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好,請放掌,阿彌陀佛。各位同修,各位蓮友們,大家下午吉祥如意。那麼今天是我們開始講《觀無量壽佛經》的第七講,我不曉得剛才我們在放這個碟片的時候,大家有沒有看著裡面,有是隨著會出現很多影像麼,就是像演故事一樣嘛,確實非常殊勝。這樣的我們剛才說到的百千萬劫難遭遇的佛法,特別是淨土法門,我們能夠有這樣的專場,來逐個,一直來講的進行下來,真的是非常稀有難得。

那麼在講這個《觀經》的過程中,我也希望大家能夠隨文起觀吧,雖然因為這十六種妙觀,我們現在能夠嚴謹,完全地跟進地去這麼起觀呢,不太可能。那至少就是說,我們在講法的過程中,一定會把這個聖言量給貫一遍。那麼貫一遍的過程中,我這麼念著講,大家跟著聽,起著觀,這就等於說至少我們把佛講《觀無量壽佛經》的法會,我們參加了一次,也如理如法這樣進行下來。

其實你看加持,法的加持,上午在那個楞嚴法會中,我還給他們許諾,確實是不可思議。這在今天講之前,我跟大家先神叨一下,迷信一下,迷信一下我自己,你看從開始講《觀無量壽佛經》,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我那會兒開始入淨土呢,就莫名其妙地,總是反正讓我完全都攝六根,自己念自己聽,特別容易走,這個能力很差,但是只要我心,知道了西方的方向在哪裡,把心,不管它是有時候模糊,有時候清晰,把這個心依戀在那裡,那麼口業再跟著念阿彌陀佛,就特別相應,這可能跟宿世的熏習有關吧。

所以你看昨天我在備這個,包括《楞嚴經》和《觀經》的時候,就是比如說在依著法義在這樣聞思的時候,思的時候它有時候心會,向上就跟這個向上會一樣,有點累,累的時候,就這樣稍微緩息一下,緩息一下的時候,我想就是可能是法的加持,它就會自然而然對西方的這種憶念特別地真切。由於它的這種真切,這種加持顯現出來,你的心跟它對接的時候呢又特別地就是篤定,這種信願,當時的這種真切力是非常強的,差不多有三四次,就這樣的間隔,雖然說統共加起來也不一定有一分鐘,可是那種穿透力,我想就是說,一個是開我們的信願智慧,二一個是消我們的違緣業力,是非常有大的增上的。所以上午還跟他們談笑的說,昨天中午,一天備課的時候,下午、中午抽空,差不多半個小時睡了一會兒,做了一個夢,還沒有半個小時,等我醒來的時候,就是因為比較累嘛,頭有點暈,就這樣懵著回去就躺在那兒一睡,朝著西方。醒來的時候,特別是確實睡覺之前,也是深深地有這麼至少幾秒鐘是總有的,十秒以內吧,也是深深地這麼相應了這樣一個片段。

所以做了一個夢,就夢見說,不知道哪來的一個針,噌的就插在我這個胳膊上,然後就不斷地抽抽抽,抽了這麼一大袋血,從身體中抽出來了,轉眼間醒了,我說這是怎麼了,我說這是身體要耗乾了,血要流完,要死了嗎?趕緊打電話給我們相應的法師,問他,有這種神叨的就跟他問一問。他說法師,你信不信,我信,說這在那個,比如說在我們止觀裡面也有,《童蒙止觀》裡也有,就是消業相,在金剛薩埵修法裡,就是藏傳佛教裡也有,就是像這樣的一種就是確實是消災免難,特別是破血光之災,就等於說,反正不管以後,大家可以不信我,你們要得相信自己,比如說我就深信不疑說我的業障消了,又消了一大截,又增進了一大塊兒,那就很法喜充滿了,這個功用用上了就可以了。這就是信心決定這個受用和法喜吧,而且我自己直覺吧,我也沒有通呀,沒有什麼,真的是神叨叨地說一下,直覺覺得真的跟昨天那幾次相應特別相關,就把筆一放這樣想一想,就跟說,這裡跟西方極樂世界是通的一樣,通的,你們能理解嗎?那種通的感覺。

所以今天呢,我們繼上一講把日觀的操作方法介紹以後,我們今天開始講到第二觀,水觀。我們掀開經本二十頁,也就是從落日到水,開始引發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那麼這個太陽落到西方是定方所的,以水,見水澄清是幹什麼,是定國土之基的,基礎的基,所以大家來看,這裡是次作水想:見水澄清、亦令明瞭,無分散意;既見水已,當起冰想;見冰映徹,作琉璃想。這是這一小段。

那麼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為什麼佛門裡面這麼注重水,大家都知道吧,首先你看我們一早上起來,香燈師父在莊嚴的大殿裡面,第一個上供,就是要供什麼呀?要供淨水一杯,那麼除去我們,不要說極樂世界的八功德水了,在我們這裡去親近一個道場,壇場乃至舍宅的時候,一定會是用觀音菩薩的楊枝去灑淨,大悲神咒加持,也是用水,放生的時候,特別是水族裡面的活物一有水,它就等於它的世界又活了。這就說明說,在我們這個世界上,水是天然具有淨污洗垢的功德,水有淨功德。什麼東西一經它都能潔淨。

所以有時候我們想想大家看,在我們這個依報裡面,有水這樣的元素,這種物質,它的這種秉性有點像大乘菩薩吧,什麼東西到他那兒了,髒的都給我留下,你們走的時候,全是清淨的。所以我們這裡,你看這個供養啊,佛前上都是供水,就是為了修這個清淨功德與佛法相應。這是第一條。

