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三十九頁,二、增長不增長業。

佛教對人生的解釋,主要依止的理論就是建立在因緣觀,「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為什麼會有生命的現象呢?宇宙萬法本來是不存在的,《楞嚴經》說本來是畢竟空的,為什麼地球上會有這麼多的生物呢?因為他過去生曾經依止心念,創造了一個因緣。這個因緣現在成熟,就現出了他目前的果報,他可能是一隻螞蟻,可能是一隻狗或者是一個人等等。等到這個業力釋放結束以後,果報就消失掉了。所以我們的生命是由因緣來支持的。因為我們有無量無邊的因緣,所以因緣的相續就造成有情眾生生命的相續了。

我們在學習佛法時,對因緣的觀察,有兩個不同的差別:從道理上來看,觀察因緣是分成過去、現在、未來。這三塊分成兩重因緣,就是過去跟現在,這是一重因緣,「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這是一個因緣;第二個因緣就是今生跟來生,「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這又是一重因緣。所以從道理上來說,每個人的生命體,都具足了這兩種因緣。這是從道理上觀察。

但是,實際上從修行的角度,我們不這樣看,因為這樣看太複雜。從修行的角度,佛陀在經論上的指導,就是一個有觀照力的修行人,不把因緣分成過去、現在、未來,他分成內、外,就是外因緣跟內因緣。什麼叫外因緣呢?就是生命的結果。只要這個東西跟結果有關係的,都叫外因緣。比方說,你會生長在什麼樣的家庭,長大以後會跟誰結婚,會從事什麼樣的職業,今生的成就有多大,只要跟生命的結果有關係的,這個因緣只要一句話就可以解釋,叫「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因為你看外在環境時,那是一片已經成熟的水果。可能這個水果有酸甜苦辣,但是只要你到了五十歲,這個水果都長得差不多了,很難改變了,它已經成熟了。

所以,佛教思想的因緣觀,是先知命而認命,這個很重要!很多人一學佛就要改造命運,這個是錯誤的。佛教的第一個思想,是先看到外在的結果,再講過程。佛陀講四諦:苦集滅道,也是先講結果。就是說,我們面對今生的生命,是先求認命,才能逆來順受。不認命,你的心就躁動不安,就會抗拒。所以學佛人第一件事情,要接受命運,不能抗拒命運。不管你今生同不同意,滿不滿意,先接受它,才能夠利用今生的資源去創造來生。如果一直排斥今生,就毀了你的來生了。就是借假修真的道理,我們學佛以後,第一個要接受今生。不管今生的生命體你滿不滿意,這是你唯一的希望,因為你要創造來生,就從這個地方開始。

因此,佛教的修學,當我們看到外面很多的水果樹,充滿酸甜苦辣時,第一件事情要知道,「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這都是過去的業所招感的,沒有二話,先接受它;然後才有希望,才能安定下來。所以佛教第一個思想,不抗拒命運,佛教都是逆來順受的,沒有一個人抗拒命運的。當我們接受命運時,我們已經踏出了第一步,就是接受了過去,承認了過去。

第二個更重要,開創未來,這就是你的內因緣。外在的因緣是充滿了果實,內在的因緣是一片土地,還沒有開始種,有很多發揮的空間,就是心靈的力量。外在是一種業力的主導,你做不了主的,但是內心的世界,在死亡到來之前,有無窮的希望,你可以把種子種下去,來生馬上就能受用。

我們現在最大的盲點在哪裡?身為一個人最大的悲哀,就是我們花很多的時間去注意結果,這個錯了!因為結果是不能改變的。我們花很少的時間經營心地法門,這是錯誤的,錯用了心!以至人生就一世一世地錯下去。凡事盡心盡力,成敗交給業力,結果要放棄。我們只重視過程,因為過程是操之在我的,用什麼心態來面對人生,是你可以決定的。今生的成敗得失,是前生就決定了。當業力成熟,形成果實時,你不能改變它。

