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講)

丁二、天乘分三:戊一、十善業。戊二、四禪定。戊三、四空定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七十七頁,這是五乘裡面的第二個法門,天乘法門。

大乘佛教把我們眾生生命的現象分成了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叫作本來清淨;第二個部分,叫作罪障凡夫;第三個部分,叫作功德莊嚴。

首先我們先談談生命的第一個部分。這個本來清淨,就是我們還沒有開始流轉之前身心的相貌。這個相貌在大乘佛教裡面就是說,我們每一個人心中的家。這個本來清淨,在整個大乘佛教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我們要不斷憶念我們的本來面目,把心帶回家。

在《楞嚴經》裡面,它從三個角度,空假中三觀,觀察我們一念心性。從空觀的角度,就是說我們一念心,本來無一物,離一切相,這是空觀。假觀就是說,它雖然清淨,但是它具足十法界染淨諸法,它有六凡法界的雜染法,也有四聖法界的清淨的法,所以它是即空、即假、即中。就是說,即空,它清淨本然,但是即假,它又具足染淨諸法;雖然具足染淨諸法,它又清淨本然。即中,就是空有的結合,空有無礙。這就是諸佛所證眾生本具的一念心性,是我們本來就有的,叫本來清淨。

我們在這個階段,後來出了一個什麼差錯呢?叫作一念的妄動。就是真如不守自性,一念妄動。到《法華經》才講說,我們離家出走。我們認為向外攀緣,會給我們帶來快樂,所以我們從一念清淨本然的心開始一念妄動以後,就產生六根、六塵、六識,六根攀緣六塵,然後創造了六種感情。這個時候,我們就失去了本來面目,就變成現在這個德性,充滿了煩惱跟罪業,變成罪障凡夫。所以我們的生命,是一念的妄想創造出來。我們當初就是一念的妄想,離家出走了,才有現在無量生死的果報。

當然,我們長時間在三界流轉,也就會得到很多痛苦的教訓。所以我們知道這個流轉是不對的,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的宗教會設立,或者說九十六種外道會出現。佛陀出世之前,印度就有九十六種宗派。很多人都已經知道,在三界流轉是有問題的,試圖要解決生死流轉的問題,當然都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

直到有一天佛陀出世了,佛陀宣說了正法,所以我們從一種罪障凡夫要轉成功德莊嚴,關鍵在於皈敬三寶。在皈依三寶當中,最關鍵的就是皈依法。在修學佛法的過程當中,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有些人是進步很快,每一年都在進步;有些人是沒什麼進步,十年前是這樣,學佛以後還是這樣子。這個關鍵就是有些人沒有皈依法。有些人對佛有信心,有些人對僧寶對出家師父有信心,但是他不學習佛法,這是非常不吉祥的事情。因為你沒有修學佛法,就不能產生生命的改造。

所以三寶的正式皈依是皈依法。這個法有兩個:一個是教法,教理之法;一個是行門之法。教理之法,我們前面講過很多了,就是理觀,對道理的理解;行門之法,就是五乘的修學法門。我們從一個罪障凡夫,要能夠變成功德莊嚴,一定要靠法的熏修,用法門來熏習我們內心,清淨的這一部分讓它顯現出來。雖然我們本身也具足了五乘的功德,我們一念心性本來具足,這是假觀,但是必須要假借法門的熏修,才能夠顯現,才能夠受用,否則它只是一個潛在的功能。

我們今天,談到的這個天的果報,它就是透過天乘法門的熏修,而出現了整個天界的安樂果報。這個天界的果報我們簡單地解釋一下。

在進入正題之前——一般佛教都是先講果報再講因地,先用果報來攝受大眾。前面的五戒,它的功德相是一個人。這部分我們就不說了,因為大家也都看到身為一個人的貧富貴賤。

這個天,我們先講欲界天,在經論當中講到有六種功德:

第一種,他的色身清淨。色身的清淨在經論上說,從兩方面來觀察:

