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講)

《瑜伽菩薩戒本》,紹安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四十五頁,辛二、憍慢不聽法戒。

佛陀在《大寶積經》上說:

滿設恆沙界,珍寶供養佛;

不如一日中,出家修寂靜。

佛陀把我們這個生命的造作作一個比較:假設我們今天用滿設恆沙界的珍寶,以恆河沙這麼多的珍寶來供養最尊貴的佛陀,從業的角度來說,他這個能供養的心是非常的虔誠,他把他恆河沙的珍寶,他自己沒有受用,拿出來供養,所以能供養的心是非常的虔誠;所供養的是十法界最尊貴的佛陀,也是最殊勝的福田:所以他這個造作是一個廣大的福德善業。但是這樣的善業「不如一日中,出家修寂靜」,這樣廣大的福德善業,比不上我們在一天當中短暫的時間來修習寂靜的功德。

寂靜在佛法的意思,就是我們透過止觀的修學來調伏我們的煩惱,所顯現的一種相貌叫寂靜。也就是說福德的善業對煩惱並沒有調伏的力量,雖然我們積集了善業,但是我們的煩惱還是原封不動,煩惱原封不動,遇到染污的因緣自然就會造作罪業,所以我們積集福德的善業會招感一時安樂的果報,但是也會帶來很多罪業的過失。

我們今天能夠聽聞佛法,在佛法當中產生一種正確的觀照力,由觀照的增長產生調伏的力量,這樣子對煩惱有解脫的力量,這個是在生命當中最為珍貴的,還有解脫煩惱的功德。為什麼?我們今天得到珍貴的人身,能夠暫時放下世間的塵勞來聽聞菩薩的戒法,讓我們知道在成佛之道當中,什麼事情我們不該做、什麼事情我們應該做,對我們的成佛之道作出一個正確的規劃,這件事情對我們的生命是意義重大的。

辛二、憍慢不聽法戒

壬一、有違犯

癸一、染違犯

我們這一科講到「憍慢不聽法戒」。這一大科是講到「障般若度」,「障般若度」分兩科:第一科是對法明犯,對於所修學的佛法的一個軌範來說明犯戒的情況;這一科是對人,對人主要是針對弘揚佛法的法師來說明犯戒的因緣。

這一科「憍慢不聽法戒」分成兩科,壬一、有違犯,這當中我們先看癸一、染違犯,我們看戒文: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聞說正法論議抉擇,憍慢所制,懷嫌恨心、懷恚惱心,而不往聽,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一個安住在菩薩種性的菩薩,就是具足菩提心跟正知見的菩薩,他聞說正法,他聽人說起有大乘佛法弘法的因緣。

什麼樣的因緣呢?或者是論議,或者是抉擇。論議是就著義理的論辯,比如說這個法師在開顯業果的道理、或者是空性的道理、乃至於真如佛性的道理,對於世間的真理有種種詳細的論辯,叫做論議。

抉擇是就著事相的修學,所修學的法門有淨土宗的法門、有禪宗的法門,對於所修學的法門來抉擇是非。什麼樣的因緣對這個法門是增上的,什麼樣的因緣對這個修學法門是有障礙的,對於事相的通塞加以抉擇。總之,這個菩薩他聽人說起有人在弘傳大乘佛法的理論跟他所修學的方法。

這個菩薩依止憍慢心,他的內心本來是依止菩提心,但是他在這個因緣當中憍慢心出來活動了,把菩提心給障礙了,就是他的菩提心為憍慢心所制服。憍慢心它的相貌就是「恃己於他,高舉為性」,恃己於他,換句話說一個人會產生憍慢,這個人還不是一個普通的人,他是一個有功德的人,在多生多劫的生命當中積集了一些善業的資糧。

這種憍慢的因緣在佛法當中提出有四種因緣:第一個、就是他種性高貴,他這個人在社會上有很高的地位、或者是有很高的學歷,所以他這個人特別的高貴,他就憍慢;第二個、他是聰明有智,這個人他的悟性特別高,別人在聽聞的時候要聽好幾次,他一聽以後就懂,懂了以後他就永遠不會忘掉,他有這樣的一種聰明有智;第三個、年紀長老,這個人出家很久了,戒臘很高了,長時間在佛法當中修習很久了,也累積很多的經驗;第四個、福德廣大,有很大的福報,受到很多人的恭敬供養。

