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禪與淨土

導讀

禪與淨土,理體本來無二;若論事修,則有天壤之別。禪不徹底覺悟自性,不能超出生死輪迴。印祖常常舉例,五祖戒忍禪師轉世做了蘇東坡,草堂清,轉世做了魯公。淨土法門,則只要具備「信,願,行」三資糧,便可帶業往生。一得往生,則永出生死輪迴。印祖特別欣賞永明延壽禪師的「四料簡」,強調「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239、禪與淨土,理體本來無二;若論事修,則有天壤之別。禪不徹底覺悟自性,不能超出生死。所以溈山說:「假若頓悟正因,按次序漸修,便能出離六塵。生生世世若能不退,成佛決定可以期待。」又說:「初發心修行,根據各自遇緣不同,雖然頓悟自性,然而還有無始以來的習氣,未能頓盡,必須教他盡除現業的意識心和惡習氣。」弘辨說:「頓悟自性,與佛同等,然而還有無始習氣未能頓時消盡,必須在實際修行中加以對治,使悟性落實到實踐中去。如人吃飯,不是吃一口就飽了。」

長沙岑禪師說:「天下善知識,未證果地涅磐,因為功德沒有達到與佛相同的地步。」所以,五祖戒忍禪師轉世做了蘇東坡,草堂清,轉世做了魯公。古今許多禪宗大德,徹悟而未徹證的,這類事大多如此。這是因為他們在修行中,只依靠自力,不求佛的加持,事實上只要還剩有一絲一毫的惑業沒有斷盡,生死決不能出離。

淨土法門,則只要具備「信,願,行」三資糧,便可帶業往生。一得往生,則永出生死。開悟者頓登一生補處,未悟者也證得阿鞞跋致。所以在《華嚴經》上,華藏海會大眾,都發願往生西方極樂。宗門與教門的一切善知識,同生淨土。其成功的秘決就在於全仗佛力,再加上自己懇切念佛之心,故得感應道交,因此速成正覺。為今之計,應該放下禪宗記錄的公案,專修淨業,於一塵不染心中,持萬德洪名聖號,或出聲,或默念,無夾雜,不間斷。必定要使念起於心,聲入於耳,字字分明,句句不亂,久而久之,自成片段。親證一心不亂的念佛三昧,自然知道西方宗旨和趣向。因此,能夠以觀世音菩薩反聞聞自性的功夫,修大勢至菩薩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的淨業,即淨即禪,最妙不過了。

240、修禪定的人(指四禪八定),及參禪的人,因為只靠自力,不求佛力加持,所以在功夫得力,真心妄心互相攻擊的時候,常常有種種境界出現,幻出幻沒,就像陰雨將晴之時,濃雲破綻,忽見日光,恍恍惚惚,變化不測。所有境界,不是真正有道的過來人,不能識辨。如果錯誤地認為得了什麼好境界,就會著魔發狂,沒有辦法醫好。

念佛人,以真切的信願,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像太陽當空,在明亮的陽光下,走在寬廣的大路上,不但妖魔鬼怪,全部無影無蹤,就是歧途是非的念頭,也不會產生。推究最根本的原因,不過是念佛功夫到了極點,功純力極,則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不二,心佛一如罷了。這個道理,這樣修行,就怕沒有人知道,不能符合佛普度眾生的大願,哪會秘而不宣,獨獨只傳給你一個人呢?如果暗地裡還有什麼「口傳心授」的秘訣,那就是邪魔外道了,絕非佛法。

241、說到禪宗,如果一路單提向上去參究,是一法不立的。 佛尚且沒有著落的地方,何況念佛求生淨土。佛法說的「真諦」,是一泯一切都泯,即所謂實際理體,容不得一點灰塵,顯示的是本來清淨的本性。若落實在修持上,又一法不廢,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何況是念佛求生淨土。這是講的「俗諦」。從「俗諦」來說,一立一切都立,所謂「佛事門中,不舍一法」,顯示的是自性本具的外相。一定要拋棄俗諦而談真諦,那就不是真諦。

例如拋棄四大,五蘊,去尋找心性,既然連身體都不存在了,此心寄託何處?所以說,不廢俗諦以明真諦,才是實實在在的真諦。比如:眼有見性,耳有聞性,就是四大,五蘊所顯露的心性。這就是歷來各位祖師暗下功夫修持淨土法門的密旨。

242、淨土法門,以信願念佛求生西方為宗旨。世人常常認為此法平淡無奇,就以禪宗參究法為殊勝,而注重於開悟,不注重信願求往生,美其名為「禪淨雙修」。其實,則完全是無禪無淨土。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不到大徹大悟,不見到自性,不叫有禪。今天參禪的人,誰真正到了大徹大悟的地位?由於注重於參禪,就將西方依正莊嚴,通通會歸自心,則信願求生之念毫無。雖名之為「念佛」,實則與念佛之道相反。

或者又說大話,說:「我是念實相佛。」實相,雖為諸法之本,但是凡夫業障深重,怎麼能做到實相念佛?待到最後,禪也靠不住,淨也靠不住。依靠自力,即使到了大徹大悟的地步,也因為惑業未斷,不能了生死。沒有大徹大悟,更不必說了。依靠佛力,則必須具有真信,切願,念佛,求生西方,才可以了生死。雖然西方淨土無量壽無量光,一一都在自心中,然而自心只是徒有空名,未證其實。西方之佛,無感不能有應。而自心之佛,在因地上,無有威德。

所以世人好高騖遠,常常弄巧成拙,求生反墮。而善知識教人圓融,絕不會這樣說法,致使如來「要讓一切眾生,現生即了生死」的大慈悲心落空,眾生依舊不能了卻生死。此生既然不能了,將來也許可能了,而塵沙劫又塵沙劫,仍在六道中輪迴的眾生,當居多數。如果真能認識到這種利害關係,再靜心看淨土各經書,才知此念佛求生西方一法,其大無外,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無不依靠此念佛法門而成始成終啊!

243、「唯有徑路修行」,這句話是教門之義,可以依文解義。「依舊打之繞」,這句話是宗門之旨,不可以咬文嚼字,必須真正開悟了,才會明白。曹魯川這個人,自命不凡為通宗通教的大通家,尚且錯會其意,你現在就想讓我開示「依舊打之繞」的意思,這難道不是在開玩笑嗎?你其實不必問我,只要放下一切妄想分別,一心念佛,念到心佛雙亡之後,自可發一大笑,完全清楚明白。不到這個時候,縱使別人告訴你,也是不得而知啊!

譬如已到過含元殿的人,殿中種種情景,全都親自看到,但是,如果為沒到過的人描述含元殿,則說得再明白,他依舊還是茫然不知。禪宗的語句,通通都是教人參的,若依文解義,死摳字眼,不但得不到利益,還會以「誤」為「悟」,罪過極大。即使真的悟到了,對於了生脫死而言,依舊還遠之又遠啊!因為他僅僅靠的是自力,必須要在大悟之後,把煩惱惑業剷除得乾乾淨淨,沒有一點遺留,才可了生脫死。否則就沒有可能擺脫生死輪迴。

念佛法門,若具有真信切願念佛求生西方,就可以倚仗佛的慈悲願力,帶業往生。閣下您的根性,也只能學愚夫愚婦的修持,如果要假聰明去模仿曹魯川的樣子,不但擺脫生死輪迴無份,只怕墮落三惡道就要從這裡開始了。為什麼呢?這是因為沒有悟到卻說悟到了,沒有證得卻說證得了,因而壞亂佛法,疑誤眾生。

244、若用禪家參「念佛的是誰」,則是在參禪求悟,已經失了淨土的宗旨,這是修淨土能否成功的極大極要的關鍵。人常常想要得「禪淨雙修」的美名,就極力主張參究,所得的利益非常有限,(念到極處,也會開悟。)而所失的利益卻無窮了!

因為不注重信願求生,不能與佛感應道交,縱然親見了念佛的是誰,也難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因為他沒有信願求生的心。又未斷煩惱惑業,不能靠自力了生脫死。喜歡說大話的人,均因為不知道這個道理。淨土法門,超勝一切法門的地方就在於它是依靠佛力的,而其餘各種法門,都要依靠自力。自力怎麼可以與佛力相提並論?這是修淨土法門最要緊的一關了!

