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四十四面,乙四、禪淨雙修,理事無礙。

這一科是正宗分的第四科,首先我們先解釋標題禪淨雙修,先解釋這個禪,這個禪具足來說,應該是翻成禪那。這個禪那它有兩個意義:第一個是靜,就是寂靜的靜;第二個是慮,思慮的慮。

什麼是禪那的境界呢?就是他要能夠靜,就是我們內心當中,要專一的安住在一個所緣境上,明靜不動叫做靜,這個是跟定相應的。其次這個慮,就是正確的思慮,這個正確的思慮就是一種觀,智慧,就是我們能夠觀察我空跟法空的智慧,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能夠觀察到諸法的真實相的智慧叫做慮,所以這個慮是就著智慧來說。

從這個意思就看出來,這個禪那裡面的內涵是有定、有慧;有慧、有定,是一種定慧等持的境界。

這個淨指的是淨土,這個地方的淨土,指的是信願持名,求生西方,就是一種修因證果,信願持名是約因地的修持,求生西方是一種果地的證得。

這個地方講雙修,什麼能夠雙修呢?理事無礙,這個理指的是理性,我空、法空的真如理;這個事指的事修,就是信願持名,求生西方。當然這個理也可以說是前面的那個禪字,雖然禪是有定慧,但是多分來說還是以般若波羅蜜為主,般若波羅蜜。

所以這個理是一種二空真如之理。我們的空性的理論,不要去障礙信願持名求生西方,雖然信願持名求生西方,也不要去障礙二空真如之理,這個叫做理事無礙。這兩個法在我們內心同時的運轉。一切法畢竟空,但是信願持名求生西方,雖然信願持名求生西方,還是觀一切法畢竟空,這兩個法在心中運轉的時候是沒有障礙的,彼此不互相障礙,這個就是理事無礙。

這個地方我們分兩科來說明:初、禪淨之別。二、禪淨雙修。先說明禪跟淨的差別的內涵,再說這兩個應該如何的雙修,先把這兩個分開來解釋,再合起來運作。

先看第一個禪跟淨的差別,我們請班長念一遍,大家請合掌。

乙四、禪淨雙修,理事無礙。分二:初、禪淨之別。二、禪淨雙修。今初。

丙一、禪淨之別

【禪者即吾人本具之真如佛性,宗門所謂父母未生以前本來面目。宗門語不說破,令人參而自得,故其言如此。實即無能無所,即寂即照之離念靈知,純真心體也。淨土者,即信願持名,求生西方,非偏指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也。有禪者,即參究力極,念極情亡,徹見父母未生以前本來面目,明心見性也。有淨土者,即真實發菩提心,生信發願,持佛名號,求生西方也。禪與淨土,唯約教約理;有禪有淨土,是約機約修。教理,則恆然如是,佛不能增,凡不能減。機修,須依教起行,行極證理,使其實有諸己也。二者文雖相似,實大不相同。須細參詳,不可儱侗。倘參禪未悟,或悟而未徹,皆不得名為有禪。倘念佛偏執唯心,而無信願,或有信願,而不真切,悠悠泛泛,敷衍故事。或行雖精進,心戀塵境,或求來生生富貴家,享五欲樂。或求生天,受天福樂。或求來生,出家為僧,一聞千悟,得大總持,宏揚法道,普利眾生者,皆不得名為有淨土矣!】

好,我們加以解釋。這個地方的大意,印祖他是分成兩個內涵來說明。先說明什麼是禪,什麼是淨土,再說明什麼是有禪,什麼是有淨土。先看第一段,把這個禪跟淨土的內涵加以差別。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第一段分兩科,先講禪,再講淨土,先看第一科。「禪者即吾人本具之真如佛性」。

這個是從教門的定義,什麼是禪呢?就是我們每一個人本具,就是這個禪不是修習而來的,是我們,不管修行不修行,他就是具足。

具足的禪是什麼內涵呢?

真如佛性:這個真就是真實不虛,真實不虛這句話,在佛法它的定義是說,就是這個法它不隨因緣而有所變化,叫做真實不虛,不隨因緣而有所變化。

譬如說,我們過去造了很多的善業,使令我們今生得到一個尊貴的人身,乃至於得到種種財富的果報。但是這種不應該說是真實不虛,因為你的人的果報,你的財富的依報,這件事情是會破壞的,等到這個勢力結束以後,你可能會因為下一個因緣,又出現一個天的果報,餓鬼道的果報,就是這個法的存在是會有變化,是一種欺誑性的,那就不能講真實不虛。這個真實不虛的意思,就是不管你因緣怎麼變化,它就是這種境界,這個叫真實不虛;如:恆常不變,它不會變化的。真實不虛而且恆常不變的一種佛性。這個佛者,覺也。它是一種靈靈覺覺的覺性。這個是不管你是不是修行,都是具足的一個佛性叫做禪,這個是約教門。

我們再看宗門怎麼說。

「宗門所謂父母未生以前本來面目。宗門語不說破,令人參而自得,故其言如此。」這個禪宗呢,它是不立文字,就是它不依止佛陀的聖教量,開悟的祖師,他能夠從他的開悟的那一念心裡面,講出一些話,講出一些語言文字,跟經論是不一樣,但是義理是相合的,這不立文字。

我們看宗門怎麼說,它說什麼是禪呢?「父母未生以前本來面目」叫禪。當然這是禪宗都是一種譬喻,就是我們在這一切的雜染因緣,還沒有成就之前的一個本來面目。這個本來面目意思就是說,這個法我們還沒有造作因緣,它就存在了,沒有造作因緣就存在了。

譬如說,我們現在得到這個人的果報,人的果報,我們凡夫有自性執,這個人身體就是我,你長得兩個眼睛、一個鼻子、一個嘴巴,你的內心有什麼樣的個性,你的色身有什麼樣的特徵。但是這個不應該說是本來面目,這個是過去的業力所創造的一個法,它已經不是本來面目,它是後來的業力創造出來,不算是本來面目,就是已經是成就以後。所以這個地方,本來面目,就是你還沒有假藉任何業力的造作之前的一個狀況。

當然禪宗講這個就是一種禪機了。所以說「宗門語不說破,令人參」,依止這個參,就思惟,你自己就悟入,所以它這個話就這樣子講:什麼是本來面目?什麼是真如佛性呢?印光大師最後一個總結。「實即無能無所,即寂即照之離念靈知,純真心體也。」這個禪它是我們一個純真的心體,一個真實的心體,這個真實的心體它是無能、無所。

《楞嚴經》把我們的心分成兩個狀態:第一個叫做攀緣心;第二個叫常住真心。

這個攀緣心的特性,就是我們的內心,認為我們這一念心裡面,有一個我存在,由這個我來創造種種的善業,或者是造種種的惡業,最後也是由我來去承受這種可樂、不可樂的果報,就是不管若因、若果,都是有一個造作者, 這樣子的心情就是攀緣心,它是隨順因緣而轉的。

