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講)

辛二、正修 分三:壬一 、 修習大乘理觀。壬二、避免八過。壬三、當依智者, 聞思大乘

壬一、修習大乘理觀 分二:癸一 、總相。癸二、別相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九十七頁,我們看己六,智慧度。

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把我們念佛的人,大方向分成兩種類型:一種是屬於事持,事相式的念佛;一種是理持,就是他在念佛當中帶有理觀智慧的引導,這兩種。

我們剛開始念佛,一般人在接觸淨土法門都是先修事持的。事持的特點,就是我們依止一念的信仰,我們剛開始會相信阿彌陀佛的功德是無所不在的,也相信阿彌陀佛他一定可以救拔我們。所以我們的心跟佛號接觸的時候,那一念信仰的善念,就創造一種念佛的力量出來。

當然這個時候,內心當中沒有觀照的智慧。這會產生兩種過失:

第一個,我們所念的佛號不得堅固。信仰式的修學,你的心是完全寄託在你一念妄想的情緒上,因為你對妄想沒有調伏力,沒有調伏力你就只好夾帶妄想來念佛。妄想我們前面說過很多次了,它一定會受到感受的牽動,而感受一定受到業力的主導。所以當你的善業起現行的時候,當你身心是安穩狀態的時候,你可以把佛號念得不錯。但是當你的生命走到罪業現前的時候,走到生命谷底的時候,你的佛號就提不起來了。因為你夾帶妄想來念佛,妄想是變化的,所以妄想它會給你一個很高亢情緒的信仰,它也會給你一個很低落的情緒來障礙你。所以你剛開始在事持的時候,你會覺得你念佛的功夫,有時候好,有時候不好,就落入一種波浪式的不穩定式的念佛。就這樣的一個念佛的情況,你一路走過來,走了幾年,總覺得修行一直上不了路。這是第一種情況,不得堅固。

第二個,不得圓滿。因為你帶有感情性的念佛,你有時候是皈依心很強,有時候皈依心很差,因為沒有這種善巧智慧的引導,你這個佛號就不能達到波羅蜜。你所念的佛號在本質方面都是生滅性的、有漏的,只有少數偶爾跟道心相應、跟菩提相應、跟淨土相應,所以你的佛號質量太差了。沒有波羅蜜的力量,沒有智慧引導,就這兩種過失,使你的佛號不得堅固,不得圓滿。

所以當我們從一種信仰式的念佛,帶有感情妄想的念佛,開始提升到一種除了信仰以外多了一分智慧的觀照——帶有理觀性的念佛,這個就是所謂善根式的念佛。善根式的念佛,盡管你是在妄想的當中,但卻可以調伏妄想,可以引導妄想,讓我們所有的佛號更為堅固,更為圓滿。

這種信仰式的念佛跟智慧引導式的念佛,佛陀在經典當中講了一個譬喻來加以說明。這兩者有什麼差別呢?

佛陀說:在恆河的一邊,有兩個牧牛人,他們各自領著一群牛在吃草。時間久了以後,這邊的草也吃得差不多了。兩個人就商量,我們應該把牛群趕到恆河的另一邊去,那邊有更加新鮮肥美的草來繼續供給牛群。

那麼第一個人,他在趕牛衝過恆河的過程當中,沒有善巧。他就拿著牛鞭一路地打牛,不能念要他念,不能專要他專,用強迫式、信仰式的方式,把牛群給趕過去了。但是,畢竟牛是不會游泳的,所以絶大部分的牛都在過恆河時陷入水中死掉了。只有少數強壯的牛到達了對岸。這是第一種情況。

第二個牧牛人,他有智慧的善巧。他首先在恆河當中找到一個最短的距離,把牛分成三類:強壯的牛、中等的牛跟最虛弱的牛。他把強壯的牛放在前面,稍微用鞭子打一下,這些強壯的牛一下子就衝過恆河。第二種中等的牛,看到強壯的牛過去,它受到鼓勵,一看前面都過去了,它們也就順勢一鼓作氣,中等的牛也全部過去了。這個時候絕大部分的牛都過去了,就在對岸呼喊,那麼這些殘弱的牛,想想這個輸人不輸陣,就趕緊提起自己的願力,最後這些殘弱的牛也一鼓作氣全部過去了。