所以,一個有智慧的修行者,會慢慢地把心收回來。他知道這個水果已經成熟了,不能改變了。他開始創造來生,開始在心地上下功夫,培養自己心靈的力量。當開始發心修行時,他必須在心中建立三種功德力來面對來生。

第一個,引導力。修行是先有目標的,叫以願導行。所以我們第一堂課,第一章<發心篇>,就是引導大家對來生先要有一個願景,才有資格修行。每一個行為,都要有一個東西來引導,所謂的「心真則事實,願廣則行深」,這樣所造的業才能夠很強大,而且是特別地廣泛、堅定而廣大。

我們常常看到經典裡讚歎佛菩薩的功德,「讚佛甚深功德海」。諸位有沒有想過,佛菩薩是怎麼把這個功德創造出來的?為什麼我們凡夫創造一個善業,不能講功德深廣如大海?其實我們看經典,佛陀在因地時,並沒有比我們多做很多。他在凡夫位,做的事情跟我們差不多。但是他為什麼會有這個結果呢?因為他的願廣大。我們在因地時,做的事情並沒有比佛陀少多少,但是我們發心太小。所以,你不管以後做得到做不到,先把心發出來。你必須把格局放大,才有資格以後叫做讚佛甚深功德海,才有資格叫做大海,否則永遠就是一個小水桶,頂多一個小湖泊,成不了大海。

所以引導力,就是要我們在剛開始時,當你是一個充滿煩惱業障的凡夫時,就必須設定目標,用這個目標來引導你。這就是當我們要去創造來生時,第一個,先把來生的建築圖畫出來。雖然還沒有蓋,但是先把願景創造出來——往生西方圓成佛道。

第二個,就是討論到安住力跟調伏力。怎樣慢慢地隨順我們的願景(現在還沒有談行動,行動是<修行篇>),就是內心先隨順它,隨順我們的本願,安住跟調伏。諸位!我們在講的時候是講兩件事,安住力跟調伏力,但是實際操作時是一件事情。你會慢慢覺得佛教的修學跟外道不一樣。外道都是強壓的——你不能這樣做,不能那樣做。佛法都是先講道理,為什麼不能這樣做,是有道法來攝受的,完全透過覺悟的智慧來疏導你的行為。所以安住在不同的道法,會產生不同層次的調伏。我們修行第一件事情,安住的道法就是深信業果,業果之道或者叫安樂之道。我們不能去攀緣外境,內心要安住道法。遇到事情,先從道法上去思考,站在道法的角度來面臨人生,站在因果的道理來面對人生,就容易做到調伏身口意的過失。所以佛教是以安住來產生調伏的,這是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最粗淺的。後面還有更深的,安住苦諦,安住空性,每一個層次就慢慢增加了。所以當我們設定目標以後,怎麼隨順目標呢?怎麼隨順本願呢?第一件事情,安住業果,調伏身口意的過失。今天<正見篇>講的就是這一塊,第一個業果道理就講這一塊。我們對道法的理解很重要!因為你道理不了解,就很難產生堅定、不動轉的調伏。

業果,我們先談到業,業有三個差別。第一個它的體性有善業不善業,第二個它的強弱有增長不增長。我們看強弱的問題。

我們在造業時,有些業是很強大的,也就是說它對我們來生的生命會有主導性,有影響力,這個叫增長業;有些業你雖然造了,它對業種子的增長,不會產生影響,也就是說你造了它,對你來生該去哪裡,你還去哪裡,它不影響來生果報的,這個叫不增長業,是這個意思。

《瑜伽師地論》先用不增長業來反推增長業。先講出什麼是不增長業,然後它相反的情況就是增長業。這個地方有十種。

不增長業,依《瑜伽師地論》列有十種:「一、夢所作業。二、無知所作業。三、無故思所作業。四、不利不數所作業。五、狂亂所作業。六、失念所作業。七、非樂欲所作業。八、自性無記業。九、悔所損業。十、對治所損業。」除上十種,其餘諸業,皆有增進長養業種之力量,名為增長業。