這個常住真心的特色是無能、無所。就觀察我們這一念心裡面,是沒有一個常一的主宰。這個內心種種的變化,一下子起善念,一下子起惡念,這個都是因緣所生法,沒有一個我存在,沒有。那個沒有能所的不生不滅的本性,就是純真心體,這是第一個觀察,沒有能所的。其次呢,「即寂即照」。它的體性是寂的,這個寂是就體性,它有這個不變的體性。第二個它的作用是「照」,它有隨緣的作用,有這個照的作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這個寂指的是它的體性。

我們凡夫的攀緣心,它是不寂,有種種的煩惱,有種種的業力,有種種的果報,我們煩惱的這個惑業苦,它是不斷流動的。這個唯識學怎麼形容我們的攀緣心,它說:陀那微細識,習氣如瀑流。就是我們每一個人,有這個我的思想這件情事,習氣如瀑流,就像那個瀑布一樣,不斷的流動,一下子起善,一下子起惡,由善的念頭創造善的業力;由惡的念頭創造惡的業力,剎那剎那在生滅。這個不應該說是寂,這是不寂。

這個就是把我們真心跟攀緣心簡別出來,它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這個照呢,應該說是簡別二乘;前面的寂是簡別凡夫。二乘人他這個清淨心是寂了,他那一念心跟我空的真如相應以後,他整個三界的惑業苦完全息滅。完全息滅呢,但是他不照,他不能夠生起這個八相成道、月映千江、百界做佛,他不可以,他不能夠生起作用,所以這個照是簡別二乘人的性情,二乘人那個心是偏空的。我們可以從這個寂又照、照而寂,去體會我們的真心是什麼境界,它是一種離念靈知的純真心體。

關於這點我們看看《楞嚴經》怎麼說,我們看附表第十一。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我們根據《楞嚴經》的理論,把所謂真心跟妄想,我們來做一個簡別。這個《楞嚴經》,「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消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這句話是在讚歎《楞嚴經》的說法主跟所說的法。「妙湛總持不動尊」,是讚歎佛陀,能說法的人是妙湛、是總持、是不動尊。這個佛陀他怎麼樣呢?他能夠說出「首楞嚴大定」的法門。「首楞嚴王世希有」,這個世間上是稀有難得的,你說你能夠教人家佈施、持戒,這件事情不應該是稀有難得;但是你能夠教人家修首楞嚴大定,這件事情稀有難得,唯佛出世才有的。他有什麼樣的稀有功德呢?「消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這種首楞嚴大定,在那一念心一運轉的時候,把我們無始劫來的顛倒跟罪業,一念之間就完全破壞,「不歷僧祇獲法身」 ,不必經過三大僧祇劫,它這是頓超的法門,不歷僧祇獲法身。

但是它有一個關鍵,在《楞嚴經》上說,你要修首楞嚴大定,一定要把妄想跟真心簡別出來,因為修首楞嚴大定,它的依止,是以不生滅為本修因。所以你一定要知道,你內心當中,什麼情況是隨順於攀緣心;什麼情況是隨順於不生滅心。

譬如說,現在有兩個朋友,一個朋友是帶我們去到惑業苦的境界,一個朋友是帶我們到佛的境界,我們希望到佛的境界,我們必須把這兩個朋友的特徵認清楚,這個朋友是長得怎麼樣,我到時候就知道,現在這個朋友來,是一個壞的朋友;現在出現的是好的朋友,應該依止。這是一個不好的朋友,我應該驅除。

所以我們剛開始在 《楞嚴經》前面的三卷半,佛陀很認真的發明妄想的形狀、真心的形狀,破妄顯真。這一段是這三卷半的一個精要的地方。我們看看第一個「即妄顯真」。

附表十一  —  真如佛性

(一)即妄顯真

[阿難: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死、生,了無所得。]

好,我們看它的內涵,先看第一段、總標。「阿難」,佛陀講完三卷半以後,招呼一聲阿難。他說:你現在還不明白這一切的法,這一切指的是一切的因緣所生法。一切的因緣所生法,這以下講兩個譬喻,來譬喻這個法的相狀:因緣所生法是一種 「浮塵」。就是在虛空當中飄動的灰塵,這個是譬喻我們的色法。這個色法,人有人的尊貴的相狀;三惡道有三惡道這種下劣的相狀。這種相狀是隨著業力,有這種去來流動的相狀,有去有來有流動叫做浮塵。這個風一吹,往東邊吹,這個灰塵就往東邊飄;往西邊吹,這個灰塵就往西邊飄,就是這種流動,這是一個譬喻。

其次,「諸幻化相」。這個幻化,它的意思就是,這個魔術師他手上的手帕,他一下子就變出一隻兔子,一下子就變出一隻貓,一下子就變一隻狗,這種生滅變化,指的是我們的心法。我們的心就是一下子起善念,一下子起惡念。這個各式各樣的內心隨著境界有任何的變化,就是諸幻化相。

前面的是譬喻色法,這個是心法,就是把因緣所生法,以色、心二法來做一個說明。

不管是色法心法都是「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就是它是無常的。這個無常我們前面也說過,可以用約一期的生命來觀察。譬如說,我們這個人的果報,人的色身,人的內心狀態;你下輩子你變一個畜生,變那個畜生以後,你有畜生的相狀,有畜生的想法,你的思想也不同,這個是約一期的生命來說,無常。也可以約一剎那,就微細來說呢,我們前一剎那的色身,前一剎那的內心,跟下一剎那的色身,下一剎那的內心,也是不同!這個就微細,「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一切的法,它是流動的,是變化的,所以講「當處出生,隨處滅盡」。

這個是把因緣所生法,做一個攏總的說明, 這以下以相跟性,從兩個角度來觀察。

「幻妄稱相」。從它的假名假相假用來說,是因為從它的暫時的顯現的情況,從因緣上,這種幻化的因緣上,我們安立的這個假名假相假用。說這個是一個人,這是一個鬼,這是一個畜生。畜生有畜生的相狀,畜生有畜生的假名,畜生有畜生的作用,這個叫做「幻妄稱相」。因為從世俗諦,我們必須要建立假名假相假用,使令我們來認識它、來區別它,這是從一個相的角度來看因緣所生法。

其次,「其性真為妙覺明體」。

假設我們從體性來觀察呢,它是一個妙覺明體。這個妙覺明體,古德解釋這句話,是從兩方面:

