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講)

乙三、主要教義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八頁。乙三,主要教義。

我們佛法概要總共有三個主題:第一個是前言;第二個是正文;第三個是結勸。前言就是我們在進入到修學的道次第、進入到修學的重點之前,對於整個佛法要有基本認識。一個學佛人你要知道什麼是佛,什麼是法,這是基本概念。

我們前面兩堂課,對於佛陀已經作了比較詳細的說明。在大乘的經論當中講到佛,它是從兩方面來解釋佛陀:一個是根本性的佛陀,叫作「本門的佛陀」。我們看到很多的佛像,有石頭的、有木雕的、有紙畫的,這麼多佛像有一個根本,就是我們說的「清淨法身」。那麼這個根本佛陀的特點是什麼?「清淨本然,週遍法界」,他是無所不在的。

這種法身常住的概念,在小乘的經論中沒有提到。我們看小乘的《阿含經》或者《阿毗達磨論》,它們解釋佛陀就是在兩千五百年左右陪著我們成長的那個佛陀,所謂從出生到結婚、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涅槃,然後這個佛陀就消失掉了,就是灰身泯智了。所以小乘的思想沒有所謂的他力加持的法門。諸位你看小乘的經論,沒有說你念「觀世音菩薩」、念「地藏王菩薩」得到佛菩薩的加被,沒有這回事情,在小乘的思想當中,所有的佛菩薩都消失了,不存在了。所以小乘的學者拜佛陀,他們只是對佛陀的懷念跟恭敬而已。他不認為佛陀還存在,因為他沒有這種根本佛陀的思想。所以小乘的思想沒有他力加持的法門,沒有本尊相應法門。

大乘佛法是不同意這種說法的。佛陀經過無量劫的修學,經過三大阿僧祗劫的修福修慧,他肯定有一個根本,就像古人說的,一個佛陀他花了三大阿僧祗劫的修行,結果怎麼可能只活一次就消失了?這個因地太廣,果地太少,不合邏輯。所以我們大乘佛法一定要建立一個重要的思想:「深信諸佛皆充滿」。佛陀是無所不在的,雖然我們眼睛看不到、耳朵聽不到,但是他是存在的。《楞嚴經》說,不要相信自己的六根,我們的眼睛只要一張紙就障住你了,我們看不到隔壁的東西,但是不代表隔壁的東西不存在。所以我們對佛陀的第一個認識,佛陀是有一個根本佛陀的,他是無所不在的。這第一個。

第二個,就是我們說的「跡門的佛陀」,就是有相的佛陀。佛陀滅度以後,他留下了三個很重要的東西:第一個就是佛像;第二個就是佛號;第三個就是咒語。前面的清淨法身佛是沒有相狀的,我們很難跟佛陀接觸,因為我們的心只能在有相的因緣活動,不能去攀緣一個無相的東西,我們做不到。所以慈悲的佛陀又創造了三個相狀:第一個佛像。透過對佛像的禮拜,我們跟佛陀感應道交;第二個佛陀留下他的名號。我們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個音聲,佛陀就在裡面;第三,我們持個咒語,佛陀的功德也在裡面。

我想你只要在做功課,你會發覺,當你心思很散亂、身心非常疲憊時,你靜下心來念個十五分鐘的佛號,你就創造一個音聲「阿彌陀佛」,把這個音聲再聽回去,十五分鐘以後,你會發覺你的身心世界完全不同了,能量增加了,正念也提升了。所以感應道交,不一定是要很明顯地,叫作顯應,不是說一定要看到佛像。其實,這個感應有一個叫冥應,就是冥冥當中我們接觸了有相的佛陀,這個有相的佛陀,他能夠引導我們趨向於無相的佛陀,就是「清淨法身」。我們必須要透過一個橋樑,就是透過一個聲音的引導,才可以跟佛陀的大悲願力的清淨法身接觸,是這個意思。

