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好,請放掌。我們大和尚慈悲,諸位常住師父慈悲。

今天是我們講《彌陀要解》的第四講了。我想大家來聞這個淨土法,一切法都有它的核心處。淨土法門,我們學過來看過去,一定要把目光最後鎖定到幾個點。你比如說在往生之前,我們要知道怎麼往生,就是不是說這個成佛如此之難,往生快速成佛,這個事情就與我無關。或者你聽得入心了,聽對了,一不留神往生了,這輩子就成道了。其次呢就是說怎麼往生,利用我們的這個心地法門,它到底往生的時候掌握怎樣的訣竅,其實或許很簡單,也很保險。第三個,有時候目光投不到那兒,但是我們在教法上要了解到,就是往生後意味著什麼。一旦成功往生,成為清淨海眾的一份子,經典裡面講說,「皆是阿鞞跋致」啊,「多有一生補處」啊等等,他們有什麼待遇?一個凡夫一旦入到這個會所裡邊,這個人脈圈裡邊,你能夠得到什麼樣的加持?這是這三個點了解了以後呢,才能夠說有把握,把自己的心依在淨土上。

那因為我們剛開始講呢,速度稍微放得比較慢,也把它掰開了講。慢慢地我們就會進入到一個相對來講,貫文貫得快一點。

今天我們開始從,你看上一講講到「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下面的一句,「然於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則莫若念佛求生淨土」這是講這個橫超,講淨土法門。「又於一切念佛法門之中,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則莫若信願專持名號」這是講行門,獨自把它這個執持名號這一法呢,給它提煉出來了。所以我們來先看這兩句。確實蕅益大師講的《彌陀要解》呀,字字句句都在「要」上。你就是想把它刪掉一個標點符號好像都不妥,多增一個字又覺得多餘。

這裡講到的淨土法門,他形容的是「直捷圓頓」。這就回到我們剛才講到的幾點。它怎麼個圓頓法?第一個圓頓就是可以以信代解。什麼意思呢?一切佛法的修證無非就是要信解行證。大家知道,見道以後才能開始修道,修道然後才能再論證道,這是定論,千古不易的鐵律。可是我們要知道,這裡邊信解行證,雖然說修行呀,證果呀這個非常久遠,艱辛,最難的是見道這一關。

相信的話,聽了佛法,但有幾分慢慢地就入了這個道了。可是你要見道,也就是開悟,依照著教下叫做「大開圓解」,依照著禪宗就叫「明心見性」,很不容易。其實我們現在有時候,橫插一句啊,就講到這個密法裡邊的「即身成佛」。末法時期「即身成佛」還是這個水平,是知見跟佛一樣了,不是說像釋迦牟尼佛一樣,成了二死永亡,三德究竟的圓滿佛。「即身成佛」就是這個開悟。所有的行者裡面最難的就是通這一關,可是你這一關通不了的話,就叫盲修瞎練。只有淨土不一樣,淨土是只要你信願持名,你覺得西方是有,這個三資糧可以往生。一旦往生,常講到說「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所以第一個圓頓就是,圓頓在它不必求悟的頓悟之法。也就等於說,信心為什麼這麼要求高啊?你看信願行三資糧,淨土裡邊是極其要求你的信心要純粹,要不夾雜的。它就等於說信心把最難的開悟開解的這一關,給引帶過來了,四兩撥千斤,念佛開始就入了正修,就開始圓修了,不是盲修了。這是第一個圓頓。

再一個圓頓的話,你比如說,從法門校量上,怎麼個直捷法呢。我們通常說所有的法門裡邊,最直捷的不就是禪宗嘛。一直在講說,所謂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禪宗的這個已經夠直捷圓頓了,可是淨土法門,特別是在《觀無量壽經》裡面講到了八個字,叫「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所以我們在憶念觀想阿彌陀佛的時候,怎麼樣呢?當體就是心作佛,「作」就是向那兒靠攏,「是」就是當體本來就是。所以就這麼一個法,更為痛快直捷。可是從難易上而言呀,大家想,見性得有多難。現在我們去,你看看遠的這個公案就不說了,就近這是最能夠親近到的虛雲老和尚,這個應無所住呀,年譜裡邊數次的開示就為了這一念說,能夠桶底脫落。

一輩子帶了那麼多弟子,依然還是為了引到這桶底脫落。但是你要離心意識呀。大家知道,我們要離開這個心意識,就跟等於說離開地球引力騰空一躍起來一樣,是非常難的。這才叫做靈光顯現了,叫見性。可是持名觀想的話,只要我們想著阿彌陀佛,想著西方極樂世界,就是作佛是佛。所以第十二代祖師,徹悟禪師就評價過這個法門,他說如此看來,怎麼呢?見性難,作佛易。就是你要開悟,你都太不容易了,但是你念佛往生成佛比開悟要容易。甚至有的講到說,得人身比往生都要難,這個不是過分話的。得人身,殺盜淫妄酒五樣兒你得持全,至少一樣兒要全了,無漏了,是得人身的資格。往生只需要三個資糧,信願持名。所以這個帳你隨便一算的話,就很明瞭了。頭一個就是說舉信,光講信的時候悟已經給它帶過來了,最難的就是開悟。後一個講到舉修的時候,證就給它帶過來了,就不用說先修後證,修的時候就是證,證本身就是修,這就叫「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所以大家想,這就是往生的關鍵點都在這裡,看我們的純真信心。所謂的直捷圓頓。

再一個圓頓,我們常講到的,這個淨土法門它可以臨時抱佛腳,能夠抱得住。在《觀經》裡邊這個下品下生,臨終十念,你都是五逆十惡的這個不善之人,只要有重悔,發自內心的懺悔和善知識的開示,再怎麼重的這個業,就是持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念念能消八十億劫的生死重罪。所以大家看看,就是真的是一句名號,千穩萬當,圓頓法。

