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講)

 好,我們各位同修,大家請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好,請放掌,阿彌陀佛。

那麼各位同修,今天是我們《淨土十疑論》的第六講,我們先來看一下,今天的內容,已經講到了第五疑了,先讀一下這個問。第五疑很短,可是今天的這個問題,切實是淨土法門的要害所在,希望我們生起這個如法、受持和深切的信心。

問:具縛凡夫,惡業厚重。一切煩惱,一毫未斷。西方淨土出過三界,具縛凡夫云何往生?」

大家來看,我們常說淨土法門是這個易行道,那麼我們就要知道從這個易來列它的難。淨土法門的易,那麼為什麼說它容易?它相對來說,那到底背後的難,難在哪裡?從這個易來列它的難,從這個難來顯它的易。所以我們有時候也說,淨土教理並不是獨立存在的,它也是建立在所有我們說其他宗派的教理上來講脫穎而出。你看上一次我們講到的說只有一百年的,就是說經法滅盡了以後,有一百年的時間還有《無量壽經》來住世,那就說明它還能支撐一百年,單獨。

這一問,就是把它的難易的這個矛盾提出來,一個是橫超法,一個是豎出法。所以現在依照著橫超法,他們來做了一個豎出的問,你看,具縛凡夫惡業深重,每一位就是心隨境轉的凡夫的話,那麼無量劫來確實是惡業深重。我們不知道大家聽過一個,佛法裡面有一個詞叫做種現熏生。種現熏生就是我們阿賴耶識裡邊,不是以前在講這個輪迴的原理的時候給大家講過,那麼我們一輩子所有的這些業力種子,它藏在這兒,種下去了。種下去了以後,它下一生再發揮變成現實的時候叫做現行,那不是我們簡單理解的一般都說前因後果,種下去了,下輩子得果。

可是不要忘了在這個種子生現行是前生後世,那麼在後世變成前生,前生又引後世,又是什麼呢,現行熏種子。我不知道大家聽,就是我們,比如說我們上輩子種的種子,這輩子感的果報,那麼我們在這個果報的發揮過程中,就是我們所有的過往中,我們還會摻雜於什麼呀?身口意嘛,對吧,還會對它進行,好的想貪著,不好的嗔恨,那麼這就是又給它包裹一層,可以這麼理解,當然遠遠超出包裹的這種內涵了。就等於說把它立次方地放大,再進行業力的熏習,熏習完了以後,又養成種子,又培植在那裡,培植在那裡,下一輩子再進行揮發,生生世世,叫做種現熏生,種子起現行,現行熏種子。那麼我們這麼一想的話,你看這個凡夫惡業厚重,厚就是日積月累,越來越多,一生一生的,重就是說他承載不了,大家發現了沒有,承載不了,我們現在其他的不管,就我們的這國土世間,外在山河大地,是不是承載不了?是不是在急劇下滑?這都是跟我們的業有關係,厚重啊。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那麼這個一切煩惱,你看這兩個詞用的,一切煩惱一毫未斷,一點點都沒有斷呀。大家要知道,在我們凡夫的這個煩惱中,一般我們都專業上來講有見思煩惱、有塵沙煩惱、有無明煩惱。就大概意思,見思煩惱主要是三界內,就是凡夫的煩惱。凡夫證了阿羅漢,出了三界,出世間以後,還有塵沙惑要破,那麼登地了以後,才開始見這個法性,無明惑要破,等等這些總歸我們都稱之為煩惱,就是六根對六塵產生六識,綁定了,橫豎綁得我們死死的。在這種情況下,你就一毫未斷,不要說斷了,伏都伏不住,剛才講的那都是專業的。

我們想想我們這輩子的過往吧,從小,學習不想學習,家長哄著逼著學習,那麼完了考學,這是小孩最痛苦的事情,繼續讀書,出來了以後找工作、應聘、成家,有沒有房子,還想開個車,在找對像的時候,生小孩,這一輩子能不能幸福。結果就這麼一揮發就完了,到了中年了,中年了以後上有老、下有小、中間還有親人,經濟條件呀、事業成功與否呀、感情是否平穩呀等等。到老了以後又身體怎麼樣、老伴怎麼樣,心腦血管、身體健康,往下又丟不下兒子孫子,天天操心。你說哪一刻能綁得是,確實,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在愁中在病中。那麼這些煩惱綁得我們就是說,連一點點聖人的味道都沒有,怎麼能去佛國淨土?因為西方淨土出過三界呀。

