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二面。

遍行別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貪瞋癡。

這個偈頌是前五識的第一個偈頌的後半段。前半段呢,是講到性境現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這兩句話是說明這個前五識它這個八識的心王在了別境界跟造業的情況。就著它的了別來說呢,它的情況是屬於性境、現量。換句話說,前五識在了別境界呢,它是不帶名言,得到境界的真實相,沒有它個人的愛憎取舍的分別在裡面。境界是怎麼樣,它就取到怎麼樣的境界。

它的造業的情形呢?通三性,它能夠隨順第六意識造善、造惡、無記,它能夠有這三種性質。它的活動範圍是眼耳身三二地居,換句話說,前五識的活動範圍是在三界九地的五趣雜居地跟離生喜樂地,到了二禪以上,前五識就不能活動,完全是第六意識的獨頭意識。

換句話說,前面的兩句,是在敘述八識的心王,這以下兩句話呢,是說明這個前五識相應的心所。那麼這個心所呢,這個是有六段:遍行、別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貪瞋癡,它是分成六段。好,我們直接看蕅祖的註解。註解我們分兩段,第一個是一個總標,第二個是別釋。看第一段:

此明五識但與三十四心所得相應也。

這個地方是說明前五識它在了別色聲香味觸這五塵境界的時候,它在五十一個心所當中是但與,只是跟其中的三十四個心所相應。這三十四個心所,我們以下分成六段來說明,先看第一段:

遍行五心所,謂作意、觸、受、想、思。遍一切心,決相應故。

這個前五識在活動的時候,第一個相應的一定是遍行。這個遍就是普遍的意思,它能夠遍一切的心,遍一切的地,遍一切的性,遍一切識。這個心就是它能夠跟八識心王相應,這個地就是三界九地,它能夠在散亂心的時候跟心王相應,它在禪定的時候也能夠有五遍行,遍一切的地。遍一切的性,你造善的時候有五遍行,造惡也是有五遍行。遍一切識,就是遍一切有漏、無漏識,你是凡夫的心行是有五遍行,聖人的心行也有五遍行,遍一切識,所以加一個遍。我們先看第一個:

謂作意,這個作,一般我們講這個作就是造作,但這個地方的作它是兩個意義,第一個是警覺,它能夠警覺心王的種子,使令它生起現行的活動,這是它第一個警覺的功能。其次它能夠引導——當引導講,這個作當引導講——它能夠引導心王去接觸,去趨向於它所緣的境界,所以叫作作意。這個作就是兩個功能,第一個警覺,第二個引導。

那麼我們剛開始,前五識要生起一定是作意,或者是如理作意或者不如理作意,總之第一個就是要有作意,前五識才能夠生起了別功能。

接著是觸,這個觸就是根、境、識的和合。換句話說呢,這個時候跟境界接觸了。前面的作意是引導心王趨向於所緣境,那麼當這個心王——眼耳鼻舌身這五識跟五塵接觸的那一剎那,安立作觸。

接觸以後就是有受,有領納,或者苦受,或者樂受,或者不苦不樂的感受,有種種的這種受,苦受、樂受、舍受。

有這種受以後呢就是想,就是於境取相,安立種種名言。在前面的作意、觸、受的時候,內心的活動狀態是不明顯的,雖然對境界有一些感受,但是內心還沒有現出這個境界的相貌,但這個想的時候就現出它的相貌。

那麼到這個思,就令心造作,這個時候就在境界裡面造作。這個思的下一剎那就會帶動尋伺,《瑜伽師地論》上說,思的下一剎那是尋伺,可能是善的尋伺,也可能是惡的尋伺。如果是善的尋伺,帶動的就是善的心所,如果是惡尋伺帶動的就是惡的心所。所以這個思就是正式造業了。

這五個心所,遍一切心,決相應故。遍於一切的八識的心王,以及有漏無漏的這種心行都相應。

這個五遍行在正式造業的時候是思心所,就是說,我們正式在一個所緣境——或者是一個五欲的境界,或者是三寶的境界造業,是在思心所,但是這個思心所它的善惡還要由這個想心所來決定。

就是說,我們舉一個例子說,說我們這個開車,這個車子要發動,一定要有道路,沒有道路車子不能動。你給它安排的道路是趨向於台北,這個車就開向台北;你給它安排的道路是趨向於高雄,南下,這個時候就開往南下。所以這個車的方向是誰決定呢?是道路決定。這個思心所也正是這樣,思心所它是造善造惡跟你的內心的名言有關,這個想心所有關。

