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八面。甲三、隨文釋義。

這以下我們正式隨順頌文來解釋它的義理。玄奘大師他解釋這個八識,他分成四類:前五識是一類,第六識是一類,第七識是一類,第八識又是一類,總共四類。

我們先看第一類的頌文,我們把這個本子拿起來看一下,就是我們發的這個頌的本文。以後我們期末考這個頌文都是要背下來,要默寫的。好,請合掌,我先念一遍,把這個前五識的頌文念一遍:

性境現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別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貪瞋癡。

五識同依淨色根,九緣七八好相鄰,

合三離二觀塵世,愚者難分識與根。

變相觀空唯後得,果中猶自不詮真,

圓明初發成無漏,三類分身息苦輪。

這個前五識總共是有三個偈頌,前面兩個偈頌是屬於有漏的雜染識的一種情況,第三個偈頌是屬於無漏的清淨識。這總共是包括了凡夫的前五識,也包括這個聖人的成所作智他的一個活動情況,總共是三個偈頌來總持。好,我們看這個本文。

隨文釋義總共分成四科。我們看第一科,乙一,前五識頌。

前五識的偈頌有三個偈頌,分成兩科:初,有漏雜染識。前面兩個偈頌是解釋凡夫前五識的一種雜染的活動情況。二,無漏清淨識,這個是講第三個偈頌,這個是已經轉識成智,這個聖人成所作智的情況。請看第一科,初,有漏雜染識。

乙一、前五識頌。初、有漏雜染識

性境現量通三性。

先看這一段。性境、現量是先講前五識的所緣跟能緣。

這個性境是講到前五識的所緣境唯獨是性境,它在攀緣境界的時候,它內心所取得的境界唯獨是性境,而不是帶質境,也不是獨影境。這個現量是指前五識的能緣,它跟境界一接觸的時候,它的能緣的心在三量當中也唯獨是現量,前五識沒有比量跟非量的情況。這個是講它能緣的心的情況。

通三性。這個通三性是指前五識的體性,它的體性有可能是善,也可能是惡,可能是無記。前面的性境、現量是講到前五識的了別情形,這個三性是講前五識的造業情況。他在境界裡面所造作的業力可能是善業,也可能惡業,也可能無記業。所以這一段,玄奘大師先把前五識的了別的能緣的量跟所緣的境以及它造業的情形先作一個扼要的說明。

我們看蕅祖的註解,先解釋性境,分成三段,先解釋性境。

(一)性境

統論所緣,凡有三境,一性境,二帶質境,三獨影境。

這個我們前面也說過了。那麼先看一,性境,這個是前五識所得的境界。

性是實義,謂相分色從相分種子所生,故名為實。

性境這個性,就是真實不虛的意思。什麼叫真實不虛呢?謂相分色,就是前五識的相分,這種色法或者是色塵,或者香,或者味,或者觸,前五識的這個五塵的相分是怎麼來的呢?從相分種子生。它唯獨從這種善惡的業力的種子所變現,不從六七識的分別心所生,故名為實。這個是解釋性境這個性,這個真實的意思。

這個真實,比如說我們眼睛有毛病的人,眼睛有毛病就是看到虛空中有花,這個花的境界不真實,因為虛空裡面根本沒有花,那是眼睛有毛病才看到的。這個意思就是說,這個境界本身它是由業力所生,不假借分別,這個叫真實。假設是依止分別心創造的,這個唯識學叫不真實。唯獨是分別心所創造,不真實。

比如說我們在過堂的時候,我們有化到榴蓮。化到榴蓮,當然我們一般人跟榴蓮接觸,第一剎那的時候,我們取到榴蓮的顏色,也可能會聞到它的香味,但第一剎那的時候是沒有名言的,那個是一個性境的境界。但是當第二念的時候,就是第一念我們跟榴蓮接觸的時候,每一個人,這個榴蓮的境界在心中出現大致上是一樣的,都不落名言的,都是性境,都能夠取到它本質,本來的面目。但是第二念的時候,我們這個心中的無明,我執法執就開始活動了,這個第六第七識就開始活動了,它隨順你的眼耳鼻舌身,前五識它的第二念就開始活動。