第一個是妙覺之體;第二個是妙明之體,一個覺;一個是明。

這個妙呢,是不可思議的意思,不可思議,不是凡夫所能夠理解的。這個覺是相對於迷,迷惑顛倒來說的。這個明是相對於黑暗來說。它是一個覺而不迷、明而不暗,一方面覺,一方面能夠光明;一方面光明、一方面覺,這個是約體性來說。這個是我們可以從它的相狀,可以從它的體性,來觀察這些因緣所生法。這一段的意義告訴我們這樣子觀察,這是一個總標。

其次,我們再看第二段、別釋。別釋裡面,就各別把這個相跟性的內涵開展出來。先看相。

「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這個就是因緣所生法,就是色法跟心法的開合不同。如果我們開心合色的話就是五陰,開色合心就是六入跟十二處,這個色心具開就是十八界,其實就是一個色法,一個質礙的色法,跟一個明瞭性的心法。

這些色心諸法,從相狀來觀察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這是說十法界,我們把法界分成十法界,這個十法界都是由色法跟心法所構成。

佛菩薩的法界的色身,無量光明、無量相好莊嚴,他那一念心也是特別的清淨莊嚴。人天的法界就是雜染,但是相對於三惡道來說,他的色身還算是尊貴身。他那一念心呢,至少多分來說是善心多、噁心少。這個三惡道那個相狀,就是一種苦惱下賤的相狀,那一念心也是煩惱多、善心少。

這些的色心二法是怎麼有呢?

「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就是你過去業力的熏習,無明緣行,行緣識,就是你過去的煩惱罪業的和合,就創造了一個三惡道的色心;由這種善業的和合,就創造一個人天法界;乃至於我空法空智慧的和合,就創造了四聖法界的色心,這些都因緣所生法的。這個是從相狀來簡別十法界的差別,就是從相狀上,我們應該肯定,從因果上來說,十法界是有差別的,有殊勝、下劣的差別。我們再看這一切的差別當中,有一個不差別的本性,看體性。

「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我們凡夫的世界,就是隨這個因緣所生法,隨這個境界,就是變化。好的境界,我們快樂;不好的境界,我們苦惱。

佛陀告訴我們說:你不應該去觀察這個相狀的變化,你應該去觀察什麼呢?

「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就是說,這一切的生滅,這一切的去來,它的本性就是這個如來藏性。這個如來藏性是什麼情況呢?「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它的體性是常住不動的、妙明的,是不動的、是遍滿的,這叫做「妙真如性」,這個不可思議的真如性。

所以說,假設我們從本性來觀察,這個真常的本性來觀察呢,我們會發現這個十法界的這種去來,或者是迷悟、生死,這種變化的法都是不可得。我們從清淨心的角度來觀察這些去來,或者是迷、或者是悟、或者是生、或者是死,這些都不可得,這個不可得那個本性,就是我們依止處,清淨本性。

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我們想要修一切的法門,這個首楞嚴大定,你要先把這個不生不滅的本性,依止語言文字先理解它,就是名字位,先了解它,你才能夠依止。

這個不生不滅的本性,在禪宗有一個公案說:有一個禪師,這個禪師他看到一個老和尚,就跟他頂禮。這個老和尚也是一個老禪師。這老和尚就謙虛說:莫禮老朽。你不要頂禮我這個老朽,就我這個色身是老病死的,你不要頂禮,莫禮老朽。這個禪師就回答說:禮非老朽者。這個禪師是開悟的人,他說:我是頂禮那個非老朽的。就是說,表面上我是頂禮你的色身,其實我是頂禮你的清淨本性,那個非老朽者。就是說,你現在的色身是剎那剎那變化,你現在的內心是剎那剎那變化,我不是頂禮你這個人,我是頂禮那個在一切剎那變化當中,不剎那變化的那個不生滅心,我是頂禮那個禮非老朽者。

所以開悟的人,他就是會往道上去會。所以你可以看的出來,一個人內心是站在什麼角度在做事情,看得出來。我們凡夫的心,是站在一種攀緣心,那個禪師他做一件事情,他的內心,那個腳跟所站的位子是不生不滅的,他不會被因緣所生法所動搖的,禮非老朽者。

不過這個地方,我們也不要以為你離開了攀緣心,而有一個真心,不是這個意思的。

在天台宗有一個圓教名字位,古德講一個偈頌,來說明這個名字位的境界。

他說:「方聽無生曲,始聞不死歌,今知當體是,翻恨自蹉跎」。所以這個人「方聽無生曲」,哎呀!我現在知道這個無生的道理,過去就是被這個生滅變化的境界所轉了,我一天到晚顛顛倒倒的。「始聞不死歌」,喔!我終於在一切的老病死當中,找到一個不老病死的法。「方聽無生曲,始聞不死歌,今知當體是,翻恨自蹉跎。」原來當體就是你現在這一念東去、西去,到處攀緣的心,它的本性、它的本來面目,就是那個「無生曲」,就是那個「不死歌」。可是我們沒有迴光反照,「翻恨自蹉跎」,冤枉,無量劫來就是被這個攀緣心帶著,在三界裡面流轉,真是冤枉,現在知道。我知道以後,就不要隨順攀緣心而轉。

所以這個地方,你應該體會、體會,就是這個「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就是我們應該從這種生滅變異的相狀當中, 去找到一個不生不滅的本性,這個是第一段的「即妄顯真」。

我們再看第二段「嘆德勸修」。這樣子依止不生滅心有什麼好處呢?好我們看《楞嚴經》的說法。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阿難!汝應將此妄想根元,心得開通,傳示將來,末法之中,諸修行者。令識虛妄,深厭自生,知有涅槃,不戀三界。】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這第一段。在流通分當中,佛陀告訴阿難說:你應該,你現在進到首楞嚴大定法門是開悟,所以能夠講出那個偈頌,來讚歎首楞嚴大定,你不應該只有自受用,你應該把這種妄想的根元,跟心得開通的這個法門傳示將來。

這個《楞嚴經》它發明兩個內涵:第一個是妄想,妄想根元,就是攀緣心,當然這個攀緣心是以我為根本,就是有一個我才會攀緣的;心得開通是無我、無我所的真心,那個不生不滅的本性。你應該要把這個妄想跟真心這個內涵,在將來佛陀滅度以後,把這個法門流通出去,在末法時代眾生一片的黑暗當中,這種清淨的光明的法,你要能夠傳承下去,這個很重要的。

為什麼呢?