唯識的思想是說,萬法唯識,說我們這個生命的禍福,跟你內心的思想有決定的關係。你遇到一個境界你是一個什麼樣的想法,你就會造作什麼樣的業力。

我們舉一個例子,比如說,我們在修行過程當中可能會遇到順境,有人會鼓勵我們,幫助我們;但是也有一些逆境,障礙的逆境界,有人譭謗你,障礙你。那麼我們這一念心跟境界接觸的時候,這個時候會有一些名言出現,比如說有人譭謗我,那麼我們要以過去的名言,我們開始施設名言:哎呀,這個人真對我不起呀!我過去對他這麼好,他這樣的譭謗我!這個時候你一定會由於這樣的名言一定會生起瞋煩惱,乃至於惡尋伺,各式各樣的煩惱,乃至於會驅動你的身口造惡業了。

如果我們今天不要用這樣的過去的名言,我們換一個名言,就是怎麼樣的名言呢?就想:這件事情是有因果的,我們就是遇到逆境的時候我們施設一個這樣的名言說:今天我們會被譭謗,一定是我們過去有罪業,有譭謗別人的罪業,現在有因緣就出現了,我們逆來順受。為什麼你能夠逆來順受呢?因為你深信因果,就是說這個逆境會在你的身心當中出現,一定有它的因緣。你能夠這樣子,遇到事情能夠反求諸己,往自己的這種內心的德行去檢討,誒,這個逆境變成增上緣。

就是說,你從很多的逆境當中你會調整你很多過失。比如說你過去有這樣的譭謗,經常去講別人過錯的過失,我們有時候自己過失不知道的,那麼別人開始給我們逆境的時候,我們開始——就像一個人有鏡子開始檢討自己:哦,原來我自己也犯這樣的過錯。那麼這樣子這就是善知識的示現。我們從被譭謗的因緣當中把自己的過錯改過來,所以你這個施設名言這件事情很重要,你對境界是怎麼樣去施設名言,你的名言會影響你下面的思心所,你會造什麼樣的業。

當然我們從因果上進一步地觀察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他所譭謗的那個人——那個我,恆常住、不變異、有主宰性的我不可得。虛空是無障礙的,它能夠譭謗誰呢?這個時候,你的內心能夠到第一義諦的境界裡面去,這個時候就是沒有名言了,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個時候你內心當中,要套一句唯識學的思想:能所雙亡,諸相叵得,內心沒有名言的,是無我、無我所的。這個時候是於一切法不受,當然這個是最殊勝的了。

這個是從業果的思想進一步地觀察我空法空的真如。那麼這個時候在空性安住,內心當中是無諍三昧的,沒有能所對待的。這樣也是由名言安立的,由你佛法的勝義諦的名言引導你到沒有名言的境界,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到那種畢竟空,無我無我所的境界裡面安住。這個時候的內心的思想是不活動,不過當然凡夫來說是比量,這是一種比量的境界。

那麼聖人,我們看這個阿羅漢,《阿含經》上說,阿羅漢他要出定的時候他也有一些逆境。比如說他有時候肚子痛,或者中暑,或者別人譭謗他,他也有一些微細的苦受,相續的苦受。但是他有一個好處,他跟我們凡夫不一樣,他能夠決定受不受這樣的苦境。他如果不想受這個苦,他可以隨時入滅盡定,入了滅盡定這個想跟受都不活動,這時候於一切法不受的。就是說他遇到境界的時候,他如果不想去承當這樣的境界,他可以入滅盡定,這個時候內心是無受想行識的境界。

這個就是在五遍行當中,我們在用功的時候,你要注意你這個想,你對境界是一個什麼樣的想法,你怎麼樣去處理這樣的境界。那麼你怎麼樣的想法會影響到你下一個動作的造業,你會造什麼業。所以佛法的智慧就是在這個觀想,你對境界是施設怎麼樣的名言。所以我們內心當中這個想是很重要的。

我們再看下一個:

別境五心,謂欲、勝解、念、定、慧,由同時意識所引,亦得於別別境生欲等故。

遍行是在一個境界上生起五個心所的活動,同一個境界,這個別境是個別個別境界,叫別境,也就是帶有差別的境界。這以下五個心所都有它對的境界。先看第一個欲:

這個欲所對的境界是好樂的境界,你內心當中所期待、所歡喜的境界,對這個境界生起一個希望,希望能夠得到、成就,叫作欲。當然這個當中包括善法欲也包括惡法欲。

第二個解,這個解有的地方是講勝解,加一個殊勝。這個勝就是有強大勢力的,這種理解不是普通理解,有殊勝的力量。這個勝解它的所緣境是一個決定境,沒有任何的懷疑。這個境界經過你長時間的聞思,你已經是得到一個堅定的理解,所以於決定境,印可任持,你內心當中完全是同意的,而且把這樣的觀念,把它相續地執持在心中,印可而且任持在心中,你不會被改變了。這是勝解。

第三個是念。這個念是對於曾習境,你這個境界要曾經學習過。於曾習境,明記不忘,經常把這個境界記在心中。你念阿彌陀佛,你經常把這個佛號的境界把它記起來,記在心中,叫作念。

這個定跟慧都是對所觀境,所觀境多數都是約修行來說了,所觀察的境界能夠專注不散安立作定,能夠簡別抉擇叫慧。

這五種別境是由同時意識所引,亦得於別別境生欲等故。前面的五遍行是前五識能夠單獨生起,但是這個別境前五識不能生起。那麼誰幫助它生起呢?由同時意識所引。就是前五識跟境界一接觸,第一剎那生五遍行,下一剎那第六意識就生起活動,這個時候才幫助前五識生起別境心所。所以前五識的別境由同時意識——就是這個五俱意識的第六意識所引導,在個別個別的境界生欲、勝解、念、定、慧。這個意思,前五識它要生起別境是要有第六意識的幫助的。

這個別境,我們對這個欲要注意,希望,這個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有一個共同的希望,希望能夠離苦得樂。但是我們對於這個樂,這個樂受的觀察會不一樣,有些人喜歡五欲的樂,有些人喜歡三昧樂、涅槃樂,這個聖道相應的樂。因為對這個樂的認識不同,就有各式各樣的希望,也就造成了各式各樣不同的果報。

我講一個小故事,大家能夠知道這個欲的重要性。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比丘尼叫蓮華色比丘尼,這個比丘尼她是有一點福報力的,她出生的時候身相特別的莊嚴。她在很年輕的時候,十幾歲的時候就嫁給一個長者子,一個公子哥。結婚的時候,也就過了幾年的幸福的生活,但是這當中發生了一個問題,就是她的先生跟她的母親有私通的情況。她知道了以後非常難過,這怎麼能夠跟她的母親共同擁有一個丈夫呢,她內心當中承受不了這樣的打擊,就離家出走。

離家出走,後來就被一個大富長者給買去了。買去了以後呢,後來也過了一段幸福的生活,但是她發覺又出了一個問題,就是她過去跟她的前一任的先生生了一個女兒,也被大富長者買去了。她就變成必須要跟她的女兒共同侍奉一個先生,這個時候她內心很苦惱。她想,我前一個先生是跟我的母親有私通,現在我又跟我的女兒共同要依止一個先生,人生實在太苦惱了。後來她就離家出走,這次她就出家了,出家以後修學聖道就證了阿羅漢果。

這個時候有人就問佛陀說,這個蓮華色比丘尼她的遭遇很特別,發生這麼一些不清淨的事情,這怎麼回事呢?

佛說,這蓮華色比丘尼過去生,曾經有一生是做一個農夫,這個農夫看起來不是很富有,是一個貧窮的農夫。他就在山下種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一個很單純的生活。這個山上住著一個辟支佛,這個辟支佛七天下來托缽一次,平常是入定的,他是為了要維持他的色身,七天必須下來托缽。

這一次下來托缽,七天下來沒有托到東西,空缽而回。這個農夫一看,哎呀,這個修行人很可憐,他七天才下來一次,他這一次不吃飯又要餓七天了。他就以很誠懇的心把他的便當就供養這個辟支佛,自己這一餐就不吃了。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善業,能佈施的心是如此的清淨,所佈施的境界又是一個辟支佛,一個聖人的境界。

他把這樣的資糧怎樣地處理呢?他發了一個願,他說,願我生生世世得到大富貴,而且能夠大莊嚴,我能夠做一個女眾,相身莊嚴,來迷惑所有的男人。他生起這樣的願力,所以他生生世世,就發了這個不清淨的願以後,他雖然有福報,但是都成就不清淨的果報。為什麼?因為他有那個不清淨願力的引導。