245、禪,是人人本來具有的真如佛性,也是宗門所謂「父母未生以前本來面目」。宗門的話不說破,讓人參而自得,所以就這樣說。其實就是無能無所,即寂即照的離念靈知,純真心體。淨土,是指信願持名,求生西方,不是偏在一邊,只講唯心淨土,自性彌陀。所謂「有禪」的人,是指參究用力到了極點,妄念寂滅,凡情消亡,完全親見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明心見性的人。有「淨土」的人,是指真實發菩提心,生信發願,持佛名號,求生西方的人。禪與淨土,是從教理上講;有禪有淨土,是從根機和修行上講。教理則恆久不變,永遠都是這樣,在佛不能增,在凡不能減。根機和修持則各有不同,不同根機不同修持都必須依教實踐,修行到了極點就證理,其所證果並非外來而是自己本來就具有的,殊途同歸。

「有禪」和「有淨土」,話看起來相似,實際修行就大有不同,須仔細體會,不可籠統。倘若參禪未悟,或者悟而未徹底,都不得叫做「有禪」。倘若念佛偏執唯心淨土,沒有信願;或有信願而不真切,悠悠泛泛,敷衍了事;或者修行雖精進,但心戀塵境;或者求來生生富貴家,享五欲快樂;或求生天,受天福快樂;或求來生,出家為僧,一聞千悟,得大總持,弘揚佛法,普利眾生,這一些人都不得叫做「有淨土」。

246、「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這種人已經徹底悟透了禪宗,明心見性,還能深入經藏,完全知道了如來權實法門,而在許多法門中,他僅僅以信願念佛一法,作為自利利他的通途正行。《觀無量壽佛經。上品上生》中講到「上品上生,讀誦大乘,解第一義者」,就是這種人。這種人有大智慧,有大辯才,邪魔外道,聞名喪膽。如老虎再長上角,威猛無敵。

有來求法的,他能隨機說法,應以禪淨雙修接的,則以禪淨雙修接引他;應以專修淨土接的,則以專修淨土接引他。無論上中下根,無一不受他的恩澤,難道這樣的人不是人天導師嗎?到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往生上品。一彈指那麼短的時間,花開見佛,證無生忍。至少也會證得圓教初住,也有頓超諸位,直至等覺位的。單是圓教初住,即能現身百界作佛,何況此後,位位倍勝,直至第四十一等覺位呢?所以說「來生做佛祖」。

247、「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這種人雖然還沒有明心見性,卻能下定決心,發願求生西方。因為佛在過去劫中,發大誓願,攝受眾生,如母憶子,眾生果能如子憶母,志誠念佛,則感應道交,即蒙佛攝受而得往生。用功修定慧的人,當然能夠往生;即使是犯五逆十惡之罪的人,臨終痛苦相逼,發大慚愧心,稱念佛名,十聲,甚至一聲,也都能蒙佛的化身接引,往生西方。這難道不是萬修萬人去嗎?

這種大惡人臨終雖然只念幾聲佛,但他因為地獄相現前,萬分恐懼,心情極其勇猛,至誠懇切到了極點,所以能夠獲得這樣大的利益。不能與平日裡那些泛泛悠悠,心不在焉的念佛人,所念佛數目的多少相比較的。往生西方後,見佛聞法,雖有開悟遲早的不同,但已是高高在上,進入聖流,永不退轉了。在西方,隨著各人根性的淺深不同,或漸修或頓悟,證得各種果位。既得證果,則開悟就不用說了。這就是所謂「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的意思了。

248、「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這種人即使徹底悟透了禪宗,明心見性,但是見思煩惱,不容易斷除,必須隨緣鍛煉,讓見思煩惱消滅乾淨,沒有一點遺留,則分段生死,才可出離。那些煩惱一毫未斷的人,姑且不論,就算是有真功夫的人,斷得只剩一毫了,依舊難逃六道輪迴。真的是生死海深,菩提路遠,尚未歸家,人就死了。

大悟之人,十人之中,九人這樣。所以說「十人九蹉路」。「蹉」是「蹉跎」,俗話為「耽擱」的意思。「陰境」,即「中陰身境」,即臨命終時,現生及歷劫的善惡業力所現之境。此境一現,眨眼之間,隨其最猛烈的善惡業力,便去受生於善惡道中,一毫不能自作主宰。如人欠債,欠得多的先還;心緒多端,重處的先落。「五祖戒」轉世為「東坡」,「草堂清」復作「魯公」,這兩位還是禪中的高人啊!所以說「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

「陰」,音義都與「蔭」同,覆蓋的意思,由此業力覆蓋真性,真性不能顯現。「瞥」,音「撇」,眨眼之間。有人把「蹉」解釋成「錯」,因為他認為「陰境」為色,受,想,行,識「五陰魔境」,作這種解釋的人是因為他不知道「禪」及「有」字,不懂什麼叫「有禪」,所以才這樣胡說八道。哪裡有大徹大悟的人,十個中就有九個是認錯了路,錯走路頭,竟然會隨五陰魔境而去,著魔發狂的?要知道著魔發狂,是不知道教理,不明自心,盲修瞎煉的增上慢造成的。為何這樣地不識好歹,把這樣的事強加於大徹大悟之人呢?關係甚大,不可不辨。

249、「無禪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有人說「無禪無淨土」,就是埋頭造業,不修善業。這種說法,大錯特錯。法門無量,唯禪與淨,最為當機。此人既未大悟,又不求往生,悠悠泛泛,修禪淨以外的法門。既不能做到定慧均等,斷惑證真,又不靠佛的慈力,帶業往生,以畢生修持的功德,感來生人天的福報。現生既無正智,來生即隨福轉,沉迷於財,色,名,食,睡五欲,廣造惡業。既造惡業,難逃惡報,一氣不來,即墮地獄。鐵床銅柱,赫然閃現,久經長劫,寢臥鐵床,抱持銅柱,以償還他貪聲色,殺生命等種種惡業。諸佛菩薩,雖然慈悲,想要搭救,但他自己被惡業障礙,不能得救。

古人說的「修行人,若無正信求生西方,廣修各種善行,叫做第三世怨」,指的就是這個。以今生修行換得來生享福,倚福作惡,第三世一定墮落。來生暫時獲得快樂,痛苦永遠遺留於長劫。即使他的地獄的業消了,但又轉生餓鬼,畜生。想要再為人身,難之又難啊!所以佛以手拈土,問阿難道:「我手中土多?還是大地土多?」阿難說:「大地土多」。佛說:「得人身者,如手中土」。「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估」,就是以偈語的方式來淺而易見地說明上述對話中的道理。

一切法門,專靠自力;淨土法門,專靠佛力。一切法門,惑業乾淨,才了生死;淨土法門,帶業往生,即入聖流。永明延壽大師,恐怕世人不知其中利害,所以特意寫下「有禪有淨土」,「無禪有淨土」,「有禪無淨土」,「無禪無淨土」四首偈,又名「四料簡」,以示將來。真可以說是迷津寶筏,險道導師啊!可惜舉世之人,糊糊塗塗,漫不經心地讀過,不加研究,不能窮理。這也是眾生共同的惡業之所感招的啊!

250、權,是如來隨順眾生的根機,讓眾生易於接受的方便法;實,是按佛自心所證之義而說的究竟法。頓,是不必借用漸次,直捷疾速,一超直入;漸,是漸次進修,漸次證入,必須經過多劫多生,才可親證實相。參禪的人,說參禪一法,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方法,當然就是佛法中的「實」和「頓」了,卻不知參禪縱能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也僅僅見到即心本具的理性佛。若是大菩薩根性,則即悟即證,自可永出輪迴,高超三界,從此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用作莊嚴福慧的根基。此種根性,就在已經大徹大悟的人中來講,百千人中也只有一二人罷了。根器稍劣的,則縱能妙悟,而見,思煩惱未能斷除,則人仍在三界中,生死輪迴。既然仍舊輪迴,則從悟入迷者多,從悟入悟者少。所以,參禪一法雖為「實」和「頓」,但如果不是那種大菩薩根性的人,也得不到「實」與「頓」的真實利益,仍成「權」,「漸」之法。為什麼呢?因為他只依靠自力的緣故。自力若十分充足,則萬分慶幸,稍一欠缺,就只能悟到理性,卻不能親證理性。

現今,大徹大悟的,尚且難以找到,何況還有證其所悟的嗎?而念佛一法,徹上徹下,即權即實,即漸即頓,不可用平常的教理去評價。上至等覺菩薩,下至阿鼻種性,都須修習。(這是「徹上徹下」的意思。)如來為眾生說法,目的還不是讓眾生了生脫死罷了。其餘法門,上根則即生可了生死,下根則多劫都難以了斷生死,唯有這個念佛法門,不論什麼根性,都可在現生往生西方,生死即可了斷。如此直捷,怎麼可以說是「漸」?雖有不如尋常圓頓根基的人,似乎是屬於「漸」的種性,可是因為淨土法門威力無比,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讓這些劣等根機人,頓獲大益,其原因全在依靠佛的慈力。凡是講禪的人,如果未曾深研過淨宗,沒有不以為淨宗淺近而藐視它的;如果深研過淨宗,則沒有不竭盡心力而為弘揚的。哪裡還能執著禪是頓,實,淨是漸,權的謬論,而自誤誤人呢?