我們先看不增長業。

第一個,「夢所作業。」我們一天平均會做五個夢,在夢中會做很多的好事跟壞事。但是夢中所作的任何的業,比如你在夢中會拜佛,也會罵人,但是這個業對你的果報都沒有太大影響。理由只有一個,因為你的心識是闇鈍的,是不清楚的。

夢中所作業,唯識學引用畜生道來解釋。它說,老虎去吃一隻羊,這個業對老虎,是不增長業,因為牠是愚癡闇鈍的。所以畜生道基本上沒什麼造業功能,除非牠修成了畜生精,吸收日月的精華,能夠變現成人,牠有造業能力了。正常的畜生道牠一生當中只有承受果報,沒有創造業力的力量。

唯識學上說,老虎吃動物,如果是罪業,那糟糕了!會形成一因多果 …過去生造了一個罪業,變成老虎,牠當老虎的時候造罪業,那完了!牠的生命就沒有返復的機會。所以老虎的果報,不管造善造惡,全部是不增長業,因為牠的心是闇鈍的。畜生道的心識絕大部分是闇鈍的,所以造的業通通不算,牠只是在酬償過去的果報,牠會吃動物,牠過去生有這個業,在還債而已 …沒有創造業力的能力,就跟我們做夢一樣。夢中意識所造的業,完全是不影響你的果報。

但是,當醒過來時,就要注意了!你開始回憶夢中的業,念念的隨喜讚歎,不管它是善業惡業,這個就增長業了,因為你已經醒過來了。所以佛陀告訴我們,夢中造了惡業,醒過來一定要懺悔。雖然它是不增長,但是不懺悔,就很容易去回憶,會去隨喜。

第二個,「無知所作業。」無知就是沒有知覺,你可能被人家用藥物催眠,或者鬼神迷惑,是屬於一種非常昏昧的狀態去造了業。你受到外道藥物的催眠或者鬼神的掌控,這個對你來說,造的任何業,是不增長業。

第三個,「無故思所作業」,就是你不是故意的。你開車來洛杉磯淨宗學會上課,這部車壓死了二十隻螞蟻,這個業不算在你頭上,它不能影響你的總報,因為你開車的目的是要出來上課的,你沒有殺害螞蟻的動機。在戒律講,你沒有動機,沒有殺心。所以走路時,要是真的不小心踩死螞蟻,這個屬不增長業。它對你來生的果報不能產生主導力,當然你跟牠有別報 …來生看到你可能會不喜歡你,因為你踩過牠。但是這個業不足以讓你到三惡道去,沒有那個力量。所以這個沒有三界的總報,但是應該會有別報。

第四個,「不利不數所作業。」不利就是指他的心態,不是猛利的;不數,指的是他的次數,只做過一次。就是說,你可能在年輕時,曾經做過一件錯事,但是你做錯事時受外境的引導、誤導、誘惑,而且做了這一次以後,你就深重地懺悔,發願不再造作了。這個在律上,蕅益大師說叫偶一為之。你就做一次,也不是很強烈的願力,而是環境的誤導、誘惑,做了以後,你就永斷相續,這個業在第八識是存在,但是沒有主導的力量,因為它沒有構成深生好樂,數數現行,對來生不能構成大的影響,對往生也不能構成障礙,除非以後又繼續造作。這就是不利不數,這兩個要合起來,不利而且不數。

第五個,「狂亂所作業」,就是精神錯亂了。精神錯亂的標準,在戒律上說要見火而捉,看到火要去抓它的,要到這種程度,才叫做不增長業。

第六個,「失念所作業」,就是一時的失念。你平常受持八關齋戒很嚴格,但是後來跟大家聊天,很專心,沒注意過午了,人家拿一個水果給你吃,你不小心就吃了,這個屬不增長業。因為你平常都持得非常嚴謹,只是一時的失念,做了以後馬上懺悔,斷相續心,這個叫失念所作業,這是不增長業。

