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庫 > 惟賢長老文章
問: 唯識法相所明何事?有何重要意義? 答: 唯識法相系說明染淨因果緣起事,此...
一、廣闊的人生和宇宙觀 佛學在分析世出世間的森羅萬象時,小乘有七十五法,唯識發...
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普門品》 這是說,若能恭敬持誦觀世音菩薩名...
萬事萬物各有因緣,互相資助,一體不能分開;因緣又是變化的,因果相續,法法相資。...
如何以念佛來對治雜念? 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把這個念頭抓緊,就能對治雜念...
佛教不但在理論上博大精深,而且具體表現在實踐上,是學修結合、解行並重的。要行,...問: 念經是快點好,還是慢一點好啊? 惟賢老和尚答: 念經要不快不慢,要合適。念快了來不及喘氣,念慢了速度...問: 佛家對於陰陽、占卜、推步盈虛、看天像這些怎麼看? 惟賢法師答: 佛家是反對的。《佛遺教經》都說過的,...
我二十三歲的時候,在開縣大覺佛學院教書,那時,剛從漢藏教理院畢業沒多久。我在漢...
讀《楞嚴經》,持《楞嚴咒》,功德很大,因為《楞嚴經》是講除妄識歸真心。我們眾生...
念《楞嚴經》,持《楞嚴咒》功德很大,能消除業障,增加福德、智慧,另外可以降魔除...1. 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與佛在涅槃境界上是否有程度上的區別? 答:當然有區別。什麼叫法身大士呢?凡是契證了空...問: 打坐中如何觀想? 惟賢長老答: 在打坐中要做到三結合,念佛、觀想、數息。你從一數到一百,心靜下來之後...大乘菩薩行的安樂行,不但要自己求安樂,還要所有的眾生也得到安樂。有人問,佛教徒真的知道快樂的秘訣?是的,我...
簡單來說,佛法分為人天乘、解脫乘、菩薩乘。人天乘就是走人天的道路;解脫乘呢,解...
人世間的一切身、口、意諸般行止,都可以用來作修煉的功夫,因此,古人講成佛有八萬...問: 請開示學唯識的學習方法? 惟賢長老答: 一是把基本書學好,二是大部頭的經論要深入學習。基本的有《五蘊...問: 如何才能降魔? 惟賢長老答: 慈悲可以降魔。《大般若經》裡講過,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可以降魔,可...問: 如何講法、問難不離空義? 惟賢長老答: 這個你就不要著相,要因機施教,在名句上不要執著,那就是辯才,...問: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條件是什麼?具備什麼條件才能往生? 惟賢長老答: 生西方,一是憑自力,二是憑願力、...問: 現在社會上有人流行用神通度人,這種做法符合正道嗎? 惟賢長老答: 這個不是正常的,同過去舊社會跳神扶...
一、做人是實現淨土的前提 說到淨土,就與人間佛教分不開。為什麼這樣講呢?淨土,...
尊重生命的價值觀 佛教認為每一個生命都有神聖的使命,在六道輪迴中,生命的表演最...
般若有三個方面,第一是具大智慧,第二是有大悲心,第三包括菩薩的方便行。這個般若...
一、唯識之義 唯識者,據《成唯識論述記》云:唯謂簡別,遮無外境,識謂能了,詮有...
我今天的講題是:如何處理信仰與家庭事業的關係。如何處理信仰與家庭事業的關係?佛...
一、學佛首先要念苦 你們今天能夠皈依三寶,走向學佛之路,這是一條解脫、覺悟的光...佛教傳入中國,自後漢至魏晉南北朝,有關淨土的經典翻譯不下三十餘種。淨土思想,早已發生。東晉時代道安(312...
過去有些人有誤解,說佛教是封建的、迷信的、消極的,其實佛教的本質不是那麼一回事...
