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講)

請大家打開《瑜伽菩薩戒本補充講表》第二頁。

我們這一課講到「障佈施度」,在整個修學善法當中,整個六度當中是以佈施度為首,以佈施來當做整個修善的第一個方法。佈施主要是在訓練我們在整個施舍的過程當中栽培一種舍心,來對治我們的慳貪,這個是整個佈施的定義。

佛陀安立菩薩的佈施主要有兩個意義:從自利的角度是成就福德,就是菩薩你要能夠度化眾生,你要先讓自己在生命當中的資具沒有匱乏,所以在佈施當中,我們內心當中因為舍心的活動栽培一個福德,使令我們生命能夠投生在一個富貴的家族,有富貴的家族才會產生一種威德,有攝受力;第二個是廣結善緣,雖然佛法真正對眾生的利益是弘護正法、開啟眾生的智慧,但是如果不假借佈施的因緣來跟眾生結善緣,眾生很難去信解佛法。所以在六度當中佛陀安立佈施為首,主要的是成就福德跟廣結善緣,是這兩個意義。

佈施的障礙是慳貪,因為佈施的因地跟果報不是當下成就,所以我們今天去佈施,可能我們還是繼續貧窮,我們的果報可能是在來生、或者再來生,我們不能馬上看到未來的果報,這對我們在行佈施的時候產生障礙了。

龍樹菩薩在《智度論》當中講一個小故事勉勵我們修持佈施的行者,他說:過去有一個國王,這國王生了一個重病,非常的嚴重,就召請天下的醫生來醫治他的病,這個時候有一個名醫來應徵、治病,果然醫術高明,在治理的過程當中,國王的病情就慢慢有好轉;但是國王都沒有賞賜他什麼東西、都沒有任何的表達,只是表達感謝之意而已。這個醫生就心情不快樂,不快樂,但是他是國王,他也就勉為其難的繼續把他的病治好。治好以後,國王只是說「謝謝你,你真是辛苦了」,他就回去了。回去以後,快到他家的時候,遠處看到一群的羊群,他就問:某某人,這羊群是怎麼來的呢?

前面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家庭,有一個醫生給國王治病,治好了以後,國王賞這些羊群給他。他內心就很歡喜。再繼續走又看到一群的牛群,他也是問人家,說:有一個醫生把國王的病治好了,國王賞給他這些牛。回到家以後,他過去那個破舊的家消失了,是一個廣大莊嚴的房舍,他太太很歡喜的說:你為國王治病,國王幫我們蓋這麼漂亮的房子。

醫生很後悔的說:我要早知道有這樣的果報,當初在治國王病的時候,我應該要更加的心甘情願、更加用心才對。這意思就是說,我們今生也可能會受用一些安樂的果報,或多或少。但這些安樂的果報是怎麼來的呢?不是上帝送的、也不是自然產生的,一切法有它的因緣,有它背後的理由軌則,就是你曾經造作一個業力,所以我們眾生往往在受果報的時候才後悔說:我當初在造因地的時候為什麼不多造一點。但是「往者已矣,來者可追」,你這種心情為什麼不用在勉勵自己現在造因地的時候就造圓滿一點!

所以這意思就是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我們重點在今生,我們深信當來的果報,我們真正以平等心、佈施心、堅固心來修習施舍,我們一定會因為這樣子而成就廣大的福德資糧,也因為這樣子而廣結善緣。這個是講到佈施度的體性跟相貌,我們回到《講義》,看第十三頁:

己一、障佈施度

庚一、不供三寶戒

辛一、明違犯

壬一、明染違犯

佈施是我們應該要修習的法門,假設以下的七條我們沒有去做,對佈施的法就產生了障礙,當然也就障礙了菩提心,這七條戒如果沒有去奉行、沒有去實踐,就障礙佈施度,這當中有七科。以下七科所面對的所緣境,是先三寶、再師長、再廣泛的眾生,以施舍心來面對三種境界而開出七條戒。先看庚一、不供三寶戒,供養三寶是應該做的,假設我們不去做就犯戒了,施舍第一個所緣境是面對三寶的境界,這當中分兩科,先說明犯相,犯戒的相貌,犯相當中分成染違犯跟非染違犯,先看染違犯的相貌,看戒文: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日日中,若於如來、或為如來造制多所;若於正法、或為正法造經卷所,謂諸菩薩素呾纜藏、摩呾理迦;若於僧伽,謂十方界已入大地諸菩薩眾:若不以其或少或多諸供養具而為供養,下至以身一拜禮敬,下至以語一四句頌讚佛法僧真實功德,下至以心一清淨信隨念三寶真實功德,空度日夜,是名有犯,有所違越。若不恭敬懶惰懈怠而違犯者,是染違犯。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一個安住在菩薩種性的菩薩,換句話說他有犯戒的資格。首先我們先看他犯戒的時間,犯戒的時間是於日日中,在整個一日一夜當中,就是在一天當中,不供三寶的期限是以一天來當做期限。他所犯的境界、所緣的境界是一個三寶的境界,先看佛寶:「若於如來、或為如來造制多所」,假設你生長在正法時代,你當然面對的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佛陀;我們在末法、像法時代,看到的是所謂的制多所,制多所就是塔廟,用木頭或者石頭所做的塔廟 ,這是第一個所緣境,我們面對的是佛陀、或者佛像塔廟。