所以我們大乘佛法的佛陀是兩個:第一個,是一個無所不在的佛陀;第二個,是佛像的佛陀,它也是佛。只要我們有信心、有願力去禮拜他,我們也能夠得到佛陀的加持。這個就是所謂的「根本的佛陀」跟「枝末的佛陀」,我們已經花了兩堂課的時間來解釋什麼是佛。

這一堂課開始,我們解釋什麼是法。

什麼是法?這當中我們先看一段經文,再加以解釋。

好,請合掌。

《法華經》云:「舍利弗,諸佛隨宜說法,意趣難解。所以者何?我以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演說諸法,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唯有諸佛乃能知之。所以者何?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舍利弗,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好,我們來看這個解釋,看第九頁的這個脈絡。

淨界法師:佛法修學概要

我們都知道,佛陀是從一種清淨的法身依止他的大悲願力,來到人世間陪我們流轉。我們看佛陀的八相成道,佛陀成道以後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轉法輪,然後就入滅了。所以佛陀出生的目的,就是為了宣揚一種道理。這個道理佛陀是怎麼說的呢?

我們看經文:舍利弗!諸佛「隨宜說法,意趣難解」。就是說,諸佛在宣揚道理時是隨宜說法,不是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他要根據眾生的根機,看你是什麼根機。你這個人貪戀生死,沒關係,佛陀要你受三皈五戒,修人天乘法;你這個人,厭惡世間,對生命的痛苦體驗特別深刻,佛陀講二乘法;你這個人有大乘善根,佛陀直接講大乘法。所以佛陀是就著眾生的根機來說法。

但是,佛陀心中自己覺悟的這一塊法是「意趣難解」!我們前面講到,佛陀是分兩部分來看:一個是根本;一個是枝末。其實法也是這樣子,也有根本跟枝末。根本的法在《法華經》叫真實義,就是佛陀心中所覺悟的真實道理。但這個道理,佛陀不是隨便宣說的,因為他必須有因緣、有這種根機才宣說。佛陀說出來的東西,是順著眾生的根機而說出來,這個叫權法——方便法門。而佛陀自己覺悟的道,其實是意趣難解!這個「意」就是它的過程;「趣」就是這個道法本身的甚深道理,就是它的目標。這個「意」就是引導我們去覺悟這個目標的過程的方便法門。

也就是說,我們看到佛法很廣,你要是信基督教,就一本《聖經》就沒了。但是你看佛法是一百部《大藏經》,佛陀一生說了很多很多的事情。那麼我們現在要知道一個重點,就是佛陀說了很多很多的道理,但是這當中有一個核心思想,這個你要先掌握。他有一個根本理論,這個根本理論貫穿整個大藏經,從頭貫穿到尾就像念珠一樣。念珠有很多的珠子,但是它之所以形成一個念珠,因為它中間有一條線。如果沒有一條線,這個念珠就沒有章法了,就散落滿地了。佛法有這麼多,但是諸位,要能夠有所心得,你一定要把這條線先抓出來。就是這麼多的藏經,你要深入之前,必須把佛法根本的架構先掌握出來。就是佛陀說了這麼多法,他的核心思想到底是什麼?這個地方我們先探討一下。

我們看第二段,「所以者何」?為什麼佛陀的這個道法是這麼難理解呢?因為佛陀在開顯法門時,是透過無數的善巧方便。在《法華經》上說,佛陀講道理是透過三種方法:

第一個,言辭法說。佛陀對於比較簡單的道理,你根機悟性高,佛陀就直接用言辭來攝受你。比方說佛陀講苦集滅道,什麼是苦?什麼是集?什麼是滅?什麼是道?佛陀直接用語言文字來跟你溝通,這個是第一種情況;第二個,佛陀對因緣說。因緣說就是有些人對道理雖然理解,但是心中還有疑惑,佛陀就講他過去的故事,講一些過去發生的事實。比方說佛陀講善業招感安樂的果報,罪業招感痛苦的果報這個道理,佛陀就會說過去生哪一個人造了什麼善業,所以他今生做了國王;過去生哪一個人造了什麼罪業,所以他到地獄去了。他講實際的例子。