他因為內心當中有這四種的功德,就把他學習佛法這種好樂佛法的心情給遮蔽了,就起憍慢心。因為憍慢的緣故,就懷著嫌恨心跟恚惱心,嫌棄這個說法的法師,看不起這個法師,這個法師可能是種性卑劣、或者是戒臘很低、或者等等不足的因緣。所以他就懷著嫌棄的心情、看不起的心情,或者懷著恚惱的心情,就產生瞋恚心,而不往聽法,這樣子就犯了菩薩戒,就是染違犯。因為這整個因緣當中有煩惱的活動,有憍慢心跟嫌棄心、瞋惱心的活動,就會染污我們菩薩的戒體。

癸二、不染違犯

若為懶惰懈怠所蔽而不往聽,非染違犯。

他不往聽法不是憍慢心,也不是瞋恚心、嫌棄心,是一時的懶惰懈怠,可能最近比較忙、事情比較多,一時懶惰懈怠所遮蔽了他一種求法的心,而不往聽法,這樣子也是有犯,但是他在整個犯的因緣當中並沒有這種粗重的煩惱活動,也就不會染污他菩薩的戒體了,所以是非染違犯,是輕的突吉羅罪。

大乘佛法的修學,我們還不怕你一個人善根不夠,最怕的是憍慢心,就是憍慢心是特別障礙聖道的,特別是他憍慢的所緣境又是一個佛法,這個過失也就特別重了。

智者大師在《法華玄義》當中講到我們聽聞佛法有四種利益:

第一個是歡喜,就是佛法是一個功德的相貌、是一個寶,佛法僧三寶,我們這一念苦惱躁動的心跟法寶接觸的時候,內心有法喜,現世就有安樂,不要說是以後的解脫,內心當中法喜充滿;

第二個是生善,我們一次一次的聽聞,經過如理思惟,就在內心當中產生信進念定慧的五種善根──對佛法的好樂心、對佛法的精進、正念、禪定、智慧,就是我們數數的聽聞,能夠在我們染污的心中生起五種的善根;

第三個是破惡,善根慢慢的增長,它對於我們內心的煩惱就有調伏消滅的力量,光明能夠破除黑暗,有滅惡的功能;

第四個是最重要入理,就是我們在整個生命的差別事相當中,我們能夠找出一個正確的道理、正確的軌則。生命到底是怎麼回事?就是很多人造了善業、也很多人造了罪業,罪業跟善業到底是遵循什麼軌則在運作?宇宙間一個不變的道理,我們經過聽聞佛法能夠悟入,這個就是歡喜、生善、破惡、入理四種因緣。

佛法有四種因緣,本來我們應該是要數數聽聞的,結果我們依止憍慢心不聽聞,就障礙自己進步的空間。

一個人會產生憍慢,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這個事情:有一種人是愚癡,就是說他這個人可能是一路修福報的,他也就不重視智慧,他也就不知道對生命觀照的重要,這種人當然對於聽聞佛法也就沒有興趣了,他也不覺得這件事對他有什麼重要,就憍慢,以自己的福報來憍慢,這種人我們就不提了;

第二種人、他知道佛法的珍貴,但是他有一個地方有問題,就是他沒有把佛法用來迴光返照,他累積佛法的知識以後,只是用佛法來為人演說,沒有把佛法的道理來自我迴光返照,他就容易得少為足,就是有這個問題,他覺得「這些他都學過了」。

我們一個人能夠把佛法迴光返照,你有一種特殊的心情,就是你對佛法沒有疲厭的心情,你每一次的聽聞,佛法都進入到你的心中,對你產生歡喜、生善、破惡、入理滅惡生善力量,一次二次佛法的聽聞,二次的滅惡生善,就像我們在療病,擦一次藥就有一次的效果。

所以當我們不把佛法迴光返照來調伏自己的時候,你會覺得「這些你都學過了」,就以自己所得的因緣來憍慢。敦珠仁波切講一個重要的話說:如果我們明天要死亡,我們今天還是要學習。你看這個上師講這個話出來!也就是說佛法的道理雖然是數數的聽聞,但是每一次的聽聞,在我們的心中都發揮了一種滅惡生善的力量,何樂而不為!所以憍慢是不對的,應該要數數的學習。

壬二、無違犯

看開緣的情況:

無違犯者:若不覺知;若有疾病;若無氣力;若知倒說;若為護彼說法者心;若正了知彼所說義,是數所聞、所持、所了;若已多聞,具足聞持,其聞積集;若欲無間於境住心;若勤引發菩薩勝定;若自了知上品愚鈍,其慧鈍濁,於所聞法難受難持、難於所緣攝心令定:不往聽者,皆無違犯。

