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講)

請大家打開《補充講表》第八頁。

我們講到禪定度,首先講到禪定的自性,禪定的自性就是「於隨一妙善所緣,心一境性,心正安住」,這個地方的重點在於妙善所緣,禪定它必須要強迫你的內心去安住在一個單一的所緣境,所緣境不能變來變去的,所以所緣境的選擇就變得非常的重要。

天台智者大師說修習禪定的所緣境有三個:

第一個是以佛法為所緣境,佛的所緣境,基本上淨土宗或者密宗所強調的這種他力加被的本尊相應法,多分來說都是屬於以佛法界為所緣境,也就是說他這個修持是偏重在一種佛力的加被。比如說你今天修文殊菩薩的本尊相應,你是希望跟文殊菩薩感應道交,這個時候你就必須以文殊菩薩的身相、文殊菩薩的名號為所緣境,這就是所謂的三密加持,就是你的內心觀想文殊菩薩的身相,口業是持文殊菩薩的本尊咒,身業就結他的手印;如果我們今天是以阿彌陀佛為本尊的話,這個時候就是以彌陀的聖號為所緣境。所以他以佛為所緣境的時候,他是觀想佛的功德莊嚴,然後生起一種歸依的心情,這是第一個所緣境,以佛法界為所緣境。

第二個是以眾生法界,前面的佛法界是一個清淨的法界,眾生法界是一個雜染的法界,就是以眾生的五蘊──色受想行識為所緣境。現在南傳的小乘佛教大部分都是以五蘊,特別是以色蘊,就是以呼吸為所緣境多。以眾生法為所緣境的時候,他的心情安住在色蘊的所緣境,多分都是用不淨、苦、無常、無我來觀察,是一種訶責的、厭惡的心情,不像對佛法界是讚歎、好樂、歸依的,這是以眾生法界為所緣境。

第三個是心法,就是觀照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以現前一念心性為我們所觀察安住的境界。天台宗、禪宗強調觀心法門,就是以心法為所緣境。天台智者大師認為:佛法界是一個清淨的法界,眾生法界是一個雜染的法界,心法是通於雜染也通於清淨。這個就是我們的所緣境,有三種的選擇。

什麼叫妙善呢?妙善就是說你這個所緣境對你來說必須是契理契機的、契理契機的。第一個是契理,比如說你對來生目標的規劃是要求生淨土,結果你念地藏王菩薩,這就是不契理,因為你因地的修行跟果地的功德不相隨順,地藏王菩薩並沒有發願「攝受你臨終的時候接引到淨土去」,所以諸如地藏王菩薩、觀世音菩薩只能夠當做一個助緣。

所以在《文鈔》裡面有人問印光大師說:師父,我們求生淨土,我們念阿彌陀佛跟念觀世音菩薩這兩個有什麼差別呢?印光大師說:你念阿彌陀佛是直接契入彌陀的功德海,即眾生心投大覺海,你這一念心直接的投入彌陀的功德海,因為這個佛號本身就總持彌陀的功德;你念觀世音菩薩則是一個間接的方式,觀世音菩薩跟彌陀是不同的因緣。

怎麼辦呢?你只好靠至心迴向,念觀世音菩薩再把這個功德迴向。但是印光大師說:「至心」這兩個字很難做到,我們會打妄想,所以你念觀世音菩薩要求生淨土,就要扣一點所得稅,因為你沒辦法至心迴向。就是你念一百句,可能其中五十句是求生淨土,扣一點所得稅。所以說你的正行要清楚,它必須是一個契理,你的生命規劃、來生的果報跟今生的修行是一致的。第二個是契機,你要量力而為。比如說我們末法凡夫眾生的心思粗重,而你一定要觀想觀像,觀想觀像這樣的所緣境是非常精妙微細,所以就不契機了,你以執持名號為契機。

所以修習禪定的成敗,剛開始選擇所緣境也是很重要的,當你選擇的所緣境是契理又契機,這樣子我們叫做「妙善所緣」,這個所緣境對你來說是特別的妙。所以智者大師解釋《妙法蓮華經》說:什麼是妙法?在所有八萬四千法門當中,哪一個法門適合你修,這個法門對你來說就是妙法,契機就是妙法,治病就是良藥,就是這個意思。

(二)禪定差別

我們先把禪定的差別相貌作一個解釋:

問曰:云何菩薩,靜慮波羅蜜多種性相?

