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好,請放掌,阿彌陀佛。

各位同修、各位蓮友們,大家下午吉祥。

隨喜大家,今天是我們九月份,一五年的下半年的淨土之路,這一學期的假期很快就過去了,那麼今天開始,又開始回到我們這個《觀無量壽佛經》的聞法現場,在經裡面講到說時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老有這麼一句話激盪著修行人這個道心和緊迫感。如果說隨著生活的節奏的話,我們會覺得一天過得很快,也很快樂,如果說這個沉下心來念佛,備往生資糧的話,很可能有時候就會覺得度日如年,很慢很難,就是這個散的這個心思很難提起來。究其原因就是我們在這個六塵紅塵裡邊的慣性使然。所以說想要在這個世間生這個出離心,起這個出離行的話。

確實有時候覺著就跟迎風舉炬一樣,迎著這個撲面過來的風,舉著火炬,這個灼熱的這個走得艱辛,撲面的這個灼熱都會讓我們有時候會生退心的。所以說在這個我們現在講這個《觀無量壽經》,在此前已經把十三種,把這十三種觀法都做了一個說明,下半學期開始,我們要把這個三輩九品往生跟大家做一個介紹。那麼我們今天在這說到這個常說根性根性,就是眾生的根性來講,前面的十三觀法是比較難的,如果說徹底能夠彰顯淨土法門的這個涉及廣大,重點的聖言量就在我們今天開始的這些九品往生章的聖言經文中。

所以大家在這上面就是前面甚至說我們的操作這個把握還不大,但是這三輩九品可以說就是給我們量身定製的。一定要把這個裡面的頭頭、這個路路要搞清楚了,搞清楚了以後你就知道說什麼樣的情況下就可以往生了。那麼如果說往生不了是在哪裡出了狀況才有可能往生不了。這個是要憑佛講不能憑人論的,這是淨土法門裡面最要緊的一段聖言量,所以說我們常說這個修觀、入定這是定善,咱們前面不是講到定善和散善。

定善的人能夠往生這是理所必然的,那麼假如果說不住到這個定,依照著散善也能往生,這是諸佛菩薩慈悲。那如果說照這經文裡邊說如果很少行善,就是如果一個很少行善的人,大家知道,甚至作惡多端,在這個九品裡面就是說,一切的善業如果能迴向可以往生,特別有一點是什麼呢?

一切的惡業能夠懺悔也可以往生,就到了這個地步了,在這種情況下說作惡多端能夠在善知識的開示下懺悔、發願、念佛往生,這才是真正把這個彌陀大願通常不到的、棱角分明的獨到之處給大家開示出來。所以為什麼我們說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呢,它這個三根普被能被到如此的下根之人,利鈍全收能夠收到五逆十惡的重罪,就這一個法門,所以大家想想我們常說的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就是今天的內容,真實不虛,所以這個淨土九品往生特別是這個下品下生來講,確實,為什麼說淨土難信呢。

他就是易入易行之道,但是難講難信之法。這個法太易了,所以講起來就特別難。一不小心根機就對不上了,你比如說有的一部分人他覺得說這麼好往生,我就好好的就等著往生,就不太修了,這就對不上了。還有一部分人覺得說往生真的有那麼容易嗎,我怕不行吧,同時也對不上了。前者他就不知道說雖然這麼容易,但是你不努力也是不行的。

後者他就不知道說你再怎麼努力,可是往生靠的還是佛力。所以要把這些如果能夠理清楚的話,那麼對於淨土法門就有勝券了。今天首先我們開始這段裡面,今天講到第十四觀的大部分,基本的內容就是上品上生、中生和下生。那麼在十四、十五、十六三觀裡面我們看經文是這樣,祖師們給這三輩九品註釋的時候,他們的判別有各自的見解,這裡先跟大家說的了解一下,你比如說淨影大師判的話,他就說前面的十三種修法都叫做自生觀,就是自己要往生,所以修這個觀法。

後面從這開始的三品叫做他生觀,也就是觀這些人,現在已經到了極樂世界的清淨海眾,他是怎麼到那的。那麼什麼樣的範圍的人能夠到那兒,這叫做觀他生,那從吉藏大師他又這樣判,這都是這些一線的祖師,就是在吉藏大師對這部經典的註釋裡面,他又這麼判說前面的十三種觀法是觀果,就是觀我還成功的往生了以後所有的一切情形,那麼這三輩九品只是觀因,因地什麼樣的人有什麼樣的行可以往生,這又是一種看法。大家仔細聽啊,待會兒要會通的,像這個靈芝元照大師他是怎麼想的呢,他是這麼判的,說前面的觀法是觀極樂世界的依報和正報,就是極樂世界的情形,然後這個西方三聖,那麼這裡開始是觀什麼,觀極樂世界西方三聖所有清淨海眾裡面的徒眾,就是跟著他學習的這些弟子們。

三輩九品,那我們大家聽了以後你們嘗試著說說這個自己生叫做觀,他生也叫做觀,或者說觀果也是觀,觀因也是觀。觀這個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或者觀這個此處往生極樂世界的這些徒眾弟子們都屬於觀,他們的這種判法在這三個方面有差別嗎?有沒有差別?有沒有?就是說看似這個判法各有千秋,說的是一回事,大家仔細聽,就說白了。

也就是說現在已經往生到極樂世界的這些大眾呀,曾經在因地沒往生之前,他是什麼樣的情況下往生到極樂世界的,所以這叫做觀因、觀他生、觀徒眾,也就是說這種他生觀就是,不就是觀他們怎麼生到那的嗎。那麼他們怎麼生到極樂世界,而且現在已經是極樂世界的人了,特別已經是阿彌陀佛的這些徒弟了,聽法眾了。所以這是一系列,更重要的就是說我們要從這學習這三輩九品的觀法中呢,可以知道攝他們往生的行因,然後這個底線在哪裡,往生的底線在哪兒。然後不斷的自己也跟他們一樣,成為極樂世界的徒眾,也成為清淨海眾的一員。從這兒我們進行理解,再者就是說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的話,前十三觀從本位上來看全是靠的修行者的什麼呢,心力。大家還記得上一期講的十三觀吧,有記得嗎?