第一,他的受生。我們人道的果報是胎生,我們要假借父精母血,要住胎十個月,所以說這個色身一開始的緣起就不乾淨了。天人是化生,當天人的果報要在天界出生的時候,他往往是在一棵樹下突然間無而忽有,突然間出現,像一個十幾歲的小孩子。但是他一旦接觸到天的飲食以後,他是快速長大,馬上變成成人。所以天人兒童的過程很短暫,他馬上就能夠享受天人的快樂,因為他是化生。

第二,我們從他的飲食來說。我們人道的飲食是有渣的,吃東西有渣就有大小便的排溺;天人的飲食是完全沒有渣的,他喝一杯牛奶也好,吃個水果也好,他是完全消化,天人沒有廁所,因為他完全沒有排便溺的問題。他的飲食是百分之一百的吸收,完全是滋養,沒有渣,這是他的身體乾淨的兩個因素:第一個,他沒有排泄的問題;第二個,他本來就是化生。這是天人不同於我們人道的第一個,他色身特別的乾淨。

第二種,他具足光明。我們人道的光明要靠日月燈光的照明,天人他的光明不需要靠日月,他本身放光。我們看經典上說,佛陀在講法的時候只要是到晚上,天人一下來聽法,這個蠟燭都不需要了,放大光明跟白天一樣,因為天人的身上放光,他的色身是具足光明。

第三種,無諸病苦。天人的生命當中只有兩個情況:一個是生,一個是死。他沒有老跟病的問題,也沒有很多的病痛,他沒有病毒的傳染。當然過去生他的戒殺業也持得比較乾淨。

第四種,衣食自然。我們人道眾生的衣食是要靠工作去換取,我們必須把寶貴的八個小時貢獻給社會,然後換取衣食。天人的飲食,是完全長在樹上,還有在地上,它的樹上有很多水果,地上有很多的地肥,地肥就像乳酪一樣非常滋養,那個地肥就像野草一樣到處都是,就像我們看到那個草皮,他只要過去把它挖一挖,吃下去那就能夠維持好幾天了,非常滋養。地肥,完全是自然的。所以天人基本上是不工作的。

第五種,報得五通。天人他一旦得到天的果報,就有神通,就可以自由自在地飛行,他沒有交通工具的問題。

最後一種,壽命長久。天的果報,就是我們講到欲界天、四天王天,他最低是天壽五百歲,折合人壽是九百萬年,最低喔。那麼最高就是在四空定的非想非非想處天,有八萬大劫。一個大劫,就是一個世界的成住壞空,他經過八萬次的世界成住壞空,他的壽命才結束,所以他的壽命是長久的。

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天的果報是遠遠比人的果報殊勝。不管是他的外表,那種清淨莊嚴光明,不管是他這個果報體產生的作用,它的功能比我們人類的功能強大,這個就是天的果報。

我們應該要修學什麼法門,才能夠把這個果報現出來呢?才夠變成受用,把一個潛在的功能轉化成一種果報的受用呢?

我們來看看,天的果報有三種:第一個,十善業,這個招感欲界天;四禪定招感色界天;四空定招感無色界天。三種。

戊一、十善業分三:己一、身業;己二、口業;己三、意業

己一、身業

我們先看十善業。十善業當中,我們先看身業。身業有三種: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我們把它念一遍,大家請合掌。

淨界法師:佛法修學概要

第一個,不殺生。不殺生有「止」跟「作」。從一種斷止的角度,他是斷除一切殺生的行為;從修善的角度來說,他修放生的善業,是斷惡修善。這個偷盜,是斷除盜他人財物;他的作善,是行種種佈施。不邪淫,是斷除妻妾以外的邪淫的惡行;他的作善行恭敬。這個恭敬就是清淨心的前方佛法修學概要便,先有恭敬心才有清淨心,就是恭敬所引生的清淨心。