第二個是法寶:「若於正法、或為正法造經卷所,謂諸菩薩素呾纜藏、摩呾理迦」,我們對的是大乘的正法,這個法指的是涅槃、真理,這個真理有開啟眾生智慧的作用,譬如業果的道理、空性的道理、真如的道理。但是這些道理必須要文字來表達,所以我們對於真理的歸依,也應該對於文字的歸依,就是「正法造經卷所」,歷代的祖師把這個真理用文字記載下來。比如說佛陀為了表達無常的道理,就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陀用做夢來比喻生命的無常,從文字當中我們去覺悟真理,所以對於文字的經卷,也是我們應該歸依的對像,經卷所在就是法寶所在,乃至於菩薩的經藏跟論藏都是我們菩薩歸依的境界。

第三個是僧寶:「若於僧伽,謂十方界已入大地諸菩薩眾」,這就是僧寶,這個地方僧寶的歸依境不是一般凡夫的僧寶,是在十方世界當中已證入大地的這些諸菩薩眾,大地菩薩就是法身菩薩。法身菩薩為什麼叫大地呢?因為大地有兩個功德:第一個、它不動,這個人在大地上走來走去,但是大地本身不動,法身菩薩內心當中有我空、法空的智慧,他面對境界的時候能夠不為所動;第二個、法身菩薩已經有大悲心,就像大地能夠荷負眾生,一切的草木都依止大地而生起。入了大地的,像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這都是我們所歸依的境界。

一個菩薩在一天一夜當中,對於佛寶、法寶、僧寶沒有以他或少或多的能力,用種種供養的資具來供養。以下講出供養三寶最低的標準,從身業角度,下至以身一拜禮敬,你一天當中都沒有跟佛陀拜一拜,跟法寶、僧寶拜一拜,一拜都沒有。所以我們做早晚課,剛開始先拜三拜,就是「南無常住十方佛、南無常住十方法、南無常住十方僧」,這就是最低的一個恭敬,身業。當然你要是打妄想,你三拜打妄想的話你就是犯戒了,因為你心為業主,你內心當中沒有作意「南無常住十方佛」,你拜下去就不是在拜誰,所以你在拜三拜時是要作意的。因為這個業,我們經常講「業是沒有方向性的,一定要由心來引導」,這個心就給這個業一個方向,你怎麼作意,這個業就往這個方向去前進。所以我們在拜三拜的時候要作意,一定要「南無常住十方佛、南無常住十方法、南無常住十方僧」,這樣子我們就達到供養三寶最低的身業的標準。

第二個口業,口業起碼要用四句偈來讚歎佛法僧的真實功德,比如說佛的功德,我們就讚歎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讚歎阿彌陀佛身口意的功德。法寶,我們剛開始上課之前:「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僧寶,古德也作出一個偈頌,「僧寶清淨不思議,身披如來福田衣,堪作人天功德主,堅持淨戒行無違」。這個偈頌,首先兩段是讚歎僧寶的自體,「僧寶清淨不思議,身披如來福田衣」就是僧寶,這個人發心出家,他能夠剃髮染衣穿上袈裟、現出清淨的幢相,這件事情不可思議,他在世間當中就扮演著佛陀的角色,從自體來說,他現出清淨的幢相。從功能上來說,他能夠「堪作人天功德主,堅持淨戒行無違」,他能夠依止僧寶的住世使令正法久住,弘護正法,續佛慧命,所以僧寶也值得讚歎。一個受了菩薩戒的菩薩,他一天當中起碼要用四句偈來讚歎佛法僧的真實功德,這個是口業最低的供養標準。

再看意業的標準:「下至以心一清淨信隨念三寶真實功德」,我們內心通常打很多妄想,一天打很多很多的妄想,但是你起碼在無量無邊的妄想當中,你要暫時把妄想停下來,你要有一念的信心去憶念三寶的功德,你或者做定課,或者在平常工作的時候想一想三寶的功德是無所不在的,這個是存在法界的一種真實力量,而且三寶決定能夠救拔我,你至少要有一念這樣的想法,以這個清淨的信心來憶念三寶的功德,這個是意業供養的最低標準。