你們大家把法本拿在手裡,這是要學習的。要不然你坐一會兒,聽著聽著就沒用了。咱們在講往生極樂世界,怎麼個往生方法,這一系列一樣一樣的法門,一個一個的觀法都交代給我們了,然後最後就這三輩九品說什麼樣的人能夠往生,具足什麼樣的發心,這你要聽清楚,然後自己才應對,說我有沒有這樣的發心,我在哪兒有,哪兒沒有。這取決於將來能不能往生呀,大家這個要搞清楚,所以前面的十三種從本位上來講的話,全在自己的心力。這後面的三觀從本位上而言靠什麼?全在我們所造的業力,也就是說前者是從觀佛上進行突破,今天開始後者上彰顯的是什麼?帶業往生。這輩子能成就到極樂國土就靠這三輩了,基本上我們現在的人就靠這三輩了。所以大家掀開這個經本,首先我們來一起看經文,到三十三頁找著了嗎。

到三十三頁,大家來看: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我們先來看這一段,首先這裡有一句話我們一定要記住,最後一個落腳點是必生彼國,那麼也就是說我們只要具足了這三種心,就是生極樂世界的必然條件,也是很重要的資糧。這就叫做往生的正因,第一個叫作至誠心,第二個深心,第三個迴向發願心。簡單的講至誠心就是我們發的心是真的,不是假的。那麼這個深心是就是說它的這個力量,這個純淨度,這個自我的判斷感都是實實在在有質量的。第三個就是迴向發願就是全體所有的功德。

我始終有一個願望就是把目光投向極樂世界,而不是鎖定當下的娑婆國土。這三個心你要具足了以後就可以給你說必生彼國,所以大家看一開始沒有講大量的內容,先給我們講要圓發三心,就是要把這三個心同時把他調動起來,在我的心地中具有這樣的能量,我們這三個心稍微花一點時間跟大家介紹一下,就是說在什麼樣的心態下,是這三種心發出來的狀況,這個感覺。首先我們來看至誠心,至就是真的意思,誠就是實的意思,也就是說從真實心,老實心裡邊,發的這個淨土必然要生淨土的信心,所以祖師們講到的說智者不留餘地,不要給自己留餘地。咱們長說偷心死不淨,出不了這個紅塵,所以就是說從發心上就是踩死,唯極樂世界。

真實的,誠者唯此一心,只想著往生極樂,這輩子就靠他了。所以說對於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依著這個法門一心一意、由內而外,由內而外的要怎麼樣,要這個言行相應真實不虛。所以用這個至誠心來講就是說非常關鍵,大家看到第十八願裡邊講到十念往生的時候怎麼講呢,前提條件就是若有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這個至心信樂,這個至心就是這裡講到的至誠心,你是不是真實的發心,要往生極樂世界。這個要自己勘驗喲,大家有時候我們自己想想,我也這個口稱極樂,要往生極樂,極樂的人,有時候一個人坐下來捫心自問地想一想,就是是不是真的想往生。這是一個決定性的因素,因為我們這個世界言和行有很大的距離是一個常態。

而且另外一個更加致命的常態是什麼呢,就是我們說言的時候,自己以為我的內心也是這樣的,自己都可以蒙蔽自己。那我們的內心是不是真的是這樣的,就想往生,這就叫做至誠心。所以你看善導大師在解釋這一段的時候特別說,說什麼呢,說這個行者呀,一切的眾生,就要從身口意裡邊對你自己所修的、所聞的、解的,必須從真實心中去作,這個作不是我們做東西把它做成的時候,是作意的作。就是這麼去想,這麼去思維的意思。真實心中去作,不能夠怎麼樣,外現賢善之相,就是外表來講我是一個佛教徒,也表現的很好,大家看起來甚至還很完美。那麼內懷虛假、貪嗔、邪偽、奸詐百端的惡性心性,大家在看這真的是過來人痛徹心髓的勸告。

就是我們不能夠說外邊看起來好像說我要往生,大家一起都是同修,都是蓮友。那為什麼在一起共個事呀,或者出去參個學呀,乃至一起共修的時候就是非那麼多,為什麼?就因為我們內懷虛假和貪心、嗔心,始終都在。這種邪偽,這種奸詐百端的這種,有時候真的是你看這裡他講到的說心同蛇蠍。就甚至有的修行看上去是佛弟子,心跟這個蛇和蠍子一樣很毒,不要說基本沒有同情心了,有時候給使個絆子或者什麼,一般社會上的人他都做不來。就怕就怕到這號人了,如果這樣的人你也知道他在念佛,也大家一起來共修說我要這個往生極樂世界,但是說什麼雖然起這樣的心,稱為雜毒之善,也叫做虛假之心,不算這裡的至誠心。

所以善導大師在這裡特別的講到這樣的一個本性,所以我們呀,有時候確實不太清楚這個,非常容易就下意識的就會表現的表裡不一,甚至是自欺欺人,內外有別。你看麼在這個外相上很專一,但是從內心而言不是真實的相應的發心,往生淨土。那麼比如說跟大家說一下,就是說留有餘地的時候,我們往往是會暗戀娑婆,還是徹頭徹尾的外在的包裝是要往生極樂世界,內心他過不了這個關,他對娑婆的這種暗戀感就是說與生俱來的,甚至有時候反作用就是越修越厲害,修著修著生怕說要是真的去了怎麼辦,有時候一想想要舍棄現前的,不要說自己的根身了,就外在的世界,一切的世間的這種情懷呀、人際關係、家庭的這個財產等等一想都害怕心痛,接受不了。然後趕緊回去就不去想了。這就是我們常容易犯的,也就是功夫不到。再一個就是什麼呢,百般的包裝,他自己下意識地用盡心機,用盡謀略來把自己包裝成一個修行人。

為什麼,他需要這個感覺,你想想因為你長期在這個,我們在到了佛門裡邊,你得跟同修嘛,也就是說在這個居士堆兒裡大家得過日子呀,得混呀,說俗點。那混怎麼混呢,我們有宗教信仰,我們有共同的這個法門抉擇,我們有一樣要保持的知見,久而久之的話他就會形成一種說應當是這樣的,就跟我們去做工作或者上學一樣,先開始給你做一個規章制度,把大家的思想統一一樣。那麼真實的這個思想有沒有落實到心地中,沒有嘛。大家都有自己的私心,落實不到心地中,這個時候他下意識就開始什麼,就包裝了。形象,現在不是有形象顧問嘛,大家知道我們的形象,我們最佳形象顧問是誰啊,是誰?就是自己,就是我呀。