第二條為什麼這裡起水觀呢?我不知道,年齡小的你們知不知道,年齡稍大一點的有知道,以前要建築房屋或者安這個門牌,要用什麼?定那個平衡的叫什麼?知道嗎?你看,年齡你們太小了不知道,叫水平。就是這個木頭條,裡邊有一個小水玻璃柱,裡面裝了一點水,正好如果把木條往一塊一放,這個地方是完全持平的話,它這個水珠子,就是留一些空氣的水珠子,端端的就在這個凹的這個槽裡邊。那就知道說這肯定是平的,如果說有斜,有歪,這個水珠子就不會落到中間。這說明什麼呢?水有可平,等無高下的功德,你看前面的日輪常照表這個極樂世界光明常在,這個我們這裡娑婆世界是可以比擬的。

但是就這個平地來講,因為極樂世界的地都是完全平的呀,那麼怎麼樣來比擬呢?娑婆世界到處都是坑坑窪窪,沒有這麼一個相似境,要求有這麼一個,就用水來對應極樂世界的等無高下的勝境,所以這裡用了水觀。當然後面在第五觀裡面還要講到極樂世界的寶池啊,八功德水啊,那是對極樂世界的正對極樂之水。這裡的水,大家也不要混淆,是用來作為前方便的,一要是把它先從水再凝成冰,然後成土,是一個過渡作用,就是讓我們的心水漸漸沉下來,沒有分散。那麼就要轉觀成冰了。所以在這裡特別講見水澄清,亦令明瞭。這就是水所緣境,澄就是不渾嘛,清就是不濁嘛,不渾濁嘛。

那麼說如果我們,你看亦令明瞭,無分散意。無分散意就是說,渾濁的話,大家想,我們就有分散呀,如果依報裡面的渾濁,一定是正報的心念,它裡面有觀的時候不清淨,所修的修觀也是讓澄淨的過程,其實好多時候我們的心是做不到無分散的,凝神注意,慢慢的進入一個相續的態度是極其難的。

我在五台山因為法師那會兒跟他說起來,甚至有時候出去新來的禪修的這種聽法班,小朋友們我就跟他說,我說我們定力很差,你們信不信?他們說不信,他們說有時候他在電腦前能坐一天一夜,我說試一試,一呼一吸,十口氣,你能把念頭安住在這十口氣,連續不要斷,不要跑,沒有這個能力,甚至不要說呼,只說吸,或者只要說呼,不要說呼吸,都沒辦法安住,就十口氣。所以大家想想,這裡一開始起觀的時候就是無分散意。關於這個呢我們今天,大家回去可以做這個實驗,這是善導大師又給我們有一個實驗的觀法。怎麼講呢?就跟前面的日觀的時候,我們自己如果要觀這個水,定自己的心的時候,有一個相似的境,特別容易得。

就是說,一個修學的人,拿一個碗,當然這個碗得稍微大一點,不是說咱們吃米飯的小碗,拿一個差不多這麼大的碗,取一碗水,這個碗盡可能是一個淨色的,深色的,不要那個花哨的。那麼放在,比如說我現在坐的是法座,以前打坐的也有那種禪凳,放在床座前面。我們看到這個床前的時候,如果自己看善導大師的著作,不可以理解成為咱們的床,它是一個打坐的這樣一個椅子,在床前面,盛滿,把它盛滿了以後放在這兒,穩穩的,然後自己端身在這個床上一坐,在自己的眉間,就跟佛一樣的白毫相這裡,眉間放一個白色的,可以說綠豆或者黃豆這麼大的就可以了,一個白色的東西,點在這上面就行。

然後就這樣打坐著,低頭臨在水面上,臨在水面上的時候,觀自己的面相,就是看自己的面相,那麼這個時候,一看到說,其它的不管,你就是自己的眼睛,鼻子、耳朵等等都不要管,就死盯著這個眉間的這個白處,那麼也不要改換因緣,這就是練定力。盯著這個白處,盯著盯著,水在初開始的時候,它是不穩的,不穩的話就來回會波動,那麼你臨水面看的時候就看不到自己的面相,然後慢慢的,在初的時候一會兒面相不是在裡面又長呀又短呀,又寬呀又窄呀,怎麼也定不下來,慢慢慢慢隨著水澄清了,自己的心凝聚了以後,就用這個更加極細的心再看這個水,漸漸漸漸觀的就似動不動了。這個面相就漸漸明瞭了,顯現了,在這種情況下,還不要見自己的眼耳鼻口,不要取這個,就還是死盯著這個白處,了了地觀,清晰明瞭地觀,正念守護,不要讓它走,就不斷地這樣,就這樣做訓練,不要讓它走。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自然而然心見得住的話,這個水性就湛然就開始顯現了。你的心和這個水,有可能觀的深了以後,就合二為一了。那就是完全相應,我們現在觀的時候,水還是水,自己是自己,兩個同時互作增上,往下來定,一旦合二為一,你就是全心即水,全水即心,是一樣的,跟觀日。

所以你看為什麼善導大師給安立這樣的前方便,那就說明在唐朝的時候,直接從此下手,大家都覺得老虎吃天無從下口,就是等於說福報不太夠,那都是像法時期。所以可能我們現在的話,用這個前方便可能都用不起來了。覺得端一碗水,這兒觀個白點,但是可以用。再如果等到我們的心水澄清了以後,坐在那兒,你可以自己試驗,看你的心隨這個水,能夠起,動多少。有時候,這個善導大師說,拿一顆米扔進去,那麼整個這個水紋就開始動了,你自己看,看自己能動多少,再有時候拿一個豆子,甚至一顆棗,扔進去,水面就轉大了,還很可能自己的頭面就隱沒不現了。所以這裡都是勘驗自己的定力功夫,可以試驗的,這個是非常有操作性的,大家聽明白了吧?這個可以,如果不明白的後面還有相續的,就是比喻,比喻什麼,可以看一下善導大師的《觀經四貼疏》,時間關係,我們就這裡不具體講了。