還有一點我們也要了解到,這都是一些淨土法的關鍵啊。比如說,我們說通途修法的話,修不修且不說,從道理上而言,我們至少要把見思煩惱,稍微讀過佛學院的都了解到,什麼貪瞋癡慢疑,這是五鈍使。不正見裡邊有什麼邪見呀,邊見呀,身見呀等等,總之說叫做十使嘛,十種煩惱。如果依著我們自己修行的話,每個人隨著自己習氣的偏重,他在這方面發揮得不一樣,無非就是這些見思煩惱。見解上的還比較好斷,你比如說如果我們相應了說,佛講的這個因果,那就等於說把拔無因果的這個邪見就給斷掉了。可是這個斷它,你伏住了可以,或者說在平常風平浪靜的時候,你這麼認為可以,一旦有事出來了,你依然能不能依著這個因果而行就不一定了。所以為什麼叫見惑和思惑,思惑比見惑難在什麼呢?思惑就是說雖然你明白這個道理,可是這個事情出來之後,依然你這個習氣推著你,就怎麼也不能夠依因果正因正果而行。總是還依著習氣,最後造了這個顛倒輪迴因。所以要斷這個見思煩惱,經典裡講到,就直接把四十里的這個速度的流水,給它截斷。這是我們如果自己努力地這麼去修,這是最基本的要面臨的這個層面,才能跳出三界。

可是淨土不是這樣的,淨土的修法,它不在斷惑多少,為什麼說凡夫可以帶業往生?它不在你把煩惱斷了多少,不在這個上面論。在什麼呢?在遇緣大小。你的這個成就就在遇到什麼樣的緣,你呈現什麼樣的生活水準,它是這麼一個得度方法。遇什麼緣呢?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就相信這個四十八願與決定的增上的強緣,可以攝受我們帶業往生,就能成功。這又是它的直捷圓頓之處。很多時候,你不一定能了解到這個點的,你了解不到這個點,你就覺得修行很難,或者我自己還是個罪惡生死凡夫,就覺得與己無關。這就是法門殊勝之處。這個遇緣大小也是很微妙的,你看我們就這個世間裡面的有一些事情,有一些情景,或者物理吧,一樣的碳元素,那它在常溫常壓下就是一塊兒煤球,也不咋地值錢。但是一樣的碳元素,在高溫高壓下它就是金剛石,元素是一樣的,一個元素,沒有,不二的。這就叫遇緣大小。就再陋劣的一個罪惡凡夫,只要你跟這個四十八願一對接,就跟磁鐵跟鐵一樣。或許你還修得可以,比如說你是銅,你是金銀,或者翡翠,和田玉都可以,問題是你不是鐵的這個成分,就是沒有往生的願力,四十八願跟你發生不了這個對接,沒有這個感應。所以為什麼說「得生與否,憑信願之有無」,就在這裡。這是它的圓頓之處,「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則莫若念佛求生淨土」。

那我們再來看一下,「又於一切念佛法門之中」,這個念佛法門之中的話,就是講到持名的殊勝。因為阿彌陀佛,《佛說阿彌陀經》裡邊的唯一的提到的就是執持名號,只講了這一法。依著華嚴宗有一個宗密祖師的話,他也判到說,其實念佛有很多種方法。你比如說像我們現在說的禪宗的這個參究呀,其實就屬於念佛方法,也沒有超出念佛之外,只不過叫實相念佛,就念這個自性天真佛,本來面目。天台宗的一心三觀也是這個道理。就念這個自性,我們本有的清淨心,跟佛是無二無別的,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但是它這個根基要求很高,如果你理路吃不透的話,這還容易著魔。念這個實相佛,你看為什麼說實相無相呢,你不能有一念執著。你不修行還好,如果一旦修行,越到高處越危險。

咱們山上,你看有師父們閉關嘛,閉關有的比較這個,可能就是順水順帆的,修得漸入佳境。有的有時候就會有問題,心地越清淨,那麼但凡起一念,他就等於說,一下子就一發不可收拾了,甚至導致這個發狂著魔的也有。我記得那會兒在普陀山,那個在關房裡面嘛,也有一個師父,就是可能有一點煩惱了。這個時候,他可能就是一念著相生起來,就引發了。那會兒大和尚給他去開示,他說要去參善知識去,不知道要到哪裡去參訪去。大和尚說,你哪裡去參善知識,哪裡有?你不參自己的自性善知識,你跑去向外參什麼善知識?誒,一點呢,就把這個妄心給息掉了。否則他這個一念起來了,這就叫,他念實相,他一旦有一念虛相干擾,就麻煩了。可是你去念這個實相的時候,有時候還會入到斷滅空。因為實相還是無不相,就是一切萬法,都是實相的一相。有的誤以為這個了,就認不清這個路頭了。這個斷滅空,比那個執著,這個貪瞋癡煩惱更麻煩,這修行人的這些。所以說,這個念實相佛呢,他的根基要求非常高。

那還有兩種呢,就是介於兩者之間,一個是觀想念佛。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讀過《觀無量壽經》,熟不熟啊。你看裡邊的十六種觀法,從這個落日開始,作為引子,什麼這個地觀呀,水觀呀,慢慢地,這樣的到這個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到西方三聖的正報莊嚴,你都要一一觀成。現在我們修觀,我覺得出家師父其實修觀,因為畢竟這個善根已經積累了在那兒,還是應該可以的。我本人,有時候還逃不脫這個觀想。這可能跟自己的緣法有關。你看,我那會兒講這個淨土五經呀,第一部講的就是《觀無量壽經》。那到現在,我有時候,你就不管站在哪裡,心要下意識地知道西方在哪兒。然後這樣地,就是把心繫在西方,再加以持名,這樣地去念。可是呢,在經裡面說到了,如果我們的心不定,因為我們現在,善導大師講的,這個障比較重啊,境很細,心很粗,那你的這個識和這個神是非常飛揚的,很難成就。境細心粗很難成就。有時候你稍微觀啊,觀一下,觀阿彌陀佛,觀著觀著就成了冤親債主了,或者你貪戀的人就會出來了。這也是,你看,這個我們現在的障礙是非常明顯。正是觀著佛像,觀白毫,觀著觀著,一會兒就面目可憎了。你定不在那個。它的要求是,你開眼閉眼不能夠移。這是叫觀想念佛。

