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六面。甲四、觀行轉深,圓發三心,這次講到經文大意的第四段。

本經的修學宗旨一言以蔽之就是一個觀字,它是一種觀想式的念佛,我們透過一種如理如法的觀想,會加強我們對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一種堅定的信仰、跟一種堅定的願力,而達到感應道交的一種效果。

那麼這個觀想式的念佛到底是怎麼個觀法呢?在本經當中有講到兩種的觀法:一種是事觀,一種是理觀。我們剛開始是透過事相的觀察,事相觀察它有三大段,本經它從前面的十三觀,它有三大段的觀察:

第一個,先觀察極樂世界的一個依報環境。就是我們到了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怎麼回事你要清楚,極樂世界依報環境本經講出了四大主題:第一個是大地莊嚴,第二個是寶樹莊嚴,第三個是池水莊嚴,第四個是蓮華莊嚴。有四個主題,這就是整個我們所生存的極樂世界的一個依報的環境。那麼依報環境觀完以後呢:

第二個,接著觀察極樂世界的正報莊嚴,正報有三個主題:佛陀的莊嚴、觀世音菩薩的莊嚴、大勢至菩薩的莊嚴,我們說西方三聖的莊嚴,這個是正報。

前面兩種的依報正報都是屬於靜態的。

第三個是屬於動態的。就是說極樂世界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呢?我們如何跟極樂世界產生一種相互的作用,這第三個很重要!它是往生的一種觀法──你觀想你自己投入到極樂世界的蓮華中,那麼蓮華先合起來,然後蓮華再打開,打開以後,你就看到虛空中有西方三聖放大光明來照耀你的身心世界,你當下業障消除、福慧增長,華開見佛悟無生。

所以極樂世界它是觀想靜態的極樂依報正報莊嚴,然後再觀想你自己的身心世界跟極樂世界一種相互的動態的一個作用。那麼我們透過這樣的觀察有什麼的好處呢?本經說,它是一種淨法熏習!極樂世界它是一種阿彌陀佛所成就一種真實的功德,所以那種真實的功德跑到我們雜染的心中,產生一種清淨的效果。這當中有兩大效果:

第一個、淨除業障:那麼我們這樣觀想,可以把我們過去生所造作的,那些殺、盜、淫、妄生死罪業,慢慢的消滅掉。第二個、生於佛前:這是約臨命終,臨命終的時候能夠感應十方諸佛、感應阿彌陀佛的現前,往生淨土。

所以這個觀想念佛有消除罪障,有臨命終往生的效果。這個就是本經所說的事相的觀察。

智者大師在《觀經疏》,他提出了還有理觀,就是每一觀都必須配合理性的觀察。理觀,在這個智者大師提出一個偈頌說,整個我們觀經的十三觀,你一定要記住一個重要的偈頌:

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

故我念佛心,全體是法界。

這個偈頌其實是有兩段:

第一段,是引導我們一個修行者你云何應住。我們一定要永遠記住修行人的安住的地方只有一個——向內安住。極樂世界的功德在哪裡?在我們一念心性當中本來具足。所以我們在觀想的時候,一定要知道是向內安住的,不要被外境而產生干擾,產生任何的攀緣,這是我們修觀的第一個思想。

也就是他起觀之前 一定要知道,我是安住一念清淨本然、週遍法界的一念心性。這是我們在修觀之前先求安住,佛法都是先求安住再求調伏。你自己的腳跟沒有站穩,你就不可能有任何的造作,任何的功德可言。所以在安住的時候,第一個法界圓融體,整個極樂世界的法界功德在哪裡呢?作我一念心,在我的心中,這個是攝用歸體。

第二個、依體起用,借相修心。故我念佛心,全體即法界。當我們憶念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時,我們已經進入彌陀功德的法界了!這是從一念心性起觀,所以我們是借事修心。

借事修心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在修觀的過程當中,重點不是說你把極樂世界觀察得多麼的清楚,不是這個意思,而是你在觀極樂世界那個相狀的時候,你得到一個什麼樣的啟示?你內心是不是產生一種嚮往的心、產生往生的願力。那個心態很重要。所以觀想是在幹什麼呢?是改變我們的心態,透過極樂世界依正莊嚴這個淨法的熏習,把我們貪戀娑婆的心態,改成往生的心態,是這麼回事。

