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講)

好,各位,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好,請放掌。大和尚慈悲,各位常住師父慈悲。

今天是《彌陀要解》第十講。今天先開講之前,說點兒胡話,沒有教證,打妄想。我們都是佛門同道中人,自從咱們教主釋迦牟尼佛出世講法開始,從西天到東土,一直流傳到現在。其實有時候從某種意義上啊,你看諸位辛苦,今天也在普門講堂聽到這個,也是講到佛教史流傳。在這個流傳中,有時候會法久生弊,就是會賦予它很多厚重、形式上、連帶性的一些東西出來。你看現在以至於我們形成這樣的一種宗教形式、法門儀軌,等等這一切吧。其實有時候啊,我們再轉一個彎兒的角度來講,應該更加先進,提供給大家一個思路,就是要更加先進地來看待佛教、看待佛法。

比如說我們在前九講裡面講到的五重玄義,通常來講的話,這是古德流傳下來的這麼一種法式,反正下意識地一定會想到它的傳統性和古老性。殊不知,其實五重玄義具有非常引領性和先進性。現在我們看任何東西其實都可以套這個五重玄義,甚至對一些,所謂的時代性的一些現象的概括。任何一個東西,就包括這個話筒,這個錄音筆,都可以用釋名、顯體、明宗、論用和教相來給它進行一個描繪。其實現在所謂的大數據呀,所謂的這些也沒有離開這個範疇。你比如說釋名吧,就用這個思維,就用這個語言,假名來詮釋真的有這個事,真的有這個理,真的有這個境界,確實有這個真理。釋名其實就是告訴我們真理的存在。顯體就是告訴我們真理或者說生命的能量,所謂的一念心性。你看我們現在講起來說,因為有時候形成這樣的一種陳述的語感語境方法,我們有時候就把它禁錮在那裡了。

你看我們現在,比如說我們重換一個角度,很清白地來看這個顯體,所謂的一念心性,它到底是精神的還是物質的。或者我們在它上面到底有多少的錯覺,在佛教的根本的這種經典中早就把它闡述了,許多的可能性。你比如說,你看我記得那會兒咱們普濟寺黑板報上,這應該是普陀山的一位祖師吧,他就當時寫道說,到底是莊周夢蝶呢還是蝶夢莊周,這是一個公案。說白了就是現實情形來講,就是到底,比如說我們每個人都會做夢,那我們每個人做夢的時候,到底我們做夢中的夢境,會有人,會有事。那麼我們現在下意識的主體是說我們才是現實的,夢境是虛幻的。換個個兒,假如果夢境中的人,他認為他的夢境才是真實的,或許我們的現實,以為的現實是虛幻的,就到底是蝶夢莊周呢,還是莊周夢蝶呢。

到底我們現在你看隔著這個玻璃,這個燈就映在這個玻璃上,好像玻璃外面又有一個齋堂,到底這個齋堂是真的,還是那個齋堂是真的,或許它是平等的。這就是佛法的先進性,因為它對於真理的闡述,有別人或者世俗,或者這種所謂的這種文藝也罷,科學也罷,這根本就闡述不到這個層面。但是現在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就看不到它的這個先進性、開拓性,就把它慢慢地延續成一種古老的所謂的宗教。這樣久而久之會阻擋我們所謂的佛性,就是自己這種靈性的開發。

你比如說我們現在再做一個嘗試的思考,就是到底我們現在你看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或許它才是精神層面,或者物質才是精神。也許我們現在的起心動念,這才是真正宇宙中具足能量的物質,但是我們現在都認為這是精神層面,虛幻的。當然最後這種的物質也罷,精神也罷,其實它是一體的,就是這個法。明宗也罷,它是把握命運,自己把握命運,所謂的論用就是超越這個生命,它超越這個命運。所謂的教相其實就是揭示生命的真相。淨土法門其實根本就不是個法門,它就是自然規律,一切的真理就是這個現象。就這樣來換一個角度來看,就不會為現在有時候會覺得說,等到人類科學家走到山頂的時候,發現佛教大家已經在山頂等他們了,好像說不斷地佛教被科學證明,其實反過來佛教才證明了科學,佛法才證明了科學,我們不妨這樣地來嘗試。

其實禪宗的這種別開生面,在東土的大幅度的這種興盛,豈不就是顯示出來它當時的先進性嘛。真正的三寶的流傳中,一直在引領。你看《金剛經》現在有那個印刷版,那是印刷術剛剛發明起始就印的經典,現在還在,但是好像不在中國,在大英博物館。網絡時代一開始,那我們就進入了網絡弘法,直接就進去了。所以佛教一直是先進的,那麼所有的先進性就是因為它的這個先進思想,對於真理的闡述和揭示,當然更精準的應該說叫說明。

但是呢要保持它的先進性,還真得原汁原味的不出錯,不脫軌,不枉費。當然這不是一種守舊了,這才叫劃落到我們所說的傳統中來。越要讓它影響弘通得更加擴大,很可能要越發固守它的這個核心,最核心的部分。

那我們下面就開始邁入《彌陀要解》的正文裡邊,來有板有眼地聽祖師爺們怎麼來闡述,怎麼來闡述怎麼來說明這個核心。大家看到第十八頁,今天從十八頁開始。

「入文分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此三名初善中善後善。」

一部經典的劃分,出現了這樣的一個三個大的段落。當然初善中善後善,其實就像《四十二章經》裡面講到的說,佛法如蜜,中間和邊上都是一樣的甜,是平等一味的。但是為什麼有這樣的劃分呢?在東晉之前,絕大部分的講經呢,根本就不開這個劃分版塊,隨著消文逐字逐句地講解,只有這一種方式。這個三分的劃落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就是我們大家都知道一位祖師爺叫彌天釋道安。現在為什麼出家人都姓釋,就是他提出來的。製定了佛事的儀軌,什麼行香上座呀,比如說過堂的這個儀軌,最早的就是道安法師提出來的,所以他是東晉一位非常出名的一位祖師。

