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六卷七卷八卷九卷十卷十一卷十二卷十三卷十四卷十五卷十六卷十七卷十八卷十九卷二十卷二十一卷二十二卷二十三卷二十四卷二十五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卷二十八卷二十九卷三十卷三十一卷三十二卷三十三卷三十四卷三十五卷三十六卷三十七卷三十八卷三十九卷四十卷四十一卷四十二卷四十三卷四十四卷四十五卷四十六卷四十七卷四十八卷四十九卷五十卷五十一卷五十二卷五十三卷五十四卷五十五卷五十六卷五十七卷五十八卷五十九卷六十卷六十一卷六十二卷六十三卷六十四卷六十五卷六十六卷六十七卷六十八卷六十九卷七十卷七十一卷七十二卷七十三卷七十四卷七十五卷七十六卷七十七卷七十八卷七十九卷八十卷八十一
佛弟子文庫 > 佛經(大藏經) > 佛經註音版本 > 正文
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大眾言:「我曾往昔無數劫時,於妙光佛末法之中...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然用就體分,非無差別之勢;事依理顯,自有一際之形。其猶病起...文殊菩薩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諦di 1.持誦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薩心咒、亦稱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咒經...讚觀世音菩薩頌...有德女所問大乘經...(印光大師校印本)...佛說捨衛國王十夢經 附西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捨衛國精舍,時有國王名波斯匿,夜夢十事:一者、三釜羅,兩邊釜沸...弟子死復生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祇樹給孤獨園,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俱,菩薩萬二千人,神足弟子五百人...明古吳蕅益釋智旭述 歸命常住大悲尊 應病與藥權實法 亦禮天親造論主 為順初機重解釋 述曰。天親菩薩。以七分建立...菩薩訶色慾法經 後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女色者,世間之枷鎖,凡夫戀著,不能自拔。女色者,世間之重患,凡夫困之,至死...度一切諸佛境界智嚴經...佛說方等般泥洹經卷上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哀泣品第一 聞如是: 一時佛游鳩夷那竭國雙樹間力士所生處。時佛欲般泥...佛本行集經卷第一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發心供養品第一 歸命大智海毗盧遮那佛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住王舍城迦蘭...佛說帝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法大師臣施護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鷲峯山...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捨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聖八關齋。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我今當...造塔功德經序 夫塔者,梵之稱,譯者謂之墳。或方或圓,厥製多緒,乍琢乍璞,文質異宜,並以封樹遺靈、扃鈐法藏,冀表...【法位】 真如之異名。真如為諸法安住之位,故名法位。《法華經·方便品》曰:『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宗鏡錄...(術語)對於取果之稱。為所生之法種因,謂之取果。正於所生之法與以力使之生,謂之與果。俱舍論六曰:能為彼種故名...在團體中,要掌握「功德迴向他人,責任歸於自己」兩大原則,有功的時候不要居功,要把功德迴向給別人;凡是遇到事情...別埋怨自己命運坎坷,先檢討自己負面(黑暗)的心念。了解這道理的人,就不會隨便放縱自己動壞念頭,或負面、黑暗的...佛說:孝順父母,世間第一福田。若能孝順父母,則可得四種福報: 一者、顏色端正。 二者、氣力豐強。 三者、安穩無病...
今列三要,以為成就臨終人往生之據。語雖鄙俚,意本佛經;遇此因緣,悉舉行焉。言三要者:第一、善巧開導安慰,令生...
「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修道的人,心要安放在道上,你有道,龍天護法自然護持。所以修行人不要去打廣告,做宣傳。如果有一點功德,還要藏起...