這個地方值得我們說明。其實天人在因地的時候,修的法門跟五戒的法門是非常接近的。但是在操作中,他的心地法門或者說善根比較強,其實他也是跟我們一樣修五戒,只是他的五戒操作得比較圓滿,他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他的操作過程,比人道在因地的時候修五戒的法門還來得圓滿。

他有三種圓滿:

第一個,他的智慧圓滿。人乘的時候,修學五戒,他的智慧對真理的觀照,偏重在斷惡這一塊,偏重在惡業招感痛苦的果報。所以我們看得出來,人乘修五戒並沒有積極地去行善這一塊,就是這個人智慧不足,是消極地斷惡,並沒有把人生修善的道理給參透。天乘修十善業,這個人智慧高,知道人生有兩個道理:一個是斷惡的道理,一個是修善的道理。我們不但要消極地斷惡,也應該把握機會主動地去造善,所以他的智慧比人乘的智慧更高了,不但覺悟了這個斷惡,又覺悟了修善,這個智慧高。

第二個,他的調伏高,調伏殊勝。五戒並沒有調伏煩惱,我們看得出來,五戒沒有調伏煩惱的法門。但是十善業它後面有調伏貪瞋癡,所以他的煩惱相對淡薄。你要做一個人,可以有粗重的煩惱,只要你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飲酒、就可以做人;你煩惱怎麼粗猛,脾氣怎麼大,都沒有關係,不障礙你做為一個人。但是要變成天,那你就必須要有天德,要有德行,不是說你佈施很多就可以生天了,不是。你的煩惱要淡薄,要寂靜。天是有德行的,所以天人不是說修善就能夠生天的,沒那麼簡單。要有一些品行的修養,要有一些對煩惱的調伏,所以他的調伏殊勝。

第三個,誓願殊勝,他有堅定的願力。在經論上說,天人憑什麼有這麼長的福報,能夠享受八萬大劫的壽命?因為他在修善的時候有願力。所以他在造善的時候,是數數地造作,有堅定的願力。所以一個人有堅定的願力,這個人一定是個宗教修學者。一個慈善家很難生天的,幾乎不可能生天,因為慈善家沒有一個宗教信仰,沒有強大的願力。沒有信仰就不能有願力,因為願力從信仰而來,由信引生願力,不管你信仰是什麼。所以這個天人,要嘛是外道的宗教師,要嘛是佛教的宗教師。只要你是慈善事業的人,很難生天,因為沒有堅定的誓願,你是隨緣修善。你要把隨緣修善提升到我一定要修善,才可能生天。天人修善是堅持的、相續的,這就是為什麼他的壽命久。

所以說,他同樣在操作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但是內心的善根力強,智慧殊勝、調伏殊勝、誓願殊勝,有這三種殊勝,所以他的果報也殊勝。這個地方值得我們說明,這第一點——身業。

己二、口業

我們看天人的口業有四種。請合掌,先念一遍。

淨界法師:佛法修學概要

我們簡單地說明一下。

第四、妄語戒。

在天人因地的妄語戒,也是有止、作兩種善。從斷的角度來說,斷除虛言欺誑他人之惡行;這個作善,是講真實語。在律上說,這個人經常說謊話,除了造罪以外,還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你的心變成彎曲了,不直了。你的心變成邪曲以後,有什麼問題呢?與道不相應。你看經典看了半天,就覺得這個道跟你好像有距離。就是你的心,心不入道。別人聽完經以後,聽得很清楚;你聽了以後,不知道老師在講什麼,因為你的心彎彎曲曲的,不直。所以你的心跟道之間就有距離了,這個地方要注意。雖然小妄語本身過失不重,但是時間長了以後,它會產生障道,因為你的心彎曲了。

第五、不兩舌。

這個兩舌就是斗構兩邊,向此說彼,向彼說此,使令兩方產生彼此的對立。那麼應該怎麼辦呢?多講和合語,讓雙方,向甲方讚歎乙方的功德,向乙方讚歎甲方的功德,使令雙方和合無諍,這是不兩舌。

