來以後是什麼相貌, 很少看到。但是從這個願文可以看得出來,說這個人「除其本願」,還有廣大的悲心,離開了極樂世界。只要這個菩薩去過一次極樂世界,他以後的相貌就是「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

這個一般的菩薩很難超越。我們一般的菩薩雖然能夠禮敬諸佛,能夠稱讚如來,能夠廣修供養,但是深深地受到時空的障礙。你昨天可以做,今天不一定能夠做;你在義德寺可以做得很好,你離開義德寺,你到西門町去,就不一定能夠把佛拜得很好,因為空間對你有影響。這個菩薩不是。他離開極樂世界以後,是空間無障礙,「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禮拜無有窮盡」,到哪一個地方去都不能障礙我禮拜。「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他的時間也沒有休息。在所有的修學波羅蜜當中,普賢之德是最難達到的。因為我們有法執的關係,微細的法執,這個地方是很難很難超越,所以講超越十地。但是你親近過阿彌陀佛以後,阿彌陀佛有方便力可以成就你的普賢之德。

我們學習到這個地方,諸位應該對極樂世界的整個依正莊嚴,乃至於它產生的作用有了一個概念。有很多同學都問我說,這四十八願的結構是怎麼出來的?我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去思考,後來有一天在拜佛的時候我想到了:這是一個佛的境界,只有釋迦牟尼佛有資格弘傳。所以我就根據釋迦牟尼佛的思考,我就根據《阿彌陀經》的結構——《阿彌陀經》在介紹極樂世界的時候,諸位知道,先講依報莊嚴,「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他先介紹依正莊嚴啟發我們的信心;然後再講到極樂世界的聖道功德,產生我們的願望,「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以不退轉來啟發我們的願望;最後再講到持名,把所有的功德會歸到佛號。所以你看我們的結構也是一樣,先講佛土莊嚴、講正報的莊嚴,再講聖道的功德,最後再講到持名。其實,你看整個四十八願的結構,你就可以跟《阿彌陀經》的結構做一個串聯。

【學員提問】第一個問題,我們要如何依止不更惡道願來修觀?請師父再開示一遍。

【師父答疑】極樂世界的正報身心,當然他是不到惡道去了。我看印光大師有很多的地方,都是以不到惡道去這一個力量,來引導我們離開痛苦。也就是說,我們為了離苦的因緣而到極樂世界,也可以,因為苦對我們感受的刺激很大。你可以觀想說,你的內心當中已經造了很多地獄的業,已經有這個業。這個業已經沒辦法消滅掉了,這是一個既成的事實。就是你阿賴耶識當中,「已作地獄業,云何安穩住」!

那麼這個菩薩就思惟,這個業已經造了,那這怎麼辦?在你成佛之前它就是一個定時炸彈,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去刺激到它,所以你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到極樂世界去,避開這個因緣。其實,業沒有成熟之前,是可以避開的。如果你不認為你阿賴耶識當中有地獄的業,那當然你就不怕。

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你有地獄的業,而這個業表現出來的時候是刀山油鍋。如果你覺得這件事情很重要,需要趕快處理的話,我建議你到極樂世界去。至少以後你再回來的時候就不用到三惡道去,你不用為這個擔憂了。這是一個思考方式。

【學員提問】如張師姐的故事,那種情況之下我們應該要燒紙錢嗎?

【師父答疑】重點不是燒不燒。其實我看那個故事的意思就是說,你不燒,但是你不要講那麼大聲。你講那麼大聲,那大家都聽到了(其實我們有時候要低調一點),當然這個鬼王不高興了。就是說,你今天講的話是真的,但我們講真善美,有時候要稍微含蓄一點。講真話一般人是不能接受的,要帶一點善、帶一點美。

【學員提問】極樂世界的天人菩薩有何差別?

【師父答疑】這個問題有很多佛學院同學問我,說是這個願裡面什麼國中天人、國中菩薩、國中聲聞。我看過所有的註解,不管是古代的祖師,還是現在的大法師註解,從來沒有在這個地方解釋過,好像這個文字不存在一樣。後來我去找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我找到答案了,答案是:這些不重要!因為你到極樂世界,你的果報體不是你的功德,是阿彌陀佛給你的,才不管你的過去。你懂這意思嗎?

你今天為什麼有五種神通?如果這個神通是你的內心所變現,那你的地位就有關係了:你是帶業往生的,他是初地菩薩……諸位要知道,我們看到的整個東西都是仰仗佛力。你到極樂世界去是仰仗彌陀四十八願的加持力,你是活在彌陀的法身的功德,「即眾生心,投大覺海」。所以極樂世界這個地方有一個好處,它不問你的過去,它只問現在跟未來。它完全不問過去,它從來不問你從什麼地方來,它不問。禪宗很重視過去,不過它的過去是無始的過去。

不過蕅益大師也說了,極樂世界雖然都是受用阿彌陀佛的本願功德,但還是有差別。他說,好像這個燈光,雖然這三個燈光是互含互攝,但是每一個燈光還是有它的自體。光光雖然是互相地含攝,但是總相中還有它的別相。我們舉個例子。比如說你今天是三十二相,他也是三十二相,但還是有點不同。初地菩薩的三十二相跟凡夫的三十二相也有不同,但大方向相同。你有五種神通,他也有五種神通,還是有所不同。

所以,你要了解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你要掌握總相、別相。就是說,這個房間裡面有十盞燈,燈光雖然互含互攝,但是各各又有它的自體;雖然各各有自體,燈光又互含互攝。這個就是你能夠了解極樂世界的總相、別相。但是不管總相、別相,都是生長在彌陀的本願功德當中,沒有一個例外。這個叫作「他力門、果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