所以這就是治我們的分散意的,這裡我們來學習經文,有一些關鍵的文句一定要注意,它可能是操作上面的決定性因素,你比如說這裡的無分散意,它是一個達到的一個里程碑,一個目標,至少要到了這個地方。我們平時大家也都曾經有過心水澄清的時候,心很明瞭,但是會分散的是什麼個概念,就是久而久之不能夠久而久之,會走,或者會懵掉,盯不住,就好像說,真的是跟禪修裡面說的拴猴子一樣,你比如說蓮池大師在《竹窗隨筆》裡面,就開示過這麼兩則,頭一則他怎麼講的,他說不是我們的這個心性沒有本來的那個清淨度,是由於什麼呢,日間的時候有事情處分不定,就是左思右想這個事情該怎麼辦,好像越想越弄不明白,那麼經過一晚上的休息,睡到四五更起來的時候,突然間,根本沒有想就知道這個事情錯在哪裡,偏在哪裡,馬上就心裡有成,成竹在胸了。這就是什麼呢,日間事太雜,你包括我們的鼻根,鼻子,鼻子的這個聞性,聞花的香味,這也是蓮池大師在《竹窗隨筆》裡面的。

這個實驗一下,我在法源寺丁香怒放的時候,確實如此,白天人來人往的時候,大家都在觀,太陽一照,香味基本上很淡,那麼一旦到晚上,大家都不在了,退出去了,寺院也關了門了,入夜的時候,這個香味就越來越濃烈,一下子撲到院子裡面,到處都瀰漫著香味,特別濃。難不成說白天沒有這個香味嗎?不是的,大師就開示,為什麼?白天的時候,動亂多,諸根紛雜,就沒辦法在夜裡這樣的,不打閑岔的,一心一意的這個鼻根是清爽的,清朗,這就是分散。所以首先我們做一個分散。

在此再往下看,既見水已,就是觀水觀得到位了以後,但是並不停留執著在這個水上,要轉水成冰,這個轉水成冰的時候,沒有怎麼刻意地去交代,大概是什麼呢,就是說從液態變為固態。因為後面還要轉成這個琉璃,作琉璃想。你看這裡見冰映徹,作琉璃想,就是把它凝固了以後,就轉化成琉璃,我們現在有的好把玩珠子的,還會手上戴著好像說老琉璃呀,琉璃珠子,你們有嗎?有的有的。這些現在都基本上算不上琉璃,如果說專業一點,那叫做什麼呢?假的在文物專業裡面叫做什麼?料器,叫做料器,就是說不是真的琉璃,在好像唐宋時期還有琉璃,你看現在如果去大同的石窟叫做雲岡石窟,雲岡石窟那在魏晉南北朝的時候,那個佛像,彌勒佛的佛像這裡還是鑲的琉璃,但是是烏黑色的,真正的這個最佳的琉璃叫青色寶,是一種天顏色,蔚藍色的這種透徹的寶石,有時候我們叫做青色寶,天的顏色,就是跟琉璃的顏色一樣,這個琉璃,是徹底內外映徹的,須彌山的南邊就整個是琉璃寶堆起來的。這才是真正的琉璃,我們現在福報不夠,就見不著,這些寶物都隱沒了。你看翡翠也不多了,玉也不多了,都慢慢的,哪兒去了不知道,為什麼?業力感不來了。

那麼作琉璃想,此想成已,見琉璃地,內外映徹,大家記住這個詞,內外映徹是什麼意思呢?這還是從阿彌陀佛的修因功德所感,也就是我們將來往生者的必然果報,內外映徹,為什麼?沒有覆藏嘛,內心和外邊是坦白的,是敞亮的,在修因地的時候,全是平等心,直心,不諂曲心,心口如一,所以眾生才能生淨土,才能感得這個內外映徹的果報。你看這字字句句都是在正報、依報,心地法門中去動功夫呀。

下面開始,我們就開始介紹一下具體的琉璃地的莊嚴,你看此想成已,見琉璃地,內外映徹,下有金剛七寶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寶所成,一一寶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萬四千色,映琉璃地,如億千日,不可具見。這是講的地下莊嚴,我那會兒也在想極樂世界的時候,就是黃金為地,難不成都是像咱們這兒一樣,到底是一個圓球呢,還是平坦的無邊無際的呢?諸位試想一下極樂世界的地是怎麼一個情形?是跟地球一樣嗎?不是,是什麼樣?大家來看,這裡講到的映徹透明不是冰雪世界,是在清徹中含有種種的莊嚴,所以極樂國土為什麼說它是真空妙有,光影的效果呢?一切的依報正報都如幻如化,隨意顯現,自他無礙,不亂經緯。你看這裡講到的,首先第一個是下有金剛七寶幢,幢大家知道是什麼嗎?五台山有一個龍泉寺你們去過嗎?

龍泉寺外面就是有很好的那種石料雕的一個,用石頭直上云霄,很高的那個就叫法幢,為什麼要有幢呢?高懸之意,我們在這裡常說經幢經幢,就是為了表這個佛法僧三寶住持之地,叫做高豎法幢,廟門前面一定要有這個,至少你看過《西遊記》吧,孫悟空變的那個廟,不是它用尾巴變的前面那個高的那個嗎,欄杆嘛,那就叫幢,這下明白了吧。如果我們講到說高豎法幢的話,就是比如說講法的法會,廣度人天,這裡講到的金剛七寶,金剛就是不壞嘛,金剛之性永劫不壞,說一切極樂世界的這種殊勝相呢,永遠都不會壞,這一個七寶金幢,金剛七寶金幢,表它的地堅固。這個地方就是七寶幢它不是說在上面豎著,是在下面支撐著,大概什麼形狀呢?