為什麼呢?大家發現了沒有,你看我們在煩惱中找這個,辦事的時候也是,靠自己很難搞定,你去求人,讓別人幫忙,這事情還有點眉目,找個關係托個人。所以說,依照著通途法論的話,你得把見思煩惱斷得一絲都沒有了,才能不來三界受生。那麼我們現在既然還在三界內,那麼這樣的凡夫怎麼往生這是個問題,斷不了煩惱,斷這個見思煩惱,大家在經典裡面形容多麼難呢,就是如斷這個四十里的激流,就是在這個時間段,它這個洪水過來了,四十里,可能是一個小時就流四十里,就這麼大的這個激流,你把它從中截斷,你看看有多難。所以提出了這一問說:具縛凡夫云何得生?那怎麼能夠生呢?哪有這麼好的事呢?我們再往下看:

「答:有二種緣,一者自力,二者他力。自力者,此世界修道,實未得生淨土。是故瓔珞經云:始從具縛凡夫未識三寶,不知善惡因之與果。初發菩提心,以信為本。住在佛家,以戒為本,受菩薩戒,身身相續,戒行不闕,經一劫二劫三劫,始至初發心住。如是修行十信十波羅蜜等,無量行願,相續無間滿一萬劫,方始至第六正心住。若更增進至第七不退住,即種性位。此約自力,卒未得生淨土。」

就到這個地方了,還沒有得生。這段話呢我們稍微給大家貫一下,因為里邊講到的這個斷惑比較專業。就是總而言之,這段話就是從自力而言,我們如果再往上加,如果從這個豎出三界來講的話,這是什麼呢?整個這裡邊就是從世間,世間叫做什麼呢?這個有念處,別相念處、總相念處、修五停心觀等等,一直到這個暖、頂、忍、世第一,這些統稱叫七賢位,這裡把它涵蓋到什麼呢?涵蓋到這一句話裡面了,就是說從「始從具縛凡夫未識三寶,不知善惡因果」到「初發菩提心」,大概在這個階段。

那麼首先我們就要知道,這裡講的修行方法就跟我們常說的蟲子將竹竿,這頭,這麼很長的一個竹竿鑽進來一個蟲子,這頭開始往那頭走,就你想想,一個常規的方法,蟲子能夠什麼時候走出去呀?慢得很呀。那麼這裡講到的這個,就是讓別人來幫忙,所以叫做,這裡講到一者自力,二者他力。他力是什麼意思呢?我就不照著你這個,你設的這個局來,我就做橫超,讓我走著走著我不舒服了,我就想出去了,我就中間把它咬斷了就爬出去了,盡管還沒到這個竹子頂,我中間咬斷,依照著他力的方法是這麼一個修法。但是我們要看一下,這裡主要是講到,自力者是在此世界修道,三界的這個眾生逼迫在煩惱火宅,這樣的一個情形中,那麼這裡就講到,從一開始不知道有佛、有三寶,不知道真實的世界的這個節奏是輪迴,不知道它的前因後果、因果法則,那麼造惡業為多,這是一開始肯定是造惡業。慢慢地隨著走進,善緣顯現、善根顯發了,那麼初發菩提心了,就是想上成佛道、下化眾生的心,很可能我們一聽佛法有這麼一回事,那我也心裡就這麼想一下,開始發了這個心了,進入佛法大海。那麼這個時候呢,你看是什麼呢?「以信為本,住在佛家」了,從信因果、信佛、信這個,依這個法而修了,叫住在佛家了。

