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六卷七卷八卷九卷十卷十一卷十二卷十三卷十四卷十五卷十六卷十七卷十八卷十九卷二十卷二十一卷二十二卷二十三卷二十四卷二十五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卷二十八卷二十九卷三十卷三十一卷三十二卷三十三卷三十四卷三十五卷三十六卷三十七卷三十八卷三十九卷四十卷四十一卷四十二卷四十三卷四十四卷四十五卷四十六卷四十七卷四十八卷四十九卷五十卷五十一卷五十二卷五十三卷五十四卷五十五卷五十六卷五十七卷五十八卷五十九卷六十卷六十一卷六十二卷六十三卷六十四卷六十五卷六十六卷六十七卷六十八卷六十九卷七十卷七十一卷七十二卷七十三卷七十四卷七十五卷七十六卷七十七卷七十八卷七十九卷八十卷八十一
佛弟子文庫 > 佛經(大藏經) > 佛經註音版本 > 正文
勸發菩提心文...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默;玄旨非言不傳,釋迦所以致教。是以如來出世,大教有三:約...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捨大城竹林園中,與大苾芻眾五百人俱。 時,有眾多苾芻身患痔病,形體羸瘦、痛苦縈纏,於...佛說當來變經...佛說佛名經...佛說摩利支天菩薩陀羅尼經...五蘊皆空經...法句譬喻經卷第一 晉世沙門法炬共法立譯 無常品第一 昔者天帝釋五德離身,自知命盡當下生世間,在陶作家受驢胞胎。何...佛說十力經大唐貞元新譯十地等經記 新譯《十地經》及《迴向輪經》、《十力經等》者,即上都章敬寺沙門悟空本名法界,...放光般若經卷第一 西晉於闐國三藏無羅叉奉 詔譯 摩訶般若波羅蜜放光品第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與...重刊汾陽和尚語錄疏 昔風穴和尚謂首山曰。不幸臨濟之道。至吾將墜於地矣。觀此一眾。雖敏者多。見性者少。吾雖望子之...佛開解梵志阿颰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與五百沙門俱,游於越祇,到鼓車城外樹下坐。比聚有豪賢梵志...佛說魔逆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千二百五十,摩訶菩薩不可計,及欲...(龍藏本)...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 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爾時,摩耶夫人復告善財童子言:「善男子!於此世界三十三天,有王名...修行本起經卷上 後漢西域三藏竺大力共康孟詳譯 現變品第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尼拘陀樹下,與大...佛說解夏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精舍,與五...【邪見】 十種煩惱之一,五見之一。邪見是認為世間無生果之因,亦無可招之果,故為惡不足懼,為善不足法,此種見解,...(地名)慧琳音義二十六曰:優陀延山,此雲日出處也。...一、慈悲心是否有增長 1. 在初地菩薩之前,慈悲心是否有增加是一個重要指標,初地後才會考慮平等心的問題。學佛如果...佛陀在世時有一位弟子,未出家前是一望族中非常有名的長者之子,因好樂佛法而出家。他很有抱負,認為佛陀的弟子中有...
首先,學人歡迎大家來到佛學院參訪。我們早上參加海公師父的告別式,在回程的車上,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就是這個死...
學佛的師兄弟們大概都想讓家里人也學佛。我也不例外,好東西總願意家人共享。 昨天和靜禎師兄聊到這個問題。我現在家...
怎麼開發智慧呢?鈍根、無讀誦性的人,聞地藏菩薩的名號,見地藏菩薩的像,就以他的真誠心,恭敬地向地藏菩薩陳白。...
臨終助念是件好事,好事要好辦,要按印祖撰述的《臨終三大要》及鑒定的《飭終津梁》中講的助念規則,如理如法地去做...一棵樹很喜歡一個小男孩,小男孩經常在樹下玩,有時爬上樹枝打鞦韆玩,有時摘果子吃。累了就躺在樹下休息,樹很高興...
【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能盡形壽遠離殺生。即是施與一切眾生無驚無怖。令諸眾生不生憂苦。離毛豎畏。由此善根速得...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般若波羅蜜多...
