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四十九面,乙五、臨終開導,助成往生。

我們前面的大科是屬於平時的修行,這一大科是屬於臨終開導。就是我們臨命終的時候,應該怎麼樣來開示引導亡者,來幫助他往生極樂世界,就是一種臨終的關懷。

這以下是兩篇的文章:第一篇先說明臨終助念的重要性:第二篇是說明,如何的做好臨終的正念。先看第一篇,大家請合掌。

乙五、臨終開導,助成往生

【臨終一關,最為要緊。世有愚人,於父母眷屬臨終時,輒為悲痛哭泣,洗身換衣,只圖世人好看,不計貽害亡人。不念佛者,且置勿論。即志切往生,臨終遇此眷屬,多皆破壞正念,仍留此界。臨終助念,譬如怯夫上山,自力不足,幸有前牽後推,左右扶掖之力,便可登峰造極,臨終正念昭彰。被魔眷愛情搬動等破壞者,譬如勇士上山,自力充足,而親友知識,各以己物,令其負擔,擔負過多,力竭身疲,望崖而退。此之得失,雖由他起,實屬往昔劫中,成全破壞人之善惡業力所致。凡修淨業者,當成全人之正念,及預為眷屬,示其利害,俾各知所重在神識得所,不在世情場面好看,庶可無虞矣!】—  陳了常往生髮隱  —

好,我們加以說明,我們分成三大段,先看第一段的總標。「臨終一關,最為要緊」。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在佛法的觀念,這個人生是無常的,有生就有死。我們有生命的開始,就有生命的結束,就是有臨終。

臨命終的時候,在我們一生當中,是最重要的時刻。臨終的關懷,世間人的臨終關懷,跟我們佛法的臨終關懷有差別。怎麼說呢?一般的醫學界,也能夠做臨終關懷,他們也知道臨終很重要,但是他們的目的,只是使令亡者能夠安詳的往生,他不在乎這個亡者的神識,到底到三惡道去,到人天去,到極樂世界,他們不關懷下一期的生命。換句話說,不關懷下一期的生命,只要求在臨命終的時候安詳,可能就會給這個亡者注一些安非他命安定劑,使令他神識暫時的失去知覺,只要不痛苦就好,這樣子當然也是可以。

但是以佛法,這個臨終的關懷是看得比較徹底,因為佛法的思想是我們的生命是相續的,我們有過去的生命,有現在的生命,也有未來的生命。

佛陀在經典上講一個譬喻,我們的生命就像流水一樣,從過去的水流,流到現在的水流,也由現在的水流,流到以後的水流。

這樣子我們認為說,臨終的關懷不但要使令他安詳往生,重要的是要提起他的正念,念佛、念法、念僧的心,依止這種善念,能夠往生到佛國去。

所以我們的臨終關懷是做得比較徹底,還注意到他未來生命的一個去處。

這個理論,我們看《瑜伽師地論》,講到我們臨命終的情況,我們看附表第十三。我們把臨命終的情況,做一個解釋,根據《瑜伽師地論》跟《大智度論》。

附表第十三、臨終一關,最為要緊。

我們臨命終的往生有兩種情況:

第一個是隨業,或者我們講「隨習」的往生,這是第一種;第二種是在附表第十六面,二、隨念往生。隨著臨命終起什麼念頭而往生。

先看第一個隨業或者隨習,這個業就是重大的業力。我們看《瑜伽師地論》的說法。

附表第十三——「臨終一關,最為要緊。」

(一)隨業(習)往生:

「又行善不善補特伽羅,將命終時;或自然憶先所習善及不善,或他令憶。彼於爾時,於多曾習力最強者,其心偏記,餘悉皆忘。若俱平等曾串習者,彼於爾時,隨初自憶,或令他憶,唯此不舍,不起餘心。彼於爾時,由二種因增上力故,而便命終;謂樂著戲論因增上力,及淨不淨業因增上力。」好,我們加以解釋,講到這個行善不善的補特伽羅。這個補特伽羅就是有情眾生,這個補特伽羅指的是「數取去」,就是這個有情,什麼叫有情呢?就是他在生命當中數數的取,這個取就是造作業力,他的生命是不斷的造作有漏的業力。造作有漏的業力以後,怎麼辦呢?「去」,不斷的去,根據他的業力去得果報,永遠不能夠離開三界的輪迴,沒辦法,這個補特伽羅。這個補特伽羅他的情況,有善業跟惡業的情況,這個不善就是惡業。這個人總是要死的,將命終時,他死的時候,這個死的時候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惡業起現行

第一種,就是他惡業起現行。我們看第一個「或自然憶先所習善及不善,或他令憶。」自然就是說,自然能夠憶念過去,在生前所造的善業,或者是不善業。這種情況是這樣子,假設我們在一生當中,曾經造作一個很重大的善業或者是惡業。這個重大的業力的定義,一方面是從他的境界,就是你所面對的境界是父母、是師長、是三寶,業力就特別重,不管是造善、造惡,業力都很重。第二個約你這一念心,心力的強弱,我們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方便時」,你在造這個業力的時候,內心充滿了期待,還沒有做之前,內心當中充滿了期待, 這個叫方便時; 「根本時」 ,正在造作的時候,有很殊勝的意樂,不管造善、造惡,都是殊勝意樂;造了以後「成已時」,你念念的隨喜,沒有一點後悔的心,內心非常的堅固,不可以轉變。你依止這樣子的心情,就是在造作之前的心是很堅固;造作的時候也很堅固;造作以後也很堅固,這樣子的業力就是一個重大的業力,不管是善、是惡,都是重大業力。

你造這樣重大業力,你到臨命終的時候,這個業力就在心中浮現出來,你就憶念到:喔!我曾經在某一個時候,造作一件事。

在經論上說,就像看電影一樣,在臨命終的時候,你就把你過去所造的善業跟惡業,好像看電影,你看到你就是主角,這整個造業的過程,你就看。看到了以後,這個地方就有事情,就影響到你臨終的情況,或者是善,或者是惡,這個是自然,你自己憶念。或者是他人,他人,就是在當時的環境,觸動了你當時的一種情況,使令你回想到,你某一個時候,曾經造善、造惡,這個是有他,外在的因緣。