好,各位同學,阿彌陀佛,大家下午吉祥如意。 今天很冒昧,本來可能諸位聽我們可潛法師一直在講這個系列的天台,但是...有兩位相交多年的朋友,結伴到遠地去經商,兩人身上各自攜帶了大把的黃金和珠寶。由於他們要去的地方,一路上荒山惡...
看四生成就。先看詳示胎生。 見明色發,明見想成,異見成憎,同想成愛,流愛為種,納想為胎。交遘發生,吸引同業,故...慈舟律師行解精進,弘傳華嚴而希心蓮宗,與弘一律師同為民國以來律宗兩大巨擘。慈舟往來南北各地,講經說論,隨處創...
問: 弟子跟您學佛十年,並皈依,已60歲。最近獨子不幸意外去世,我很傷心。佛教不能自殺,我該怎麼辦?我經常以淚洗...人的一生,就像一次長途擺渡。在生命的河流中,我們只能順流而下,不能逆流而上!這一路上,有平川坦途,也會撞上沒有舟...
【註音版】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七十二
0:00 / 0:00
《華嚴經》慧平法師01
《華嚴經》慧平法師02
《華嚴經》慧平法師03
《華嚴經》慧平法師04
《華嚴經》慧平法師05
《華嚴經》慧平法師06
《華嚴經》慧平法師07
《華嚴經》慧平法師08
《華嚴經》慧平法師09
《華嚴經》慧平法師10
《華嚴經》慧平法師11
《華嚴經》慧平法師12
《華嚴經》慧平法師13
《華嚴經》慧平法師14
《華嚴經》慧平法師15
《華嚴經》慧平法師16
《華嚴經》慧平法師17
《華嚴經》慧平法師18
《華嚴經》慧平法師19
《華嚴經》慧平法師20
《華嚴經》慧平法師21
《華嚴經》慧平法師22
《華嚴經》慧平法師23
《華嚴經》慧平法師24
《華嚴經》慧平法師25
《華嚴經》慧平法師26
《華嚴經》慧平法師27
《華嚴經》慧平法師28
《華嚴經》慧平法師29
《華嚴經》慧平法師30
《華嚴經》慧平法師31
《華嚴經》慧平法師32
《華嚴經》慧平法師33
《華嚴經》慧平法師34
《華嚴經》慧平法師35
《華嚴經》慧平法師36
《華嚴經》慧平法師37
《華嚴經》慧平法師38
《華嚴經》慧平法師39
《華嚴經》慧平法師40
《華嚴經》慧平法師41
《華嚴經》慧平法師42
《華嚴經》慧平法師43
《華嚴經》慧平法師44
《華嚴經》慧平法師45
《華嚴經》慧平法師46
《華嚴經》慧平法師47
《華嚴經》慧平法師48
《華嚴經》慧平法師49
《華嚴經》慧平法師50
《華嚴經》慧平法師51
《華嚴經》慧平法師52
《華嚴經》慧平法師53
《華嚴經》慧平法師54
《華嚴經》慧平法師55
《華嚴經》慧平法師56
《華嚴經》慧平法師57
《華嚴經》慧平法師58
《華嚴經》慧平法師59
《華嚴經》慧平法師60
《華嚴經》慧平法師61
《華嚴經》慧平法師62
《華嚴經》慧平法師63
《華嚴經》慧平法師64
《華嚴經》慧平法師65
《華嚴經》慧平法師66
《華嚴經》慧平法師67
《華嚴經》慧平法師68
《華嚴經》慧平法師69
《華嚴經》慧平法師70
《華嚴經》慧平法師71
《華嚴經》慧平法師72
《華嚴經》慧平法師73
《華嚴經》慧平法師74
《華嚴經》慧平法師75
《華嚴經》慧平法師76
《華嚴經》慧平法師77
《華嚴經》慧平法師78
《華嚴經》慧平法師79
《華嚴經》慧平法師80
《華嚴經》慧平法師81
華嚴普賢行願懺1
華嚴普賢行願懺2
華嚴普賢行願懺1
華嚴普賢行願懺2
天寧寺-華嚴經_起梵腔
天寧寺-華嚴經_寶鼎讚疏文
天寧寺-華嚴經_舉讚
華嚴發願文
華嚴經淨行品(旃檀居士)
華嚴經第0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8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81卷(印能法師)
上篇:【註音版】大方廣佛華嚴經(81卷) | 下篇:【註音版】南本大般涅槃經 |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舍離城中,有一梨車,名鞞羅羨那(秦言勇軍)。譬如天與諸天女共...
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文殊菩薩心咒
【註音版】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咒經
【註音版】讚觀世音菩薩頌
【註音版】有德女所問大乘經
【註音版】華嚴經淨行品
佛說捨衛國王十夢經
弟子死復生經
佛遺教經解
菩薩訶色慾法經
【註音版】度一切諸佛境界智嚴經
佛說方等般泥洹經
佛本行集經
佛說帝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佛說八關齋經
佛說造塔功德經
【佛教詞典】法位
【佛教詞典】與果
功德迴向他人,責任歸於自己
事與願違時要好好檢討自己的心念
孝順父母要及時

成就臨終往生,要注意哪三大要事

修行的根本法寶--信願持名
心安放在道上,龍天護法自然護持

宏海法師:心地法門
一比多更好

胎生是什麼因緣而投胎
持律弘教的慈舟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