第七個,「非樂欲所作業。」就是說,你做這件事情被他力所逼迫,有強大的盜賊或者惡勢力逼迫你非得做,當然逼迫的條件是要有命難,生命受到威脅了。這個你去做,也是不增長業。非樂欲,不是你心中的願望。

第八個,「自性無記業。」就是它本身就是無記。你在散步,剪指甲,本來就是沒有善惡的,這個也是不能對我們生命產生引導。

這八個是就著你當時造業的一個心態來安立不增長業。我們可以反推,什麼 是增長業呢?從這八個相反的作用,有三個條件:第一個,你的心識要清楚明瞭,不是在昏昧睡眠的狀態,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第二個,要深生好樂。你做這件事情是發自內心的願望;第三個,數數現行,要經常造作。

我們舉一個歷史故事來說明不增長業。孔夫子他周遊列國,有一天來到了衛國,就是衛靈公在位時。衛靈公對孔夫子很尊重,給他很好的房子住,供養他很豐盛的衣食。但是衛靈公是比較昏庸的,他沒有重用孔夫子,只是把他供奉起來。孔夫子覺得這不是我的本意,我周遊列國目的是要實現理想的,覺得浪費時間,就帶著弟子悄悄地離開了衛國,想要到其他的國家去。

孔夫子帶了弟子們,到了衛國的邊境時,發現了一件事情:衛國的軍隊準備要叛亂,要推翻衛靈公。這個在孔夫子之道理是不允許的。在夫子之道認為,你出生時就有定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不能改變,是天命,君臣之禮是不能抗拒的,除非國君有喪德。這個王室雖衰,但是並未喪德,你不能推翻他。所以叛軍要推翻衛靈公,就違背了夫子之道。

孔夫子就跟弟子說:我們先不要到其他國家,我必須把這件事情告訴衛靈公,讓他準備一下。當孔夫子要回到衛靈公的國都時,被叛軍發覺了,就把孔夫子圍起來,叛軍問:「你要去哪裡?」夫子說:「我要回衛靈公的國都。」叛軍說:「你一回去,就會把事情告訴衛靈公,他就有所準備,我們不能同意。如果你不回去,現在就走,我們就放你走。」孔夫子說:「那好,我們到其他地方,不回去了。」

孔夫子他們就離開了邊界。走著走著,走一段路以後,孔夫子就跟子路說:「現在調頭,我們還是回衛靈公的國都去。」子路就說:「夫子你要幹什麼?」他說:「我們還是要把這件事告訴衛靈公。」子路就疑惑,說:「我們跟人家所做的盟誓,能夠毀約嗎?」孔夫子說:「所謂的盟誓要雙方心甘情願,他把刀子架在我脖子上,這種盟誓是不用去遵守的。」

這個地方,其實夫子之道跟我們佛法的道理是相通的。就是非意樂所作業,這跟我們不增長業是一樣的。所以我覺得孔夫子對這個業果的道理也是非常了解的。因為這個盟誓剛開始的因地不是我心甘情願的,你拿刀子威脅我的,所以這個盟誓不能成立。

從佛法的角度,要形成增長業,一定要出自你主動的意志力,而且次數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做,不管善業惡業,這樣對我們來生有強大的引導,這個是增長業的三個條件。

九、「悔所損業;」十、「對治所損業。」前面的八個是就著造業當時的心態來安立不增長業。這以下的是你業已經造了,事後怎麼樣去做一些補救。我們往往到了晚年才知道年輕時的糊塗。我們曾經在年輕時造了很多增長業,我們害怕這個業臨終時顯現出來,怎麼做一些事後補救呢?