這個時候呢,「彼於爾時,於多曾習力最強者,其心偏記,餘悉皆忘。」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臨命終的時候,我們浮在心中的事情可能很多,這一生當中,造過幾個重大的事情,都從此浮現。最後就只剩下一個,就是「曾習力最強」。就是說,你這種事情不是造一次,你有重複好幾次的經驗,就有串習,你這個次數造的特別的多,力量也特別強。這個時候「其心偏記,餘悉皆忘」。這件事情在你的心中,就這樣子決定下來,其它的就消失掉。這是講到有重大的善業跟惡業的情況,就是一開始會浮現好幾個,但是最後會有一個決定下來,在你的心中決定下來,就是你曾經重複造作的業力會留下來,這是第一種情況。

「若俱平等曾串習者,彼於爾時,隨初自憶,或令他憶,唯此不舍,不起餘心。」有一種人,他一生當中,也沒有造很特別的善業,也沒有造很特別的惡業,就是平等,他就是很平淡的過一生,也沒有造很大的善,也沒有造很大的惡。臨命終的時候,隨著他最初所憶念的,或者自憶,或者外在的環境使令他憶,這個境界就在心中決定下來,「唯此不舍,不起餘心」。總之他臨命終,一定有一個強大的境界,會在心中出現,可能是善的境界,也可能是惡的境界。

「彼於爾時,由二種因增上力故,而便命終;謂樂著戲論因增上力,及淨不淨業因增上力。」這個地方講,這個事情就是要二個因緣才能夠去得果報的:

第一個,我們先講淨不淨業。這個淨業就是善業,你曾經在人的時候,有佈施,或者持戒,種種的善業,或者你做人的時候,曾經有殺盜淫妄的這樣子的罪業,這個就是業力,異熟習氣,這是我們未來去得果報的一個因素。

其次,「樂著戲論」。什麼叫戲論呢?就是不稱合諸法的實相。我們這個生命體,沒有一個我,沒有一個常一的主宰這個諸法實相。但是我們認為有一個我,這個就是戲論,你這樣子的認識、分別,跟諸法的真實相是相違背,這個叫戲論。

換句話說,單單隻有有漏的業力是不能得果報,你要有這種無明的滋潤。

所以在《瑜伽師地論》簡別說,為什麼初果他不到三惡道呢?因為他的我空的智慧特別的堅固,他這個我空的智慧現前的時候,他這一念心力,不再去滋潤三惡道的業力。就好像這個種子丟到一個幹的地方去,這個種子不能得果報,它沒有陽光水分的滋潤這種助緣,不能得果報。

所以我們要能夠得果報,除了我們的業力以外,你的「無明」也是一個增上緣,這兩個和合,無明跟業力的和合,就使令我們得果報了,可能是得善業,可能得惡業的果報。這是一個總說。

我們看別釋。這以下分成有善業的情況,跟惡業的情況。先看惡業得果報的情況。

「若行不善業者,當於爾時,受先所作諸不善業,所得不愛果之前相,猶如夢中,見無量種變怪色相。依此相故,薄伽梵說:若有先作惡不善業及增長已。彼於爾時,如日後分,或山山峰影等,懸覆、偏覆、極覆。當知如是補特伽羅,從明趣暗。」這個人臨命終的時候,惡業起現行。好,我們看,「若行不善業者」,這個人生前造了很多的惡業,這惡業的勢力造得太強大,臨命終的時候,他就要去受,「先」,就是他平時所作的惡業,這種業力的牽引,「所得不愛果的前相」。就有地獄、惡鬼、畜生的果報要現前,它有一個徵兆叫前相,什麼前相呢?這以下說明。

「猶如夢中,見無量種變怪色相」。就是這個人他在臨命終的時候,昏迷狀態,就好像做夢一樣,在夢中他看到很多的恐怖的境界。這恐怖境界在《瑜伽師地論》講很多,我們簡單講一下。

這個人假設要到火燒地獄的話,他全身就發冷,他覺得整個身體發冷。發冷的時候,他在夢中看到一堆火,他就要去取這個火,這個念頭一動,就在這個火燒地獄裡面受生。假設這個人是要到寒冰地獄, 他全身發熱, 這個時候他看到這個冰的境界,他歡喜,他就動了一個愛取,就在寒冰地獄得果報。如是類推。就是有種種的境界,使令他產生「愛取」的心,來滋潤他的業力。但是這種境界,都是恐怖顛倒的「無量種變怪」的色相。

所以我們看惡業起現行的人,他臨命終的時候,嘴巴張得大大的,眼睛張得大大的,這是他在心中看到很多的事情,我們是沒看到,他心中看到很多事情,就是他見到「無量種變怪色相」,他的惡業太重了。

這個相狀表示什麼呢?「依此相故,薄伽梵說:若有先作惡不善業及增長已。」這種相狀就是,「薄伽梵」就是佛陀,說這個就是在先前造了很多的惡業,造了惡業以後,他也沒有懺悔,「增長已」,不斷的加強它的勢力。

這個時候呢,「彼於爾時,如日後分」這種變怪的色相會出現,都是在一種黑暗的狀態,所以臨命終的時候,如果這個人是惡業起現行,他看到都是昏暗的狀況,沒有光明的,就是在太陽快下山的時候。

「或山山峰影」,或者是有太陽,但是有山,或者山峰,山峰是比較高大的山叫山峰。雖然有太陽,但是有山峰的遮蔽,怎麼遮蔽呢?這以下有三種狀態,隨著惡業的深重、淺薄有三種狀態:第一個是「懸覆」,就是高高的,有山,但是擋到一點光明;第二個是「偏覆」,就是從旁邊擋到;第三個「極覆」,就完全擋到了,這個人就是罪業很重,完全黑暗。

就是說,這種補特伽羅在臨命終的時候,惡業起現行,不但是有變怪的色相,而且看到都是昏暗的狀態。

這樣判斷這個人,「當知如是補特伽羅,從明趣闇。」這個人就糟糕,這個有情眾生,是從比較殊勝的光明法界往下墮落,多數到三惡道去。就是他臨命終的時候,看到一些變怪的相狀,而且內心是一片黑暗。

這個事情當然講因果,因為你平常造業的時候,你就是依止那個黑暗的心在造業,依止黑暗的心在造業,得果報的時候,內心就一片黑暗,就是這樣子的。這個是講到臨命終,惡業起現行的情況。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第二種、善業起現行