開緣的情況有十種:

第一種「若不覺知」,不覺知就是這個法師所說的法太過高深,太過高深就是不契機了。就是說我是一個初學者,這個法師所說的法太高深了,我縱然去聽聞也得不到歡喜、生善、破惡、入理四悉檀的因緣,所以我暫時不聽法,因為實在不契機了。

「若有疾病」,就是你身體有病,你的心沒辦法專注,你聽法也是有困難的。

「若無氣力」,雖然沒有病,但是身體虛弱,不能久坐,不能久坐,你坐在那個地方、走來走去,會影響說法的因緣,所以就列入開緣。

「若知倒說」,你知道這個說法者不能隨順正理而說,換句話說,這個說法的法師是邪知邪見顛倒說法,你去聽聞不但得不到利益,反而對你菩提的善根產生傷害。前面的不覺知是不契機,這個是不契理。

「若為護彼說法者心」,為了要保護說法者的心意,就是說這個說法者知見可能低劣於你,或者是你的徒弟、或者是你的學生等等,總之,他的整個見地都比你還低劣,你如是思惟「如果我到說法的處所去聽聞,可能會讓這個說法的法師產生壓力,乃至於產生怯弱的心情,會影響他說法的情況」,有這種情況,為了要保護說法的心情,你暫時不聽聞。

但是你對於他所說的法表示尊重,只是在這樣的因緣之下,你暫時不聽聞。「若正了知彼所說義,是數所聞、所持、所了」,就是說這個法師所說的法義,你已經數數的聽聞,你平常就一次一次的聽聞,而且是受持不失,覺了無礙,這個法你是非常非常的通達熟悉的。

「若已多聞,具足聞持,其聞積集」,多聞就是說你對於各種的法門都通達了,而且是具足聞持,聞持就是憶持不忘,而且產生一種積集,積集就是產生一種堅定不移的理解。不但是聽聞,而且對裡面的一些理論、方法、次第,都產生堅定不移的理解。

「若欲無間於境住心」,於境住心就是說你可能是僧團的執事,剛好僧團發生了特別的事故,你要馬上處理,為了這個事情,你不處理可能會對整個常住的運作有一些傷害,你不能中斷的,但是你對於這個法是充滿了好樂之心的,這個是一時的難緣出現,列入開緣。

「若勤引發菩薩勝定」,前面是一種事務的障緣,這是你自己要做一些行門的加行,你要引生一種殊勝的禪定,或者你在閉關拜懺、或者你在打佛七,有說法的因緣你暫時不去聽法,這個是開緣的情況,因為你現在正在栽培另外一種殊勝的功德。

「若自了知上品愚鈍,其慧鈍濁,於所聞法難受難持、難於所緣攝心令定」,你知道自己根性非常的愚鈍,對於法義的接受很困難,而且其慧鈍濁,不但是愚鈍,你這一念心也特別的散亂,就是你妄想特別多,可能這個人剛出家、或者剛學佛,一方面善根薄弱,一方面妄想粗重。你對於所聞的法很難領納在心,很難去受,也很難憶持不忘;對於法師所說的法義,他這個所緣境,你很難攝心在定。就是你根本定不下心來,定不下心來,你到了法堂去,你內心還是東去西去,到處打妄想,沒有隨順法師的法義而轉,所以你這樣子想「乾脆去拜佛算了」。因為你這個因緣是特殊的,暫時沒有聽法的因緣,就是根性愚鈍,心思粗重。

以上十種因緣,「不往聽法,皆無違犯」。這是開緣的情況。

這個地方不往聽法的開緣很多,但佛陀所對治的主要是憍慢心而不去聽法的因緣,因為你看佛陀在不往聽法也開出了很多很多的因緣,這個地方所對治的主要是憍慢心。

我們看中國的歷史,中國的歷史當中有一個重要的歷史是楚漢相爭,就是在秦朝末年,秦二世胡亥登基以後,胡亥這個人昏庸無能,天下大亂,這個時候各路英雄開始逐鹿中原,這當中主要就是楚國的項羽跟漢的劉邦。