有兩個方法:第一個懺悔;第二個修止觀來對治。

懺悔,我們也講一個實際的例子來做說明。在佛教史中有一個很有名的懺悔叫阿闍世王的懺悔,這個公案我們解釋一下,做一個說明。阿闍世王他是頻婆娑羅王的兒子。阿闍世王很年輕就做太子了。他的父親活得很久都沒有往生,所以他一直不能得到王位,就心生恨意,生起叛亂的心。他找了幾個隨從,趁他父親不注意,把他父親抓起來,關在地牢裡,要活活把他父親餓死。殺父,犯了一個逆罪。

犯了逆罪以後,他還不知道悔改。登了王位以後,非常地放逸。在經論上說他造了逆罪又放逸,這兩個業加起來,而且這種放逸又是深生好樂,數數現行,每天做。到了中年,花報現前,還不是果報,開花而已,他全身長滿了膿瘡。當然他是一個大福報的境界,他做了兩件事:第一個,他尋遍了整個印度的名醫來治病;第二個,他參訪很多當時印度的大修行者,所謂的這些仙人,用神通力來治。都沒有治好,他很痛苦。

有一天,一個叫耆婆的名醫主動找上阿闍世王。他跟阿闍世王頂禮以後說:「國王最近過得怎麼樣?」阿闍世王講了三件事情,他說:「我身受病苦、內心憂愁、夜不安穩。」第一個,我的色身受膿瘡的折磨;第二個,我內心莫名其妙經常感到煩躁不安(這個就是有罪業)。更嚴重的是晚上睡不好覺,經常做惡夢,夜不安穩。

他就問耆婆說:「你有辦法幫我解決嗎?」耆婆說:「你這三種病都病得很重,不是一般的醫生可以治好的。」阿闍世王說:「這個世間上有什麼辦法可以治我的病痛嗎?」耆婆說:「有!什麼辦法呢?只有懺悔之法!」阿闍世王說:「懺悔之法有什麼樣功德呢?」耆婆說:「我曾經聽佛陀開示,說懺悔之法就好像今天有一大臉盆污穢的水,你如果能夠丟下這個清水珠(一種寶珠),這個珠丟進去以後,入水一尺,水清一尺;入水一丈,水清一丈,它能夠把污水清乾淨,懺悔就這麼好!」阿闍世王聽了有信心,他說:「那我要跟誰懺悔呢?」耆婆說:「你當然要跟佛陀懺悔,效果才好。」阿闍世王聽了以後就起了信心。所有的神通、醫藥都不能治他的病,他就想要試試懺悔法。

阿闍世王有大福報,他帶上他的太太、隨從十八萬,浩浩蕩蕩去找佛陀。到了佛陀面前時,他那時心中還有疑惑,先跪著跟佛陀稟白說:「佛陀,您老人家說這個懺悔法這麼好,為什麼我造了這麼重的罪,而瞬間的懺悔能夠解除我的痛苦跟罪業呢?」

佛陀講很多譬喻,我們做一個總結就好。佛陀的道理就是說:業性本空,仗緣而有。他說:你這個業在造的時候,是以一念虛妄的心,攀緣一個生滅的虛妄的境,所以這個本身是沒有自性的。但是業障為什麼會重呢?因為你念念相續,念念執著,執著的心相續,把業弄得很重。

所以你懺悔時,要斷你的相續心,必須把業力的根給斬斷。就是你開始發自內心地懺悔,下定決心不再造作,這時業的體性就被你破壞了,它變成沒有體性了,因為它本來就沒有體性。就好像說,水本來就沒有體性,水本來是沒有形相的,你把它放在一個圓形的杯子,它就變成圓形;放在一個方形的杯子,它就變成方形,但是你把它結成冰塊時,它就有體性了,因為你執著。

所以,諸位要知道,業力會變成堅固,是因為你念念地執著它,所以它變成堅固了,它本來是沒有形狀的,為什麼懺悔有用?就是因為你把這個業、煩惱放下,不再造作了,「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