假設菩薩一天當中,都在這個世間的塵勞當中度過,身也沒有禮拜、口也沒有讚歎、意業也沒有歸依,空度日夜,今天這個光陰對你來說是白白浪費掉了。這樣子是名有犯,有所違越,你已經忘掉你曾經在三寶面前所許下的誓願,你曾經很認真的向三寶宣佈你的生命要做三件事情:「第一個誓斷一切惡,第二個誓修一切善,第三個誓度一切眾生」,而在誓修一切善當中以佈施為首,而佈施所面對的第一個境界是三寶的境界,你都沒有去修善,所以有所違越,你違背了你當初的誓願。若不恭敬懶惰懈怠而違犯者,是染違犯。這樣子是什麼違背呢?因為你內心當中心存不恭,就是輕慢心,不恭敬,由輕慢心引生懶惰懈怠 ,這樣子是依止染污的煩惱所違犯的罪相,這個是重的突吉羅罪,必須對一個菩薩做對首懺。我們再看下一科:

壬二、明非染違犯

若誤失念而違犯者,非染違犯。

如果是一時的失念,就是外務繁忙,你不是因為輕慢心,實在是太忙了,你平常都有做定課,一時的失去正念而沒有供養三寶,這種情況有犯,但是犯比較輕,因為不是依止煩惱來犯戒、不是依止輕慢心,只是一時的失念,這個時候是結輕的突吉羅罪,只要責心懺就可以。在整個輕戒當中這是第一條戒,古德也特別重視,他認為這條戒有它特殊的意義:從表面上來說,佛陀要我們供養三寶;但這當中有他的深義,深深的意義,就著三寶的境界來說,你供不供養他都無所謂,他內心當中有廣大的功德,但是為什麼佛陀一定要佛弟子每天供養三寶?因為三寶對我們有救拔義,假設我們不跟三寶結緣,我們所生起的菩提心假設沒有三寶的加被,我們就容易退轉、很容易退轉。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大富長者,這個大富長者家財很多,但是到了中年都沒有生兒子,於是就向神明祈求,祈求以後果然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是大福德的境界,出生以後,他的家裡就從地湧出一隻金色的象,這隻金色的象,它不但身體是金色的,連排出的排泄物都是黃金,所以大富長者就把這個兒子稱為象護,出生就有象來保護他。這個孩子整天騎著象到處去遊玩,他長大了,這只象也跟著長大。

有一天(古時候是封建制度,種性的氣氛很明顯,有錢人都是跟有錢人在一起,這些公子哥整天遊玩),大家就談論「大家說說家裡面有什麼樣特殊的、可貴的、珍寶的事情」,每一個人都宣說,象護說:我出生的時候有一隻金色的象,生出來不但金色的,放出的排泄物也都是黃金。這個時候阿闍世是王子,他聽到以後就生起貪心,就跟旁邊的侍者說:有一天我做國王的時候,你要提醒我這件事情。阿闍世王,諸位知道,他是殺父、犯忤逆,他覺得他父親實在活得太久了,他都不能做國王,就跟提婆達多合作把他的父親頻婆娑羅王給害死。害死了以後做了國王,那個侍者說:你當初要我提醒你,現在你做了國王,你要把象護的金象奪過來。

阿闍世王就邀請象護到王宮裡面用餐,這個時候象護的父親(他是個大臣)就說:阿闍世王是一個壞人,他噁心很重,你不要去,人家恐怕是要傷害你。但是象護因為福德力強,他說「沒關係,我無所畏懼」,就帶著象去應供。吃完飯以後,阿闍世王說:你現在可以回去了,但是你這只像要留下來。

象護就回去了,但是這只像是福德所招感的,不能用強力去奪取,所以這只象就從地上消失,跑回他家裡面又出來了。這個時候阿闍世王生氣了,象護的父親說:你現在有殺身之罪,你現在唯一的路就是出家。

在印度的話出家就沒事了,當然他也不是發好心出家,就是害怕被殺所以就出家了。但是有善根的人畢竟不一樣,他剛開始出家不是為了修行,但是他整天在佛法僧的熏習之下,就觸動他的善根,後來他也證了阿羅漢果。證了阿羅漢果以後,他托缽的時候後面就跟著象,因為比丘不能騎象(笑),象就跟著去托缽,這只象不是普通的象,是全身放金色光的象,很多信徒很好奇,就像我們現在佛教界,一窩蜂的幾台遊覽車相約就去寺廟,去拜訪這個像護比丘,不是來求法的,是要看那只象的。

這個時候比丘僧團就受到干擾,就告訴佛陀說:我們在修止觀的時候,這些居士都來看這只象,對我們造成干擾。佛陀就把象護比丘找過來說:你現在證得阿羅漢果了,這只像是你過去的福德所招感,你現在不需要它了,可以請它離開了,不要給僧團造成干擾。象護比丘說:我也不需要它,但是它一直要跟著我,我有什麼辦法?