一旦把我這個形象顧問給他調動起來的時候,你是根本就不要害怕哪有一點漏洞,給你包裝的嚴嚴實實極其的完美。那是一點都沒有漏洞,這就不能算作至誠心,為什麼?你不是發自內心的。再一個還有一種啊,這就由我自己想想就是反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路歷程,這個至誠心為什麼發不起來,真實的要往生的心呢,再一個就是說久久成性不願面對,久而久之成了這麼一種順理成章的常態的話,就徹底失去了修正的能力,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心裡的體驗,就是說在修道上這種偽道心,這種偽道心侵濁的久了以後,你自己就已經就是說對它就是首肯了,沒辦法了。拿它沒辦法,因為你要拿它有辦法,就必須對著自己開刀,對著開刀的時候你開不下去,沒辦法了就找一個藉口。

最後就是說不斷的藉口藉口,久而言之就形成說這樣也可以,不斷的也可以,不斷的也可以,對自己沒有要求了,就失去了修正自己發心的能力了,久而久之一定會失去的。在這些方面不信你仔細去觀照一下自己,有時候我們往回追溯就我們的學佛路程,為什麼說發心如初就成佛有餘呢,就是管理不住嘛。所以善導大師在這種虛假的修法來安住我們的心的時候,這種雜毒之心呢,他說迴向往生是成功不了的。因為你不是有至誠之心,那麼怎麼樣是個至誠之心呢,既然我們講到這裡的真實心、老實心,那說明就是阿彌陀佛當時大家想想,阿彌陀佛當時修行的時候,他的每一條願望,他每一次的這個修法都是從他的真實心中所作意的。

那如果說我們的這個心不是真實心,不夠至誠的話,就跟阿彌陀佛的這個願力接不上,他不在一個層面上。一個是真實的,一個是虛假的你怎麼能夠感應呢。所以這裡我們就要了解到什麼叫做真實心,怎麼樣的一個狀態。要大家匡正一下,就是不管從自利利他的層面呢,要發出來一種真實的心。第一個就是真實心中看見,比如說發心看到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他是穢惡的,是諸惡充滿的,人際關係極其複雜的,勾心鬥角的,所以在四時行住坐臥中都是想到我們這不行,娑婆世界不行極樂世界好。就要這樣來作意,諸佛菩薩已經往生到那裡了,那麼我將來一定也能往生到那兒。

所有的修行人都是舍棄了惡業,發善心往生到那兒的,我也要舍棄惡業,發善心往生到那兒。這叫自利的真實心,在自己的真實心中,勤修自己和其他聖者的這個凡聖的這種一切的善法,我們去積累、積功累德,這就叫真實心。祖師們講法講到這裡特別你看他怎麼講的,他說我們從每天除了我們生活中除了身口意,再就沒有別的內容了。所以他講到這個在這個身口意上,他說比如說口業上來講,就是你天天說話,說什麼樣的話,真實心,心口如一的說什麼話,就說極樂世界好,這兒不好。就要建這個口業上這個作意,真實心中去讚歎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果報非常殊勝、解脫自在。

那麼真實口業中呢,厭離娑婆。我們這兒是三界六道輪迴,這個自他的果報都是一些惡的、苦的。今天早上我去居士林講法的時候,一路上還講到,有時候說我們娑婆世界是苦樂參半,我就發現呀,其實這是也就是說苦樂參半,也就是佛給一個安慰性的這樣一個(說法),從頭徹尾都是苦的。就是我們以為的樂呢,是建立在自他的這種假象虛幻的,比如說我們覺得說別人的生活中,在我們的生活視野裡面看別人的生活內容,可能覺得他會很快樂。覺得人家活成那樣,肯定已經是那是或者說名氣很大,或者是這個物資很足,或者是位置很高。乃至每天春風得意,覺得他很快樂,可是每一個人,就是每一個領域的精英都是一個血淚史。

沒有好過的,這個苦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知道自己不說。然後又自己是透過自己的這種攀比目光去看別人就以為,所以說在己而言全是苦,貌似別人有所樂。可是如果人人都反觀自己的話,沒有一點樂,沒有一點樂。活著的當下就是這樣的,確實如此,眼睛一睜就開始受苦,眼睛一閉這個色身還得受苦,你說人為什麼要翻身呀,不就睡著睡著不舒服了就要轉一下,所以說就從口業上就這樣說,這個厭離就是這個就等於說誹謗一樣,就說娑婆世界就是不好太苦了,口業上真實的就這麼去說。再從口業上真實的去讚歎一切的眾生,這個三業裡邊所修的善業,讚歎這個善業的積功累德,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口業裡面去讚歎。這是真實口業。

那麼真實身業,就是我們的身業是怎麼呢,真實心中去合掌、恭敬,乃至四事供養阿彌陀佛、依正二報、三寶莊嚴等等這些,就是從身業上去體悟,就幹這些。大家想這是鎖定我們的身業,真實身業裡邊怎麼樣呢,就是身體的業力裡邊輕慢輕視、看不起娑婆世界、生死苦海、三界升沉、六道輪迴所有這兒的依報正報都是陋劣的。你想我們這蓋個房子水泥呀、磚呀、瓦呀,這就等於說已經蓋的很舒適了,高樓大廈,比起極樂世界自然虛空,這個七寶宮殿,沒的比。就不斷地在這兒進行這個對比,然後從身業裡邊輕視這兒,多住那兒,恭敬合掌就想阿彌陀佛,就想極樂世界,這也是要真實的。特別最主要的是什麼呢,就是要從這個真實意業裡邊,意業我們的思想裡邊,觀察憶念阿彌陀佛的所有極樂世界的情形。

就覺得那兒好。徹徹底底從真實意業裡邊討厭、舍離我們生死三界這種束縛,這也從意,就是我們的意識裡邊真實地發作這樣的想法。如果真正有身口意用這三種心能夠把它固定綁死,把這種心理定式始終調在這個水平的話,你想這不是就天天往極樂世界靠嗎。這就是我們的功夫成片的表現了,大家我們身口意都全部調動起來往極樂世界靠,那還靠不上嗎。