佛陀講這兩個譬喻是想說什麼事呢?就是說,你在修行過程當中,沒有理觀的智慧引導,你最後的結果就是事倍功半,你所修的一切不能構成波羅蜜。不能構成波羅蜜就是說什麼意思呢?第一個,你所修不能堅固;第二個,所修不能圓滿。

所以,當我們慢慢地從一種信仰式、壓抑式、強迫性的念佛,提升到一種調伏性的、引導式的念佛,我們應該以佛陀的智慧來善調內心,來增長自己修行的水平。

我們來看這個講義。那怎麼能夠把理觀的智慧放在念佛當中呢?我們看附表大乘的空觀。其實這個空觀,也包括了假觀的成分在裡面,等於是整個大乘的理觀都在這份講義中了,看附表。

大乘空觀

淨界法師:佛法修學概要

這部分《楞嚴經》的開示,我們分成兩大科:第一個先做一個總相的說明。大乘的理觀到底是怎麼下手。第二個再看別相。

癸一、 總相

我們先看第一個,真妄不二。把它念一遍,請合掌。

阿難!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

我們在修習理觀的時候,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你一定要把生命切成兩塊,這個很重要!不切成兩塊,你就沒辦法觀。如果你是外觀,向外觀察生命,你要切成兩塊;你內觀內心的世界,也是切成兩塊。

那麼這兩塊是怎麼個切法呢?

在《楞嚴經》的這個分割當中,就是先把有相狀的一部分歸為一類。不管這個相狀是雜染的相狀——是凡夫惑業苦的這種雜染相,還是這個相狀是諸佛的功德莊嚴,只要你眼睛可以看得到的,耳朵聽得到的,六根能夠活動攀緣到的六塵的相狀,通通歸為一類。這是第一個。第二個,你把沒有相狀的那個清淨的明瞭性歸為一類。這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你要把生命歸兩類:有相狀的,還是沒有相狀的。

你有這個概念,我們就可以來看看這兩個有什麼差別。首先我們看看有相狀的生命現象,是浮塵諸幻化相。第一個,它是「浮」,飄浮在空中,它是變來變去的;第二個「塵」,這個塵就是有一種染污干擾,這種虛妄的相狀它會干擾我們內心。

這個相狀它有兩個特點:第一個,「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當業力成熟的時候,它就「咻~」顯現出來了,你可能出現快樂的相狀,也可能出現痛苦的相狀。當業力完全釋放完畢的時候,它就「覓之了不可得」,它又從生命當中消失掉了。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凡是相狀的東西,它一定會變化,因為它受了業力的主導。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我們看非相狀的本性,是「妙覺明體」——就是常住妙明的不生不滅的心性。不管你造了罪業,不管你造了善業;不管你是快樂,不管你是痛苦,它永遠是不變的,它沒有意見的,完全保持一種「如」的狀態。

所以我們就可以知道,人生有兩個狀態:一個是變來變去的,一個是不會變化的。那麼這兩個是很重要的一個切割。你現在把人生切成兩塊以後,你就有資格來修理觀了。

癸二、別相

我們來往下看,應該怎麼面對相狀,應該怎麼面對真如的法性,是什麼樣的態度。我們把這個別觀解釋一下。這兩科把它一起念一遍,請合掌。

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

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 。

首先,我們先修的是空觀。空觀的智慧,它叫作從假入空,這個很重要!你不能直接修空觀,不可以。你要先有相狀,透過相狀的觀察你才可以悟入空觀。這個很重要!很多人逃避了相狀,結果大乘空觀修不起來。

如果你今天是修小乘的空觀,你不用借相,可以。小乘空觀它是一昧地斷滅就可以,斷滅空;大乘的空觀它要借相,它一定要先假借一個相狀,然後從這個相狀的跳板再跳到空觀。

那麼它是怎麼個跳法呢?首先,你要先看到,你現在生命的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這只是一個名相而已。簡單地講就是身心世界開合不同:一個是物質的色身;一個是精神的明瞭性。我們的身心世界是業力變現的,它是會變化的。所以你要先面對你的身心世界,觀察它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

我們的生命,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果。因為它開始,是莫名其妙的開始。《楞嚴經》就是這樣講,生命是無中生有的,不是說 A 去創造 B 的,不是!當業力成熟的時候,你在畢竟空當中,莫名其妙就從水裡面冒出一個水泡,「因緣和合,虛妄有生」,你就投胎了。