佛陀說:你跟這只象說:賢善,汝去不需住此,講三次。這個像護比丘如是的講三次,這只象就消失掉了。

諸多比丘就產生疑問說:佛陀,象護比丘是什麼因緣有象的保護?有什麼因緣能夠出家,這麼快成就阿羅漢果?

佛陀說:過去世的時候,象護比丘是一個做買賣的商人,他做完買賣以後賺到一點錢,準備回家的時候路過一間寺廟,寺廟裡面有法師說法,這個商人進去聽法以後起歡喜心,歡喜心到大殿拜佛的時候,我們知道賢劫千佛都是先升到兜率天去,然後從兜率天裡面乘六牙白象降生到人世間成佛,在大殿當中剛好供養一尊當來下生的佛,就是有一個菩薩乘著六牙白象,但是這個六牙白象的整個材質已經剝落了、顏色也褪了,這個時候商人起一念的佈施心,就請人把它修復、上美好的顏色。

因為這樣施舍的緣故,就生生世世生長在有三寶的地方。一個人最可悲的不是貧窮,一個人最可悲的是生長在沒有三寶住世的地方,這個生命對他來說沒辦法增上,象護因為生長在三寶的地方生生世世的栽培,到釋迦牟尼佛的時候善根成熟了,就成就阿羅漢果。所以古德批註這個戒文的時候再三強調:供養三寶本身不是面對三寶得到利益,而是要給菩薩栽培一個跟三寶得度的因緣。

我們應該去思惟一個問題:阿彌陀佛的功德是平等的,「菩薩清涼月,常游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薩影現中」,就是說阿彌陀佛的心是平等,為什麼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有來接這個人、沒來接這個人,這是怎麼回事呢?佛陀的心是平等的,但是佛陀跟眾生的緣有淺深的不同,所以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上解釋說:佛陀有大悲心,但是我們為什麼還要念佛,佛陀才來救拔我們?難道一定要我們去念他,佛陀才救我們嗎?這當中還有講條件的嗎?不是這個意思,而是「佛度生,生受化,其間難易淺深總在於緣」,因為你必須跟佛陀結一個緣,他才有辦法依止因緣的力量來救拔你,你不跟佛陀結緣,佛陀即使有大悲心也無從下手,他比你還緊張。

我們舉一個例子,說是千江有水千江月,月亮本身是平等,它沒有故意要去照亮誰、不照亮誰:但是你要把水準備好,這個月亮就會在水中映現出影像;你沒有準備水,月亮就沒辦法千江月,不可以。所以這條戒的真正意義就是說:我們在供養三寶的時候,使令菩薩跟三寶結緣,我們在三界流轉當中,就能夠不斷的遇到三寶的住世,得到三寶的開導、救拔,我們的善根會不斷的增長。

所以在《唯識三十頌》講到資糧位的菩薩,資糧位的菩薩他所依止的力量,除了內在的內因力,就是菩提心的作意,你經常提醒你自己發了菩提心,你要憶念你的本願,常憶受體;但是更重要的是外緣力,就是三寶的救拔,你要經常憶念三寶,祈求三寶的加被。這一條戒的制戒意義,就是希望菩薩透過我們對三寶的禮拜、讚歎、歸依跟三寶結緣,創造一個未來得度的因緣,是這個意思。

辛二、明不犯相

說明開緣的情況:

無違犯者:謂心狂亂;若已證入淨意樂地,常無違犯。由得清淨意樂菩薩,譬如已得證淨苾芻,恆時法爾於佛法僧,以勝供具承事供養。

開緣的情況是有兩種:第一個是你精神錯亂,這個是通緣,通於一切的緣;第二個是別緣,就是說你已經成就了清淨意樂,就是初地菩薩 ,你入了初地,你就沒有所謂的供養三寶、做定課這件事情。為什麼呢?因為一個初地菩薩他內心當中產生了清淨意樂,就好像是已經證得初果的淨信「苾芻」,初果的聖人他有四不壞信,對佛法僧戒成就堅固不可破壞的信仰,他恆常能夠跟三寶相應;初地菩薩亦復如是,他內心當中恆常跟他的五分法身相應,所以他不必假借這些事相的種種資具來供養,他內心當中就恆常跟三寶相應。

我們解釋這個開緣的意義。三寶有兩種:一個是理體三寶,一個是住持三寶。理體三寶是約內心的功德,內心的五分法身;住持三寶就是我們能夠見聞覺知的,佛寶是塔廟,法寶是經卷,僧寶就是剃髮染衣的這些出家眾。究竟來說,我們真實歸依的是理體三寶、是內心的五分法身,是我們歸依的境界,我們應該要放棄妄想,要隨順五分法身,應該是歸依五分法身,而不是歸依妄想。

但是剛開始的時候,你應該是從有相的三寶而趨向無相的三寶,應該是這樣子的。我去馬來西亞講《阿彌陀經》的時候,有一個居士,這個居士是學般若法門的,我在裡面講到持名的殊勝,他問我說:我們念佛應該念法身佛就好,為什麼要念這個佛號?