比方說,我們在經論上看到一件事情,佛陀要說明我們的身口意,心靈的力量最大。佛陀有一次跟外道說:你認為我們身體的力量大,還是心靈的力量大?外道說當然是身體的力量大,我要搬一塊石頭我一定要付出行動,我用身體把石頭搬走嘛。佛陀說:你說錯了!身體的力量是有限量的,但是心靈的力量是無限量的,心靈的力量大。外道不服氣了,他說:你可以舉個例子嗎?佛陀說:比方殺人,你用身體去殺人,你只能夠一個一個殺,但是你用心靈的力量去殺人,你可以瞬間殺死一個城市的人。外道說:你講這句話有根據嗎?佛陀就說:當時印度有一座石頭山,是全部用石頭堆的山。你知道這個石頭山是怎麼來的嗎?外道說:不知道。

佛陀說:過去生,有一個修道的仙人在山中修行,這個仙人已經成就四禪定了。這個仙人有個老婆,就是他還沒有修行之前,他們就結婚了。結了婚以後,這個仙人修行,他老婆就護持他,煮飯給他吃。這個老婆長得很漂亮。有一天國王出巡時,看到這個女眾很漂亮,就用強迫的力量把她奪走了。奪走以後,這個仙人有時入定,有時不入定。他從定中出來時要吃飯,欸,今天沒有飯吃,他老婆不見了。他就入定,一入定以後他神通現前,他知道是國王把她搶走了。仙人就到了王宮裡面跟國王理論,說:請你把我的夫人還給我。國王說:你是一個修道的仙人,你根本不需要夫人。他說:我需要吃飯,所以我還是需要我的夫人。國王不給,仙人就生氣了!他走到他老婆那邊說:你今天晚上要不斷憶念我的名字,你就沒有事。

所以一個人,不能去觸惱一個修道人。這個修道人回去以後就入禪定,到晚間他進入四禪。諸位要知道,進入四禪時,他的心力非常強。他就憶念這個城市,那個國王的王宮宮殿,他就用心力變現石頭,天上的石頭,經論上說就像下雨一樣,把整個宮殿全部破壞了,整個城市全部毀滅。當然這個仙人造了一個重大的罪業,因為一念的瞋心。結果他老婆因為憶念這個仙人的名號,她沒事。這個就是說明佛陀在講深奧的道理時,尤其是跟我們的思考模式違背時,佛陀講過去的因緣用事實來證明這個道理,就是用已經發生過的事實來論證難理解的理論,這就是佛陀有時候因緣說。

第三種,是譬喻說。譬喻說也是針對比較難以理解的道理,佛陀講了很多的譬喻。比方說我們對三界,我們活在這個世間,覺得世間很快樂,的確世間也有一些快樂的事情,但是人生苦多樂少。所以佛陀就用比喻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說其實我們住在三界當中,它的本質是一個起火燃燒的房子。雖然你在牆角,感受不到火的燃燒,但是遲早有一天你必定被燒到。因為死亡到來時,你什麼都被破壞了,你就會失望。你經營的所有的珍寶、所有的財富、所有的眷屬都必定被無常的大火所燒,這是遲早的問題。雖然暫時燒不到你,但是這個火的燃燒是不可避免的。

總之,佛陀在說法時是用三種方式:言辭、因緣、譬喻。其實這樣的譬喻、這樣的方法還是不能完全解釋佛陀真實的道,因為佛陀的真實道,不是思量分別所能理解的,唯有諸佛才能證知。這樣講好了,道法是兩種:一種是超越語言文字的,就是佛陀自己親證。這個是真的沒有辦法宣說的,因為語言文字是有限量的,他講出一個東西,就有限量了。所以當我們研究法的時候,我們要知道,其實佛陀真實所覺悟的道是不能言說的。但是如果不能言說,那麼佛陀怎麼讓大家知道呢?佛陀就必須開方便門示真實相,要開個門,那麼就用言辭、譬喻、因緣來做一個引導。所以說,這個道法,就有所謂的語言文字的道法,跟超越語言文字的道法,有兩種道法。

我們再往下看。

為什麼這個道法是這麼難理解,而佛陀又必須宣說呢?因為佛陀的出世,是為了一大事因緣而宣說的。佛陀講了一百部《大藏經》,他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有一個一大事因緣。其實佛陀講了那麼多的話,他有一個重點。什麼是佛陀出世的重點呢?