所以我們唯識學講這個眾同分,共業所感,你會跟這些人在一起,你跟他心中有共同的希望。就是你為什麼經常跟那些內心很污穢的人在一起呢?你一定要檢討你自己,你內心當中一定跟他有共同的希望,才會招感在一起。

為什麼佛在世的時候,很多大福德大善根的人,他一出生以後雙手就抓了一個金幣?這個金幣你把它拿走又生出一個金幣,然後一生當中沒有病痛,後來就直接隨佛出家了。他的遭遇很清淨,佛陀也說這個人過去生是一個商人,是一個商人做買賣得到兩個金幣,他這個金幣是要拿回去過活的,就把這個金幣供養僧眾了,他發願,願我未來得四沙門果。他發的是一個清淨願,所以他生生世世就沒有去招感這種跟這些惡劣的人在一起的果報。

所以你說今天,我們今天檢討蓮華色比丘尼,她沒有成就聖道之前,她為什麼會跟她第一任的先生在一起?為什麼又跟大富長者這種好樂慾望的人在一起呢?就是內心有一種不清淨的慾望。這個大富長者過去也修了善業,他有不清淨的願望,你也有不清淨的願望,好了,眾同分,你就跟他在一起了。

所以有時候我們回想我們過去的眷屬,在家眷屬,是一個什麼樣的境界的眷屬,你可以知道你過去生是生起什麼樣的希望。當然我們出家以後會改變這樣的希望,但是你可以檢討你過去是一個什麼樣的希望。所以這個欲是很重要的,決定我們的未來的果報是清淨是雜染。

在我們學佛過程當中是強調發菩提心,我能夠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但是,這是一個問題,就是說,我們是不是能夠真實地厭惡世間的五欲,真實地追求聖道,這件事情不是很容易。不是很容易,就是你要能夠去觀察五欲的過患,觀察聖道的功德,才能夠生起一個堅定的希望,希望成就無上菩提。

好,我們看附表第二。

在《瑜伽師地論》當中,講到我們對這種世間的欲樂跟聖道的法樂,列出了有八個差別。我們看附表第二、聖、非聖樂差別。這個聖就是聖道,聖道相應的樂跟非聖道(非聖道就是世間的這些雜染的五欲樂)這兩個之間的差別,這就八個。我們先看第一個:

有罪喜樂相應,這個非聖道是有罪喜樂相應;這個聖道的樂,無罪喜樂相應。說我們去受用這個五欲樂會夾帶罪業,因為世間的欲樂一出現的時候,我們去感受這個欲樂,會有喜樂的感受,但是同時也會引生你的貪瞋癡的煩惱,這個煩惱的活動就是一個罪業。換句話說,你去受用五欲樂,也同時種下一個未來痛苦的因,因為你在受用的時候已經結下了罪業,這個罪業未來是要得不可樂果報。但是這個聖道的樂,聖道的寂靜樂,無罪喜樂相應,它的喜樂是清淨無罪的,它沒有煩惱的活動。這是第一個差別。

第二個,不遍所依跟週遍所依。這個所依就是指的我們的身心,我們生命所依止就是一個色身,再一個就是一個明瞭性的心。這個非聖道的五欲樂它不能夠週遍身心的,它是局部的。這個聖樂它是週遍身心的,週遍身,週遍心,色身有這種調暢之樂,內心有寂靜之樂,而這兩種快樂都是週遍,這是第二個差別。

第三個差別是:依外緣故不時有——依內緣故一切時有。前面的不遍所依是約著空間,這個約時間,這個樂它出現的時間。這個五欲樂的出現,因為他要依止外緣才能夠生起,所以它不能夠一切時有。我們要受用五欲樂,必須要有五欲的境界現前,你不管是受用財色名食睡,都一定要有五欲的境界現前。這五欲的境界要是不現前,你就不能受用。

其次,你那個根,你這個識在受用境界還要有根作依止,這根還不能敗壞。你要是生病了,生病的時候你這個識就不能受用五欲樂了,就算受用也沒有快樂感受,因為你生病了。或者你老了,你這個根衰老了,老了以後就算這個五欲的境界現前你也不能受用。所以你受用五欲樂有這個境界跟這個根都必須具足的外緣,所以你在一生當中的受用有一定的時間。

但是你成就聖道樂那是不同,依內緣故一切時有。你年輕的時候修習止觀有這個寂靜的快樂,你中年的時候修止觀也有寂靜的快樂,你老年的時候修止觀這個寂靜的快樂更加的殊勝廣大,因為它不依止根,它是第六意識的獨頭意識。所以這個地方有差別的。

