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大安法師文章
問: 有位法師說,誦《阿彌陀經》後不能念《往生咒》,說此誦法是雜修。請師父開示...
問: 弟子工作特忙,暫時還未入佛門。這次來參加夏令營,是母親說這次機緣太難得,...
問: 佛教都在說不可著相、著般若,唯有一心,更無別法。請問一心就是我們的佛性,...
問: 佛教界舉行的水陸法會,萬佛法會,學淨土的要不要積極參加?如何參與最好,如...
問: 曾經有位法師講座時雲,一念懺悔能滅無量劫來恆河沙罪,如此而言,則因果作何...
問: 當今放生我認為是一大難事,因為有些時候放生款比較多,我們又想節約一些錢,...
問: 如何禪淨雙修?如何識空性,破空性?修心很重要,而無心可安,識心亦無,法亦...
我們首先要明確打佛七的目的。打佛七的目的就是要獲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工具、船票...
每個人都有佛性。念自性佛,問題是我們雖然有自性天真佛,但當下我們顯現的現象都是...
問: 一、淨業行人信願持名求生極樂,但病苦纏身,臨命終時是否也受四大分離之苦?...
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若得見...
東林佛號的特點是比較緩慢,並且注重兩個要點,就是一句佛號跟步子統一,一句佛號四...
問: 一種文化或體系,想永恆,想眾生信服,必定有它核心的底層邏輯。請問,淨土文...
問: 我非常相信在極樂世界有尊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可我是個非常內向,容易走極端...
問: 愛不重不生娑婆。作為有家庭的在家居士,是不是應在可能的情況下,斷除愛慾的...
問: 什麼叫見佛?是見阿彌陀佛的色身還是見自性佛?自性佛是無相無色又有何見呢?...
問: 弟子已聽你講經說法已久,並已皈依,現有兩問:皈依之後,與朋友一起開餐廳,...
問: 我們是皈依了三寶弟子,但有時也在上道家廟。佛教與道教是不是有求大同存小異...
問: 弟子有強烈的出離心,但唯一放不下的就是母親和妻子。請問,如果弟子往生極樂...
問: 如何在我們的生活中破四相,請師父開示? 大安法師答: 我們眾生都生活在種...
問: 如何放下多年來的怨恨心和悔恨心? 大安法師答: 為什麼會怨恨哪?當你怨恨...
問: 每年的清明節,我們都會祭奠我們的祖先。請問,應該怎樣正確的祭奠祖先呢?能...
問: 請教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請問如何理解?尤其是...
問: 當前有個現象,許多出家人不用心誦經弘法,而去專注於沿街拉人募捐。在寺院高...
問: 請你談一下,在當代自然科學極大發展,人類理性普遍提高的時代,如何看待一些...
問: 如何看待佛教教義中的緣起空等教義,與世尊教導我們的種種人生道德訓誡,教、...
問: 法師,有的預知時至要往生,佛友助念了七天,但幾次都沒走,是不是我們這些佛...
問: 人的容忍量有其極限,如果對方經過重複糾正還無法改善,而我的容忍程度也到了...
問: 如何激發一個人的孝心? 大安法師答: 孝心是做人的根本了。百行孝為先,萬...
問: 我念佛時妄想紛飛,都是對世間的貪瞋癡,想清淨就是清淨不了。請問該怎麼辦,...
問: 經裡佛說善根福德因緣,究竟指的是什麼?為何有師兄說,往生彌陀淨土要看因緣...
問: 印光大師的十念法即是從一念到十、再從一念到十,直念下去。又,大勢至菩薩教...
問: 現在有人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的說法是謬誤的。這種觀點是否正確?應如何看待...
問: 我是因癔病進入佛門,我想真心地請教,有堅定的信願是我最想得到的,但我認為...
問: 我在以前修行時,頭腦中經常出現讀經、背經和睡中念佛、念經,最近一個時期什...
問: 菩薩戒裡面其中有一條淫戒,是否動念就破戒?請開示。 大安法師答: 這個在...
問: 兩個孩子特別頑皮,常常我為此生氣,打他們、罵他們。其實我也知道不對,可就...
問: 六祖大師曾講過一句前念不生,後念不滅的含義,前念不生是指前世的妄念嗎?請...
問: 當下凡夫業力深重,日常念佛功夫盡力精進,如臨終功夫不純,助念能有多大效果...
問: 每日至誠拜佛對往生的意義? 大安法師答: 拜佛是五念法門的其中一條,就是...
問: 經常有人說能行即是佛,何須念?做的好,不用念,可行嗎?如何解行與念的關係...
世多謂參禪便為有禪,念佛便為有淨土。非但不知禪淨,兼亦不知文義。辜負永明古佛一...
薄拘羅尊者是長相很莊嚴,壽命第一,他活了一百六十歲。他為什麼壽命第一呢?他就是...
第三個偈頌,是法藏菩薩講:我到了成就佛道、佛果的時候,我要使我的名聲就是我名號...
當時別時意的觀點就出於這樣的一個狀態,別時意是在《攝大乘論》,它有一個觀點,就...
惡女人、動物、五逆十惡的人都能往生,為什麼我們不能往生呢?阿彌陀佛的大願是平等...
示無朽曰:尺璧豈寶,寸陰當惜。正念彌陀,信光赫奕。莫貪舊遊,前途永失。 這是開...
明蕅益大師亦曾偈讚蓮祖:世競貴奇特,師專守平常。人盡尚高峻,師獨存謙光。旋萬法...
念佛之人,必須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又須父慈、子孝、兄友、弟...
問: 六道受報輪迴就是給人們受用的,不拜佛的人吃了雞、鵝、鴨、豬等,應是沒罪吧...
問: 什麼叫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具體落實在念佛的時候,應該怎樣才能達到這個要求...
問: 有關帶業往生,如果是信佛出家受戒後造了新業,誠心懺悔求往生,能否有往生的...
問: 聽說下品往生生於鐵蓮華中,多劫後才能華開見佛。不知有這種說法嗎?如這樣,...
當我們執持這個名號的時候,我們要有一種認知,要有一種信解,這種信解建立才能隨順...