生命是無中生有,不是哪一個人把你創造出來的;你也不是延續前生,因為你前期的生命跟這一期生命沒有太多關係,除了你接受前面的業力以外,從生命的結果來說,你這個夢跟上一個夢是沒有關係的。從生命的因地,你是繼承了前面的業力,但是從生命的結果,你今生的生命結果跟前生毫無關係,那是不同的業力顯現出來的。

從生命的結果來說,你不可以說你前生創造了今生,不能這樣講;你更不可以說,你母親把你創造出來,更不能這樣講。你只是假借母親的因緣來投胎而已。這個我們十二因緣講過了,你是有一個識投到母胎,你是假借母親的因緣來滋養你的色身而已,不是母親把你創造出來。所以生命是沒有開始。

第二個,生命沒有結果。「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它最後是完全消失了。你到哪裡去了?你又回到空性去了。

所以我們可以從相狀的生滅知道相狀是暫時的,但是你要借它。你從「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你才能夠得到下面的結論:在生滅去來的相狀當中,它的本質就是如來藏性,就是清淨本然週遍法界的真如本性,它是常住妙明的、是不動周圓的、沒有變化的一個妙真如性。

所以在我們一念的清淨本性當中,我們看到生命的去跟來那是相狀的變化,但是從本性來觀察,它沒有去來,沒有迷悟,沒有生死。去來表示我們生命的業障,迷悟表示我們的煩惱障,生死表示報障。

比方說,我們舉鏡子跟灰塵的例子來說,或者說鏡子跟影像。我們要先透過影像,才能夠看到鏡子。你一開始看到鏡子,覺悟不出來那個鏡子。你要先看到影像的變化,才可以看到這個提供影像依靠的、所依止的東西——那個鏡子是不變化的。

這個從假入空是很重要的。你要能夠從過去的因緣中擺脫過去的業力,只有這個方法,沒有其他方法。什麼叫擺脫過去的業力?這個地方古人講出一個譬喻,這個譬喻非常好。它是以人生的背包來做一個譬喻。

我們每一個人都背了一個背包,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小時候我們這個背包放了我們的執著,你執著有個相狀。比方說,小時候我們在乎的是家庭的背景,同學之間比的是家庭的背景:喔,你家在哪裡,他家在哪裡;你爸爸做什麼,他爸爸做什麼;第二個比的是成績,誰是優秀的,誰是比較差的;第三個比的是你的長相,長得怎麼樣,是高還是矮。所以在小時候我們的背包就開始進入很多相狀了。你的家庭背景的相狀放到背包裡面去了;你的成績的相狀乃至於你的身體的相狀,你就背著相狀。當然這個相狀由業力變現出來。

慢慢長大了,你的背包放的東西更多了。你要成家立業,你要把房子的相狀放進背包;要把車子也放進去了;要把家庭也放進去了,你的眷屬、你的事業、你的人際關係,你的一切成敗得失。所以到了中年的時候,你這背包扛得就非常重。你承受著過去的業力,一個一個,它們絕對不會放過你,你的背包越來越重。

到了晚年的時候,你還會加很多東西。老病死——你的身體虛弱了,你看你的身體大不如前了;你不是身體虛弱而已,還有很多病痛折磨你,慢性病的折磨;乃至於死亡的恐懼,你看到你的朋友一個一個離開了,你對死亡恐懼的相狀也在你的心中揮之不去,這些執著的相狀也裝到背包了。

所以我們人生的背包,從小到大是不斷地增長,就是你心中背了太多的相狀。這個相狀都是過去重大的業力顯現出來,加上你的執著,就變成你人生的背包。

現在我們逆向思考一下,有沒有可能把背包裡面東西拿出來?先把房子從背包裡面拿出來,把車子的相狀拿出來,把家庭的因素拿出來,把人際關係的因素拿出來,乃至於把老病死的這種相狀拿出來,甚至於我們有沒有可能把背包完全放下,輕鬆地去面對未來,有沒有可能?

就是我們從過去的業力而來,所以我們背包裝滿了東西,裝什麼不是你說了算,因為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它會變現很多很多的相狀。當然一般人就是照單全收,愛取嘛!你業力丟什麼,我就把它往背包裡面塞。但是我們有沒有可能把過去的業力所變現的這種背包放下來,有沒有可能?