不是說你把阿彌陀佛觀想得很清楚,很清楚這叫禪定,跟往生沒有直接關係!所以我們在修觀,一定要記住借相觀心,重點不是那個相,我們是借那個相狀來啟發我們往生的心,這是我們修觀的人一定要清楚的。重點是在修我們一念的往生的心。但是我們要借那個相,借釋迦牟尼佛所宣說的淨土的相狀。

所以在理觀的時候,第一個向內安住,第二個借相觀心,這兩個道理你在操作十六種觀的時候,一定要謹記在心,它跟事觀是配合的。我們透過如理如法的事觀、理觀以後,我們的心態會改變。

怎麼改變呢?我們開始圓發三心,這是往生最重要的一個關鍵。極樂世界的在本經當中,講到往生的心,是以三心來代表,我們看講義:

甲四、觀行轉深─圓發三心

一:至誠心 願作佛心

二:深心 求往生心

三:迴向發願心 度眾生心

淨界法師:觀無量壽佛經

我們臨命終為什麼能夠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呢?

第一個、至誠心

第一個我們要成就一種至誠的心。這個至誠,智者大師解釋:就是一種真實而不虛妄的心,真實。那麼這個真實的心,智者大師說,其實就是一種正念真如,直心者正念真如,就是仰信我們一念心性,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們一念心性本來清淨,沒有任何相狀,所以我們生命當中有很多快樂的相狀、痛苦的相狀都是虛妄不實的。所以我們一念心性安住在真如,不起任何的顛倒妄想,用這種心來拜佛、念佛,這個叫做至誠心。至誠心其實就是一種智慧的心。臨命終你真實的安住真如,而不隨順攀緣心而轉,這個叫至誠心。

第二個、深心

那麼這個深心是什麼意思?智者大師說:佛果深廣,發願祈求成就。就是十方諸佛有無量的功德莊嚴,那麼我希望能能一一的成就種種的波羅蜜。所以這個深心,就是一種好樂修學功德的心。前面的至誠心是一種智慧,這是一種福德,我們對十方諸佛所成就的莊嚴,生起好樂,我一定要慢慢的成就。這個深心就是一種福德之心。

第三個、迴向發願心

是一種大悲心。我們真實的迴向發願一切眾生都能離苦得樂,都能夠求生淨土。所以在臨命終的時候,我們必須以智慧的心、福德心跟大悲心,三心結合,來憶念阿彌陀佛的聖號、來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所以曇鸞大師解釋這三心的時候,把它匯歸成兩種:

一、願作佛心,這是偏重於智慧跟福德,一種上求佛道的心。

二、願度眾生心,是大悲心。

依止這兩種心,就產生一種求往生的心──為菩提道求生淨土。

本經很強調一個思想就是:你是不是往生,跟念佛多少沒有直接關係,因為佛號它是一個聲音,關鍵是在那個能念的心──你念佛的心態很重要!因為那個心是主人翁,你用貪戀娑婆的心來念佛,這個佛號就變成人天的福報,所謂諸法無性,盡隨心轉。你的心是主導者!所以在整個修觀當中,其實就不斷地調整我們的心態,所以淨土宗關鍵是日常生活當中歷事練心中,你要調整你的心態,把一種念戀娑婆的心狹隘的心,變成求往生心求度眾生的心,這個是感應道交的根本。

那麼我們看:甲五、臨終正念——成就九品:

淨界法師:觀無量壽佛經

透過三心的修學,本經分成九品往生;九品當中有上輩、中輩、下輩。這個地方,善導大師他把它判成上輩的三品,都是遇大凡夫──就是你具足三心,這個三心就是菩提心,具足三心的菩提心,而且廣修一切菩薩的善行,三心具足而且福德資糧也具足,這種人上輩往生。但是這個地方是指凡夫,他沒有說是聖人,三輩九品全部都是凡夫。

第二個中輩,中輩就是遇小凡夫──這個人他三心不具足,缺乏大悲度化眾生的心,但是臨終之前,遇到善知識的開導,回小向大,他還有小乘的習性,這個人是中輩,所以他在三輩九品,有人往生極樂世界證得小乘,證得小乘的果位,因為他有這種小乘的種性的存在。