在一個村莊裡,一位年輕的村婦和她的婆婆關係非常不好。她覺得婆婆一直都和她作對,處處為難她。她心裡總是想著如何...
佛說戒律就是世出世間善惡的基本準則。因果是規律,戒律是善惡的標準。如何判斷善和惡,以戒律為前提。善惡的判斷有...
佛在楞嚴經中指出六道輪迴中的眾生:純想即飛(生天),純情即墮,情多想少要墮入三惡道,而人道則是處在情想均等的...
【註音版】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一
0:00 / 0:00
《華嚴經》慧平法師01
《華嚴經》慧平法師02
《華嚴經》慧平法師03
《華嚴經》慧平法師04
《華嚴經》慧平法師05
《華嚴經》慧平法師06
《華嚴經》慧平法師07
《華嚴經》慧平法師08
《華嚴經》慧平法師09
《華嚴經》慧平法師10
《華嚴經》慧平法師11
《華嚴經》慧平法師12
《華嚴經》慧平法師13
《華嚴經》慧平法師14
《華嚴經》慧平法師15
《華嚴經》慧平法師16
《華嚴經》慧平法師17
《華嚴經》慧平法師18
《華嚴經》慧平法師19
《華嚴經》慧平法師20
《華嚴經》慧平法師21
《華嚴經》慧平法師22
《華嚴經》慧平法師23
《華嚴經》慧平法師24
《華嚴經》慧平法師25
《華嚴經》慧平法師26
《華嚴經》慧平法師27
《華嚴經》慧平法師28
《華嚴經》慧平法師29
《華嚴經》慧平法師30
《華嚴經》慧平法師31
《華嚴經》慧平法師32
《華嚴經》慧平法師33
《華嚴經》慧平法師34
《華嚴經》慧平法師35
《華嚴經》慧平法師36
《華嚴經》慧平法師37
《華嚴經》慧平法師38
《華嚴經》慧平法師39
《華嚴經》慧平法師40
《華嚴經》慧平法師41
《華嚴經》慧平法師42
《華嚴經》慧平法師43
《華嚴經》慧平法師44
《華嚴經》慧平法師45
《華嚴經》慧平法師46
《華嚴經》慧平法師47
《華嚴經》慧平法師48
《華嚴經》慧平法師49
《華嚴經》慧平法師50
《華嚴經》慧平法師51
《華嚴經》慧平法師52
《華嚴經》慧平法師53
《華嚴經》慧平法師54
《華嚴經》慧平法師55
《華嚴經》慧平法師56
《華嚴經》慧平法師57
《華嚴經》慧平法師58
《華嚴經》慧平法師59
《華嚴經》慧平法師60
《華嚴經》慧平法師61
《華嚴經》慧平法師62
《華嚴經》慧平法師63
《華嚴經》慧平法師64
《華嚴經》慧平法師65
《華嚴經》慧平法師66
《華嚴經》慧平法師67
《華嚴經》慧平法師68
《華嚴經》慧平法師69
《華嚴經》慧平法師70
《華嚴經》慧平法師71
《華嚴經》慧平法師72
《華嚴經》慧平法師73
《華嚴經》慧平法師74
《華嚴經》慧平法師75
《華嚴經》慧平法師76
《華嚴經》慧平法師77
《華嚴經》慧平法師78
《華嚴經》慧平法師79
《華嚴經》慧平法師80
《華嚴經》慧平法師81
華嚴普賢行願懺1
華嚴普賢行願懺2
華嚴普賢行願懺1
華嚴普賢行願懺2
天寧寺-華嚴經_起梵腔
天寧寺-華嚴經_寶鼎讚疏文
天寧寺-華嚴經_舉讚
華嚴發願文
華嚴經淨行品(旃檀居士)
華嚴經第0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8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81卷(印能法師)
上篇:【註音版】大方廣佛華嚴經(81卷) | 下篇:【註音版】南本大般涅槃經 |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佛告無盡意菩...
【註音版】勸發菩提心文
佛說長阿含經
佛說療痔病經
【註音版】佛說當來變經
【註音版】佛說佛名經
【註音版】佛說摩利支天菩薩陀羅尼經
【註音版】五蘊皆空經
法句譬喻經
佛說十力經
放光般若經
汾陽無德禪師語錄
佛開解梵志阿颰經
佛說魔逆經
【註音版】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
修行本起經
佛說解夏經
【佛教詞典】邪見
【佛教詞典】優陀延山
看看你學佛之後是否走對路
鬆弛有度才是修行

淨界法師:如何為往生做準備

如何度化家人學佛

如何開發智慧增強記憶力

臨終助念要避免「瞎張羅」
施捨的樹

遠離殺生,能令你惡的果報消失

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讓愛生愛--婆媳關係

善惡以什麼為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