把它就判為,每一部經典都分這三個部分,後來把他叫做彌天高判。當時他判出來這個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的這個分法,還並不被認可,而且遭來很多的非議,都說他異端,隨便在佛經上動刀子。但是直至後來,越久越證明了他的正確。就是玄奘法師隨著其後來翻譯到親光論師的有一部叫《佛地經論》,《佛地經論》裡邊就提出,在印度的論典裡邊也出現了對於佛經有三分的這種判法。當時裡面判的叫做「教起因緣分」,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序分,開頭;還有這個「聖教所說分」,就是正宗部分,正經講到它的核心內容;最後是「依教奉行分」。

反而證明了道安法師所判的這個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完全跟西天的祖師們判的是脗合的。當時他常住在襄陽,襄陽還有一位當時的名士呀,魏晉南北朝的時候不是很多這種名士嘛,是真名士自風流。有一個叫做習鑿齒的,他去拜訪他,他很有名,看不慣這個老和尚。坐定了以後就說,說他很有本事,說我是四海習鑿齒。就是說四海之內他特別有名,誰都認得他。結果道安法師不給面子,他說,我叫彌天釋道安。就是天下沒人不知道我的,比你還厲害。天不是把這個四海之內代表地給蓋過了,所以後來給他一個外號,叫彌天釋道安。這三分的判法呢,後來也被稱之為叫彌天高判。這是道安法師對於我們學習經典的一個貢獻吧。

那後面呢,蕅益大師具體把這三分在經典裡面能夠顯示它哪方面的功用,做了一個比喻。你看:「序如首,五官具存」,如果這部經典是一個人,那麼序分就像他的頭一樣,五官是分明的,看清楚了。「正宗如身,臟腑無闕」,整個消化循環系統整個就在我們軀幹裡面,那這就是經典的主要內容。「流通如手足,運行不滯」,就是怎麼讓這部經典弘揚開來,讓大家歡迎,讓大家傳誦,那麼就是流通分的起的作用。所以後面他講到了說,「故智者釋法華,初一品皆為序,後十一品半皆為流通。」這是講到的說智者大師,因為智者大師是講經的先祖。像他講《法華經》裡面講到《法華玄義》、《法華文句》,一個妙字就講了九十天。那麼為什麼這裡要把智者大師抬出來呢?是有他的用意的,為什麼呢?因為大家對於三分判法的標準呀,漸漸地也是法久生弊,生到什麼弊呢?過來一部經典,開頭都判做序分,最後都叫流通分,反正中間的這個大肚子都叫正宗分。

就成了一個流俗了,就不假思索地機械性地這樣給它進行判別。但是蕅益大師這裡他判《彌陀經》呢,跟前面的古德講述的不一樣。他怎麼判的呢?從「如是我聞」,到「今現在說法」這一句,他判做序分。從「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一直到後面的「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叫做正宗分。那麼特別不一樣的是哪裡呢?他的流通分判得不是說聽聞經典的什麼大眾什麼呢,歡喜信受,作禮而去就好了。他是從「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開始,就從這兒開始,就一直到經的結尾,全部把它判作流通分。

但是呢,蕅益大師這個判的跟前面的不一樣嘛,所以他認為自己的話,人微言輕,不足以信,他就引用說智者大師出來給他作證,說不能夠這麼死板地判。為什麼呢,你看說連智者大師都判《法華經》的時候說,第一品都是序分,二十八品《法華經》的後面的十一品都是流通分。他為了說明,不是說把最後歡喜信受作禮而去當作流通分就可以了。所謂的流通分,它要起到的作用是什麼呢,讓這部經典運行不滯,就是極受歡迎。說白了就是推廣。那推廣你看他為什麼說如我今者,就是六方佛都出來讚歎這個《彌陀經》的真實不虛,所以大家都應該信受,都應該廣傳流通來受持。它就起到了運行不滯的作用。所以他不教條,但是他害怕別人對他有微辭,就把智者大師給搬出來了。

而且後面這個內容更多,大家看,他更有甚的是說什麼呢,「又一時跡本二門,各分三段。則法師等五品,皆為跡門流通。」這是什麼意思呢?因為學習《法華經》,後來把它判作兩大部分,大家在常住上常讀誦《法華》,都知道《法華》裡面有一個概念叫跡門和本門。什麼叫跡門呢?前十四品,是說的釋迦牟尼佛這一期示現八相成道的,這一世就像一個應跡的一樣,示現來的,是從表皮來看。那麼他的根本本門是什麼呢?他早就成佛了,久遠以來,不知道多少劫前就成佛了,這已經形成事實了,所以這個叫本門。前十四品是講他的示現,後十四品是講他的根本。

那麼智者大師在講這個示現和根本的兩大部分的時候,又各自把它判為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所以他這裡講到的意思就是什麼呢?前十四品裡面又各分了三段,各分三段那麼前半部分的流通分,龐大到什麼地步呢?從法師品開始,那我們大家讀過就知道,從法師品應該是第十品,那後面的見寶塔品、提婆達多品、勸持品和安樂行品,都屬於什麼呢,跡門的流通分,就都判到流通分裡邊了。他為什麼這麼說呢,就是為了證明說,我把「舍利弗,如我今者」,就開始判作流通分,是深有所以然的,並沒有錯,因為他在《彌陀經》裡面判法跟前人不一樣。那他這裡把智者大師拉出來,是大祖師爺嘛,給他進行一個,說俗一點就是給他撐腰,有人是這樣判的,我也是有理的。

那後面他就講到這個弊病了,是什麼呢?「蓋序必提一經之綱,流通則法施不壅。」就是你判序分,它一定是這部經典的提綱挈領,綱目。你看我們學習《心經》,《心經》就有綱目,觀自在菩薩是人,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是法,照見五蘊皆空是因,度一切苦厄是果,這二十五個字就是一部心經的綱目,就把它在前面了。那麼每一部經典的序分也有這樣的一個功用,提一經之綱。那麼流通呢,則法施不壅,就是說這部經典出去給人家講的時候,怎麼個好法,為什麼深信不疑?六方佛都出來證明,出廣長舌來證。這是有理有據,合情合理的。所以就是讓他的這個法在供養佈施的途中呢,不會有阻礙。