「令識虛妄,深厭自生,知有涅槃,不戀三界。」

使令這些顛倒的眾生,知道我們這一念的攀緣心是虛妄的,使令我們生厭離。就是我們無始劫來為什麼會惑業苦呢?不是上帝創造的,是因為我們老是喜歡依止我們的攀緣心的自體流轉,怎麼辦呢?「知有涅槃,不戀三界」你應該知道在這個生死當中,有一個不生不滅的涅槃,就在我們的心中,使令我們能夠「不戀三界」 。

這個是佛陀囑咐阿難尊者,來流通這個首楞嚴大定的法門,這樣子流通有什麼好處呢?看第二段。

「阿難!若復有人,遍滿十方,所有虛空,盈滿七寶,持以奉上微塵諸佛,承事供養,心無虛度。於意云何?是人以此施佛因緣,得福多不?」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這是說明弘傳這個法門的功德。

先做一個比況,說:有一個人,這個人發了大悲心,他以遍滿十方虛空的七寶,這麼多的七寶,充滿虛空這麼多的七寶,用來佈施,佈施誰呢?「持以奉上微塵諸佛」。佛是一個最殊勝的福田,以這麼殊勝的珍寶,來供養這麼殊勝的福田。是用什麼態度來供養呢?「承事供養,心無虛度」就是身、口二業是非常的恭敬,內心的意業也是一樣,沒有虛度,念念相續,無有疲厭,身口意都是非常的恭敬。以這樣殊勝的心態,來供養微塵的諸佛,阿難!你想一想看,這個人「以此施佛因緣,得福多否?」這個人得的福報是多、是少呢?我們看阿難回答。

「阿難答言:虛空無盡,珍寶無邊。昔有眾生,施佛七錢,舍身猶獲轉輪王位。況復現前虛空既窮,佛土充遍,皆施珍寶,窮劫思議,尚不能及,是福云何更有邊際。」阿難說:能夠佈施的法,是虛空無盡的珍寶,下面先講一個例子說:過去有一個眾生,他只有佈施佛陀七錢,這麼少的錢,他舍身以後,就得到轉輪王位,因為這個佛是無上福田,少數的業力,就能夠得到大的果報。「況復現前虛空既窮,佛土充遍,皆施珍寶。」何況這個人,他用這種虛空的珍寶來供養,所以說,這個福報是「窮劫思議,尚不能及」,你用一劫的時間來思惟、來算計,這個福報是算不完的,所以說,總結:「是福云何更有邊際?!」這福報是不可思議的,不可思議的福報。

先把這麼大的福報標出來,這以下再加以比況,我們看佛陀對阿難尊者的回答。

「佛告阿難:諸佛如來,語無虛妄」。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佛陀要講一些不可思議的境界的時候,先說明佛陀是無量劫來不打妄語的。佛陀說的話是不增不減,就是真實語。佛陀講的話,也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就是實際的情況是怎麼樣,佛陀就怎麼說,佛陀如是知如是說,他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所以佛陀的話是沒有虛妄語。

這以下,佛陀就把他內心所照見的這種真實境界說出來。

「若復有人,身負四重,十波羅夷。瞬息即經此方他方,阿鼻地獄,乃至窮盡十方無間,靡不經歷。」說有一個人,這個人過去是一個顛倒的境界,隨順攀緣心,遇到惡因緣就做了錯事了。什麼錯事呢?「身負四重,十波羅夷」,他把這個聲聞戒的四重戒完全破壞,菩薩的十波羅夷也破壞,就造了這麼重的罪業。這個罪業的力量,馬上就要牽引他到此方,或者他方的阿鼻地獄,「乃至於窮盡十方無間」,不但一個阿鼻地獄,一個阿鼻地獄受完以後,這個阿鼻地獄成住壞空壞了以後,又到另外一個阿鼻地獄去,就是十方無間的地獄都要去經過。因為這個人罪業太重,四重、 十波羅夷都破壞了,這一個身心,他結集這麼大罪業的人。

這個人後來有一點改變,什麼改變呢?

「能以一念,將此法門,於末劫中,開示未學。」這個人他學習了首楞嚴大定的法門。學習以後,他能夠理解,而且生起信心,決定的信解。這一念的決定信解,他不但是一念的信解,他能夠以一念的短暫時間,把這個法門在末法時代,在眾生的黑暗顛倒當中,「開示未學」。就在這個無明當中放出一道光明,把佛陀所傳承的這個首楞嚴大定法門,把它給弘傳出去。

這樣子他會有什麼樣的情況呢?

「是人罪障,應念銷滅,變其所受,地獄苦因,成安樂國。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千萬億倍,如是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這是首楞嚴大定的功德力。就是說,他以這個一念的相應,這個破惡來說,他所結集的四重、十波羅夷的罪業,「應念銷滅」。就在他依止不生減心那時候,那一念的光明出現的時候,這個四重、十波羅夷就完全破壞。變其所受的「地獄苦因,成安樂國」。不但是把這個罪業破壞,他還能夠往生到佛的淨土去,這個是約破惡。那約生善呢,「得福超越前之施人」,他的福德力,超過前面的財施,就是這個法施的功德,「百倍千倍,千萬億倍,如是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所以這個般若波羅蜜的功德力是不可思議,的確不可思議。

這個地方是說, 這個首楞嚴大定,我們以不生滅心為本修因,我們講說「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這個世間上的法是假藉因緣而生的,不是自然有的,也不是有一個自性執的。

這個因緣生呢,我們要從雜染的因緣來說,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就是說: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我們整個罪業的結集,創造者是無明,也是由無明來攝持這個罪業。你現在就棄舍無明,棄生滅守真常,你現在依止清淨的本性,這個時候,你的罪業沒有依止處,就:此滅故彼滅、此無故彼無,心若滅時罪亦亡。

所以這個首楞嚴大定,它是這樣子,我們凡夫要不知道首楞嚴大定能懺除罪障,也不錯,你就認為有一個我,我過去造了很多的罪業,我現在拜佛,把我的罪業給消滅掉,這樣也不錯。但是你這樣子,枝末,從這個枝葉上來懺罪,這個是要很多時間,很多的辛苦。

你能夠觀察:「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你觀察你這一念心是清淨本然,離一切相,依止這個不生滅心來懺罪,你是從根本上把罪業給破壞掉。所以這個般若波羅蜜的力量太大,它能夠加持前面的一切善法,能夠達到這種功德力。這個地方是佛陀講完《楞嚴經》以後,讚歎這個首楞嚴大定的法門。

[師答]:微細陀那識,陀那就是阿陀那,就是阿賴耶,它的流動是微細的。陀是陀羅尼的陀。

「能以一念, 將此法門」 , 這個 「一念」 是什麼樣的標準呢?

