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講)

期中座談(六)

這堂課是我們《佛法概要》最後一次的研討課。我們研討的重點主要是把大乘的止觀跟淨土的念佛做一個圓滿的結合。

佛教傳到中國以後,總共經歷了兩千年的時間。我們回顧中國的佛教歷史,可以發覺印度的佛教傳到中國以後,在大乘佛教這一塊可以說是發揚光大。不僅是在義理上的觀照,比方說天台的一心三觀,比方說華嚴宗的法界觀,在整個對真理的觀照這一塊,可以說是非常的完備。乃至於在整個事修這一塊,這種種的懺法,種種的修行方便法門,都非常的詳細。

為什麼大乘佛教會在中國發揚光大呢?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

第一個,從內因來看,因為眾生善根成熟。中國佛教能夠興盛跟中國的文化是有關係的。因為中國的儒家思想,它本身就有相似於大乘的法門,齊家、治國、平天下,所以長時間在儒家的熏陶之下,已經養成一種自利利他的思考模式。相對於很多東南亞國家來說,大乘佛教一進入到中國很快就能夠被接受,它能夠把儒家的思想更加地深入,更加地廣大,所以本身的內因已經成熟了。

第二個,它的外緣的殊勝。什麼叫外緣殊勝呢?就是中國佛教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特色,就是宗派的建立。我們沒有看到印度的佛教傳到哪一個國家,有這麼多的宗派,中國例外。比方說華嚴宗,中國人創立的;比方說天台宗、比方說禪宗,都是中國人創立出來的。歷代的祖師把他自己修學的心得,根據不同的經典——天台宗根據法華,華嚴宗根據《華嚴經》,創立了一套修行的道次第。

宗派的建立,對中國佛教的發展功不可沒,因為你可以很快上路。大乘佛教跟小乘佛教畢竟不同,它是一個成佛之道,它追求的是一個萬德莊嚴,不是只有自己的了脫生死,所以你會覺得大乘佛教是深廣無涯,太深廣了。所以宗派的建立會讓一個人很快地上路。他能夠在這麼深廣的大海當中找到一條線索,你很快就能夠進入狀況。

當然宗派也帶來一點過失,尤其是末流。我們一般講佛教的末流,是什麼時候算的?明朝以後,尤其是明末以後叫作末流。宗派讓大乘佛教的修行更加地條理化、系統化,但是也讓中國的佛教更加地保守跟局限。

因為到了末流的時候,大家對自己的宗派、對這個門庭的施設過度地執取,產生了排外的現象。唯識宗的不看天台的東西,天台宗的不看華嚴的東西。蕅益大師說的分河飲水,本來是一條法味河裡的水,把它切成一塊一塊的:這是我的水,這是你的水。這個水本來是法性一味的,各有特色,可以互相增長。

我們簡單地說,從末流來看,我們不要講太複雜,就從聖道門跟淨土門這兩塊來看。淨土宗到末流,不看聖道的止觀,甚至於不屑修聖道的止觀;聖道修止觀的不屑念佛,他念一句佛號都要去刷牙。那麼這樣子就產生了一個弊端,彼此看不起對方。

你看那個修淨土的人看不起修止觀的:你們修止觀的人不知道怕,不知道生死業力的可怕,你以為你修幾個止觀就衝得過生死關嗎?不仰仗佛力,低估了業力的可怕。所以淨土宗的人看不起修止觀的,說你們這些人不知道天高地厚。修止觀的也看不起修淨土的:你們這些人盲修瞎鍊,只有事修沒有理觀。

現在我們要討論的就是說,到底大乘的止觀跟念佛是如此的水火不兼容嗎?是不是說有他就沒有你,有這麼嚴重嗎?宗派真的不能夠融通嗎?還是可以做巧妙融通?或者這是人的問題?我想這些問題值得我們去討論。

當然,我們都學過一佛乘,佛陀晚年的時候講了一部《法華經》,如果你深入地去探討,你會得到很多答案跟啟示。佛陀在《法華經》裡面,把一生所修的法做了一個整理。但這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

為什麼佛陀說佛陀的法是「?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它沒有兩條路的。如果說,淨土宗的念佛就一定不能夠容下止觀,止觀就一定容不下念佛,這樣講就違背了一佛乘的精神。那佛陀講的佛法是兩條路了,它不是一條高速公路,是兩條路了?這樣就嚴重違背《法華經》的思想——「?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你就推翻了佛陀的思想。