為什麼,因為它力量是非常足的,所以他講到說,「關係非小」。但是呢,「後人不達」,後來的人搞不清楚。就是「見經文稍涉義理」,就是稍微講點道理的話,就全部判入正宗分。「致序及流通,僅存故套。」就是序分是個頭,流通是個尾巴,僅僅就是只要給幾句話,把它顯現出來就好了。可是這種弊病,「安所稱初語亦善,後語亦善也哉。」也就是說他理解的已經不善了,沒有去圓滿佛的原意,沒有把這部經典切實地用三分來正判。這是這一段提供給我們的內容。

那跟大家說一下,其實今天的內容,並沒有甚深玄妙的義理了,就是從這個序分開始講起。也交代一些故事典故,說明一些地點,甚至我們通常說的一些客套。客套不是客套話的客套,就是每一部經典都是這麼開始的,都是這個模式。

大家來看後面,從這個科判上講到說,「初序分二:初通序、二別序。」這是講到的,下面我們要進入這個序分裡邊。什麼叫做通序呢?每一部經典都一樣,必然要從如是我聞開始,然後什麼一時佛在哪兒,怎麼怎麼樣,多少人。什麼叫別序呢?就是這部經典的不同之處,從「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開始,就是跟其他經典不一樣了,說的是極樂世界的情形,講的是淨土法門,這叫做別序。

那麼這個序分,前面的「如是我聞,一時」這段話屬於正信序,有這六個層面,六種成就。說明這部經典是真的,是佛說的。是囑託給阿難,阿難也是聽佛說的。你比如說這裡面講到的說,信成就,就是「如是」;聞成就,就是「我聞」;「一時」就是時成就;「佛」是主成就;「舍衛國」是處成就;「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是眾成就。

有這六個層面,就像記敘文一樣,時間、地點、人物等等等等,那麼這才稱之為這部經典真實可靠。有時間,有地方,有當時誰在聽,就像會議記錄一樣,全部給你記下來了,是佛說的,這就叫做正信序。那麼能夠啟動這部經典的宣說因緣,讓大家得利益的,就叫發起序,後面的「爾時佛告長老舍利佛」開始。這個序呀,有時候又叫做經前序,每一部經典的開始必然如此,有時候又把它叫做經後序。為什麼?因為佛說的時候並沒有這樣講。釋迦牟尼佛當時在印度講的時候,他一定是直接就開門見山就講了,沒有說「如是我聞」,這是後來阿難在結集經典的時候才加上去的,所以叫做經後序。當然這些都屬於知識,我們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下面我們看一下序文裡面的具體內容。經典是:「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論典是,我們主要現在是學習論典,看他怎麼講解:「如是,標信順。」每部經典一開始,都少不了這個如是我聞,我聞如是。到底如是起什麼作用?要這個概念幹什麼?這裡蕅益大師寫出來了:標信順。標就是標明,標顯出來一個什麼心態呢?你要信順這部經典。所以用詞非常精準。就是信仰或者說仰信和隨順。大家要知道,要做到這一點,還是需要極大的福報的。我們對於一種理論也罷,或者說一種說辭,你只有信了以後才能順。一定是信了以後才能順,你不信它,你不會順著它。

這就叫信順,信順。你就說我們現在,你比如說弘法吧。弘法來講也有藏傳的、漢傳的、南傳的。那大家想想,現在在咱們漢傳佛教裡面,你說我們現在要去弘法,首先你得讓他們相信因果輪迴。就像現在的這種不知道佛法的人,你讓他相信一個因果輪迴,就比登天都難。但是你看在藏傳佛教裡邊,基本上人家起步都相信因果輪迴,為什麼,就已經有了這個信順的功德了。就依著這個因果輪迴再講下面的法就可以了,不必在因果輪迴上還要傾注於全部的心力來弘揚有因果。所以因為不信,他就不能順。一切法的成就都是從信順而來的。

當然我們需要這個信順圓滿了以後,才能夠功德圓滿。你看在《便蒙鈔》裡面講到,信順的功德也不一樣。有一種信順叫做什麼?叫做偏真信順。什麼意思呢,就是他只信理,他不信事。現在所謂的研究佛法的這些人,理論他學得杠杠的,你講什麼,看的經典那比我們多多了,說實在的。但是你給他說這個感應也罷,給他說諸佛菩薩這種神通妙用也罷,他不信。道理他信,理上信,但事上他不信,這就叫偏真,不是圓滿的。甚至有一些信受他是什麼,只信順此法不信順彼法。都是釋迦牟尼佛說的,他不信,信這個,他由著自己的信,他想信這個他就信這個,他不信那個。你比如說有一些人,他信說善惡因果是對的,但是讓他相信有前生後世、六道輪迴,他搞不清楚。

我記得我那會出家以後呢,俗家有個三嫂,俗家那個三嫂她就這樣。她說起來就說,哎呀,你們佛法呀,你比如講的多做善事、善有善報,這個我覺得聽起來有道理,你跟我講什麼說有觀音菩薩,有什麼神呀鬼呀,她說無稽之談,她不信這些。但是真的是菩薩千手千眼,把她收拾了一次。我記得有一次正好我回來,是暑假,暑假那會兒回來上佛頂山。六月十九,正好那天是六月十九,她打電話來了。誒!我說今天是,因為幾乎不通電話,她打電話來了說你是不是在普陀山呢,能不能幫我上點佈施。我們老家那種小廟,土地爺呀什麼那種廟裡面,還是有的,俗話就叫佈施,上佈施。

我就心裡很納悶,說這是今天怎麼了,突然這麼個人要給菩薩上佈施。結果是什麼呢,她做了一個夢,夢見觀音菩薩在她夢中把她給瞅了一眼。在我們西北老家,這個人要是把人就是這麼瞅你一眼,那說明你這個人太差了,不跟你打交道了,叫瞅一眼。她夢裡面就夢見說觀音菩薩把她瞅了一眼,她覺得她老說這些話,以前她老說是,哪裡有菩薩,哪裡有神呀鬼呀,不信這些。從此以後到現在,她不敢不信了。她有個什麼事還要給我說的讓我幫她問問菩薩。這菩薩也是靈,就在六月十九那一天,我記得清清楚楚。這種就屬於什麼呢?偏真信順。一個角,邊邊角角他不能圓滿。再一個,你比如說還有一種叫即真信順。我們聽過這樣的一種理解,就是任何佛教裡面講的道理也罷,現象也罷,他都說這是表法的,觀音菩薩千手千眼是表示他救化眾生慈悲心無量,哪裡有長成這個樣子的,這就叫做即真信順。那麼還有一些就是慢慢來,勤勸成就、久化方歸,這就叫做次第信順。