天台宗它把這一念的相應,劃分成六個次第:

第一個是「理即」。

就是說,你這一念心本來是有清淨的心,但是你不承認,你也不了解。整天隨順你的妄想流動。當然你這一生也可能造一點善業,去得一點可樂果報, 但是究竟是不究竟的,這是一種愚癡的眾生,這個叫理即;第二個是「名字」,名字即。

「名字即」這個人,他能夠從這個名字,就是從這個經論的語言文字裡面,知道「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當然他不是這樣念過去,他能夠生起決定的信解,能夠把這個法承當下來。乃至於內心當中能夠隨順,就是說,他能夠了解這一念心是清淨本然,這一切的煩惱罪業都是如夢如幻,他從這個語言文字裡面得到信解,這件事很難得,名字位;第三個是「觀行位」。

這個觀行位有禪定力,前面的名字位,是一種散亂心的聞思的智慧,到了觀行的時候,那有禪定的,就是修慧的境界;乃至於相似,這一念的相應跟真如理是相似的;

乃至於分證,這見道位,見到那一念心,跟清淨心契入了;最後究竟,完全開展出來。

應該說是六即,應該是六個次第。六個次第,我們應該可以先從「名字位」去得到。

蕅益大師他臨命終的時候,就公開的表達:「名字位中真佛眼,不知畢竟付何人」。他臨命終之前,他的徒弟說:師父你老人家一生研究天台教觀,你為你自己判教一下。他說:「名字位中真佛眼」。不過印祖是認為他謙虛,不應該只有名字位。他就「名字位中真佛眼」,就是名字位。「不知畢竟付何人」,我所覺悟的真理,我不知道誰能夠得到,我就是講了那麼多的《蕅益大師全集》,誰能夠得到,這不可而知。

這個三世諸佛所傳承的首楞嚴大定的法門,不知道能夠付給誰,但是他自己是「名字位中真佛眼」,就是開佛知見,把佛陀的智慧給開展出來。

[師答]:「方聽無生曲,始聞不死歌,今知當體是」,當體就是你現在打妄想的心,就是不生滅心,翻恨自蹉跎。不是離開了你這一念妄想心,你找一個不生滅心,不是的。

所以外道跟二乘人,以大乘佛法來說是錯認消息的。為什麼呢?

他認為這個第六意識的攀緣心不好,為什麼不好呢?這一念心起禍是它、造業是它,它就是跟煩惱相應,創造很多的罪業,使令我們去得生死的痛苦果報。那怎麼辦呢?他以這個禪定,外道是禪定,阿羅漢是好一點,在禪定當中,又加一個我空智慧,就把第六意識給完全息滅,就是無想定跟滅盡定。

但是以大乘佛法來說,這個是錯損菩提了,因為這個第六意識是生死的根本,也是菩提的根本。

所以佛法是轉識成智,你要能夠把你這個生滅變異的第六意識,經過佛法這種文字的熏習,去找到一個不生滅心,然後你依止不生滅心,轉過來,此滅故彼滅,此無故彼無。第六意識修觀,來息滅這個無明,你不是把第六意識給息滅,不是。所以「今知當體是」,就是你這一念當體就是!「翻恨自蹉跎」,冤枉,過去認賊作父,我現在不要再隨順攀緣,不應該再隨順。

這個是一個很重要的法門,你在念佛當中,修持當中,你知道這個不生滅心,對你懺除罪障、積集資糧,有很大的加持力,般若波羅蜜這個法門力量太大,你一天到晚只知道修福報,依止攀緣心,你不知道要修到什麼時候才能成佛。

佛法是強調智慧、強調光明,這是一種頓超的法門。

好,我們再回到講義來,我們看第四十五面。前面是講到這個禪,主要是講這個不生滅心,這個禪就是我們的不生滅心,這以下就說明淨土。

「淨土者,即信願持名,求生西方,非偏指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也。」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前面的禪是約理性,就是離一切相,不生不滅的理性。這個淨土是從緣起上,就是信願持名,求生西方。信願持名是約因,求生西方是約果,就是由這個清淨的因,去得一個清淨的果。不應該只是偏指「唯心淨土,自性彌陀」。禪宗有時說,什麼是淨土?什麼是彌陀呢?就是我這一念心清淨,當下就是淨土;我這一念心清淨,我就是彌陀,是這種思想。當然這樣子講,理論上也對,但是淨土上來說,西方淨土,我們多分來說,是建立在「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我們是從因緣上,應該要肯定,在緣起上有一個阿彌陀佛,有一個正報、有一個淨土的依報存在,不應該只是講心性的境界而已,所以這個淨土是從緣起上來建立。

這是講到禪跟淨土內涵的差別:禪是約理性;淨土是約緣起。所以這個內涵是應該有所不同。

我們再看有禪跟有淨土的定義。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有禪者,即參究力極,念極情亡,徹見父母未生以前本來面目,明心見性也。」這個有禪,就是前面的禪跟淨土是約教量,這個是講證量。

什麼標準叫做 「有禪」 呢?就是你能夠 「參究力極」,到了「念極情亡,徹見父母未生以前本來面目」,所謂的「明心見性」。這個明心見性,所明的心、所見的性,當然不是攀緣心,這個時候見到的心性是不生不滅的心性,要達到有禪起碼是圓教名字位,聞經達理、斷疑生信,完全生起堅定的理解,相信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對這個法一點都不懷疑,這個叫做有禪。

「有淨土者,即真實發菩提心,生信發願,持佛名號,求生西方也。」這個是「有淨土」,你發了菩提心以後,能夠修因,能夠把這個因求生西方,這個就有淨土。我們再看下面,這以下做一個比較。

「禪與淨土,唯約教約理;有禪有淨土,是約機約修。」所謂的禪跟淨土是約著教法、約著理法,這個是從教量上來說。有禪有淨土,就是你從根機、從修證上來說。

所以說就著禪跟淨土,「教理,則恆然如是,佛不能增,凡不能減」,這個是理論是宇宙間的真相,佛不能使令它增加,凡夫也不能使令它減少,這個是約教量。但是這個證量呢?「依教起行,行極證理, 使其實有諸己也」這個內心當中,是不是生起有禪跟有淨土的功德,就是要你去實修,才能夠使令內心生起,使有諸己就是一種心中的功德,這個約證量。

所以, 「二者文雖相似, 實大不相同。須細參詳,不可儱侗。」這兩個不太一樣。我們最後做一個總結。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倘參禪未悟,或悟而未徹,皆不得名為有禪。」所以我們講: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這個有禪的標準是很高的,怎麼說呢?「參禪未悟」雖然有參,但是沒有悟;或者有悟,悟的不徹底,都不是有禪。

這句話我們看《六祖壇經》,這個六祖惠能大師,他在家是一個很窮苦的人家,賣柴火。他有一天把這個柴火送去給客人,這個客人誦《金剛經》,他聽了以後,就觸動他的善根,過去栽培這個般若波羅蜜的善根非常的強,可能福報比較薄一點,所以貧窮。他一聽到這個《金剛經》的文字以後,他就有點體會,就問這個客人說:「你誦什麼經呢?」說:「我誦《金剛經》。」問:「你這個《金剛經》是哪裡得到呢?」「我是從五祖大師那個地方,黃梅。」這個六祖大師就去參訪五祖。參訪五祖以後,五祖看這個人的善根很深,就要磨他的習氣,要他到廚房去工作。