所以我們可以合理地推論,從《法華經》一佛乘的思想來看,各種宗派的對立是沒有必要的。既然它是一個一佛乘的思想,那麼只是佛陀針對不同的根機而施設不同的法門。從這種不同的根機佛陀施設不同的法門,我們可以知道,最後的會歸一定是一個方向的。所以我們從一佛乘的思想來談一談念佛跟止觀的相互關係。這個是我們這次討論的重點。

我們這次準備了四個題目,同學們提出四個題目。第一個問題先談談淨土宗的基本核心思想在哪裡。後面的二三四的三個題目,就正式來談談淨土的修學跟大乘的止觀之間的相互關係、相互應用。

我們先看第一個題目。

【學員提問】請問師父,何謂一心歸命?我們修行淨土的行者,要怎樣將一心歸命巧妙地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師父答疑】這是淨土的一個問題。他提出兩個問題:第一個,什麼是一心歸命?一心歸命這四個字,最早提出來的是天親菩薩。他在《往生論》裡面提出的,因為《往生論》它是根據淨土的三經,把它做一個融合而提出一心歸命。所以天親菩薩認為,淨土宗的核心思想在「一心歸命」。一心歸命我們分成兩部分:先談歸命;再談一心。

「歸命」就是對彌陀功德的一種歸順依靠。對「歸命」講得最簡單扼要的就是善導大師。善導大師把「歸命」講得很清楚,什麼叫作「我對阿彌陀佛功德的歸命」呢?就是「順從」,「順從本願」。你對彌陀的四?八願沒有任何的抗拒,這就是「歸命」了。

好,那麼現在我們要知道了,什麼叫作對彌陀四?八願的一心歸命?什麼是歸命?什麼是不抗拒?我覺得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講得比較好。他說順從本願從兩個角度來看:

第一個,在因地上,順從名號的功德;第二個,在果地上,順從淨土的莊嚴。所以你看整個《彌陀要解》,蕅益大師在發明淨土的《阿彌陀經》就講兩個角度而已。他是先講順從淨土的功德莊嚴,讓你欣求好樂;第二個,你怎麼做到呢?順從阿彌陀佛的名號。兩個順從。

你佛號提起來的時候,你的心是完全地安住佛號,即便有妄想,你也能夠把妄想很巧妙地放下,你相信阿彌陀佛的佛號在你身口意運轉的時候,這是一個最圓滿的狀態;你相信只要心中有佛,你一切都是圓滿的。你沒有抗拒了,你放棄了你的抗拒,所以他那個時候是全心地投入。

那麼你投入佛號是為了什麼呢?為了求生淨土。所以你一句佛號提起來,兩種順從:第一個,順從你所創造的音聲,你相信它就是阿彌陀佛全體的功德;第二個,你心裡面對淨土的莊嚴,一心一意地好樂欣求。所以一句佛號提起來是兩種順從,這叫「歸命」。

我相信我們一般有一點點善根的人,在生命當中提起佛號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達到兩種順從:對阿彌陀佛的聖號一心地歸命;對淨土的功德至心地好樂,這個不難。但是一心難,就是你要長時間的順從,不容易,這牽涉到我們的心理問題。

一心歸命,歸命容易,一心難。修行它不是說沖個三五天,一個禮拜打佛七完就算了,它是長時間的修學。所以這個地方一心歸命,這個「一心」就是整個成敗的關鍵。你怎麼樣長時間地保持你的內心狀態,都是順從彌陀的名號,順從淨土的莊嚴,這是淨土宗成敗的關鍵!

那麼一心歸命怎麼樣巧妙應用到日常生活當中呢?