這個時候活動大致上分兩類:對榴蓮有好感的人,過去生跟榴蓮結下好因緣,你跟它留下好印象,你就會把好的名言來安立它:這個榴蓮的顏色也特別的美妙,味道也特別美妙。這個時候你對榴蓮的境界就開始變化了,它變得非常的好,好到已經超過它原來的面目。它本來不是那麼好,但是你名言一安立以後,它比原來好很多了,就是爭議,這個境界已經爭議了。有些人過去他曾經跟榴蓮有惡的因緣,這個種子印象還在,他就把這個惡的名言安立在這個榴蓮上:這個榴蓮顏色看起來不好看,味道也特別的臭。這個時候你這個境界也不是本來的面目了,他也不是你想像的那麼差,他那樣就是那樣,他是一個如的境界。如的境界你安立了名言以後,這個時候你減損,把它的情況減損了。

所以我們每一個人的確是活在自己內心的狀態,雖然我們大家在一起生活,穿同樣的衣服,吃同樣的飯菜,但是我們同樣去攀緣一個境界的時候,我們也只有第一念是一樣的。我們人跟人之間接觸的時候,我們同樣看佛像,我們只有第一念大家是一樣的,第二念以後名言就開始出現。對佛法信心強的人,他用最好的名言來讚歎佛陀:佛陀身相也莊嚴,內心也莊嚴,各式各樣都莊嚴。信心薄弱的人名言稍微差一點。對佛法沒有信心的人看到佛像沒感覺。所以說這個性境就是你不落名言的時候第一念,取到境界的本來面目。這叫作相分色從相分種生,故名為實。

前五識取境界,它是不落名言的。這個性境分成兩個:

此復有二,一無本質,二有本質。

這個當中又細分,性境當中又分成兩類。先看第一個無本質,他沒有所依托的本質,這當中有兩類:

(1)無本質

即第八心王所緣根身器界及諸種子,但是自變自緣,不假外質。然約器界及他人之浮塵根,即是共相識種所變,亦得說有外質也。

請看第一種。這個無本質,第一個是屬於有為法,說它沒有所依托的本質,是指誰呢?就是第八識的心王。

第八識的心王去攀緣它的相分的時候,第八識的相分有三種:根身、器界、種子,這廣大的正報,你這一期的生命的根身,你的依報,還有你無量無邊的種子,都是第八識所攀緣。而這樣的境界是自變自緣,所以他不假借外在的本質。但是這當中,在這個根身、器界、種子當中,有一個地方要特別,就是約著器世間還有他人的浮塵根,這個時候就不完全是不依本質了,因為這個地方有眾生的共業所變現,所以也可以說有外質。這個是講有為法。

第二個講無為法:

根本智親證真如,雖不變為相分,亦名性境。

我們到了初地菩薩的時候,一念的相應,那個根本的我空法空的智慧去證得二空真如理的時候,這個時候是能所雙亡。能所雙亡當然是沒有所謂見分、相分的差別,但是這個時候也安立作性境,因為這個時候的境界,你證得二空真如理的時候,心中是沒有名言,那個是親證法體的,沒有名言的,這個時候也安立作性境。這個是講無本質。

(2)有本質

第二種情況是有本質,有它所依托的本質:

即今五識所緣現在五塵,及明瞭意識初念,並定中獨頭意識所緣定果色等,皆托第八意識之相分以為本質,隨即變為自識相分,而為所緣。

這個地方的性境多數是指這個有本質的。這有幾種情況,第一個是五識所緣現在五塵,這前五識所攀緣的現在五塵,這是一種情況。及明瞭意識,初念就是五俱意識,五俱意識的第一念,也可能是保持性境。並定中獨頭意識所緣定果色,這個定中意識也是性境。

虛雲老和尚在禪堂當中打坐,他這個講年譜,他突然在禪堂當中,他聽到了在三門外很遠的地方有人在那邊講話。那個時候他聽到這樣的聲音,不是耳根聽到的,也不是耳識所能了別的,因為那個範圍超過耳識所能了別的範圍。那麼那個境界是怎麼來的呢?那個是定中意識,那個是禪定當中第六獨頭意識所取到的境界。但是禪定當中所取的境界它是性境,跟境界是真實的,它那個時候不增也不減。