我們看第十頁,說諸佛世尊,三世諸佛出世,都是在開顯眾生悟入佛的知見。佛的知見從淺入深,有四個次第:開、示、悟、入。「開」就是古人說叫十住,對這個道法的安住,對真如理的安住;「示」就是十行,我們安住以後從空出假,修習六度的妙法,在這當中實踐,這個「行」、這個「示」就是實踐;「悟」就是十迴向,我們在實踐的過程當中,有時候偏空,有時候偏有,就必須透過迴向,把它回事向理,趨向於中道的道理;「悟」就是十迴向;「入」就是十地,你如實地證入中道的真如理。

我們做一個總結:舍利弗,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所以佛陀的出世,是在宣揚一個中道的道理。一般而言,我們凡夫著在「有」的這一塊,我們認為生命是如此的真實。二乘人是執在「空」的這一塊,他對人生的因緣是一路的排斥。佛陀說法是比較平衡式的,是「空有無礙,真空妙有」的一個中道的道法。這個道法是很重要的。諸位!從明天開始,我們開始引導大家修習這個道法,我們必須讓這個道法在心中生起來。但這個道法是什麼,你要先清楚。

我們看這個講表。

淨界法師:佛法修學概要

第一個是迷真起妄,第二個是返妄歸真。我們迷失了真實的心性,而生起了顛倒妄想。我們看這一塊,迷真起妄,這一段我們先把它念一遍,請合掌。

眾生識體,本自清淨,離諸塵染,由妄想故翻成煩惱。本來自在,具足方便智慧威神德用,由妄想故翻成結業。本來平等,無有彼此愛憎差別,由妄想故翻成生死。

這段經文,是你學佛之前要懂的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如果你這個道理不懂,嚴格來說你沒有資格談修行,你只是跟三寶結緣,就是你根本就沒有入門,你只是在佛法的大門外圈裡面打轉。所以這一段,這個講表是判斷你是不是佛弟子,是入門了還是沒有入門的一個標準。這個道理很重要。這個道理就是你要知道兩件事情:第一個,你本來是怎麼回事;第二個,你現在是怎麼回事。

先看看我們內心本來是怎麼回事。第一個,我們內心是本來清淨,沒有任何的煩惱;第二個,本來自在,我們本來具足種種智慧功德的妙用,這個是指智慧這一塊;第三個,本來平等,我們本來沒有跟眾生有任何的對立,我們的心本來具足大悲。所以我們本來的面目是清淨,自在,平等,這是第一個認識。

第二個,我們現在為什麼變成這副德性,整天在那個地方起煩惱、造罪業而流轉生死?這有一個關鍵:「由妄想故翻成煩惱,由妄想故翻成結業,由妄想故翻成生死」,這個就是我們現在的毛病。在《楞嚴經》裡面很強調這個觀念,就是說你修行之前,其實修行就是治病,你吃藥之前,要知道你的病在哪裡,你不能亂吃藥。我們為什麼有些人學佛很多年,但是很難去做一個生命的徹底改變?就是你從來都不知道自己的毛病在哪裡,你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哪裡出了毛病,你不知道!你不知道,你就不可能改變,因為你找不到開關嘛。

我們本來清淨,本來自在,本來平等,但是我們現在變成不清淨,也不自在,也不平等,這個地方是哪裡出了毛病?它有一個關鍵問題,就是我們的「妄想」。這個「妄想」我們解釋一下,它是怎麼回事。「妄想」是由感受而來的。我們的一個明瞭的心跟外境接觸時,先有一個感受。福報大的人,他過去生有善業,從善業而來,他的感受大部分是快樂,一生當中,快樂多,痛苦少;福報比較差的人,他一生當中痛苦的因緣多,快樂少。但這個感受還不是問題,因為感受沒有相狀,但是感受的下一個剎那,帶動想像力,他會從這個地方捏造很多影像。