什麼是成就禪定的種性的相貌?這當中我們分成兩大科,第一大科當中又分成兩小科,先講內在的習性,再講外在的相貌。先看第一科禪定內心的習性:

謂諸菩薩性於法義:能審思惟、無多散亂。

這個菩薩把世俗的事情做完以後,他覺得一個人生命可貴,不能老是在世間的纏擾空過,他想要讓自己的生命有所增上、增長智慧,所以他就會在法義上做一些功課,不管是對於業果的道理、空性的道理、或者是真如的道理來做一些定課。

那他這一念明瞭的心跟法義的道理接觸的時候,他必須具足兩個條件:第一個「無多散亂」,他內心當中沒有太多的散亂,他內心有一種寂靜的力量,就是他能夠很快的把散亂心停下來,他內心當中散亂心特別的淡薄,當然這個人平常也就是少欲知足、不會到處攀緣,才能夠一到佛堂的時候就馬上把心靜下來;

第二個「能審思惟」,他不但是無多散亂,他內心當中還有一個明瞭性,能夠在法義當中作種種的思惟活動,他不是一種暗鈍的。「無多散亂,能審思惟」,在佛法上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這個人的內心有堪忍性,他有一種修學佛法的功能,他的功能特別強。比如說一隻鹿跟一頭牛,牛的力量比鹿的力量大,就是牛能夠拉更多的東西,相對鹿來說,牛是有堪忍性、力量強。

就是說你們兩個是同時出家的,你們兩個也同時的修習戒律、修習佛法,相同的時間,經過一年以後你的成就比他大很多倍。同樣的佛法、同樣的時間,為什麼呢?因為你的心有堪忍性,你內心當中在吸收法義、思惟法義、消化法義的時候,你比他的力量更大,你能夠把法義消化轉成你內心的光明智慧。為什麼呢?就是你內心當中多生多劫對於法義「無多散亂,能審思惟」,你本身有禪定的種性,是這個意思。

禪定種性的成就,看第二段它所表現的一個外在相貌,這當中分成兩段:先看禪定的因相,再看禪定的果相。看禪定的因相,因地的相貌當中有三段,第一段是一個前方便,我們看:

若見若聞阿蘭若處,山岩林藪邊際臥具,人不狎習,離惡眾生,隨順宴默,便生是念:是處安樂出離遠離。常於出離及遠離所,深生愛慕。

就是說怎麼知道這個人有禪定種性呢?說這個人若見,他或者外出的時候親自見到;或者他沒有見到,他聽到別人說起,說某某地方是一個阿蘭若處,阿蘭若就是寂靜處,有哪一個地方特別寂靜、特別好修行。

什麼叫寂靜處呢?《瑜伽師地論》提出三點:第一個「山岩林藪邊際臥具」,這個地方是一個山林道場,而且是在一個邊際的臥具,臥具就是房舍,邊際就是遠離人群的房舍,這個房子不是蓋在鬧區,它是蓋在森林、山林的道場,這是第一個,遠離人群的吵雜;第二個「人不狎習」,這個地方知道的人很少,就是沒有什麼觀光客,人群稀少,特別的沒有人車的吵雜聲音;第三個「離惡眾生」,不但是環境偏遠邊地、人群稀少,而且旁邊的鄰居當中沒有放逸的眾生。

放逸眾生的生命當中也沒有什麼要增上的目標,整天唱歌跳舞、唱歌跳舞,就吵鬧到你這個修行人,就沒有辦法安定下來,所以在修行的人,不能夠跟放逸的眾生住得太近,因為會干擾。菩薩聽到這種阿蘭若的寂靜處,他隨順宴默,便生是念:這個地方對我們宴默、對於身心的寂靜是相隨順的,他內心當中就動了一個念頭說:「是處安樂出離遠離」,這個地方是一個特別安樂的處所。

為什麼呢?出離遠離。出離就是色身能夠出離種種的吵雜,色身不會受到這些吵雜的干擾;第二個遠離,遠離是內心能夠遠離種種的妄想。這個菩薩雖然一時半刻不能到寂靜處去修行,但是他內心當中對於這種出離遠離、隨順身心寂靜的處所,深生愛慕。這個人雖然生長在人世間,有很多的事要做,到處忙東忙西,但是他內心當中好樂寂靜的處所,不喜歡熱鬧的處所,這種人我們可以判定他過去生曾經有修過禪定,也成就過禪定種性,這是第一個判定標準。第二個:

性薄煩惱:諸蓋輕微;粗重羸弱。至遠離處,思量自義,心不極為諸惡尋伺之所纏擾。

怎麼知道這個人有禪定種性呢?他的煩惱習性特別的輕薄。什麼叫煩惱輕薄呢?第一個「諸蓋輕微,粗重羸弱」,第一個是講到蓋,蓋是煩惱的現行,就是煩惱的現行活動會蓋覆我們禪定的內心。當然身為一個凡夫一定是有煩惱的,你用非理的境界去刺激他,他有時候也會發發脾氣的,但是他的煩惱輕微,發過以後也就算了、就沒事了,他不會把這個障礙放在心中太久;第二個粗重羸弱,粗重就是煩惱的種子,就是煩惱沒有表現出來,是一個種子位,這個也是一個指標。

《瑜伽師地論》上說:一個煩惱跟罪業特別重的人,他心沒辦法安定下來,你看他講話、做事就是躁動相,他一靜下來就是睡覺、就是昏沉,他很難讓自己明瞭寂靜,不可能。所以說為什麼我們臨命終的時候,說一個人死亡以後,善業起現行的時候,他整個氣是往上升,最後從頭頂上跑出去的,因為善業的體性是輕飄的,所以我們造了善業以後,我們內心就多了一個善業的種子,這個時候就會有輕鬆的感覺。諸位你試試看,你要造罪業了以後,你內心會有一種粗重的感覺。

怎麼回事呢?因為罪業的體性本身就是粗重。所以一個人臨命終的時候罪業起現行,他的地水火風的火大溫度是往下墜,是從腳板出去的,是這樣子的。就是說一個人煩惱跟罪業不能太重,隨順於寂靜,就是你這個人煩惱輕薄,你跟他接觸的時候,感覺到這個人就是一分調柔寂靜的相貌,他這種人就是煩惱輕薄,粗重羸弱,到這種寂靜的處所,他思量法義,心中不會被這種粗重的尋伺妄想之所纏擾,這個人就是一個禪定種性,煩惱淡薄,思想單純。再看第三段:

於其怨品,尚能速疾安住慈心,況於親品及中庸品!若見若聞有苦眾生,為種種苦之所逼惱,起大悲心,於彼眾生隨能隨力方便救拔令離眾苦,於諸眾生性自樂施,利益安樂。

他這個禪定種性怎麼判斷呢?說這個人遇到了怨家的境界,他尚且能夠安住在慈悲心,就是說即使是面對曾經傷害他的這些怨家,成就禪定種性的人也能夠對這個怨家釋放他的善意,「我希望你離苦得樂,雖然你對我不好,但是我還是希望你能夠離苦得樂」,對於怨家尚且如此,何況是親屬跟中庸的境界,就是禪定種性的特色,他這個人慈悲心強。這當中把慈悲心的相貌再開展出來,什麼叫做慈悲心強呢?「若見若聞苦惱眾生」,眾生為種種的痛苦之所逼惱,這個眾生為老病死折磨、災難折磨,他很自然的就能夠生起大悲心,乃至於對「眾生隨能隨力方便救拔」,採取他的行動,希望眾生離苦得樂。

總之這個人於諸眾生「性自樂施,利益安樂」,他歡喜佈施,歡喜一切眾生都能夠得到利益安樂。這意思就是說,禪定種性不但是煩惱輕薄而已,而且還要有慈悲心。在所有的煩惱當中,主要的煩惱貪瞋癡慢:貪煩惱不障礙禪定心,你修禪定的時候生起寂靜的三昧樂,你貪求三昧不障礙禪定;你起高慢心,你認為你自己不得了,誰也比不上你,也不障礙禪定;乃至於你起邪見,在禪定當中認為你這個禪定的心識就是我、就是涅槃,也不障礙禪定;但是你起瞋心,你絕對障礙禪定,諸位可以試試看。

比如說你經過一個月結夏安居,三個月用功很寂靜,念佛、念法、念僧,內心明瞭寂靜、寂靜明瞭,你跟人家吵一頓架,你再去修就沒辦法相應,就這個問題。所以剛開始修習禪定的人,你要遠離惡因緣就在這個地方,因為你內心發起瞋心是最障礙禪定的。再看最後一段:

親屬衰亡、喪失財寶、殺縛禁閉及驅擯等諸苦難中,悉能安忍。

這個人不但有慈悲心,他的忍力也特別強,他對於親屬的衰亡,對於喪失財寶,乃至於有種種的關閉驅擯的苦難現前,他有安忍心。安忍的意思就是說,他不一定有空觀,不是一定能夠把這個境界觀察到如夢如幻,而是說這個人在平常的生活當中,對於外境的執取比較淡泊。一個人有禪定,他的特色就是內心有法寶,把心帶回家,他心中有一個家,所以他有事沒事就願意回到自己的家休息,所以他平常對外在境界的好壞就比較淡泊,他有事沒事就喜歡把雙腿一盤,就回到他自己心中的家去休習。所以這種境界有一點變化,財物的變化、親屬的變化,對他的干擾是非常輕的,他不是般若,完全是禪定的攝持。以上就是講到禪定種性的相貌,再看第二段禪定的功德相貌。什麼是禪定的功德相貌?