當然我們剛開始修行要在佛堂靜修,沒有一個人剛開始是完全在生活中歷練,那你這個修行就沒有根基了,沒有基礎。基礎的功夫都是在靜中建立起來的。歷練當然就要走出佛堂,遇境逢緣。我們會遇到兩種因緣:第一個順境;第二個是逆境,兩種而已。

從淨土宗的角度來說,逆境刺激你的時候,你應該修調伏,厭離娑婆,調伏愛取。我們一般人在日常生活都不會用功夫,很可惜,你浪費很多的機會。因為你遇到逆境、痛苦的感受衝擊你的時候,那種力量你沒辦法把它轉成菩提道。這樣子的話,你修行只有在佛堂,所以你一天裡面修行的時間只有一個小時、兩個小時,其他時間都是跟妄想打成一片,都浪費掉了。

我們都知道過度的感受是不好,但是感受你如果用得好,它是一種很大的力量。因為你痛苦的刺激,那種苦受在你內心活動的時候,就是一種很大的能量。你在佛堂當中思惟輪迴的痛苦,那是一種理觀,但是你在日常生活中是真實地體驗到那種痛苦。如果你能夠把那種痛苦的能量導歸到厭離娑婆,這是一個多好的東西,求之不得,因為那是當下的因緣。

所以當逆境刺激你的時候,你能夠把這種逆境的能量轉到調伏愛取、厭離娑婆,你這個人就是把本來是逆境的,結果轉變成菩提。這個水本來是氾濫的,但是你善加疏導,變成一個發電機用於水力發電;明明對你是逆境,但是變成加持。這就是你歷境逢緣,你要利用這個人生的力量。

第二種是順境的刺激。順境刺激的時候你是樂受,這個時候你要把樂受轉成淨土。你要告訴你自己這種樂受是有過失的,這種蛋糕是有毒藥的,你可以追求更好的樂受——一種功德莊嚴——極樂世界成就如是功德莊嚴。這是沒有過失的樂受。

當然一心歸命,它是一個目標的確認,但是你生命中的過程,只要你應用得當,日常生活當中這叫順逆皆方便。順境的刺激會幫助你一心歸命;逆境的刺激也會幫助你一心歸命。如果你會善用這兩種能量的話,那都是一個強大的發電機,水力發電的能量。當然你要不會用,遇到順境你就說:「哎呀,這個人老是給我快樂把我綁住了。」遇到逆境你就說:「老是刺激我,讓我心靜不下來念佛。」那你就順逆都是障礙。所以到底它是對你加分,還是對你障礙,就看你怎麼用這兩種能量,你往哪裡去疏導。這個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修一心歸命。

好,那麼這個問題就是,整個淨土宗的思想就是在修一心歸命。當你佛號提起來,你那一念心跟佛號音聲接觸的時候,能夠做到順從彌陀的名號的聲音,順從淨土的莊嚴,這就是一心歸命。

這個問題先到這裡。有沒有問題提出來?

當然你必須先有靜中修。你如果沒有靜中修,遇到逆境的時候,你很難把能量做疏導,很難!因為你沒有基本功,可能會被你的感受牽著走,就心隨境轉,就可惜了!這些能量對你來說就浪費掉了。

好,這個問題大家可能比較熟悉,我們就過去了。我們來看第二個問題。第二個問題以後,我們就正式來談一談一心歸命是淨土宗的核心思想,就是順從本願,那麼它跟大乘止觀有什麼關係呢?我們先看第二個問題。

【學員提問】請問師父,何謂理觀?為什麼理觀對淨土的行者甚為重要?

【師父答疑】理觀,簡單地講,就是對道理的觀察。佛陀出世以後講了很多的道理,天台宗的智者大師大智慧,他把所有的真理做一個歸納,就是把這個道理分成三塊:空、假、中三觀。

天台智者大師不可思議!其實整個大乘的觀法是非常複雜,非常多元化的,他能夠用三個簡單的東西,把所有的止觀——一百部《大藏經》講的止觀全部做一個總結,沒有離開空假中三觀。當然他空假中三觀是觀一念心性,觀一念心——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他第一個先觀空,再觀假,再觀中。

天台的觀空它跟小乘不一樣。小乘的空是觀外境的變化,它是向外去觀六塵的所緣境;大乘的觀空一定要知道,你向外觀就不是觀空了,它是觀照現前一念心性。大乘的觀空是迴光返照,觀你心性的本體,你是本來清淨。

我再講一次,你這個方向錯,你就完了。大乘的空觀它不觀外境的,因為你外境觀不完。五蘊六入?二處?八界,有一個根本就是以心為本,所以它一開始觀空就觀:你從什麼地方來?你內心的本體是什麼?找到我們生命的本來面目。