那麼在修的過程中,主要體現在「以戒為本,受菩薩戒」,斷一切惡、修一切善,這是顯的菩薩種性。就是你是開始修學大乘佛法,受了這個菩薩戒,菩薩戒的戒體大家知道,是盡未來際不失的,一旦受了菩薩戒,這個戒體永遠不會散失,一直到你成佛的那一剎。一般我們受五戒,或者這輩子有的出家、在僧在俗,受五戒也罷、出家比丘戒也罷,他只是盡形壽的,這輩子的事兒。可是菩薩戒體一旦受了以後,生生世世相續,那麼你看這裡說「身身相續,戒行不闕」呀,大家知道我們現在也號稱受了菩薩戒,戒行闕不闕呢?那未必,不要說圓滿了,及格都不一定的。你看那大乘菩薩戒裡面,都是起心動念都得管得住,不能為自己,必須為別人。

那有時候我們確實只是結個戒法的善緣而已,做不到。可是這裡要依照你,盡未來際戒體,就是戒行不闕,一劫兩劫三劫,這樣的堅持不懈,能修到哪裡呢?始至初發心住呀。我也不知道你們對發心住怎麼理解,發心住,這是我們說了十住,往後是十行、十迴向、十地,十住裡邊的發心住又開了十信,最後的等覺、妙覺,這叫五十二階位。可是這個為什麼叫發心住呢?就是菩薩初發了大菩提心了,這個時間在哪裡呢?就是我們成佛路上三大阿僧祗劫最開始的第一步,你看就也到這份上了已經,從這個信佛、受菩薩戒、一劫兩劫三劫,才到發心住。

「如是修行十信十波羅蜜等,無量行願。」十信就是發心住裡邊也開了我們說的十信位。在此前講到《圓通章》的時候呢,也給大家講到。比如說這個,第一個是信心,就是聽了大乘佛法以後,決定不懷疑了;那麼第二個叫精進心,就是身口意三業不會再去懈怠;第三個念心,就是銘憶三寶,銘記不忘,始終皈依心念念增進,不會退失了;第四個慧心,智慧的慧,就是不起惡見、邪見,比如說謗無因果,譭謗三寶,不幹這些事;第五個定心,就是心不散亂;第六個思心,就是等施財法,離慳貪;第七叫做戒心,就是住這個境界裡邊了,戒律能夠持守得清淨;第八是護心,是護持正法;第九願心,是發四弘誓願;第十迴向心,就是迴向無上菩提。這叫做十信位,剛才我們講的初住的發心住,主要這個階段就修的這十種法。所以大家看到了,這即叫如是修行十信,看到了吧?還有十波羅蜜,一般我們只知道六度,是吧?

這個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六度前五度屬於事度,就是事相上這些你都要做得到,後一度般若叫做理度,就是你要不要執著,三輪體空地去做,一般我們像這六度法門,又叫六波羅蜜。那麼這裡的十波羅蜜呢,指的還有一個什麼呢?方便、願、力和智,這是跟前面的這個,比如說佈施呀、持戒呀、忍辱呀,等等這都屬於你修行上的方便,你利用佈施積累你這個,是對治我們的慳貪,對治我們著相。所以就用這個物,這個佈施的行為,來一系列的修行過程中,以防消除我們對這個物品、對人我的相,等等這些個執著和定見。所有這些都等於方便。那麼持戒也是,守護身口意三業,把它守護好,等等這些。忍辱,忍辱就是忍辱波羅蜜嘛,我們要知道,以這個忍辱就是,任外界的這個善的、惡的境界來的時候,你能夠安忍不動,就這個歷境煉心,等等,這都屬於方便。

那麼願就是我們說的,可以說是以精進作為這個代表了,精進度的話,願力,你心裡有願,始終我懷揣著這麼一個願力,我才能精進不懈地一直往前走啊,沒有這個願望,大家想我們每天的生活,大家都有隱帶願力的呀,信力和願力是我們生命過程中從始至終都參與生命存在的一個主要的動力,可能我們現在還覺得說,這只是佛法裡面提倡,當下我們的真實世界中就是這樣子的,這叫做願。