251、說「法有取舍」,此是就「究竟實義」而提出反問,卻不知究竟實義,無取無舍,是成佛以後的境界。如果還未成佛,這中間需要斷惑證真,自然離不開取舍。既然允許斷惑證真有取有舍,怎麼不允許舍東取西,離垢取淨呢?若參禪,則取舍都不對;若念佛,則取舍都對。這是因為參禪一法,專究自心;而念佛一法,則是兼仗佛力。不去探究法門的特點,卻胡亂地以參禪之法破念佛之事,是錯會了意思。參禪要無取無舍,本是醍醐,而如果想要念佛的人,也不取不舍,則就成毒藥了。夏天穿輕紗,冬天穿皮衣,渴了飲水,餓了吃飯。如此常識,不可錯亂,也不必固執。只要取其適宜,就是有利無弊了。

第八章 釋普通疑惑

導讀

本章包括對理事,心性,悟證,宗教,持咒,出家,謗佛,戒律,中陰,四土,舍利,臂香,境界,神通,外道,勝緣等方面問題的解答。

一、論理事

252、出世間,在世間的理,不出「心性」二字;出世間,在世間的事,不離「因果」二字。(斷然沒有無因而得果者;也斷然沒有作善業而得惡果者。見文鈔正編《勸愛惜物命說》。)眾生沉淪九界,如來悟證一乘,在心性上毫無增減。之所以有升沉差別,苦樂懸殊,是由於在因地時修德不同,才導致了果地上的受用各別罷了。闡述弘揚佛法,不是容易的事。只講理性,中下根機的人不能聽懂受益;專說因果,上等根機的人不願聽聞熏習。然而,因果與心性,離之則兩傷,合之則雙美。所以夢東徹悟禪師說:「善談心性的,必然不會離開因果;而深信因果的,終必悟透心性。」這是必然的道理。

253、淨土,從事相上講,確實有依報和正報非常莊嚴的境界;從理論上講,則都是唯心所現。因為心清淨的緣故,致使外在的物質環境都清淨。理與事當然不能截然分開,不過從偏重的義理上,則分事分理。你只要詳看《宗教不宜混濫論》中「真俗二諦」的文理及「約境所喻」之義,自然可以完全明白。事理二法,兩不相離。由於有淨心,才能有淨境,若無淨境,何顯淨心?心淨則佛土淨,這是叫做自心本具。若非自心本具,則因不感果了。

254、大徹大悟,見一法不立的理體,然後能夠不舍一法,力行萬行圓修的事功,才是空有圓融的中道。執空的小乘行者,以「一法不修」視為「一法不立」,諸佛稱他為「可憐憫者」。蓮池大師說:「著事而念能相續,不虛入品之功;執理而心實未通,難免落空之禍。」這是因為事中自然包含有理,而理不能獨立於事外的緣故。我們學佛,必須即事而成理,即理而成事,理事圓融,空有不二,才可以達到三昧境界,了脫生死。如自認為我即是佛,執理廢事,實際上就與萬德莊嚴的果上佛差得太遠了!應當用力修持,一心念佛。從事而顯理,顯理而仍注重於事,才得實益。

255、注重事修的人,相信有西方阿彌陀佛,只是還未通達明瞭「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道理,但是求生西方的決心很堅決,如子憶母,沒有忘記的時候。這是不懂理性,但能依事修持的人。注重理修的人,相信西方阿彌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心具就是自心原具此理,心造就是依照心具之理起修,理性才能顯露,故名為「造」。心具即理體,心造即事修。心具,即是心是佛;心造,即是心作佛。是心作佛,即稱性起修;是心是佛,即全修在性。修德有功,性德才顯。悟理之後,仍不廢事修,才為真修,否則便墮落於「執理廢事」的狂妄知見中了。

所以說:「以自心所具所造的六字或四字洪名,為繫心之境,讓人時刻不要忘記。」此種解法,千古未有,而實為契理契機,理事圓融。非法身大士,誰能達到這種境界?因為注重事修的人,縱然未能悟理,而事修難道又能出於理外?只不過注重事修的人,自心未能圓悟,一旦圓悟,則即事是理。難道所悟之理,不在事中嗎?理不離事,事不離理,事理無二,如人的身心合一,二者同時運用,絕對沒有心與身彼此分開的。大聰明人,想要不融合事理是做不到的。只是那些有狂妄知見,執理廢事的人,才不能融合事與理。

256、此心週遍法界,亙古不變,如虛空一樣。我們由於迷惑污染,起了種種的執著,譬如虛空,有物障蔽,就變得不週遍,不永恆了。然而,不週遍,不永恆,是因為執著而產生的幻相,難道虛空真的會因為障蔽之物,就從此變得不週遍,不永恆了嗎?所以,凡夫的心,與如來所證不生不滅的心,是一模一樣,沒有一點差異的。之所以有差異,是凡夫迷惑污染罷了,並非心體原有改變。彌陀淨土,總在我們的一念心性中,則阿彌陀佛,我心本具。既然是我心本具,就應當常念。既能常念,則感應道交。修德有功,性德才能顯露,事理圓融,眾生與佛不二啊。所以說:「以我具佛之心,念我心具之佛。哪有我心具的佛,不應我具佛的心呢?」

257、心性具無量德,不變隨緣,隨緣不變,在凡不減,在聖不增。由於迷悟不同,致使形成十界的差別。這個十界,一一無非心具心造,心作心是。求生西方,是真的無生,因他生於心具心造,心作心是的西方,不是執理廢事,空有其名,實無其境的西方。決定生,而無有生相;決定無生,而沒有無生之相,這是生而無生。信願念佛,求生於自己心具,心造 ,心作,心是的西方,所以是雖生而無有生相,雖無生,卻不停留於無生之相。這就是「生無生論」的大概要旨。

258、「寂照不二」與「真俗圓融」的道理,下文將對此義進行發揮和闡述,何不體會認識以求了解呢?先將「寂照」和「真俗」這四個字的含義說明,就會勢如破竹,一了俱了。我心本具的道,與我心固有的法,原是寂照不二,真俗圓融的。什麼叫做「寂」呢?就是我們不生不滅的心體,有生滅是不能叫「寂」的。什麼叫做「照」呢?就是我們常常清楚自己的心相,不能完全知道自己的心相,就不能叫做「照」。什麼叫做「真」呢?就是我們常寂常照的心體,原是真空無相,無有一物。什麼叫做「俗」呢?「俗」就是假。雖然心體原是一法不立的,卻又能萬法俱備,萬德圓彰。(萬法萬德就是事相,叫做俗。)

寂即是體,照就是體的相狀與力用。體,相,用三個方面,原是一法,具此三義,所以叫做「寂照不二」。真即是理性,俗即是事修。理性本具事修之道,事修才顯理性之德(所謂全性整修,全修在性也)所以叫做「真俗圓融」。離念離情,不生不滅,就是說這個寂照真俗的體相理事,都是離念離情,不生不滅的。仔細想想這些喻示,以及我所說的數句,自然心中完全清楚明白了。如果仍然不明瞭,則說明你過去生中欠修習。現在只要能夠至誠懇切地持佛名號,等待業障一消,則明如觀火,必有開悟而相視一笑的那一天。

259、「三諦」(即空諦、假諦、中諦。空是說空無自體;假是說但有緣生假相;中是說諸法非空非假亦空亦假的中道實理。此三諦是天台宗所立。),「三觀」(即空觀、假觀、中觀。空觀是觀諸法緣生無性,當體即空;假觀是觀諸法雖同幻化,但有假相和作用;中觀是觀諸法非空亦非假,亦空亦假之中道實理。)是佛法中的綱要。從理性上說,叫做諦,諦就是理;從修持上說,叫做觀,觀就是修。真諦,一法不立;俗諦,萬法圓備。觀真諦之理,名為空觀;觀俗諦之理,名為假觀。空觀,觀其一法不立的真如法性,包括「空」空,「有」空,即《心經》中「諸法空相」的空相,不但「色」空,「空」空,而且「菩提」「涅槃」亦空。若有一法不空,就不叫真空。這是三觀空觀的「空」,怎麼會是那種萬事不管也不做的人能擔當得起的?俗諦的「俗」,不是鄙俗,雅俗的「俗」,而是指建立施設。「假」,也不是真假的「假」,而是建立施設的「假」。觀「俗諦之理」的「觀」,叫做假觀。因為真諦一法不立的自性本體,圓具六度萬行諸法俱備的功德,也就是《心經》「諸法空相」的諸法,此中三諦之觀的觀修功夫怎麼是凡夫能擔當的呢?凡夫,是苦,集二諦所攝受。這個空,假,是圓教中圓妙道理,二乘尚且無分,何況凡夫呢?