這就需要空觀的智慧了——「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所以佛陀要我們從假入空,就是你看到生命的變化,你更要看到那個背後不變化的本性,而憶念那個不變化的本性,叫作「離相清淨」。

空觀的智慧,是我們修行人很重要的一個成敗的關鍵。就是關鍵到一個人他是不是可以成功地從過去的背包當中走出來,放下過去的背包。你扛著沉重的背包,你今生是幹不了什麼事的。你念佛也沒有力量,菩提心也發不起來。因為你的心太沉重了,你積集那麼多相狀,你怎麼去創造未來?

所以當我們在規劃未來,設定目標積集資糧的時候,你要做一件事情——請你放下生命的背包。它跟你沒有關係的,它既然是生滅,就由它去吧。不管你今生是好是壞,這個相狀你試著把它放下來。「如今放下,何等自在」,二十年來你背著背包,你現在「如今放下」,把它放下來。

放下生命的背包就是從假入空觀。不管你的過去過得怎麼樣,你不要再回憶過去了,把相狀徹底放下。所以站在「本來無一物」的角度來面對人生、面對因緣很重要。你本來就沒有嘛!所以到最後這只是一個生滅的假相:來,你隨它來;去,你也隨它去。從假入空觀,它最重要的好處就是——我們一定要承受業力,但是你不能把業力轉成業障!

諸位!業力不一定會形成障礙,不一定!承受業力我們別無選擇,變成障礙是你自找的。理論上來說,人生只有快樂跟痛苦,不應該形成障礙。業力會讓我苦,業力會讓我快樂,那是一時的情緒,過了就好。但是把一時的苦樂轉成內心的障礙,這個就是我們心理素質不夠,是我們自己的取著。我們不能逃避業力,但是我們不能把業力轉成障礙,不能變成業障,不可以。

所以從假入空,就是你把人生先歸零一下,放下人生的背包重新開始。那麼從假入空觀這樣子過去以後,以禪宗的意思你這個人脫胎換骨了,你成功地從過去裡面跳出來,又是一個新的生命,法王座下添新生。

那麼要做的第二件事情,從空出假。所以你如果是「觀相元妄,觀性元真」,從假相而進入真實,這一塊叫從假入空。那麼接下來,從空出假,逆向操作,從真到妄,這個幾乎所有的淨土宗等大乘佛法要做的都要這兩道手續。你放下了人生的背包,你還有事要做,你要創造一個來生的願景來調伏你、引導你。所以淨土宗,它不但要你放下過去,還要你開創未來。你要設定未來的目標,這個時候就是假觀的智慧。

我們看淨土宗的假觀。當然這個假觀不是你去胡思亂想,而是你要怎麼去調伏自己、引導自己。這是有祖師的傳承。淨土宗的祖師論調伏,最有效果的就是善導大師。善導大師的方法很簡單,就是你雖然放下,但你還有習氣,那就要把自己創造出一個罪障凡夫的相狀。

所以我們前面把相狀放下以後,現在把某些少部分的相狀再借回來。但這個時候的心情是暫借,不執著。你要用業障的相狀來恐怖你自己。你要告訴自己:我是罪惡凡夫,自己沒辦法處理這麼重大的罪業,所以我別無選擇,我只有靠阿彌陀佛的救拔。因為罪障深重,求出無門,所以你要經常用恐怖的相狀來給你自己 push(推進),來調伏你對三界的貪戀愛取,這是你所借的第一個相狀:恐怖的相狀。

當然你也可以借功德的相狀來引導自己。你看「我今暫做娑婆客」,我未來的願景:七寶池八功德水,寶樹樓閣,種種的充滿音樂、充滿光明、充滿香氣的、「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極樂世界,你同時也放進來。

所以在空性的智慧當中你放進了兩個相狀:一個是生命中的狼放進來怖畏你,激勵你精進;一個是生命中的美食、功德相狀引導你、鼓勵你。這兩個相狀在我們生命當中缺一不可。人生不能永遠是痛苦的藥,也不能永遠是甜點。所以你必須把生命中的狼跟生命中的美食甜點放進來,來調伏你的心,永遠保持一種精進的力量,帶動這個佛號。這個就是假觀。