那觀像念佛,那顧名思義,就是有你自己相應的佛像,盯著他念,這樣好像神不容易走嘛。要不然,有時候說,念著佛神遊三千大千世界。可是這個不方便。為什麼?因為像在的時候呢,你相應這尊像還行,像不在了,或者你不相應這尊佛像了,就修不起來了,容易打失。

所以這裡推出來的是什麼呢?就是「莫若信願專持名號」,是指的持名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就是方便到如此,誰都會,但凡你這個,不要是盲聾瘖啞,盲聾瘖啞都可以,你心聲念也可以。下手易,成功高。所以後來的祖師們,雖然註釋這些經典,也是講說到,這樣的念佛,那樣的念佛,可是他最後都導歸到這個持名上。智者大師那會兒講《觀無量壽經》,他講到最後一句說的是什麼呢?他說,「觀雖十六」雖然有十六種觀法,「言佛便周」就只要你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全了。在《無量壽經》裡面講到說,佛就給說了,「汝好持是語」就是你好好念這句話,「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就是你好好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是一部《無量壽經》最後落腳點,還是讓他執持名號。所以,你看我們現在學《彌陀經》裡面,確實執持名號。這是最簡單的方法,妙不可言。

持名一法呢,是非常這個不可思議的。有些時候呀,我自己也講經這麼久了,甚至久而久之會麻木、疲厭。但是聽到一些消息,你比如說最近,有一個同修,他家裡這個狗呢,一直餵著餵著,也是算壽終正寢了。他們就給它念佛號,念得這個狗居然還燒出了舍利了,當時聽的我也覺得,這是也不是呢,誰知道平常吃什麼呢?後來照片還發過來,他們拿個盒子把它裝起來,還各種顏色的。我想想,他也不會騙人故意說這些。它這個事真的發生了呀。很多現在在都市里面走的比較突然,那麼家裡有信佛的,有這個因緣給他一旦接上了。現在像北京呀,這個一線城市里面都有這個蓮花助念團的,有一些發心的居士,他們確實非常發心,就是只要叫,隨叫隨到,一組一組地編排好。然後他也不喝你的水,甚至吃東西,自己帶水、自己帶水杯,就為了立這個規矩,給你助念,輪番助念。他真的念得,最後是走的時候身體僵硬,念著念著,他給念軟了,去火化的時候又軟了,面色還很紅潤。真是不可思議。所以持名念佛它就有這個功德,穩當。這裡講到的說「簡易至穩當者」。

圓瑛法師就說到,為什麼穩當?一個是念佛眾生呢,只要你念南無阿彌陀佛,為佛的光明所照,就是阿彌陀佛常住其頂,我們念一聲佛,就魔事它是不會來擾的,不招魔事,所以穩當。再一個呢,念佛的人一生精進,臨命終的時候蒙接引,他可以免什麼呢?免這個隔陰之迷。因為你一旦認錯了消息,那會兒,平常嘛,這個說一說沒關係。一到四大要分離的時候呀,做不了主,每個人都要四大分離,肯定要死的,隨時都有可能死。可是一到四大分離了,他會什麼?他第六意識不現行了呀,四大分離的時候,這個第六意識你做不了主了,就憑著阿賴耶識裡面,你攢了一些什麼業,它在那會兒就開始鬥爭了,爭天下了。誰能夠揭竿而起,誰就佔山為王。我們人也是這樣的,就是到了那個時候,你自己沒有自主能力,一旦滑落到中陰身開始的時候就很麻煩。只有這個臨終的時候,你看《彌陀經》後面講到「是人臨命終時」,大家要聽明白,不是命已終,是臨命終,將要終而未終之時,阿彌陀佛現在其前,他是這個標準。所以你就不用去,做不了主,他來給你做主,這是一個穩當。再一個就是剛才講到具足信願資糧。哪怕這輩子沒有開悟,沒有關係,生到極樂世界保準能開悟。所以這裡講到了說,千穩萬當這麼一個法門。大家知道,真的是穩當至極。

我們再說一點,你就說剛才講的這個接引。且不說,能夠不管你什麼品位,反正你往生到西方,哪怕邊地疑城,你都不會再墮入輪迴,這是一個穩當。二一個你蒙佛接引,到了那兒即刻入不退。哪怕你是個凡夫,你還沒有到這個位不退。位不退至少要證到阿羅漢了,不會再退入生死了。但是,往生了以後,他就圓證三不退,就是也不會墮入到生死了,也不會退你的這個大菩提心了,也不會退你這個不斷修行的六度萬行這個資質。最穩當最穩當的是什麼呢?就是臨終接引,法界獨此一家。這個臨終接引法,你看他方國土裡邊,現在我們有時候有的一些同修呀,或者每個師父他因緣不一樣,各個法門也不一樣,其實也都在修。有的會修,你比如說,像藥師法門,或者像這個,再加藏傳佛教裡面各種國土淨土,可是所有十方法界,只有彌陀淨土有接引這一方便法。當然其他法門也有接引,都是接引,大家知道,整個佛法都是接引。其他的法都是從哪接引呢?只從理上接引,教法講給你聽,然後你自己往這兒修,一切法門只在理上接引。只有這個西方極樂世界的淨土法門,除了理上接引,還有事上接引,這又是一點很重要的信息。不但理上能夠接引,事上「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這是很驚心動魄的信息,這才叫做穩當至極。這個穩當甚至到了什麼,就是說你能夠修到哪兒,佛就能夠接到哪兒,唯一的條件只要你願意。

你看善導大師那會兒給《觀無量壽經》寫註釋的時候,就是這樣子的。他提出來的條件就是,攝凡夫入報土。他認為三輩九品全部是給生死凡夫而設的。為什麼呢?因為當時的教內呀,已經到了一個白熱化的程度。那會兒像魏晉南北朝的時候,這個教法非常的發達。發達發達的,因為這個淨土法門它是橫超法,他力法。很多法師因為他用這個教理,就叫什麼?給它作豎出解,他怎麼判呢?你比如說,像《觀經》裡邊講到的說,上品上生怎樣怎樣,上品中生怎樣怎樣,他最後判的是什麼呢?就是說,只有登地的菩薩才有上品上生的資格。比如說修到二乘,聲聞聖者他才有中品的這個資格。最後判的就是說,像我們這些凡夫,最後只能靠下品中的這些往生了,上品、中品沒你的份兒了。就這麼來判。