當然這樣講是對的,我們真正歸依的是法身佛;但是這個地方有一個問題,法身的理體不是凡夫的心所緣的境界,你攀緣不到法身,我們說「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在本尊相應法當中,我們所歸依的境是彌陀的功德,但是諸位想到:誰代表阿彌陀佛?誰?

是佛的法身,當然阿彌陀佛法身是大功德法之所莊嚴,故名法身。那是佛的法身,你能夠攀緣得到嗎?我們凡夫只能夠在我相的境界活動,所以《法華經》上說開方便門,示真實相。

假設我們一開始不依止佛的名號、以名號為所緣境,然後從有相行入無相行,你怎麼歸依佛陀?所以這個地方意思就是說,我們生死凡夫,剛開始一定要假借有相的造作,你要強迫自己身業禮拜、口業讚歎、意業歸依,然後從有相的歸依慢慢來淨化內心,最後歸依到你內心的真實五分法身的理體三寶。當然你已經證得初地菩薩,你的目標達到了,這些方便法門對你來說是可有可無的,是這個意思。

庚二、貪求名利戒

辛一、明染犯相

前面一條戒是就著因地的施舍供養三寶;這個地方是說,當我們透過施舍以後,有名利的果報出現,我們也應該要施舍,對果報的施舍。這當中先說明染污犯的相貌,看戒文: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有其大欲 而無喜足 ,於諸利養及以恭敬生著不舍,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一個安住在菩薩種性的菩薩,這個菩薩歡喜去供養三寶、廣修福德、造種種的善法,但是這個菩薩有一個障礙,就是他有一種很強烈的慾望,這個慾望很難使令他滿足的。什麼樣的慾望呢?「於諸利養及以恭敬生著不舍」,他內心對於別人供養的財物資具,以及別人對他行為乃至言詞的恭敬讚歎,他深深的愛著不願意棄舍,這樣子就違背了他的菩提心,違背他菩薩的戒體,而且是重的突吉羅罪,是染污犯的情況。

辛二、明無違犯相

看開緣的情況:

無違犯者:謂為斷彼生起樂欲,發勤精進,攝彼對治,雖勤遮遏,而為猛利性惑所蔽,數起現行。

開緣的情況是說,對一個初心菩薩,他發了菩提心,他已經努力的要往無上菩提的方向去追求,但是每一個人修學佛法都從凡夫開始,他過去生熏習了很多貪慾的煩惱,有時候活動、有時候不起現行,他內心當中對於貪慾的煩惱也是非常的厭惡,「斷彼生起樂欲」,他內心當中已經生起了這樣的增上慚愧,對於他去貪求利養恭敬煩惱的事情感到深深的厭惡,不但是有厭惡的心情,而且他發勤精進,攝彼對治,他也不斷的採取實際的對治行動,他經常修無常觀、無我觀,他不斷的強迫的告訴自己「這個名聞利養是無常敗壞的,一下子就過去了,我追求的是廣大的功德,我不應該貪著路邊的小花,應該繼續往前走」,他也不斷的以這個真理來開導自己。

但是「雖勤遮遏 ,而為猛利性惑所蔽」,他不斷用真理來開導自心使令保持正念,但是多生多劫煩惱的習性畢竟太粗重了,他被強烈的貪慾煩惱所遮蔽,而數數的起現行,這樣的情況是列入開緣。這意思就是說,佛陀給菩薩有成長的空間,但是關鍵點在於你已經很努力在對治了。

很努力在對治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就是說你這個人有希望、有潛力。

就是說這兩個人都起煩惱,這兩個人都起煩惱:一個人是根本不知道東西南北,內心當中沒有願力、也沒有正見,這個人完全沒有希望,他今天如此、明天也如此,今生如此、來生更是如此,他是這樣子;另外一個人也起煩惱,但是他已經明白了真理,這個是難能可貴的,他心中已經有光明,他現在是暫時的起煩惱,但是光明能夠破除黑暗、真理能夠對治愚癡,只要他不放棄努力,他總有一天能夠進步。

所以佛陀對於初心菩薩已經努力的對治所生起的這種暫時的現行是列入開緣的,這個地方是這個意思。後面有很多條戒都是這樣的意思,就是你已經產生增上慚愧,而且努力的對治,但是他這個煩惱還是數數的現起,依止慚愧心的緣故,這一條戒是列入開緣的情況。