我們這裡這個如是標的信順是什麼呢?叫圓頓信順,聞即信。就直下來承擔,信一切法本來具足,信信願持名決定得生,叫做圓頓信順。所以這個信順功德也是了不得的。我們今天在此時此處來聽這個《彌陀經》,學習這個《彌陀經》,好像覺得說,那「如是我聞」,這不是阿難後來結集的時候加上的話嗎?特別給我們標顯說,這個需要我們信順,好像這是佛陀的話,我們一定要相信。好像人家釋迦牟尼佛當時在祇桓精舍講這部經典的時候,可能就不是這番情形了,因為我們到末法時代了。我跟大家講,就是現前聽活佛講法,好像經裡面動不動就說放光現瑞顯異啊,那是給入聖位的菩薩羅漢們顯現的。

當時在印度講這部《佛說阿彌陀經》,就在祇樹給孤獨園,場景也許還不如咱們現在這兒。如果法師們有去過印度朝聖的,現在在尼泊爾境內,去了就知道,就是一個普通的莊園,就在地球上呀。到處都是土,種了很多樹,一個說法台,還有一口井,據說是當時迦葉尊者還是說打水,在那兒喝過水,聽起來非常的,可是它還在地球上,一模一樣的情形。也就是說當時這千二百五十人,或者說聽法眾,他們在現場所聽活佛講法,得到的這個訊息,跟我們此時此刻一模一樣,沒有多少,就是這些文字,說的就是這個法。那麼怎麼能夠起到說最後歡喜信受,作禮而去的功德呢?全憑這個圓頓信順,如是我聞,就是信佛的因緣。所以說信順是我們成就這個法的根本基石。大家想,因為我們信順釋迦牟尼佛,順著釋迦牟尼佛,才能信阿彌陀佛,信極樂世界。信彌陀的慈悲,順著彌陀才能信他發的四十八大願。信四十八大願的真實不虛,才能順著他相信說決定說,我能夠將來往生西方。這一系列,從開始到圓滿,第一關鍵就是由信順成就的這一系列的鏈鎖功德,這就叫信順。

那我們這樣學吧,就是說,「如是,標信順。我聞,標師承。一時,標機感。佛,標教主。舍衛等,標說經處也。」我們現在配起來講,就是把「如是,標信順。」大家看到後面了吧,後面講什麼叫做「如是」。「實相妙理,古今不變名如。依實相理,念佛求生淨土,決定無非曰是。」我們來套著,就是前面是一個標題,後面具體地講解,我們來這樣跳著來學,這樣的話比較次第分明。信什麼法呢?就信這個、順這個「如是」之法。你看這個法講得多妙,因為在其他的經典裡面也有很多,一開始都要去講解這個「如是我聞」。像其他的祖師們講到的就說:「聖人說法,但顯於如」,就是如如不動的這個本來面目,「唯如為是」。就是所有法的功用都是為了開示悟入佛知見,如就是佛知見。或者有時候又講到說:實相之理,始終不變為「如」,這個跟這裡講的是一樣的。但是後面說是什麼?如理而說,叫做「是」。

你不能繞開實相,那麼你就沒有契理,亂說了。可是蕅益大師這裡解得非常之妙,你看:「實相妙理,古今不變」,這個沒有問題。「如」就是不變的意思。為什麼說古今不變,因為古也是實相,今也是實相。這個我們已經在講它的辨體中已經說得很透。不會因為是古是今而改變,就像虛空一樣。虛空在有太陽的時候是光明的,是虛空,晚上到了黑夜,暗的時候也是虛空。不是因為有明有暗,虛空會改變。這個實相法也是,不是因為從古到今而改變,它就是這麼如,從來都不動。諸位法師體悟一下,就是從來都不動,就是我們現場,就此時此刻,就這個法。不動,就是不動也是不動,動也是不動,隨便你,反正就是不動,這就叫如。

這一切法萬變都不離現前一念心性就叫如,這一念心性中所有的一切法就是這個樣子,它隨便是什麼樣子,就是這個樣子,這就叫是。前面在辨體的時候給大家講到,現前一念心的自性就叫如是。所以蕅益大師這裡講得非常妙是什麼?依實相理,念佛求生淨土,決定不會錯,叫做是。你看他講的,很妙。他依著這個一念實相的心性,注入了信願念佛求生西方的作用。

也就是說,把這個實相這個無量的作用,發揮成我們往生西方的這一個作用,一定可以,這就叫如是,是《彌陀經》的如是。成時法師在這裡註釋的時候,我們這個版本裡面看不到,另外的版本裡面有,就是說,唉呀,能夠悟到這句話者太少了。「悟此者少」為什麼呢?因為我們一聽說如,就是如如不動呀,如來如來就是如是之道,他不知道說什麼呢?知道這個實相雖然如如不動,無念,但是他不知道他還能無所不念。知道這個如如不動他實相無生,但是他不知道他還能無所不生。因為無所不念,所以正好念佛,因為無所不生,所以正好求生。所以說,「依實相理念佛求生淨土,決定無非曰是。」這是我們對於「如是,標信順」的解釋。

下面我們再來看,「我聞,標師承。」阿難多聞第一,大家知道他有一個什麼妙用嗎?號稱叫做分瓶瀉水。就是這瓶子裡面裝的水,往另外一個瓶子裡邊倒,一點都沒有落出去,原封不動,不增不減的如是我聞,所以這裡講到的我聞就是標的師承。佛法裡面的師承很重要。念佛往生的法,《彌陀經》是阿難尊者的耳,與大眾親耳聽世尊之口宣說的。直接從佛的金口中傳過來的,這叫做師承。