其性聰敏,於法:能受、能持、能思——成就念力,於久所作所說事中,能自記憶,亦令他憶。

他的心性特別的聰明、特別的敏銳,他現前一念心性特別的敏銳不會遲鈍。什麼叫敏銳呢?他對於種種的佛法,能受能持能思,成就念力。受就是領納在心,你跟他講什麼佛法,他能夠完全領納在心。

我自己在辦佛學院,我有一個感覺,就是你在上課的時候,你一下子就能夠看出哪些人是剛來佛學院、哪些人是佛學院住很久。怎麼知道呢?你看他上課的時候,兩眼發直,呆滯無神,那兩個眼睛就像是沒有生命的感覺,他眼睛就瞪著你看,但是他的眼神呆滯無光。怎麼回事?他也沒辦法,因為他內心當中被他的粗重妄想蒙蔽了。

所以很多人跟我說:教務主任,你那個課在佛堂一直講一直講,我第一年的時候都不知道你在講什麼,到了第二年的時候「啊,原來你是講這件事情」。

為什麼呢?這個是必經的過程,就是他沒辦法領受,就是他內心當中想要修學聖道、想要明白佛法、成就智慧,但是他心中心有千千結,他內心當中熏習很多的妄想纏住了,他內心跟佛法中間有一大層的妄想,這個就是你要熬得過去,拜懺、修福,這是每一個人必經的過程。慢慢你會覺得妄想輕薄了,這個時候你那個明瞭心特別強,你看到事情的判斷力、覺悟力那不得了,跟你剛出家就不一樣。

所以一個成就禪定的人,他那個領受的心特別強,他對那種感覺,他也不一定是神通,他對事情就有一種特殊的直覺,這種的感覺特別強。他對於法義的領納特別強,不但是能夠領受,能夠持,憶持不失,他不會事情過了動不動就忘東忘西的。第三個能夠思惟觀察,他不但是能夠憶持不失,他對於世間上很多的事情道理,他能夠作很深入、很微細的思惟觀察,他能夠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

總之,他內心當中能夠成就一個清淨的念力,就是明記不忘。「於久所作所說事中,能自記憶,亦令他憶」,對於發生過很久的事情,他還是能夠記憶,而且有善巧方便能夠使令他人記憶,他能夠假借語言文字把這個境界再演說一次,讓對方也能夠回憶。

如是等類,當知名為菩薩靜慮波羅蜜多種性相。

─《瑜伽師地論》─

當我們能夠具足前面禪定的因地跟果地,你就知道你過去生有禪定種性。

我們內心的相貌大方向有兩種:一個是粗重性,一個是堪忍性。粗重性的相貌就是昏沉掉舉,不是打妄想就是打瞌睡,打妄想停了就是打瞌睡,打瞌睡以後起來繼續打妄想,你不能把妄想跟昏沉停下來。這就是說為什麼你一生當中,你做了很多的定課、你持了幾萬遍的大悲咒,但是你的業障依舊如此的深重,其中的理由在這裡,就是你內心當中沒有堪忍心。

為什麼有些人他坐在那個地方,他內心當中只持一遍大悲咒,大悲咒在他明瞭寂靜的心中運轉一次,就產生滅罪生善的功能?我整天做早晚課,我楞嚴咒也持那麼多遍,好像業障還是很重?就是你沒有努力的對治你的昏沉掉舉,這是一個問題。所以你內心當中對於法義的領納、受持、思惟的力量薄弱,就是吸收力薄弱,就像腸胃沒有力量,吃很多東西沒有把它消化。

我們可以看,諸位看看一個人的心思,看眼神最清楚、看眼神最清楚了,你看老年人就知道。你看一般七八十歲的老人家、你看一個老和尚,有什麼差別?一個老和尚他也是身體衰弱、也是坐輪椅,你看他的眼耳鼻舌身器官也是敗壞到不得了的境界,也是衰老,你修習有什麼好處呢?你看他的眼神,在家人色身敗壞,兩個眼神絕對是呆滯無光的,就是他這一個心性七八十年在塵勞中打滾,累積很多的妄想。