這個就是先把生命歸零,把心帶回家。先從假入空,然後從空出假,調伏力、引導力,你的心就能夠慢慢地達到順從本願。這就是所謂的理觀的智慧來帶動佛號。這個時候你的佛號是穩定性的、堅固性的,是圓滿性的。也就是說,你所念的每一句佛號叫作波羅蜜,每一句佛號都能夠超越生死的此岸,到達淨土無上菩提的彼岸去了,你的佛號每一句都沒有空過,質量都非常好,因為你善調其心。這就是我們修習的空假中三觀的理觀。

壬二、避免八過

我們來看看,要什麼因緣會生起智慧。有些人不能生起智慧,這個地方我們哪些因緣要避免,哪些因緣要去追求。智慧對我們這樣重要,我們應該怎麼去做一些修學。

首先我們看,要避免的八種過失。請合掌。

愚癡之因,謂近惡友;懈怠懶惰極重睡眠;不樂觀擇;不解方廣;未知謂知,起增上慢;上品邪見;或生怯弱,念我不能;不樂親近諸有智者。

為什麼有些人在念佛當中能夠如理地生起理觀,能夠安住空性,調伏愛取,導歸淨土,在佛號當中產生三種的加持力?而有些人只能夠依止信仰來念佛,只有薄弱的力量?事出必有因,到底是什麼因素構成他不能生起智慧呢?宗大師提出了八個理由:

第一個,親近惡友。你經常親近那些知見不圓滿的惡知識或者是同參道友。他說:「欸,這個教理別看,老實念佛就好了。」初學者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你今天已經是老參了,都不用理觀來提升,這你就會得少為足了。所以你親近的同參道友就很重要了。因為他所講的每一句話,會對你產生一種熏習引導的作用。你認識的朋友十個裡面有九個都不學教理,你就沒辦法學教理,因為他釋放的磁場就是這樣的磁場。這是第一個,外在環境對你的誤導。

第二個,你本身的懈怠懶惰,極重的睡眠。你剛好自己也不想學教理,然後別人這麼講,你就得到更充實的理由了,給自己的懈怠做足了理由。

第三個,不樂理觀。有些人的第六意識,以古人說非常懶惰,他不喜歡起觀。因為你修止很舒服,你一路念佛,心於佛號專一安住,很寂靜,寂靜會有一種樂受。雖然你沒有成就禪定,它也有相應的樂受,會讓你很寂靜、很舒服。但是你修觀,相對要提起精神。你要觀照三界的苦,觀照極樂世界的快樂,來調伏你、引導你,是要用一點心思的。那如果你不覺得這個重要的話,人總是好逸惡勞,「這樣就好了唄」,所以就不樂觀擇,不樂去觀察抉擇。

第四個,「不解方廣」。就是你根本就不知道怎麼修觀,你也沒有學教理,你一修觀就胡思亂想,乾脆就不修了。

修行有兩大忌諱:一個是有解無行。有解門沒有行門,只會理觀,沒有事修。你知道怎麼安住空性,調伏愛取,引導淨土,但是你又不念佛,這是「說食數寶」,有理觀沒有事修。另外一個人是念佛很精進,有事修沒有理觀。這兩個都不好。

但是,如果兩害相權取其輕,你剛開始一定要選擇一個的話,有事修沒有理觀的更糟糕。我說個道理你們聽聽看。如果你行門很強,都沒有理觀,剛開始問題不大,但是你不斷地用功下去,如果你完全不知道空性,不知道假觀來調伏引導,你一定會走上感應神通,一定會的。

尤其是修他力門的,因為你一定有些消息出來。而你自己對這種修行中出現的功德相沒有正確的判斷,可能本來是功德相就變成障礙了。「五十陰魔」你看看就知道了,很難過去的。等到你變成魔障的時候,誰都救不了你。

諸位!我要提醒你:修行產生的障礙是無救的,佛陀可能都救不了你。因為你自己要去產生邪見的。這就是為什麼佛陀出世的時候,那些外道,佛陀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你活在自己的顛倒妄想,誰有辦法把你救出來呢?你比一張白紙都糟糕!