你看後面講到的說,「實相非我非無我,阿難不壞假名,故仍稱我。」由我來傳承。所以這裡講到的「我」,第一個,「我聞」是因為我聽佛說的,聖言量,因為只有佛的話才可信,其他的話都不可信,跟經典比起來。那麼為什麼說是佛說的呢?因為這部經典是佛說的。其次,讓安立這個「如是我聞」也是佛說的,因為大家都知道佛涅槃的時候,阿難去問過,問說怎麼,問了四個問題,最後說每一部經典開始都要安立這個「如是我聞」。所以阿難這裡就師承就說,佛怎麼說我就怎麼說,叫分瓶瀉水。你看為什麼現在我們有時候叫會集本?大家有時候也見到咱們大殿裡面流通過來的會集本。會集本它就擔當不了這個如是我聞,因為改過了,切割過了。現在我們學術上研究文獻也是越早越有權威,因為它是原汁原味,表這個師承。另外為什麼當時要加如是我聞這個師承呢?他也是為了破外道。

大家要曉得當時在印度,很多外道,外道人家號稱也有三寶。什麼三寶呢,他也有教主,也有經典,也有修學次第,也有弟子,號稱三寶。而且外道的經典裡面,每一部前面都有一個統一的標誌叫阿優,印度話,阿優(au)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主張一切法不是有就是空,它是一種定見。為了跟當時外道區別,所以在經典裡面佛教的經典全部加了「如是我聞」,師承。再一個,有這一句話,因為佛滅以後,我們現在也有這樣的情形,阿難是什麼時候出生的呢?是佛成道的時候阿難才生下來,佛涅槃的時候他才四十九歲,那大家都知道,迦葉長老佛去度他的時候已經一百多了,在這樣的僧團裡面他哪有資格嘛。

所以這個時候,佛就為了(防止)說他的資格不夠,大家懷疑他,讓他安置了一句「如是我聞」。而且當時阿難的容貌容顏跟佛很像,害怕別人阿難登座集結經典講法的時候,害怕別人以為說是不是佛又活過來了。甚至懷疑,是不是他方的佛來這裡講法,或者說阿難難道成佛了嗎?所以為了破除這些滋生出來的疑情,在上面加了一個「如是我聞」,標的就是師承,標師承。

那這裡講到的說,「實相非我非無我」。我們一聽到說無我,佛法這不是破我執嘛,人無我,法無我。凡夫就是聽空就空,聽有就執著有。一聽說無我了,就會生起一種有我是不對的,無我才是對的的定見。所以為什麼這裡你看蕅益大師破掉的說,「非我非無我」,就是你兩邊都不能著。我們說無我是為了說「無有我」,而不是為了說「有無我」,一說無我就以為真的有個無我。在這樣的情形下,所以蕅益大師說,真正如果我們通達了無我的話,我也是無我,無我還是無我。在這樣徹底無我的畢竟法中,為了假名,就是假借這個語言,仍舊說有一個假我,所以說阿難「不壞假名,故仍稱我」,依然叫有我。

通常說「我」,凡夫的層面,我們一般就是說有我見,有這個身體,這個身體是我。那麼一旦有這個身體是我,馬上他就出來一個我有一種思想,來判斷,來了別,這個就叫「我慢」。所以凡夫的我見跟我慢都是煩惱層面。聖人所見的叫做名字我,不是有見的我和有慢的我,叫名字我。阿難這裡說的我聞,其實是名字我,就是不壞假名而說有我的我。

有讀過《唯識三十頌》裡面不是有一句話叫做,「由假說我法,有種種相轉」。當時佛在《解深密經》裡面,本來要講唯識法,唯識法裡面要講阿賴耶識,他講阿賴耶識的時候就有顧慮,為什麼呢?他說「我於凡愚不開演」,害怕他們執著阿賴耶識是我。那現在我們聽的時候,你一說阿賴耶識,好像是輪迴的主體,那麼就錯解說阿賴耶識是不是真的有靈魂、真是有我呀?他不知道阿賴耶識也是非空非有的。所以說這就是凡夫的特質。那麼阿難為了隨順凡夫的理解特質,這裡才假名說「我聞」,所以說「故仍稱我」。

我們再往下看,聞,前面是講我,「聞」是什麼概念呢?「耳根發耳識,親聆圓音,如空印空名聞。」這是蕅益大師的解釋啊。就是講到說,既然說我聞我聞,到底怎麼聽到的聲音呢。各位法師,我們想想,怎麼聽到的聲音,我們在觀音菩薩他老人家的聖地,耳根圓通。如果從粗淺的解,現在我們六根的運作,我們聽聲音一定是耳根對聲塵嘛,有耳根,就是我們覺得是好像腦袋上長的這塊肉片啊,像浮在這的一個,這兩個有點兒像腎臟一樣。這個叫做浮塵根。其實它並沒有聽聞的作用,但是我們幾乎就是很多時候,粗淺地是把它覺得說,一定是耳的這個功能器官對聲音,兩個結合在一起,發生了作用了。

其實它就是我們自性中六根的妄想。眼耳鼻舌身意,覺得真的有分工,打了六個結,然後再一一對應外面的色聲香味觸塵,以為相互作用,就引發了耳識,我聽到了聲音。所以每天我們的生活全部都是錯覺,為什麼,因為它經不起推敲呀。你說我們聽聲音,我現在也在說話,大家一直在聽。可是他這裡講到的叫做「以空印空」,他是這麼形容的。也就是說能和所,實際上不是一種真實的作用,你看蘇東坡曾經就寫過這麼一首偈頌,為什麼?蘇東坡當時好郊遊,有時候他還酒肉朋友到一起去歌舞場所呀,酒樓呀去聽聽唱歌,彈琴。