第六、不惡口。

它的斷,是斷除惡言加人之惡行。它作善,是講柔軟語,多講鼓勵、讚美的話,這是不惡口。

第七、不綺語。

它是斷除「綺」。這個綺,就是華麗;這個側,就是不正,這是邪惡的,華麗而邪惡的,違背世間業果道理的惡行,這種讓一個人放逸,講一些靡靡之音等等,風花雪月的這些話,都應該斷。這個作善,就講一些有意義的,讓一個人增上的話。

這個口業我們解釋一下。在菩薩戒是很重視口業。諸位!你打開菩薩戒,殺盜淫妄四根本戒不談,後面六條的增上戒,有好幾條是跟口業有關係的。在六增上戒當中,有兩條是很重要的,菩薩戒,這個是關鍵、根本,根本中的根本!其中一條就是跟兩舌有關的,叫作自讚毀他戒;第二個跟惡口有關的,就是說四眾過戒。這兩條戒很重要!為什麼重要呢?古人說,因為它很容易犯到。你不小心,你的菩提心就失掉了,破壞菩提心,因為它是根本重戒。

我們先談談不兩舌引生的自讚毀他。這個不兩舌,它這個菩薩戒的製定,偏重在團體跟團體之間的和合。菩薩戒意思就是說,佛教為攝受眾生,設立了很多的團體,這個團體、那個團體,每一個團體都有它的特色。也就是說,每一個團體都不可取代——我不能取代你,你也不能取代我。所以佛教的修學是多元化的。他這個時候參加這個團體,得到這方面的利益,另外的時候,他禮拜幾又去參加另外一個,得到另外一個利益,這個是非常好的。所以團體跟團體之間必須要合作,那這樣才能夠使令廣大的眾生受益。因為沒有一個人在一個團體裡面,得到他所有需要的養分,不可能。他必須要透過這個團體,得到這方面的殊勝的功德;他必須透過另外一個團體得到另一方面殊勝的功德,所以佛教的合作就變成很重要。這個就必須要靠菩薩之間互相地講和合語。

這個和合語,我們講一個小故事來做一個引證。在春秋戰國時代,齊桓公稱霸天下。齊桓公傳了幾代以後,他有一個子孫叫齊景公。齊景公這個人,你看在歷史上不怎麼樣,但是他的好處是,他用了一個非常有名的宰相叫晏嬰,所以使令他在諸侯國有一定的威德力。

齊景公有一個嗜好,工作忙完以後喜歡打獵。他特別喜歡一匹白色的駿馬。經常工作之餘就是騎著這匹白色的駿馬在山中奔馳,他覺得非常地快樂。但這個白色的駿馬,有一天被養馬人養死了。養死了這個當然是大事情,養馬人被抓起來綁在殿上。齊景公一聽說他的白馬被養死了,非常生氣,暴怒!就拔起他所佩的刀,跑過去,看那個意思,是要一劍把對方給刺死。

這個時候晏嬰趕快跑出來,擋在他前面說:「大王!慢!這個小事不用你親自操刀,我幫你做。」他就把大王的刀搶過來,用刀就指著跪在前面的那個養馬的人,他說:「你該死,你犯了三條重罪:第一個,你把大王最心愛的馬給養死,使令大王暴怒,乃至於要殺你,所以你該死;第二個,你該死。如果大王把你殺死了,齊國人民會議論紛紛,說大王這個人沒有威信,為了一匹馬就把人給殺了,老百姓就會對大王失去了擁護愛戴,這樣子造成了齊國的政局不穩定,所以你該死;第三個,你該死。這件事情傳到諸侯國去,這些諸侯就會議論紛紛,說齊景公就這麼一點出息,為了一匹馬把一個人殺死了,使令齊國的威德喪失,那會招感諸侯對我們的侵略。所以你因為這三件過失,你該死!」