那麼力呢,就是我們說的力量的力,這可能跟這個禪定,你得了三昧了,你才有這個禪定力呀。那麼般若就是智,般若就是智慧,等等這些大概給大家做個介紹。這就是這裡講到的十信十波羅蜜等無量行願,無量行願就表示我們的四無量心嘛,慈、悲、喜、舍等等,這都是屬於菩薩行。這樣相續無間滿一萬劫,大家看到下面這句話了嗎?剛才是一劫二劫三劫到了初住發心住了,滿一萬劫以後才能到第六正心住,就是剛才我們這個十信修的這些圓滿了,到十住裡面的第六正心住了。到正心住的這個地步的時候,這個菩薩他聽到對自己的稱讚也罷、譭謗也罷等等這些語言,他已經心已經安定不動,就是能安住住了,不會被境所轉了。所以這個地方就叫做,故名叫正心住。就是你的正知正見,你的身口意行為始終是如一了。

我們現在就是,為什麼要提倡?大家想想,不斷地要開、要示、要講解,大家要讀誦、要執持,不管經典、名號也罷,這為什麼?就是我們現在住不住,住不住就會走呀,走神呀。大家在這裡聽法也是的,你住的時候安住到法義相應了,很可能這住進去了,隨文入觀。那法義不相應,或者稍微身上有一點這個,四大有點響動,馬上就會走神,住不住。你想我們極力地在一個、這樣的一個道場環境中,大眾同修共在一起,都是講的清白無為之法,尚且住不住,你想想在動中我們去住,怎麼住呀?可是真正的這個住就是,不管你在靜在動,任何情形來了,你都要能夠有這個住,正心住。所以大家想想有多難。

第六正心住,再增進到第七不退住的時候,這個時候,就是有人跟你講,說到底三寶有沒有,說是三寶都是騙人的,沒有,釋迦牟尼佛不是智者,他是自創了一種宗教麻痹等等這些,你都不會動搖了,說這個三世因果有沒有,你都不會動搖了,這個時候就叫做不退住了,第七叫做不退住。這是你看,若更增進,到第七不退住即什麼呢?種性位。這裡我們要用一點點教理,種性位是什麼呢?到第七住不退住的種性位的時候意味著,如果從天台宗的教下來講,它有藏通別圓,就是藏是最初機的,通、別其次,最圓滿的,圓滿的教法就是圓教。

那麼它在每一教裡面,都有自己所劃別的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如果這裡講到的這個第七不退住,在圓教裡面來講只到七信,就是第七信位。聽不懂不要緊,大家知道,怎麼講呢?如果說到了這個不退住的這個種性位來講,大概一說就明白了,到了這個地方也就是,從斷煩惱的水平來講,可以證二乘阿羅漢果。大家要看到,到這兒呀,這是一萬劫滿了到第六正心住,再更增進第七不退住,才能夠證阿羅漢果二乘,算是出三界、了生死了。這叫做種性位。那麼在圓教裡邊的話,這叫是第七信。那麼這個第八信、第九信,就是屬於道種性。圓教十信,到了十信,這個十信的後心,就開始斷無明、證法身了,圓教的這個十信位裡頭,到八信和九信的時候呢,是斷的這個塵沙惑,七信之前就斷的見思惑。這是從圓教的角度來講。那麼在這種情況下,這是一個標誌,斷了見思煩惱、了了分段生死,算是位不退了,永遠不會在三界內流浪了。

到此地步,我們要知道,還照樣不能以此功德因果相應,生到極樂世界,沒有資格,就到此地步了,還沒有資格,為什麼?極樂世界是報土,只有法身大士才能憑自力往生。大家想想,你看如果說從這個,到此第七位的話,十住滿了以後,還有十行、十迴向,那麼這是第一大阿僧祇劫。如果第二大阿僧祇劫再從這個登地開始,第一地歡喜地,到這個第七地遠行地,這是第二大阿僧祇劫才能滿,修這個無相法,加功用行,證得這個無相的作意,那麼這個時候才滿了。再從第八不動地,到了第八不動地的時候,這個無分別智就任用相續了。

