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現前一念心性,沒有一法是真實的

真正的修行,其實修行,實際上講,修,就是要把我們的煩惱修下來,我們的執著修下來。「洗除心垢,顯明清白」呀,《無量壽經》兩句話,就是我們本具佛性,就從如來藏性、妙真如性的這個本體來說,我們跟佛沒有兩樣,是平等的。在凡夫份上,我們也沒有減少一點,就像《梵網經》說的,佛是已成佛,汝是當成佛。只是時間的早晚問題,但是你的佛性是一樣的。但佛為什麼成佛,佛也是經過了「洗除心垢,顯明清白」,把清白的佛性全都彰顯出來,他成佛了嘛。

於是怎麼修?就是洗除心垢,心垢就是我們內心的垢染。垢染具體就是貪瞋癡,三毒煩惱嘛,廣開有很多的煩惱。那你的見惑多少,思惑多少,塵沙惑那是沒辦法數,無明惑四十一品。這就是我們所要對治的賊啊,它就是印在了我們五蘊的心裡面,我們的五蘊是無明煩惱呈現出來的,但是無明煩惱的本性就是佛性。所以你修行是要叩己呀,為己之學,不是到外面去尋找的,離開現前一念心性,沒有任何一法是真實的。

所以念佛就顯得非常的必要,《觀經》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就是我們本性是有佛心,但是一心具足十法界啊,就看我們作什麼呀。你現前一念在念阿彌陀佛名號,或者觀想佛像,或是依正莊嚴,這都屬於作佛嘛。那你作佛的當下,你能念佛的心就是佛嘛,於是諸佛正遍知海就從我們每一念的佛號當中呈現出來。

怎麼開智慧?念佛就能開智慧。但是這句話也可以依次說,是心作眾生,是心是眾生;是心作地獄,是心是地獄。那你說是心作眾生,是心是眾生,眾生諸煩惱海也從你每一念裡面呈現出來嘛。所以,性具事造,天台家也講這個,它是完全脗合的,就看你事相上造什麼。那你說我們的妄心,如果你不念佛就是念五欲六塵了,這沒得跑的。念五欲六塵是慣性,已經是無量劫以來走慣了的路。

但是你念佛,它是逆水行舟啊,它要卯足勁去做啊,所以你修行就像推石頭上山吶。你不修行,想五欲六塵,墮落,那就是從山上滾石頭一樣的痛快呀。為什麼很難出離呀?為什麼要發大願呢?為什麼要捍勞忍苦啊?你要推這塊石頭啊!

所以念佛真的好念嗎?為什麼我們強調了多少年:打佛七,日中一食,盡量堅持。我看滿打滿算,就是留下三分之一,三分之二不也都跑了嗎?他跑肯定有理由啊:腰酸啊,腿疼啊,沒味道啊,我餓呀——他有很多理由。說到底還是生死心的問題,信心問題,「難中之難,無過此難。」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