齊景公聽了以後說:「算了,算了,別殺了。」

晏嬰的幾句話,做了三種功德:第一個,他拯救了這個養馬人的生命;第二個,他保住了齊景公在國內的威信;第三個,他保住了齊國在整個諸侯國的威德,使令整個內部的政局安定,使令國跟國之間減少了爭亂,就這麼幾句話。

其實我們佛教徒應該向晏嬰學習。我們應該要多多地促進佛教團體彼此間的互相合作,促進佛教多元化的發展。因為很難有哪一個團體能夠具備佛教所有的福德智慧資糧,不太可能,所以必須要靠菩薩來穿梭其間,使令團體合作,提供眾生修學的機會。這就是為什麼佛陀製定不能自讚毀他,應該要多講和合語。

我們再講講惡口。這個說四眾過,這在菩薩戒也是重罪。佛陀在制惡口的時候,佛陀先講一個故事,來說明為什麼會把惡口的罪制得這麼重。

佛陀說,在劫初的時候有個農村,這個農村有個農夫,他養了一頭牛,這頭牛叫獨角牛。農夫白天就帶著牛去田裡工作,晚上就帶了牛回來,所以人跟牛就有深厚的感情,農夫就給這頭牛很好的房子、飲食、生活設施,牛也很感激農夫。

有一天黃昏工作忙完,農夫牽著牛慢慢走回家的時候,牛就說話了。說:「主人,你對我這麼好,我很想報答你。我怎麼報答呢?」它說:「我聽說在隔壁村莊舉辦鬥牛比賽。一個人交十金。」鬥牛比賽,就是兩頭牛中間綁一個繩子,看誰把誰拉過去。他說:「我這牛,沒什麼本事,但是我力量很大。你幫我報名,我肯定可以幫你贏錢。」主人說:「你有把握嗎?」它說「沒問題!」好,就報名了。

報名以後,比賽那一天,按照規矩要介紹自己的牛。這個農夫一上去就說:「我這頭牛有四個特點:第一個,他頭上只有一個角,他一出生就一個角;第二個,我這頭牛幹不了細活,他只會做粗活,力量很大,他要是幹細活,不是把這個碰壞,就把那個碰壞,幹不了細活;第三個,我這牛力量很大,再重的東西都能夠搬動;第四個,我這頭牛工作勤勉,特別的努力。」講完以後就比賽了。

比賽的時候,竟然出乎意料,第一輪的時候,這頭獨角牛就輸掉。輸掉以後,當然就悶悶不樂回家了。這主人就說了:「這都是你!要我參加這個比賽,你看,我輸了十金。」主人就很生氣,這牛也很委屈。它說:「你不能怪我。」「這為什麼不能怪你呢?」「你介紹我的時候,你把我的缺點講了,優點也講了。我這頭獨角牛,天生只有一個角,這是我的缺點,這是我人生的缺陷;第二個,我幹不了細活,這也是我的缺點。我聽到我的缺點以後,我的心就沮喪了,就沒有這個氣勢了。」

那主人說:「怎麼辦呢?」牛說:「沒關係!我們再去比一次,再交十金。你下一次介紹我的時候,前面兩條就別講了,你就講我的優點,我力量很大,做事又勤勉。」那麼這個主人就知道了,下次比賽的時候,他就讚美它的優點。果然這頭牛就一鼓作氣,得到冠軍了。

佛陀在講完這個故事以後,佛陀說,我們佛弟子應當講柔軟語。就是說,聖人例外,凡夫都是需要鼓勵。他來做工作的時候,你鼓勵他,他就得到激勵,下次更用功。所以我們一句話,會讓一個人能夠努力積極地斷惡修善度眾生,當然你一句話也可能會破壞他對三寶的信心。所以說這個惡口,在整個菩薩道也是很重要。