從《楞嚴經》的角度,你要麼就不要修行,你還有機會;你要麼就一次把它做好,走上正確的道路。你不要在修行當中誤入歧途,這是最糟糕、最冤枉的!因為這個時候誰都救不了你。你未來墮入到外道種性、邪魔種性,你要經過很長時間的痛苦,出來以後把這個罪業、把這個妄想洗得乾乾淨淨的,再重新接觸佛法,這當中你不知道受了多少冤枉的痛苦。

所以,你如果沒有正知正見,我的建議,你寧可不要修行,因為你懈怠,你就沒有什麼事情;但是你一旦精進,你這個車子開得快,你的方向引導就更重要了。修行你可以慢,但是不能錯!因為你錯,就沒有人可以救你,當今社會沒有人可以救你。

所以有理觀沒有事修,這個人雖然也不好,但是起碼他不會出什麼大差錯,至少他知見是正確的。他沒有念佛,大不了今生不往生,但是他的善根還在,他來生還有機會;你沒有理觀,你把來生的機會也弄沒了,你來生不信三寶,墮入外道種性了,這糟糕了!所以說,這個「不解方廣,不樂觀擇」,就很可能會創造心外求法、感應神通的過失。

第五個,「未知謂知,起增上慢」。前面是懈怠懶惰,這個地方是指高慢心。這種人大部分是學歷比較高的人會有這個問題——高慢。但是世間法的領域跟佛法領域是不同的領域,這個地方你要清楚。

第六個,「上品邪見」,就是你在沒有學佛之前,你就已經親近外道,產生堅固的邪見。這個時候佛法的法水就進不去了,因為你先入為主。

第七個,「或生怯弱」,你老是覺得說自己沒有那個能力學教理。你自己也不去踏出第一步,就放棄了,那當然沒辦法。

第八個,「不樂親近諸有智者」。你也不親近善知識,講經也不來聽,那你沒有做這種善法的熏修,自然就沒有辦法產生正確的觀照。

壬三、 當依智者, 聞思大乘

我們看,應該怎麼辦才能夠讓內心當中如理如法地生起智慧的觀照,來引導這句佛號呢?我們把它讀一遍。

謂應親近智者,隨自力能而求多聞。若不爾者,聞所成慧,思所成慧皆不得生,是則不知修何法故。若有多聞,由思所聞法義,能生思慧,從此能生廣大修慧。是故菩薩當依智者,於大乘經論勤求多聞,以諸教理,善為成立聞思之慧。

我們學習教理有兩個條件很重要:第一個,要多親近通達佛法、通達淨土的善知識;第二個,你不是親近人,關鍵是要親近法。隨自己的能力去修學聽聞法義。因為你不這樣做,你就不能成就聞所成慧,思所成慧。

我們剛開始先聽聞,聽聞以後先成就理解;理解以後不斷地去思惟觀察消化,產生思慧,產生勝解。沒有經過聽聞跟思惟的過程,你就不知道在心地法門當中怎麼去安住內心,怎麼調伏內心,怎麼引導內心。不知道,你靠自己的妄想就盲修瞎練了。

假設有多聞,由聞慧產生信解,由思慧產生勝解,進而產生廣大的修慧,禪定心當中生起觀照,那是可以斷惑證真的。所以「菩薩當依智者,於大乘經論勤求多聞」,「以諸教理」在寂靜處不斷地思惟,成就聞思之慧。

這個地方說出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不是說你開始學佛你就可以修行。因為你現在的心態完全是沒辦法修行,我們現在是有病,關鍵在這裡。就是你現在的心,在多生多劫的生命當中,你的心已經產生很多的顛倒妄想。

如果你想修行,你要知道,你是一個病人。不是說一個病人就可以馬上去跑步。修行,先調整心態才可以修行。你不能把病治好,至少你要產生一種系統,善調內心,引導內心。你持咒也好,念佛也好,要把那個 system(系統)在心中 run(運行)起來。

修行,按照古德的開示,不是說你學佛以後把門一關、兩個眼睛一閉就開始修行,不是!先建立正知見。正知見從哪裡來?你生命的經驗得不到,必須聽聞佛法,如理思惟。「欲知山上路,須問過來人」,多看看古德的開示。你如果看不懂,先聽法師講。所以我們必須要先在心中產生一種調伏力、引導力,才有資格去選擇你要的法門,以理觀帶動事修,是這個意思。

庚三、修習般若差別內容

到底般若智慧有哪些呢?我們把它念一遍。

一、通達勝義慧;二、通達世俗慧;三、通達饒益有情慧。生善,斷惑證理,教化眾生;破惡,度愚癡。

這個地方不從淨土,從大乘的角度,我們的智慧有三個:

第一個是「通達勝義慧」。這個就是我空、法空的智慧。我們經常地憶念真如本性——「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安住空性,不隨妄轉,這是離相清淨的,這是第一塊。