在這種情況下,就不為一切的有相、無相所煩惱所鼓動了,直至這個法雲地,到不動地、到善慧地、到法雲地,最後到佛果,這才第三阿僧祇劫滿了,算是修行圓滿,成佛歇手了,就憑自力。這就是我們一代教法給大家教的,就是你得這麼修。所以,為什麼說彌陀本願海如此重要呢?就是如果說一代教法中,你明瞭了以後,次第因果你明瞭,實修實證你有體悟,你才要知道說這輩子想,不要說法身大士了,門都沒有,了生死門都沒有,到我們這個時期可以說,只能夠保個人身,算是人中極品了,生到天上,修行修得好,憑自力。

你看在這教理行果,依照天台家的這種行果次位,相互會通的話,藏通別圓,前一教的果、後一教的因,這個東西教理繁複,你根本學不明白,天台宗的這種教理繁複,你根本學不明白。還何況依照教去印自己的心,到底我修在哪一層了,哪一教了,大家想憑藉自己的力量,那你得清清楚楚,我到了哪一步了,十乘觀法你要知次位,能安忍,離法愛,對觀不思議境,等等等等這些。我那會兒也背了不少來著,現在又忘了,你看都忘了呀,何況我實修實證到這個水平,我要以這個教來印心的,為什麼有的人自以為我就開悟了,或者以為我就成佛了,是誰又再來的,那都是不懂教,就沒印心,自以為是,在那兒誇誇其談,要明眼人聽了都笑得確實都受不了。

可是現在我們這裡,有哪幾個明眼人?哪裡來的?不要說明證了,就是實證功夫,明教的有多少?真是說句慚愧話,像我,宏海法師,這也號稱法師,來給大家講法,這要在唐宋時期的話,像我這種水平的法師,那真是連飯都沒得吃,連個供養都沒有,太差勁了。那以我列你們,你們也很差勁了。那就是各自感的各自的因果呀,咱們就在這一撥呀。所以從這點我們就要深思,深思之。整個這個修行,我們這種水平,想想憑自力遙遙無期呀。而且你憑著自力修的話,你有時候你持個咒、修個禪、打個坐,還自以為可以,也且不說你到底有沒有禪、有沒有定,基本上沒有,就算你真有禪有定,你不知道到了第幾層了,特別是越往後修,到這個真妄相攻的時候呢,那個妄境顯現,真心破冰,那麼就像那個瓢潑大雨過了以後,那個太陽要出來了,整個這個天邊雲際瞬息萬千,你根本辨不清楚什麼是真、什麼是妄。《楞嚴經》裡面五十種陰魔啊,這全是要憑自力的。

你看,所以說就這麼修,就這麼修,修到這兒了,憑自力還沒資格往生極樂世界,只有法身大士,就是說照這個常寂光土,破一分無明,證一分三德,這樣的才有可能。那你想我們的修行就像螞蟻上山一樣,不是說螞蟻上不了山,可是呢,不知道什麼時候能上。

反過來,那就說還有一招,就是他力,順水颺帆,我們再往下看:

「他力者,若信,」大家看到,「若信,阿彌陀佛大悲願力,攝取念佛眾生,即能發菩提心,行念佛三昧,厭離三界,身起行施戒修福,於一一行中,回願生彼彌陀淨土。乘佛願力,機感相應,即得往生。」

這是講到的他力,首先一個前提,又我們祖師們在講法的時候呀,確確實實萬變不離其宗,他絕不會亂這個綱。你看我們智者大師就在這裡回答問題,從他力裡邊,你看首先要講能信彌陀願力,相信阿彌陀佛大悲願力攝取念佛眾生的呀,就是這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就是為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而設定的,以此四十八大願,待會兒我們讀一遍《無量壽經》吧,大家要熟這些四十八願,大家也要熟,你能把四十八願領悟清楚了,你才能夠明瞭說你往生以後意味著什麼,跟現前的修行、因緣果報一對比,它的殊勝之處彰顯在哪裡。所以說,你要信彼阿彌陀佛的大願力,那麼你就要細細地觀這四十八大願,那麼皆是,它裡面講到的這種欣厭思想呀、神通妙用呀、現前功德呀,能夠見佛聞法這些,雖然自己現在力所不逮,沒到那個水平,可是一旦成功往生,就可以現見從業障凡夫入此依正莊嚴,這些你要明瞭呀。所以首先一個就要信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攝取念佛眾生,要相信他。