阿闍世王聽到業性本空時,他也是大善根,所有疑惑都放下,都沒了,至誠地向佛菩薩發露懺悔。他拜下去時覺得通身清涼,他就發願:「我生生世世護持正法,生生世世要激發大眾的善念。」佛陀說:「善哉!善哉!」後來他這個病慢慢就好了。

這個地方就是說,在死亡之前,我們都可以透過懺悔和對治。這個對治就更高了。懺悔要有效果,要加上智慧的理觀。我們一再強調一個觀念,站在本來沒有業障的角度來懺悔業障,這個就是在對治,就是要觀業性本空。業力之所以這麼重,是你自己把它捏造成這麼重的,因為你的心很剛強,不願意懺悔,自己把業障捏造成一個體性,最後也是由於你這個業力讓你自己得果報的。

所以佛陀說,都是心作心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地獄,是心是地獄。地獄是你自己創造出來的。你自己在造業時不肯懺悔,所以就把那個業弄得很重。然後你自己捏造的業,在臨終時變現地獄,自己去承受,是這麼回事。所以,真誠地懺悔,就是把心放下,那個造業的心把它放下,恢複本來的清淨,這個業就沒有能量,沒有勢力了。沒有勢力時你再來懺悔它,效果就很大了。

我們看總結。「除上十種,其餘諸業,皆有增進長養業種之力量,名為增長業。」所以我們這個業果之道整個引導有兩個:一個是懺悔業障;一個是積集資糧。一個是針對過去的過失的懺悔;第二個是對未來的善法的積集。

庚三、定不定業

這個定業跟不定業是說什麼呢?前面我們講這個業有兩種:第一個是講到它善惡的性質;第二個講到它的強弱。都是針對各別各別的業。現在我們講到業跟業之間的相互作用。這個業不是各別的,真正在生起時,會互相地激發,我激發你,你激發我。

定不定者,為定受異熟果與不定受異熟果之業。此有四種之別:

一、順現法受業以猛利之意樂方便所作,現生感異熟果之善不善業 。即今世作業,今世受報。

二、順生受業謂由今世造業,次生感異熟果之善不善業。

三、順後受業謂由今世造業,第三生以後感異熟果之善不善業。

四、順不定受業謂由今世造業,而受報之時分不定之善不善業。

我們用定不定業把前面的業做一個總結。

業,從它的性質,又分成定業跟不定業。什麼叫定業呢?就是它決定會讓我們受來生或今生的異熟果的,叫定業。不定業呢?就是這個業沒有一個主動的力量來得果報,必須要有其他的業來激發,是一個被動的業,叫不定業。簡單地說,一個是主動的業,一個是被動的業。

我們來看這四種差別。前面兩個都是屬於定業,它們都是一種主動的業,就是業比較強,比較主動;三、四都是屬於被動式的業,叫不定業。

我們先看第一個,「順現法受業。」就是在造的過程中,是以猛利的意樂,很堅固的一種內心的心情,不管善念、惡念,所發動的身口的方便去做的,那麼這時現生招感異熟果報的善不善業,就是說今生造業今生得果報,這種情況不多。我們前面講異熟果時,絕大部分的業都是今生造業來生得果報,它要有一個成熟時間。但是有一種例外,這個業太重了,太強大了,已經有一個強大的引導力了,甚至於引導到能夠把你今生沒有受完的果報奪過來,叫遞奪。本來你還有十年壽命,但是你造這個業以後,這個業太強了,它把你今生沒有受完的業先搶過來,這種是特殊的個案。

我們舉一個琉璃王滅釋迦族的公案來說明。佛在世時,印度不是統一的國家,是很多小國的聯盟組合起來的。其中有兩個國家特別強大,一個是憍薩羅國,一個是摩揭陀國。憍薩羅國的國王就是波斯匿王。波斯匿王福報大,娶了好幾個太太。其中一個太太,他本來要娶迦毗羅衛國國王的女兒。但是迦毗羅衛國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家族,他看不上波斯匿王,覺得這個人脾氣暴躁,但是波斯匿王是個強大國家,又不敢得罪他,怎麼辦呢?就想出一個方法,這個方法也埋下後來的殺機。他就把公主的婢女打扮一下,假裝公主就嫁過去了。波斯匿王不知道,就生了琉璃王。