我們要是佈施、持戒的人,臨命終是什麼情況呢?看善業起現行。

「若先受盡不善業果而修善者,與上相違。當知如是補特伽羅,從暗趣明。此中差別者,將命終時,猶如夢中,見無量種非變怪色可意相生。」—《瑜伽師地論》—

假設這個人,他已經「受盡不善業果」,他過去的惡業都已經把它償盡了。就是他這個阿賴耶識當中,這種強大的惡業,他或者是受盡了,或者已經懺悔清淨了,而且他今生做了很多的善業,佈施、持戒、護持三寶。這種情況,他的臨命終就跟前面的相違背。

「當知如是補特伽羅,從暗趣明」,就是這個人就是往生到比較殊勝的人天法界去,或者往生到佛國去了。

「此中差別者,將命終時,猶如夢中,見無量種非變怪色可意相生。」這個善業的人,在臨命終的時候,他就像做夢一樣,看到的是非恐怖的相狀,就是這個「可意」的相狀。

一般來說就是有光明,或者甚至有這個天樂鳴空,有音樂,甚至於看到佛菩薩來迎接你等等,這個都是善業起現行,這個人的生命就是增上。

這是講到我們隨著重大的業力,或者隨順過去的串習,往生的情形,這是一般的情況。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其次我們看「隨念往生」,這是第二種,這是一種很特別的情況。

(二)隨念往生

從生作善,臨終惡念,便生惡道。

從生作惡,臨終善念,便生善道。

—《大智度論》—

這個「從生」,就是他的一生當中,造了很多的善業,他應該是要去得可樂果報的。但是臨命終的時候,遇到惡因緣了,起惡念,貪瞋癡的惡念,這個時候,他會墮落到惡道去。

經論上說,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國王,他一生護持佛陀、護持僧團,他臨命終的時候,他旁邊一個侍者為他扇扇子,這個扇子不小心掉到他的頭上,打到他的頭,他起瞋恨心,結果他這個瞋恨心一發動的時候,就觸動了過去的惡業,就變一條蛇。所以臨命終的時候,突然間起惡念,這個很容易去觸動過去的惡業,雖然你今生造了很多的善業,但臨命終的起大煩惱,這個就不好,這是一種情況。

「從生作惡,臨終善念,便生善道。」這個人一生造了很多惡業,五逆、十惡,他臨命終的時候,遇到善知識的開示就懺悔,斷相續心,信願持名,他就往生阿彌陀佛國土,這也是一種情況。

臨終的時候,有這種惡念跟善念的情形發生,當然這種惡念跟善念,都是要堅定的,很堅定的,這種情況也會影響到我們的往生到惡道跟善道的情形。

所以我們會做臨終的關懷,就是根據這個「隨念往生」。

我們怎麼樣幫助這個臨終者提起善念,所以臨終助念,就是怎麼樣幫助他生起善念,已經生起的善念,使令它增長,這個助念就是幫助他生起善念,叫做助念。這個就是我們臨終助念的一個意義。因為他臨終生起善念,他就會去滋潤他過去的善業,即使他生前造了惡業,但是還是可以有轉機的,這是講臨終助念的一個意義。

好,我們看到講義來。

「臨終一關,最為要緊」。

所以在臨命終的時候,你起的是善念、惡念,對我們未來的生命,有決定的關鍵,這個非常重要的。

「世有愚人,於父母眷屬臨終時,輒為悲痛哭泣,洗身換衣,只圖世人好看,不計貽害亡人。」印光大師就講,現在一般人錯誤的情況。說世間上有一種愚癡的人,他也不知道生命的真相,在父母、或者兄弟姐妹、朋友眷屬臨命終的時候,他就做二件的錯事:

第一個、悲痛哭泣。

就在他的面前哭,發出你的感情。你這樣子在他面前哭,他的神識還在,你一哭。這個臨命終的人,本來內心當中就是有恐懼、有憂慮的,你一哭,就增長他的恐懼,增長他的憂慮,觸動他的情感,所以這個是障礙。他本來就舍不得離開他這一期的果報,你一哭,就加強他這方面的力量。

第二個、洗身換衣。

前面的悲痛哭泣就是觸動他的內心,這個是干擾他的色身。也就是說,這個人臨命終了,我要把他的身體洗乾淨,然後再加上一些化妝,把衣服也換乾淨。這個臨命終的人,本來色身就很痛苦,你這樣七動、八動,他身體更痛苦,很容易生起瞋恨心。他雖然內心不能表達,但是他內心當中,有痛苦,就有瞋恨心。

所以說這種愚癡人:

「只圖世人好看,不計貽害亡人。」

他的心中只是想說,我哭泣就是孝順,把這個亡者化妝好看一點,大家看了有面子。但是「不計貽害亡人」,你沒有考慮到這樣子哭泣、翻動身體,你很容易使令亡者到三惡道去,害了這個亡者。

怎麼害法呢?印光大師說:「不念佛者,且置勿論。」

一個人他平常不念佛,一天到晚造惡業,他當然到三惡道,我們就不講,反正他也是要到三惡道去,你動不動他,他都到三惡道去那就不講。

「即志切往生,臨終遇此眷屬,多皆破壞正念,仍留此界。」就是這個人平常造很多的善業,他也能夠下定決心往生極樂世界。這種有三資糧的人,臨命終遇到這種境界的眷屬,多被「破壞正念」,你一哭,又搬動他的身體,他的正念就被七動、八動破壞掉。「仍留此界」,留在三界,甚至於到三惡道去了。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要注意!