又要比喻了,上海去過吧,東方明珠電視塔,能看到吧,那個圓珠下面不是,使那個力學呀,這樣一下,這樣一下,下面又往開岔,就是那樣,那就叫擎,往上擎著,舉著它托著它,而且固定得嚴絲合縫,就是這麼一個狀態,那麼這裡講到的這個擎琉璃地,就是指的這個七寶金剛幢,支撐著極樂世界,這種情形其實跟蓮華藏世界應該相似。大家知道有一個世界叫蓮華藏世界,是為什麼呢?就是下面都是寶蓮華往上托著它,極樂世界是這個金剛七寶幢,這表示什麼呢?擎安穩,就是固定,不會左搖右擺,絕不會地震。

下面再一句八楞具足,這個八楞具足,八方什麼呢,就是表明說這個排列有序,其實也就是一個不亂的內涵,你看整體極樂世界都是對稱,美學,有中有邊有對,我們這裡雜亂是這個世界的常時情景,那我們這個世界是不是雜亂的?極樂的,他是由一念又一念的念佛心功德所感,所以他的念力如果不純,他中間就會有摻雜亂想嘛,對吧,一有亂想就是雜亂之因,所以你看阿彌陀佛在因地修行的時候,五劫的時間所成就的功德,不亂,一點都不亂,排序依然是因地所感的果德,依報就是這樣,不亂。

那麼由這三句,我們就知道說極樂世界的這種組織機構是非常的齊整有序的。你看我們現在,如果從前衛科學上來講吧,一般的不是由物理或者化學裡面有粒子分子嘛,大家要知道,這個粒子和分子的這些排列呢,它也是很齊整的,本質上淨土也罷,染土也罷,粒子分子都是一樣的,本質上都是一樣的,這個排序就跟我們的本如來藏佛性一樣,它是不動的。為什麼我們這兒現的是染,極樂世界現的是淨呢?這就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的心念有別,變現的不一樣。極樂世界變現的都是琉璃,都是這麼的殊勝,寶幢,琉璃地,可是我們這個世界變現的就是什麼呢,泥沙呀,娑婆世界嘛,誰在主宰,心意識,就是心、意、識,這是唯一的主宰,心地不清淨,亂掉了,那麼光影世界的莊嚴,它就會打折扣。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理解過,其實我們這個世界也是光和影出來的效果,所謂一切的前衛科學的發展,也一定只能在聲光電上面發展,其他的做不了,就是在這個上面,所以這是指的,這個極樂世界的地下面的三大主要支撐點。

下面再看,一一方面,百寶所成,名這個百寶所成,第一個就是它的量大,百是一個概論,就是很多的眾寶所堆成的,量大無比。一一寶珠,有千光明,表它的光明無邊無際。那麼,一一光明,有八萬四千色,表這個淨土法門隨性根機,隨機應變,無時無刻,無方無所的不在利益他方眾生。映琉璃地,如億千日,不可具見。表淨土法門,不可思議。怎麼個不可思議呀?大家看,這樣的莊嚴,這些形容描繪的詞語,我們一定要記住,不要以為這是表法,或者說一個形而上的形容,或者是依照這個影像,給我們心裡種什麼種子,你一定要知道這全部都是事實,彌陀的言行相應,極樂世界就是這麼樣子,完全是名符其實的,經典上這麼宣傳,真實情形一定跟這個脗合,你不像我們這裡,我們這裡現在多誇張呀,你自己去看外面的廣告牌子去,拍得山美水美,你真正跑去一看,就覺得把錢白花了,為什麼?

有差別,根本不是那回事,你看現在弄一個照片,那個叫什麼?這個PS呢,他弄得很漂亮,相親的時候給你這麼一張照片,到了跟前,這飯都吃不下去了。為什麼?這就是誇張,賣弄,沒有這個,真實的成份不多呀,所以感的果報就是這樣的。大家微細的差別,你看觀照我們現前境界和極樂世界做對比,人家那兒全部這屬於真實情形,你看我們這裡買的東西,絕不可能跟廣告上的一樣,上次一個專門做這個行內人士就說了,說如果跟廣告上的一樣,那有一種工作就要失業了,銷售就沒事幹了,說銷售就是彌補廣告和真實東西之間的差別,由銷售來負責完成,你看這就是名不符實,娑婆國土,所以大家一定要學習過程中,這是真實情形。

另外一點,這裡講的八萬四千色,映琉璃地,如億千日,不可具見。不可具見,表一個什麼內涵法?就是說,我們在這個世界,釋迦牟尼佛說,淨土法門信願行,相信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說法,然後你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是六個字,誰都認得,這是我們的通常溝通方法,你千萬不要把淨土法門,就表達成這麼一模一樣這樣,在無邊無際的他方國土裡邊,它不一定是這種載體表達形式。假如果,你看我們這裡福慧慈緣是做素齋的,假如果在香積佛國,它就要把淨土法門依附在什麼呀,飯,吃的東西上來。

假如果在這個妙色國的話,它就一定要把淨土法門依附在,殊勝的色法上來表達信願行,不是像我們這個世界,你就以為說,一定他方國土都是這樣的,不一樣的。我們這兒,就不知道人家那兒,就等於我們這兒一定修行要打坐,參禪,念佛、禮拜,可能在哪一個國土裡面,他摘一片樹葉子,種一盆花,就是修行。眾生世界不可思議,所以這裡講到不可具見,但是不可具見,一定哪裡都有,只不過是它的表達載體,太變化多端了,根本我們設想都想不來。如億千日。這是講到的我們現在的,這個淨土的表達方法吧,我們可以這麼理解一下。