所以老人家幹什麼呢?回憶過去的妄想,整天就做這件事情。有人說「我年輕的時候我不想修行,年輕的時候修行多可惜,應該好好的享受,晚年再修行」,其實晚年沒辦法修行,因為你年輕的時候把心的妄想愈累愈厚,到老的時候你沒辦法修行了,你都活在過去的妄想,你怎麼修行?跟你講佛法你也聽不進去了。

所以從理論上說「愈年輕修行愈佔便宜」,因為你的思想單純,你對治妄想事半功倍。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一定要在生命當中創造一個寂靜的力量來調伏我們的妄想。這樣子有什麼好處呢?你的妄想輕薄以後,你不管持大悲咒、念佛,每念一句佛號、每念一次大悲咒,產生的力量都很大。

我們看《講義》第三十九頁:

己五、障禪定度

庚一、不求教授戒

辛一、有違犯

壬一、染違犯

這個地方「障禪定度」有三科,先看庚一、不求教授戒,「不求教授戒」是約一個初學禪定的人來說的,我們先看有違犯的情況。有違犯分兩科,先看壬一、染違犯,看戒文: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為令心住,欲定其心,心懷嫌恨,憍慢所持,不詣師所求請教授,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一個安住在菩薩種性的菩薩,他能夠為令心住,這個很難得,就是他厭惡散亂的境界,「我修學佛法修那麼久都沒有什麼效果,就是妄想太重,我現在下定決心要把心中的妄想停下來」,他希望能夠成就明瞭寂靜的心性、希望成就禪定,有這樣的意樂生起,而且他也採取了實際的行動欲定其心,他第一個善取所緣境的相貌,有一個所緣境,然後心於所緣專一安住、心於所緣相續安住,強迫自己不能念要他念,不能專要他專,以這樣的專注來修習禪定。

但是「心懷嫌恨,憍慢所持,不詣師所求請教授」。就著一個初學禪定的人來說,他因為嫌恨瞧不起教授的師長;或者自恃高慢,或者覺得自己年紀長老、種性高貴、或者福報廣大,看不起教授禪定的師長,而「不詣師所求取教授」,這樣子就有所違越,是染違犯,犯到菩薩的戒。

壬二、非染違犯

懶惰懈怠而不請者,非染違犯。

你只是一時的懶惰懈怠,而暫時的不請教授,這個是輕的突吉羅罪。我們看開緣的情況:

辛二、無違犯

無違犯者:若遇疾病;若無氣力;若知其師顛倒教授;若自多聞,自有智力能令心定;若先已得所應教授:而不請者,無所違犯。

這當中有五種因緣:你自己有疾病;或者你身體虛弱;或者你知道這個師長的教授是顛倒的,這個師長根本不是在教禪定,他在教什麼氣功、修調身的方法,不是在修調伏心的方法,這個是顛倒教授;或者你自己有多聞的能力,你自己閱讀禪定的書籍就能夠生起禪定的正見;「若先已得所應教授」,你對禪定的法已經非常熟悉了:所以不求請教授是「無違犯」。

我們在修佈施跟持戒的時候心是粗重的,你去做義工、你去持戒,這個不一定要有誰教授你,你知道一個概念就可以去做了;但是禪定可不同,禪定是非常精緻的一個修行方法,不容許有任何差錯,說是「欲知山上路,須問過來人」,你要到山上去,你不是拿一把鐮刀自己去開路就可以,不可以,你要問問過來人。

所以修習禪定,智者大師說你要「善知通塞」:你要知道修行禪定什麼是通,什麼是隨順禪定的因緣、什麼可以做,這件事情該不該做呢?可以做,做了幫助禪定;有些事情是塞,障礙禪定。而這些都是要求請教授、要有師承,不是說你找一個地方雙腿一盤、兩個眼睛一閉就可以修禪定,這很容易走火入魔。這個地方就是說一個初學者應該要求請教授。

庚二、不除五蓋戒

辛一、別明貪慾蓋

壬一、染違犯

前面是約著初學,這個是約著正修。正修的時候有煩惱生起,有貪慾、瞋恚、睡眠、掉舉跟疑,這五種煩惱生起不加以對治就犯到這條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起貪慾蓋,忍受不舍,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當這個菩薩他已經如法的求請教授,他也知道禪定要以什麼為所緣境,而且慢慢的強迫自己「不能念要他念,不能專要他專」,強迫這念妄想的心專一的相續在所緣境上。但是問題來了,就是你一專注的時候你內心的煩惱就反彈,所以有時候我們打佛七愈打佛七煩惱愈重,就是這個地方會把煩惱先逼出來。生起什麼煩惱呢?生起貪慾的煩惱,就是你修習禪定之前,曾經在色聲香味觸法五欲的境界,這些可愛的境界有一些可愛的經驗,在修禪定的時候貪慾的境界現前,而且你忍受不舍,不斷的攀緣回憶,不想去對治遠離,這樣子就犯到菩薩戒。