我們再看別釋第二段。看我們能夠有助念,所產生的功德,以及沒有助念的過患。先看助念的功德。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臨終助念」。

假設我們有智慧,能夠幫助臨命終的人生起正念,這以下講一個譬喻:

「譬如怯夫上山,自力不足,幸有前牽後推,左右扶掖之力,便可登峰造極,臨終正念昭彰。」我們能夠好好的去照顧臨命終的人,給他一些關懷。就好像一個「怯夫上山,自力不足」,這個人平常功德力很薄弱,甚至於他也造了一些惡業,他自己的力量不足,就是善根薄弱,你要他上山,他爬不上去,你要他奮力往上,以他自己的力量,他沒辦法增上。你說你臨命終生個善念吧,他生不起來,因為他平常都不起善念,臨終就是不可能會起善念,「自力不足」。但是「幸有前牽後推,左右扶掖之力」,這個人他爬山爬不上去,前面有人牽他,一個人牽他,後面又有一個人推他,左右兩個人抓著他的手就爬上去,他爬上去。「便可登峰造極,臨終正念昭彰」,因為你的臨終的關懷,他能夠爬到「登峰」跟「造極」。這個「峰」跟「極」都是山頂的意思,都能夠達到山頂。就是表示我們的生命,能夠往生到可樂的境界去了。臨終能夠「正念昭彰」、正念分明,甚至於往生極樂世界。就是我們能夠適當的臨終關懷,的確是能夠使令他生命增上。

「被魔眷愛情搬動等破壞者」。

被這個「魔眷屬愛情」,就是你哭泣,或者搬動他的身體,破壞他的正念,這種情形講一個譬喻:

「譬如勇士上山,自力充足」。這個人是一個強健的,勇猛的勇士,「自力充足」,他本來做人的時候,栽培很多的善根跟善業的,修了很多的善業,信願行資糧也很深厚,本來是正念很分明。

「而親友知識,各以己物,令其負擔」。如果大家都不要動他,讓他自己爬山,他可以爬到山上去;但是親屬朋友,就把東西都讓他拿,七拿、八拿:

「擔負過多,力竭身疲,望崖而退。」超過他的負荷,就退下來,生命沒辦法得到增上,就到三惡道去。

這個把臨終助念的功德,以及我們不如法處理所造成的過失要對比。

這以下總結。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此之得失,雖由他起,實屬往昔劫中,成全破壞人之善惡業力所致。」就著這個往生的人,有一個人是得到幫助;有一個人是遭到破壞。就是有得,有的是失。表面上看起來是別人幫助他、別人破壞。但是從因果來說「實屬往昔劫中,成全破壞人之善惡業力所致」。

這當然跟我們的業力會有關係。就是你為什麼本來能夠往生善道,往生極樂世界,你會遇到這種境界來破壞你呢?就是你過去生,或者今生,人家要修行,你障礙別人,你破壞別人,你要修行,我不讓你修行,你有這種業力就會有這種情況,你以後要往生極樂世界,別人也不同意,這個業力就會出現。反過來,我們過去生,或今生,你要修行,我幫助你,我輔導你,你心情不好的時候,我鼓勵你,你各式各樣的,使令一個人在生命當中,不斷的往善處跑。你臨命終的時候,你有障礙,自然會有善知識出現,幫你開出一條門,光明的道路。所以這個就是跟我們過去的業有關係,這個世間上的事情,就是因果,因果絲毫不爽。

所以印光大師說:「凡修淨業者」,我們修行淨土法門,求生阿彌陀佛國,要注意兩件事:

第一個「當成全人之正念」。

你平常多多的幫助別人提起正念。他在那個地方拜佛,我不要干擾你;你在打坐,我不要干擾你,多多的去幫助別人正念。你今天要買一個經架,沒有錢,我幫你出錢,沒關係!你就是人家修行,多多幫助別人,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及預為眷屬,示其利害」。

你要事先通知你的家人眷屬,告訴他臨終關懷的重要性、這個利害關係。臨命終的時候要怎麼處理,不要在我的面前哭泣,不要搬動我的身體,這個事先都要先講清楚。

這兩件事都是平常就要做的。

「俾各知所重在神識得所,不在世情場面好看,庶可無虞矣!」使令我們的眷屬、同參道友知道,我臨終的時候,不管我的身體是多麼的髒,不要管,要緊的是「神識得所」,要盡量來使令我來提起正念往生善處,這個才是真實有利。

不要在世間上的好看、不好看,這個是不重要。

「庶可無虞矣」這樣子才能夠沒有顧慮。就是多成全人的正念;第二個,好好的做準備。

這一段是先說明臨終關懷的重要性。

好,我們再看第二段,大家請合掌。

【其有父母兄弟及諸眷屬,若得重病勢難痊癒者,宜發孝順慈悲之心,勸彼念佛求生西方,並為助念,俾病者由此死已,即生淨土,其為利益,何能名焉。今列三要,以為成就臨終人往生之據。語雖鄙俚,意本佛經,遇此因緣,悉舉行焉。言三要者,第一善巧開導安慰,令生正信。第二、大家換班念佛,以助淨念。第三、切戒搬動哭泣,以防誤事。果能依此三法以行,決定可以消除宿業,增長淨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一得往生,則超凡入聖,了生脫死,漸漸進修,必至圓成佛果而後已!】—  臨終三大要  —

好,我們加以說明。前面一段是說明臨終助念的重要性,應該怎麼樣達到臨終助念呢?印光大師他講出了一個方法。先看第一段。

「其有父母兄弟及諸眷屬,若得重病勢難痊癒者」。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假設我們有父母,或者是兄弟,或者其它的眷屬、朋友得到了重病,得到重病,當然我們能夠醫,就盡量醫。如果是不能醫,「勢難痊癒者」就不要醫,就送回家。

我們對於這個眷屬的處理,假設已經沒有辦法,絕對不要進行急救,這個一定要注意。

第一個,不要注射這種使令我們昏迷的鎮定劑。

第二,不要急救。因為那個急救的電壓很高,幾萬伏特,你一電擊,這個人的身體傷害太大,很容易生瞋恨心。

所以我們一定要判斷,這個人,醫生已經說沒有辦法,沒有辦法,就不要去動他的身體,不要增長他的痛苦了,就帶回家,這個地方一定要注意!我們自己處理。當然能夠醫,我們盡量醫,不能夠醫,就帶回家。

帶回家怎麼辦呢?

「宜發孝順慈悲之心,勸彼念佛求生西方,並為助念」。

就是一方面培養他的信願,使令他能夠對阿彌陀佛生起信心,能夠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信願。一方面為他助念,就是這兩件事。

「俾病者由此死已,即生淨土,其為利益,何能名焉。」使令這個亡者,今生的生命結束以後,往生到極樂世界的利益就太大,這個是幫助一個人成佛的意思了。

應該怎麼幫助他呢?