所以禪定當中所得到的境界,這個時候第六意識的獨頭意識它是不帶名言的,它不會增益那個境界,也不會減損境界,就是境界是怎麼樣他就取到怎麼樣的境界,所以定中獨頭意識所緣定果色等都是托第八識之相分以為本質,隨即變為自識相分而為所緣,這個都是屬於有本質的性境。這當中講出一個譬喻:

猶如鏡中所現形像。

好像這個鏡子現出影像,但這個影像不加上個人的分別。

雖約真諦言之,皆如幻如夢,了無真實,而約俗諦言之,則五塵即是五識相分,從種子生還熏種子。

從這個真諦來說,皆如幻如夢,了無真實,就是說這個境界,前五識所緣的境界,它是一種業力所現。業力所現雖然不帶名言,但是從真諦的角度,它是如夢如幻了無真實。這個了無真實是說,意思就是說它是緣起性空的意思,它的本性是空性的。

怎麼知道它是空性呢?說這個人,看這個水是水,餓鬼道看到這個水是火,魚看到水是房舍,它看到水就跟看到它的房子一樣,天人看到水是琉璃地。所以,可見得這個水的本質不真實,隨個人的業力而有變化,所以講如幻如夢了無真實。

如果我們大家在一起睡覺,你做你的夢,我做我的夢,你的夢境跟我的夢境不一樣。為什麼呢?每個人過去的業力不一樣。善業強的人做的夢,夢境裡面多數都是有光明的,多數都是快樂的。在《瑜伽師地論》上說,惡業強的人做夢,多數都是黑暗的,自己躲在黑暗的地方,又潮濕,又黑暗,那個受都是苦,痛苦的感受多。

所以這個人,境界都不真實。不真實是怎麼有呢?就是業力,業力所現,所以講如夢如幻了無真實。這是從真諦的角度。如果從因緣,世俗諦的角度呢?五塵即是五識相分,從種子生還熏種子,這都是由他過去的善惡的種子變現,你去了別了以後,又熏習了另一類的種子。

總結:

不同空華鏡像,兔角龜毛,亦復不同過去未來之不可得,故名性境也。

這種性境它是一種業力所現的境界,它不像空華鏡像,兔角龜毛,這個境界是有它因緣存在性的。也不是像過去未來之不可得,它是屬於現在的境界,所以叫作性境。

帶質境跟獨影二境,下文方解。

所以我們知道這個前五識它的所緣境,這前五識,眼耳鼻舍身跟這個色聲香味觸一接觸的時候,前五識可以說是很老實的,它老老實實地把前面的境界取到而已。這個境界是怎麼樣,它就取到什麼樣的境界,它等於是取到了本來面目。你的業力是怎麼樣,它老老實實地把你的過去的善惡業力的境界表現出來,給你第六意識。所以前五識的境界是性境。

(二)現量

再看第二段,現量,這個是講能緣的心。現就是顯現,這個量就是量度。

五根對境,分明顯現,依之發識,緣慮度量。

就是說這個五根,是前五識所依止的叫根,面對境界的時候,它分明顯現,依止這個根、這個塵,發動了這個五識,緣慮度量。而這樣的緣慮度量——雖無隨念、計度兩種分別,然有自性分別。

這個地方我解釋一下。我們這個心識的分別,有三種分別:

(1)自性分別

第一個是自性的分別,這個自性的分別就是在諸法的自相上的分別,自相。它是水,就是水;它是火,就是火。把它的自識體相——水是濕性,火是熱性——來加以分別,這個時候是不帶名言的。

(2)計度分別

計度分別它是一種共相的分別,那要假借名言:水比火還冷,火比水還熱,這是有比較的,就夾帶名言分別諸法的共相。

(3)隨念分別

那這個隨念分別是怎麼回事呢?是對於過去已經學習過的事情加以追念分別。這個念,隨念這個念,就是明記不忘的那個念,它隨順於這個念心所而加以分別。所以這個隨念分別它必須是曾經學習過的事情。