問題是什麼呢,我們在這個其中有散心有偷心的,《無量壽經》裡面講到的:世人薄俗,共諍不急之事,就說咱們在這兒呀,薄嘛,薄厚的薄。就是你我們的目光太淺了,俗嘛,世俗的俗嘛,就是我們的這個品位太差了,所以會怎麼樣:共諍不急之事,天天計較的就是說,根本沒必要的娑婆世界的這些事,上面上上下下、左思右想、搖擺不定就計較這些事,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的所有身口意,在真實心中都是娑婆的事,沒有極樂的事兒,這就叫作至誠心。

這是另一個角度,善導大師當時講到說,如果我們修的不善法,身口意呀,必須從真實心中去舍,就是不幹了。因為什麼呢,我發現就是修淨土的行人有時候還會走入這麼一種偏頗,就是反正我是可以帶業往生的,對自己心地上這種善惡業,或者這種貪瞋癡的煩惱現行的時候,他不去修正和嚴加對治。有時候會放任自己,反正大家相視一笑將來阿彌陀佛,師兄咱們一定要往生極樂世界,就暫時就這樣吧,不要太執著了。這其實這個時候就真實心的度數、濃度就不夠了。你沒有認真,因為這點點滴滴都是為極樂做準備的,不管你是明的還是暗的,是內的還是外的都要真實心去做,都是真實去做叫做至誠心。

這裡我們講到的發三種心,大家一定要把這三種心聽清楚啊,這是往生的必然條件,也是可以說是一個投機手段,就是從我們心地法門上直接把極樂世界的品位給建立起來了。你看如果這樣的話,甚至這裡面都沒有仔細地講到行門,後面才講行門,這裡就只講了圓發三心,第一個就是至誠心,真實的。第二個是什麼呢,二者深心,深度的心。

那麼對於這個深心我們怎麼理解,深心就是透徹嘛,就跟我們說我們深深地嚮往極樂世界,這個嚮往就是這個心念在我們的心地中他的飽滿,他的充滿度是極其佔有位置和份量的。這就叫作深心,那麼作為一個淨土行者,怎麼樣從這個深心上建立淨土的見解,主要是要從信心上來體現。三個方面一個叫做信解深心,二一個叫做解信深心,第三個叫做不動深心。

我們來逐一給大家看、分析,就是這些名詞我們一聽,待會兒講時候大家都知道了。什麼叫做信解深心呢,相信的信,了解的解,信解深心。什麼意思,就是說大家想淨土法門只有兩種人能夠徹底承擔,一個是上上智的人,一個是上上福的人,你福和智具足了一門兒,那麼哪怕具足了,當然福慧皆具都是上上那最好了,那他自利利他圓融無礙了。

那麼如果說從這個上上福而言,就容易從信解深心去入,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深心呢,其他的我不管,我只相信佛說的。就是以佛弟子的身份仰信佛語。可能我吧,咱們退一步說,可能我也不甚理解,也不知道什麼所以然,但是我對佛講的話絕對相信,不顧生命,依教奉行,這就叫做信解深心。以對佛的解我產生了信就可以了。

你看善導大師在這裡就講到,他怎麼講的,他說要從兩種心態上,一個是決定深信自己是罪惡生死凡夫。這個大家一定要決定深信自己是罪惡生死凡夫,有時候我們為了鼓勵就是說,你看你這善根多深厚啊,或者說一學佛你就入的淨土,你太了不起了。這些可以說是在一般情況下,調動一下確實如此。但你要切記我們確確實實是罪惡生死凡夫,就是貪瞋癡連一點兒都斷不了,一有這個境界現前,這個貪慾心就增長了,對於物質、錢財、美色,誰都控制不了。

所以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不是一輩子這樣的,是生生世世就是這樣子,沒有出離的一個機會。這就叫做信解深心,首先你要給自己定位,了解到我是這個樣子的,其次再要信決定信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攝受眾生。沒有一點點懷疑,沒有一點點疑慮。

就連這麼一點點的這個說真有這麼好的事嗎,中間直接給他框死了,嚴絲合縫對接就是這樣子的,決定無憂無慮,乘彼願力一定能夠往生,這就叫做信解深心。特別是這裡我們講到的,下面講到的這個釋迦牟尼佛在這裡講到的三輩九品,十六種觀法,乃至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這個讓人生起這個往生的信心,這一切都是真事,這一切事真的到什麼程度,就跟我們天天生活在娑婆世界,所有的左顧右盼,大家在現場這麼真一樣是真事。

就這樣的來信,這叫深心。不是說把學佛當做我生活中的另外一個層面,而是我生活的所有層面。而且不是說學佛的層面裡面有很多層面,淨土是其中的一個層面,就是淨土法門將來要往生是我學佛內容中的所有層面,這就叫深心。

那麼這種上上福的人他就這麼聽話,佛這麼說了我就這麼做了,以信立解,我就不必去解了,我也搞不清楚由佛解就行了,大家想想唯有佛才能把萬法了解得最為透徹,是不是這樣。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知道只有佛說的話才是最圓滿的正解,只有佛設的教才是最正確的正教,只有佛說的這個法義才是圓滿的法義,只有佛設的這個行門才是最圓滿的修行。

為什麼?因為佛是從正知中,正知正見中流露出來的這個智慧,一切只有佛最究竟最圓滿最了義,佛已經講透了解透了,我只要信佛講透了解透了,那我就說明信透了。所以就依這個純真信心,不再依任何人,不要說人道了。咱們有時候現在稍微來了一個同修,就一下說一點另外的法門知見就被轉走了。

你鐵定了淨土以後,有人給你說淨土法門是虛設的,假的,忽悠的。人說都不信、天說也不信、阿羅漢來說也不信,登地菩薩說還不信。善導大師在這裡面就講到說,哪怕說從初地到十地所有十方世界的這些菩薩們來跟你說,淨土法門是方便、是誘導,你都絕不可以聽,唯信佛語,專注奉行。為什麼呢,因為只有佛究竟圓滿,佛以還的等覺菩薩他還在學地,就是他還不圓滿。