下輩的三品是遇惡凡夫。我們解釋一下,我們一般人對這個下輩的都會感興趣,這種人是怎麼回事呢?他有堅固的大乘善根,但是他有過失,他帶有罪業。善根中夾雜著罪業,但是這個人臨命終的時候,智者大師說他遇到兩件事:

第一個、為苦逼迫:我們都知道有善根跟沒有善根的人,平常看不出來,但是遇到逆境刺激的時候,他那個善根遇逆境一刺激的時候,他激發他的善根他會產生出離;沒有善根的人,遇到惡境的刺激,他會自暴自棄。所以這個有大乘善根的人,他有殺盜淫妄的過失,但是臨命終時,遇到痛苦的逼迫,激發他出離的善根,這是第一點。

第二個,值遇善友:他遇到大乘善知識的開導,善巧的開導把他的大乘善根慢慢的啟發起來,所以他能夠在臨終的時候,把他的正念表達出來而帶業往生。這個是遇惡凡夫,但他是有大乘善根的凡夫,所以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善導大師的判教的基本精神是認為淨土宗是他力法門。就是說極樂世界的功德不是我們修來的,所以他不以佈施多少、持戒多少、忍辱多少以這種資糧力來判教。因為你到極樂世界七寶池、八功德水,沒有一個是我們修來的,完全是彌陀本願功德所成就的,所以關鍵是在感應道交。你感應彌陀一分,你就有一分的功德,你感應彌陀三分你有三分功德。關鍵是你心態感應的心力有多強!因為極樂世界不是我們修來的,他力門果地教。

我們在修學淨土宗的人,你心中的願力很重要!你在念佛的時候,你其實是念佛的過程當中培養一種堅定的願力──以願導行,這個行又加強你的願力。大乘經典上說,一個念佛人跟一般世間人,最大的差別在哪裡?世間人也修善,我們也隨喜一切善法,但世間人沒有發願,我們淨土宗的人──是人臨命終時,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威勢悉皆退失,一切珍寶不復相隨,一切眷屬悉皆舍離,唯此願王不相舍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所以我們在培養願力的時候,養兵千日,用在一朝,我們每一次都憶念我們的願力,我一定要遵守我發的願,慢慢慢慢到臨命終的時候,這個願力就表達出來,它不會讓我們失望!

很多人在修行沒有發願,沒有發願的時候,你的修行沒有一種強大的引導力,就很難抗拒阿賴耶識那種生死的業力。

我們慢慢知道,隨業往生跟隨念往生最大差別在哪裡?隨念這個念到底是什麼?那個隨念往生那個念,當然是包括了信仰和願力,主要是願力,你如果臨命終沒有願力現前,那你就被生死的業力牽著走。所以這個願力是怎麼來的?平常事觀、理觀,你平常的點點滴滴的觀察,就在加強你的願力!到臨命終的時候,那個願力就表達出來,這一切生死的因緣結束以後,我們的願王: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為菩提道求生淨土的願力,這個時候現前,引導我們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是這個意思。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借事修心的整個思想,直到最後三輩九品。

我們看下一段,這一段是第四科的隨文釋義,第三大段的隨文釋義,我們這個地方就正解經文。

甲一、序分。分二:乙一、證信序。乙二、發起序。

乙一、證信序

前面的大意說過了,我們看經文的第一科甲一的序分,序分當中分兩段:第一個證信序,第二個發起序。正信序又叫通序,因為它通於一切的經典。每一部經典要取信於後人,都必須要說明這部經的六種成就。

第一段標聞說時處: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這個地方先標出本經的六種成就當中的前面五種:信、聞、時、主、處。先看信:

一、信成就

這個信就是如是,這個如就是恆常不變,是真實不虛。所以以下的道理是恆常不變、是真實不虛的,這個是取信於後人。

二、聞成就

那麼這個道理是怎麼來的?是我聞,聞者,我阿難尊者親耳所聞,那麼標出我聞有一層意思就是說,這個大乘佛法它是有師承的,你看外道,外道諸位你看看,《唯識三十頌》(註解:成唯識論),外道有很多道理,都是他們在打坐的時候看到,哦,這個牛升天了,他在禪定中看到牛升天了,他就以為牛能升天,就持牛戒、持狗戒,完全是自己打妄想打出來的。所以外道的真理是沒有傳承,他是在禪定當中看到什麼事就隨便解讀。佛法不是。佛法的真理一定是經由十方諸佛出世宣說,由弟子們的口耳相傳流通下來的,叫如是我聞,表達了大乘佛法是有傳承的。