我們看從過去生的因緣觀察他們兩個人的差別:項羽出生於貴族,項羽不管是他的福德資糧、他的智慧資糧、他的武功都遠遠超過劉邦,你看項羽是楚國的一個王公大臣,他領幾十萬的楚軍驍勇善戰;劉邦,劉邦是一個亭長,亭長等於是現在一個村長,一個小村長,他是領著一百多人去做苦工,但是秦朝末年大家沒飯吃,國家亂成一團,這一百多人跑的跑、死的死,到了現場的時候失去一大半。他想「這個是死罪,好歹都是一死」,他想說「這個沒辦法交差,我一百多人帶到工作地點的時候剩下二三十個」,結果他就叛亂,就這樣子叛亂起來,一開始領著二三十個人叛亂。

項羽這個人的問題就是他過去生的善根,使世間的智慧福德都強,你看劉邦剛開始跟項羽講話都跪在地上,但是項羽人格上有一個問題就是高慢、剛愎,很多的人才投奔他都不為他所用,他對於這些有智慧的參謀給他提很多建議,完全是言不聽、計不從。反觀劉邦不同,他的姿勢站得非常低,謙卑、包容,你看劉邦這個人是很平庸的人,你看不出他有什麼樣的功德,但是一定要說有功德,就是這個人謙卑、包容,他能夠廣納賢才,你看他有蕭何、韓信,樊噲、張良,幾乎那個時候所有的人才都被他網羅了,雖然他一時的氣勢弱,但是他知道「忍」。

其實剛開始打下關中,就是當初最重要的關中,秦始皇的首都關中是劉邦打下來的,但是打下以後項羽才知道世間上有這號人物劉邦,他就開始對他很注意、很生氣。這個時候劉邦趕快把關中送還給項羽,說「我是為你打下的」(呵),就把關中送給項羽,他就處處的謙讓。

到最後就不同了,項羽這個人到處樹立敵人,到處打別人,劉邦一直謙退,慢慢他的勢力就擴大,到最後在垓下一戰,韓信用軍隊就把項羽打得完全失敗了,幾十萬的楚軍、驍勇善戰的楚軍,因為項羽的輕敵幾乎全軍覆沒,死的死、投降的投降,到最後項羽一個人騎著馬。

項羽是不得了的,你看項羽被韓信的軍隊追的時候,追的快到的時候,項羽騎著馬往後一訶責,後面騎馬的掉下來,你看他的心力多強!

後來他騎到了河邊的時候,他的參謀說「你還可以過這個河,再去招收楚兵再重新來過」,項羽說「我帶著楚兵幾十萬人,死傷這麼多,我沒有臉見江東父老,無顏見江東父老」,就在烏江的地方自殺,一代的英雄!當然我們可以說世間的道理跟佛法的道理有些是相同的,這個理是相同的,一個人的失敗背後有他的因緣,不是上帝安排的,劉邦會成功這背後也有他的因緣,他積集了成功的因緣,所以他成功的果報出現。

我們一言以蔽之,劉邦的成功來自於他一個謙的功德,所以中國古人的聖賢講出一句千古的名言「謙受益,滿招損」。

沒有錯,我們在無量的生命當中,每一個人各有各的功德,善根不同,但是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今天活在世上,不是你一個人活在世上,還有很多人活在世上,其它人到底對你扮演什麼角色?有些人,其它的眾生對他扮演的是一種受益的,別人對他是加持的、幫助的;有些人,其它人對他來說是折損的。這是什麼因緣呢?

佛法說一切法因緣生,為什麼其它人對這個人是加分,其它人是減分呢?就是說如果你今天的姿勢站得低一點,謙卑,別人對你是加持的、幫助的,如果你姿勢站得高,剛愎自用,別人對你來說剛好是折損。這是為什麼你今天安立在謙的角度你就會受益,就像劉邦一樣,他得到很多人的資助;今天項羽他以這樣過去好的一個資糧,但是因為他的憍慢,所以他就折損。

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不管我們過去生有多麼殊勝的善根,我們對於佛法的學習應該要謙卑,不停止的學習。

辛三、輕毀法師戒

我們看戒文: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說法師,故思輕毀,不深恭敬,嗤笑調弄,但依於文,不依於義,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一個安住在菩薩種性的菩薩,他安住在菩提心跟他對生命正確觀察的正見,他的所緣境是一個說法的法師、他能夠演說大乘的佛法,他內心對這個法師是「故思輕毀」,輕指的是意業的輕視,毀是身業跟口業的毀辱,就是身口意的輕視跟毀辱,他這種輕視跟毀辱是故思,是故意的,並不是一時的疏忽,他是故意要這樣做的。