比方說,我們講喝咖啡好了。你看我們真正喝咖啡的時間,只有前面第一秒鐘你的舌頭跟咖啡接觸時,你感受到那種咖啡的味道。如果這個咖啡是你習慣性的,是合乎你的身體的,你生起快樂的感受。然後呢?你會幹什麼?你會讚美它,你心中開始說話:這個咖啡很好喝喔,它是在哪裡買的?在哪裡出產的?從此以後你就沒有真正在喝咖啡,第二秒以後你就完全活在你的妄想。所以我們跟外境接觸只有一剎那,我們一個人有百分之八九十的時間都活在自己的妄想裡。我們其實不是很在乎外境是怎麼回事,我們寧可相信自己的妄想。妄想開始活動的時候,你就產生執著,你就住在妄想裡。所以唯識學上講,唯心所現,唯識所住。這個麻煩就是說,你就住在你的妄想裡,這個就是盲點,所以你就被自己的妄想誤導了。這就是我們為什麼把人生搞得這麼複雜,原因就在這裡!

其實講實在話,業力引生的問題是少數。佛陀說,我們中的第一支箭是合理的,我們的痛苦只有少部分來自業力,大部分都是你自己的妄想把痛苦膨脹。我們之所以受第二支箭、第三支箭、第四支箭、第五支箭……完全是自己的妄想把它擴大了。其實你不要老是怪你業障深重,而是你的心理素質佔了很重要的因素。我講實在話,你研究唯識學你就知道,真正來自於業力的刺激,說你沒有飯吃,這個是飢餓,你沒有衣服穿,會感受到痛苦,但現在的人哪幾個是真正業力來招感痛苦的?很少!現在的問題都是心理問題,就是你的妄想!

有一個母親跟她女兒住在一起。這個女兒有一天她領薪水了,想要犒賞一下自己這個月的辛苦,就到百貨公司去買一頂她喜歡的帽子,帽子戴在頭上,越看越滿意就買下了。當然她買那帽子第一念是感受嘛,然後就開始打妄想,回去以後她就希望能夠跟她媽媽分享,說她的帽子很漂亮。但是她媽媽在炒菜,那時晚餐時間快到了,晚餐都沒有做出來。她就戴了帽子在媽媽面前晃來晃去的,媽媽也沒看到,她就把帽子放在冰箱上,媽媽去開冰箱拿東西時,也沒看到帽子。後來吃飯的時候,這女兒就不講話了。媽媽說,你今天好像心情不太好耶?她說對啊,我買了一頂帽子,跑到你面前給你看,你沒看到,放在冰箱上面,你也沒看到。她就很委屈!但是她媽媽比她更委屈,她說,你講到你的帽子,你有沒有看到我今天做了頭髮呢?我頭髮也是新做的啊,你也沒有看到,你也沒有讚美我啊。

我們每一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妄想,這個妄想是你捏造出來的,這就是人生為什麼會變得無解。如果人生只有單純地還債,只有業力,那很單純。但是你的業力跟妄想結合在一起,因為業力刺激你時只有當下,後面就全是你的妄想,講實在話,你要走不出你的妄想,人生無解!臨命終時也無解!阿彌陀佛也救不了你。經典上講得很清楚,「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我們現在重新定義一下,什麼叫業障深重?你妄想打得多,你就業障深重!就這樣子嘛,就是這個意思!

其實人生的快樂痛苦,跟業力沒有直接的關係,跟你的心理素質有關係。有些人他比較樂觀,他打妄想會往好的方向打,這就是唯識學上所說,安立美好的名言,這種人是不錯,好人。有一種人是喜歡自討苦吃,他遇到事情喜歡去作悲觀的思考、負面的思考,安立不好的名言。但是真正的道人是完全不安立名言,離一切相。