善導大師,這麼大的祖師,在演教的時候呢,他就在《觀經四帖疏》裡邊提出了,首先我們要深信自己是罪惡生死凡夫,頭出頭沒,無有出頭之時。你稍微,你看我們有時候也講到說,你會游泳的人你就知道了,到一個很深的水裡面不斷地往上游,設想自己在深海里邊,那好不容易往出探頭探腦呀,探一下,可能換一口氣還沒來得及,呼地又下去,又不知道什麼時候又能上來。我們輪迴之中就是這樣子,下去的時候就跟滾球一樣,呼呼呼地就滾下來了。可是你上去時候那個艱辛,那不容易呀,那得一步一步地走。所以無有出頭之日。

第二個,深信阿彌陀佛稱性的這四十八願,乘彼願力定得往生。阿彌陀佛這四十八願為什麼叫稱性呢?首先,他是稱這個法界真如之性,就是說,這個真如理體上來講,我們可以隨意發揮他的這個相。那麼他就著這個真如理,就設定這個相,他想怎麼設置怎麼設置,那個時候是隨心所欲的,這是第一,稱這個法性。第二個,他要還要稱這個眾生性,為什麼呢?就是我們煩惱凡夫眾生在染污世界表達出來的這些貪瞋癡之性,他還得稱這個,如果你不稱這個,他對接不上啊,專業不對口啊,你的藥再好,我得的不是這個病呀。所以大家要,在講到這些我們就要知道,阿彌陀佛稱性四十八大願,為什麼說稱性?既稱法性真如之性之理,又契一切眾生種種煩惱之性之機。

所以才能體現說,大悲願力攝取,但是這裡有揀別,不是眾生,念佛眾生,這就叫行,你看還是信願行。所以說,如果能發菩提心行念佛三昧,厭離三界,就是願,欣厭思想嘛,願力就是厭離三界,那就是願,還是信願行。起這個佈施、持戒、修福等等,一一行中回願,就是迴向願意生彼彌陀淨土,乘佛願力,剛才講到的,還有眾生信力,機感相應,即得往生。那就說明什麼呢?我們是以這個阿彌陀佛的願力為巨大的增上因緣,你能夠能信;再一個也相信,極樂世界所有描繪的這些種種莊嚴,皆是願力所感召來的,念佛三昧所感召來的,是為我發的,阿彌陀佛因地的這些五劫時間的大行就是為我修的。那麼此時,借著這個為我所修的功德成就,以我的多善根之因和阿彌陀佛為我修大行的這個多福德之緣,帶起我內心的種種莊嚴,將所有功德無條件地轉給我,這就是他的願力和我們發願的願力對接。所以只要我們發願往生,持名號,就能去,乘這個願力往生,帶業往生。

這又講到了他力,所以大家要曉得,淨土法門的成功往生不在於斷惑多少,剛才不是給大家講了怎麼斷煩惱、斷到哪個地步,不在此列了,只在於什麼呢,遇緣大小,你遇的緣,你的這個善根福德因緣跟阿彌陀佛的願力能不能遇得到,為什麼遇善知識給你開示說,你為什麼這輩子不發願往生呢?為什麼臨終的時候有善知識給你說,你萬緣放下,十念即可往生,為什麼老給大家強調這個?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如母子相憶等等,所有的淨土教裡邊只講什麼呢?機感相應,遇緣與否。大家想想,什麼叫做遇緣呢?遇緣就是說你蒙對了,就跟我們去買彩票一樣的,買彩票人人都想買彩票,大家對不對?可是不是每個人都能買中的呀,有的人有緣,有的人沒緣,你能不能中獎,這五百萬它不是你賺來的,明白吧?不是憑你自己力量賺來的,是憑你今天的這個緣,機緣,你就在這兒寫,這個號寫對了,一搖出來,一對上,好,中獎了。你看世間事是不是如此?世間也有如此之事,何況沒有出世間之事呢?