四,有邊盡——無邊盡的差別。這個世間的欲樂它有成住壞空,它生起,然後就安住,然後就變壞、消失,他有一個生起的曲線。但是這個聖道樂,它就像泉水湧出一樣,那是沒有邊盡的。你隨時雙腿一盤,心中安住在所緣境,你內心當中就馬上能夠出現調暢寂靜的快樂,它是沒有邊盡的,你願意坐多久就坐多久,它是無邊盡。

五,能為他所劫奪——不為他所劫奪的差別。這個五欲樂有這個外在的環境,就是盜賊、惡國王、水災、火災、地震,各式各樣的災難來破壞我們。你成就這個聖道樂呢,不為他所劫奪,外在的環境再怎麼惡劣,都不能夠破壞你內心當中的那個清淨的聖道樂。

六,有怖畏、怨懟、災橫、燒惱等患,跟無怖畏、怨懟、災橫、燒惱等患。這個怖畏,在《瑜伽師地論》的《披尋記》解釋,就是有失壞的怖畏,失壞就是失去、破壞,有失壞的怖畏。這個怨懟就是有斗諍,你要得五欲樂,別人也想得五欲樂,兩個人之間的利益相衝突,那就是要拚個高下了,要鬥諍。我們修習這個聖道樂,你修你的聖道樂,我修我的聖道樂,大家是無諍三昧。災橫,這個災橫是指老病死,老、病、死這三個法,任何一個法現前,都會破壞你的五欲樂。燒惱,你在受用五欲樂的時候,你內心事實上並不寂靜,有種種的熱惱,就像大火燒一樣,有這樣的過患。那麼我們受用這個聖道樂是寂靜的,雖然有喜有樂,但是內心還是心一境性,還是寂靜安住的。

在《瑜伽師地論》,它講到這個唯識境,它將這個六凡法界分成有尋有伺地,無尋唯伺地,無尋無伺地,分成三類。它講這個諸天,欲界天,欲界天的身,這個正報的身心,一生當中不老不病的,特別的莊嚴。他所外在接觸的境界都是快樂的,眼睛恆看好色,耳朵恆聽好聲,乃至於身體所接觸的都是柔軟舒適的境界,沒有不如意的境界,他的正報依報都是喜都是樂。但是這個天有三種苦惱的事情會出現,有三種苦惱的事情。

第一個,天有鬥爭之苦,他太快樂引起別人的嫉妒。誰嫉妒他呢?阿修羅要嫉妒他,阿修羅跟他打仗。諸天是愛好和平,說我們不要打仗,阿修羅說不可以,一定要打。那麼就打吧,打的時候多數天福還是大,天都是得勝,但是天有時候會受傷,手被割傷,或刀子割傷。割傷以後他當然就是馬上又出現,化身嘛,因為天的果報是化身,無而忽有。他有時候打勝,但他也偶爾有時候少數的時間會打敗,被阿修羅所打敗。他打敗的時候,他逃到他的宮殿,這些宮女不安慰他的。天人跟宮女之間的關係是什麼關係呢?他們之間的關係能夠共享受,但是不能夠共同去承當災禍的,不可以。就是說,你這個天有災難的時候這宮女她就躲到一邊去了,你有這個功德的快樂的事情出現的時候宮女就跟你在一起了,宮女是這樣子的。所以他打敗以後心情很不好,宮女不加以安慰,他內心很苦惱,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這個天都是有光明。有光明,你剛剛生到天上去的時候,你福報還沒有開始去消耗的時候,光明特別大,慢慢慢慢地在五欲的境界活動的時候,就一天一天耗損你的福報,耗損你的福報你的光明就一天一天的黯淡。那麼黯淡有時候會有新的天出現,你跟他在一起的時候,你會有怖畏的心,因為他的光明——剛剛去的那個天——特別的大,你的光明已經黯淡了,你內心會害怕你的眷屬會被搶走,因為你的福報是一天一天地減少。這個你的內心當中會心不安,雖然你的眷屬還沒有真實被搶走,但是你的內心當中就是有怖畏的。諸欲求時苦,得時多怖畏,內心當中害怕。就是你的福德慢慢減少的時候,心中有怖畏之苦。這是第二個。