第六個問題,是討論念佛和自己業障之間的輕重關係。 那有人就問,依據《十善業道經...
這是十緣發心的第七項了尊重己靈。 這個己靈就是我們現前一念的心性,有時候說是佛...
淨土法門,其大無外。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
復次,善男子!言稱讚如來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所有極微一一...
二位令親在堂,宜以淨土法門,感應事蹟,常時解說,令其發歡喜心,信受奉行。若不以...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讚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無有...
復次,善男子!言廣修供養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
請看第十段:至誠念佛蓮已種。就是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只要發起至誠心稱念彌陀的名...
原文 竊謂座下此心,實屬不可思議。然於關中用功,當以專精不二為主。心果得一,自...
序文 如上別中十義,復以前九為通,後一為別,兼前總義,為此經教起之所因故。 疏...
善男子!如前供養無量功德,比法供養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
如果德亮法師不能往生,大概我也沒什麼希望了。是吧?那說明這個往生太難了,不是這...
【原文】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嘆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
【原文】 持戒念佛,本是一門。淨戒為因,淨土為果。若以持名為徑,學律為紆,既違...
釋迦牟尼佛在忉利會上有一個重要的事情:自己要滅度了,滅度後的眾生要付囑給地藏菩...
【原文】 奢摩他雲止者,今有三義:一者一心專念阿彌陀如來,願生彼土。此如來名號...
問: 一面念佛,一面妄想不斷,乃至口中念佛心跟妄想走,這樣念佛往生有障礙嗎?更...
【原文】 學佛者無用莊嚴形跡,只貴真實修行。在家居士,不必定要緇衣道巾,帶髮之...
問: 法師說,給亡者開示時,不要死板地每隔兩個小時開示一次,那助念人員怎麼掌握...
【或問終身。菩薩曰:汝問終身耶?我這裡沒有斷終身的法。為因菩薩歷劫修行,不曾學...
問: 弟子之前一天可念一萬到兩萬佛號,但是近一年來,只是在佛堂才念得下去,做事...
【原文】 只貴信得及,守得穩,直下念去,或晝夜十萬,或五萬三萬,以決定不缺為準...
疏文 《無量壽經》,詳見部類譯釋二門。以對今經,世稱大本,蓋部同而廣略異也。彼...
【原文】 又諸三昧,其名甚眾,功高易進,念佛為先。何者?窮玄極寂,尊號如來,體...
問: 弟子修行將近二十年,至今還是毛病多多,是否業障深重,還是修得不相應? 大...
【原文】 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門行成就,畢竟得生安樂國土,見彼阿彌陀佛。何...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忍、第二第三法忍,於諸佛法,...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轉者,不取正覺。 我成佛時,...
去年我們上傳下印長老往生,你說他出家七十多年,臨終給我們留了幾句話:萬法如夢,...
持咒誦經,以之植福慧,消罪業,則可矣。若妄意欲求神通,則所謂捨本逐末,不善用心...
【原文】 問:今欲決定求生西方,未知作何行業,以何為種子,得生彼國? 答:欲決...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隨其志願所欲聞法,自然得聞。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我成佛時...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於成佛,常...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歡喜踴躍,修菩薩行,具足德本。若不爾者,...
原文: 譬如淨摩尼珠,置之濁水,水即清淨。若人雖有無量生死之罪濁,聞彼阿彌陀如...
疏文 念佛復有多門者,如後文中所開實相念佛四種,乃至萬行迴向等。實相之佛,雖云...
問: 失眠怎麼辦? 大安法師答: 對於睡眠不好,心病還要心法治。你不要著急,失...
問: 感覺愛情的痛苦,但又捨不得,該怎麼面對? 大安法師答: 你感覺到愛情就是...
至於持咒一法,但可作助行。不可以念佛為兼帶,以持咒作正行。夫持咒法門,雖亦不可...
十、復明徑路修行徑中之徑者,此有二義:一者,餘門學道,萬里迢遙,念佛往生,古稱...
感應道交可是大學問,可是很難相信的。感是什麼?感是我們凡夫眾生能感之機,就是信...
問: 如何理解《金剛經》中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大...
問: 念佛能夠得到人間福報嗎? 大安法師答: 佛法不離世間法,諸佛菩薩大慈大悲...
問: 弟子學佛時間不長,業重福輕,障深慧淺,生怕起貪見佛之心而著魔。故而在誦《...
問: 諸佛菩薩皆有五眼六通,能知過去、未來、現在之事。他對眾生何時度脫、何時成...
序 諸佛如來出興於世,唯欲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淨土法門單刀直入、直指眾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見。信願持名,乘托...