他也就說了,說,有一次他畢竟這個善根還在,他就懷疑說,聽這個琴的聲音,怎麼聽出來的,他就反問,起了疑情了。說「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就是假如果我們彈琴,我們有的法師也會彈古琴,說這個聲音是從琴上來的話,這個琴放在匣子裡面,放在琴盒子裡面它沒有聲音啊。「若言聲在指頭上」,就是說你這個手指去彈琴的時候,「何不於君指上聽」,就是為什麼不能從你的指頭上聽聲音,一定去彈琴才有這個聲音。所以講來講去,一旦疑情起來,一推敲發現上哪兒去找聲音,這就叫以空印空。我們也可以這樣套用一下,蕅益大師為什麼說以空印空。如果佛講經的這個聲音是從佛口所說的,那麼佛的口為什麼閉起來就沒有聲音,對不對?如果是從阿難的耳朵才有這個聲音,那麼佛如果不說,光他有耳朵也聽不到呀。所以這就叫做以空印空。佛說法就無說而說,說而無說。

阿難聽經呢,是無聞而聞,聞而無聞。就好像沒有刻字的一個空的印章,蓋在一個啥也沒有的白紙上一樣,雖然有這麼一個動作,咵地蓋了一下,結果啥都沒出來,以空印空。當然這是粗相上來講,如果從細相上我們就知道,這個耳根聽聲音啊,用唯識解釋的話,它是一個能所的妄想。就是我們耳朵這塊肉屬於浮塵根,真正是我們的神經吧,可以這麼相似的表達,就是我們的精神作用。在我們的本來自性中它就有這個功能,結果被錯認成什麼呢,在這個自性啟動的時候呢,有一個能的狀態,就說我一定主動要想弄明白,又結果相對出現了一個被動的狀態,這就形成了一種耳根和聲音的相互作用。

實際上是一個作用,本來面目,但是它一旦這兩頭作用起來的時候,我們就錯覺以為說,我聽到了一個聲音。這就是法門,現前就可以修。但一旦你進入到這個作用的時候,就整個滔滔不絕,充滿了這個作用,這就是本性。所以說能和所其實是一家人,這裡才叫做「親聆圓音」。淺層次的說,阿難的耳朵親自聽到佛在講,深層次的理解的話,其實就是本性的作用,他沒有能所呀。唯識上不是有親所緣緣和疏所緣緣嘛。他沒有疏,說只有親,他就叫做「親聆圓音」。這是講的「我聞,標師承」。

「一時,標機感。」後面講到的說,「時無實法,以師資道合,說聽周足名一時。」這個大概的意思就是說,時間呀它是假的,不是真實永恆的,是一種錯覺。你看我們有時候做夢的話,幾分鐘的一個夢境,很可能在夢裡邊就過了一輩子,那你說到底哪個長哪個短呢?人間的多少年呢是忉利天的一晝夜,四天王天的一晝夜是我們這的五十年,那你說這時間怎麼算的呢。又說什麼十世古今不離當下一念。沒有一個時間,時間是錯覺。那麼這裡不能說某時某刻是公元多少年多少年,凡夫的世界裡邊才說,一九九七年,二〇〇八年,實際上呢沒有一個,只能叫一時。這就是佛講法的圓滿,不給你留尾巴,一時就包括了任何時都叫一時。

這裡講到的這一時印在哪裡呢,印在「師資道合,說聽周足。」就是說講《彌陀經》的因緣成熟了,眾生的根性在這一個點上成熟,招感了啟動佛要講這無問自說這個往生之法成熟了。我們依著淨土法門來修這個成佛之道,因緣具足在這個當下發生的情形,就叫一時。佛說眾生聽,這個合二為一的時候,就叫一時。所以我們此時此刻也是《彌陀經》中的一時,為什麼,因為凡有眾生在讀誦、學習這部經典之時,也屬於此處的一時啊!他沒有某時某刻,一切聽聞受持,講解本經,全屬於一時。這就叫做「標機感」。機緣成熟了,招感來說。

後面的,佛,標教主。大家看到了,「佛,標教主。」這是指的這個,後面的講解是什麼呢,「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人天大師名佛。」那我們一講到教主,就好像充滿異味,現在有時候就把他搞成好像是一種控制呀,權利呀,這是我們這個世界眾生的習氣。因為我們這有主有次,有差別相,有這種地位有高有低的差別相。所以一說到教主,就認為他有核心、權威,實際上教主是指的應機施教之主。應機施教,他是為眾生服務的,滿眾生願的教化之主,才叫教主。那我們前面已經把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已經講得喋喋不休地講了很多了,就不細說了。總歸大家要知道,不管是自覺覺他,乃至覺行圓滿,他都是圍繞著這個覺。這個功德如果夠了,覺也是一個本來的事情,不是什麼難事,一點都不虧的。而且我們有時候在,其實在現實應用上,這三種覺也並不能夠截然地分開。

大家想,你說從自覺的角度,如果我們自己心沒在道上,你怎麼引人上道呢?那如果我們真的能夠發心去就讓別人上道,忘我地去行這個覺他之道,其實就是自覺的最佳狀態。但願眾生得離苦,自己也在隨著得安樂。不論自覺或者覺他,你的覺的這個重心一定在這個覺上,對自而言內心觀照,或者我們念佛精進。對他而言呢,以覺來相交,不以其他來相交,一直這麼持續下去,就是覺行圓滿之時。所以他永遠都是綁定在一起的,沒有分開。

那我們如果說再發揮一下的話,大家我們來聽這個淨土法門,這裡講到的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呀,被淨土法門給捆綁得特別的巧妙。也就是說釋迦牟尼佛設這個法門,跟阿彌陀佛兩個人配合,他就把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同步地給捆綁在貌似是以自覺為主的這樣的一個修學體系,實際上產生了很大的覺他和覺行圓滿的效果,這樣一個法門上。怎麼講呢,大家來看啊,你比如說念佛的人好像是只管自己求往生,貌似是以自覺為本。可是大家想一下,如果人人都能夠信順,所有的行者都能夠信順這個淨土法門,各自把各自管好,這輩子成就往生。