這個是講到「貪求名利戒」。名利,名利這一條戒對我們菩薩來說很重要。我們如果是一個初發心的菩薩、或者剛出家,對名利可能沒什麼感覺,因為你們的心……

我自己作僧教育做了十幾年,我發覺一個剛出家的人是什麼樣的相貌?剛出家的人,百分之九十的時間都在對治心中的煩惱(呵──),已經沒有多餘的精神體力,因為他跟煩惱搏鬥完已經是精疲力盡,兩個人打成平手。剛出家的人,你看他的相貌就是苦苦惱惱的、心有千千結;但是我們不要笑他,他有希望。你看那些世間人活得很快樂,他沒什麼希望,他那個快樂都是表相的,他心中的煩惱都沒有對治,他隨時會痛苦的,風一吹來就痛苦了,所以那種沒有對治力的快樂那個是不堅固的。

所以一個剛開始的人談不上名利,因為他沒有什麼資糧,誰也不甩他的;但是當一個人慢慢煩惱淡薄了,他內心當中三寶那個寶不可思議,僧寶的境界,他每天不斷的禮拜、讚歎、供養,一天一天、五年過去、十年過去的時候,他生命會不一樣,出家人跟在家人又不一樣,他的資糧廣大,很自然就會有一些名聞利養的境界出現,很自然,而這個時候是另一層考驗。就是說他第一場戰爭打勝了,把內心煩惱調下來了,沒有斷,但是調伏住了;第二個就是面對這些名聞利養的境界,怎麼衝過去,這就是一個問題。

所以這個生命每一個時段都有他相對的障礙,所以成佛之道你要有心理準備,這是長期抗戰,除非你成佛,否則不可能有休息的一天,你每一個生命的點都有他新的考驗。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去思惟一個問題:這個名利是怎麼來的?我們應該修因緣觀。

我們如果不修因緣觀很容易會墮入我愛執:他是沖著我來的,他為什麼恭敬他不恭敬我?這個名聞利養財富都是沖著我來的。你這樣的一種錯誤思考,你就被它心隨境轉。其實我們所說的這個我是不可得,我們一個人會有名聞利養,是因為你有善業力,有善業力的關係。

在《大乘莊嚴經論》上講一個譬喻 說:獅子跟野狗的差別,「獅子為箭所射,觀其來處」,獵人拿這個箭去射獅子,獅子先裝死看看誰射我,它用它最後的體力奮力一搏,把射它的人咬死,獅子是有智慧,知道因緣觀。愚癡的狗「為石所擊,追石而咬」,就是這隻狗它被石頭打了以後,它說「你這個石頭怎麼打我」,就咬這個石頭、追這個石頭,它不管是誰打它的。

這是比喻有智慧跟沒有智慧的差別,就是說一個愚癡的眾生,他名利現前的時候,他還會思惟「這個是你剛開始出家的時候辛辛苦苦積功累德的因緣,你現在貪著這個,對生命就會產生遮障」。

就是說生命的果報是你的善業,諸位你看看,那些古代的大德印光大師、蕅益大師,一生都過著勤苦的生活,他把最後的福報都放在臨命終,所以臨命終都安祥自在,把生命迴向臨終的無障礙、迴向他來生的求生淨土。

諸位如果注意看看,一個人在世間上福報花費太厲害的時候,臨終的時候都不吉祥,你注意看看,如果你用心看的話,不管藏傳仁波切、不管顯教的法師,他一生當中過分的受用他的名聞利養,到臨終的時候都容易錯亂,所以這個地方要注意。所以我們一個人修學菩薩道,你一定要有長遠的眼光,你不能只看到今生,要有無量的生命觀。

所以蕅益大師說:沒有高超的見地,你就培養不出高尚的品格。你生命當中沒有一種高超的見地,要你把菩薩戒持好絕對不可能,這個東西不是勉強,你勉強自己不這樣做那樣做,勉強的東西絕對不會持久,因為你沒有目標、沒有方向。

所以為什麼我們發了菩提心以後,要有正知見來引導菩提心,就是這個意思。在座的諸位,如果我們真正的修行,名聞利養遲早會出現,但是你一定要通得過去,當然你知道名聞利養會給你信心,原來造善真的能夠成就可樂的果報,但是真正的可樂果報在後面──究竟的安樂,常樂我淨的無上菩提,我們應該要繼續走過去。好,我們今天講到這個地方。

(視頻、音頻都只是講到這個地方。)

以下我簡單的回答兩個人的問題,其它的我們以後看因緣再回答。

【學員提問】:何謂業道罪?