往生咒也是彌陀名號內在功德的展示

怎樣調控自己的情緒

心中的佛可否帶我們到極樂去呢

佛教的法會,淨土學人要不要積極參加

一念懺悔能滅無量罪,則因果作何解釋

不定地方不定地點,隨機有智慧去放生

如何禪淨雙修?如何識空性,破空性

打佛七的目的

念自性佛是不是也是念阿彌陀佛

淨業行人臨命終時是否也受四大分離之苦

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

東林佛號的特色

淨土文化永恆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修行總是進進退退,該怎麼走下去

居士如何處理好修行與愛慾行的關係

是不是念佛念到清淨心就叫見佛了呢

開了葷食餐廳,該怎樣處理才如法

佛教與道教是不是有求大同存小異的地方

往生極樂後,要過多久才能乘願再來

如何在我們的生活中破四相

如何放下多年來的怨恨心和悔恨心

清明節應該怎樣正確的祭奠祖先呢

如何理解「人成即佛成」

如何辨別假和尚

佛教是否應該與時俱進,摒棄一些非科學的成分

如何看待緣起性空與道德訓誡之間的關係

念念都想表演給別人看,你是在做一個演員嗎

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是最愚癡的行為

念佛行人一定要有孝心

念佛時妄想紛飛,該怎麼辦

善根福德因緣,究竟指的是什麼

「十念記數法」與「都攝六根」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的說法是謬誤嗎

有堅定的信願很難,如何才能堅定地走下去

這個境界好還是先前境界好

菩薩戒的淫戒,是否動念就破戒

想好好修行,但是家庭放不下怎麼辦

「前念不生,後念不滅」是什麼含義

能不能往生靠的是信願

每日至誠拜佛對往生的意義

能行即是佛,就不用念佛了嗎

世多謂參禪便為有禪,念佛便為有淨土

壽命第一的薄拘羅尊者

彌陀名號是實相身

念佛現生定得往生

五逆罪都能往生,我們為什麼不能呢

光陰不虛度、精神不浪用

蓮池大師自行化他之妙德

念佛行人,須敦倫盡分

不管信不信佛,善惡業力都是有報的

【推薦】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怎樣才能達到這個要求

帶業往生是帶舊業,不是帶新業嗎

下品往生要多劫後才能見佛嗎

我們找到了最可依靠的力量

念佛和自己業障之間的輕重關係

煩惱中有佛性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講什麼

這個稱讚如來,所讚之境也是非常廣大

這世上還有人能吃得消這缽飯嗎

念的每一聲佛號都是在行稱讚如來的行願

如何才是廣修供養呢

至誠念佛蓮已種

念佛切不可以躁妄心先求感通

蓮宗教起所因十重法義

一念法供養的功德就不可思議了

為眾生為三寶做事,哪會耽誤你的往生呢

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持戒念佛,本是一門

佛慈悲不捨任一眾生,分種種身來度脫

信願持名即是修大乘圓頓止觀

口念佛心跟著妄想走,這樣往生會有障礙嗎

念佛只貴真實修行

助念人員怎麼掌握開示時間

解決人生當中最終極的問題

怎樣才能做到淨念相繼,佛號不斷

掐珠記數念佛

《無量壽經》與《阿彌陀經》詳略異同之所以然

念佛三昧最為第一

修行將近二十年,至今還是毛病多多

修此五念門,畢竟得生安樂國

四十八大願——(第48願)即得諸忍究竟

四十八大願——(第47願)即得不退轉地

傳印長老的臨終開示是慈悲之極的話

若以這種心來持咒誦經,則是捨本逐末,不善用心

欲決定生西方者,應具此二種行

四十八大願——(第46願)自然得聞妙法

四十八大願——(第45願)皆得三昧見佛

四十八大願——(第44願)修行具足德本

佛號如摩尼珠

四種念佛法門的難易特點

失眠怎麼辦

感覺愛情痛苦但又捨不得,該怎麼面對

念佛為主,持咒為輔

持名念佛是為徑路中的徑路

感應道交是大學問,很難相信

如何理解「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

念佛能得到人間的福報嗎

如何避免起貪心見佛而著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