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世間很多人都認為安樂死沒有痛苦,只是在倫理上去討論該不該安樂死。安樂死在佛教看來,實際上也屬於殺人與自殺行為。弟子很想知道,安樂死真的沒有痛苦嗎?接受安樂死的人,肉體和精神到底會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安樂死之後,是否基本可以判斷會墮到三惡道中去呢?

大安法師答:「安樂死」現在是生命倫理學所討論的一個問題。在海外,宗教團體基本都會反對「安樂死」。據說有的國家對「安樂死」也開始在法律上高抬貴手,這也是眾生的共業。

「安樂死」雖然用了「安樂」兩個字,但死得真的「安樂」嗎?我們認為,本質上一點都不安樂。

這是由於現在眾生的業障重,生病之後,忍受不了肉體的痛苦,就想採取一種方法麻痹自己,讓肉體舒服一些。但是他的心裡(神識)實際上都是一些毒素。注射嗎啡,劑量重了就是毒素,人的神識就會完全處在一種顛倒的狀態。

唯物主義者可能會覺得「安樂死」很正常,因為他們認為人死燈滅,就只關心自己這一世的身體是不是舒服;但如果他們知道有輪迴、有神識的話,就會關心所謂的「安樂死」,注射鎮定劑、嗎啡這些讓人麻痹、致死的東西對神識的危害。只要認真考量一下,他們就會害怕了,因為這些毒劑會讓神識顛倒。

神識顛倒本來是下要三惡道的。如果有神識清醒,還能夠選擇走哪條道路好。如果神識顛倒,處在昏迷狀態,因為沒有判斷、選擇能力了,就會認為三惡道很好,從而直接墮落了。這就屬於非正常死亡。

選擇非正常死亡,說明在痛苦面前你沒有勇氣承擔自己造作的業力所帶來的痛苦,因為害怕而做了一個逃兵。

我們多生多劫以來所造作的惡業實在無法形容,用《華嚴經》的話來說,就是「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地藏經》也說,閻浮提眾生「業力甚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

因此要知道,我們生病了,尤其是生重病,得絕症,很難忍受,甚至感到痛不欲生,生不如死,這其實是在消業障。我們的身體越痛苦,消業障就越多,我們的神識才越清明。

肉體和精神之間的苦和樂,形成了一種鏡像關係,你越注重肉體,就越禁錮、昏迷了自己的精神;越對這個肉體有一種痛苦感,你的精神就越超越,業障就消得越多。

我們是相信輪迴的,所以非常注重神識的清明,注重命終之時要到哪裡去。要想去得好,就要注重臨終階段生命的自主權。要想臨終有自主權,就必須保持神識的清明。

如果打這些讓你能「安樂死」的東西,你選擇的權利沒有了,也沒有辦法去選擇了,基本上是處在一個無作為的狀態,昏迷了,顛倒了,睡著了,酣睡了。就好像一個人酣睡在那裡,叫都叫不醒,那結果是什麼呢?只能是古德所說的「如人負債,強者先牽;心緒多端,重處偏墜」了。

你如果「安樂死」了,眼耳鼻舌身意全都昏睡了,這時候冤家對頭過來了,愛怎麼擺佈你就怎麼擺佈你,想怎麼宰割你就怎麼宰割你。如果這時候你是清醒的,那就不一樣了,你可以對抗啊,可以找出很多解救的方法。如果你曾聽說有一句阿彌陀佛,至少能趕緊念一句阿彌陀佛,這些冤家對頭都跑掉了啊!

所以,從生命的真實利益來看,要知道「安樂死」並不「安樂」,反而恰好是引導我們到三惡道裡面去的一個重要因素。

「安樂死」也確實代表著你的一種膽怯、逃避,是不能面對自己業力的一種怯弱行為,那就是自殺。自殺想要投生都很困難啊!按民間傳統的說法,自殺的人得找個替身才能再去投胎,否則連輪迴都很難。

人是萬物之靈,因此我們一定要對自己的真實生命負責,也一定要勇敢面對自己的業力所導致的種種痛苦,然後在痛苦當中得到真實的解脫。

你真是生病受不了的時候,就趕緊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名號是一副最好的鎮痛劑。就是痛得「哎喲哎喲」,你在「哎喲」裡面也要趕緊補一句阿彌陀佛,就叫「哎喲,阿彌陀佛…… 哎喲,阿彌陀佛……」,絕對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