前五識在分別的時候,它只能夠作自性的分別,就是:

得彼性境,不錯不謬,任運了別,不帶名言。

它不能夠夾帶名言的,就像前面的譬喻,它就像鏡子現出影像,它不增加它的情況,也不損減它的情況,就是我們的業力怎麼樣顯現出來,它就取到怎麼樣的境界,也得到怎麼樣的認識。

這個現量是約能緣的心來說的。再看它造業情況。

(三)三性

三性者,善惡無記也。五識能助第六意識作善惡業。

它的體性可能是善,能夠使令此世他世得到可樂果報;或者是惡,得到此世他世不可樂果報;也可能是無記,通於這三種體性。

五識在造業的時候它是幫助第六意識造善造惡,如果它跟信等相應,跟十一個善心所相應,它是善性;如果跟無慚無愧等相應,是惡性;如果它也不跟善也不跟惡相應,就是無記,故云通三性也。這意思就是說,前五識的心王本身是無記,但是它跟哪一個心所相應,它就變成什麼性質,而它的性質是通於善,也通於惡,也通於無記。

這個前五識的情況,在《瑜伽師地論》把前五識的了別跟造業,它作一個總結說,前五識的了別,它的了別性有三種情況:

(1)了別的三種情況

第一個,唯緣自相。它只能夠攀緣諸法的自相,不能攀緣共相,所以它在緣境界的時候,唯獨是性境、現量,因為它不帶名言,他不能夠使令境界安立好的名言,也不能夠安立不好的名言,它只是老實地把境界取到而已,所以唯緣自相,緣到諸法的自識體相。

第二個,唯緣現在。前五識不能夠攀緣已經發生的事情,這件事情已經發生了它不可以攀緣。這件事情還沒有出現,未來,它也不可以攀緣。它只能夠攀緣現在存在的,現在顯現的境界,唯緣現在。它不像第六意識能夠攀緣過去,也能夠攀緣未來,它不可以,唯緣現在。

第三個,唯緣剎那。就是說這個五根跟五塵接觸的時候,前五識就會根塵相應,這個識就起來活動,但是前五識只有第一剎那。第一剎那它取到境界的時候,假設第六意識不出來幫它分別,它就退失了,它只能夠第一念。如果它第一剎那跟色聲香味觸這五塵接觸,第六意識能夠生起,那麼他可以跟第六意識一起活動,他能夠跟第六意識——幫助第六意識來了別。第六意識如果不現起,他就退失掉。所以它唯緣剎那。

這個是它了別的情況,唯緣自相,唯緣現在,唯緣剎那。

(2)造業的情況

那麼它造業的情況呢?在《瑜伽師地論》上說,它是隨意識轉,他自己不能作主。第六意識起善,它就起善,第六意識在這個境界上起惡,它也起惡。說我們在拜佛的時候,我們的內心是善心,這個時候你的眼識看佛像你也是一種善意的,你耳朵聽到的佛號也是善意的,也是跟信心、慚愧心相應的。如果第六意識起惡了,起惡念了,你眼睛看到佛像是惡意的,你的耳朵也是惡意的。就是他不能夠作主,隨意識轉,它造業的情況是隨意識轉。雖然它能夠造善造惡造無記,但是它自己不能作主,它隨第六意識轉。所以它造業的時候是隨意識而轉的。

這解釋了性境現量通三性,這個地方有沒有問題?

好,我們再看下一個偈頌:

眼耳身三二地居。

前面是說明前五識在了別和造業的情況,這個是講到前五識的活動範圍。

眼耳身三二地居。這個眼耳身不是指眼根、耳根、身根,而是指三個識,眼識、耳識、身識這三個識它的活動範圍是在二地,就是三界九地裡面的五趣雜居地跟離生喜樂地,就是在這兩個地活動。我們看蕅祖的註解:

五根通於二界五地,唯無色四天乃無五根。

就著這個根來說呢,這個色法是通於二界,就是欲界跟色界,欲界跟色界總共是五地,只有無色界的四空天他沒有五根,因為無色界沒有業果色了,他只有定自在所生色。

所以這個無色界,沒有業果色是什麼意思?說我們這個人,有一定的相貌,雖然會老病死,但是起碼你保持一個人的相貌。但是無色界的天人他沒有一個固定的相貌,他就是在禪定當中,他能夠現出一棵樹,它也能夠現出一個鳥,現出一個貓、一個小白兔。他完全沒有一個固定的相貌,沒有業果色,沒有業力所變現的色貌的那個相狀。他是在禪定當中,隨他起什麼念頭他就現出什麼色法,他只有定自在所生色,所以他沒有五根。

這個是講五根的情況,不過這個地方我們的重點是放在五識。

今明五識。

五識分成兩類:

則鼻舌二識。

前面只講眼耳身,那麼鼻識跟舌識怎麼樣呢?

唯欲界得行,初禪以上無段食雜氣故,不現行也。

前五識它的這個鼻識跟舌識只有在欲界中能夠活動,造業、了別,但初禪以上,因為初禪不吃飯了,他也不喝開水也不吃飯,沒有這種段食的慾望,沒有這種雜染的氣味,他完全是向內去受用他內心的清淨三昧樂。所以這個境界既然不現前,識就不能活動,所以初禪以上鼻識舌識就不活動了。

眼耳身三識,唯欲界五趣雜居地,及初禪離生喜樂,地此二地中得行。若二禪內淨喜樂,則無外色、外聲、外觸可緣,故並眼耳身之三識,亦不起現行也。三禪以上,不言可知。

這一段我們解釋一下好了,我們看附表第一。

淨界法師:八識規矩頌

附表第一是講到三界九地,佛法把凡夫的世界分成三類,凡夫的有漏世界分成欲界、色界、無色界。那這個界,先解釋這個界。這個界簡單地說就是一種界限,但是在唯識學它有更深入的解釋,唯識學解釋這個界,什麼叫界呢?就是任持自性叫界,任持自性,它能夠任意執持它的體性。

說這個人貪煩惱很重,他遇到一些染污的因緣,他就會生起很粗重的貪慾,這個貪煩惱就是他的自性,他能夠任運執持它的體性。這個人貪煩惱很淡薄,他也能夠任持他的離欲的體性,叫作界。

這個欲界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在這個法界當中這些眾生他的色心諸法,他的心法是有這個貪慾,心中有這個貪慾,他的色法是粗重的。當然,為什麼只依這個心法來安立呢?因為他的色法會粗重,主要還是因為他內心有慾望的關係,所以依心來安立這個界,就是說這以下的眾生內心都是有欲的,叫欲界。

在欲界裡面有一個地叫五趣雜居地,就是包括了地獄、餓鬼、畜生、天跟人。不過當然,這當中在五趣雜居地他的受,在《瑜伽師地論》講很多這個受,就是這個果報,這個感受,有這個樂受跟苦受,人天的樂受就多了,地獄、餓鬼、畜生的苦受就多。不管他是樂受、苦受,都是有欲。

那麼有什麼欲呢?就是段食慾、睡眠欲跟男女的慾望。這一類眾生有分段的飲食,其次他有睡眠,這個睡眠的慾望跟段食的慾望很有關係,有吃飯的人一定要睡覺,你只要吃飯你就最少需要四個小時的睡眠,除非你不吃飯。所以這兩個慾望是有關係的。男女的慾望是獨立的,它跟飲食、睡眠沒關係。

不過男女的慾望,在《瑜伽師地論》有講到說,說這個地獄的眾生,他的內心有男女的慾望,但是它恆常不起現行,他沒有慾望的現行活動。為什麼?因為他的身心太苦惱了,他那個一天當中刀山油鍋的刺激太厲害了,他雖然有欲,但是他不能表現出來,因為那個苦的感受太嚴重了,刺激他太嚴重了,使令他這個欲不能夠活動,就是這個人精神、身心的壓抑太大了,雖然有欲不能表現出來。