這就叫作信解心深,我只有靠佛給我解圓滿了說出來,我去信圓滿就行了,就等於我解圓滿了。這一類人就叫做上上福的人,他能發這個深心。那麼第二個什麼叫做解信深心呢,就是要有上上智慧的,當然也告訴大家這種上上智慧不是體現在你世間的文憑有多高、學歷有多厲害,也不是知道你的這個文化知識藏了多少。

這個只有智慧是什麼呢,就是對於佛法的悟性智慧,這個善根呀,也用這個怎麼說呢,就世間的這些學習你學不來,只有積累福德資糧,然後轉化成智慧心。所以我們為什麼說這個下下人有上上智,大家發現沒有,有的人如果說他學了很多教法,或者怎麼樣的,冷不丁誰給他說一句怪話或者什麼的他接不上,稍微講著講著正在講的興高采烈的時候,誰給他旁邊扔一句。他那個時候怎麼樣,他就懵了,為什麼,就是他始終在他自己的那個思維範疇內,他根本沒有橫超出來的這種靈動。有的人你看上去他平常不咋地,一個人在那兒好像琢磨一樣,你給他扔一句,人家給你對的很巧。就說明什麼,他始終心念在這個層面,這就叫做智慧。

那麼我們的這個解信深心是什麼呢,就是說上上智的這種人怎麼樣去徹底承擔淨土法門,就是你要先開解,圓滿的見解,由世間法對照。那麼然後入到出世間法,由出世間法再回到世間法,由此間輻射到他方,由十方三世會聚到當下一念心性中來。如果能把這一條線給拋得漂亮了,才算做開解,那麼具體落實的就是,比如說我們要知道什麼是自力,什麼是他力,什麼是橫超,什麼是豎出,什麼是帶業成就,什麼是願力接引,和我們靠自力修行他有哪些殊勝?那麼帶業往生這個願力接引,那麼他的殊勝之處又要用我們現前的教法來進行支撐,這些東西你都要悟。

那麼最圓滿的是什麼呢,悟入心地法門。我常給大家講到我們徹頭徹尾知道什麼叫做唯心淨土、自性彌陀,常說有這麼一句話。徹底知道唯心淨土就是十萬億佛土外之土,自性彌陀就是正在說法的彌陀。

然後假借他力,就是在我們自他不二的這種假借他力的這種顯現的唯心自性,彰顯我們自己本具的自性唯心,不管在自在他,不管在難在易,不管在斷惑證真或者帶業往生,你都能夠隨意進出,而對自己的信心沒有一點點障礙和疑惑,這就叫解信深心。為什麼呢,因為你徹底能說服自己,你不但可以說服自己還能夠利益別人,別人問不倒你。

對所有的這些就是在心地法門上,盡管如此在理上融會貫通了以後,事上還更加老實念佛,念念六字洪名,念念不離自性唯心。能夠悟到這種地步了最後才知道,生則決定生,那麼生而無生,去則實不去,不去而去。怎麼個無生法,你能知道他理上是這麼講的。怎麼個無生而決定生,你也知道事相上肯定會生,存在極樂世界。這樣一旦圓融了,這才叫無礙。當然無礙到這種,這個事理明瞭、解悟心性,還不舍行門,才可以稱之為,一切法門從此法界流,一切行門還歸此法界。

大家要常惦念祖師們的這種匯總,這種精華的法語。為什麼說一切法門都是從這個法門流出來的,一切行門都離不開這個法界。如果到了這種可以說直通地步的時候了,那麼雖然到這種地步了,還是一句念南無阿彌陀佛而已。所以大家想想這就叫做解信深心,徹底通透了解了,誰再讓我,不要說別人來壞我的信心了,我自己試著想把我自己說服一下,不存在淨土,不可以,為什麼呢,因為娑婆世界這個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斷的勘驗自己,都沒辦法說服了。為什麼?因為你通透,大圓滿見解,這就叫做深心,解信深心。

再一個就是不動深心,這個特別難,我現在徹底看透了這些淨土行人,淨土分子們。為什麼呢?就是雖然說你要以淨土為歸,一門深入,一切法門具足無量法門,一個土就是十方土,一尊佛就是一切佛。那麼就在這個裡面鑽木取火,別無他求。我原來以為這有什麼難的,就一門深入很容易。現在發現太危險了,為什麼祖師們那麼的專修、專弘、專勸。

就是你根本就控制不住,為什麼這麼說呢,你看現在隨著我們對於這個經教講多了,其實有時候隨這個的散緣多了是十分危險的,對於一個淨土行人來說,一不小心就會橫生枝節、退了信願、散了道心。他覺得這個不錯我也想嘗試一番,才體會到,問題是有些法門他還真嘗試一下他有點體會。有點體會他又做不到長驅直入一下到頂,最後弄個半吊子,又把淨土也給舍了,就兩頭都,兩頭靠、爛鍋灶,什麼飯都做不出來。

所以為什麼就是這些,就關於解信呀,信心,這都是我昨天備課的時候就,根據這幾年講法,包括我自己的心路歷程這麼想的,這也不是祖師的言教,為什麼呢,當時我自己,你看那會兒也是開始非常法喜,我記得那會兒本科一下淨土剛入心的時候,每天早上眼睛一睜就歡快地就趕緊說,願生西方淨土中,就脫口就出來了,一念就想起來了,那麼同屋的師兄弟們還說九品蓮花為父母,馬上就跟對對聯一樣,就起床上殿了,那個時候心氣特別能卯足嘛,那真的是,真的出現過夢裡邊能夠念佛,甚至做了噩夢脫口就是說,我做噩夢,只有兩個能夠提得起來,一個是大悲咒這是偶爾的,那麼那會兒就是阿彌陀佛,真的能提起來,就是再怎麼難受夢魘了,就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反正堅信我要拚命的喊。