三、時成就

一時,這個一時當然指的是時間。因為來參加法會的人很多,有人、有天人、有鬼道、有蟒蛇,每一道眾生時間相都不同。所以一時就是一種師資道合──說法者、聽法者,兩種因緣成熟的時候。古德說,本經按時代的推演,應該是在釋迦牟尼佛晚年時宣說的,應該是在七十歲以後宣說的,以佛陀活到八十歲,應該是往生前十年左右宣說的,是他晚年的一個說法的時間。

四、主成就

這個佛指的是我們的本師釋牟尼佛,就是這部經的主講者。

五、處成就

在王舍城的耆闍崛山中,我們一般說靈鷲山。佛陀的經典有兩個地方講的次數最多,一個是給孤獨園,一個是靈鷲山。那麼這個地方是說出了這個本經的五種成就。

六、眾成就

我們再看眾成就,與會大眾有哪些呢?我們把這個經文念一遍: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薩三萬二千,文殊師利法王子而為上首。

同聞的大眾有兩類:第一個是聲聞眾,第二個是菩薩眾。聲聞的比丘有千二百五十人俱,這是固定聽法的常隨眾,佛陀到哪裡,這些僧團都是一直跟隨著佛陀的。那麼有一類是臨時來參加聽法的,就是菩薩眾,有三萬二千,以文殊師利法王子而為上首,這是臨時參加聽法的大眾。

本經的這個正信序六種成有一個地方值得我們一提,就是本經有一個特別的地方,就是這個六種成就這個時、處,時間和處所兩種成就很特別。其實,本經在佛陀時代是同時宣說了兩次,在經文裡面有講到,因為韋提希夫人被關在王宮裡面,她沒辦法出來,所以第一次是佛陀到了王宮,帶了目犍連尊者、阿難尊者,到王宮為韋提希夫人說法。所以第一次的當機眾,除了目犍連尊者、阿難尊者、韋提希夫人,還有五百個侍女。佛陀第一次親口宣說是這樣的一個因緣。等到講完以後回到了靈鷲山,佛陀要阿難尊者再重複跟這些大比丘眾、為菩薩眾,又再宣說了一次,所以本經是說了兩次。那麼這個記載是記載在第二次,第二次的一個時間、空間的情況。

乙二、發起序。分二:丙一、正明殺父。丙二、明欲害母。

丙一、正明殺父

我們看乙二的發起序,發起序又叫別序。每一部經的因緣不同,它是發起佛陀宣說本經的個別因緣,叫發起序。這個地方有兩段:第一段是正明殺父,第二段是明欲害母。這個是阿闍世王想殺害父親,要去殺害母親,這樣惡逆的因緣,而引生本經的說法。我們先看殺父的因緣,這個地方總共有四段,我們先看第一段:

(一)為子幽禁:

爾時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闍世,隨順調達惡友之教,收執父王頻婆娑羅,幽閉置於七重室內,制諸群臣,一不得往。

爾時,就是前面說的一時,佛陀說法因緣成熟的時候。當時在摩伽陀國的首都所謂的王舍城,國王是頻婆娑羅王。頻婆娑羅王有一個太子叫阿闍世。阿闍世翻成中文叫做未生怨,就是他還沒有出生之前,跟他的父親曾結下了怨結。這是怎麼回事呢?