除了地獄的眾生以外,其他的眾生都有欲的現行,那麼這當中還有些差別,就是鬼道、天跟人,鬼道的眾生,天的眾生——這個天指欲界天,還有這個人道,男女的慾望,它是有男女的婚嫁,有這個男女娶妻生子的情況。畜生道是沒有男女的婚嫁,畜生道是雜交的情況,它沒有固定伴侶的。這個地方還不一樣的,畜生道是沒有婚嫁的事情,其他的餓鬼道、天跟人都是有男女婚嫁的情況。

那麼這都是有欲,就是在這一類眾生當中的體性都是有段食的慾望、睡眠的慾望、男女的慾望。所以這一類眾生我們安立作欲界。

第二個,色界。這個色界的這個果報色心就不一樣,他的內心已經離欲了,離欲寂靜,他的色法也特別的精妙,他的色法不像我們這個欲界的這個色法那麼粗重,他特別的精妙光明,所以安立作色界。這一類的眾生以他的色相來安立他的名稱,叫作色界。

這個色界,就是第一個初禪,離生喜樂地。這個生,什麼叫生呢?生就是欲界的煩惱叫作生,這個欲界的煩惱主要是男女的慾望,離開了男女的慾望。

不過離這個字,在《瑜伽師地論》很強調離這個字,它說這個離要當調伏講,就是你要有一些對治的法門來調伏男女的慾望,才能夠安立作離生喜樂地。假設你只是緣缺不生,你因為沒有男女的因緣、雜染的環境,你暫時不活動,不能安立作離生喜樂地。這個離是調伏,已經調伏下來了,完全不動。所以這個地方是調伏,而不是暫時不現行的。

不過這個地方,從欲界到初禪,還有欲界定跟未到地定,就是我們剛開始要經過九心住,就是我們慢慢慢慢會知道這個五欲的過患,猶如猛火使令我們熱惱,猶如毒蛇害法身故,觀察這個不淨、苦、無常、無我,這個五欲的過患,我們開始呵責五欲、修習禪定的時候,就會從九心住到未到地定到初禪。

這個未到地定到初禪,智者大師《摩訶止觀》他講一句話,他說:事障未來,性障根本。這個事指的是色身,說我們修禪定,只要你還感覺到這個色身還存在,還在障礙你的內心,就是沒有到未到地定,事障未來。如果你突然間感到覺身空寂,受於快樂,色身已經空掉了,這個是到未到地定。性障根本,這個性指內心的欲,男女的慾望,你只要內心還有欲的活動,表示沒有得到根本初禪。

這個禪定是從內心的慾望的有無來判斷,這個未到地定是以這個色身的存在與否來判斷。我們能夠通過這個欲界定,到未到地定,到初禪,這個時候就達到離生喜樂地了。離生喜樂地內心當中有五種功德,覺、觀、喜、樂、一心,內心當中還有尋伺,覺觀。在這個初禪心中還有一些微細的分別,名言分別。

第二個喜樂,為什麼會喜樂呢?因為,這個喜樂的出現,在這個《法界次第初門》解釋,因為我們人會產生憂苦,這個憂苦是由欲而來的。

講一個譬喻說,這個皮膚長瘡,長這個瘡流膿流血,這個很痛苦。但是我們偶爾這個瘡會癢,我們去抓一抓會覺得很快樂,這就是欲。我們在追求欲的時候,多數都是苦惱的。多數都是苦惱的,只有在抓的那當下,抓那個瘡得到一點快樂。但是抓完以後更痛苦,因為抓了以後破了以後更痛苦了。

這個離生喜樂地,它因為禪定相應,把這個欲給調伏了,內心寂靜住了。這個欲一調伏以後,這個皮膚的瘡好了,它不再流膿流血了。同樣是皮膚,但是它沒有瘡。說這個同樣的色法心法,但是它心法的欲被調伏以後,內心的憂苦就停止下來,內心很輕鬆。

我們出家好好修行,內心的慾望淡薄,你會覺得內心很輕鬆,就像一個人扛了很多重東西把這個重東西放下來一樣,很輕鬆。很輕鬆的時候這個喜樂就出現了,有這喜跟樂。雖然是喜跟樂,跟這個五欲的喜樂還不同。五欲的喜樂是粗重的,他雖然喜跟樂,但是他還是心一境性,內心還是寂靜住。雖然寂靜而喜樂,喜樂而寂靜,這個初禪。