其實你看我們現在剛才講到,像光呀,波呀、輻射呀等等,隨著國土的形態、習慣,互動方法,種種存在樣態都是無邊無際的。我們這裡,為什麼這裡叫做不可具見呢?就是任何根性都能夠被它吸收,但是每一個表達自己的根性,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其他人是怎麼得度的。都這樣的這種殊勝吧,特別是這裡光多,如果光多了,它的色彩也是不一樣的嘛,就是表這個任何根機都能給,太陽光都不及它,而且新往生到極樂世界的,如果我們剛往生到極樂世界,你根本窺不到極樂世界整個的那種光影效果,你一下子看不全,接受不了,為什麼說登地菩薩只能知其少分呢?再往下講,我們就知道說,為什麼修觀的時候,下面進到說了了分明,具不可說,就是講的這些境界。

以上是從地下,下面我們再來看地上,琉璃地上,以黃金繩,雜廁間錯,以七寶界,分齊分明,一一寶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華,又似星月,懸處虛空,成光明台;樓閣千萬,百寶合成,於台兩邊,各有百億華幢,無量樂器,以為莊嚴。你看這麼讀一遍,都覺得心曠神怡。很多有修行習氣的人,或者學佛這輩子跟佛道有緣的人,從小就愛聽那些神仙故事,看著白鬍子老爺爺突然間給送了個兒子,吃了個仙桃,在那下圍棋,你旁邊站了一會,就愛聽這些,為什麼,他覺得心曠神怡,這就叫有緣,所以一樣的這種形容,你說古人那個時候特別是與法會的人,他多有福報,他一聽,他居然這麼離奇的東西他能相信,我們諸位,我不知道你們的信任度有多少,至少如果說能聽得下去,覺得很美妙,乃至有幾分相應,這都是宿世有緣,你拉一個沒緣的來試一試,他正在什麼電子領域,IT行業正在研究科學,怎麼去弄這些電腦,你把他拉來給他講這個,你說他能信嗎?硬生生的,離得太遠了,障多呀,障太遠了。

所以我們來這裡看一下,修這個法門,真的是要想像力豐富,定力極強,你看這裡講到的,繩子,以黃金繩雜廁間錯,我們一聽繩子的話,娑婆世界的繩子用來幹什麼的?你看到一個人多的地方,趕緊就拉起一道繩子,幹什麼?維持秩序。大家都是不遵守秩序,所以亂,大家不要以為說這裡好像說繩子是用來維持秩序的,或者馬路上劃個斑馬線,不是的,這個是說,說由黃金鋪成的地,就是那麼多的大馬路,就像繩子一樣縱橫交錯在這個地上,就等於說,我們這的柏油馬路,所有的高速、高架,都是用黃金鋪成的。那麼這樣的一種情形,再以七寶貼在旁邊為邊界,是馬路邊的欄都是以七寶貼成的,這並不是為了怕我們這說,你違反交通規則,冷不防就並線,就是為了莊嚴。黃金為地,琉璃白玉做道,這些東西就如同我們這的柏油馬路一樣,不值錢啊,你想黃金七寶在這鋪地,那就說明,根本沒有成本,可見極樂世界國土的資源何等豐富,大家的共業福報有多大。

種種的寶道是光色不同而不有雜亂,你看這裡講到說,雜廁間錯,以七寶界,分齊分明,如果你們開過車,你就知道了,這個分齊分明太重要了。翻譯成我們白話就是一個功能就是暢通無阻,在極樂世界行進之中,不管四圍上下,前後左右都是暢通無阻的。諸位這就是因果分別,一切唯心。你說為什麼我們這裡開個車,上個路都要搖號呢?為什麼?就因為我們這裡的一個特色是爭先恐後是人之常情,真的,念念都是因果的呈現,念念都是心境的變現能力。我們這爭先恐後,為什麼這個地方,有的地方有人能去得了,另外的人去不了,有的地方這會能去,下一會就不能去了,他不暢呀,有阻嘛,這個暢通無阻並不是說光這條路有沒有開通,有的是讓不讓你去,有欄杆圍起來的地方,你去不了,有隔了。所以這裡講的以七寶界,分齊分明。

下面再看,一一寶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華,又似星月,這些主要講的是什麼呢?從地下到地上再挪向空中,全方位立體式的。你看這裡一一寶中,就是這些寶中又放五百色的光,五百色的光出來以後,就像太陽和月亮、星星一樣的。我們可以設想,懸處虛空,成光明台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整個這個虛空裡面由光影的效果呈現出來的這種寶台,到處,上上下下,左左右右都是,亭台樓閣,不是光在地上才有,空中上下一層一層,層層無盡,是這樣的一種世界的構成。懸在虛空中裡邊,這些成光明台以後,樓閣千萬,百寶合成啊。

看到這種情形的時候,我突然想起,你們看過立體電影嗎?今天我們就盡想這種社會科學來給大家配一下極樂的現前境界。我記得那會看立體電影戴個眼鏡,是吧?戴個眼鏡,那電影裡面的車,嘩啦啦的就過來了,或者做的飯,盤子端上來,就跟說三維空間說立體,感覺到說好像自己的整個身體和感受就在現場一樣。那麼如果你把眼鏡拿下來的時候呢,什麼都沒有,這個是什麼效果呢?就是光化的作用。

光縱橫交錯呈現出來這麼一個狀態,所以你看就跟以前大德都講過這段經文,他說極樂世界的科學是一流的,早已經真實地在現實中,就把這種光化作用已經給發揮出來了。我們現在的科學發展就是剛才講到的聲和電光,就是這些,極樂世界早就具足了,不但已經發揮出來了,而且還能解密,怎麼回事呢?一切唯心造。所以這裡叫做成光明台,樓閣千萬,百寶合成。這裡講到的,在我們充斥著煩惱的心念中,確實對這種特殊殊勝的情形打不開,心量容不下。那麼可能在我們前一次講到的日觀的時候,就一輪圓月,那麼你在這端身正坐,想一下月亮、太陽的時候,有可能上面有點黃的,黑的,障礙的也無所謂了,還行。