2009年4月,惟賢長老出席首屆世界佛教論壇閉幕式。 2009年4月,惟賢長老...
惟賢長老音容,鳳凰佛教攝於重慶合川。 2010年4月9日惟賢長老重慶合川接受鳳...
佛教在線重慶訊:中國佛教協會諮議委員會主席、重慶市佛教協會會長、重慶市佛學院院...娑婆爭鬥似屠場,生命如草如牛羊。 大悲能息瞋恚念,相敬相愛樂安康。 冤家何一不是親,只緣肉眼障蔽深。 大悲...編者按: 二○○九年十一月十五日,寧波慈溪伏龍禪寺隆重舉行了琉璃寶殿暨天王殿奠基慶典法會。中國佛教協會諮議...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經典浩如煙海,博大精深,卷數達二萬多卷、字數達三億之多。現列舉一些各宗各派具有代表性的經典...佛教從漢代傳入中國以後,到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是翻譯講學、從萌芽到成熟的階段,當時的派別就有十一種;直到唐...四念住是佛教的人生觀,即時時刻刻要保持的四種正念: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作為學佛的人,如...(一)佛教的特色 普通的理解,佛教是一種宗教,有其教史、教義、教規、教團,但它卻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宗教。它的...一、阿賴耶定義 梵語阿賴耶,華譯為藏,有能藏、所藏、我愛執藏三義。 1、能藏:謂此識能含藏染、淨、善、惡、...太虛大師精通三藏,學貫古今,智慧圓融,悲心廣大。不單是淵博的佛學者,身體力行的有德高僧,而且是妙語如珠,才...一、 素食是佛教的優良傳統 素食與人體的健康有極密切的關係,但它並非起源於佛教,也非佛教徒單獨提倡。從古到...3月2日,中國佛教協會在北京友誼賓館召開了會長擴大會議,借此機會,筆者就人間佛教思想的有關問題,採訪了前來...一、建立信仰 你們參加法會做義工,你們都有信仰嗎?對三寶有信仰,好得很!信仰首先要建立起來。《華嚴經》上講...一、五戒十善是基本 菩薩戒,以五戒為基礎,什麼是戒?就是要行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要達到諸惡莫作、眾善奉...三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 皈依佛,兩足尊。哪兩足?智...佛教傳入中國,自後漢至魏晉南北朝,有關淨土的經典翻譯不下三十餘種。淨土思想,早已發生。東晉時代道安(312...一、淨土教與淨土宗 淨土教的闡揚源自釋迦牟尼佛。根據大乘經的指示,有西方彌陀淨土,東方藥師佛淨土、兜率彌勒...慈雲寺每年冬季為紀念彌陀誕辰都要舉行念佛七。今年的佛七到今天已是第三天了。來參加法會的居士不少,據說有二百...各位師父、各位居士: 我於四月二十六日由重慶到蓬溪,因為蓬溪白塔寺修成以後,新建了座觀音閣,千手觀音菩薩聖...我這次經過廣德寺,很歡喜,也深切地受到感動。因為本寺念佛會堅持到現在,不但念佛的人數增加了,念佛的行持得到...諸佛正法賢聖僧, 直至菩提我皈依。 我以所修諸善根, 為利有情願成佛。 尊敬的夏林長、尊敬的各位師父、尊敬...我昨晚上聽到你們都在念佛,念得很久、很誠懇,這是很難得的,這種精神很不錯。今天利用這個時間,給大家講一講念...作為一個人,能夠學佛,走佛法正道,是很有價值的。你們作為佛子,用網絡來宣傳弘揚佛法,使想了解和學習佛法的人...一、念佛必須要與現實人生相結合 念佛如果不修福德智慧資糧,光是想到今後生西方極樂世界,想到臨命終時往生淨土...一、太虛大師生平簡介 太虛大師是佛教的思想家、理論家,又是革新佛教的創造者,他的一生是在艱難的歲月裡度過,...