第三個,定生喜樂地。這是二禪,內淨、喜、樂、一心。

這個離生喜樂地他剛剛得到禪定,禪力不堅固,他內心有這個覺觀,有覺觀的名言分別,對他的禪定會干擾。所以他就不歡喜這個覺觀,呵責覺觀,這個時候覺觀就停止了,內心內淨,這個淨就是寂靜的意思。為什麼寂靜呢?離覺觀故。內心沒有分別,內心特別的寂靜,完全是一種無分別住的情況。內心的喜樂更增長,因為禪定相應,禪定越深那個三昧樂就更殊勝,殊勝的喜樂還是心一境性。

第四,離喜妙樂地,舍、念、慧、樂、一心,有五種功德。

前面的定生喜樂這個喜比較粗。雖然是喜,歡喜心太厲害了以後對禪定有影響,所以我們希望再進一步寂靜,就呵責這個喜,如病如癰如瘡。那麼喜一呵責以後,這個喜就停止下來了,停止下來以後就達到這個三禪離喜妙樂地。內心當中會出現五種功德:

第一個:舍。這個舍是指行舍,不是舍受的舍,行舍,離喜不悔為舍。離開了前面的喜,但是他不憂悔,因為他得到更殊勝的樂。

第二個:念。正念分明,內心之中明瞭清楚。

第三個:慧。這個慧,智者大師解釋這個慧是一種善巧方便。這個善巧方便不是修空觀,他是把這個樂,因為這個樂是很微細,樂很微細但這個喜已經消失了,這時候他所受用的只有一個樂受。那麼這個樂受是他唯一所受用的,這個時候他很自然有一種善巧,把這個樂受能夠從局部的樂受把它引導成週遍身心,從小的樂受把它擴大為廣大的樂受,他有這樣的智慧。他能夠善巧去控制他內心的樂受,由小而大,由局部而遍滿,這是慧。這個樂當然是更加美妙了,內心還是心一境性,這個時候在有為法是最快樂的,離喜妙樂地。

第五,舍念清淨地。不苦不樂、舍、念、一心。

這個世間的有為法的確是不究竟,我們在這個世間的有為法受用,再好的東西都是長則生厭,不像這個涅槃,涅槃能夠長時間受用,他能夠恆常地寂靜安樂。但是這個有為法你受用久了,時間一久長則生厭,就會厭煩。雖然這個樂是很美妙,但是你還是時間久了你會厭煩,厭煩的時候就把樂給呵責,樂就停止了。停止的時候內心就不苦不樂,內心也不痛苦也不快樂,也不快樂也不痛苦,就是這個舍受,不苦不樂。

第二個是舍,離樂不悔,離開了前面的樂他不憂悔。這意思是什麼意思,離樂不悔?表示他這個東西比前面的東西好。他真實地感覺,一個沒有快樂沒有痛苦是最好的感覺,這種感覺是最持久的。所以他一點都不後悔,他離開這個樂他不後悔。

第三個,念。正念分明,一心。

這個四禪,他的內心狀態是特別好了,為什麼呢?因為他沒有八種法的干擾,那八種法呢?

第一個,沒有苦,沒有憂。這個憂苦在初禪就停止了,因為我們說過,這個憂苦是由欲而來的,一個有欲的人就有憂有苦。沒有憂沒有苦,也沒有這個樂跟喜,苦樂憂喜這四個法都停下來。

其次,他沒有出息跟入息。我們平常散亂心的人,呼吸不覺得它有什麼粗重,一個禪定的人經常這樣進進出出,他覺得是干擾。但四禪的時候沒有出息入息了。

其次他沒有尋跟伺,沒有這樣的分別了,名言分別,這八種干擾法都停下來。所以這個修習禪定,修習聖道這個是最好的依止處。它因為沒有八種法的干擾,又稱為不動地,不動地無為就是這樣子,因為它不為八種法所干擾,內心明靜不動,這個是四禪。