兩舌這一部分,偏重在團體之間的合作;惡口,偏重在個人菩薩道的修學。但這兩個在菩薩戒,佛陀在十重的戒法裡面,都把它當做兩個重點,都是重罪,因為這兩個影響很大。

己三、意業

好,我們看第三個意業。

前面是身口,身口當然是共於五戒的,這個意業就不共於五戒了。我們看看它的內涵。請合掌。

淨界法師:佛法修學概要

這個意業的調伏有三個:第一個,調伏貪慾;第二個,調伏瞋恚;第三個,調伏邪見。天人的果報在因地,他一定是一個煩惱非常輕薄的、有德行的修行者。從貪慾的角度,他的斷,是斷除引取(就是貪取)這種無厭足的惡行。他修,修不淨觀,觀察色聲香味觸法六塵,都是欺誑不實,都是不乾淨的。

不淨觀,我們到了聲聞乘會有一個主題專門講不淨觀,到時候再詳細說明。不要說出離生死,從欲界要到色界,這個關鍵在不淨觀,就是要調伏貪慾了。到了出離道、解脫道,也就是說安樂道到解脫道,貪慾的煩惱是關鍵,它是一個判定指標。就是這個人是不是有可能從安樂道轉成解脫道,貪慾要輕薄,這是唯一的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所以我們到了下一個主題解脫道的時候,會把它當一個重點來詳細說明。

第九不瞋恚。止善,就是止忿怒的惡行。修善,修慈悲忍辱的善行。

這個不瞋恚,我們解釋一下。瞋恚心,有兩種人:一種是放逸的,動不動就發脾氣,這個我們就不談;第二種人,要談的是第二種人。在唯識學對治的,是修行者的瞋恚。

修行者的瞋恚是哪裡呢?因為修行者本身有很高的自我要求。他對道理了解得多,但是他往往會把所知道的道理這個鏡子,除了照自己,也照別人,就造成我相、人相的對立。這個就是在唯識學,主要對治的是修行者的瞋恚。一般脾氣特別大的人,個性都比較清高,你注意看。放逸的人不敢有脾氣,因為他本身放逸,也沒什麼資糧。一般來說,很努力修行的人,資糧力夠又特別清高、煩惱慾望淡薄的人,他就容易發脾氣,看誰就是——你們這些人都是放逸的境界!

那麼怎麼辦呢?佛陀告訴我們修自他交換。就是說,你要觀想人跟人之間,每個人來到人世間都有他的業力。這個業力變現成果報的時候,都有他的位置,有他的定位。你是做母親的,你是做媳婦的,你是做兒子的,在一個家庭就有定位了,這是過去的業力。你們相逢就是有緣,那麼各種的緣結合在一起,就有這個因緣出現。

那怎麼辦呢?做母親的,遇到子女跟媳婦,你要想,其實他講一句話觸惱你,他不是故意要觸惱你,因為每一個人都想離苦得樂,他只是站在他的位子,認為這樣子做,對他是能夠離苦得樂。他想離苦得樂這種心態,你不能苛求,因為我們也想離苦得樂。

所以這個同理心,就是說,其實每一個人只是想要追求快樂,如此而已。如果我們今天站在他的位置,我們也可能會講出同樣的話,做出同樣的事情。為什麼?因為我們想離苦得樂,所以離苦得樂此心同,大家只是扮演不同的角色相互的作用,每一個人都想離苦得樂,所以我們沒有比別人高多少。只是我們站在這個角度,扮演一個長輩的角色,如此而已。我們今天如果是換作他,也可能會做出同樣的行為,說出同樣的話。

所以自他交換就是說,消除人我的對立。人跟人最可怕就是你用你的妄想捏造出對立的我相、人相。你假設他想傷害你,你假設他是沖著你來,你自己假設的,那就糟糕了!你只要把我相、人相拿掉,你會發覺人跟人之間只是諸法因緣生,如此而已。每個人站在自己的角色,每個人追求各自的快樂,如此而已,沒有對立相。

所以這個自他交換,佛陀大智慧就是說,你只要把人跟人之間的對立拿掉,他不是沖著你來的,他只是想要追求快樂,這一點跟我們完全一樣,這樣子,你的脾氣就發不起來。他只是想追求快樂,這個是合理的。