印光大師說:「今列三要,以為成就臨終人往生之據。語雖鄙俚,意本佛經,遇此因緣,悉舉行焉。」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印光大師就講出三個要點,以為我們成就臨終人往生的根據。雖然言詞很「鄙俚」、很平淡,沒有很玄妙,但是這個觀念是有傳 承的,是佛陀親口宣說的,出自佛經,不是我個人揣測的。「遇此因緣」,遇到臨命終的因緣,都可以使用。

我們看這個三要的內涵:

第一、善巧開導安慰——令生正信

「言三要者,第一善巧開導安慰,令生正信。」這第一個。這個是個大學問,「開導安慰,令生正信」。我們臨命終的人,內心是很複雜的,錯綜複雜的。

在這個《西藏生死書》說,多分來說是兩種的心情:

第一個是一個恐怖的心情。

怎麼說呢?就是我們的心,我們凡夫的心,平常所住的境界,就是財色名食睡。我的財富,我要賺很多錢;我的眷屬有妻子、兒女的眷屬;你的聲名,你要做總經理、董事長,得到別人的尊重。我們這一念心,就是住在這種境界上,一生就是為這些努力奔波。平常一天一天過去,也沒什麼特別感覺。但臨命終的時候,這些完全要破壞,內心當中就恐懼。就好像我們人住在這個大地,大地是我們的依止處,這個大地要崩裂,我們就恐懼,要失掉這些境界,恐懼。

第二個、憂慮。

我們對未來的生命的前途,前途茫茫,不知道下輩子要去哪裡?這個生命是斷滅呢?是相續呢?是要到哪裡去呢?內心不安,憂慮。

當然也有很多的特殊的情況,《西藏生死書》說,有些人內心當中有恨,想到哪些人平常對他不起,一生當中,對他有種種的不合理的行為。臨命終的時候,他心中的恨會出現,這個也是很危險的。他有罪業,他有內疚,這個都要引導他發露出來。就是他的心情有各式各樣的。

我們應該怎麼樣來為他滅惡、生善呢?

這個《生死書》提出了兩大點:

第一點,你要為他開導安慰之前,你要先修慈悲觀。

就是說,我們一般的心情,如果我們看到亡者,我們凡夫的心情呢我的生命要離苦得樂,至於別人是不是離苦得樂,我們不在乎,這是沒有慈悲心,這個不可以。第一個就修慈悲觀,就是修七重因果,思惟躺在床上的人,是你最愛的親人,或者是你的母親,或者是你最大的恩人,你就這樣子思惟,知母、念恩、報恩,他是你的母親,他曾經以最大的恩惠來照顧你,你應該報答他的恩,這七重因果。

或者是「自他交換」。你觀想躺在床上的就是你自己,你現在需要幫助了,你就像幫助自己的心情去幫助別人,這個也可以。

總之你一定要使令你對這個亡者的慈悲心生起來,這才可以,否則你以後的開示,就很難達到效果。因為你今天要幫助亡者,亡者要接受你的幫助,不但是你開示的法語,重要的是,你那個慈悲心要打動他,所以你要在開示之前,先把慈悲心的量生起來,這第一個。

第二個就是正式的開示。

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說:

第一個,先了解臨終者的身心狀況。

問問看這個人平常是不是有學佛?對佛法的信心到什麼程度?平常修什麼法門?平常造什麼善業?造什麼惡業?先了解一下。他的個性怎麼樣?先了解一下。他內心有什麼樣的執著?都要了解。然後再抉擇一個契理契機的法門,應該要先為他懺悔的,先讓他發露;應該為他先解開心中的結,先解開心中的結;然後再讚歎淨土法門。一定是要把他心中的結先解開,然後再告訴他淨土法門的殊勝,先滅惡、再生善,這個就是善巧開導安慰,令生正信。

不過這個地方要注意,其實臨終的助念,我們現在的臨終助念,都太晚做。一般人都是到了已經是昏迷狀態了,才來找出家人,其實這樣子都是不對的。

我們看《生死書》,它那個臨終助念,頭腦清楚的時候就要做。

這個心理建設,就是醫生宣佈已經沒有救,你的生命還有三個月、一個月,這個時候,就應該要做心理建設了,不應該等到已經昏迷了,這個都來不及了。

所以善巧開導安慰、令生正信,最好是在頭腦清楚的時候,他還能夠接受我們的引導,越早做越好,所以這個地方要注意。

第二、大家換班念佛——以助淨念

這個事情是這樣,假設你去到那個亡者的家,這個亡者已經昏迷不醒了,二句話不說,就開始念佛,先念一段再開示。假設你到那個地方去,他還很清楚,還不是馬上臨命終,我們就先開導安慰。開導安慰以後,就換班念佛。印光大師的意思說,這個佛號不要斷,臨命終以後,八個小時佛號不要斷,八個小時不要斷,分三班,每一班念兩個小時,分三班。這個時候要打引磬,不要打木魚,引磬的聲音比較清亮,木魚的聲音太濁。所以這個要注意!使令他能夠生起念佛的正念,幫助他生起正念。

第三、切戒搬動哭泣——以防誤事。

這個時候不要搬動他的身體,他的姿勢是怎麼樣,就保持原來的狀態,不要管好不好看,要緊是內心要有正念。不要搬動、不要哭泣,你要控制不住,到外面去哭,不要在現場觸動他的感情,以免誤事,以免他生起貪煩惱、瞋煩惱,到三惡道去,這個要注意!

這是三點:開導安慰;換班念佛;不要去搬動哭泣。這個就是臨終三要。

「果能依此三法以行,決定可以消除宿業,增長淨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印光大師說,我們真的能夠依止這三個法門去做,一定能夠幫助亡者消除宿業而且增長淨因。消除罪業是破惡, 增長淨因是生善。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仰賴我們臨命終的信願持名,跟彌陀的大悲願力感應道交,往生西方。

往生西方有什麼好處呢?