第二觀開始的時候就成了一個什麼呢?無礙的多層次,那麼我們在觀的時候,一般都並觀不起來,一下子觀不起來這麼多,觀此就觀不了彼了,心到了彼這兒就顧不了,這就是一個訓練的方法。天天要想,憶念,你看在咱們這的通途佛法裡面,也會講到總相念處和別相念處。什麼叫做別相念處呢?就是觀身不淨,觀法無我,觀心無常,觀受是苦,一樣一樣地觀,這是開始的初機行人是一樣一樣這樣地觀,最後如果你觀的能力強了以後,就四種觀法同時具足在一念心中,可以念,這就叫總相念處。內容還一樣,只不過前面是割裂開來一樣一樣的,這裡面就把它匯成一鍋,同時可以觀。

所以說從日想,到水想,到地上地下,空中,一樣一樣地給你這樣去陳述的時候,就是讓你從分到合提起來,就是這麼樣一個觀法。如果能夠認認真真地,我說每天不要說真的說入到什麼三昧、一心不亂中,你就能每天睡前,醒後能夠想這麼一會,那都是莫大的福報。確實,你想在我們這麼現實的生活中,從根本上來講,你想現前都是假象,對於這些假象,都是由心去創造的,又用生活去填滿顯現的呀,那麼我們作為這個其中的一員,對於這些生活中的這樣的一種綁定,就覺得一下子往出抽身出來,再重新改造,極其艱辛。所以聽到這種法義的時候,真的有時候都覺得人的二十四小時心力不夠,心力弱的時候,都覺得說離自己太遠。有時候我們聽著聽著都覺得沒法聽了,不想聽了,這聽的也頂什麼事呢?

所以你就想,你就拚命的這麼想,我這麼講,你就這麼想,你看下面開始講到說,依報正報,開始要說演說法音了。你看這裡講,無量樂器,以為莊嚴;八種清風,從光明出,鼓此樂器,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是為水想,名第二觀。末尾,觀到末尾,才說到點子上來了,極樂的這些樂,前面剛才的那些觀法,都是相對於我們世間苦而說的世間樂。你看,我們這個世界求寶貝就少,極樂世界可以隨意見,世間渾濁,極樂就清澈。

那麼在此處開講,就是講到說,娑婆世界的行是難行之修行,得人身難,聞佛法難,用心修行更難,大家說難不難,你們覺得難不難?不要說去修了,就天天學這麼一會,天天說,天天講,講義講著累得不行了,沒有下文了。所以說長劫不得出離呀,世間的苦啊。那麼世間的這種苦,相對才能顯現出極樂世界的解脫之樂,為什麼呢?這裡光變音樂,全體轉為說法之相。

首先是八種清風,說到這八種清風的時候,咱們這有沒有風?有沒有?叫什麼?八種濁風。你們都知道八風是什麼?蘇東坡的那首什麼?豪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八風是什麼?有知道的嗎?舉個手,說一說,次序倒騰,不過說得非常正確,謝謝,請坐。稱、譏、毀、譽、利、衰、苦、樂,就是等於說在這種境界中,我們真的是每個人,跟著蘇東坡一屁就打過江了,一樣的,甚至還不及他。蘇東坡還是大禪師轉世。特別是在藏地有一位特別有名的大德,也是修行非常好的,叫阿底峽尊者,他說到我們這個世間,有八件事情讓人軟弱,哪八件呢?

第一對就是希望讚美,不希望被批評,這是兩個陷阱;第二對是希望得到,不希望失去;第三對是希望快樂,不希望痛苦;第四對可要小心了,希望聲名遠播,不希望默默無聞,被人家忽略不計。這是我們人生中,人人皆要面對的八個陷阱,一不留神,就滑落進去了。你看我們這裡都是面對的這樣,平日所對的境,所做的遭遇都逃不出這種範疇。那你想想我們的遭遇,就外在的境界,難道真的是呼呼地吹,才叫做風嗎?它用剛強的讓你恐怖,它用軟暖的誘惑讓你情不自禁等等這些都叫做八風,自然而然就演說貪、嗔、癡、財、色、名、食、睡。

所以這就跟極樂世界形成了極強的對比,當然在這個《大無量壽經》裡面也講到這種八風的情態,八種風確實不一樣。八種清風,第一個比如說調和,非常調和,不是像我們這裡冬天冷,夏天熱,到那熱浪來了,一浪一浪的,吹的風都是熱的,不寒不暑,就是說不像寒風刺骨一樣,那麼也不熱。第四個就是溫涼,第五個是柔軟,第六個七個是不遲不急,第八個叫做吹諸網樹。

這是極樂世界的八風的情態,在《無量壽經》裡面有,大家想了解回去看一看。那麼特別是第八個,吹諸網樹,就是吹諸寶網行樹,演布無量法音德香。這讓我們想起阿彌陀佛在因地,四十八願裡面有一願是怎麼講的呢?說發了四十八願以後,不是有一願,是發願以後怎麼去修呢?一心專致,就是一心一意地去修,莊嚴國土。莊嚴國土的時候,他是維繫在怎麼樣一個狀態?不生欲覺、嗔覺、害覺,其實也就是貪瞋癡,不生這個覺受。