那麼這個四種地的特色都是屬於離欲寂靜,但是都還有色法,但是這個色法跟前面欲界色法不一樣,特別的精妙光明,這安立作色界。

再看第三個,無色界。

這個無色界就是說,他內心雖然寂靜,但是他覺得有色法存在就是一種罣礙,如鳥在籠,就像一隻鳥在籠子關起來,就是我們這個心被這個色法給繫縛住了。這個時候呢,他緣空滅色而入定者。這個時候,他不歡喜這個色法存在,不歡喜這個業果色。那怎麼辦呢?要把這個色法給滅掉。

他觀察這個毛細孔,我們毛細孔有這個空,然後觀察這個毛細孔的空是一個洞一個洞的,然後把這個毛細孔慢慢擴大,這個色身慢慢減少,到最後全身都是虛空,毛細孔擴大到最後這個色身就消失掉。他緣這個無邊的虛空就像毛細孔的空一樣,就把色法給滅掉了,就進入到空無邊處地,這個時候業果色就消失了。

所以這個世間上的事情,的確是萬法唯識,你的心怎麼想,這個事情就怎麼出現的。

七,識無邊處地。舍空緣識而入定者。

他發覺這個攀緣無邊的虛空,這個所緣境太廣了,他也不歡喜了,覺得有一點疲累。疲累了以後他就放棄了所緣的虛空,就回過來攀緣能分別的心,就攀緣這個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那麼攀緣這個心識入定,就叫識無邊處地。

第八,無所有處地。舍識處心,依我所有法而入定者。

前面的空跟識,都是有所緣。有所緣都是罣礙,這個時候他把這個識,能分別的心,所分別的空、處都舍掉,就依止無所有而入定,內心什麼都不想。這叫無所有處地。

第九,非想非非想處地。舍二邊想而入定者。

他發覺這個無所有也不對。前面的空無邊處、識無邊處是屬於有想,這個無所有是無想。那麼他就找一個中道的,舍二邊想,舍有想,舍無想,就安立在一種非想非非想的境界裡面入定。這個時候的內心是非常微細寂靜的,那麼外道就認為這個時候是涅槃了。不過智者大師呵責這種情況是一種真身不滅。那種非想非非想處定,內心的自性執是存在的,那個我,那個無明是存在的。如果是佛弟子在這個時候再加修無常觀、無我觀,把這個分別的我法二執消滅以後,就入了第九定,就是滅盡定。那是一個涅槃境界,真實涅槃境界了。

這個是講到三界九地,就是佛法把這個眾生分成九類的眾生,這九種眾生依止你的色法心法而安立。

好,我們看講義。

那麼眼識、耳識、身識這三種識活動範圍唯欲界五趣雜居地,這是欲界的五趣雜居地,還有色界的初禪離生喜樂地,此二地中得行。如果二禪的內淨喜樂,二禪已經沒有尋伺的干擾,特別的寂靜喜樂,這個時候沒有外色、外聲、外觸可緣,故並眼耳身三識不起現行。所以二禪以後,眼耳身三都不起現行了。三禪以上當然是更不可能起現行了。

這個意思就是說,前五識唯獨在這個初禪以下活動,二禪以上這個定生喜樂地前五識都不活動了。

前五識的活動還可以稍微簡別一下,就是鼻識跟舌識只有在五趣雜居地活動,眼耳身能夠在五趣雜居地跟初禪離生喜樂地活動,在九地裡面能夠活動到二地,但是到第三地這個定生喜樂地五識都不活動。但是五識都不活動在色界裡面他五根是在的,他身相的眼耳鼻舌身,看起來還是有眼睛的。他識不活動是一回事,但是他是色界眾生,他還是有眼睛,有鼻子,有耳朵,但是他沒有了別功能,因為他沒有這種外在的塵境讓他分別。他不需要識了,他完全是受用他內心的清淨的三昧樂。所以這個二禪以上,五識完全不活動,完全是第六意識的獨頭意識了。

所以這個地方講眼耳身三二地居,眼識、耳識、身識,包括前五識,只有在前面的兩地活動,這個居就是在那個地方了別、造業,造業、了別,它的活動範圍僅僅在九地裡面的二地。第三地以上前五識是不能到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