那麼就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來講,是不是徹底地達到了覺他呢,每個人都去求往生,覺他就圓滿了,覺行也圓滿了。為什麼,因為佛在成佛的時候看見一切眾生皆成佛。所以一個淨土法門,就把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全部給設在其中了,而且還這麼簡潔明快。就這麼一個修學系統,暗藏了無限的玄機。而且為什麼有時候我們說一顆求往生心就是圓滿的菩提心呢,你想我們現在往生,往生以後幹什麼呀?雖然自己去往生到極樂世界,可是你不可能不還入娑婆呀,為什麼?因為你的緣也在那,業也在那,我們帶業往生的呀。因也在那,緣也在那,願也在那。

一旦你往生了以後,必定乘願再來,盡管你有可能還沒發這個願,你一定得再來。為什麼?到那個時候我們在娑婆世界的一切業,一切緣,全成了願,全部都成了願。因為我們的業因,全部就是我想幹嗎幹嗎。凡夫的煩惱不是說我需要,我想,我希望嗎,全部成了大願了。就這麼一個教法。所以往生後沒有不度眾生的,就像一個窮鄉僻壤的一個人,一旦他奮鬥得考到高校出來以後,事業成就了以後,實現了理想,那麼他功成名就最想幹的事,就是回家鄉幫助父老鄉親,做點實事。人情事故中尚且如此,何況這個大圓滿覺呢。所以佛頂山才稱之為九界同歸,這裡這樣的功德才叫做「人天大師名佛」。

我們再來看後面的,「舍衛等,標說經處也。」這是前面講到的這六種成就的最後一個,叫做處成就,倒數第二個叫處成就。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在哪兒講的,就在這個地方。當時在印度有兩大弘法中心,一個是祇桓精舍,就是舍衛國給孤獨園,在這個舍衛國。還有一個叫王舍城的竹林精舍,一個在南一個在北。

就這兩大是釋迦牟尼佛的弘法中心。那麼我們來看一下後面的解釋,「舍衛,此雲聞物」。聞物不是我們收藏文物的這個文物,是聽聞的聞,印度話叫做舍衛,翻譯成國語叫做聞物。但是這個太簡潔了,實際上說白了就是什麼呢,這個地方在當時的印度知名度極高,魅力之都,國際大都市,在這個舍衛城。是當時在室羅筏城,又叫室羅筏城,是憍薩羅國的首都。因為它為什麼這麼知名呢,就是因為它有四種德,引人入勝。就是這個城市里面有四種大家所共同追求的這種生活條件吧。第一個叫做塵德,就是環境優美,塵是六塵境界的塵。

第二個叫財德,就是經濟發達,舍衛城。第三個叫聖德,就是聖賢非常多。懂這個三藏教法具足,說明當時佛法在舍衛城裡面是顯學,大家都追求的,是在非常高的這個層面,知識分子才能進入到這個層面,精英才能進入,這叫做聖德。再一個就是解脫德,各種各樣的修行人都已經不染這個貪慾了,多得解脫了。這麼一個城池裡邊,所以它叫魅力之都,就是影響很大,叫做聞物。都對它產生嚮往,就像我們現在的首都北京一樣。各種領域的精英都具足在那兒。那為什麼動不動這裡就叫做舍衛國呢?本來它是一個城,但是印度當時的南方還有一個國家也叫憍薩羅國,憍薩羅國,防止它們倆重疊,人們搞錯了,所以就把這個憍薩羅國所謂就用它的首都來命名,就叫舍衛國。當時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啊,印度有三十六個小國、十六個大國,舍衛國就是其中十六大國之一。它的國王叫波斯匿王。後面講到說:

「中印度大國之名,波斯匿王所都也。匿王太子名祇陀,此雲戰勝。匿王大臣名須達多,此雲給孤獨。給孤長者布金買太子園,供佛及僧。祇陀感嘆,施餘未布少地。故併名祇樹給孤獨園也。」

這一段話還信息量挺大的,而且故事也很多,那我們今天把這個講完,今天的法務法課就算圓滿了。大家看到了這個波斯匿王呀,翻譯成漢語叫做勝軍。說明他當時的部隊的優勢很大,比其他國家要強,所以他就老打仗。打仗打得,有一天他的妃子生了個兒子,正好他打仗回來得勝回營啊,一聽是兒子,誒,一高興,就把這個兒子起名叫做戰勝,戰勝是中國話,翻譯成印度話就叫做祇陀。那麼把這個祇陀給拉出來要幹什麼呢,這個祇陀太子呀,他當時有一個莊園,是他的私人財產。那麼同時期呢,這又有一個,波斯匿王又有一個大臣,叫做須達多。翻譯成咱們中國話,給一個外號叫給孤獨。

什麼叫給孤獨呢,就是他老沒事兒了發善心,救濟貧苦的人。什麼叫孤獨呢?少而無父,就叫孤,孤兒嘛。老而無子就叫獨,孤寡老人。所以他老救濟這些人呢,就得了一個善名叫做給孤獨長者。這個給孤獨須達多長者怎麼信佛的?因為他家纏萬貫,有一次他為了給兒子娶媳婦,下聘禮到鄰國去了,到哪裡去了?到王舍城去了。王舍城呢住在他的老朋友家,有一個叫做珊檀那,這印度話繞口繞得也念不出來,叫珊檀那。一早上睡起來了,就見他們家忙忙碌碌不知道幹什麼,最後一問呢,以為是也給他們的小孩辦喜事呢。一問說是,原來淨飯王子出家修行成就佛道了,叫做釋迦牟尼佛,有大威德,那麼現在我們置辦飲食,他今天要來我們家來應供,這個長者告訴須達多。被這個須達多一聽,他一聽到佛這個字的時候呢,全身的毛孔都豎起來了,為什麼?因為宿世的善根願力開始顯發成就了,就想這個事情想得睡都睡不著。

這個時候呢,佛顯神通就放這個光就照著他,他產生了錯覺以為天就亮了,天亮了以後就尋著這個光,就到佛住的地方來了。剛剛到這兒的時候呢,佛就不顯這個神通了,天又黑掉了,他是還是四天王告訴他什麼,說你再往前走功德無量,你一定能見到大聖人,這樣的話他終於見到了佛了。見到佛呢佛還,見了佛他也不懂這個禮儀呀,也不懂得頂禮也不懂得磕頭。結果呢,天人就示現成一個佛弟子,在佛旁邊什麼繞佛三匝,然後頂禮佛足,教給他怎麼來拜佛。拜完了以後佛就給他說法,聽完法以後,即刻就證預流初果。上一次咱們講到的預流初果,斷盡三界的見惑,就斷了。