他所表現的輕視跟毀辱是兩個相貌:從內心意業的輕視來說,不深恭敬,他內心沒有恭敬的心情,從身口二業來說;他有種種的嗤笑調弄,嗤笑就是口業,有種種的譏笑的言詞,身業有種種調弄毀辱的相貌出現。

他為什麼會對這個說法的法師如此的不深恭敬,嗤笑調弄呢?這以下講出犯戒菩薩的一個心情,這個聽法者「但依於文,不依於義」,可能這個人是一個知識分子,他對於聽法的訴求是偏重在文詞的修飾,文詞要修飾得好,不管這個法師他的義理正確不正確。換句話說,可能這個法師在弘揚佛法的時候,他的文詞修飾不夠美妙,雖然他的觀念是正確的,他就對他產生輕視毀辱了。所以這樣子的因緣,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這一條戒因為是輕毀法師,障礙佛法的弘傳,所以就沒有開緣的情況。這個地方跟前一條戒有所不同:前一條戒是「憍慢不聽法」,他根本就不去聽法;這一條戒是說他去聽法,但是說法的法師他不滿意。為什麼不滿意呢?就是這個法師他不會作文詞的修飾,缺乏文詞的修飾,只作義理的開顯,所以他就輕視毀辱。

這個地方我們說一下「輕毀法師」。基本上佛法修學的根本功德在三歸依──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我們可以講一句話,一個佛弟子離開了三歸依,你就什麼都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

三歸依當中最重要是歸依法,佛陀的真法,但是這個法本身沒有演說的力量,它這個法沒有自我表達的力量,法必須有佛陀出世的演說,還有歷代的善知識,所謂僧寶的住持,代代的相傳。所以我們為了歸依法的緣故,也連帶的歸依佛、歸依僧。這個地方為什麼會輕毀法師呢?可能這個法師的身口二業,身業的威儀、口業的表達有一些瑕疵出現,所以我們就很容易輕毀法師。

這個怎麼辦呢?如果我們今天生長在正法時代,我們親自聽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說法,因為大菩薩聖人他的身業莊嚴、口業表達也是特別的美妙,你就不容易犯到這一條戒了。不幸的是我們今天生長在末法時代,這些聖人都相繼的滅度了,弘傳正法的法師多分都是凡夫,所以內心當中雖然有正法,但是他的身業、口業也有一些瑕疵,我們對法師生起恭敬就有困難,因為他的本身的確是有過失。

怎麼辦呢?智者大師提出一個譬喻說:我們聽聞佛法的心情,就像是一個貧人在求寶物,一個貧窮的人他追求寶物,但是不幸的是這個寶物不是放在乾淨的地方,它放在垃圾堆裡面,你為了追求寶物的緣故,你必須忍受這個垃圾,是這麼回事的。

不然你怎麼辦呢?你不能說有垃圾,我連寶物都不要了。所以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上說:一個聽法者的心情,你要事師如佛。就是對於陞座的法師,你把他當佛看待。

為什麼把法師當佛看待呢?以法師來說,你把他當佛看待、把他當凡夫看待,對他來說不增不減,他也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問題是你把這個說法的法師當佛看待,宗大師說「你就像是聽佛說法一樣,得到佛的加持」,你把他觀想成佛,結果你自己得到像聽佛說法一樣的力量,你看你自己得到這麼大的受益!

所以這個意思就是,「但見其法,不見其過」,這是一個聽法的心情。你今天是跟他學佛法,他身口意有過失,他要自己調整自己,這個是約著我們自利的功德。

站在利他的功德來說,基本上每一個人的得度各有各的因緣,這個法師你不契機,但是有些人他的根性契合這個法師的法,各有各的因緣。

結果經過你的毀辱以後,其它人對這個法師也沒有信心了,沒有信心,這個人他得度的因緣就喪失了;這個法師他所傳承的法,就因為我們的毀辱,從此在世間當中這個傳承就斷掉。

你看這個過失有多大,使令佛法提早的衰滅,所以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他老人家對佛法的精進,我們今天說輕毀法師,輕毀法師不管怎麼說他還是個人,有過失,釋迦牟尼佛生生世世求得佛法,那是跟野干、跟羅剎跟畜生道、鬼神道求法的。