好,這是佛陀開的調伏瞋心的一個法藥。

第十不邪見。這個邪見主要指撥無因果,能夠僻信——就是說錯誤的去相信無因緣論跟邪因緣論的這種惡行。他應該怎麼辦呢?行正信,歸心正道,生智慧之善行。

這個十善業的正道,也就是因果的道理。十善業還沒有空正見,所以這個正道就是善業招感安樂的果報,罪業招感痛苦的果報,在十善業這就是他的正道。

天人的身心果報,我們從經典上跟祖師的傳記,得到兩個消息,它有優點也有缺點。我們先講它的優點。

你看阿迦曼尊者傳。阿迦曼尊者是泰國一個比丘,他四九年入涅槃。我們看他的傳記,一生的修學,我們合理地推論,他應該是一個聖者,一個證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聖者。阿迦曼尊者除了自己經常入定思惟我空的真理以外,經常為人、天說法。他自己在傳記上說,為人道說法很辛苦,因為人道的身心躁動不安;他經常為天人說法,他覺得跟天人說法很舒服。他說天王帶著一群天人過來的時候,排列非常整齊,一點聲音都沒有,他會很自然按照他天福的順序,自己會把位置坐好。在說法的過程當中,一點聲音都沒有,非常寂靜,身心寂靜安穩。講完以後,天人會繞尊者三圈,頂禮以後再慢慢回到天上去。所以他說天人的果報,是非常寂靜的,這是天人的優點。

我們也講講天人的缺點。

六道裡面,為什麼佛陀他不鼓勵我們生天呢?有一個很重要的理由就是放逸。我們舉一個例子。目犍連尊者,他有一個徒弟,叫耆婆,是一個神醫。這個耆婆每次遇到師父目犍連尊者的時候,都是虔誠恭敬地頂禮,然後在旁邊候著,看尊者有什麼開示。耆婆因為修習善法的緣故,死了以後生到忉利天去了。

目犍連尊者有一個徒弟,腹瀉很多天都沒有治好,所以目犍連尊者就以神通力飛到忉利天去,請示耆婆尊者。在經典上說,看到耆婆尊者的時候,他坐了一個天上的車子,在空中飛來飛去,載了幾個天女在遊玩。目犍連尊者跟他打招呼,他就雙手一打招呼就飛過去了,也沒有停下來。所以後來目犍連尊者看不行,就用神通力把他止住,就請他下來。下來以後,耆婆說:「師父您有什麼指示?」目犍連尊者說:「我徒弟拉肚子了。」耆婆說:「這種情況很簡單,叫他斷食七天就好。」講完以後立馬又跑到車上去,開始遊玩了。目犍連尊者就說一個偈頌,大意是說,耆婆在做人的時候,如此地虔誠恭敬,轉成天福的時候,是如此地放逸,心思散亂。

所以天的果報最大的缺點,就是外在的依正二報太過快樂,所以對快樂樂受的刺激太厲害。他的心雖然寂靜,本來是很適合修道的,他是一個法器,但是因為那個快樂因緣太厲害,他又沒有我空觀、法空觀的這種無住的力量,所以生到天上去就很難增上。這就是為什麼天人一旦死亡以後,他很少來到人間,很少,都直接到三惡道去了,因為把福報花超過了,花得太厲害。

所以這個天福,它的好處是寂靜,但它的缺點,就是過度放逸。

好,我們把這個業果大小作一個總結。

總而言之,在整個修學當中,這個業力的成就有三個因素:

第一個約心,猛利的意樂所做。這個前面說過了,心力強,他的業就強。

第二個約境。三寶、聖人、父母、師長這個是上品境,所以你對上品境所造的身口意的罪業,所產生的果報也特別重。

第三個相續,約它的次數,數數造作,無有悔意。次數慢慢的累積,也會把輕罪累積成一個重大的業力。

所有的善業力,人天的善業力到這個地方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