其次,不起欲想、嗔想、害想,就是不但不生這個覺受,也不會落這個執著。就在思維四十八願發完以後,最終終於忍力成就,才感得這樣的國土裡面有八種清風。自然而然就鼓此樂器,演說苦、空、無常、無我這個法,為什麼這裡講苦、空、無常、無我呢?苦、空、無常、無我也是咱們這個世界開始初修根機的人剛才講的別相念,也是四種觀法,這種觀法全部是針對初機而言,就是剛剛學佛的,慢慢讓你體悟這個,一樣一樣地去觀。

所以你看很巧妙,日落觀以後,水觀第二觀,他就把在此的通途常法鑲嵌在極樂世界的初觀行者上,配套的呀。這裡我們講到的說凡夫是執著受是樂的,我們總覺得感受是樂的,執著心是常的,執著法是有我的,執著萬法是一定有的。那麼這里正好講到苦、空、無常、無我,就對治這四種執著,但是對治這四種執著,它一樣的對治,一樣的法門,一樣的名相,層次不一樣。

層次怎麼不一樣?在我們這個世界,如果演說苦,他一定是給大家教誡,你看我在此之前也給大家,你們要記住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娑婆世界是如此,在極樂世界他演說苦是怎麼演說的呢?有住就是苦,大家想想,有住,就是只要你有住,有分別,以往我們講到的惑苦力所感,惑業苦,住就是分別。

只要你在萬法中,如果是在極樂世界,你想想,他稍微有一念住,比如說住到說我現在在極樂世界,那他馬上就不能夠一頓飯的功夫去他方世界,因為他住在這,就因為不住,所以沒有苦,自在,隨心所欲解脫嘛,是這種層面啊,這叫做苦法。知苦就不住了,極樂世界天人在人家的那種修行層面是馬上意識到這是苦,就脫離,就放下。不是從我們這還想半天真的苦嗎?生出來是難受,慢慢地變老也挺痛苦,不容分說的。

其次是空,按理說,我們這也是修空法,可是在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修空法有一個特別大的弊病,大家都知道萬法皆空,都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可是只要去修空法,必然會墮入到斷滅空,就因為真的有個空。你看阿羅漢都是犯這個毛病,所以在《般若經》裡面都有這麼一個句話說,行者世人但觀畢竟空,必墮邪空,就是我們這個世界的障。

而佛在後來又講到了,有的人執著有,像須彌山那麼大,只要你執著空,落了像芥子那麼一點點,他都沒辦法化,度化不了。那麼極樂世界這種空是什麼呢?是知空馬上就不執著了,不但知道空是空的,而且還知道空也是空,萬法是空的,知道萬法之空也是空,空亦復空。人家那修空,空法就是即刻就來一個畢竟空,無所得。我們這修空,你分析,叫析色見空,要推比、度量、分析了以後,慢慢一條一條才知道,慢慢地眾緣和合的,在那當體就是空的。不怕你這麼多的黃金為地,七寶行樹,寶台樓閣,動波說法,如幻如化,沒有一毫執著,沒有一毫住、分別。

第三個,無常。那我說一下,大家想,我們這說,因為執著是常的,所以說極樂世界才觀無常法,但是人家觀無常法,觀是怎麼觀呢?就用觀無常來定位無常才是常。始終就隨心所欲,就跟隨風起舞一樣,不斷地變現,念念不停,他已經適應了這種常態,所以正好才住到涅槃的常樂我淨之中,真正地見到這個常法了,緣起性空的常法。

那我們在這個世界的話,你看,無常因為是生命的常態,但是我們這裡是不會承認它,不想面對它。極樂世界的話,就是隨這個無常就真的跟紛紛起舞一樣,恆守這個無常,他就覺得無常才是常。現在我們想想,一個無常就把我們給困住了,很多修行人,稍微修了一下,一旦無常現前他就倒退了,本來是一種說法的好境界,他受不了。人人皆如此,我自己也在這個上面吃過大虧,就是不想接受無常。其實無常是一種最好的提醒,這裡稍微多說幾句。因為我們逃避無常,這以前有位大德也講過,就是說不清楚我們所處的真實情況,總認為,首先就認為無常只是偶爾的一種人生際遇而已,遇到逆境了,只要找到一種最佳的方法,我就可以避開,然後一勞永逸,這樣去排斥無常。

可是恰恰在我們排斥無常的時候,大家想想是不是就在排斥我們生活本身呢?因為我們的生活本身除了無常還有什麼,無常,念念不離這個,四季的更換,人事的代謝,身體、情緒、思想都在變化之中,就不過是人生的,它不是一段人生的過渡期,它是整個人生,不管你願不願意,都是人生伴隨著,這就是無常。可是問題是什麼呢?無常就會粉碎我們的安全感,確定性,依賴不了,所以說本來以為相伴終身的人,他一定要最後生死離別,本來以為健康的身體,有可能馬上明天就生病,而且是大病,這個時候,一帆風順的事業轉眼就破產,都接受不了,修不了這個無常法。

所以當我們意識到腳下馬上要踩空的時候,本能的就想趕緊抓住個什麼,那麼其實就這個時候,恰恰就是我們產生執著煩惱的時候,沒有東西能抓得住,接受無常,娑婆世界苦、空、無常,最後一個無我。你想,一旦知道無我的話,所有的煩惱就是跟桶底脫落,連根拔起一樣,還有誰煩惱?沒有了嘛,就徹底灑脫。但是我們這個世界可不那麼容易活的,時刻在提醒有我,你不能忘記,好好學習要天天向上,成家立業,給我娶妻生子,這都是你,你要幹的事,我必須讓你幹,爹媽說了,兒子要幹,兒女要幹。你看人與人見了還說你好,你是誰呀?那對你而言你就是我。拒絕的話,就是我不,有沒有我。求婚的時候,還是說答應我吧,離不開我啊,沒有無我狀態。所以大家除了注重我,還注重什麼?