所以大家看人家古人,這是佛的眷屬再來的呀,就聽了一會兒法,就把見惑全部給斷掉了。這是什麼根器!那麼他當時就說,既然佛給我講法,他就請佛說,能不能從王舍城到他們舍衛國去說法。佛說明年沒有時間啦,說後年再去吧。結果呢,說你後年要請我去,我還有千二百五十弟子呢,你那邊有沒有好一點的地方讓我去住呀,得有個待的地兒呀,去講法。誒,這一念這一句話被這個給孤獨長者給記住了,回到舍衛國以後,就開始到處物色適合做精舍的地方。看來看去,因緣一聚合,見到哪裡了?前面這個戰勝,祇陀太子,他的莊園正好做精舍。

結果就去找這個太子想去買過來,結果呢,這個太子說我又不缺錢,說你為什麼要買?說他要供養給佛做道場。說道場可以呀,看你心誠不誠,如果你能把你的黃金做金磚鋪滿我的這個祇陀太子的莊園,我就賣給你。一句玩笑話,以為根本就達不到效果。結果因緣具足了,這個須達多長者就當了真了,就把他地窖裡面所有的黃金就拿出來做金磚,一步一步地把它鋪滿了,鋪得鋪得這個太子見得,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被他的誠心給感動了,說算了吧,賣給你。賣給你,那麼你也讓我也分著做點兒功德,剩下的地兒呢就不要你花錢了,而且我種的所有這些綠化的這個樹種呀,算我也供養佛了。

就由於這麼兩個人,祇陀太子和給孤獨長者合作做的這個供養功德,那麼,須達多長者出錢買的地兒,祇陀太子發心供的樹,兩個人一拍即合,就叫祇樹給孤獨園。這就是它的由來和緣起。有時候簡稱叫祇桓精舍,現在還在尼泊爾境內。有時候以後大家有機會去到印度朝拜呀,到這個尼泊爾除了藍毗尼園,再就是到這個祇樹給孤獨園。但是現在去了就剛才給講的,就是有一堆磚,到處都是土,倒是還有一棵菩提樹,還有一口古井。我們現在去了以後,我記得上次帶一些同修去,還在這個祇樹給孤獨園誦了一遍《金剛經》,誦了一遍《彌陀經》。就在這個聖地講了這兩部經典。但是也有一種,像唐太宗說的,「堪嘆逍遙園裡事,空餘明月草青青。」就是已經鬥轉星移,滄海桑田了。

現在在印度政府呀,因為中國的佛教徒朝聖的多嘛,所以才把它重視起來,要不然基本上沒人去,就是荒蕪在那裡了。但是現在去有的還在那個上面貼點兒金呀,點個燈呀,就大部分就是但是已經是一個遺址了,祇桓精舍。可是當時來講的話,規模還是很大的。大家想佛的千二百五十人常隨眾至少能夠住得下嘛。所以在這裡邊也流淌出來很多的聖言經典,就是在這兒講的。

這是講到這一段兒了,今天的進度有點慢,但是我們也要做一個總結。為什麼呢,既然講淨土呀,我們常說表法表法,也要往這個迴向,就是把這個法啊,這個現象事兒上的法呀,往淨土上迴向。這裡邊的剛才講的這些處所呀,人物呀,它都和淨土的法義是有關的。不是這麼聽一聽故事一筆帶過,呵呵一笑就完了的。你比如說這裡講到的,一切都能夠講故事,一切都能夠表聖法。你看,舍衛國,它表的是什麼呢?這個國土殊勝。就這個國土當時是最大的國家,表淨土法門廣大最勝,表淨土門。這個舍衛城,表什麼呢,城的殊勝。首都,表什麼呢?極樂世界就是總持國土,就是法界的首都。

我們中國是以北京為首都,美國以華盛頓為首都。可是在法界而言,特別是娑婆和極樂都在華藏世界海的十三層,那就是法界之都。這個祇樹呢,表的是什麼呢?樹之殊勝。一個,往生者全部是不退功德,為什麼,因為樹是直的呀,祇樹,樹是直的嘛,直的他是直奔佛果,多是一生補處,他不會退。而且樹是直的他不會入邪定聚,也不會入不定聚,也不會繞彎兒也不會走艱辛,全部是走的捷徑。所以咱們上次講到的說「徑登不退」。樹之殊勝。而且樹的根,就是表一切法門無不從此法界出,就是指的淨土法門。樹的葉子,樹的這個蔭,所有的人只要入到樹的葉子下面就能夠乘涼,說明它什麼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一切行門無不還歸此法界,這就是表的祇樹,樹之殊勝。

這個給孤獨長者是表的什麼呢,祇樹給孤獨園嘛,是表的這個莊園的殊勝,這個祇桓精舍裡邊,只要你進去住在這裡面,頓入清涼,能夠安穩眾生,一入淨土法界,必定超凡入聖。所以為什麼講到說「一切恐懼,為作大安」,表這個園的殊勝。祇陀太子,太子表什麼呢,種姓殊勝。往生者,生諸佛家,必至一生補處,意味著什麼呢,往生你就是法王子。所以說「太子墮地,貴壓群臣」。這是種之殊勝。那麼,這麼多的須達多長者呀,珊檀那長者呀,等等這些聞法眾就表什麼呢,伴之殊勝。就是伴侶呀,皆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伴之殊勝。所以這麼「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下來,其實暗隱的,就是淨土法門殊勝。除此殊勝,別無殊勝。

所以這裡這樣的種種的一些妙義呢,都是講到淨土一門的微妙緣起。我們做這樣的一個理解的話,有助於什麼呢,有助於迴向一門深入淨土。要不然這麼聽一聽嘛,反正就是前期的一些鋪墊嘛,有些故事嘛,說了一些人物嘛,那麼這個就再不能在見解上把它拔高了。

好,今天的內容就大致如此,請諸位合掌: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好,感恩諸位,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