琉璃王長到八歲時,他的父親就讓他回到外公外婆的家,就是迦毗羅衛國去親近外公外婆,順便學習一些射箭、讀一些書等等。當時迦毗羅衛國對這個孫子很照顧,把他安排在一個摩男,就是一個長者的家庭裡面,給他很好的衣食,住很好的地方。

小孩子好玩,琉璃王有一天就帶著他的侍從到處玩。看到一個講堂,非常莊嚴,他走進去, 裡面很多人在忙來忙去的。有些人供養鮮花,有些人在掛那個幢幡。他就問:「這個講堂要幹什麼呢?」侍從說:「你不知道,我們要迎接佛陀回到祖國來說法。」琉璃王就看到講堂當中有一個很高的法座,特別地莊嚴,他就爬上去坐在法座上,很得意!就被釋迦族看到了,把他揪下來打一頓。說:「你這個婢女所生的雜種,哪有資格坐這個法座?這個法座是給佛陀坐的。」琉璃王那時才八歲,我們都知道印度對種族分得很清楚。他身為一個剎帝利的王種,竟然被罵為雜種,他覺得這羞辱太重了!就跟侍者說:「我今生必定要報這個仇。有一天我登王位時,你要提醒我這件事情。」

後來波斯匿王死了以後,琉璃王登基。他的侍從就說:「國王,你還記得嗎?你當初在迦毗羅衛國所受的屈辱。」這句話激發了他過去的恨。琉璃王三次發兵,佛陀在道路中三次打坐來阻止。前三次琉璃王看到佛陀的威德,都退兵。到第四次,那個侍從說:「國王,我們不能再退兵了,這是最後的機會了,一定要衝過去。」衝過去時,佛陀的護法神就把佛陀拉到天空去。大軍就衝入迦毗羅衛國。在經典的描述,城破了以後,琉璃王的軍隊在迦毗羅衛國殺了十萬人,殺到血流成河。佛陀非常地悲傷,因為這個定業不可轉,這是過去的宿業。

佛陀就講了一個預言,說琉璃王滅了釋迦族以後,他七日會為他業力的火所燒,直墮阿鼻地獄。這句話就傳到琉璃王的耳中。琉璃王知道,佛陀是不會打妄語的,所以他就很害怕。他的侍者說:「沒關係,我們租一條船到大海去,水能滅火。」在水中待了第七天時,突然間下了一陣雨,雷電交加。雷打到那條船,業火燃燒,琉璃王就現生墮入地獄。

這個是特殊的個案,說明今生造業今生得果報,不用等來生。即便他的壽命沒有盡,他的業把他遞奪過去。這是猛利的意樂,而且殺了很多人。因為你想,一般人看到佛陀阻止,一定會放棄的。我們可以合理地推論,他的心是猛利的,一定要報這個仇,心像石頭一樣堅固。第二個,他殺了十萬個人。心是上品心,境又是上品境,那這個業就太重了!

我們再看第二個,「順生受業。」今生造業,來生得果報。這種情況也算重業。諸位!你今生造的業,來生馬上表現出來的,也是屬於重業,一般來說都是要深生好樂,數數現行。如果你要知道你來生要去哪裡,你從內心去觀察,一生當中做了很多的事情,看看有沒有哪一件事情符合兩個條件:第一個,你做這件事時非常歡喜;第二個,你每天都在造作。這個業來生很容易得果報,它不用等到第三生了,來生就出現了。

這兩種業都是主動的業,不必靠其他的業力來激發,它會主動顯現出來。下面兩個就是它的業薄弱,必須要有其他的業來激發,我們待會兒再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