判的最後就把淨土的門檻,給一下子頓提高了很多。很多人就望洋興嘆。所以你看善導大師,他當時做了一個,開講的時候給大家講了一個叫《觀經四帖疏》。這是阿彌陀佛來指導他寫的這部論典。每天晚上他寫的時候都祈禱,祈禱就跟入定做夢一樣,就是有一個老者來給他指點說,講這個《觀無量壽經》,到底它的佛意在何處?他就是聽著他,這麼寫出來的。這個書呢,又叫做楷定書。他就最後提出來說,你們說錯了,說三輩九品全部是接引凡夫的,在凡夫的修證差別相裡邊,怎麼怎麼到哪一品哪一品,為什麼?他說,聖人已經到了彼岸了,已經到了彼岸了,你去接他幹嘛呢?他已經到這個岸上了呀,不在水深火熱中了,我們現在當務之急是救水深火熱中的凡夫眾生。最後才把這個正法眼給釐清。他說淨土法門就是攝凡夫入報土的。那會兒就覺得,因為你說入報土,如果說實報莊嚴土的話,憑藉阿羅漢,就是羅漢憑藉自己的力量,修證功夫,都沒資格去到實報莊嚴土。所以這就叫做淨土法門的不可思議。你說他往生了,他是往生了,可是他還是個凡夫;你說他還是個凡夫嘛,他又跟聖人在同一個法境。這後面講到這個法,就是為什麼說不可思議,人家那兒的教法,在我們這兒,你以為的這種通途法,行不通,不在一個水準。所以說這個就是最好的淨土的一個方便吧。這個「簡易至穩當者」。

當然說了這麼多的,這個是從法門從行門上來獨顯淨土的圓頓和簡易,保險。當然一切的法門行門都是方便,前面講到的方便有多門,它是為了引導我們去解脫去成佛服務的。那麼你就是說再怎麼殊勝方便的描繪,我們得領這個情。就是說這個法還是說我們前面講的,得有了生死這個概念,而且是真的想了生死,還想快點了生死,速速地成就佛道。那麼這個法才有價值、才值錢。就是才能吃透它的相關利害。你看後面佛說了,「我見是利,故說此言」,就我們得追求,對這個利我們有所興趣。那這個利,在這裡面蕅益大師就給提煉得非常到位,要解要解,處處都在「要」。他說修行不容易,這個歸元路中呢快慢又不一樣,難易的差別很大,所以最重要的就是看你能不能一了百了,能不能保證成功,這才叫成敗的決定性因素。這兩句話的講的就是大致這個地方。

好,我們再來看下面,「是故淨土三經並行於世」這就是指的《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和《阿彌陀經》,「而古人獨以阿彌陀經列為日課」,這就是找到現前的證據了,所有天下叢林道場早晚課誦中,為什麼有《彌陀經》。

「豈非有見於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攝事理以無遺,統宗教而無外,尤為不可思議也哉。」這就是盛讚。你看這裡就講到了三根,從上根來講,你只要念南無阿彌陀佛。我曾經也有過這樣的疑惑,覺得自己還有點那個自以為是,就覺得念佛念佛,萬一我這輩子能開悟呢?但是後來,也有善知識說,你如果是個開悟的根器,你念佛念得也能開悟,它不會耽擱你的。還有一些,這輩子連開悟是什麼、怎麼回事,也搞不清楚,他只要念南無阿彌陀佛,信,他同等也能往生。雖然前提不一樣,只在往生的水平上就持平了,這就叫三根普被。所以大家想,這個在經典論著裡面,千經萬論同宣。像文殊普賢這一等的大菩薩,經典裡面有明文說都全部發願往生,《普賢行願品》,文殊菩薩也有願文。

像這樣的大祖師,龍樹菩薩、馬鳴菩薩,龍樹菩薩被稱為八宗共祖,可是在經典裡面還是授記說,證得歡喜地,已經登地了,往生安樂國。為什麼?就是越修到最後啊,特別是到了等覺的時候,他才越知道往生極樂世界來得快。像我們現在還這麼循循善誘地講信願行,有的還不上道。那像我們東土的像智者大師,永明延壽禪師,這太多太多了,這是上根;下根而言,直到打鐵的,完全摸不著邊,就給他講了一下說,說你幹什麼呢?說打鐵的,你念佛吧,最後念著念著說,「叮叮噹噹,久煉成鋼,太平將近,我往西方」,就成就了。殺牛的也是如此,壽命到了,殺了那麼多牛來索命了,追他的命來了的時候,有這個僧人說,你現在只有念佛能夠救你,念著念著,誒,被牛索命的境界就轉成佛來接引的境界了,一聲「佛來了」,就走了。就這樣的根性,這抱佛腳抱的已經佔了大便宜了,依然可以成就。那想想這從上到下,那我們必然在其中,一想到這個的話,真是法喜充滿。所以道業成佛其實跟我們是息息相關的,就在此生。

後面講到說「攝事理以無遺」,那我們後面會講到說,念佛念的有事一心不亂還有理一心不亂,什麼叫事執持名號,什麼叫理執持名號,我們後面再講。他這裡講到「統宗教而無外」, 這些話呀,每一句每一字都有內容的,這裡講你比如說宗教兩個字,「統宗教而無外」其實就是說,從教下來也罷,所有的經論講的這個修行法門;從宗門也罷,就是這一念教外別傳,也在淨土中。我還要跟諸位大德講,雖然禪宗叫教外別傳,淨土也叫教外別傳,它不但是別傳而且是教內也是別傳,為什麼?因為是橫超法。這不可思議的。