我們在三界裡面打滾太久,在三界裡面攀緣太深,我們基本上忘了我們家是什麼樣子,因為你在外面流浪太久了,傢什麼樣你都忘得一乾二淨了。現在我們要試著回家。

我們為什麼會離家越來越遠?這個地方有個原因,就是我們對生命的相狀會產生執取。我們過去生造了很多的業力,有善業有罪業,這個業力在表現的時候,它一定有一個相狀: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其實相狀沒有錯,相狀它只是如實地把你過去的業表現出來,它哪有錯呢?罪業表現出來,它就給你一個不如意的痛苦相狀;善業起現行,給你一個快樂相狀。

相狀沒有錯,問題出在哪裡呢?就是我們不知道緣生緣滅的道理——「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我們在相狀產生了堅固地執取,糟了!我們的心住在相狀上。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從今以後就離家越來越遠,因為你的心本來沒有相狀,結果你住在相狀,你就被相狀牽著走。

你要能夠回家,有一個觀念很重要,就是兩句話:「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就是你要勘查因緣的生滅相,這個《楞嚴經》很強調。你沒有把因緣的生滅相參透,你就回不了家。

我們來試著回家。「因緣和合,虛妄有生」。什麼叫「因緣和合,虛妄有生」?比方說這是我們的心,一個明瞭的心,清淨本然週遍法界,一念明瞭的心;這是我們的境,我們過去的業力現出來的身心世界,整個六塵的境界。那麼我們的心跟外境一接觸,啪!它創造一個「識」,根塵碰撞,一個相狀出來,就是一個了別的分別心——一個識,根塵識,把識給創造出來。

但是這個識——這種分別心、這種妄想,它很快就過去了,它帶有相狀,但是我們沒有讓它過去。因為你的心跟境接觸的時候創造一個相狀,創造一個分別,當這個本來外面的相狀消失的時候,你心中的相狀沒有消失掉,關鍵在這裡,你抓住不放。本來這個相狀已經過去了,但是你還沒有過去,問題就在這裡。外在的相狀已經變成你心中的相狀,然後你就在心中一而再、再而三地攀緣它,從此以後,對你來說,你就揮之不去了,是這樣子來的。

其實它本來是過去了,它本來就是一個生滅相,結果你搞得變成不是生滅相,就「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就是說,我們總會覺得,是哪一個人哪一件事情傷害了你,其實不是。人事的因緣是一個業力的顯現,它本來很快就過去了。它會讓你一時的痛苦,但是它不可能創造一種長時間的罣礙,不可能!長時間的罣礙是你自己捏造,你自己抓著相狀不放的,是你自己不願意放下你心中的相狀,問題在這兒。

這就是為什麼你會離家出走,因為你不想把心中的相狀放下,然後就牽動了另外一個業力,這就造成了生命的惡性循環。我們一生當中把自己的心弄得負擔很重。我們從小到大,從你小時候開始就有分別心,小時候你的分別心比較薄弱,你都是直覺的反應;但是慢慢長大你的第六意識開始活動以後,你就不斷地把外在的相狀往裡面倒,弄得你壓力重重,弄得你心有千千結。

現在我們要考慮,我們是不是該把相狀放一放的時候了。就是說,你把那個相狀往心中倒,第一個,你的心弄得很被動很痛苦;第二個,你臨命終的時候也不自在。所以我們永遠會活在過去,就是這樣,因為你這個相狀是過去的業力變現,它本來是很快過去的,但你又是執著過去的相狀,結果你失掉了未來。

你背著相狀走,就沒有未來可言。你永遠活在過去,永遠活在過去的回憶。你走不出過去,你就沒辦法開創未來,你就創造了生命的一種輪迴的力量,就是?二因緣裡面的「愛」、「取」、「有」。為什麼我們所造的業力會變成「有」,會變成一種強大的成熟業力呢?一定是經過了你的愛取。你不執著相狀,光是有業力不能變成「有」,不能構成「有」。我們沒辦法去改變我們所有的生死業力,但是你如果把相狀放下,阿彌陀佛就可以救拔你。如果你願意把心中的相狀——好的相狀、壞的相狀全部徹底放下,就可以把心帶回家。

其實我們心中本來就沒有相狀,你也不需要相狀。首先,你要回家,就要先知道,相狀對你是沒有好處的。所以你要把一切的成敗得失的相狀徹底放下,就是觀照現前一念心「本體即空,離相清淨」,這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你不必把相狀去掉,它本來就沒有,你只要把它放下就好。