壬二、無違犯

無違犯者:若為斷彼生起樂欲,發勤精進,煩惱猛利蔽抑心故,時時現行。

就是說你已經知道貪慾的過失,而且你經常用無常觀跟不淨觀來對治,但是煩惱熾盛,過去一生熏習得太重,時時的現行,但是你已經具足慚愧也在努力對治,就暫時無違犯。佛陀是給你一些進步的空間。

辛二、例餘四蓋

如貪慾蓋,如是瞋恚、惛沉睡眠、掉舉惡作及與疑蓋,當知亦爾。

跟前面貪慾的情況一樣,瞋心(前面的貪心是針對可愛的境界,這個是不如意的境界),就是你可能跟某一個人結惡因緣,所以禪定的時候就想起這件事來,「這個人真是對不起我,我對他這麼好,他對我如此的無情」,這個是瞋恚。或者是惛沉睡眠。或者是掉舉,對所緣境不寂靜;惡作,惡作是追悔的意思,追悔就是後悔,後悔是不定心所。

本來我們平常應該多加懺悔,對於過失應該後悔,但是這個意思是說,你曾經做了錯事,而你已經如法懺悔了,你就不要再去想了,你不應該修禪定的時候,你這件事情已經如法懺悔了,你又在那個地方不斷的追悔,悔箭穿心,障礙你的禪定,這個地方是說修禪定的時候不要再去追悔它。第四個懷疑,對於所修的法門懷疑,這個都是障礙禪定,也都是結菩薩罪。

這個地方在正修的時候對治五蓋,我們淨土宗最容易犯到的就是這條戒,所有修淨土宗的人都應該讀讀「不除五蓋戒」。

我們淨土宗的人有一個問題,就是歡喜念佛,不喜歡對治煩惱,真的是這樣,這個是憨山大師說的,說:一般人說念佛法門是帶業往生,但是帶業往生是帶煩惱的種子,不是帶煩惱的現行。有些人他佛號念得很好,你去看他,他一整天佛號現前,但是他對於世間的貪慾、世間的情感比誰都重,完全不對。

就是說我佛號念我的、你煩惱走你的,咱們兩個互不干擾(呵呵),互不侵犯,大家互不侵犯條約。這個地方會有什麼問題?你平常可以互不侵犯,但是臨命終的時候你就有問題了。

憨山大師說:念佛人不對治煩惱,煩惱是熟境界、念佛是生疏的境界,你遲早有一天在臨命終的時候,兩個要翻底牌的,一定要真妄交鋒的。你放縱煩惱,煩惱就不斷的增長,佛號也增長,就像憨山大師說:佛號也增長、煩惱也增長,但是煩惱是熟境界,佛號是生疏的境界,終於在臨命終的時候為煩惱所滅,你的佛號被煩惱吃掉了。

所以徹悟禪師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以折伏現行煩惱為修心之要務。」這句話非常重要,你平常不能只是生善,你還要滅惡,就是你一定要在寂靜的心中建立一個佛號,然後煩惱現起的時候你要記得提佛號,轉念念佛,要用佛號來調伏煩惱,試試看。

你不能夠說念佛的時候念佛,出來佛堂的時候就是你放逸的時候,放逸了又去念佛,你佛號跟煩惱完全是並行的,到臨命終的時候兩個就要接觸了,那就是看誰厲害!那當然是煩惱厲害,因為煩惱是熟境界,無始劫來串習所成,佛號是今生才修習。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你在修行的時候,除了建立你心中的所緣境,你要記著調伏煩惱,這個是重要的觀念。