一、現實的定義 現實的定義:顧名思義,現,就是現在;實,就是真實。說現在,既不是過去,也不是未來,雖然它和...人生由於名利等引起煩惱、挫折,因而生出痛苦。那麼,根據佛法如何來求得人生的真諦?什麼是人生真實的道理?怎樣...三學之含義 各位同學、各位居士: 我來到三學讀書會,見到在座的各位,很高興。三學讀書會成立兩年多來,我現在...一、四種因緣果的性質 在佛法來講,有染因、染緣、染果、淨因、淨緣、淨果,染淨相對;惡因、惡緣、惡果、善因、...尊敬的夏林長,各位護法居士: 我這次從重慶出來,經由北京到五台山,參加五台山廣宗寺修建的法尊法師紀念館落成...一、唯識的中心是改造心地 唯識是講什麼的?唯識的中心思想是改造心地。《華嚴經》講: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關於如何樹立中國佛教的公眾形象,我覺得包括個人與集體的問題,下面我講三點。 一、佛教徒個人內強素質,外樹形...山城重慶,由於經常霧氣氤氳而素有霧都之美譽。長江、嘉陵江在市區的匯合處北岸是繁華的朝天門碼頭,南岸便是玄壇...皈指回轉,依指投靠依止。皈依的意思是身心歸向它、依靠它。皈依三寶的人是佛教徒或稱佛弟子。皈依也可以寫成歸依...我今天來到這裡(三學書坊),很高興,為什麼?這裡有許多傳統文化的圖書,大家在進行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一些工...一、人間佛教思想的歷史沿革 (一)釋迦佛的應化示現是人間佛教的一種典型 釋迦佛下天、托胎、出生、出家、降魔...宗教與封建迷信是不同的,有很大的區別。 一、產生的來源不同 封建迷信來自民間,涉及民間的習慣、民間的傳說、...1、合十 亦稱合掌。其形狀是兩手當胸、十指相合。合十為禮,以示敬意。對佛法信眾言,這是最熟悉不過的招呼方式...佛教講修行的道路,離不開信解行證,什麼是信解行證呢? 一、信 在佛教四眾弟子裡邊,在家信眾約佔百分之九十,...2005年6月16日至6月22日,惟賢長老應邀到北京進行為期一週的佛學講座,6月18日下午,接受了中國國際...世間現像是相對的,有空間的,有超空間的;有生物,有非生物;有物質,有非物質;有有形體的,有沒有形體的。這是...(一)佛陀出家的原因 那麼佛陀對於人生是如何看待的呢?佛陀很偉大,世尊為什麼出家?一般人對出家沒有正確的認...人間佛教就是太虛大師最早提出來的人生佛教。信仰佛教,首先把人做好,成為一個完人,由完人到超人,再到超超人,...兩千年來,以中印文化為主的東方文明,光耀世界,它是淨化人心、指導人們履行正道的燈塔。從近代開始至今,隨著西...

玄奘法師在去印度求法的路途中,在一座廟子裡碰到一個印度僧人,那個僧人生了病,身...

唯識有何重要意義

唯識學的精華

脫離滔滔苦海愛河,免除輪迴之苦

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

如何以念佛來對治雜念

修佈施就要這樣子來修
念經是快點好,還是慢點好?
佛家怎麼看待占卜與推步盈虛

惟賢長老讀誦《大般若經》的感應事蹟

讀楞嚴經、持楞嚴咒的功德

【推薦】修行楞嚴,成就解脫
惟賢長老《實修問答集》
打坐中如何觀想
佛教徒快樂的秘訣

學佛的三個階段

抄寫佛經也是殊勝的修行法門
如何學習唯識
如何才能降魔
如何講法問難不離空義
具備什麼條件才能往生
現今流行神通度人,是否符合正法

淨土法門與人間佛教

佛教的價值觀

般若與人生佛教

唯識要義解說

如何處理信仰與家庭事業的關係

怎樣做一個真正的佛弟子
淨土宗的圓融頓悟及其影響

佛法是世界之光

【圖】惟賢長老弘法足跡

【圖】惟賢長老音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