說從宗教而言也是如此,你看我們現在學習經典的話,把所有三藏十二部抽出來代表性的無非就是《華嚴》嘛、《法華》嘛,從一開始直暢本懷到最後開權顯實,中間還有個《楞嚴》嘛。不讀《華嚴經》不知佛家富貴,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可是《華嚴經》裡面的內容,四十一位菩薩從他的因心到直至趣向成佛的果位,從始至終就是一個念佛法門,什麼離世間品開始到最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然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從《法華經》裡面講,「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就出自《法華》啊。「開示悟入佛知見」,念念都是趣向於佛果。這是不是念佛呢?《楞嚴經》裡面一開始就覓這個如來藏,不生不滅成佛的真因,最後圓通,「初於聞中,入流亡所」,直至突然「獲二殊勝」,是不是念佛法門?依然是念佛法門,一代教法無非就是念佛法門。這我剛才在普門講堂還講過,這個《徹悟禪師語錄》就是這樣的。這教法上,這經典是教法的代表了,無一例外。

從宗門而言,我們常說到:世人但念阿彌陀,便是無上深妙禪。我覺得像這樣的,如果說平常我們也不說修證,就說思維法義上,如果你心沒到過這,真的還覺得說有時候會覺得有點兒吹牛。你只有活潑潑靈動地徹底,有時候一心念住在這個理中的時候呢,偶爾的這麼體悟一下,啊,原來如此,真實不虛。就是世人但念,「但」字很重要,為什麼以前有老祖師爺,這些信徒們去開示,今天有這個問題了,明天修行又不行了,說你念佛。下一次又去問,說又出了什麼問題,說你念得還不夠,再念。第三次去了還說,說不行,依然就讓他念佛。除了念佛沒有二事,連散心念還是攝心念你都不要想,你就只管念,便是無上深妙禪。至於說宗門下面說佛這個字我不喜歡聽,這也叫真念佛,前面講到的實相念佛。所以你看,「統宗教而無外,尤為不可思議也哉」。諸位法師,這就不可思議法,我們只有信的份兒。在《西方合論》裡面講到說,淨土法門是攝受一切有情之不思議之究竟不思議淨土,他講到最後就是說為什麼,說譬如這個,為什麼到春天百花就開?為什麼秋天樹葉就落?為什麼山的影子能夠倒映在水中?為什麼我們牙齒是硬的,這個嘴唇是軟的?說你能給說出來為什麼嗎?他說一切法是不思議法,淨土法是「畢竟不可思議不思議義」,擬議就不堪。所以諸佛菩薩吐心吐膽也只說一個稀有難信而已,這是這一段,一個段落告已。

下面開始就是蕅益大師要講到他著述《要解》的初衷。我們來看:「古來註疏,代不乏人,世遠就湮,所存無幾。」這是從古來而言,一個時間段,就是很多人給這個《彌陀經》做註釋,但是有的已經散失掉了,現在我們親近不了了。那麼再下面開始就轉到近代了,近代就有了,「雲棲和尚著為《疏鈔》,廣大精微」這是一本,《彌陀疏鈔》。「幽溪師伯述《圓中鈔》,高深洪博」這是二本,《彌陀圓中鈔》。那我們講到這裡呢,這三部註疏,包括《彌陀要解》,這是對《彌陀經》註疏最能夠相得益彰的三部經典,代表作。印祖就說了「得此三疏」呢,就是這三部論典,註釋《彌陀經》的,那麼「法無不備、機無不收」,就是你把《彌陀經》就能夠吃透,沒有問題了。

這裡講到的雲棲呢,是一個山名,大家都知道了,雲棲和尚就是蓮池大師。他當時在杭州,看到有一個五彩祥雲,就棲在這個山上了,他就覺得這兒山明水秀,就在這兒建道場。後來呢,遠近的僧人來依附他修法,就成了叢林,叫雲棲寺,所以這裡尊稱為雲棲和尚。蓮池大師也是徹悟以後才轉弘淨土的,大家知道。蓮池大師一開始也是參禪,參得最後在這個參笑岩大悟,說什麼「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這個話我原來也不懂,後來慢慢地學《楞嚴經》有一點點眉目,不知道是不是如此。「二十年前事可疑」,就是二十年前就搞不清楚這個問題,起了疑情了。「三千里外遇何奇」,就是直到走了這麼多年的雲水生涯,其實這個聞性,就是楞嚴經裡面講的,就是我們的心性還沒有動過,從來沒有變過,一直是如如不動,雖然隨緣,從來不動、不變。

所以說二十年前到現在,還是這個疑情,三千里外雲遊生涯解的還是這個疑惑。才發現說,最後說「焚香擲戟渾閑事」,就是我們在這兒上一炷香這麼恭敬,我們到戰場上殺敵,把人給殺死了,這麼十惡不赦的事,渾閑事,都是沒有一個善惡差別,「魔佛空爭是與非」。後來大家就把他的這個作為他的開悟偈。盡管如此大徹大悟,依然是轉弘淨土,著的《彌陀疏鈔》。可是《彌陀疏鈔》呢非常,你看他用的詞叫「廣大精微」,很龐大。他用的當時是《華嚴經》的思想 ,一開始注的就是用的十玄門,我們後面要講五重玄義,他是用十玄門來講這個《彌陀經》。所以,這裡蕅益大師讚歎他,稱之為雲棲和尚。「和尚」不是我們通常現在講的,你是出家和尚,這是非常尊貴的尊稱,他不敢直呼其名。

大家知道,不敢說他說,像我們現在有時候還說袾宏蓮池。因為蓮池大師是他的親教師,一個,他學他的《竹窗隨筆》而入道的;另外一個呢,他在他的塔前受的戒,蕅益大師跟蓮池大師的因緣,所以他這裡把他尊稱為和尚,我們就聽出來了。和尚其實就是本尊上師的意思。漢語裡面有時候又把它叫為和闍,就是阿闍梨的那個闍,叫和闍。後來羅什法師還把它翻譯成叫力生, 就是力量的力、生活的生。由於我們借著師父的力量,能夠生我們的智慧,這叫做和尚。所以大叢林裡邊,你看出去介紹的時候,有時候說,和尚這幾天去哪裡了?和尚怎麼怎麼樣,這是一種非常,等於說既親切又尊貴的稱謂。外人那麼稱大和尚,是這個意思啊。「廣大精微」就是它的義理非常深廣,幽微難至。確實如此。

