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的十力與四無畏

云何得處非處智力、過未現在業報智力、根勝劣智力、種種界智力、種種解智力、一切至處道智力、禪解脫三昧染淨智力、宿住念智力、無障礙天眼智力、斷諸習智力。——《大方廣佛華嚴經淨行品》

十力,這是佛教的一個常識,但我估計很多人對這個十力還不大了解。我們常常說佛在果地上有十力、四種無畏、十八不共法。 那麼我們還是要了解這些,了解這些有兩個作用。

第一,透過佛有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對我們的信心提升有好處。因為我們要靠佛力救度,就得了解他有沒有這種能力,這很重要啊!我們知道佛很慈悲,就像父母對我們也很慈悲,我們碰到緊要關頭,危難之際,會情不自禁地叫「媽呀,爹呀」。為什麼?這時他心裡會想,爹媽會救他。爹媽是會救他,但問題是有沒有能力救得了他。你的爹媽也是凡夫,他救不了你,他沒有十力。所以我們對佛的理解一定要知道他有大慈悲心,同時要知道他有種種力量能夠救助我們,這樣我才可以去「南無」,我在急難恐怖之際呼喚佛,才會有作用。如果他沒有十力,我叫爹媽那也一樣。所以要了解這些,這是第一。

第二,我們修行最後目的是什麼,是為了成佛。成佛有什麼好處,你得要了解佛的果地上的功德,這時候我們想成佛之心就會非常的猛烈。這就是發菩提心的重要內容。發菩提心就是發成佛的心,那為什麼要成佛?我們就要知道佛的果地上有什麼樣的功德, 我這個菩提心才有具體的內涵,我才夠系緣在佛的功德的境界上,來作為我無量劫菩薩行的動力機製。所以要了解十力。

正好在這裡講了十力,我們簡單介紹一下十力。

實在來說,佛是有無量的力。那麼概述十力,是從度化眾生的因緣這個角度來宣說的,佛有這種十力就足以成辦度化眾生之佛事。

第一,是處不是處力。大家聽了覺得這是什麼意思,「是處」是什麼,就是你有什麼因就會有什麼果,因果相符是「是處」。你沒有這個因就不能得那個果,因果不相符就是「不是處」。佛知道一切諸法因緣果報的決定相,從這個因緣,如是因緣能生如是果報,從是因緣不生如是果報,他有這種智慧之力。

比如說,以女人身作轉輪聖王,無是處。為什麼?因為一切女人都是系附於男子,她不得自在。女人尚且不能做轉輪聖王,何況能做佛?做佛也是不可以。再比如,在同一個時空點,兩個轉輪聖王同時出現,這是無是處。為什麼呢?因為轉輪聖王,修十善業的福報,他不會有這樣的冤業來出現。因為兩個轉輪聖王出現,一山不能容二虎,那就可能要打仗。而且這兩個人棋逢對手,那就要打得天翻地覆,所以只是一個轉輪聖王出現。那麼兩個轉輪聖王尚且不在同一個時代和地點出現,更何況二佛呢?所以,一佛出世,不能有兩尊佛同時出世,有兩尊佛同時出世就搞分裂了。這些信眾、比丘追求這個佛,那個追求那個佛,都是佛,只能一尊佛。如果有其他的佛想在這裡助揚,他就得以弟子的身份來幫助。那麼,一個人造作惡業,他想得樂的果報,無是處。惡業尚且不能得到世間的快樂,更何況能得到出世間的法喜,無是處。那麼這些都是佛明明白白了知的,這就是是處不是處力。

第二,業報之力。佛知道一切眾生的業力果報,是錯綜複雜的。或者過去的業過去受報,過去的業今生受報,過去的業未來受報,這些情況他都了解。而且善人惡人之間也不是說很線性的,好人就一定好報,惡人就一定惡報。他有異熟果,有三世業報的錯綜複雜的情況。比如說,一個惡人可能生到好的地方去,一個行善的人可能生到不好的地方去,他有種種因緣。比如一個行善的人臨命終時,他這一念沒有把控住,突然臨走的那一念是惡念,他可能到惡的地方去了。

有一個國王受五戒,還是優婆塞,就由於臨命終時,侍者給他扇扇子,驅趕蒼蠅,扇到他頭上,他生了一念瞋恨之心,正好這一念瞋恨心起來的時候,他命終了,成了一條大蟒蛇。為什麼行善的反而成了大蟒蛇呢?怎麼去說明這個業報的原因呢?所以這個生命當中的念頭是很要把握住的,臨命終時的一念能夠抵得住你平時幾十年的業力,他最後身的力量最大,所以要護念最後身的力量。一般聲聞緣覺的這些聖人,他只知道惡業果報、善業福報,但是他分別不了善惡非常錯綜複雜的情況。然而,佛能夠遍知這些業力、業報,智慧是力,無有障礙,無能壞,無能勝,這是業報之力。

第三,禪定解脫三昧分別智力。佛能夠知道行人修禪,他禪定狀態是怎麼回事。四禪,他是色界定,能夠在定中或者是一心,或者不一心,或者常在定中,或者不常在定中,或者開始很難入禪定,或者容易入禪定,或者很難出禪定,或者容易出禪定,或者從禪定能夠達到涅槃,或者能失禪定,他又去到五欲生活去了,或者受完五欲他又能夠得到這個禪定,並得到什麼果位,他都了了知道這個禪定的所有情況。因為佛有甚深智慧。