第三個是最大而苦惱,就是你臨命終的時候,五衰相現,你頭上的花掉下來了,身體本來是沒有流汗的——這個天人他沒有排泄臭穢的東西的——這個時候開始流汗了,身體有臭穢。這個時候呢,這些現實的宮女就離開了,她知道你的福報享盡了就離開了,跟其他的天在一起了,你內心當中非常苦惱。就是你臨命終的時候生起大的苦惱。

所以諸天在一生當中還是有苦惱的,有怖畏,怨懟,災橫,燒惱等患。世間的欲樂的確是有過患的。

七,不可住持後世——可住持後世。你把你的善法的業力把它希望在三界得果報,也只有這一生,萬般帶不去,只有業隨身。你今生的這些榮華富貴,不可以相續到後世的,不可以,帶不走的。但是你在深山當中修習戒定慧所產生的這種殊勝的三昧樂、寂靜樂,它能夠相續到你後世去。我們講一句白話,就是帶得走,你可以把它帶走下一生繼續受用。但是這個五欲樂你不可以帶走,你走的時候你所有的東西都留在娑婆世界,不可住持後世。

八,不能斷後世大苦——能斷後世大苦。你在受用這個樂的時候,它不能使令你生命增上。就是說,我們阿賴耶識不完全是善業,也有一些惡業。有一些惡業,你在受用快樂的時候那個惡業也在增長,你把這個善業享盡了,下輩子就倒大霉了。我們在受用這個聖道樂的時候不然,你今生能夠得到殊勝的聖道樂,但是同時也能夠消除你過去的惡業的種子,能斷後世大苦。換句話說,這個聖道樂能夠提供兩種功能:第一個,它提供你現世的快樂;第二個,他幫你消除你未來的不可樂果報的苦惱。它有這兩種能力,而五欲樂沒有這樣的能力。

所以這個《瑜伽師地論》講到這個聖道樂跟非聖道樂有八種的差別,所以我們從經論上來看,講一個攏總的比喻,說這個世間的欲樂,譬如美食,夾雜毒藥,初雖美味,終成大患。

說它的確是一個美食,我們也承認你過去所造的善業,但是因為你一個不清淨的願力,你沒有往生佛陀的淨土,到這個三界的雜染世界得果報,受用五欲樂。那是一個美好的食物,是一個甜美的食物,但是夾雜毒藥,當中隱藏了很多的罪業跟苦惱在裡面。你要受用美食,你就一定要同時受用這個毒藥。你說我只要美食,不要毒藥,不可以,因為這個毒藥夾在美食當中,讓你去選擇。

你要麼就是這個美食也不要,你要這個美食,你一定要接受這個毒藥,因為這個美食跟毒藥是夾雜在一起的。你吃久了以後,你就初雖美味,終成大患,以後就大苦惱。但是聖道樂這個美食是沒有毒藥的,它純粹是美食。

我們看這個淨土法門,淨土法門是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創造了極樂世界,但是阿彌陀佛他也同時設立一個方便來接引眾生,就是在十八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這個地方關鍵還不在十念必生,在於至心信樂,欲生我國。

欲生我國,這件事情不是很容易的,我們看極樂世界那是沒有五欲樂的,你看《阿彌陀經》所描述的,極樂世界的人民不是聽經就是打坐,就是經行,要麼就是以他的神通力到十方世界去供佛供法供僧,就在那個地方讚美佛,讚美法,讚美僧。極樂世界他是一個清淨的聖道樂,假設我們內心當中沒有透過我們一個很明確的抉擇,真正的厭離娑婆,把這個世間的五欲樂看到它的真實相,你很難真實地生起至心信樂,欲生我國,這件事情不容易生起的。

這也就解釋為什麼多數人不能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的原因,在這個地方。因為你沒有真實地想要往生清淨國土,你內心當中還是希望,希望把你的資糧去希望我下輩子做轉輪聖王,這天的果報,去受用五欲樂,你內心當中還有這樣雜染的希望。有這種雜染的希望,它就會有一個業力使令你在三界得果報。

為什麼我們會有這樣的希望呢?就是我們沒有如實了知這個五欲樂跟聖道樂的差別。我們不知道,就是我們完全是因為愚癡而來的。

所以這個《瑜伽師地論》這八種的差別,我們慢慢地一個一個去觀察,我們內心當中會作一個正確的抉擇,就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所以這個欲,跟我們這個勝解很有關係。你對於這個所觀境,五欲的境界、聖道的境界,你是不是能夠如實地觀察,能夠生起一個真正追求聖道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