五祖大師準備要傳法,就把所有的住眾全部集合起來。古時候的傳法是各憑本事的,哪一個人有真實見地就得法。說:我們現在誦一個偈頌我看看,哪一個人是真正是內心有消息,哪一個人還在顛倒當中,一看就知道,你們把內心的境界表達出來,去講一個偈頌出來,道一句。這個時候,兩個人把這個偈頌給獻出來,一個是神秀大師,他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這句話看得出這個人是一個很用功的修行人, 「身是菩提樹」,我們的菩提智慧要假藉色身,你為什麼能夠拜佛?要色身拜佛。你為什麼能夠誦經呢?也是要身。這個菩提樹它能夠生起菩提果。「心如明鏡台」,我們這一念心就像鏡子一樣。怎麼辦呢?「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你經常要保持這個鏡子的乾淨,要煩惱起來馬上對治。從這個偈頌看起來,這個人是沒開悟的。我們簡單講,這個人思想已經有一個「我」,「心如明鏡台」,有這個明鏡台怎麼辦呢?「我」不要去造惡業,經常保持這個「我」不要去造惡業,多造一點善念,「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很好的,他能夠悟到這個善惡的業果,但是不應該說他是發明心性,不應該這樣講。誰發明心性呢?

惠能大師也講出一個偈頌,「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個人是開悟,「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個偈頌裡面看得出來,這個人內心是有消息,後來五祖大師就把這個法傳惠能大師。

所以有禪就是有一個標準的,一定是要「發明心性」。這個是印光大師把有禪的標準講出來,什麼是有淨土呢?

「倘念佛偏執唯心,而無信願,或有信願,而不真切,悠悠泛泛,敷衍故事。或行雖精進,心戀塵境」。

三種情況都不能說有淨土:

第一個「偏執唯心」。

唯心淨土,心淨國土淨。這樣子的話既然你的心清淨,當下就是淨土,當下就彌陀,你沒有一種要歸依的心,沒有一種要求生阿彌陀佛國的心,這樣子沒有信願,是不構成淨土,淨土要信願持名。

第二個「或有信願,而不真切」。

有信願,但是內心當中沒有真切。怎麼說呢?「悠悠泛泛,敷衍故事」,你說歸依彌陀,又沒有真實歸依,說求生阿彌陀佛國,那個念力又不決定。有時候想一想,人天可樂果報也不錯!這樣子,內心當中不真切,這也不是有淨土,這個還不算是有淨土。

第三個「或者行雖精進,而心戀塵境。」

你這個人很難得,拜佛、念佛很精進,但是你內心當中心戀塵境,沒有真實的發菩提心求生淨土,貪戀五欲的境界。

怎麼說呢?這以下有三種情況:

(一)「或求來生生富貴家,享五欲樂。」你想說:哎呀!我現在出家修行,持戒、拜懺不可思議,怎麼說呢?來生得到富貴家,享五欲樂,你內心當中有這種思想。

(二)「或者求來生生天。」我應該要做天王、做忉利天王、四天王來享這個天福樂。

(三)「或者求來生出家為僧,一聞千悟,得大總持,宏揚法道,普利眾生。」你知道這個五欲是有種種的過患,使令我們增長罪業的,你不希望生到人天,希望出家。在自利方面, 希望能夠 「一聞千悟,得大總持」,有這麼高的智能。在利他方面,能夠「宏揚法道,普利眾生」,你又能夠廣結善緣,把你所說的法弘揚出去,成就自利、利他的功德。

但是「皆不得名為有淨土!」這個都不能說有淨土,因為你沒有一種決定的信願,沒有一種臨終決定必往生西方的信願,就是你的內心當中,有所夾雜都不叫有淨土。

這是把有淨土跟有禪這個標準,印光大師明確的劃出一條線。就是你衡量看看,什麼是有禪?什麼是有淨土?這是兩個標準出來。

所以這個禪,也可以說是從二空的真如理性上來說的,就是我們這一念的不生不滅的、無我無我所的清淨心。這個淨土是約著我們信願持名而求生淨土,這種修因、證果來說。所以這個地方是把禪跟淨的差別給標出來。

[師答]:在大乘的角度,我空、法空是要同時達到的,它不是次第。就是說一空一切空。他不是先觀我空,再觀法空,這是小乘的觀法。大乘佛法是直接的從根源上,一空一切空,我空跟法空是同時悟到,他的根器比較利,他同時看到我空,也同時看到法空。當然這個跟教理有關,他所學習的教理。如果你學習阿含經論的話,你可能會先見到我空,如果你從阿含經論去聞思的話,你會先見到我空;如果你熏習的是大乘佛法,我空、法空是同時到達。

好,我們再看丙二、禪淨雙修。前面是把禪跟淨的內涵,把它給差別,這個地方講,我們怎麼能夠禪淨雙修呢?我們看印祖怎麼說,我們把它念一遍,大家請合掌。

丙二、禪淨雙修

【至如禪宗,若單提向上,則一法不立,佛尚無著落處,何況念佛求生淨土。此真諦之一泯一切泯,所謂「實際理地不受一塵」,顯性體也。若確論修持,則一法不廢,不作務即不食,何況念佛求生淨土。此俗諦之一立一切皆立,所謂「佛事門中不舍一法」,顯性具也。必欲棄舍俗諦而言真諦,則非真諦也。如棄四大五蘊而覓心性,身既不存,心將安寄。若即俗諦以明真諦,乃實真諦也。如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即四大五蘊而顯心性也。此從上諸祖密修淨土之大旨也。】—  與體安和尚書  —

好,我們加以說明,先看第一段、禪宗的境界。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至如禪宗,若單提向上,則一法不立,佛尚無著落處,何況念佛求生淨土。」在禪宗,如果「單提向上」,就是正念提起來的時候,禪宗它是把一些枝枝葉葉都不要,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它就不要什麼枝枝葉葉的,它就是這一念心,直接去契入法性,單提向上。這個時候一法不立,觀一切法畢竟空、無我無我所的時候,一切的法都不存在。

「佛尚無著落處,何況念佛求生淨土。」就是這個無上尊貴的佛,都沒有這方面的執著,沒有一種成佛的分別,哪有什麼說「念佛求生淨土」,這樣子的分別,沒有。如果說單提向上的話。這個是「真諦之一泯一切泯,所謂『實際理地不受一塵』,顯性體也。」就在這個真空的理性來說,「一泯」,這個泯就是泯滅,一空一切空,這個「實際理地不受一塵」。