【師父答疑】:業道罪是針對制教罪來說。業道罪就是說你造了業,這個罪業就會引導你到三惡道去,你懺悔以後把三惡道的果報消滅了,就是你滅除業道罪。但是如果你受了戒,你犯的戒是兩條罪,一個是業道罪、一個是制教罪。制教就是佛陀為了令正法久住,它另外又安立一條罪來約束我們,特別是比丘、比丘尼這個出家眾。有些罪你可以透過懺悔,滅除你三惡道的果報;但是你只是一般的懺悔是不能滅這個制教罪,比如說你犯了四根本重罪,你就算是懺悔見到好相,你內心完全清淨光明,但是還是不能恢復你比丘、比丘尼的階位,就是(犯四重罪)這個制教罪是不能懺悔的。

這個理由就是說:因為三寶的安立有更重要的功能,他要令正法久住,他不能讓眾生起譏嫌,他要維持僧團的清譽,清淨的名譽,所以佛陀的用心良苦,因為整個正法的住世來自於如法和合僧團的住持,他不能因為一兩個人的開緣,而破壞整個僧團的章法次序。所以業道罪就是業果的罪,你懺悔一定能夠滅除業果的罪,但是不一定能夠滅除制教的罪,制教罪有制教的懺法。所以你要是受了戒,你兩個懺悔方法都必須要去遵守,一個是化教的業果罪、一個是制教的懺法都需要。

【學員提問】:請法師慈悲,簡別南山圓教宗的戒體跟《梵網經菩薩戒》的戒體的差別?

【師父答疑】:菩薩的戒體都是菩提心,菩提心的內涵有淺深兩種的差別。我們今天研究的是《瑜伽菩薩戒》,《瑜伽菩薩戒》的戒體是約著阿賴耶識的善種子來安立的,他的方向是說:我們現在是一個阿賴耶識、是一個迷惑的眾生、是一個個體的生命,在整個迷惑當中,先栽培一個無漏的善種子、一個清淨的願力,再由這個願力表現出持戒的行為,斷惡、修善、度眾生的行為,這個行為再熏習你的清淨願力,如是展轉能淨妄源。《瑜伽菩薩戒》修行的概念是這樣:我現在是生死凡夫,但是沒關係,我好好的發願、好好的奉持菩薩戒法,總有一天我可以清淨我心中的妄想而成就佛道,這個就是《瑜伽菩薩戒》的戒體,所謂的阿賴耶識的善種子。

《梵網經》的戒體不是這個看法,他的菩提心一開始就「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就是說我內心當中沒有所謂阿賴耶不阿賴耶,把阿賴耶識撥開來。所以《唯識三十頌》說:「初阿賴耶識,異熟一切種,不可知執受,處了常與觸,作意受想思,相應唯舍受。」就是說阿賴耶識是一個因緣所生法,所以《梵網經菩薩戒》的戒體是看得更深,把阿賴耶識這個因緣所生法撥開來,你看到了什麼?看到一個如的境界現前。這個時候你以你這一念的清淨心跟諸佛相同的清淨心去發菩提心,這個時候你一開始就相信你就是佛、名字即佛,你是從清淨心出發,所以《梵網經》的戒體是「本源自性清淨」,它不是阿賴耶識的善種子。

我們舉一個例子諸位來思考:說有一個大富長者,他要請一個工人,有兩個人來應徵,這兩個人都可以繼承大富長者的階位。第一個人一開始就相信「我本來就是大富長者的兒子,我是一時的迷失而已」,他在工作的時候,他就深信「他就是大富長者的兒子」;第二人不知道自己就是大富長者的兒子,但是他認為「我不是你的兒子沒有關係,我只要努力,總有一天還是可以繼承這個階位」:所以這兩個人心情不同。所以諸位你看看,這兩個戒體所帶動的菩薩道會有所不同。你看表現在《瑜伽菩薩戒》的戒體,它是次第的、次第的成就;《梵網經》的戒體是圓融無礙的,它的戒相是圓融無礙的。這兩個諸位可以簡別簡別。

【學員提問】:十善法為凡聖同歸、大小兼備的菩薩戒法之基,道俗受十善法不慎有所違犯,當如何懺悔?

【師父答疑】:其實這個懺悔,如果我們從化教的角度,那當然是拜《八十八佛》《大悲懺》。但是這個制教,諸位知道什麼叫制教嗎?制教是僧眾才有的。其實菩薩戒的懺悔,你看蕅益大師的《梵網經菩薩戒》懺法,他是把制教的羯磨文拿來用的,因為化教根本就沒有制教的懺法,是不是!現在大家學戒律很流行「義判」(呵──),就是這個意思,從義理上來判斷也是可行,我們不一定要死在文字的相貌。

從義判的角度,這個十善法也可以比照僧眾的懺悔法,像對首法:大德一心念,我某甲犯什麼罪,今向大德發露懺悔,懺悔則清淨……對方說:自責汝心生厭離。那就可以了。如果你也受了十善法,在制教的懺法,可以比照比丘、比丘尼制教的懺法來懺。就像菩薩戒一樣,其實菩薩戒也是化教,但是它的懺法、它的羯磨文,古德是把比丘、比丘尼的制教羯磨文拿來用。但是你要滅業道罪,你還是要拜《八十八佛》,通懺過去、現在、未來的罪。所以懺悔法有制化二教的懺法。