很多人修行都不知道什麼叫作去掉你心中的相狀,還在那個地方「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你不要去擦它,你本來就清淨。你「本來無一物」,本來就是「何處惹塵埃」,你把它放下就好,你去擦它幹什麼?你的鏡子裡面本來就沒有灰塵。

空觀是一個人很重要的成敗關鍵。因為你不修空觀,你假觀修得再好,你的水平就不高了,這個人檔次不高了,你就很難成就。你幾?年來,心中累積這麼多的灰塵,你的心根本就沒有造業能力了,根本動彈不得了,你被你自己的蜘蛛網都綁得緊緊的,你的心已經根本沒有能量了,光是應付人事的成敗得失,你就受不了,你哪裡還有時間念佛呢?你還怎麼憶佛念佛?

諸位!你要想一想,到底是誰綁住了你,是誰障礙了你?你要把這個關鍵找出來,不要向外面去找。業力顯現相狀,它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它是一個生滅相。但是為什麼這個生滅相你接觸以後,在你心中變成揮之不去呢?就是你有愛取。你的心裡面有一種取著的毛病,一種盲點,就是攀緣心。空觀的智慧就是在調伏你的攀緣心,不是在消滅相狀。你的病治好了,相狀自然脫落。因為你的內心生病了,關鍵在這裡。空觀是在療治你心中的攀緣心。

我希望我們大家慢慢知道,當你放下的時候,你會得到更多。就是說,你要試著放得下,你越放得下,你的生命會更開闊。我們現在的思考模式是錯誤的,我們以為要追求才有安全感,其實錯!你自性本來就很多功德,之所以沒辦法顯現,是因為你追求太多,而不是你放下太多。你如果願意把相狀慢慢地放下,你就能發覺生命更開闊,阿彌陀佛的光明對你的照射更強烈。

所以大乘的一心三觀裡面,空觀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先離相,不是叫你把相狀拿掉,它本來就沒有,你不要拿掉,你只要放下,它就消失了。所以空觀是讓你放下心中的相狀,回到清淨的本性。這是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第二件事情,就是開始做生命的調伏跟引導。

放下以後,我們還有一些等流習氣,所以淨土宗它還要觀兩個:一個觀眾生法界;一個是觀佛法界,佛法界主要是彌陀的法界。觀娑婆世界輪迴的痛苦而厭離,觀淨土的功德莊嚴而欣求。調伏愛取,最後欣求淨土,這是假觀。

所以整個理觀,就是在調整心態。你心態調整好了,一句佛號再提起來,就是一句佛號信願具足無量光、無量壽。佛陀的話真實不虛,只要你方法操作正確,一句佛號真的是無量光、無量壽。

理觀為什麼對淨土宗這麼重要呢?當然你念佛你只是想要求平安,那就另當別論了。你如果是求往生、了生死的話,你就要注意臨終的正念這一塊,要具足心不貪戀、意不顛倒、正念分明這三個條件。

第一個,心不貪戀,意不顛倒。這兩個就是理觀。你要能夠不貪戀、不顛倒,你的心態要調整成臨終的時候能提起佛號,你的心態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兩個心態要同時現前。

第二個,正念分明。這個正念分明就是提起佛號,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以理觀它的目的就是先把你的心態調整好。

淨土宗,整個往生應該具足兩個條件:一個是大乘的善根;一個是淨土的善根,兩個都有需要。大乘的善根用來建立一種心靈的力量——心力不可思議,從你心中的妄想執著中把它釋放出來;第二個淨土的善根,把佛陀的力量導歸到你的生命當中,一心歸命。所以心力跟佛力的結合,就是你往生的時候了。

所以理觀跟淨土宗念佛的事修,一個強調心力不可思議,一個強調佛力不可思議。就是蕅益大師說的:能念的心不可思議,所念的佛不可思議。所以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就是為什麼要修理觀?因為加強你心靈的力量。

臨命終的時候,你如果是心有千千結,這個佛號對你幫助不大。不是佛陀沒有準備好,是你沒有準備好。感應道交不是單方面的,當月亮準備好的時候,你的水也必須要準備好,這個東西沒有人可以幫我們準備。

我講實在話,阿彌陀佛該準備的都準備好了。佛陀能夠做的已經做到極限了,阿彌陀佛把他整個四?八願的功德都灌在一句佛號裡面,身為佛陀他已經做了他最大的努力了,這個佛號該有的東西都準備了。但是我們準備好了沒有?問題在這兒!你準備好了沒有?