再看「幽溪師伯」,為什麼叫師伯呢?因為這個幽溪法師就是傳燈大師,他當時住在智者大師建的道場叫天台山的幽溪高明寺。這是明朝的一位天台宗的祖師爺,他是最典型的教演天台、導歸淨土的一位大師。像他著的著作還有《淨土生無生論》,還有《淨土法語》,都是弘揚淨土法門的。這個傳燈大師每次登座講法,天樂盈空,大家都能聽得到,他的講法就殊勝到這種地步。他著的叫做《彌陀圓中鈔》。為什麼叫《圓中鈔》呢?就是用這個天台的圓頓教理,當時有一位大佑法師,把《彌陀經》做了一個《彌陀略解》,他的《圓中鈔》是對這個《略解》的再註釋,所以叫做《彌陀圓中鈔》。那蕅益大師講到的叫「高深洪博」,就是他的義理道理非常的圓融廣博。所以他說「蓋如日月中天,有目皆睹」,就像日月兩輪一樣,在天上。

但是他這個比喻非常也很微妙。「有目皆睹」是什麼意思?有了眼睛的都能看得到,沒眼睛的怎麼辦?所以他的言外之意也是說,他們只能夠被上根之人,下根無智者就入不進來了。為什麼呢?你看,「特以文富義繁,邊涯莫測」,就講得太玄了,太專業,現在我們去看,有時候都看不懂,有些還得過來過去去貫。那麼,「或致初機淺識,信願難階」,你看,導致就是剛開始學的人,他這個信願就發不起來,連第一個台階都上不來,那後面就更不要說了。所以蕅益大師也是把這個提出來,襯托出雖然有目共睹的兩部著作,可是不是久修的人,它不能夠利,由於這樣的一個情況,他才著的《彌陀要解》。

所以說,我們後面學習《要解》呀,也可以看得到,淨土一門的特色就是以信願為根本,而不特別注重在這個教法上的演繹。太演繹過度了,就把信願給拆散了,這是一個弊病;二一個呢,因為持名是重在實修,它不重在這個說理和修觀。大家知道,天台宗為什麼要這麼講次第呀?它有一個隨文修觀的一個功德,特別是中觀宗裡邊也這麼提倡,它並不認為說我們學教法講道理的時候,是講完了道理然後再去修行。它認為我們的心依在道理上,在聽道理的時候,你的心跟這個道理是同步的,本身就是修行,這就叫隨文入觀。它認為學教就是在修觀,確實如此。可是淨土的修法它重在持名,不在修觀。所以呢,他對這個教法的發揮盡量地可以說能省就省,所有的講或說,都往信願上來會,那麼這也是蕅益大師著述《要解》的緣起是意在於此。《要解》的文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他的這個特別直接痛快的風格,他就是直指信願,偏讚持名。如果涉及到教理或者義理的知識,他盡量就一筆帶過。

所以這是他的一個對比說前面兩位大德,那他是怎麼想的,「故復弗揣庸愚,再述要解」,當然這是他,蕅益大師的一個謙虛了。後面打的這個比方非常好,「不敢與二翁競異,亦不必與二翁強同」這是他寫《要解》的立場。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寫的《要解》,也不是為了跟兩位前輩說在詞章呀義理上來比多麼的深廣,多麼的增光奪彩,不敢,不敢為了標新立異才作《要解》。是為了什麼呢?是為了彌補信願難階的缺憾,我只不過是為了接地氣一點,這是「不敢與二翁競異」。後一句,「亦不必與二翁強同」,也就是說,我也不需要非得跟兩位前輩同一個論調,也就是不需要附庸他們,也得照著他們的說,那也沒什麼作用。這是他著述的立場。

給大家講一個小插曲,你看為什麼前面講到說印祖把這個《要解》又給註釋校回過來?蕅益大師徒弟成時法師呀,他當時在寫這兩句話的時候就給寫錯了,寫的說「不敢與二翁競異,亦不敢與二翁強同」,聽起來好像說,哎呀我可不敢,我可不敢。後來印祖就說了,說你把蕅益大師的心意就給歪曲了,為什麼呢?因為你說不敢與二翁強同的話,有點兒什麼意思呢?就是你們講的這些,兩部著作,我可不敢苟同,我不敢跟你一樣,就等於說把蕅益大師栽贓陷害,說他有我慢心出來了一樣。印祖,你看心細到什麼程度?他就發現了這個字用得不對,後來又給改回來,叫做「不敢與二翁競異,亦不必與二翁強同」,誒,這個口氣就順了,既是晚輩,又符合這個立場。所以從中我們說,印祖對於現在我們看到《淨土十要》真的是功不可沒。

那好,看這個比喻:「譬如側看成峰,橫看成嶺,縱皆不盡廬山真境,要不失為各各親見廬山而已。」這是打了一個比喻,妙喻,用廬山的風景來做他的《要解》的定位,和這三部註釋,來形容這個最佳效果。那大家,廬山應該有的去過啊,江西廬山,東林寺就在那兒,那確實是一個神奇地兒。當時在這個,東晉慧遠大師法駕到這裡開闢道場,成為祖庭。廬山還真是有很多的靈瑞的感應事蹟。廬山在慧遠大師的時代呀,就跟北方的這個,我們上次講羅什法師在逍遙園,就是草堂寺,併列為當時中國兩大佛教教育中心。當時慧遠大師還寫過幾個書信,去問法羅什法師。你看人家這個大祖師這麼大的地位,他寫過《沙門不敬王者論》。當時的皇帝打天下路過他那兒了,地方官勸他出來迎接,他說我不去,從來送人不越虎溪,那個虎溪現在還在東林寺門口。