「一得往生,則超凡入聖,了生脫死,漸漸進修,必至圓成佛果而後已!」往生極樂世界以後,當下的利益就超凡入聖、了生脫死了,就超越三界。你在那個地方漸漸的修行,一定能夠圓成佛果而後已!無量無邊的壽命,一定能夠在一期的生命成佛,這個是究竟的利益。我們能夠幫助一個人往生極樂世界,就是幫助一個人成佛,等於是這樣講,這功德是很大、很大的。這個是講到我們臨終助念、關懷的三個方法。

這個臨終關懷,我看過很多書,它意思就是說,如果我們去的時候,這個亡者還沒有臨命終,就是頭腦很清楚,還有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你修慈悲觀以後,你去,你盡量不要表達你個人的意見,剛開始多聽他講。因為我們沒有他心通,你問他現在的心裡情況怎麼樣,使令他發露出來,把他心中的話講出來。講出來以後,第一個他心情好一點;第二個我們根據他講話的內涵,我們知道他現在的問題在哪裡,他的結在哪裡,再為他疏通。

所以一開始不要批哩啪拉都講你的話,他心中的想法,跟你講得話就不相應,先多聽他講。當然我們可以摸摸他的手,為他按摩一下,表示我們對他的關懷,我們的慈悲心先感動他,就是我這麼想幫助你,沒關係!你有什麼話講出來。甚至於我們就是陪他聊天,知道他心中的想法,先了解他的狀況,所以這個也是要注意!

當然這也是要有一些經驗。仁波切說,我們臨終關懷有一個地方要注意!就是你不要抱太大期望,乃至於我能夠幫助你一點都好。因為你得失心太重,有時候反而壞事,我們只要以慈悲心,盡人事就可以了,不要有太大的得失心。還有一點就是,仁波切也說,不要強迫他改變平常的修行方法,假設這個人平常是念觀世音菩薩的,你不要去變動他的法門,不要去強迫他改變平常的修行,他平常念觀世音菩薩,我們助念就念觀世音菩薩,幫助他的串習,這個都要契他的根機的。

好,我們再看甲三的結勸。

前面的是一個正文。我們看講義第一面的大科判。我們這次《印光大師文鈔》分成三科:甲一的前言, 就是乙一的作者略史,印光大師的略史;乙二的教起因緣,淨土法門的因緣, 這個是前言。甲二的正文, 我們的正文有五科:乙一、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乙二、以深信願,持佛名號;乙三、深信因果,斷惡修善;乙四、禪淨雙修,理事無礙;乙五、臨終開導,助成往生。這五大科我們都講完,現在看甲三的結勸,結示勸修。

好,我們翻到五十三面,大家請合掌,我們把它念一遍。

甲三、結勸

【無論在家在庵,必須敬上和下。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閑談不論人非。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就要教他消滅。常生慚愧心及生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誇。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皆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汝果能依我所說而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

好,我們加以說明。「無論在家在庵」,就是印光大師說,這以下的法門所加被的根機,包括在家跟出家都可以修行。

這以下就講到修因跟證果,先講因地的修行,「必須」就是以下有三件事。

第一個先講助行。

助行就是我們講改過跟積善這兩件是助行,「必須要敬上和下」。

我們內心的態度,對於「上」,就是上輩、長輩,就是三寶、父母、師長要有恭敬心。對於下輩要有柔和的慈悲心。這兩種心態一個是敬」,一個是「和」。

怎麼做到敬跟和呢?這以下有三個方法:

一、「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這個是約自利來說。

「忍人所不能忍」是約著斷惡,「行人所不能行」是約修善。就是說,人的一生當中, 不是完全都是順境,沒有一個人一生都是順境,再大的富貴,他都有一些惡的因緣。這個惡的因緣,當然世間人要是遇到惡因緣,那就是你對我不起,我就對你不起,就是這樣子的。但是我們學佛人不是,忍人所不能忍。我們要相信因果,這個事情會在我的生命出現,過去一定有它的因果,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安忍不動,把這個罪業消掉就算了。

不過這個地方,「安忍不動」最好是能夠修「無我觀」,觀察在整個過程當中,沒有一個「我」的存在,這個很好用。你能夠觀察在整個事件當中,沒有一個承受業力的「我」,沒有我,你很容易安忍不動。我們面對煩惱的時候,要能夠安忍不動,這一點是很重要的,當然這最好有一點般若波羅蜜。第二個「行人所不能行」,對一切的善法,我們實在是沒有能力做到,但是勉強自己做到,能夠拜三百拜、拜五百拜、誦經種種的善法,我們那個行力要提起來,不但是安忍不動,還要能夠對這個善法主動積極的去追求,這個是就著自利來說。

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就著利他來說。

「代人之勞,成人之美。」別人有什麼事情要我們幫忙, 我們盡量幫助別人。懺公師父說:給人家方便,就是給自己方便。這的確!我們能夠多幫助別人,我們自己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就有因緣,有人會幫助我們。

這「代人之勞,成人之美。」多多成就別人的美事,別人要做什麼事情,他有障礙,我們盡量幫助別人,這個是約利他來說。前面是約自利,我們要求自己「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要求自己。但是待一切眾生呢?待人接物呢?「代人之勞,成人之美」,多幫助別人。這是說明自利跟利他的情況。

這以下總結。把自利、利他做總結。

三、「靜坐——常思己過,閑談——不論人非。」

我們在靜坐的時候,經常反省、思惟自己的過失,「閑談」,處世不要去談論別人的過非。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面對自己,多看自己的缺點,不要什麼事情都把過錯歸咎給別人。你看別人的事情看得很清楚,自己的缺點都不知道。這兩個眼睛多看看自己的缺點,面對別人多包容、寬恕。

「靜坐」,我們內心當中所思惟的環境,就是我自己身口意三業的過患,我今天身業有什麼過患?口業什麼過患?意業什麼過患?訶責自己、 懺悔自己。看到一切眾生有錯誤,多包容寬恕,不要去講別人。這個「閑談不論人非」,不但是口業,要緊就是內心要有包容的心最重要,這是我們平常的待人處事,怎麼樣能夠改過、積善,這個助行。

第二個看正行。

「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就要教他消滅。」這是我們平常的根本法寶-信願持名。

就是「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就空間上來說,不管是什麼樣的空間,不管是穿衣吃飯、或者是行住坐臥;從時間上來說呢「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不管白天、不管晚上。

修行有靜中修跟歷緣對境修。

從靜中修的角度, 「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就是平常要有個定課,把我們這一句佛,這個本命元辰,在我們要求的定課當中,不令間斷,或者是小聲念,或者是默念都可以。

「除念佛外,不起別念」,心中就是一句彌陀念誦聽,十句成片三三四,就是心在佛號專一安住、相續安住。

但是我們總有事情要做,歷緣對境的時候,「若或妄念一起,當下就要教他消滅。」有時候我們待人處事,有一些不如意的境界出現,怎麼辦呢?