那就是心氣卯足的時候,現在這不是隨緣了嘛,當了法師了嘛,要講法了嘛。大家想想我這還是沒幹別的事,沒有在紅塵裡面去幹其他的事,就講法,講法講的多了呀,人家一開始這兒要聽《心經》,那兒要聽《藥師經》,還要《普門品》,現在又在居士林講楞嚴,還有地藏什麼都要講,講著講著呀,他都會有感覺,你就特別是這種《楞嚴經》的這種加持力如此之大,你看我在居士林講《楞嚴經》,上午也有聽的,我一定要設一個叫做導講,就是導歸淨土。講一段講一段我就要把淨土給拿出來說一說,就要建立這個緣起,為什麼?特別容易走心,所以你想想這個佛法對錯從哪兒看,一切唯以有益於你的現前菩提道業,同樣好吃的,你正在吃這個,本來已經快吃飽了,又給你端一盤子,可能更好吃,哪怕當下覺得,可是你再吃撐死了呀。

所以大家要記住這就叫不動信心。為什麼?一旦入了淨土法門以後再就不改了。要發這個大誓願,這輩子決定以淨土為大靠山,哪怕我就造惡業,乃至又輪迴,反正生生世世我就是要以淨土,在任何的不去皈依了,這才叫圓滿的大皈依心,大家想難怪這個徹悟禪師,曾經開示的說到什麼呢?說達摩祖師來了給你說淨土是方便假的也不要信,釋迦牟尼佛再化身出現,又給你說淨土法,我曾經講的是一個善巧,現在有真實法都不可以信,只能頂禮不可以隨順。為什麼?因為我們不違本誓,就是我本來根本的初開始發的誓願,就是這輩子要學修淨土。

我告訴諸位你們真的知足吧,淨土現在開始就是說依照現在的法脈,佛授記的,將來慢慢的就是說,上座小乘佛法會越來越盛。

這個淨土會越來越衰,那你大家想想,現在我們還基本上所有的人都是以淨土為歸的。那麼在佛法裡面基本上淨土都是大靠山,還有這個知見,有這個共同的取向,有這個共同的知見,我們在弘化的時候都可以這麼說,大家都認可。終歸有一天,會只有唯有幾個數得上的小小的淨土道場,而且絕大主流的修行佛法的人已經對淨土嗤之以鼻,肯定會的。就像日本那會兒開始,這個好像是由天皇出面,最後沒辦法妥協了,所有的僧人都開始娶妻生子了,那麼現在所有日本的主流僧團裡邊,明著都可以娶妻生子,唯剩下幾個很少很少的,很少小的影響力的在那兒嚴持淨戒,你想一旦到這地步的時候,就說明完了嘛。

所以為什麼要不動呢,一動就給這淨土法脈上注入了不好的緣起,舍淨土又弄其他的去了。所以說要隨順這個修行,不要為所有其他別的解、別的行、異學、異見、異執著,所退持和心動。這就叫不動深心,特別是剛才講到有時候我們說你學習淨土,有的人學的很,就是說很純粹,就不管咱們說如果他是從內心真實至誠心發起來的,表現出來一個似乎很純粹,那麼別人馬上就會說師兄你太執著了,你不能學佛哪能這樣,要隨順眾生,要隨緣,隨緣可是不可以在法門上放棄根本的所依。這些東西你們要吃透,不要說你太執著的時候,你不要搞錯了,這純屬於什麼呀?軟骨頭話。我們現在在這上面執著的太不夠了,而且世間法又這麼的四面楚歌,一不小心你就溺水身亡了。

所以學習淨土你看,反正就是一個固執,我就固執就是淨土了,從內心而起的,我就頑固不化,就是只信佛化,其餘的都沒辦法化。這個專一,雖然這個知道人生有限,法門無邊,但是我不違背初心。專一。再一個就是單純,佛說法說的就是這樣,那麼我就這樣。一佛所說一切佛同說,一佛所設一切佛共設的這麼一個法門,我就這樣了。這種就是不動深心,唯西方極樂世界是圖,就叫不動深心。所以大家看這裡講到的說至誠心、深心和迴向發願心,我這裡講講到說至誠心和深心。

深心裡面講到說信解深心,記住唯信佛語。解信深心是什麼呢,以般若空性的心地法門知見,來確立淨土的事理圓融。那麼一般人達不到,那麼你總會修一個不動深心吧。利用我執來擺脫我執,所以你看這淨土法門呀,真的是非常高妙,我跟大家講。真的真的非常高妙,為什麼?唯佛與佛乃能究竟明瞭,你不去以這種深心的去信佛語,去不動心的去跟佛相應,你沒辦法。

因為里邊說的登地菩薩只能知其少分,就我們現在來講的話,你看我們學習佛法,無非就其他的宗派就學教法嘛,有次第嘛,《廣論》也罷,《道次第》也罷,等等這些教法嘛。那麼教法就是,印祖做了這麼一個比喻,我以前也好像給大家講過,印光法師講到什麼,就是我們學一切的教法,從教入這個悟宗,那麼我們教法裡面有次第,一樣一樣的給你講,就跟皇帝下一個什麼呀?聖旨一樣,可以昭告天下,因果、五戒、十善業,如果你有違就入三途。

這個五戒持圓滿了,十善業持圓滿了,可以生人道天道,那麼四諦法門可以證阿羅漢果,十二因緣可以得緣覺,六度修的是菩薩,那麼最後成佛。誰都可以知道,誰都一定要知道,不能稀裡糊塗的,這就是我們說的教法,像皇帝聖昭一樣。那麼這個宗門是什麼呢,像將軍密令一樣,將軍密令是什麼呢,就是像打仗一樣,只有營房內的人,帳篷裡面的人自己知道,對一個暗號,出兵多少、幾點發動,那麼這個司令將軍說了以後,其他的幾個主要部下知道,不敢讓其他的人知道。

一旦傳出去讓敵人知道的話,這就全軍覆沒了,這就是所謂的禪宗。宗門的悟性就像將軍的密令一樣,那就我們覺得說,皇帝聖昭天下告昭,將軍密令更為這個玄妙,一般人不知道,我就都去這麼修。大家知道淨土法門是什麼呢,我昨天是打妄想,想一想我說覺得自己想的說,淨土法好像什麼?就如同什麼?江山社稷一樣,為什麼說只佛與佛乃能究竟呢,就是你宰相以還都有私心知道嗎,因為我是為他們家去治理天下。只有皇帝一個人,而且是什麼樣的人,當了皇帝的人。你就清朝裡面這些什麼貝勒這些,就是雖然是皇子,你沒當皇位,你沒有坐到那個金鑾寶座上,你永遠不知道什麼叫作江山社稷。你全身心投入不進去,發不起來真切的心來治國平天下,所以這種法門就是說只能夠只有皇帝一個人知道。