第四,知眾生上下根智力。就是能夠知道眾生是什麼根機,是鈍根呢?還是利根呢?他知道眾生的根機,就能夠為度他提供很好的方法。他是上根利器,又喜歡廣讀經書,你就要跟他廣說佛法,他能得度。如果下根之器,喜歡簡單,你就跟他略說。那麼,有些利根的人,雖然是上根利器,但是煩惱很重,比如瞋恨很重的,像鴦群梨摩羅,他都殺母親,而且甚至要殺佛,在這個過程當中,佛跟他講法,他得到阿羅漢果。他是利根,但一時瞋恨,佛能夠知道他的根器,能夠對症下藥。還有的人是上根利器,但是沒有什麼煩惱,結使所致,像舍利弗,大目犍連,一下跟他講法就能夠證果。還有的人是鈍根,但是他聽話,沒有多大的煩惱,你跟他講一個法,他依教奉行。像周利槃陀伽,他根器很鈍,很長時間記一個偈子都記不住,然後就教他一個偈子,他天天掃地,最後他證得了阿羅漢果。所以一切眾生的種種根機、相狀,佛都能知道,能夠隨機說法。

第五,知眾生種種欲智力。欲,就是他的好樂,他喜歡的地方,他的習性,這要知道。比如一些修行人,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個比丘,孫陀罹難陀,他就好五欲,對五欲很好要,佛基本上是善巧方便讓他出家,但是出家以後天天想他美麗的妻子,佛就帶他到天上看天女,告訴他你好好修行,能夠到天上享受很多天女,他就為了想得天女的這種快樂,他就持戒修行,他好五欲。好名聞,像提婆達多;好苦行,像摩訶迦葉;好持戒,優波離。這些好樂,佛都知道。然後就對治。瞋恨心重的,就用慈悲觀;淫慾心重的,就用不淨觀,這些以楔出楔,這樣的眾生種種的好樂的習性,佛都知道。

第六,性智力。性智力就是佛知道世間種種差別性,「性」就是,比如一個人的性格,是由他多生和今生的習慣積累出來的,所謂第二天性,這些習性的不同,那是很多了。所以,佛要知道這些種種的習性,哪些眾生習性可以度,哪些不可以度,什麼時間可以度,什麼方法可以度,什麼人跟他有緣可以度,這些種種的差異,佛都知道。

第七,一切至處道智力。「道」就是業的意思,你造作什麼樣的業就能到達什麼樣的一個目標。你修四禪就能夠到一切定的至處,修善道就能到天人處,修惡道就會到三惡道,修三十七道品,到聲聞緣覺果位,修菩薩道,就到佛的至處,這些佛都知道。

第八,宿命智力。就知道宿命。宿命有三種,一種是宿命通,知道眾生生生世世,在什麼時候投生,什麼名字,什麼福報,什麼長相,什麼家族,這些他都知道,這是通。那麼,還有宿命明,不僅知道他生生世世投生的情況,而且知道他為什麼投到這一次,做這種生命形態的原因,就是他的因緣,這是宿命明。第三種就是宿命智力,更進一步,不僅知道自己的宿命,也能知道無量眾生在無量劫以來種種宿命的因緣、變更的情況,都知道。這就叫宿命智力,唯佛才有。

第九,生死智力,又叫天眼力。這就是佛用天眼智能夠遍知一切眾生生生死死的過程,而且佛是任運就能知道,不像聲聞緣覺。聲聞緣覺所知道的是八萬大劫,甚至更長一點時間,佛是知道無量劫,聲聞緣覺在入三昧的時候能知道,佛心雖然入到其他的三昧,佛也可以天眼不昧,這是生死智力。

第十,漏盡智力。那麼,聲聞緣覺也斷了煩惱,但是佛的斷煩惱、斷漏,正結使沒有,習氣都沒有,所以超越了聲聞緣覺的漏盡智力。他在一心當中得一切智,一心中壞一切業障,一心當中得一切佛法,佛的漏盡智力能夠遍到眾生的心裡去,能夠知道眾生的心裡有多少煩惱,有多少結使,有多少纏縛,這個唯有佛才知道。這是漏盡智力,分別眾生什麼時候得度,什麼時候得涅槃。這是佛的十力。

還有佛的四種無畏。佛為了在那個時候度化眾生,他像人中獅子,他要宣佈四種無畏。

第一種,一切智無畏。他跟一切人說我:「是一切智人,沒有我不知道的」,他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是無所畏懼的,是實實在在的,佛能做到一切智。

第二種,漏盡無所畏。說明自己的煩惱、結使、習氣全都斷盡,能夠公開說出來。

第三種,說障道無所畏。對那些外道或持不正當的戒律的眾生,佛會告訴他:「你這樣修行是絕對障道的,是不可能得到解脫的」,說出這些無所畏,非常肯定地說,決定說。

第四種,盡苦道無所畏。按照佛所說的教法,能夠除滅一切苦難,得到涅槃,這樣的三十七道品,乃至無量的佛法,說出來的時候,他的正確性、無所畏,像獅子吼,決定說。

所以,我們要看到阿彌陀佛具足這樣的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具足這樣的佛的果地上的威德,他才能夠救度一切眾生的苦難,以及下地獄的眾生的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