260、「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四句,最難領會。諸家所注,各抒已見。依我愚見,色,當體不可得;空,難道有「空」的實際可得嗎?下兩句重新解釋上兩句的意思,也都是說,「色」與「空」均是不可得的。「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即是照見「五蘊皆空」。五蘊既然都不可得,即是真空實相,所以說是「諸法空相」。這個「諸法空相」,無生,滅,垢,淨,增,減,及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四諦,十二因緣,六度及智慧與涅槃(涅槃即證得實相。)正因在實相中,無此凡聖等法,所以才能從凡至聖,修因證果。譬如屋空,才能住人,如果屋不是空的,人怎麼能住進去?因為「空」,才可真修實證;若不「空」,則無此作用,一定不可誤會。誤會,則破壞諸佛正法。以為理就是事,這是邪見,不懂正法。請仔細思考。

261、觀世音菩薩,以深般若照見五蘊皆空。五蘊,即是百法的略稱。既見其空,則五蘊都成深般若。(內之根身,外之器界,都包涵在五蘊中。能見五蘊是空,則此身在五蘊中,此心雖五蘊所成,此心不為五蘊所縛,法法頭頭,都是大解脫法門,大涅槃境界了。見文鈔正編復寧波某居士書)如佛光一照,一切黑暗全部消失,不可能還留有一些黑暗的地方。學道之人,認識這個關鍵地方,則性,相,顯,密各部,都是平等不二,如常不變。否則,隨語句產生執著,完全沒有指歸方向,就如同入海數沙,徒勞辛苦。

262、《大般若經》廣泛論述了佛法與眾生法,以便讓大家能夠真正地明白「心法」,全經有六百卷之多。《心經》則是《大般若經》的精華和濃縮,略論心法,以明佛法與眾生法。全經文僅二百六十字,卻概括了十法界的因果事理。以簡略攝廣博,毫無遺漏。簡略地說就是「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二句,這是全經的樞紐。再簡單一點來說,只一個「照」字,便可法法圓彰,法法融通。圓彰和融通都寂滅,則真如就完全顯露。《心經》實在就是如來的心印,大藏經的綱宗,九法界的指南,《大般若經》的關鍵,意義不可思議!功德也不可思議!

二、論心性

263、心,即寂即照,不生不滅,無比空闊靈通,圓融活潑,為出世入世一切諸法之本。雖在昏迷倒惑,具足煩惱的凡夫境界,也徑直與三世諸佛,心體相同,沒有一點差異。所以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但是,諸佛最後證得了,所以自性的功德,力用,徹底顯露;而凡夫全體迷惑背離,反用這種功德,力用,於六塵境,起貪,瞋,癡,造殺,盜,淫等罪。因惑造業,因業感苦,惑,業,苦三個方面,互相引發,因因果果,相續不斷。經過微塵那麼多劫的時間,長受輪迴。即使想要出離,也不可能。就像在暗室裡撞上了寶貝,不但不能受用,反而會被它損傷。心被迷惑,追逐外境,背離了覺性,走入了紅塵,也是這樣。

如來憐憫眾生,為說妙法,讓眾生返妄歸真,恢複本有的心性。剛開始時,從妄境中去尋找自己的真性,然後知道全體妄境正是真性。正如風平浪靜,日出冰融,波浪與冰都變成了水。波浪,冰與水,本來就非二物。在波浪沒有平靜,冰沒有融解之前,與波浪平靜,冰融解之後比較,雖然它們的體性完全相同,但是前後的相用完全不同。這就是「修德有功,性德方顯」的道理啊!

若只是依靠性德,不從事修德,則盡未來際,只能永遠作徒具佛性,無所依靠的眾生了。所以《般若心經》說:「五蘊,全體即是真如妙心,但由於一向迷惑背離,就墮落到了幻妄的相中。即迷執於妄相,真性就看不見了,真性迷失了,各種痛苦都來了。如風動則全水成波,天寒則柔水成堅冰一樣。以甚深般若照見,就完全知道了迷真成妄,全妄即真的本來面目。如風息日暖,再回到水的本體。

所以要知道一切諸法,都由妄情所現;若離妄情,則當體全空。因此四大全失假像,六根都可互用,所以菩薩不起滅定,變現出各種威儀。眼根作耳根佛事,耳根作眼根佛事;入地如水,履水如地;水不能沾濕,火不能燒烤,虛空中隨意來往。境無自性,都隨心轉。

所以《楞嚴經》說:「若有一人,發真歸元,十方虛空,悉皆消殞」。這正是「照見五蘊皆空」的實效呀!「發真歸元」的「歸」字,是歸投,歸還,也是返照回光,複本心性的意思。然而,要迴光返照,複本心性,非先歸心三寶,依教奉行不可。既能歸心三寶,依教奉行,自然可以複本心源,完全證得佛性。既然複本心源,完全證得佛性,才知自心至寶,在迷不減,在悟不增,只是因為順法性,則得受用,違法性,反受損傷,利害不同,天壤之別。

264、眾生是未悟之佛,佛是已悟之眾生。其心性本體,平等一如,無二無別。但其苦樂受用,卻天地懸殊,這是由於稱性順修,或是背性逆造所引起的。這個道理很深,不容易宣說。要不費口舌,只好用比喻來說明。諸佛是如何「致極修德,徹證性德」的呢?譬如大圓寶鏡,它原來是銅,人們知道銅可以發光,所以日日揩磨,用功不止,最後灰塵除盡寶鏡發光。高台直立,萬物都可以映入其中。大到天地,小到塵毛,森羅萬象,清清楚楚一齊在鏡中出現。正當萬像一齊出現的時候,而鏡子本身空洞無物。

諸佛的心,也是這樣。斷盡煩惱惑業,圓彰智慧德相。盡未來際,安住於寂光淨土,常享法樂;普度九界,出離於生死輪迴,同證涅槃。眾生全部迷失了性德,毫無修德,譬如寶鏡蒙上了灰塵,不但毫無光明,連銅體也生鏽遮住,不再顯露。眾生的心,也是這樣。

如果知道這連銅體也不顯露的廢鏡,卻原本就具有照天照地的光明,則從此不肯廢棄,天天揩磨。剛開始時則略露銅質,然後則漸發光明,倘使能夠極力盡磨,則一旦塵垢乾淨,自然可以萬物都映入其中,照天照地。不過此等光明,是鏡子自身本來就具有的,並非是外面來的,也並非是由於揩磨才有的。然而不磨,也是無法得到光明的。

眾生要想「背塵合覺,返妄歸真」也是這樣。漸漸斷除煩惑,漸漸增加智慧,等到功德圓滿時,已是斷無可斷,證無可證,圓滿菩提,歸無所得。神通智慧,功德相好,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沒有一點不同的地方。雖然如此,也只是恢複本來的面貌,並非另外得到了什麼。如果只是放任性德,不去修德,那麼盡未來際,就會常受生死輪迴之苦,而永遠沒有恢複本性的日子了!

265、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但是佛與眾生,心行受用,絕不相同,這又是什麼原因呢?因為,佛是背塵合覺,眾生是背覺合塵,佛性雖同,迷悟卻完全不同,所以才有苦樂升沉,天淵懸殊的差別。如果詳細考察「三因佛性」的意義,那麼無疑不破,人人都會想要修行了。什麼是「三因佛性」?三因,就是正因,了因和緣因。

第一,正因佛性,就是我們即心本來具有的妙性,諸佛所證真常的法身。它在凡不減,在聖不增,處生死而不染,居涅槃而不淨。眾生徹底違背,諸佛最後圓證,迷證雖異,性常平等。第二,了因佛性,即正因佛性所產生的正智。或得善知識指點,或讀經教,得聞「正因佛性」之義,因而得到明瞭覺悟。以前由於一念無明,障蔽心源,不知道六塵境界當體本空,以為實有,以致起貪瞋癡,造殺盜淫等罪。由惑造業,因業受苦。反而讓「正因佛性」成為起惑造業,受苦的根本。這樣開悟之後,就想要反妄歸真,希望恢複本性。第三,緣因佛性,緣即助緣。既然能夠明瞭覺悟,就必須修習種種善法,以便消除惑業,增長福慧,一定要徹底親證到所悟的本具之理,才肯罷休。

請讓我用比喻來說明。正因佛性,如礦中金,如木中火,如鏡中光,如谷中芽,雖然原本就存在,但是你不知道,或者是知道了,又不去開發,金礦得不到冶煉,或點火的木材沒有燃燒,有光的鏡子不曾摩擦,有芽的谷子得不到播種和雨水等緣,則礦中的金,木中的火,鏡中的光,谷中的芽,永無出頭之日了。因此要知道,雖然有「正因」,若無「緣因」「了因」,也得不到受用!這就是為什麼佛看一切眾生都是佛,而立即想度盡眾生的原因;眾生因為不明瞭覺悟,不肯修習善法,以致長劫輪迴於生死之中,無法出離。我佛如來於是廣設方便,隨順眾生不同的根機,給予相應的啟迪,希望眾生返妄歸真,背塵合覺。

266、真性在未證前,隨惡緣就變成煩惱,但真性未曾改變過;隨善緣淨緣而成菩提,真性也未曾改變過。譬如用真金鐵櫃做馬桶,夜壺,雖天天盛糞,但是金性仍然不變。打做佛像,菩薩像,雖極其貴重,但是金性仍舊如初。世間人,各具佛性,卻常造惡業,就像將金子打造馬桶和夜壺一樣,太不知自重了!