感應道交,你不能把所有的東西、責任都推給佛陀,說「我不往生,阿彌陀佛你沒有慈悲心。」不能這樣講。是你沒辦法跟他感應,你沒有準備好。所以理觀就是我們要做一些準備,成就心靈的力量;你對彌陀的一心歸命是創造佛陀的力量,這個就是感應道交。

我這個問題先回答到這裡。理觀跟事修的配合,有沒有問題?

【學員提問】師父慈悲!我的問題是我們初學的時候,怎麼分清我是在理觀,還是在打妄想?

【師父答疑】好。理觀它是對道理的觀察。道理的觀察它是有條件的,要依教起觀。我們必須要把佛陀的言教加以學習,你不能夠自己開創一個修行的道路。

我講實在話,修行是有道路的,剛開始你最好遵守道路。如果你是初學者的話,你乖乖地把佛陀的文字背下來,理解清楚。理觀的時候——「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你剛開始不要自作主張,自己創造一個文字,你最好不要。

我說實在話,初學者你沒有資格寫偈頌。很多初學者寫了偈頌說:「師父!你看這是我的心得。」我丟到垃圾筒裡面去。你一個初學者你寫什麼偈頌,對不對?祖師的偈頌多了去,你就把它背下來就好了。你寫的偈頌會比祖師好嗎?

老實一點!「欲知山上路,須問過來人」,歷代的祖師已經開了很多的道路。如果你跟蕅益大師有緣,你就背他的偈頌;你跟印光大師有緣,他有很多的開示法語,你把那個法語基本的文字背下來,他那個法語一定會形成一條道路的,它會引導你的。這條道路,你順著他的文字去思考,它就會把你帶到空性去;你順著他的文字去思考,它會把你帶到假觀的調伏跟引導去。你都不要去費心,不要自作主張,人不要自作聰明,你把祖師已經安排好的道路拿過來,你就依教起觀。為什麼叫天台教觀綱宗?依教起觀嘛。你要先學習教法,要不然你怎麼觀呢?

所以你只要是根據祖師的教法,這叫「觀」,你自己創造一套叫「打妄想」,簡單講就是這麼回事。因為你沒有人印證,你說:我想我打坐以後——「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是不是?那你要開悟,你真的有心得,講出個偈頌,也可以;但你要沒有心得,你講這個就是戲論妄想。所以說我們剛開始,就老老實實地把祖師的偈頌背下來。

當然你要先學習,這個偈頌是怎麼的思考模式。然後你就順著文字下去思考,依教起觀,文以載道。慢慢慢慢你每次觀,觀久了以後那個道,那個文字裡面的相就會釋放道理出來。然後那個文字相,你第一次讀,喔!「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可能沒有感覺,但是你不要放棄,不斷地思惟,慢慢慢慢你會發覺這個文字相它會釋放一種光明,欸!你就有點味道,喔,這句話有意思,有意思!從文字般若轉成觀照般若,它會在你心中會慢慢出現光明。

佛法的文字跟世間的文字不一樣。所以你修理觀,就是先把祖師的話背下來,來做你內心的引導。等到你融會貫通了,熟悉了,你可能就不需要祖師引導。但是你初學者,最好乖一點。

【學員提問】師父慈悲!請問一下,我們在日常生活行住坐臥當中,譬如說開車、做飯這種時候,面對因緣的時候,我們是提起佛號比較好,還是觀照比較好?

【師父提示】你開車的時候觀照,你就發生車禍了。你觀照,你有本事一方面思考,一方面開車?危險!是不是?所以你如果是不用去思考的,你可以念念佛,但是你一般觀照的時候,最好是在佛堂,沒有旁騖的時候。

你不能一心兩用,你一心一用都不見得做得好,對不對?因為你對理觀,可能是很生疏的。因為我們喜歡執著,喜歡攀緣,所以理觀這一塊對我們是比較生疏的,這就是爲什麽我們一直在輪迴當中。所以你在開車或者要跟人家講話的時候,你頂多也只有提佛號,聽聽佛號的音聲沒有壞處。但是你修理觀,一開始要萬緣放下。你試試看,萬緣放下,你都不見得做得很好,何況是開車呢?