但是東林寺現在已經修得也是很輝煌了,很多原來的舊跡也看不到了。那麼這個道氣也在。去過廬山的人,現在住在廬山的人也有福報。廬山上面的那個鎮子,我覺得就是跟天人福還沒享完,就跟享天福一樣。廬山上面鎮子裡的人,他們的福利非常好,好到就是說幾乎也不用怎麼工作出來,想開店的就開開店賺點小錢,不想開的反正天天就拉個狗呀、拖個孩子呀,就在他們那個山上,因為廬山它山上也有一個就跟小鎮子這樣一個平坦地兒,就在那轉悠。所以你看我們現在的這些領袖們也很喜歡廬山,到那兒有很多人文古跡,它就是一個福地。站在東林寺的,我記得我那會兒我去打佛七,站在東林寺的天王殿,真的面對的就是那個香爐峰。從小讀古詩說,不是寫的說「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那會兒想的說這是誇張擬人手法吧。真的這個香爐峰太陽照的時候生的是紫煙,它不知道什麼作用,就是真的冒起來是色彩斑斕,這麼一個地方,現在去東林寺還可以見。

那麼蘇東坡也為折服了,游到此,題過一首絕唱,叫「題西林壁」。東林寺現在旁邊還有一個西林寺,西林寺是台灣的老比丘尼她在那兒住持,是一個女眾道場。那西林寺的塔也搖搖欲墜了現在,但是現在進去了還有一個石頭,她們還把這首詩題在那兒。題西林壁,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那麼這個詩呢,從世間人來看,是形容它絕貌並變化多端的風景。如果依著道人的佛法的角度,確實在這裡是一個絕佳的妙喻,正好說我們的心性是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循業發揮的諸法實相。為什麼呢?你看,你說橫看豎看高低不同,氣象萬千。那為什麼看不清楚這個廬山真境?是你身在其中,其實就是你的心不平等,因為有我與廬山相對,廬山在我的六根門頭顯現,心向外轉。

那麼我們常說的,就是一葉擋目,就失去了這個真境。所以你如果說廬山即是我,我即是廬山,心廬不二,那就不一樣了。廬山的真境這一念真面目心,如果你說在橫,它就呈現的是嶺,在豎它就呈現的是峰,在近它就是顯的高,在遠就顯的低,都是廬山循業發揮的,所以它根本上當體也是廬山的本來面目。這是我們借廬山說心性啊。為什麼?因為蘇東坡他也是一個禪師轉世嘛,蘇東坡是五祖戒的後身啊。五祖寺的戒禪師,那會兒門庭非常高峻,可是不知道他為什麼又投生成個蘇東坡了。後來印祖都說了,說那他雖然投生了,肯定沒有,至少沒有證初果,因為聖人初果就任運持戒清淨了,但是蘇東坡轉世前後了,到後來他還去個青樓去逛一逛,去尋花問柳。

所以你看這個修行靠自力有多難。大概是他當時喜歡跟這些什麼文人呀什麼墨客喜歡吟詩作對,一下子這一念心引得把一世的禪法福報轉化成又一世的蓋世才情了。你說,說才的話,太有才了,什麼「明月幾時有」,這個詞一出,其他詠月嘆月的詞都廢掉了,可是依然還是個凡夫。但是他還是學過法,也算是一個道人,悟道的人,在這裡就事說理。什麼呢?用廬山的事來說這個佛法的理,就是因為我們為什麼現在不能夠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呢?就是因為有我,擋住了,只緣身在此山中,就像我們現在說日用而不知嘛,他是比喻這個意思。

所以《楞嚴經》裡面講到說,我們自己的色身,因為我們這個一念無明起動了,又向兩端發揮,發揮成一個自我的色身的錯覺,那麼就想明白外境的景像是如何。外境的景象不斷地攀,又激盪著我們色心這個想知道的這個心識生起,兩個向兩頭一牽,人相我相就出現了。實際上,我也罷,色身,外境的大地山河也罷,都是我們本有的妙明心性中所顯現的,循業發揮。所以你看這不管廬山橫豎峰嶺,都是循業發揮的,當體無一例外,本身就是廬山的本來面目。他在表這個法。

蓮池大師寫過,解《楞嚴經》,解過有一篇叫《楞嚴摸象記》。他在裡面就講到說,對於經典,當然我們現在說論著,或者說就廬山吧,為什麼弄不清楚啊?就跟瞎子摸像一樣,所有的瞎子摸象,摸到肚子的,他說像塊大石頭;摸到尾巴的,他說像辮子;摸到腿腳的,他說像個大水桶杯;摸到耳朵的,說像垂下來的一片葉子。各自在那兒講大像是什麼什麼樣。可是明眼人,就是眼睛好的人,不是瞎子的,在旁邊就看他們在那兒相互是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大象的全體,他們就看不清楚,為什麼呢?就是因為眼沒有開,所以我們現在學習,比如說了解廬山這個比喻也是, 不是說為了真的要看清楚是哪個是峰哪個是嶺,是要開你的這個眼,看廬山的這個眼。其實就是要開悟,悟了以後知道心性就是一切都是循業發揮,唯心所現。現在我們基本上,蓮池大師比喻的說,用情識手,情見的情,意識的識,用情識手摸這個分別象。實際上是摸不清楚的,真正不是為了看象,而是為了開眼,講的也是這個道理。

所以蕅益大師在這裡就比喻,借東坡的這個詩的喻法,把《彌陀經》比作廬山,廬山真境;把註釋比作有的是峰有的是嶺,各個都有一個姿態,但各個都是廬山真面目。就比喻說前面的《疏鈔》、《圓中鈔》包括我的《要解》,縱然大家學習了,不能夠全盤托出佛意,可是呢每一步也都能夠親見佛理,就是這個道理。

好,「將釋經文,五重玄義」就講到這裡。哎呀,現在講法呀,幾乎沒人願意提五重玄義,我已經被批過無數次了,在外面講都說我講不接地氣。說你還那麼老調刻板幹什麼?說現在的人誰聽這些什麼五重玄義。大家知道五重玄義呀,是最為科學有效的講經模式,它不是編排出來的,是以講經作為最根本代表的宗派天台宗,講經人裡面最傑出的代表智者大師,在講經過程中慢慢總結出來這麼一個模式。說應該這樣地先去理解經文的前行,以便於大家能夠更加地了解經文大意的這樣的一個效果。可是現在我們一聽五重玄義都趕緊十萬八千地說,還弄這一套。後來我就專攻五重玄義了。最近在普門講堂這次雖然講《徹悟禪師語錄》,我也用五重玄義給它判的講的。