就是你在念佛堂栽培的念佛的力量,那個法寶就要現出來。養兵千日,用在一朝。你平常在止靜的時候,栽培那個佛號的力量,就是煩惱現行要用的。

就是 「若或妄念一起,當下就要教他消滅。」這個「當下」這兩句話是很重要,因為煩惱你讓它相續,它的勢力越來越大。就像這個火,火要燒山,它剛開始要燒的時候,勢力薄弱,你一下子就把它給破滅了,你不管它,就森林大火,你就要很多時間才能撲滅它。

所以要緊就是「當下」,你煩惱一點點波動的時候,佛號就馬上現出來,轉念念佛,折伏現行煩惱。

當然這個地方,就是你平常對煩惱罪業的過患,要有很深入的了解,你知道煩惱的造作,所創造出來的罪業,會使令你身心造成很大的痛苦,決定不能相續的。

所以你對煩惱的過患,要很深刻的去思惟,你才能夠快刀斬亂麻的,這個是我們的正行。

有改過、積善的助行跟正行還不夠,還要「謙卑」。

第三個看「謙卑」。

「常生慚愧心及生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誇。」我們經常的改過、經常的積善,也經常的信願持名,我們內心當中的功德不斷增長,罪業不斷的消滅。但是我們不要產生憍慢,經常產生「慚愧心」跟「懺悔心」。

怎麼做呢?「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誇。」即使我們平常能夠積功累德、信願持名,我們覺得還是很淺,不要自己去「矜誇」,矜就是憍慢,誇就是誇大,誇大自己。

這件事情是這樣子的,我們講「謙受益,滿招損」 。

我們在修行過程當中,有些人的功德能夠不斷的增長;有些人的功德修到一個程度停下來,甚至於開始退步了,沒辦法增長,他的功德沒辦法一直增長。

為什麼呢?就是這個謙虛跟憍慢的問題。有些人經常保持一個謙卑的心,他這整個過程當中,他的功德能夠無窮盡的增長,謙受益;有些人他這個「我」很大,他做一點善事,一定要把事情給講出來的。

你這樣子即使能夠修功德,你不能成就大功德的,不可以的,滿招損,你折損你的功德,所以這個地方要注意,不要去誇讚自己的功德。這是一個總說,「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誇」這是謙卑的總相。

別相有三段:

「只管自家,不管人家」,這個「管」就是要求。平常待人處事,要求自己就好,不要要求別人,我們要緊以德服人,你想使令他改變,你要用德行來感動他,他才會服氣你。

「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向好的地方學習,不要跟壞的學習,我們盡量往增上的境界學習。你不要說:你為什麼拜一百拜而已,他拜五十拜而已。你就是跟壞的比,就是要跟好的比,就是我們眼睛要經常往上看。

「看一切人,皆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觀察一切人都有很多的功德,我們看到別人都是功德。這個人他有拜佛的功德;這個人他不會拜佛,他能夠做事;這個人不會拜佛,也不會做事,但是他能夠安住也不錯。

就是人有各式各樣的功德,都是菩薩。但是我這個人有很多的缺點,就是生死凡夫,看自己很多缺點,這個都是謙卑的心態。由於我們謙卑的心情,能夠使令前面的助行跟正行的功德增長廣大。

這個是講到因地三種的修行內涵,助行、正行跟謙卑。再來我們看這個果地,這樣子修有什麼好處呢?

「汝果能依我所說而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假設我們能夠根據前面的三種方法去修,你臨命終的時候,一定能夠往生極樂世界,有這種果地的功德。

好,這是我們這次的《印光大師文鈔》選讀,跟大家討論。他就是很平常,但是平常當中看出不平常。他很實際,他也不談玄說妙,但是他就是要求你,在待人處事當中,怎麼樣去斷惡修善,就是一個很實際的修行方法。

我想大家都能夠感覺的出來,印光大師的確是是一個老實的修行者,他老人家的《文鈔》對我們有很大的啟示。

[師答]:「給人家方便」,這個是懺公師父說的話。那個事情是這樣,我在蓮因寺齋戒學會,可能有些人在場,那個時候做晚課,做晚課之前。

懺公師父進來說:今天剛剛電話都沒人接,這響了很久,我們修行人給人家方便,就是給自己方便。就是他打電話進來有事情,你去接一下,有什麼事情,我們能夠滿這個打電話的人的心願。

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待人處事,在我們的範圍之內,能夠做得到的,多多幫助別人,給人家方便。他有障礙,他不方便,他從這個地方到那個地方,前面有石頭,他不方便,我們幫他推一下,把石頭推開,這樣子就是給自己方便。為什麼呢?以後你有問題的時候,就有善知識出現。這個我自己有感覺的,是這樣子,所以我願意從事僧教育就是這樣,我多栽培別人,我發覺自己因緣也不錯。

當然我們不是說一定要做什麼事,要緊就是你待人處事當中,譬如說,我們今天去用洗手間,用完以後,我們主動把它洗乾淨,給人家方便,處處去想到別人,你以後因緣就不錯,這個是深信因果。

待人處事多考慮到別人的權益,多替別人著想。

他修行有問題,他不好意思講,我們主動的幫他解決,我們今天為眾生所做的一切業力,總有一天是會回到我們身上的,功不唐捐。

我們相信這個世界上不是上帝作主的,不是!也不是無緣無故會出現什麼事,不是的!這個世界上是由「業力」決定的,我們的業力,決定我們的生命。

所以我們要注意我們的行為,你的每一個行為,對你未來的生命,都有影響的,要注意!