禪宗的開悟祖師,他的內心的確是「實際理地不受一塵」,這「不與一切萬法為伴侶」的境界。譬如說,有一個人去參訪雪峰禪師。到了以後,就跟雪峰禪師頂禮。雪峰禪師說:「你從什麼地方來?」「我從南方來」,從南方來到北方參訪雪峰禪師,很遠。這個雪峰禪師說:「哎呀!你一路辛苦。」這個參禪的人說:仰慕道德,不憚辛勞。這句話也是說得好,說我是仰慕你這個雪峰禪師的道德,所以我不怕辛勞,翻山越嶺,從南方趕到北方來參禪,來跟你參訪,仰慕道德,不憚辛勞。這個雪峰禪師說:「汝猶醉在。」所以這個禪師講話,一見面就是有機鋒,你這個人還是一個顛倒境界,汝猶醉在。他講完這句話,就到房間去,把門關起來。這個人他搞不清楚,這個禪師講什麼話,就請求禪師再跟他開示,再講多一點。這個禪師出來又講一句話說:「出去」。出去以後,又進到房裡去。

這句話怎麼說呢?這個參禪人說:仰慕道德,不憚辛勞。這個禪師的思想,就是你還在因緣所生法上分別,你還說我是有道德,當然你這樣講是很好,但是你在這個「道上會」,你在這個事相上活動,你的內心就在有為法上活動,你什麼時候能夠了生死呢?所以你猶醉在。

你現在是顛倒的境界,跟第一義諦不相應,那怎麼辦呢?「出去」。你現在要從這個有為法中出去,到達第一義諦的境界去,你才能夠解脫生死。你欣賞我的道德很好,但是你老是這樣子分別好壞,你什麼時候了生死呢?什麼時候呢?所以禪宗的確是不可思議,實際理地不受一塵。這個是講自性的本體,清淨本然的空體。

所以這個禪宗,你可以看得出,他講出這句話,他內心經常跟第一義諦是恆常相應的,他隨時能夠講出很多的話,來表達他內心的境界,這個是禪宗的情況。

我們再看從事相上來說。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若確論修持,則一法不廢,不作務即不食,何況念佛求生淨土。此俗諦之一立一切皆立,所謂佛事門中不舍一法,顯性具也。」假設就著事相上來修持呢,一切的善法都不廢除,你雖然悟到一切法畢竟空,但是不作務都不食,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禪宗的情況就是這樣,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這個世間的作務尚且要作,何況是念佛求生淨土這麼殊勝的因緣。這個是約著世俗諦「一立一切立」,就是從空出假來說的。

「佛事門中不舍一法,顯性具也」。

有人問蕅益大師,一個人開悟以後,做什麼事呢?開悟以後,你那一念心不與一切萬法為伴侶,菩薩清涼月,常游畢竟空。你還有什麼事要做呢?蕅益大師說,開悟以後做什麼事,熾然修福。蕅益大師不可思議,他說:你開悟以後熾然修福,因為你看到一切法畢竟空的當下,你同時看到緣起,你自然會熾然的懺除罪障、熾然的積集資糧。

所以真正悟到真空的人是不障妙有,他是以無所得為方便,生起這種作用,所以你悟到一切法空以後,不修善法,你這個空是偏空,離開一切善法,另外有一個空,這個是一灘死水,禪宗講的一灘死水,不是真空。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必須看清楚。

總結。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必欲棄舍俗諦而言真諦,則非真諦也。如棄四大五蘊而覓心性,身既不存,心將安寄。」就是說,你一定要去棄舍這種善法的造作,求生淨土、佈施、持戒,你一定要棄舍這種善法造作,才能夠發明真空,你這種真空是有問題,不是真空叫做偏空,天台宗講偏空。

下面講一個譬喻,你放棄了「四大、五蘊」去找「心性」,「身既不存,心將安寄」,你那個身都不存在,內心沒有依止處,你這個空不依止緣起,離開了緣起,有一個空,這個空是偏空的。

應該怎麼辦才是真空呢?

「若即俗諦以明真諦,乃實真諦也。」你能夠就著在不壞一切的妙用當中,發明一切法畢竟空,就是說知道一切法畢竟空,而熾然的信願持名求生淨土,雖然熾然的求生淨土,則觀一切法畢竟空,這個是真諦。

講一個譬喻:

「如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即四大五蘊而顯心性也。」這個心性的本性是清淨,但是它在眼睛,就表現出它的見,為什麼能夠見的呢?眼睛是不能見,就是你有心性能夠見。你為什麼能夠聞呢?就是你有那個心性。見跟聞是約作用,那個心性是約體。

「此從上諸祖密修淨土之大旨也。」

我們看附表第十二,就是補充講表第十五面。

附表十二  —  從上諸祖密修淨土之大旨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在我們歷代的祖師當中,修淨土人,歷代祖師都是開悟的。他開悟以後,又能夠熾然的信願持名,熾然的求生西方,他的內心是怎麼樣運轉呢?他是這樣子,就著性德來說,就是我們的清淨心「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他能夠「稱性起修」,依止這個清淨心,不是依止無明,依止清淨心而生起修德,信願持名、六波羅蜜,一切的懺除罪障、積集資糧,生起修德。一切的修德還是在發明心性,你為什麼要求生西方呢?因為我要開展我的心性。就是說「無不從此法界流」,這一切的法,從我清淨的法界流出來,流出這個信願持名、六波羅蜜,最後還是在「無不還歸此法界」,還是在莊嚴我這一念心性,這就是一切的歷代祖師修行淨土,是禪淨雙修。

這意思就是說,我們知道一切法是畢竟空,知道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一切的法都是如夢如幻。但是從緣起上,我們不要壞這個緣起,就是從本性來說,這一切法是畢竟空;從世俗諦來說,一切如夢如幻。這個娑婆世界是惡夢者也、添夢者也,它是一場惡夢;極樂世界是醒夢者也、好夢者也。從因緣上我們也應該要棄舍惡夢,而去取這個好夢。雖然一切法畢竟空,但是從因緣上,我們也應該要去尋求一個成佛的殊勝因緣,這樣才是禪淨雙修的。

沒有錯!極樂世界是如夢如幻,是的!但是它是好夢者,也是醒夢者也。娑婆世界是惡夢者也,一場惡夢,苦惱,而且你在娑婆世界待得越久,你越糊塗,添夢者也。你到那個畜生道去,那個狗做久了,下次得人身的時候,你跟他講佛法,跟他講道理,他聽不清楚,他的第六意識非常暗鈍,你話講的很明白,但是他還是聽不清楚。

所以我們應該要知道,雖然這一切法的本性是清淨本然,但是熾然的信願持名,熾然的求生淨土。就是空性不要障礙妙有;妙有也不要障礙空性,你這樣子就是有禪有淨土,你這樣子修行就更快。

