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六卷七卷八卷九卷十卷十一卷十二卷十三卷十四卷十五卷十六卷十七卷十八卷十九卷二十卷二十一卷二十二卷二十三卷二十四卷二十五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卷二十八卷二十九卷三十卷三十一卷三十二卷三十三卷三十四卷三十五卷三十六卷三十七卷三十八卷三十九卷四十卷四十一卷四十二卷四十三卷四十四卷四十五卷四十六卷四十七卷四十八卷四十九卷五十卷五十一卷五十二卷五十三卷五十四卷五十五卷五十六卷五十七卷五十八卷五十九卷六十卷六十一卷六十二卷六十三卷六十四卷六十五卷六十六卷六十七卷六十八卷六十九卷七十卷七十一卷七十二卷七十三卷七十四卷七十五卷七十六卷七十七卷七十八卷七十九卷八十卷八十一
佛弟子文庫 > 佛經(大藏經) > 佛經註音版本 > 正文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來光嚴住持,是諸眾生清淨覺地;身心寂滅平等本際,圓滿...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 瑜伽師地論卷第六 瑜伽師...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佛說文殊尸利行經...佛說分別布施經...佛說羅雲忍辱經...佛說離睡經...大威燈光仙人問疑經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在伽耶城,成道未久,與諸比丘一切眾俱,其中或有...佛說如來獨證自誓三昧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游於句潭彌國大叢樹間交露精舍,所止道場名曰獨證自誓...大乘聖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經...蓮華面經卷上(大乘修多羅藏)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毘舍離獼猴池岸上大重閣中,如來不久當捨壽...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世尊在王舍城...廣義法門經一卷(出中阿含經一品)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如是我聞: 一時,淨命舍利弗住捨衛國,祇陀樹林給孤獨園,與大比...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舍離城中,有一梨車,名鞞羅羨那(秦言勇軍)。譬如天與諸天女共...佛說業報差別經...止觀輔行傳弘決序 宗虛無者名教之道廢。遺文字者述作之義乖。古先梵皇乘時利見。聖賢道契德音莫違。尚假言詮寄諸結集...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大眾言:「我曾往昔無數劫時,於妙光佛末法之中...梵名 ?ronakotīvij?a 或 ?rotravij?atikotī。譯作室縷多頻設底拘胝。又稱億耳羅漢、聞二百億。乃中印度伊爛拏缽伐...《禪源諸詮集都序》,二卷(一作四卷),唐宗密撰,原是宗密自撰的《禪源諸詮集》的序文,後來單行。 宗密初從遂州...
《永明延壽禪師全書》:若割心肝如木石相似,便可食肉;若飲酒如屎尿相似,便可飲酒;若見端正男女如死尸相似,便可...
什麼叫皈依?就是:必須要空掉自我! 我們能夠往生,是阿彌陀佛的攝受,所以你要相信你自己做不到。 為什麼要這樣思...
一、要有求學的志向 當代青年僧伽應有的職志是什麼呢?第一,要有求學的志向。因為佛教修行的過程分開來講是四個方面...
這個《華嚴經》的境界呀,談四種法界。事法界,就是從隨緣生起的現象界,他有種種的差別相,這就叫事法界。理法界,...有一位沙彌南利,每天看著師兄們早晚都到禪堂裡參禪,心裡非常嚮往,就鼓起勇氣請求雷禪師准許他也能進入禪堂參禪。...
以前我有個毛病,很喜歡對別人下結論,就是評價某人怎麼樣,是好是壞。這都是不好的習氣。人就容易犯毛病,喜歡評論...
昔日漳州有一貧苦的人在寺出家,心想修行,苦不知如何為是,無處問津,每日只做苦工。 一日遇著一位行腳僧到那裡掛單...
我等眾生憍慢、剛愎自用、愚癡顛倒還自以為是。佛陀有種種的善巧方便來調伏(調柔降伏)之。 佛陀講經說法,談因果問...
用淨土法門來勸勉眾生,這是法布施裡面最大的,於是功德也是最大的我們談布施有財施,有法施。 在一切布施裡面,法布...
人畢竟也是有情,或多或少會被一些名利蠱惑,從而做一些遺憾的事情。 記得十幾年前在五台山居住時,曾在加提月與北京...