諸位要知道,在修學過程當中,如果你要進步快一點是有捷徑的,其實佛法是有捷徑的。佛法如果沒有捷徑,那天台宗就不要判教了,就沒有高下了嘛。為什麼天台宗要判成:藏、通、別、圓四教呢?為什麼每一個法門,有的是腳踏車,有的是牛車,有的是大白牛車,就是說它進步速度有快慢,不是說你學佛久你就進步快,不是這個意思,這跟時間沒有關係,跟你的方法有關係。你沒有掌握一個方法,學佛三十年你還是老樣子,因為走不出妄想,你的人生就無解,你來生照樣打這個妄想。

如果說要進步快,你要先找到你生命的原點,就是《楞嚴經》說的,你從什麼地方來?這個道理太重要了!就是你要住在什麼角度。如果你住在妄想的角度來處理人生,你今生無解,你也不可能往生,不可能!因為你自己把自己綁住了,你的無量的妄想,你那個佛號根本沒有用,根本走不出妄想。什麼叫臨終正念?就是走出心中的妄想,簡單一句話就是這樣。我們可以有妄想,但是你不能隨它而轉。我要求你沒有妄想,這叫強人所難,因為也沒有人做得到。

臨終正念有兩種:一種是聖人的正念。它是「萬里晴空一輪明月」,完全沒有妄想,這個是誰呢?這個是蕅益大師、印光大師的臨終正念,沒有妄想。我們凡夫的正念叫作「不隨妄轉」,不是沒有妄想,就是你不要受它干擾。要不受它干擾,你站對位置就很重要了,這是關鍵啊!我們要站在本來沒有?惱的角度來面對?惱;要站在本來沒有罪業的角度來懺悔業障;要站在本來沒有生死的角度來了生死。也就是說你要站在一個本來沒有妄想的角度來處理事情,就是把生命回到原點。這個你平常就要訓練了。

我們舉一個實際例子。比方說,你跟你兒子起爭執了。你跟你兒子之間會起爭執一定有業力,事出必有因,一定有業力嘛。反正這個孩子來只有兩種情況:第一個他來還債,第二個他來討債。他如果來討債,他給你的痛苦就很多;他如果是來還債,他幫助你就很多。但是也不可能全盤是討債,也不可能全盤是還債。這人生的因緣是苦樂摻雜。假設這個兒子觸惱了你,你要怎麼解決?你一定打妄想,因為這個業力刺激你感受妄想執著,你就住在你的妄想,這個時候你就沒辦法解決了。你要告訴自己,你本來沒有這個兒子,你本來就有兒子嗎?沒有嘛!你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你本來就沒有,你最後也沒有,你死亡時能把兒子帶走嗎?也沒有!所以這個兒子是個過程。本來無一物,你何必惹塵埃!這個本來無一物太重要了!你本來就沒有這個兒子,那只是個因緣業力的顯現。

其實這種公式放諸四海皆准。你本來就有房子嗎?你本來就有兒子嗎?完全都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所以我們今天要能不隨妄轉,要先從妄想裡面跳脫出來,這個很重要!叫作安住真如。整部《楞嚴經》講了十卷,開悟的楞嚴就是告訴你安住力,你要站在什麼角度來處理問題。

我們人生有兩種思考模式,會產生不同的結果。你有兩種選擇:看你是要站在空的角度來面對有,還是站在有的角度來面對空,反正人生不是有就是空。一個有智慧的人,他站在本來就是空的角度來面對有,他是自在的,因為這些因緣沒有人可以障礙你,你就能夠做你該做的事情。站在空的角度來面對有,這個是大智慧的人。你執著有來面對空,因為你總有一天要空嘛,你死亡到來時什麼都沒有了,你人生就很無奈,你完全被業力牽著走,被妄想牽著走,兩個都牽著你。我們現在會把人生弄得很複雜,會把自己搞得很痛苦,就是我們站錯了位置。我們思考事情時,習慣性站在有的角度來面對空,我們太在乎心中的妄想、太在乎心中的影像了,太在乎的結果讓你今生很痛苦。第二個,你生生世世的業力就很重,你又觸動了生死業力。