庚三、貪味靜慮戒

辛一、染違犯

前面兩條戒,第一個是初學、第二個是正修,第三個就是功德。功德生起的時候應該怎麼辦?我們看戒文: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貪味靜慮,於味靜慮見為功德,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安住在菩薩種性的菩薩,「貪味靜慮」,靜慮是四禪八定。為什麼在靜慮中加一個味呢?因為四禪八定的明瞭心中有種種的三昧樂,就像滋味一樣,有種種殊勝快樂的滋味。菩薩經過長時間的強迫自己專注,他終於把心中的妄想停下來,這個時候禪定的心現前,身心有殊勝的輕安樂,他對此輕安樂深深的愛著,而且對於這種三昧的快樂見為功德,認為「這個就是我究竟的歸依處、這就是涅槃了,我已經大事已辦了,不必再進步了」,生起這樣的一種情況,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就是說禪定的心情雖然是有三昧樂,但是禪定畢竟是有為法,也就是說禪定雖然一時的一片太平,因為我內心當中明瞭寂靜,但是你無量無邊的煩惱跟罪業都攝持在這個明瞭寂靜的心中,一點都沒有減少,就如石壓草的情況,它不像用般若智慧破壞無明、斷除煩惱的相貌,它是暫時的調伏,所以你以這樣子來當究竟,就容易退失菩提心,不思進取。

辛二、無違犯

無違犯者:若為斷彼生起樂欲,廣說如前。

就是你在對治當中暫時的現行,這個是無違犯。

這個地方的禪定主要是在培養我們心中的念力,我們心中明瞭的念力無始劫來被惛沈跟掉舉所障礙,要把惛沈、掉舉這兩種障礙先排除,對我們修行佛法才有幫助。

我覺得修習禪定,當然平常定課很重要,但我個人覺得打佛七很重要,打佛七很重要,因為它相續時間長,而且有大眾的威德力,打佛七更重要的就是在第四天裡面。

其實打佛七,我們前三天沒有人在念佛。沒有人念佛在幹什麼呢?其實前三天都是在處理妄想,你在這個地方大部分都是妄想粗重,就是佛號現起、妄想也現起,在那邊拉來拉去;到第四天的時候雨過天晴,所以第四天是最好用功的時候。有些人根性利,可能第二天就上路。我們佛學院一學期打一次佛七,大部分我看都是在第四天,第四天以後大家看起來就是一種寂靜相現前,這個時候你內心當中就覺得「好像阿彌陀佛離你很接近的感覺」,不像以前念佛那麼遙遠。

這個時候你修止,佛號清楚的現前;修觀,觀察極樂世界的功德、觀察娑婆世界的過失都很自在、很靈活,所以打佛七的重點在四五六七。現在有些人提倡打佛三,其實很可惜,因為你好不容易把心靜下來了,回去了!所以打佛七,諸位要把握第四天、第五天、第六、第七,那個時候你用功一天,你平常用一個月可能都還比不上。

我們打過佛七的人會有一種感覺,你感覺到原來你心中沒有妄想是很輕鬆。我們以前總是覺得心中沒有妄想就活不下去了,但是你打完佛七以後,你這個妄想就像把身體的重物放下來,你感到很輕鬆,你要修止也很輕鬆、修觀也很自在。所以剛開始修行,如果我們今天有志於行菩薩道,當然如果你生命的規劃,你只想追求人天福報,來生做個大國王、做大富長者,你就在佛法當中唱唱爐香讚、做做義工也就可以了;但是如果對於你的生命,你想要調伏煩惱、要了生脫死,那成就內心的寂靜就非常重要了。

佛法那個甚深法義的覺悟都不是在散亂中成就的,都是在寂靜心中觀察產生堅定的理解,發揮出滅惡生善的功能。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講,前面的佈施、持戒、忍辱是修福德資糧,禪定是為你下一度的般若波羅蜜修習我空法空的智慧做一個前方便。好,我們今天講到這個地方。向下文長,付在來日。

(視頻、音頻都只是講到這個地方。)

我回答幾個問題:

【學員提問】:請問法師,若曾經被他人損惱,由於害怕再被損惱,自己沒有報復之心,但是卻對他產生戒心,把自己隔離起來自我保護,避免與之接觸或減少接觸。請問法師,這樣做是否違背「懷怨不舍戒」?

【師父答疑】:你為了要自我保護而避免跟他接觸或減少接觸,我想「懷怨不舍戒」的重點並不在接觸不接觸,而是你內心當中對他是不是還有瞋心沒有化解,這是關鍵點。佛陀對一個菩薩的要求是:你內心當中遇到惡因緣發脾氣,佛陀可以接受;但是事情過後你沒有把心中的瞋心化解,那就犯菩薩戒,你不能相續不舍。因為你身為一個凡位的菩薩,心中自然是有所得,有所得,有我相人相的對立在那個地方碰撞,一定會對立、一定會起瞋心。但是如果你對瞋心完全沒有調伏力,事過境遷,這件事情在你的心中,你一想到就恨,那這個一定是傷害你的菩提心。所以它這個地方重點還不是說「你是不是把自己保護起來,或者有接觸沒有接觸」,而是你心中對於人事還有沒有懷瞋恨心,這是一個判斷標準。

【學員提問】:面對逆境,因為自己無法解決人與人之間事情的困難,而且自己煩惱粗重,所以「希望自己平時安住在少事少業少希望住,並且迴向西方,等待有能力的時候再回來」,這樣迴向是否正確?是逃避現實嗎?