那麼第二、第三都是假觀。假觀的第一個,「通達世俗慧」。這個通達世俗慧是在自調,這個法門是你要怎麼去調整自己。你如果說是屬於比較沒有信心的、比較悲觀的,你多用鼓勵的方式來鼓勵自己;你這個人太高慢,往往高估自己,你就要多想想你是罪障凡夫。反正調整自己只有一個原則:叫作中道平衡。太過自信的人,你最好想想你有很多罪業沒有懺乾淨;太過沒有自信的人,多多鼓勵自己,未來有很多功德等著你,只要不放棄,你就可以做到。所以這個通達世俗慧,就是你要知道假觀裡面,有些時候是要調伏的,有些時候是引導的,你要能夠用得恰到好處。這是第一個,怎麼自調。

第二個,怎麼調他。「通達饒益有情慧」,這個是很難的。

第三個,善巧方便。怎麼去幫助眾生,調伏他、引導他。這個通達有情慧,我們講一個譬喻來說明。

在春秋戰國時代,齊景公這個人他沒什麼本事,又很喜歡享受。但是他有一個很好的宰相,叫作晏嬰,他善能調伏、善能引導齊景公。他怎麼幫助齊景公呢?因為對做皇帝的人,你用勸諫的方法沒有用。你一勸諫就產生對立了,他認為你應該聽我的,不是我聽你的。

那麼晏嬰怎麼辦呢?他怎麼去引導齊景公呢?那個時候民間有一個傳言,叫作田氏代齊。這個田氏家族是當時齊國很有名的一個士大夫大家族,民間就傳說總有一天田氏會取代齊王而做皇帝。

有一天上朝的時候,晏嬰就跟齊景公說:「我昨天做了一個夢,我的夢境一般都會靈驗的。我夢到我們齊國果然被田氏家族取代,國王你被送到斷頭台去了。」

齊景公一聽:「唉呀,不得了!這是真的嗎?」

他說:「我的夢境很清楚,真的是這樣做的。」

這個時候齊景公就緊張了:「怎麼辦呢?」

他說:「這個夢境還沒有出現之前,你還有努力的空間。你要施恩於民,減少賦稅,多照顧老百姓,讓這個夢境不要出現。」

齊景公聽到這個夢境,他就害怕了,不敢太放逸了!就多一點時間去關懷眾生,去減少眾生的賦稅。

那麼這個夢境,在朝廷討論完以後,也就傳出去了,田氏家族也知道了。田氏家族本來就有企圖心,本來就在招兵買馬。得到這個夢境以後,得到鼓勵,他對老百姓就更好了。就把倉庫打開,施舍很多的飲食。既然他有希望,他就不需要篡位了。何必留下罵名呢,對不對?取代王位這是遲早的事情,他乾脆就順勢而為,籠絡人心,做一些施恩的事。

那慢慢晏嬰年紀大了,將死之前,齊景公很緊張,因為晏嬰是他唯一的依靠,他就抓著晏嬰的手說:「你之前做那個夢是真的假的?」

晏嬰說:「這個夢是假的,騙你的。」

他說:「你為什麼要騙我呢?」

他說:「我創造這個夢境,有兩個效果:第一個對你的放逸產生調伏的作用,讓你不敢放逸;第二個,讓田氏家族得到善巧的引導,他財大勢大,引導他往善的地方走。」

他說:「我創一個夢境、一個假相出來,調伏齊王,引導田氏,我何樂而不為!」

菩薩就是這樣子,善於利用一切法的假名、假相、假用。雖然這個相狀是不真實的,但是凡夫的心他也只能夠在相狀活動。因為離開了相狀,他就沒辦法活動了。

所以這個假觀就是你要怎麼樣借假修真。你把他的心趨向於淨土,趨向於菩提,它就是真。雖然過程是假,但是誰不是從過程的假裡面去達到真的呢?我們不能直接趨入真,每個人都要坐船才能夠到彼岸,雖然船不是彼岸,但是過程就必須要靠假相的船,才能夠趨向彼岸。

也就是說,佛教有契理性跟契機性。你不能完全講:喔,這個人契不契理?他有契機的一塊,有善巧的一塊。只要這個契機性能夠引導一個人趨向於真理,這個契機性也可以成立。上契諸佛實相之理,同時你要考慮到你創造這個相狀,適不適合他的根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