267、佛光,乃是十法界的凡聖眾生和佛即心本具的智體。這個本體靈明通達,不動永恆,不生不滅,無始無終。從豎的方面來看,貫穿過去,現在,未來一切時間,可一切時間也無法超越佛性永恆;從橫的方面看,貫穿東西南北等十方,可東西南北等十方也消融於佛性的永恆之中。

說它是「空」,又有萬德圓彰;說它是「有」,而它又一塵不染。雖然存在於一切法中,卻又離開一切外相。在凡不減,在聖不增。雖然有五眼,也不能看見,有四辨,也不能宣說。卻又法法承受它的力量,處處能夠遇到它。只是由於眾生從來沒有覺悟的緣故,不但得不到受用,反而承受這種不可思議的力量,起惑造業,由業感苦,以致沉迷於生死輪迴中,完全沒有出離的日子。

以常住的真心,受生滅的幻報。譬如醉人看見屋子旋轉,屋子實際上沒有轉,他糊里糊塗以為方向變動,方向實際上沒有變動。這完全屬於妄業所現,實際沒有一點外相是真實的。所以,我佛世尊釋迦牟尼,示現成佛,徹底證得佛光時,感嘆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則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自然現前。

《楞嚴經》說:「妙性圓明,離諸名相。」本來沒有世界眾生,因為妄想執著就有眾生的出生,因有生就有滅,生滅是妄想,滅妄為真如,這就叫做如來無上菩提或者大涅槃,二轉依等。盤山說:「心月弧圓,光吞萬象。光非照境,境亦不存;心境俱亡,復是何物?」溈山說:「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念,即如如佛。」因此應該知道,佛祖的種種言教,無非是指示眾生本具的心性,讓眾生返迷歸悟,複本還元罷了。

268、一切眾生,原本具有佛性常光,不論明暗,遠近,有無阻隔,都能完全照亮無遺,因此無需借助日,月,燈的光明,就能看見。遺憾的是眾生迷失本性,背覺合塵,致使佛性常光,變作煩惱無明,不但黑暗,阻塞,遠處不能見,即使近在眼前,若無日月燈光,雖是泰山也不能看見,更何況其他呢?因此,輪迴生死苦海,如盲人走路,沒有嚮導,沒有一點出離的希望了。

三、論悟證

269、「二空」(我空和法空)的道理,單是講悟,根基好的凡夫也能做到。比如圓教名字位中人,雖然五住煩惱(三界內的見惑為一住,思惑為三住,三界外的塵沙惑與無明惑共為一住)毫未伏斷,但是所悟與佛無二無別。就宗門所說,即大徹大悟;就教下所說,即大開圓解。大徹大悟與大開圓解,並不是含糊不清,依稀彷彿明瞭而已,而是包含了真修實證的功夫。

例如當龐居士聽到馬祖說:「等你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你說」時,頓時身心俱忘,大徹大悟。大慧果聽到:「圓悟薰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時也是這樣。智者大師誦《法華經》,誦至《藥王本事品》,即「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這裡,豁然大悟,寂靜進入禪定境界,在定中親見釋迦牟尼靈山法會,儼然未散。能這樣真修實悟的,才算是真的大徹大悟,大開圓解。如果說得證實相的法,則不是普通的凡夫所能為。

南嶽思大禪師,是智者大師的得法法師,有大智慧,大神通。臨終時,有人問他所證,回答「我最初的志向是期望能證銅輪,(即圓教十住位,破十品無明,證得實相,初入實報莊嚴土,分證常寂光土。初住即能於百個三千大千世界,示作佛身,教化眾生;二住則千個三千大千世界;三住則萬個。位位增數十倍,銅輪豈是小位。)但是因為出來領僧眾太早,所以只證得鐵輪(即圓教十信位。初信斷見惑,七信斷思惑,八,九,十信破塵沙惑,伏無明。南嶽思禪師居第十信位,說明他尚未證到實相。尚破了一品無明,即證得了初住位,才可以說是證到實相)罷了」!

智者大師,是釋迦牟尼佛的化身,臨終時,有人問:「不知大師證入何位?」他回答:「我不領眾,必淨六根。(即證圓教十信位,獲六根清淨,如《法華經 . 法師功德品》所說。)損已利人,但登五品。」(即觀行位,圓伏五住煩惱,而見惑尚未斷除。)蕅益大師,臨終有謁說:「名字位中(名字位人:圓悟藏性,與佛同等,而見思尚未能伏,更莫說斷。末世大徹大悟的人,大多是此等身份。如五祖戒為東坡,草堂清作魯公,這還是修得好的;次等些的,如海印信為朱防禦女;又次些的,如雁蕩僧為秦檜。因此,名字位中人,理雖頓悟,但因惑未伏除,所以一經受生,大多迷失了本性。藏性:即如來藏,妙真如性,是實相的異名。)真佛眼,未知畢竟付何人。」蕅益大師臨終示現名字位,智者大師示現五品位,南嶽思大師示現十信位。雖然三位大師的本來身份,都可不測,而他們所示的只是「名字」「觀行」「相似」三位,可見實相不容易證,後進果位更難超越。他們之所以這樣示現,實在是因為害怕後輩眾生「未證謂證」,所以才以身說法,讓後學自知慚愧,不敢狂妄自大。

這三位大師臨終示現所證位次的恩德,我輩就是粉身碎骨也難以報答啊!你自己度量度量看,你果然能超越這三位大師嗎?如果說「我們念佛,聞經,努力培植善根,待到往生西方之後,常在彌陀身邊,同在蓮池海會上同修共參互相提攜,隨自己功行淺深,遲早必證實相」。則是決定無疑之詞,也是一切往生者都能同得與共證的。

270、又「二空」,即我空,法空。我空的意思,即於五陰「色,受,想,行,識」中(色即色法,受想行識即心法),清楚地知道「色」和「心」,都是因緣和合而生,因緣一散就消失了,完全沒有可以作主宰的實我可得。法空的意思,即於五陰法中,清楚地知道當體全空。《心經》所說「照見五蘊皆空」,就是這個意思。只此法空之理,即是實相。由破無明,而證實相,《心經》稱之為「度一切苦厄」。實相,法身理體,究竟離於生滅,斷常,空有等相,而為一切諸相的根本,最是真實,故名實相。這個實相,眾生與佛同樣具有,而凡夫與二乘,因為迷背,所以不能得到受用。

271、開悟的人,對宇宙和人生的真相,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開門見山,撥雲見月;又如明眼之人,親見歸路;也如久貧之士,忽開寶藏。已證實相的人,則如就路還家,停步安坐;又如持此寶藏,隨意受用。開悟,則發大心的凡夫,他的理悟能與佛同;證果,則初地不知二地的境界。知道了這個「悟」與「證」的含義,自然不會產生未證卻說自己證的傲慢心,也不生退卻心,而求生淨土的心,萬牛也難以挽回。

272、佛法在各宗各派的修持上,必到「行起解絕」,才有實益。我認為「行起解絕」的「起」字,是「極」的意思。只有修行用力到了極點,才會「能所」頓時消失,一心徹底顯露。修行功夫如果還沒有到極點,雖能悟解,卻還是有能有所,全是凡情用事,知見分別,都是理論上的見解,怎麼能得到真實利益呢?唯有用力到極處,才能能所,情見都消滅,真心本性才能顯現出來。所以,古代有如「死木頭人」般的大德,後來證果,道風高尚,輝映古今。其利益都在用功達到了一個「極」字!