【師父答疑】:你應該把它當做暫時的,暫時的少事少業少希望住。我想我們在研究大乘法跟小乘法,諸位要知道它的判斷。就是說小乘法也強調調伏煩惱、滅惡,大乘也強調調伏煩惱,這個地方差在哪裡?大乘法有目標,他整個修學佛法有要追求無上菩提、有要廣度眾生的目標,他有一個理想目標;小乘法沒有什麼目標的,小乘學者就是整天吃飽飯,就觀察世間是苦、無常、無我、是畢竟空的,然後就進入到空性,然後就大事已辦。眾生在苦惱當中,沒有關係,佛法在人事間有沒有流傳下去,也跟我沒有關係,就是漠不關心。

世間上有兩種人是不好:第一種是惡人,惡人不好,創造很多問題;第二種是好人,但是漠不關心,這種人也不好,你漠不關心嘛!你可以暫時的不度化眾生,但是你內心當中不能放棄你的目標、不能放棄對眾生的關懷。你可以把這樣的進度挪到往生淨土以後,可以,每一人都有權力去規劃自己的成佛之道。他願意先成就福報再成就聖道,所以他追求增上生,生生世世在人世間積功累德,那這種人容易退轉;有些人願意先到淨土,為菩提道求生淨土,成就法身以後再來修福報,可以。

但是身為一個菩薩種性,你不能放棄對無上菩提的追求、對眾生的度化,這是一個判定標準,而不在於你是不是度化眾生。如果你度化眾生不是為了利益眾生,而是為了個人的名利,那也是退失菩薩種性。所以如果你認為你成佛之道的規劃,方便有多門,成佛之道不是只有一條路,你願意先到淨土去,然後到淨土成就初地二地乃至十地以後,再來規劃度眾生的種種事業,那也可以,但是你現在一定要培養出對眾生的悲憫,否則你就不能求生淨土,因為淨土法門是大乘善根界,你沒有發菩提心,你就沒有辦法跟彌陀感應道交了,所以這一點要注意。

【學員提問】:煩惱數數現行會傷害菩提心,但是自己一點辦法也沒有。請問法師「應如何看待自己粗重的煩惱」?

【師父答疑】:煩惱的現行不一定傷害菩提心,不一定,看什麼煩惱。我們說過「瞋慢嫉」這三個是傷害菩提心。瞋心;慢心,高慢心,你在人群當中,你總是覺得你高高在上,你不屑跟別人往來;嫉妒心,看到別人有功德,你嫉妒別人;其實貪慾的煩惱是不障礙菩提心。有些煩惱像惛沉掉舉,你喜歡打打瞌睡、打打妄想,這個都不障礙菩提心;但是瞋慢嫉是比較傷害菩提心的。那對治粗重煩惱,我認為初學者可以拜懺、持咒,持往生咒我倒覺得不錯。念佛法門,如果老參你念佛念得相應、佛號念得很順,你就繼續的念下去;如果你剛開始佛號念得不夠好,我建議你可以持持往生咒,不可思議,它的速度也剛好。

【學員提問】:法師曾經提到「禪定比忍辱更微細」,那修習禪定是否應先修止,而能夠幫助忍辱?或者相輔相成?

【師父答疑】:當然是可以,不過禪定跟忍辱不一樣。禪定它的所緣境是單一的所緣境,我們剛剛講過了,你在一個所緣境能夠明瞭寂靜,只是單一的所緣境,可能是佛號、可能是大悲咒。這個忍辱的所緣境是多元的,忍辱是於諸境緣內心不動,禪定也是不動,所以忍辱是偏重在事相上歷練。有些人禪定修得不錯,他在佛堂當中一坐三四個小時,但是他從佛堂中出來,你講話刺激激他,不得了,他生氣了,他就是歷練的太少,忍力薄弱。所以這兩個也不一定要劃等號,有些人忍力強,他心思散亂也可能;有些人禪定高,但是他對人事的境緣沒有忍耐力,也是有可能。所以這兩個不一定要劃等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