可是極樂世界告訴各位,什麼都有,就沒有我,沒有我,根本解決了我的這個大煩惱,成道的大障礙,一切法無我啊。所以從這一點來講,整個極樂世界,佛說,菩薩說,諸上善人說,乃至這個一切的正報依報,光台樂音、風起雲行,一色一聲、一香一味、一觸一法,皆能一一說苦、空、無常、無我之法。你想熏習其他的法門都沒有,你想刻意地我說非得墮一下三惡道,體驗一下三惡道的生活,沒有機會,不給你體驗。所以在這種無別他想的自然熏習加持中,自然而然成道,就這麼想,這就叫做觀法。是為水想,名第二觀。

那我跟大家分享一下,就我們剛才講到這個水觀的時候,你看,從對於極樂世界的觀想延伸,就是從那收縮吧,不要說延伸,收縮到我們現前的境界,它這裡也在講說了苦、空、無常、無我,那我們在聽法義的時候現前就在起觀,就在作意,就在法隨法行,難不成觀法是非常微妙的,剛才我們在這個過程當中,大家發現沒有,我們好像在一念具足中進行兩土體系的同時修法。我不知道我說的這個你能聽明白麼?

就是說並沒有脫離了現前娑婆世界的苦、空、無常、無我的觀法,而又推遠了極樂世界的距離。在這個水想、琉璃想、地想的過程中,同時併駕齊驅,也有我們這個世界的觀法無我,觀心無常,也給鑲嵌進去了。你看這種觀法,妙不妙,就等於說不離當下的情形,而且又情系極樂世界。這個《觀無量壽經》裡面,真的佛講的法,這是一一給你設置的,他不允許下面講法的時候就開始做了,不能做他觀,就是不允許你在這個聖言量上挪動一點點,絲絲入扣地就要依著這個來,這裡面有密義的。

就等於說把這頓飯營養已經配備的已經不能有一點點差錯,非常合理,非常到位,真是跟景泰藍一樣,非常鑲嵌得特別到位,五彩斑斕,這就是觀法。所以這裡最後一句就總結是為水想名第二觀。在這個佛門裡面,還有一個楚石梵琦禪師,曾經做了一首詩,對於這個水觀,我在這裡給大家念一下,我們聽一聽,第一觀門名水觀,你看他這是把它安成第一觀,水成冰後作琉璃,金幢照耀珠無數,寶界分明事不疑,就是說等等種種這些事相你不要懷疑,就是這個樣子的,樓閣萬千如日朗,樂音八種好風吹,無常無我如何說,最後一句特別有意思,全佛全心更是誰。

你看當我們全情推進起這個微妙觀法的時候,全佛全心更是誰,還無常無我,還用你說嗎?哪裡有我啊?我不在的時候,去哪找常呀?所以這是第二觀,水觀,這觀在轉接承合的時候特別重要,希望我們回去能夠好好琢磨一下。雖然我們也許不太可能把這個《觀無量壽經》真正的嚴謹去觀,但是至少我們常讀、常誦、常熟,熏習,熏習再配以我們的信願行的話,我覺得你看以前我們這裡講堂的法師也講過,就是我們現在光扔給你一句名號,就越來越已經接不住了,確實接不住。那麼就給大家配以這樣的調料,這樣莊嚴起來的話,很可能還會別有效果,可以試試。那麼這裡總結一下上面所講的這個第二觀水觀,就是我們一開始是作水想、澄清、安穩、可平。

其次,變液成固體,液態成固體,水轉成冰。再其次,變冰為琉璃,再其次觀琉璃成大地。那麼在這個觀琉璃成大地以後,還要觀首先琉璃的內外映徹,其次再觀這個琉璃地下的寶柱成擎;第三,再讚地上的諸相莊嚴,地上就是地表上面的諸相莊嚴,上面的諸相莊嚴裡面也有四種:第一個是眾寶間廁其地,地上都是寶來裝飾;第二,寶出雜光,成諸樓觀,空中是由地上的寶引的光,在空中顯現的亭台樓閣,但是這些亭台樓閣都可以住人的,都可以安息、禪坐、講經、說法、論道;第三個,樓觀兩邊有諸華幢,你看這個樓閣千萬,百寶合成,於台兩邊,各有百億華幢。第四個,華幢上多有樂器演說妙音,一切的法音就是在亭台樓閣兩邊的這些樂器裡面自然而然發揮出來的。

這些情形,我們常說的,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當然咱們在這裡講一下說,不是說去做買賣的說這個材料怎麼樣,這個質量怎麼樣,貨比貨,就是不怕你不信極樂世界,就怕你從娑婆世界去對比,進入這個正思維。既然正思維,你設想一下,我們這個世界怎麼出現的呢?突然間有了個北京,它就在中國,我們在亞洲,在地球上,那麼北京有王府井,有西單,咱們現在在王府井,這叫錫拉胡同叫福慧慈緣,裝修成這樣,大家坐著。

這些場景,你要想想是怎麼出現的呢?它為什麼出現呢?憑什麼出現呢?雖然說什麼都不知道,可是它就出現了,而且我們已經身在其中。你如果能把這個問題真能搞清楚,極樂世界你信不起來,我都不信。推此及彼,一樣的道理,一樣的程式,一樣的公理,就因為你連咱們這你就沒有仔細搞清楚。所以你根本就不可能依照此而思維極樂世界的構成,因為它都是同步的。此既然如此,彼怎麼會無中生有呢?所以我們一一去觀法,都是為了跟極樂世界正在現前的狀態跟它去對接,記住還不是去創造。好,今天的法我們就講到這裡,請大家合掌。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生西方淨土中,上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好,阿彌陀佛,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