而且,當然這樣比喻的話還,說實話有點兒這個,就是褻瀆淨土法門一樣,比作中獎一樣,這指它的殊勝利益來講。而且大家要曉得,我們中獎呢,只能一個人中,但是極樂世界這個遇緣大小,但凡你買,就能夠中。你看為什麼這裡講到的說,身起行戒施修福,於一一行中?就是說,如果我們迴向,念念迴向的話,我今天相信阿彌陀佛的願力了,我這輩子要往生,那麼你念念迴向,就像射箭一樣的,只要我這個射箭之心,就是我們的信願之力,只要跟阿彌陀佛的願力感應道交,那麼這個往生是什麼樣的?就跟我們的箭射出去一樣,你射出去的箭,不管你往哪裡射,只要你射這個箭,大家說這個箭能落在其他地方嗎?它落在哪裡呢?它肯定落在,不管多遠,它都落在大地上。

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就跟大地一樣,願願給我們設置好了,保準你能夠在此列。所以這裡講到的「身起」,就是這些等等的修福之事呢就是萬善同修,你修了這個持戒功德也罷、佈施功德也罷、平常的十善業也罷,所有的這些你全部把它發願,迴向發願,要生極樂世界。那就等於說你這一箭射出去了,你甭管這一箭能不能射準,但凡你射,迴向就等於射一樣,但凡你射,一定將來落在這個大地之上,出不了這個大地。為什麼?所有的善法大地就在其中呀,那就說明你所有的這些修行的這個福德,一一行中,回願生彼淨土,乘彼願力,機感相應,就是我們所有的行都是信願的體現。

就是這麼一個大概的意思,這就叫做遇緣多少,看你的遇緣大小。這個緣大家要明瞭,我們常說因緣因緣,因在,還得有緣呀。以前講過說,碳元素在這個常溫的常壓下,它只是一塊黑炭,不值錢,可是一樣的碳元素它遇緣遇到了這個,好像說這個多少度,還是兩萬多的這個,五萬多氣壓的時候呢,它就會變成金剛鑽,碳元素沒有改變,就由於外緣一變,它就由一塊黑炭變成鑽石了。所以大家要從這些道理上去領悟,我們能往生,帶業往生、凡夫往生一個法身大士憑自己都去不了的地方,就因為我們遇到四十八願的緣了呀,能夠聽淨土,信受,知道有極樂世界,讀了《無量壽經》,發現了四十八願度眾生,這就叫遇到緣了,緣不是說,沒有假如果,或者我得去好好地去撞一撞,現前你在了,這就是緣啊。

所以從這些來講,這是我們講到的這個他力。後面又再總結了一段話,這是龍樹菩薩在《十住毗婆沙論》裡邊,他做了一個一代教法的判教,也就是說,到這個不退轉位的水平的時候呢,他說認為有難行、有易行兩道,你看這裡講:

「是故十住婆沙論云:於此世界修道有二種,一者難行道,二者易行道。難行者,在於於五濁惡世,於無量佛時,求阿鞞跋致,甚難可得。」

這是說難行道。在此,你看這裡講到的,在此五濁惡世,那大家就要想想,在此五濁惡世,於無量佛時,求阿鞞跋致甚難可得。

佛不斷地出世,一次又一次,我們也經了好多,追隨了,想必很可能我們在釋迦牟尼佛法會裡邊,我們北京話叫什麼,摟了一眼嘛,有可能站在旁邊湊了一會兒熱鬧,很可能,這個誰也說不上來,或許還現場見過這些阿難、迦葉、文殊、普賢大菩薩,常隨弟子,無量諸天大眾俱,在裡邊混過幾天。但是沒用啊,釋迦牟尼佛涅槃了,又再來了,就在此世間,我們還是這個樣子,那沒辦法,為什麼?就是因為在五濁惡世。到底五濁惡世有多惡呢?下面你看說;「此難無數塵沙,說不可盡,略述三五」。大概講了幾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