所以初學者要萬緣放下,你一天要抽出一點時間,如果你不會修理觀,你就老老實實地聽經也可以。因為你聽經,一個好的善知識,他講經的過程,會引導你的心。你就順著他的思考模式走,他會施設很多的名言,可能也會講一些故事,增加趣味。總而言之他會有辦法引導你,他的佈局會把你帶到那個意境去。如果你不會修理觀,你就先聽經,就這樣子。

【學員提問】師父慈悲!我是想問,剛剛師父說,我們要將人生之中的經驗,好的、不好的相狀都要放下,那我的意思就是說,其實我們的經驗,很多時候都是從日常生活之中累積下來的,比如說有人曾經給蛇咬過,他下次看到蛇的時候,自然就會起害怕,有這個心理。

【師父】因為他害怕心中的蛇的影像,他蛇的影像沒有放下,所以他不是害怕外面的蛇,他害怕的其實是心中的影像。這個唯識學,我們會詳細說明。

所以為什麼你要慢慢地在靜中修。每一次修空觀的時候,你對相狀就會慢慢鬆脫,你可能看不出來,但你會覺得你的心慢慢淡薄,你的心會慢慢平等,你以前對於好壞的反應會很強烈,你會慢慢淡薄,會知道這個是對還是錯,但是你的反應會比較越來越少。就是你的心對那個相狀、那個執取,那個catch慢慢調伏了。相狀還是有,對錯你也知道,但是你會慢慢地淡薄。你那個執取的心會慢慢地調伏下來。你修空觀久了,你會覺得。

【學員提問】師父!我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說當我們念佛的時候,你的心理建設已經好了,然後都攝六根來念佛,你專注在一個境界,就是聽自己的佛號的聲音來念,可是這個時間因為我們的專注力很有限,可能是一分鐘、兩分鐘、幾分鐘,然後又跑去想其他東西,那一堂功課之中就是真妄交攻。

【師父答疑】妄想有兩種,這個我們待會兒會講。我先事先講一下。不是所有的妄想都要提理觀,也不見得要小題大作。有些妄想,你直接提佛號,它就消失掉了,尤其是表層妄想。但是有些妄想是來勢洶洶,你提佛號以後把它壓下去,它又出現,一次比一次猛烈,那正是你養兵千日用在一朝的時候了,你的理觀就要對治了,你就要面對它了。

你念佛的時候,妄想一定會起來,它不會放過你,因為你跟它太熟悉了。你現在不管它,它就來管你了。所以你如果妄想起來的時候,你第一個先不要對治,繼續念佛。正常情況如果是表層妄想,它會自己消失掉。像日常生活那些什麼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東西,它只要是沒有根的,沒有執取的妄想,它自己就會消失掉。

但如果說,這個妄想它消失掉以後再來,你又念佛又把它調下去,又再來,來了第三次,你就知道這個問題嚴重了,它不是一般的妄想,它是帶有愛取的堅固的妄想,這就是你啟動理觀的時候。你就先把佛號停下,你就知道真正的敵人來了。這個待會兒我們再說明,到底什麼時候是繼續念佛,什麼時候要啟動理觀,這一塊我們下一個主題,下一個題目再講。我們先談一談理觀跟事修為什麼要結合這個問題,因為加強你心靈的力量。

【學員提問】師父慈悲!在蕅益大師念佛開示那個裡面,他好像最後講到說,鼓勵念佛的學人,就是一天三萬、五萬、八萬,那是不是蕅益大師是讚成每天要多念多少聲佛號來調伏?

【師父答疑】你看蕅益大師,你也不能老是抓他一句話,他也講過,你信願具足,一句佛號也能往生,對不對?那身為一個鼓勵的話,當然你念越多越好,但你要注意你的時間,你一天只有一個小時時間,你就把這個小時好好念,大方向重在質量。

大方向就是弘一大師說的「寧可少,不可草」!你有多少時間,你就念多少句佛號。你只有一個小時你硬要念三萬聲,你不是佛號念得很糟糕嗎?對不對?你要念得清清楚楚,那心態的準備是比較重要。因為這個往生與否,是在心態的準備,在信願之有無。心態的準備就是你臨終正念的一個準備。那至於佛號當然多多益善,但是要注意質量,是這個意思。要念得清楚,聽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