【學員提問】:權教的唯識學判眾生有五種種性,其中的無性種性是斷佛性、斷善根,既然沒有三乘的種子,連煩惱障、所知障亦沒有辦法斷除,永遠在五趣中沉淪生死。然而經論云:諸佛不斷惡、闡提不斷善,有情無情同圓種智,深信一切含生同一真性,但由客塵煩惱所覆,暫時不能顯了。諸說皆與眾生無限的希望、普成佛道,何以唯識施設無性種性之說?

【師父答疑】:唯識學安立五種種性,很多圓教學者有所意見。但是諸位要想想看,唯識學它整個生命的出發點是從阿賴耶識安立的,它為了解釋眾生的差別,它必須安立這個種性。就是說有些人在成佛之道,他一定要先做國王,你說要他發菩提心,不可能,他一定譭謗大乘佛法。有些人在整個成佛之道當中,他一定要先做做國王,過過癮,他才心甘情願的趨向無上菩提。有些人內心當中有這種傾向,一定要先成就阿羅漢果再回小向大,說什麼都不能改。佛陀出世以後,這個二乘種性,佛陀講《法華經》,五千人退席,他不聽。就是說佛陀為了解釋眾生習性的差別,所以安立了這五種種性,是就著他的功能的強弱。

但是這個五種種性基本上也是因緣所生法,諸位要注意它也是因緣所生法,是多生多劫熏習而成的。當我們把因緣所生法撥開以後,其實五種種性的眾生他的內心都是清淨心,並不是有自性的,是可以改變的,因緣所生法的意思就是可以改變的。那佛陀為什麼安立五種種性呢?就是要解釋成佛之道,為什麼有些人要先成就人天果報、有些人要先成就二乘果報、有些人會直趨無上菩提,有這個差別,就是他宿世的種性有所差別,是依止這樣的因緣而安立的。不是說無性種性就不能成佛,只是說成佛的時間會比一般人的時間慢,因為他善根的栽培會比較困難而安立的。

【學員提問】:中國大乘佛教的教義有三系,所謂的法性空慧、法相唯識、法界圓覺,而此三系當如何輔助持戒念佛、悟入經教及諸法實相?真常唯心的思想是隋唐至今,與中國有深厚的淵源,這個跟我們民族性有何關係呢?

【師父答疑】:從持戒念佛的角度,念佛法門是本尊相應法,所以念佛法門,如果你是修真常唯心會比較有幫助。就是諸位要知道本尊相應法,我們看經論上,你修淨土宗的觀法,你一開始是先觀「我是業障凡夫,阿彌陀佛是萬德莊嚴」,然後我們歸依佛陀;但是最後一定要入不二法門,本尊跟你不二,你最後一定要觀「你就是本尊、本尊就是你」,這個非常重要,就是本尊的功德你有可能成就。

所以蕅益大師再講三力不可思議,他強調自性功德力、名號功德力、乃至佛的大悲願力。大悲願力跟名號功德力是外力,但是你一定要相信阿彌陀佛的功德是內心本具的,你是假借念佛的因緣而開顯。這個觀念諸位在研究淨土的時候非常重要,你要相信你的心跟阿彌陀佛是不二,這一點很重要。

【學員提問】:法師上課的時候強調眾生善根的栽培,然而大乘佛法義理深遠,佛子行持時,應該如何避免流於陳義過高、徒托空雲、不切實際,而又能從根本戒至微細戒,重及精神內涵堅固持守,以圓融戒定慧三學?

【師父答疑】:這個觀念諸位讀《法華經》會知道,我們研究佛法基本上要掌握權法跟實法。從實法的角度,明白圓融的真理,就是你相信你有佛性、你絕對能夠成佛,成就大乘種性;但是從次第法門,你也應該學人天乘的法、聲聞乘的法來對治你如夢如幻的煩惱跟妄想。所以圓融不能障礙行布、行布不能障礙圓融。

你雖然通達你自己這一念妄想的心是清淨的、妄想是生滅變異無常的,但是為了對治你這種虛幻的妄想,你還是嚴格的去持戒、嚴格的修定修慧。智者大師說:什麼叫妙法蓮華經?他說:權法妙、實法也妙。對治法門很重要,但是你究竟法門也很重要。如果我們今天不成就大乘種性,你先成就阿羅漢再回小向大,那你以後就會耽誤很多很多的時間。所以這個地方,這兩個並沒有衝突,你明白佛性以後,你還是可以嚴持淨戒、修習定慧,都是可以的,來作一些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