淨土的殊勝就等於說,只有佛一個人究竟明瞭,宰相以還,皇親國戚,八千歲都不知道萬歲的苦衷。他怎麼發心,他怎麼治理,你到不了他那個視野,這就是淨土,就是江山社稷。所以我們就在這方面就不能有一點點閃失,這個出奇致勝之法,所以淨土法門只能聽佛的。這就是深心,那麼我們再來看看什麼叫做迴向發願心,今天這個內容主要要講一下這三心,這個確實跟我們平常中的發心,有極其這個可以說匡正的這個功德。

因為平時我們有時候常常都不知道在這上面怎麼用心,聽完法以後一段時間不去聞法,又不知道怎麼去該怎麼辦了。這就是法的加持,那麼這個迴向發願心是掃後一盤,最為壓軸。我們常常在講到說迴向迴向,你們看我們在這裡,如果有在咱們聞思講堂群裡的嘛,都知道迴向,什麼是迴向?大家想什麼是迴向,在我們念願生西方淨土中,或者今天願以多少功德迴向,現在越來越飽滿了,我看大家大部分都迴向那群裡面,做了多少功課,然後先懺悔再迴向,先迴向這個三障諸煩惱,再迴向願生西方淨土中,又願一切人同得什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這個時候要記住迴向發願心。

迴向和發願都是要用心來體現的,不可以就是這樣讀,上一次在群裡面講法的時候我也給大家說了,就是害怕大家落入到一個窠臼,就是說在那兒念,心跟不上。所以什麼是迴向,第一個就是回因向果,從字面上來講,把所有的功德迴向無上菩提,迴向無上佛果,成佛,這叫回因向果,第二個回自向他,我發願把所有自己的功德,把自己徹底忘掉,讓一切眾生都來同沾這個法喜利益。再一個就是回事向理,如果說回事向理這種修法,一般我們都說是怎麼樣呢,這個從我們事相上的修法,迴向這個真如理體,但是放在我們淨土行人的這樣一種一切的行為,一切的善法全部迴向願生西方淨土中。

這就叫做迴向發願心,各種各樣的功德,不管什麼樣的功德,修善法的功德、修出世空法的功德,乃至懺悔業障的功德,一切的全部發願往生極樂世界。

這個阿彌陀佛當時為了佛道發這麼廣大的心,我也為佛道發這廣大的心,希望大家都去。阿彌陀佛為眾生建了這麼樣的土,我將來到了極樂世界也建如是的土,也要攝一切有緣眾生同去。這就叫做迴向發願心,這個調一定要高,這個情一定要真,這個大家就知道,如果我們當真的有時候說,說是那麼說,能做得到嗎?這個做到做不到現在你不要說,你的心先要到,因為你看諸佛菩薩祖師們說的這些迴向偈,他有時候是現成的,那我們有時候也提倡說大家要背下來,每天都要功課,就完了,就容易流於形式。

你想人家祖師們寫這些迴向偈的時候,他是心裡過了一遍,而且是久久的這種法門的積累才激盪出來這麼一個心得,說明人家心到了以後才引出來這個法,現在我們是先引這個法,讓心往那兒到,所以有時候就很容易不到。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是說迴向發願,你也要有這種承擔精神,就是有的人確實什麼呢?發不了心,這個我遇過一個老人家,剛剛我去杭州講經的時候看她了,這個現在好像這個心力稍微比原先好一點,你說她不修行,她不能稱之為不修行。真的這種這個齋戒呀,什麼八關的受的這個戒,平常吃素的這個齋,每天的功課《金剛經》、《法華經》這是雷打不動,《普門品》,那麼就如此精進的一個人,她就是自己不敢發願往生極樂世界,不知道為什麼急死人了。她在旁邊說,我那會兒,丁老太太,我還常說,我說你得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嘛,歲數越來越大了,都要往那兒走呀,哎呦,我不敢我不敢,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但是念阿彌陀佛,為什麼不敢呢,哎呀我這罪業太重了,我是個女身,下輩子我得轉男身,最後能夠出家,我先修好了以後我再去極樂世界。你修好了你還去極樂世界幹嘛呀,所以這就是沒有承擔精神。貌似很謙卑,對吧?很虔誠,實際上就是很自大很狂妄。為什麼?她對佛沒有信心,她不敢承擔佛的四十八願,不敢承擔三輩九品,最次的到這地步都能夠往生,這是佛說的都不敢承擔。所以就這個時候,我們就迴向發願心,其實就是我們的徹底承擔佛的願力心,這是又一個角度。如果說在這上面如果我們不敢承擔的話,你越想越不敢承擔,還將來真的就成了障礙,往生不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所有的願力都要鞏固我們,要做什麼想呢,我發願迴向,而且我要生,而且一定能生,而且已經得生了,因為我已經具備了佛所說的條件了。

就跟我們現在去應聘一個什麼地方,人家列出來說在這樣的情況下的人,一定會招收。那麼你自己對照一下,你自己就知道了。大家家裡都有這個兒女、都有這個子孫,小朋友們高考你們知道吧,高考知道不知道,高考完了以後會第一個下意識的就是趕緊幹什麼?高考完了的孩子們先幹什麼?填志願之前要幹嘛呀,估分啊。

這個聽過沒有,就是先趕緊網上或者這個登出來這些題,我自己做對了多少,那麼你做對了多少,你確定肯定做對了,那麼這一分就必然就得了。這就不用懷疑呀,所以說這就是我們對著這個《觀無量壽經》在這兒估分啊,如果你估到這個地步了,就肯定往生。你要做這個能生、得生想啊。就是我確定已經能生了,一定將來會生的。這個時候就要承擔精神,發願啊!所以在這個裡邊,善導大師在解釋這三種心的時候,最後他老人家做了一個譬喻,非常有名的譬喻叫做二河白道喻。可能有的同修們聽過,他裡面講到說,就是我們往生極樂世界的這種發願心,這個時候這種真切,不管不顧的這種心,他是這麼一個情態。

