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佈施為修道積攢福德資糧

為什麼要以財物濟施貧窮呢?就是說,人在修行中必須得有福德資糧。第一個是要有勇猛心;第二個,你得有福德。

比如一個人走在沙漠裡,沒有水、沒有糧食,你就不能走了,因為你走不到頭。想得倒是挺好,決心也挺大,你走到半路,沒有水、沒有糧食,就得渴死、餓死。人不得已就得往回跑,有時候也跑不回來。所以說,修道必須得有一定的福德因緣,得有一定福德資糧,這是一個。

另外,民以食為天。如果你斷了人家的財物,就像老百姓說的斷其命脈一樣,他不能生活,這個不行。所以我們應該盡心幫助,讓其得財物而生起歡喜心,能夠對生存有了希望,而且能夠更好地去修道、更好地去生活。應該以財產佈施。

這個佈施也分人,有錢人有時候就願意佈施,而貧窮人他不能佈施,因為他一舍去這點,自己就沒有了。比如說,今天就有個居士舍衣服,「我可以舍,我家還有新衣服。」他首先想舍的是他們家的舊衣服,從來沒有想舍最好的衣服。他說:「我也沒有衣服。」那你身上穿的是什麼?是不是?他沒想到舍那個。

從真正的佈施來講,我們很少做到,大部分都是自己有多餘的、不要的,反正就差點沒扔了,這個能舍,再好一點就比較難了。有一部分人能夠舍,把一些自己不要的,能夠愉愉快快地舍去,甚至把自己好的東西也能舍去,這都非常好。

還有一種人就是難舍能舍,自己最好的東西都先給別人,這一口飯自己不吃也要給別人,甚至連自己的生命也可以佈施。特別是貧窮人,佈施最難,因為他不佈施,所以來生更窮。這個財施不是那麼容易做的。

別說他們,就我們自己也是這樣,別看我們出家了,你看你們那個念珠有時候老舍不得給別人,那好東西也不舍得給人家,所以我們應該學佈施。施道有三,因為能佈施可以去掉貪心,可以得道。佈施財產就能夠去掉我們的貪心,貪心去掉了,才是真正的富有了。所以說,財施功德非常大。

第二個,「無畏施,謂於難中拔其憂苦」,這就更難了。我們往往看到別人在難處的時候,很難去幫助他拔除其苦。既然這憂苦很了不得,不是幾句話就能安撫了的,是不是?人都是要在難中才能顯出真情來,這時候就看真情能不能化解其憂苦,這個更難去做。

要在難中給人安慰,當人困難的時候、在黑暗之中的時候,我們不應該將人拋棄,要令人得無畏、不害怕。特別是不能搞邪知邪見。現在有很多的恐嚇,主要恐嚇啥呢?那些大仙,說: 「你若不佈施,不供養我,就會得什麼什麼災難,在半年之內你們家誰會出車禍什麼的。」他就這樣。這屬於什麼呢?這就是恐嚇他人,令其墮入怖中,讓人墮入難中。

我們正好相反,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一定要想法拔其憂苦。他最憂苦的時候、最痛苦的時候,我們要拔其痛苦,給他講正法,講怎麼樣去修行,怎麼樣去持戒,甚至給予更多的幫助。哪怕他走黑道,我陪他一起走;他背的包挺沉,我幫他背一背;他的車推不上,我幫他推一推;他幹不動活,我幫他幹。這就是難中拔其苦,無畏施還有很多。

再一個是「法施」,就是「以三學令得四益」。三學主要是戒定慧,能令人得無漏、得智慧無漏、得無畏、得恭敬……還有很多。四益有很多的說法,但是這個法施主要講的是「戒」,首先得講戒。法施的第一步要講戒,不講戒,我們這個法施恐怕不正,只有不斷地講戒,才會把這個法施講出去。

第一步要講持戒。末法眾生,最缺乏的法就是戒,如果把戒講到位了,那法施也就起來了。善惡也得以戒為最基礎,先講最基礎的。戒講完了以後,由戒生定,由定生慧,這才是法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