你看釋迦牟尼佛做釋提桓因的時候,他以尊貴身跟野干求法,野干它有四句偈,釋提桓因來到人間跟一隻卑賤的動物求法;釋迦牟尼佛做修道仙人的時候,他在山中修行的時候跟一個羅剎鬼求法,跟鬼神道求法,他身體的肉都佈施給他吃了,為了求四句偈而舍全身。

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對於說法的法師,雖然這個說法的法師有身口的過失,但是因為他內心當中有傳承正法,我們為了尊重法的緣故,也應該要去順便的尊重這個法師,這樣子不管是自己的受益,乃至於對整個佛法的弘傳就會有很大的助益。以上是說明「障般若度」,就是我們修學般若法門,對於人跟對於所修的法門所應該要遵循的軌則。

戊二、攝眾生戒

己一、障同事攝

庚一、不為助伴戒

辛一、有違犯

壬一、染違犯

前面的攝律儀戒跟攝善法戒這種斷惡、修善是成就自利的功德;以下的攝眾生戒是成就利他的功德。在四十三條輕戒當中,攝善法戒佔了三十二條,以下的攝眾生戒有十一條。攝眾生戒有四大科,第一大科是講到「障同事攝」。

首先我們對於同事的定義作一個說明。我們根據《瑜伽師地論》來說,在《瑜伽師地論》 上說什麼叫同事呢?「謂諸菩薩,勸他眾生,修諸善根,自現受學與他事同,名為同事。」

謂諸菩薩,就是這個菩薩勸他眾生,勸勉這個眾生,幹什麼呢?修諸善根,在佛法當中修習信進念定慧的善根。這個菩薩他已經生起這個善根,但是他為了要勸勉眾生修諸善根,「自現受學與他事同」,自己示現跟眾生一起來學習,陪著眾生來學習,跟眾生同樣去從事一個工作,這樣子叫同事攝。

同事攝分成兩科,庚一、不為助伴戒,跟眾生不作資助跟同伴,就犯到這條戒。不為助伴戒當中分兩科,辛一、有違犯,有違犯當中我們先看染違犯: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諸有情所應作事,懷嫌恨心、懷恚惱心,不為助伴。謂於能辦所應作事,或於道路若往若來,或於正說事業加行,或於掌護所有財寶,或於和好乖離諍訟,或於吉會,或於福業,不為助伴,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一個安住在菩薩種性的菩薩,他對於有情,有情是指菩薩所熟悉的有情,特別指的是這個菩薩所攝受的眷屬,他所攝受的有情,這個有情有一些所應作事,日常生活當中有一些他必須要去做的,這個地方不單指的是佛法的修學,就是這個事情對有情他一定要做的,這個是他生命的必需品,只要是不違背佛法因果的道理的,他都必須要去做的,都叫做所應作事。

菩薩對於有情所應作事,懷著嫌棄的心情、或者懷著瞋惱的心情,不為助伴,這是成立犯戒的第一個理由。第二個因緣,「謂於能辦所應作事」,就是說前面是就著有情所做的事情,他是所應作,這個有情他必須要這樣做,他的生命的因緣如此;第二個菩薩對於這件事情有能力來成辦,就是你不是沒有能力,你對於這個有情所應作的事情,你有這方面特殊的能力能夠幫助他的。

「或於道路若往若來」,這以下講出幾種情況。什麼叫做有情所應作事呢?或者說這個人他定期要去看病,他身體有病,或者他定期要去辦事情,在道路當中或往或來,你也不陪他去。

「或於正說事業加行」,這個有情眾生去作一些經營管理、作常住的執事,事業加行,你對經營管理這方面剛好有專長,你不去幫助他。

「或於掌護所有財寶」,對於財物的管理你剛好有這方面的善巧。或者是對於和好乖離諍訟,對於這種人事的協調乖離鬥爭,你剛好有這方面的專長。或者是吉會,常住要辦慶祝阿彌陀佛聖誕、觀世音菩薩聖誕的法會,辦法會你剛好有這方面的專長。

或者是種種的福業,放生、印經種種的福業,你對這樣的一種放生、印經的福業,你也有這方面的專長。菩薩有這方面的能力,不為助伴,對有情眾生不加以資助,實質的資助或精神上的鼓勵,這個菩薩就犯了這條戒。

壬二、非染違犯

若為懶惰懈怠所蔽,不為助伴,非染違犯。

就是說你不為助伴,實在是因為事情太忙,一時的懶惰懈怠,對於有情所應作的事情你沒有去參與,沒有去助伴,這樣子是非染違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