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來世做佛祖。

現在能夠做眾生依止的善知識,以後就能夠成佛做祖,好我們今天講到這個地方。

[師答]:這個清淨本然的意思,你不要以為說有一個東西的存在。

你不要急著抄,好不好?先聽一聽,你這一天到晚抄,內心當中都沒有消化,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才開悟,你的手是不會開悟的,你的心專心聽這個語言文字。

我們講清淨本然,我不知道你內心是怎麼想,你不要以為有一個東西,然後它清淨本然,你是不是這樣想?我不是講「具足」,或是修來,這個我們先不提。這個清淨本然的內涵,是不是有一個自性,它存在,然後它清淨本然?是不是應該這樣子?是喔?就是說, 清淨本然是一個名詞,你假設認為說,我這一念心是清淨本然,有一個大我存在,它清淨本然,那這個是能所。清淨本然是沒有能所的,無我無我所。

外道他也能講出這個清淨本然,他那一念心明靜不動,但是他是自性執,這個世間上有一個大我,這個「我」是清淨本然,他也講清淨本然,這是個能所,有一個「我」,一個我受用的「我」,這個其實還是自性執,這哪是清淨本然!清淨本然就是說,無我無我所,沒有一個我存在,沒有一個自性的執著。

這個地方要注意,有些人說,清淨本然週遍法界,這一切法都不存在的, 就是「我」存在, 這個就是四禪定「舍念清淨地」 ,那個禪定就是這種境界,尤其四禪還不明,到四空定非常明顯。到「空無邊處地」的時候,那個觀一切法空的時候,他那個空不是真實空,他把這個色法給息滅。因為四禪還有色法,四禪有微妙的色法。當然我們不覺得色法有什麼樣的感覺,那個禪定的人心細,他觀察這個色法,對我們心是一種繫縛,如鳥在籠,那個鳥被籠子給罩住,色法把我們的心給罩住。他觀無邊的虛空,就把色法給息滅了,就從色界進入到無色界,空無邊處。空無邊處的時候, 他那個色法都不存在,他那一念心明靜不動、清淨本然。但是為什麼他還是無明緣行、行緣識,還是十二因緣?因為他認為清淨本然就是有一個東西,「清淨本然」存在,有一個法的自性執,你們都不存在,「我」存在,這個自性執就是無明,我執法執。

所以清淨本然是沒有能所,沒有我跟你的對待,沒有一切法對待,其實還是我空。

你注意看,你觀察「我」不可得的時候,你會發覺這一切法是 「如」 的境界,沒有能所,這一切法是 「如」 ,「如」的境界,是「如是」的境界,無我無我所。而我們解脫生死就從這邊開始,你的腳跟要站在這個角度上,你從現在開始,才能夠趣向於: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否則你在造作,你說誰拜佛?「我」拜佛,很好,懺悔業障、積集資糧,但是是無明緣行、行緣識,還是有漏業。你這樣子的懺除罪障,是從枝末上的懺除。

因為以不生滅心為本修因,才懺除罪障,那是從根本上的毀滅罪業,無我無我所的時候,你那罪業沒有依止處的。這個時候首楞嚴大定,首楞嚴王世希有,它是一種獅子奮迅三昧。在所有三昧當中,這個獅子跑的很快,假設你在因地的時候,能夠了解這個首楞嚴大定, 這種清淨本然、無我無我所的法,依止這個法來修行,你同樣發菩提心,他也發菩提心,你成佛的時候,他可能還是有學位,你比他快成佛,獅子奮迅三昧就這種三昧,是頓超的,不歷僧祇獲法身。

這句話是阿難尊者他聽完 《楞嚴經》三卷半以後,講出他的心情,讚歎世尊的偉大,他所說的法的偉大,「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消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後來他就依止這一切法的清淨心,發的大悲願, 「願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恆沙眾,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所以一個菩薩他敢發這個菩提心,你有「我」的人,你不敢發菩提心,你保護「我」嘛,保護「我」的時候,你發心發不出來的,你觀察這一念心沒有「我」的時候,那就發起無障礙的願力。「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那個菩薩本身,沒有「我」的執著,完全是一種願力而已,這菩提願。

當然我們應該說是有法執,是的,但是你完全都沒有法執,你沒有一個修證的依止處。所以菩薩是這樣,剛開始是不應該有我執,但是那種清淨的法執的執著是有的。

因為從世俗諦來說,我們有如夢如幻的煩惱,如夢如幻的罪業;這個世間上有如夢如幻的極樂世界,有如夢如幻的阿彌陀佛,這種的執著是有應該有,這個是一種清淨的法執,是應該要有,但是我執是不應該有的。

在唯識學,你能夠經常觀察我空的時候,你的罪業就會轉成不增長業,你這個罪業勢力單薄,不是說種子不存在,而是它會從增長業,轉成不增長業,它沒有得果報的力量,然後你到極樂世界以後,花開見佛悟無生,見到阿彌陀佛放光加持你。因為你在娑婆世界聽聞過這種圓頓的法門,他為你說圓頓的法,你一下子就開悟了,證得法身的時候,你一念的相應慧,就把你在娑婆世界有漏的煩惱罪業,一下子完全清淨,真的清淨。

所以你有般若波羅蜜的人修淨土,那是不可思議,你在娑婆世界修行不可思議;你往生極樂世界,花開見佛的時候,你也是不可思議。同樣你往生、 他也往生,為什麼阿彌陀佛看到他,為他說小乘法?看到你,為你說大乘法?就是你栽培的善根,有這種善根。他就是栽培小乘善根,阿彌陀佛為他說小乘法,他先證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所以佛法說,乃至你受持般若波羅蜜四句偈,那不可思議,比你去做一些可樂果報,還不可思議,《金剛經》就是這樣講,因為這個頓超,獅子奮迅三昧,頓超的法門。

所以我們聽了以後,要多思惟、消化,這個人生是怎麼回事,我們的內心是怎麼回事。我們這一念的變化的心中,我們這一念不斷的創造業力、創造生死這一念心是怎麼回事。是不是它永遠都是染污的,一點都沒有辦法改變,還是這個生滅的心本身是虛妄的,它的本來面目是清淨的,只是我們沒有去迴光返照而已。這樣懂嗎?

你要認清楚這個心是怎麼回事,這個攀緣心虛妄不可得的,你要去觀到本來面目,觀到本來面目就安住,就是你的依止處。依止你這個依止處,開始斷惡修善,不要去執理廢事。觀到一切法畢竟空的時候,你從空出假,熾然的懺悔罪障,熾然的積集資糧,那就不可思議,這從空出假不可思議。而你這個整個斷惡修善是無我無我所的,這樣子就是無明滅則行滅,無明的勢力就開始破壞,慢慢破壞。那個真如的力量就不斷的增長,從名字位增長到觀行位,乃至於相似位、分證位。這是要思惟,這個善根,般若波羅蜜的善根都是「聞思」,要自己去思惟,去把你這一念的清淨心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