所以給人家方便,其實對你自己的菩提道,就是給自己方便,因為它又回歸到自己身心上面,這個就是這個意思了。

我們這次的作業,那個臨終關懷「臨終開導,助成往生」再寫一次,再寫一次以後,這個作業就算結束了,再交一次作業。

然後我們期末考交報告,就是《印光大師文鈔》的心得報告。心得報告當然不是兩、三張而已。大家先打個大綱我看一看,希望在禮拜二之前,把你的大綱,給我看一下,我可能會有一段時間進修喔,你可以把這五大科,做一個扼要的詮釋,就是把整個淨土的道次第全部詮釋。或者你根據哪一科,其中有一科你特別有心得,就著這一科來發揮也可以。

但是你把你的大科先列出來,你這次有幾個大科、你要發明幾個大科,大科裡面有幾個小科,先把大科科判做出來,我看一下,盡量在禮拜二之前交到我這裡,我先看一下。我們規定一下好了,就是在禮拜一中午午餐之前,交到我這邊來。

這個禪,就是我們講真如佛性,或者本來面目,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

淨土就是信願持名,求生淨土。

如果說我們平常修淨土的人,完全沒有讀大乘經典,我們很容易以這種妄想心去修行。妄想心修行,你平常不感覺有什麼樣的問題,就是我們內心當中,會堅固的執著我們這個五蘊身心。

痛苦出現,我們的心就跟著痛苦;順境的時候,我們就跟著快樂。我們的心就隨著境界轉,對不對?這樣子也就罷了。

到臨命終的時候,這件事就有問題了,到臨命終的時候,你的身心要完全敗壞掉,你內心的恐怖,那個時候恐怖很大的。

譬如說, 我們今天好不容易存一萬塊,對不對?你丟掉一萬塊,你內心當中不舍得,對不對?但是你臨命終的時候,你所有東西都必須要被破壞,那個內心的感覺,你看看是什麼境界,可能你要念佛就提不起來。

因為你平常的心,就住在這種外境上。就是你這一念心,平常隨境界這樣子波動,風吹,這心就跟著動,境界往東邊吹,你心就往東。你的心是整天就是在色聲香味觸法境界裡面這樣子流動,這個人當然就是很可憐。

我們講禪淨雙修,就是他在這整個風雨當中,他找到一個房子住。

這個洞山禪師,他有一次的結夏安居,他都沒講話,三個月都沒講話,這個也是不可思議,這善知識三個月都不開示。

到要結束以後,就是大家要告假,他講一句話,他說:東去西去,不如到萬里無寸草處去。說我們現在,或者我們講身體,你現在東去西去,到處去參學,你不如到「萬里無寸草處去」。

「萬里無寸草」是什麼境界?就是畢竟空、無我無我所的境界。你經常能夠把這個心,不要在外面流動,把它抓回來,安住在不生不滅的境界,就是經常這樣子。

你臨命終的時候,你的痛苦的感覺會降到最低。會有痛苦,但是因為你平常就把這個心…,住在外面的境界的勢力比較薄弱,所以外面的境界破壞,對你感覺影響不大。

其實我們這個痛苦是怎麼來的,你知道嗎?為什麼會有痛苦?你想想看,我們其實對這個痛苦的根的生起,我們不了解,什麼叫痛苦?

不知道,不知道為什麼會有痛苦。我們不知道痛苦怎麼生起,我們不能把痛苦消滅,不可以。

我們看《百法明門論》這個貪煩惱,什麼叫貪呢?

以染著為性、生苦為業。貪能夠生起痛苦。譬如說,你現在看到有人去砍樹,你沒有痛苦的感覺,是不是?這個樹我對它沒有貪著心。但是有些人講一句話,對你講一句話,你馬上痛苦,因為你對自己有執著,「你傷害我」。

有些人把你的小東西拿走你有痛苦,為什麼?你對它有執著。所以痛苦的根源是我們的執著。你的心對它有所住,這件事情一變化,你就痛苦,這樣懂嗎?所以痛苦其實是我們自己產生,你自己要執著的,是不是?

但問題是,假設我們今天所執著的,是一個恆常不會破壞的東西,那還好。譬如說,我們今天追求一個美好的生命,人家對我的尊重,或者我愛我的色身,假設這些事情都是「常」的,那還好。

但是問題是,這些事情本來就是會有變化的,世間上的事情,沒有什麼「常」的。

你說,我跟你感情很好,是嗎?在某一個因緣上感情很好,因緣一變化,這個事情就會變化,諸行無常嘛。

我們就想:我們這一念心,把我們的心寄託在這種變化的事情上,是不是很危險?是不是?你把你的心寄託在一個會變化的境界上,你把你的心付諸在一個會變化的境界上,這件事是不是很危險?是不是?那怎麼辦呢?

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我這個心應該放在哪裡最安全?放在哪裡?念佛,也很好,念佛也是不錯,那也是一個安住處,是的。你能夠觀察到這個萬里無寸草、不生不滅的境界也不錯,這也是一個安住處,這是我們的落腳處,就找到一個房子住。

就是說,這個世間上怎麼變化,你的心不變化,因為你的心不住在這個境界上,這個地方不是我的依止處。

不是我的依止處,這個世間上一變化的時候,你的心不動,你內心當中,有一個房子住,你的心安。你經常攝心在畢竟空的般若波羅蜜,這個禪的境界,臨命終的時候,你那個四大敗壞,眷屬也離開你了,帶不走。

我們人來到這個世間,是一個人來,離開也是一個人,沒有一個人帶走一塊錢。你家財萬貫,跟一個乞丐離開,兩個都是一樣,乞丐離開一塊錢也沒帶,王永慶離開,他帶走一塊嗎?沒有帶走一塊錢。

這個痛苦就是你是不是執著。

所以我們經常有這個禪的般若波羅蜜,我們內心經常安住在清淨心,可以減少很多痛苦。

所以佛陀要我們消滅痛苦,並不是說我在改變別人,不是說你從今以後,不准對我講不客氣的話,不是這樣,不是改變別人,不是你的心向外追求。

我們的追求慾望是無窮盡的,沒有一個人說他滿足了,我的錢夠了,我現在的生命也夠了,沒有,是不是?有錢人也是很多痛苦。就是我們要把這一念心收回來,安住在一個不生不滅的心,這個快樂是不可破壞,現在安住, 臨命終也安住。

所以這個禪淨雙修很需要的。

當然這都是你平常要用功,你就是要熟,這個串習,你平常的心念,經常這樣子的攝心,就是要熟,所以這個「修」,就是你要經常調整你的心念,調整自己,使令它找到一個最好的安住處, 所以這個禪淨雙修,也是非常重要的。

好,我們的課程就到這個地方。迴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