273、念佛所注重的是往生,念到極處,也能明心見性,並非於現世完全沒有利益。從前,被稱為「明教大師」的嵩禪師,每日功課都要念十萬聲的觀音聖號,後來對於世間經書,都能不讀而知。

四、論宗教

274、嚴格地說,佛法大體不出真,俗二諦。真諦,則一法不立,所謂實際理地,不受一塵;俗諦,則無法不備,所謂佛事門中,不舍一法。教下,則真,俗二諦並闡,並且並偏重俗說;宗門,則是即俗說真,而掃除俗相。要知道,真俗同體,並非二物。譬如大圓寶鏡,光明透亮,空空洞洞,完全沒有一物在裡面。然而雖然裡面沒有一物,卻又是胡人來則現胡人像,漢人來則現漢人像,森羅萬象,一起來則一同現。雖是萬物影相都能顯現,可鏡子裡面仍然是完全沒有一物存在;雖然裡面沒有一物,可並不妨礙萬物影相都顯現。

宗門,則在「萬物影相顯現」的地方,專說「完全沒有一物在裡面」;教下,則在理性的地方論事修,並且回歸理性。正所謂稱性起修,全修在性;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事,理兩得,宗,教不二。教下,雖然中下根機也能得益,但非上上利根不能大通,因為教理博大精深;宗門,雖然中下根機不得要領,難以安心,但上根便能大徹大悟,這是因為可以著手修持的契入處極為簡約,全憑悟性的緣故。行教法,則世法,佛法,事理,性相,都通達,又須大開圓解(即宗門大徹大悟),才可作人天導師;修行於宗門,則參破一個話頭,親見本來真心,便能闡揚「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宗風。在佛法大興時期,以及是佛法大通之人,比較適合依宗參究。就像僧繇畫龍時,一點龍的眼睛,畫龍即飛走。在佛法衰弱之時,以及是宿根陋劣的人,則比較適合依教修持。就像笨拙的木匠做木器,廢棄了繩墨,哪能成功?

五、論持咒

275、持咒因為不知義理,只要至誠懇切一直持誦下去,竭誠到了極處,自然能夠業消智現,障盡福高。其利益是不可思議的。

276、持咒一法,只可作助行。不可將念佛為兼帶,而以持咒作為正行。(但須主助分明,則助亦歸主。則文鈔正編復永嘉某居士書一。)持咒法門,雖然也是不可思議,但是凡夫往生,全在信願真切,與彌陀宏誓大願,感應道交,而蒙佛接引。若不知此意,雖則法法頭頭,都不可思議,隨修何法,都無不可,只怕到最後,便成了「無禪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

如果知道自己只是個具足煩惱的凡夫,通身業力,不靠如來宏誓願力,決難這一生出離輪迴,才會明白淨土一法,是一代時教,其他法門都不能相比的。持咒誦經,用它來培植福慧,消除罪業,是可以的。若妄想得神通,則是舍本逐末,不善用心。倘若此心固結,加之不明理,戒力不堅,菩提心不生,人我分別心熾烈,則走火入魔,指日可待。想要得神通,必須先得道,得道則神通自然來了。若不致力於求道,只求神通,且不說神通能不能得到,即使得到,神通或許反而障道了。所以,諸佛諸祖,都嚴禁神通,而不許人修學啊!

六、論出家

277、佛法是九法界眾生公共的法,無一人不應當修,也無一人不能修。持齋念佛的人多,則所帶來的結果是法道興隆,風俗淳善。如此效果,當然是唯恐不多,愈多則愈美啊。至於出家為僧,是如來為法道長住世間,與弘揚法道而建立的。如果他立大志,發大菩提心,研究佛法,徹悟自性,弘揚戒,定,慧三學並又特別推崇淨土法門,盡此一生來擺脫生死輪迴,這樣的出家人唯恐不多,多多益善啊!

如果他只是稍有信心,卻無大志向,只想要借僧人的名,游手好閑,靠佛來苟且偷生,這樣的人,雖名為佛子,卻實是罪民。即使不造惡業,也是佛法的敗種,國家的廢人。倘或破戒造業,遺害污辱了佛教,即使此生逃脫國法,死後也一定會墮地獄。於法於已,兩無利益。因此,這樣的人出家,一個都不可,何況眾多?古人說:「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將相之所能為。」這是真語實話,並非故意貶低將相而推崇僧人。若要擔負佛的家業,延續佛的慧命,非「破無明以複本性,弘法道以利眾生」的人,是辦不到的。

以後求出家的人要做到:第一,要真發自利利他的大菩提心;第二,要有過人天資,才可剃度,否則不可。至於女人,對佛法有信心的,就讓她在家修行,萬萬不可讓她出家,恐怕她一出現破綻,則污敗佛門不淺。男子若真修,出家較容易,因為他方便參訪善知識,依止叢林而修行。女人若真修,出家反令修行困難,因為她會動輒招世譏嫌,很多事情都難以隨順她的心意。按照上面所說,有所挑選,剃度僧人,不度尼僧,是末世護持佛法,整理法門的第一要義。

278、唯有佛門弟子,以成就佛道和利益眾生為最上等的報恩行為。這樣不僅報答了多生的父母,也報答了無量劫以來四生六道中一切父母。不僅在父母生前孝敬,並且還要度脫父母死後的靈識,使其永出苦輪,常住正覺。所以說,佛子之孝,大多隱晦而難以顯露。雖然,儒家之孝,以奉養父母為先,若佛子告別雙親出家,難道能不顧父母的奉養嗎?

按照佛門制度,出家必須先稟告父母。即使有兄弟子侄可托,也要稟請於親人,親人允許才可出家,否則不許剃度。出家之後,若其兄弟去世,親人無所倚托,也得節省自己的衣缽之資,來奉養父母。所以,長蘆有養母之芳蹤,(宋朝有一位長蘆宗頤禪師,襄陽人,幼年喪父,母陳氏帶他於舅家撫養。禪師長大後,博通世間典籍。二十九歲出家,深明宗要。後住長蘆寺,迎請母親於方丈東室奉養,勸她念佛求生淨土,過了七年,其母念佛而逝。見《淨土聖賢錄》。)道丕有葬父之異跡。(道丕,唐宗室,長安人,週歲時,父親戰死沙場。七歲出家。十九歲那年,戰亂紛紛,谷米很貴,背著母親入華山,自己辟谷,所乞之食奉養母親。第二年,往霍山戰場,收聚一堆白骨,誦經咒,祈禱父骨從骨堆中出來。數日後,父骨果然從骨堆中躍出,聚集到兒子面前。於是他掩埋了其他骨頭,背負父骨而歸葬。見《宋高僧傳》。)

所以,經中說:「供養父母功德,與供養一生補處菩薩功德相等。」親在,則善巧勸諭,讓他持齋念佛求生西方;親亡,則以自己讀誦,修持的功德,常常至誠為親迴向,讓他永出五濁,長別六道,證無生法忍,登地不退,盡未來際以度脫眾生,使自他以共成佛道。這樣,才是大孝!與世俗之孝不同,這才是真孝!

七、論謗佛

279、佛憫念眾生,無始無終。上自等覺菩薩,下及六道凡夫,無一人不在佛的大悲誓願之中。譬如虛空,普含一切,森羅萬象,乃至天地,全都包容其中。又如日光,普照萬方。即使天生瞎眼,一生不見陽光的人,也得承受光照,才能在人間生活。因為倘使沒有日光照耀,就沒有生活之緣,難道一定要親見陽光,才算蒙受太陽的恩惠嗎?那些世智辯聰的人,用他的偏執狹劣之見,闢駁佛法,說什麼佛教害孔孟聖道而惑世誣民,這與天生盲眼卻罵太陽沒有光明的人,有何差異?

一切外道,全都竊取佛經之義,據為已有,更有甚者,竊取佛法之名,以行邪法。要知道,佛法是出世之道和入世之道的根本。猶如大海,潛行地中。化為滋潤萬物,奔流不息的萬川,而萬川無一不歸回大海。那些謗佛的人,並非謗佛,都是自己在誹謗自己。因為他的一念心性,全體是佛,佛之所以有種種的說法教化,只是希望他們能夠舍迷歸悟,親證自己本具的佛性罷了。因為佛性最尊貴啊,最應愛惜!所以佛才不惜這樣勤勞教化,即使眾生不肯信受,也是不忍放棄他們啊!假使眾生不具佛性,不能做佛,佛卻這樣不辭勞苦而來教化,那麼佛就是世間第一癡人,也是世間第一等大妄語人。那麼,天龍八部,三乘賢聖,還肯護衛,依止佛嗎?