最後講的他們有的,他們自己說雖然是「小白」,就是一張白紙嘛,聽了還不是完全聽不懂。為什麼,因為只有五重玄義它非常科學性。它先把經典進行一個規劃,讓你知道怎麼解,哪個方位哪個角度,立體地來了解把握,所以有一個總持的能力,和對經典條理的清晰。很多時候我們現在就誤區了,佛教的有些東西啊,有些需要宏通,有些需要固守。我們普陀山讓我觀察有很多固守的東西反而是最得天獨厚的,外圍看上去好多就是不斷的好像到了時代了,要與時俱進,最後弄得弄得一盤散沙,原汁原味都沒有了。

那今天我們既然學《彌陀要解》,蕅益大師也是用五重玄義,我們先了解一下五重玄義是什麼五重:釋名,顯體,明宗,論用,教相,就是判教,這五個點。因為下面不是要講到這個五重玄義了,我們先了解一下。那麼「釋名」呢,因為經首它有名字,這個經是怎麼一個題名,它有名稱的。「顯體」就是顯這個經的本體,也就是眾生的本來的這個根本體性。萬法,宇宙萬法的根本平台就是這個體,眾生的心性也是這個體,佛性也是這個體,萬法不離這個根本宗旨,你要顯出來,要不然會亂套。那麼顯體,你要達到這個心體怎麼樣操作才能見到這個體呀,這部經典告訴你怎麼樣的一個修行方法,套路是怎樣的你得明白,這就叫「明宗」,什麼宗旨。你像這部經它是以諸法實相為體,一切大乘經典皆是如此,它是以信願持名為宗。那講了這麼多的體,又講了這麼多的修行方法,最後你能起到什麼樣的作用,你給我提供什麼好處,我修了以後得到什麼樣的待遇,這就叫「論用」,你有什麼力用,得到什麼好處,起什麼作用。那既然如此的殊勝,你這部經典在佛說的教法中,它處於什麼水平,一代教法中在什麼位置。僅此而已,這就叫五重玄義。

所以我們往往在理解五重玄義,玄義,馬上就下意識把它講得很遠很玄。「玄」叫什麼?也許這個玄就是說我們現在頭暈得受不了了,暈得都直到盯在你面前你都認不出來,「玄」就是幽微難至嘛。可能這個「義」就是說,其實就是深知所以然,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這個佛性哪兒去了?眾生都講輪迴,輪迴是怎麼輪迴的?你搞明白這就叫「義」。五重玄義是沒那麼複雜也沒那麼高深,很接地氣。

你看做個比方,比如說「釋名」就是說,現在比較了解一個人吧,比如說這部經典是一個人,釋名就是他叫張三還是李四,叫什麼名字。我們諸位師父在常住上比如說要了解這個,你叫什麼,法號怎麼尊稱。那麼「顯體」就是說你長什麼樣,高矮胖瘦是怎麼形容,你長什麼樣。「明宗」就是說你在常住上你是幹什麼的,你是香燈師父呢,在哪個殿香燈,還是在庫房,還是首座和尚,還是當家師,這就叫你的宗。如果這個人是一部經,這個宗旨就是這樣。「力用」就是說你這個做的這個常住上發心,能給眾生帶來什麼利益,或者說常住上維護什麼功德,這就叫「論用」。最後「判教」,就是你在整個這個叢林裡邊你處於什麼位置,起的什麼作用,這就叫五重玄義。

一部經典依著這個五重玄義來學,前行中就非常明瞭,就是一目瞭然的,所以大家也不必把這個玄義以為有多玄。當然它的這個一部經典的總綱要就在這個前行中先要了解。所以我們學習五重玄義有三點,一個是了解到提綱挈領。一部經裡有的,《彌陀經》還短呀,《楞嚴經》那麼大,《華嚴經》更大,那如果沒有這個提綱挈領的解釋,亂掉了,逐字逐句地這樣泛泛地談開了,那根本就不知道總綱是什麼了,圍繞不起來。就像智者大師說的,智慧就退了。其次呢就是為了楷定見解,楷定我們的見解,見地。雖然這個經典的這個文辭多變,它的原則是統一的。你看顯體,一切的大乘經典都是以諸法實相,你不能變。你有時候我們不楷定見解啊,防止有人亂說大家知道嗎。

現在很多法師甚至很著名的法師,有時候說出來的這個就亂說得簡直是不能容忍了,也沒人管,大家也不了解。反正他就在那一說,很暢快,可是說的簡直是讓人笑得牙齒髮冷。你有時候不照著佛和祖師的說,想怎麼說就怎麼說,這就不行,完全不顧根本。五重玄義可以讓我們楷定見解,就知道他說對說錯。第三個就是依根本法。我們講大乘經,一切的大乘經典,剛才講,都是以般若波羅蜜諸法實相為體的,萬變不離其宗,一旦超開這個法就是外道法。所以說整個一代教法裡面,凡有所得,那不是般若波羅蜜,就是外道法。凡信願持名之外,再說淨土怎樣怎樣,那你就是亂佛的法,沒在這個綱宗裡邊。

現在很多時候講淨土,法師們你不要看好修,還難講。為什麼?你不能給它上面,佛說的如此的三根普被的法門,你不能給它上面在這個門檻上面加厚度,否則你就是害人家的法身慧命。所以說很多注意,一個是你不能把淨土當做橫超法做豎出用,當做做功夫一句佛號,它是靠信願來往生的。你也不能把它做豎出解釋,我們這的教法是怎樣的,那麼極樂世界按照這個判好像這個行不通,人家那就行得通。所以說要依根本法。其實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一個就是般若法,一個就是往生法,不要繞開這兩個法。

好,這是我們今天的內容就到此為止了,請諸位合掌。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好,感恩諸位,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