所以,這個地方很重要!諸位!你還記得嗎?你本來清淨,本來自在,本來平等,你還沒有離開家之前,你是這樣子的。後來你離家出走,跟那些乞丐搞在一起,你就整個跟妄想打成一片了。但是你剛開始離家出走的時候你是怎麼回事呢?你要把你原來的面目找出來,否則你人生無解。「本來清淨」是最重要的!就是說,站在本來清淨的角度來面對人生。所以諸位!你遇到事情時,不要馬上反應,記得,是先調整心態。如果你現在起煩惱了,不要馬上跟人家講話,這個不對。你先告訴自己:我本來沒有這件事情。你要先從妄想裡面跳脫出來,要先遠離對立。

你站在一種本來清淨的角度來面對人事,你的心是寂靜的。你不斷地訓練自己,告訴你自己「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先念三遍以後再來處理事情,慢慢慢慢你就在真如裡面安住了。臨終的正念是這樣訓練出來的。

諸位!臨終的正念不是靠佛號去壓妄想。很多人都不知道,以為用佛號去壓妄想,你不是妄想的對手。蕅益大師說,你這個人不用理觀,沒有真實安住真如,用佛號來壓妄想,你一天持十萬聲佛號,持一百年,你壓制的妄想如爪中土,沒有調伏的妄想如大地土。你完全事修不可以的,臨終的正念是靠理觀的。諸位!不可能說,你生生世世打這麼久的妄想,白天也打,睡覺也打,你今生幾十年就要處理,不是這樣子的,不是這個意思。

你是靠智慧找到生命的安住處,「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安住力是根本!你安住錯了,後面的調伏引導沒有太大的意義了,因為你安住錯了,你就很辛苦了,整個人修道多辛苦啊!你花比別人更多的時間,效果更糟糕,甚至沒有效果。你站在妄想的角度來處理妄想,完了!所以這個地方很重要,這個地方就是找到我們生命的安住處。雖然我們還是會打妄想,但是你不能住在妄想上面,你要住在你的本來清淨的角度。

我們再看第二個,返妄歸真。今欲返本,我們現在從妄想裡面要恢復到本來面目,就必須要先發願:一者立斷惡的誓;二者立修善的誓;三者立度眾生的誓。斷惡就是修戒定慧,遠離雜染的身口意的行為,「複本清淨,名為斷德。」修善就是修種種的六波羅蜜的方便,這個叫「積集資糧」。「複本自在」這個是「智德」。第三個度眾生,修慈悲行,「複本平等,名為恩德。」這個修行的次第,先求斷惡,破惡再顯真,就是先遠離這個妄想。

過去有一個雪峰禪師,禪宗的一位大德。另外有一位禪師是比較後輩的,他去參訪這位雪峰禪師。從山下慢慢慢慢爬上去以後,看到雪峰禪師就頂禮了。雪峰禪師說你從什麼地方來?禪師說我從山下走上來。雪峰禪師說,那你一路辛苦了。這位禪師說:仰慕道德,不憚辛勞。說我仰慕您的功德,所以我不怕辛苦。禪師是明眼人,就講一句話說:汝猶醉在。說你還沒有醒過來。醉就是喝醉酒的醉,汝猶醉在。這個古代的人善根深厚,你懾服他,你罵他,他起慚愧心。他馬上跪下來說:請和尚開示如何讓我醒過來?我不遠千里而來,就是希望您指點我一條明路,我不知道怎麼下手。雪峰禪師講了一句話而已:出去。然後轉身就走了。出去就是說,你要從妄想裡面走出去,不要老是住在妄想裡面。

我們剛開始不是去調伏妄想。諸位要知道,你如果現在思考模式還是很衝動,拿著刀就敢跟那個有機關鎗的妄想去對抗,你最後死路一條,一定有嚴重的挫折感。剛開始不是跟妄想對抗,不是啊!是先從妄想跳脫出來,所以先有安住力,才有調伏力。你要先站在一個沒有妄想的角度先跳出來,然後你才有資格去對治妄想。修行的次第一錯亂你就完了,你一生一世無成。安住空性不隨妄轉,空性就是清淨心,這是很重要的思想。這一點我們待會再做一個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