280、世人未讀佛經,不知佛濟世度生之深謀遠慮。見韓愈,歐陽修,程顥,朱熹等闢佛,便以崇正闢邪為已任,人云亦云,肆口誣衊佛法,卻不知韓,歐二人絕未看過佛經。韓愈的《原道》,只有「寂滅」二字,是佛法中的話,其餘都是《老子》,《莊子》中的話。後來經大顛禪師啟迪,他就再也不謗佛了。歐陽修是以韓愈為宗師,他闢佛的理由是:王道政治衰落,仁義之道無人提倡,才使佛教乘虛而入。如果歐知道佛法,明白佛隨順機宜,濟世度生的道理,當然就不會再把佛當作中國的禍患而要驅逐了。歐是名人,他這樣一倡導,讀書人都以歐為宗師,都倣傚歐而闢佛。

明教大師欲救此弊,作《輔教編》呈仁宗皇帝,仁宗把《輔教編》示韓魏公,韓又拿來給歐看,歐驚嘆:「真沒想到啊!僧中有此等高人啊!黎明定當拜見!」第二天,韓陪著明教大師來了,歐拜見後,暢談一天,從此不再闢佛。歐的門生也接受了明教大師的教化,大多極力學佛了。程,朱讀大乘佛經,親近禪宗善知識,領會經中「全事即理」及「宗門法法頭頭會歸自心」的道理,便以為全知道了。實際上,還未遍閱大小乘經,也未親近各宗的善知識,尚未全部明白,於是就執理廢事,說沒有因果報應。竟然說佛所說三世因果,六道輪迴,是騙愚夫愚婦信奉佛教的根據,實無其事。並且還說,人死如燈滅,形既朽滅,神亦飄散,縱有劍,斫,舂,磨,將向誰施刑?神已散了,令誰託生?聽了這番胡言亂語,惡人更加放心大膽地做壞事,善良的好人也不能自我勉勵為善了。

八、論戒律

281、說到持戒,暫且先遵守維護佛所說兩句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兩句包羅一切戒法,完全沒有一點遺漏。這是如來戒經中的話,文昌帝君引用到《陰騭文》中了,千萬不要認為是出自於《陰騭文》。這兩句,表面上看似簡單,似乎沒有什麼奇特的地方,但若在舉心動念處檢查反省,能夠完全遵守不犯的,這個人已非凡夫,而是聖賢了。

282、守戒,不僅僅是表現在行動上,如果內心上做不到主敬存誠,即為犯戒。而因果又是戒律中的核心。若人不知因果,及瞞因昧果,都是犯戒。念佛之人,舉心動念,常與佛合,就是律,教,禪,淨一道修行了。

283、三皈五戒,是學佛入門的途徑,修別的法門,都須從這裡進入,何況是即生了脫生死,最簡最易,最圓最頓的不可思議的淨土法門呢?不反省身,口,意三業,不持五戒,就沒有再得人身的機會,何況是蓮花化生,具足相好光明的身體呢?

284、受戒一事,若是男子,出家為僧,必須入堂學習禮儀,才知道叢林規矩,僧人儀規。從此,遊方行腳,就完全沒有一點妨礙了。否則,十方叢林,不會接待。若是在家女人,家資豐厚,身能自主,去寺廟受戒,也未嘗不可。至於身家貧困的人,何必如此?只要在佛前懇切至誠,懺悔罪業,一至七日,自誓受戒。到第七天,對佛說:「弟子福賢,誓受五戒,為滿分優波夷,盡形壽不殺生,盡形壽不偷盜,盡形壽不邪淫,盡形壽不妄語,盡形壽不飲酒。」這樣說三次,即為得戒。只要志心受持,功德並無優劣之分。千萬莫說自誓受戒為不如法,這可是《梵網經》中如來的聖訓。

九、論中陰

285、「中陰」就是「識神」,並不是世俗所說的「中陰身是識神變化出來的,是靈魂」。有說中陰七日一死生,這樣死生七次,四十九日必投生等,不可一概而論。中陰的死生,是死者無明心中所現的生滅相,並非像世人一樣的死生而論。中陰受生,快的一彈指間就去了三途六道;慢的則七七四十九天,或更長的時間。剛死的人,能讓相識的人,在白天或夜間見到,與人相接,或有言論。不獨中陰有這種現象,就是已經受生善惡道中了,也能在相識的親人故友之前,一一為他們現形。

此雖本人意念所現,但其能否現形的權利實際操縱在管理世界的神祇身上。神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告訴人們人死神明不滅及善惡果報是真實不虛的道理。否則,陽間人不知陰間事,那麼大家對人死「形既朽滅,神亦飄散」的觀點都會一起附和了。那麼,舉世之人,就都要陷進「無因無果,無有來生後世」的深坑中了。從此,善者不再警戒自己去修德,惡者更要窮凶極惡地造罪了。天地鬼神,為了使人們明白三世因果之事,故有亡者現身於人世,陽間人到幽冥界主管刑罰等事出現。這一些都是天地鬼神在輔助佛法,幫助弘揚正道。其理甚微,但其關係甚大。這種事,古今之書記載很多,只是沒有說明是誰在操縱,以及這些事情出現的關係和利益罷了。

286、死後尚未受生到六道之中,名叫「中陰」;若已受生於六道中,則不叫「中陰」。一個人附在另外一個人身上,講說他的苦樂之事,是附者的神識起作用。投胎,必須是神識與父母精血聚合。人受胎時,神識已經住於胎中了。生時,也有親見其人入母內室的,那是在父母行房之時,有其他人代為他受胎,待到胎成,快分娩時,本人的神識才來,代替的神識隨即離開。圓澤禪師的母親,懷孕三年,就是這種情況。然而,這是一般的說法。須知眾生業力不可思議,如淨業已成者,身未亡,神卻早現於淨土。惡業深重的,人還臥病於床,神嬰已到幽冥受罰。命雖未盡,神識卻已經投生去了,等到將要生時,識才將全分的心附在胎體中。這種說法也不是沒有一定道理,但代為受胎的說法較為通常。三界諸法,唯心所現。眾生雖迷,其業力不思議處,正是心力不可思議處,也是諸佛神通道力不可思議處。

十、論四土

287、凡聖同居士是為帶業往生之凡夫而立,方便有餘土則為斷見思惑之小聖而立,不可以說是佛所在的地方。如果說佛所在的地方,非但西方四土全部是寂光淨土,即此五濁惡世,三途惡道,自佛眼來看,哪裡不是寂光?所以說:「毗盧遮那,遍一切處,其佛所住,名常寂光。」遍一切處的常寂光土,唯滿證光明遍照的毗盧遮那法身者,才能親得受用,其餘都是分證四土。若十信以下,至於凡夫,理則有而事則無。欲詳知,當細研《彌陀要解論四土文》。《梵網玄義》裡也有很具體的說明。(毗盧遮那,譯「光明遍照」,也說「遍一切處」,是一切諸佛究竟極果滿證清淨法身的通號,圓滿報身「盧舍那佛」也是這樣,若釋迦,彌陀,藥師,阿閦等佛號,是化身佛的各別名號。盧舍那,譯「淨滿」,因為其惑業淨盡,福慧圓滿,這是就智,斷二德所感的果報而言的。)

又須知,實報,寂光本屬一土,就稱性所感之果來說的,則是實報;就究竟所證之理來說,則名寂光。「初住」初入實報,並分證寂光。「妙覺」是上上實報,究竟寂光。「初住」至「等覺」都屬分證二土,「妙覺」極果屬於究竟二土。也有講法者,說到實報就只講分證,說到寂光就只講究竟。寂光無相,實報則具足華藏世界海微塵數,不可思議微妙莊嚴。比如虛空,它的本體並非森羅萬象,但是一切諸相,都可以在虛空盡情發揮。又如寶鏡,明淨透徹,完全沒有一物在裡面,卻又胡人來現胡人像,漢人來現漢人像。實報,寂光,即是一體分而為二,雖然分而為二仍舊是一體。只是為了讓人容易了解,才勉強作二土之說。

十一、論舍利

288、舍利,是梵語,譯為「身骨」,也叫「靈骨」,是修行人戒,定,慧力所成,非煉精,氣,神所成,這只是心與道合,心與佛合者的表相罷了。不一定是非得死後燒化,其身,肉,骨,發才變為舍利。古有高僧沐浴而得舍利;雪岩欽禪師剃髮,他的頭髮變成一串舍利;還有志心念佛,口中得舍利的;又有人刻《龍舒淨土文》板,板中出舍利;有人繡佛繡經,針下得舍利。有一師父死後燒化,舍利無數,身邊的徒弟們都得到了,只有一人遠遊未歸,等他回來後,在師父像前祭祀祈禱,感慨悲痛,於是就在像前得到了舍利。長慶閑禪師焚化之日,大風四起,煙飛三四十里,凡是煙所到的地方,都有舍利,大家收集起來,得四石多。因此,應當知道舍利是道力所成,煉丹的道士,不知原因,妄測是精氣神之所煉。