【於是地藏菩薩摩訶薩。以頌問曰。我曾十三劫。已勤修苦行。為一切有情。除三災五濁。】 於是地藏菩薩摩訶薩,以頌問...
諸位,我勸大家,你如果你空觀的智慧自我意識的這種雜染沒有慢慢調伏啊,你就一開始修福報啊,對你非常不吉祥啊。但...
【註音版】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六十三
0:00 / 0:00
《華嚴經》慧平法師01
《華嚴經》慧平法師02
《華嚴經》慧平法師03
《華嚴經》慧平法師04
《華嚴經》慧平法師05
《華嚴經》慧平法師06
《華嚴經》慧平法師07
《華嚴經》慧平法師08
《華嚴經》慧平法師09
《華嚴經》慧平法師10
《華嚴經》慧平法師11
《華嚴經》慧平法師12
《華嚴經》慧平法師13
《華嚴經》慧平法師14
《華嚴經》慧平法師15
《華嚴經》慧平法師16
《華嚴經》慧平法師17
《華嚴經》慧平法師18
《華嚴經》慧平法師19
《華嚴經》慧平法師20
《華嚴經》慧平法師21
《華嚴經》慧平法師22
《華嚴經》慧平法師23
《華嚴經》慧平法師24
《華嚴經》慧平法師25
《華嚴經》慧平法師26
《華嚴經》慧平法師27
《華嚴經》慧平法師28
《華嚴經》慧平法師29
《華嚴經》慧平法師30
《華嚴經》慧平法師31
《華嚴經》慧平法師32
《華嚴經》慧平法師33
《華嚴經》慧平法師34
《華嚴經》慧平法師35
《華嚴經》慧平法師36
《華嚴經》慧平法師37
《華嚴經》慧平法師38
《華嚴經》慧平法師39
《華嚴經》慧平法師40
《華嚴經》慧平法師41
《華嚴經》慧平法師42
《華嚴經》慧平法師43
《華嚴經》慧平法師44
《華嚴經》慧平法師45
《華嚴經》慧平法師46
《華嚴經》慧平法師47
《華嚴經》慧平法師48
《華嚴經》慧平法師49
《華嚴經》慧平法師50
《華嚴經》慧平法師51
《華嚴經》慧平法師52
《華嚴經》慧平法師53
《華嚴經》慧平法師54
《華嚴經》慧平法師55
《華嚴經》慧平法師56
《華嚴經》慧平法師57
《華嚴經》慧平法師58
《華嚴經》慧平法師59
《華嚴經》慧平法師60
《華嚴經》慧平法師61
《華嚴經》慧平法師62
《華嚴經》慧平法師63
《華嚴經》慧平法師64
《華嚴經》慧平法師65
《華嚴經》慧平法師66
《華嚴經》慧平法師67
《華嚴經》慧平法師68
《華嚴經》慧平法師69
《華嚴經》慧平法師70
《華嚴經》慧平法師71
《華嚴經》慧平法師72
《華嚴經》慧平法師73
《華嚴經》慧平法師74
《華嚴經》慧平法師75
《華嚴經》慧平法師76
《華嚴經》慧平法師77
《華嚴經》慧平法師78
《華嚴經》慧平法師79
《華嚴經》慧平法師80
《華嚴經》慧平法師81
華嚴普賢行願懺1
華嚴普賢行願懺2
華嚴普賢行願懺1
華嚴普賢行願懺2
天寧寺-華嚴經_起梵腔
天寧寺-華嚴經_寶鼎讚疏文
天寧寺-華嚴經_舉讚
華嚴發願文
華嚴經淨行品(旃檀居士)
華嚴經第0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8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81卷(印能法師)
上篇:【註音版】大方廣佛華嚴經(81卷) | 下篇:【註音版】南本大般涅槃經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瑜伽師地論(100卷)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註音版】佛說文殊尸利行經
【註音版】佛說分別布施經
【註音版】佛說羅雲忍辱經
【註音版】佛說離睡經
大威燈光仙人問疑經
佛說如來獨證自誓三昧經
【註音版】大乘聖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經
蓮華面經
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
廣義法門經
佛說出家功德經
【註音版】佛說業報差別經
止觀輔行傳弘決
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佛教詞典】二十億耳
【佛教詞典】禪源諸詮集都序

達到什麼境界才可以食肉飲酒行淫偷盜

【推薦】淨土宗的思考,永遠要把功德歸於佛陀

當代僧伽的職志

《華嚴經》的四種法界
白隱禪師的「隻手之聲」

為什麼不能隨便去評論別人

龍褲國師的故事

佛陀讓眾生知苦樂法,走解脫之路

法布施裡面最大的功德

放生要隨緣,不要預定

地藏菩薩曾用十三劫來勤修苦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