他就好比有人要往西行,往西行要行這個一百里、一千里,但是中途路上碰見有兩條河交匯在一起了,這個河南邊是一條河,北邊是一條河,南邊是火河,北邊是水河。火是熊熊烈火,水是深不見底。南北兩邊,那麼水火之間的一個正中間有一條白道,這個白道只有四、五寸寬,就這麼窄。就是說確實是,不是一個,看上去好像這個道很艱辛、很難、很險,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東西這個道只有一百步,中間是水火交加,一會兒水又漫上來了,一會兒火又燒上來了。這個時候這個向西走的人就到了一個空曠的地方,空曠的地方突然間後面來了很多群賊呀、惡獸呀等等,就是欲害這個人,要害這個人,那麼害這個人要殺這個人的時候,這個人是生了恐怖心了,要趕緊知道往西面跑嘛,西面跑,跑著跑著這個路非常狹小,這個時候他自己心裡恐怖了,為什麼呢?就叫做說,這個只有四、五寸寬的這個路,如果我走上去肯定要掉在這裡面了,必死無疑,是這種情況。

可是他回過頭來看一下這些惡獸、毒蟲,他說如果我不向西,回著向東走也必死無疑,肯定被他們弄死。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就自己想了,說我這會兒返回去是死,在這兒不動被追上了還是死。那麼就算上這條白道去到那兒,也許掉下去還是死,反正我免不了一死,在這種情況下我寧願怎麼樣?上這條白道,往前衝。反正都是死嘛,有這個道如果可度怎麼辦,在這種危急的情況下,正在這個作意的時候,東邊岸上就有人告訴他了,來了一個聲音說,仁者呀,你但凡往前走,你只管尋著這條道往前走,沒有死難的。如果你停在這兒肯定會死。這個時候就是在這一邊就等於說比喻是誰,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講淨土法門,讓你往西走。

結果在這個時候呢,西岸又來了一個有人呼喚了說,你只管一心正直奔過來,我肯定會護佑不讓你墮到水火之難裡邊,這就是阿彌陀佛的接引四十八願,給你打保票,在這樣的情況下,正當這個身心決定進退的時候呢,你只要不要再去猶豫了,不管他三七二十一,這個突然間向著這條道也不回顧,也不左右搖擺,一心一意直行必然能到彼岸,到了彼岸,所有的這個危難都解化了,所有的善友都相見了,這就是這個善導大師在說我們的迴向發願心的這個急切,怎麼迴向,念念趨向西方的迴向的時候,就講到這叫二河白道喻。

你看這個南北兩道的這個就好比我們什麼啊?這火是什麼就是我們的嗔念,水是什麼就是我們的貪心。那就等於說我們帶業往生是什麼?念佛走在這條道上,並不是我們的心地就清淨了,我們念佛的時候不是就不起貪嗔了,這個水有時候還漫上來貪心也會起,這個火有時候燒到這個道上也會有的,但是我們只管走,就是一心一意念往西方走。斷不了就斷不了,讓它貪讓它癡吧,我們只相信這些東岸的這個娑婆是個火宅,西岸是極樂的寶國,極樂淨土。

後面這些群賊就等於說我們的六根、六塵、五蘊等等這些、四大等等這些,這就是壞我們的道業,擾亂我們的心性的。所以這個時候你必然死,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沖著中間的這個四、五寸的白道勇往直前。我們每天做功課的迴向發願心,要把心要調到這樣的急切程度,當真至誠、徹底放下的來迴向發願唯西方是圖。

善導大師講二河白道喻,非常著名,看上去在當時的原文好像講的就很平鋪直敘的過去了,可是每一個比喻都非常跟我們現在的情形到位。大家看,你想想我們現在是不是在逃命呢,這輩子逃不了一命又死了,下輩子怎樣也不知道,而且這種這輩子逃的是,到了這兒,後面追的這些人也很厲害,一不小心你還沒走到河邊呢,就把你先拽回去弄死了,不是都能活到臨終,好像我自己有把握到臨終的時候,你知道哪個時候是臨終嗎?隨時都有可能臨終啊。那就是說迴向發願是念念迴向,總之,過去、今生所有的身口意修的世出世間的善根,隨喜一切凡聖所修的世出世間的善根,都在這個真實心中迴向發願。全情出動唯極樂是圖,特別是這裡的迴向發願心還有一個內容,大家也不能把這個內容,有時候我們注重側重的就是說要發願而去,大家不要忘了還有什麼?乘願再來。

還有乘願再來。這個生彼國以後還要起大悲回入生死,教化眾生,這樣的迴向。這三種心能夠具足了,我們才能稱之為說圓發三心。圓發三心是什麼意思,這三種心都不落的把它帶出來了,以這種心來修淨土法門。總而言之,反正這個至誠心,就是我要往生決定堅固了,至成佛之前都不會疑的,這個深心就是我以大乘的淨土法門修行,一直到成佛之前也不會退的,這個迴向發願心,就是所有的功德都是為了發願而去乘願再來,直至成佛就是這麼做的。這就是法呀,今天我們這個講到三輩九品,為什麼把這三個心拿出來這麼掰碎地講,就是這個跟我們淨土行人的發心,是時時刻刻要相關相切的,一定要對照,一定要調製到這個狀態。

說服自己,要法來加持。確實如此這個早上我也講到,對於聞法呀,他的加持力是非常大的,像我們現在的人的話,如果說你,不要說隔一段時間了,就是我們養成一個聞法的習慣,在這個聞法的節奏中,如果你有幾次一落,你自己體悟一下,一落這個知見就走的不行,這個正念就散的不行。

所以這個心念為什麼你看祖師們,佛菩薩祖師們這麼說,信心、至誠、深呀、迴向發願呀、具三心者必生彼國,就是說一定你把心要調製成這樣,估分估到這個地步了,你才能夠打保票說能考到這個分,能考到這個校。所以說今天主要的內容就跟大家講一下這三種心,這是三輩九品裡邊一開頭,也可以說是這個他生觀裡面的核心,圓發三心。這三種心一具足了以後,可以說一切行都能夠調出來,下一次我們來講到說,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就是講的從三心發的三行。所以大家看到了沒有?行還在發心之後,心地法門,一切都要在心上來了卻這個事兒。好,請大家合掌。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生西方淨土中,上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好,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