289、佛舍利,更是神變無窮。如隋文帝未作皇帝時,一印度僧贈舍利數粒,等到他登基繼位後一看,則變成了數百粒之多。因而修建了五十多座寶塔供養佛舍利。阿育王寺的舍利,可捧在手中看,每個人所見各不相同。不同的人或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去看,有大小,高下,顏色的轉變,等等不同,這是不可以凡情測度的。世人以凡情推測佛法,只得其損,不受其益。

十二、論臂香

290、臂香,即在臂上燃香。靈峰老人平日裡奉持《楞嚴》《梵網》二部經,所以臂上燃香次數多。因為一切眾生無不愛惜和保重自身。對於其他眾生則殺其身,食其肉,心裡便歡樂;對於自己,則蚊子咬一下,芒刺刺一下也難以忍受啊。如來在《法華》《楞嚴》《梵網》等大乘經中,稱讚苦行,讓修行者燃香於身,臂,指,供養諸佛,來對治貪心及愛惜保重自身的心。此法在六度中,仍屬於佈施度中。燃香燃身都是舍,必須至誠懇切,仰祈三寶加被,唯願自己和他人業障消除,智慧明朗,罪滅福增(自己,他人並提,雖然是為自己,又須以此功德,迴向法界眾生,所以要自,他並提。)絕無一毫求名聞利養,人天福樂之心,唯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而這樣修行。如果這樣,則功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所謂三輪體空,四弘普攝。功德由心願而廣大,果報由心願而速獲。若是心慕虛名,徒以執著之心去傚法修行。且莫說燃臂香,就是將全身通燃,也是無益的苦行。

十三、論境界

291、念佛人臨終蒙佛接引,是眾生與佛感應道交的結果,雖不離心中所想,但不能說這只是想心所現,而絕對沒有佛聖迎接的真實事情。心造地獄,臨終則地獄相現;心造佛國,臨終則佛國相現。說「相隨心現」是可以的,說「唯心無境」則是不對的。唯心無境,必須是圓證一切唯心的大覺世尊說才無罪過。閣下若說,則墮落為斷滅知見,是破壞如來修證法門的邪說。怎麼不應慎重呢?

292、來信所說兩種邪見,是以凡夫知見,測度如來境界。這種人本來不值得和他討論。然而我佛慈悲廣大,不棄一物,不妨設一方便,驚醒他的迷夢。佛因為完全沒有一點貪心,所以感招眾寶莊嚴,隨緣化現,不須人力經營的殊勝境界,豈是娑婆世界的凡夫境界可以相比的?譬如慈善有德之人,心地行為都正大光明,所以他的外表也現出慈善光華的樣子。雖無心求相貌容顏的美好,卻自然會好。造業之人,心地齷齪,污穢兇惡,他的面貌隨之黯晦兇惡。他本來想面色好,讓人以為他是個心地光明的善人。然而心地不善,卻要面色善,這是求也求不到的。這是凡夫眼睛看得到的。若是鬼神,則見善人身有光明,光明的大小,隨其德性的大小而現;惡人則身有黑暗,凶煞等相,其相的大小,也隨罪惡的大小而現。他說《金剛經》一切為空,卻不知《金剛經》只在闡明理性,未講證得理性所得的果報。實報莊嚴土的莊嚴,就是《金剛經》最後所得的果報。凡夫聽到這裡,當然便會懷疑無有此事。

十四、論神通

293、他心通有種種不同。對於已證道的人來說,例如澍庵這個人,無論什麼書,都能一一背誦得清清楚楚,一字不錯。奇怪的是他從未讀過書,為何可以這樣呢?因為他業盡情空,心如明鏡。當無人問時,心中一字亦不可得。及至問者將自己先前所讀閱過的內容問他時,問者雖然時間一久就不記得了,但問者的八識田中,已存在各種言句的影子(看佛經也是如此,古人說一染識神,永為道種,當於此中深信)。問的人由於被無明障蔽,完全不知覺了,但是有他心通的人,就在問者的心識影子中,明明白白的看得見。所以,他能隨問隨背,一點也沒有差錯。即使問者未見此書,他心通的人也能從其他人的心識中,為他誦出。這是拿他人的心作自己的心用,並不是自己的心中常有許多經書記憶不忘。

十五、論外道

294、我認為佛,道兩家,本源是一,沒有兩個,但是末流支派卻是千差萬別。佛教教人,最初先修「四念處觀」。一、觀身不淨;二、觀受是苦;三、觀心無常;四、觀法無我。既然知道身,受,心,法,全屬幻妄,覺悟此身苦空無常,無我不淨,則真如妙性,自然可以顯現了。道教初傳之時,也不是以煉丹運氣,唯求長生為宗旨的,而到了後世,凡依道教而修行的,卻無一不以此為宗旨。佛教大無不包,細無不舉。不但身心性命之道,發揮得淋漓盡致,沒有一點遺漏,就是小到世諦中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也是一絲一毫的善都沒有遺漏。唯獨對於煉丹運氣等,絕對沒有一個字提倡,而且深以為戒。這是因為,佛教讓人知道身心為幻妄,而道教則在讓人保身心為真實。他們所講的「心」,是隨緣生滅的心,非本有真心。煉丹一法,也不是沒有利益,可以延年益壽,最好的果報是可以成仙升天,但要說能了生脫死,那是在說夢話。

295、今天的外道,遍世界都是。因為佛法深妙,人難以弄懂,外道竊取佛法之名,卻不知道佛法的真義,於是就以煉丹運氣保身之法,認做了生脫死之法。他們既然不知道因何生死,所以就只要瞎造謠言,說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複合一處,就是得道了。實際上這完全是識神用事,對於心性真如理體一事,沾都沾不上邊,還自我吹噓說:「六祖亂傳法,法歸在家人,僧家無有法。」這些話,不但口裡說,而且還寫在書上,以假毀真,以邪為正。無知無識的人就被他們迷惑。他們這些外道之所以能在世間到處傳播,得力於兩種方法。第一、秘傳。說一旦得明師真傳,不修即可速成。所以把他們的法說得神乎其神,說:「老鼠聽見,老鼠都會成,雀子聽見,雀子都會成。」所以,他們在傳道時,必須在密室中,細語小聲,外面再派人巡查,以防有人盜聽。第二、嚴示禁令。即使是父子夫婦之間,都不能說,說了必遭天譴。所以,在沒有傳道前,先讓人發咒賭誓,說今後若違背誓言,就會受怎麼樣怎麼樣的慘報。發咒之後才傳道。此後縱然有人明知他們不對,因為恐怕自己違背誓言會遭慘報,所以寧死也不敢背離此外道而學佛法。假使外道不秘傳,而是公開宣講,讓大家共同聽聞,也不賭咒發誓,則舉世之人,有幾個肯入他們的道呢?

十六、論勝緣

296、人入佛道,各有自己的時節因緣。既然你因讀《文鈔》而知佛法,從事修持,即是皈依。不必一定要舉行皈依儀式,才算皈依,不舉行皈依儀式,就不算皈依。但願你能皈依到底,中途不變更,即是真皈依。

297、若人在宿世果然種有善根,則無論為學還是求道,都可以成為出世大事的殊勝因緣。即使是貪瞋癡等煩惱惑業,疾病逆境種種惡報,可以作為出生死,入佛法的因緣,關鍵看這個人能否自我反省罷了!不能自我反省,且不說碌碌無為的庸人,為世間教育所拘束,即使如晦庵,陽明,靖節,放翁等名人,雖然學問,操持,見地都是奇特超群的,但是還是不能徹底覺悟自心,了脫生死。他們的學問,操持,見地,雖然可以作為無上妙道的基礎,由於不能自我反省,竟然成為入道的障礙。因此,可以知道入道之難,真難於登天啊!

298、諸佛以八苦為師,成無上道。所以,苦為成佛之本。還有,佛讓弟子們最初即修不淨觀,觀之久久,可斷惑證真,成阿羅漢,則不淨又為清淨之本。北俱盧洲的人,完全沒有一點痛苦,所以不能入佛道。而閻浮提的人苦事很多,所以入佛道以了卻生死輪迴的人,不計其數。倘使世間絕無生老病死,刀兵水火等苦,則人人醉生夢死,整天在安逸享樂中,還有誰肯發出世心,以求了生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