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蓮池大師在《竹窗隨筆》中說道:宋代書法家米芾說過,學習書法必須專一於書法,不要再有其他愛好分心,方能有成就。與此類似的是,古代善於彈琴的人,也說必須專攻兩三支曲子,方能進入精妙的境界。這裡說的雖是小事,但也可以藉喻大的方面。佛說把心集中在一個地方,那麼沒有辦不到的事。所以說,心意開了叉,事情也不能成,心性專一,志向堅定,三昧就能很快得到。參禪和念佛的人,不能不明白這個道理。

綜觀世間學有專長之人,都是由於其對某一領域有所偏好,專注於心,窮根究底,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學有所成。

因此,立於人世,不管做哪一行,無論做什麼事,都要精神專一、有始有終。這正如修行之人想修成正果,須一門深入,方法勿雜。方法多了,智慧不及,不能融會貫通,反而一無所成。

相傳,一位得道高僧來到一座無名荒山,山間茅屋中閃爍金光,高僧料定此間必有高人,遂前往一探究竟。原來,茅屋中有一位老人,正在虔誠禮佛,老人目不識丁,從未研讀佛經,只是專注地念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哞。」高僧深為老人的修為所動,只是他發現老人將六字真言中的兩個字念錯了,他指點了老人正確的梵音讀法後便離開了,想老人日後的修為定能更上一層樓。然而,一年後,他再次來到山中,發現老人仍在屋中念咒,但金光已不再。高僧疑惑萬分,與老人攀談得知,老人以往念咒專心致志,心無旁騖,而得高僧指點後總是過於關注其中兩字的讀法,不由心緒煩亂。

做人做事的道理也一樣。「雜則多」,慾望多了,懂得多了,有時便會流於表面,不專一,不深入,博而不專;「雜則多,多則擾」,考慮得太多,困擾了自己,也困擾了他人;「擾則憂,憂而不救」,思想複雜了,煩惱太多了,痛苦太大了,連自己都救不了,又怎麼救他人?正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專注於心是做人做事的大原則,博而不專,雜而不精,必會制約人生髮展的高度。

有一隻兔子,身材很修長,天生就很會「跳躍」,所以它一直以「跳遠第一名」的榮譽感到無比自豪和光榮。後來,有一隻老狗告訴兔子:「兔子啊,其實你的天分資質很好,體力也很棒,你只得到跳遠一項金牌,實在很可惜;我覺得,只要你好好努力練習,你還可以得到更多比賽的金牌啊!」

「真的啊?你覺得我真的可以嗎?」兔子似乎受寵若驚。

「只要你好好跟我學,我可以教你跑百米、游泳、舉重、跳高、推鉛球、馬拉鬆……你一定沒問題啊!」老狗說。

在老狗的慫恿下,兔子開始每天練習「跑百米」、早晚也跳下水「游泳」,游累了,又上岸,開始「練舉重」;隔天,跑完百米,趕快撐著竿子不斷往前衝,也想在「撐竿跳」中奪魁。接著,又擲鉛球、跑馬拉鬆……

到了第二屆運動大會,兔子報了很多項目,可是它跑百米、游泳、舉重、跳高、擲鉛球、馬拉鬆……沒有一項入圍,連以前它最拿手的「跳遠」,成績也退步了,在初賽中就被淘汰了。

這隻小兔子的教訓是深刻的,有些人很有「企圖心和慾望」,想讓自己很有名、出盡風頭;就像兔子一樣,在別人的慫恿下,覺得自己既可以做這個,又可以做那個,到頭來,一樣都沒有做好。

人一生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極其有限的,如果我們想去做成一件事情,我們就必須將自己僅有的時間和精力集中地投入到一件事情中去,要知道只有一心一意地去做一件事情,才能最終把事情做好。

法國科學家居裡說:「當我像嗡嗡作響的陀螺般高速運轉時,就自然排除了外界各種因素的干擾。人,一旦進入專注狀態,整個大腦就圍繞一個興奮點活動,一切干擾統統不排自除,除了自己所醉心的事業,生死榮辱,一切皆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