印度有一個習俗跟中國很像,小孩子一出生先算命;那算命看了阿闍世,就說這個小孩長大之後,肯定會殺害他的父親,做出這樣的預言。所以頻婆娑羅王聽了之後,非常害怕,也非常生氣,就叫人把阿闍世從樓閣上摔下來,要把他摔死。但是阿闍世是有大福報之人,沒被摔死,斷了一根指頭。他的母親韋提希夫人,就不忍心,趕緊把他抱起來,把他扶養長大。因為他從小被算命,有跟他父親一段惡因緣,所以叫未生怨。他沒有生之前就跟他的父親有怨恨存在叫未生怨,叫阿闍世。

阿闍世在做太子的時候,發生一件事情,就是提婆達多出家之後,不修正法、不修止觀,喜歡修神通。但是目犍連尊者、舍利佛尊者,所有的比丘,都不教他。所以提婆達多就去找阿難尊者。阿難尊者是他的親弟弟,在他的請求之下,阿難尊者就起了慈悲心,就教他修學神通。修學了神通之後,提婆達多尊者就起高慢心,認為自己可以取代佛陀了,所以他就提出一個思想說,他是僧團裡面的新佛,佛陀是舊佛,他就以神通力,來攝受阿闍世說:我做新佛你做新王,以後你新王來護持我新佛。所以他就慫恿阿闍世去推翻他的父親。

這個地方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緣,為什麼他能夠說服阿闍世去殺害他父親呢?因為提婆達多把阿闍世小時候從樓閣摔下來這件事情,就如實的告訴這個阿闍世王,說你父親在你小時候出生的時候,他就從樓上把你摔下來,準備要摔死你。所以這個時候,阿闍世聽了之後,就生起了怨恨之心。所以他就把他的父親抓起來,關在一個七重室內,它有七道門,這個門禁非常嚴密的一個深宮之內,而且制諸群臣一不得往,規定所有的臣子都不能會見,他的目的要活活的餓死頻婆娑羅王。

阿闍世王跟他的父親頻婆娑羅王過去生到底是結下什麼怨恨?我們也說明一下:頻婆娑羅王前生是一位大國王,有一天他在森林中狩獵,他的狩獵技術非常的好,但是這一天,卻沒有狩到任何的動物,他就惱羞成怒,非常生氣,生氣要回去的時候,剛好在樹下,看到一位修行人在打坐。他就把怨恨就出在這個修行人身上,說你就是在這邊打坐,所以我今天整天都沒有狩到動物!就叫士兵打這個修行人,把他給殺了。臨死之前這個仙人就說:王啊!無故殺我。我來世必當報仇!他說我在這地方打坐,也沒有招惹你,你無緣無故把我殺了,來世我一定要報此仇,就咒願。

我們知道這個發願的力量是很大的,不管你是往好的方向發,往壞的方向發。因為他咒願他來生要報仇,所以有願就有緣!我們講諸法因緣生,其實你發了一個願,就是一個緣,因此構成父子的因緣,也就構成了未生怨,就這樣來的。內因外緣,當然提婆達多的這個挑撥是助緣;但是他的內因上輩子就結下一個惡因緣。這是講到阿闍世王他殺父親的一個前奏,先把他關起來,然後斷絕一切的飲食,這是講第一段。

我們再看第二段,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看第二段:

(二)夫人奉食:

國太夫人名韋提希,恭敬大王,澡浴清淨,以酥蜜和麨,用塗其身,諸瓔珞中,盛蒲萄漿,密以上王。

國王有一位夫人,就是他的王后叫韋提希,那麼當然這個時候,國王被抓以後,他整個大權已經失去了權勢,但是韋提希她不是因為權勢的關係,她是因為出自於恭敬。因為她平常對大王心存恭敬,所以即便他現在變成了階下囚,她內心的恭敬並沒有改變,所以由這恭敬心的推動,她就每天把自己的身體洗乾淨,而且以酥蜜麨來用塗其身。她找了三個東西:第一個就是酥,酥是牛奶煎成乳酪,非常營養的東西。第二個麨,這個麨是把五穀磨成粉,然後再用乳酪的油把它炒熟,最後再用蜂蜜調和成面餅塗在身上,再把衣服穿起來,別人就沒有看到。然後她在她的整個瓔珞當中有一些小孔,在瓔珞當中的小孔盛滿了葡萄漿,秘密的假借會客的因緣送給大王食用。因為頻婆娑羅王被關起來的時候,阿闍世王命令一切的百官,不準會見大王,但是他並沒有禁止王后去會見大王,所以王后可以自由出入,王后就私底下提供國王飲食。我們再看下一段:

(三)聖為說法:

爾時大王食麨飲漿,求水漱口。漱口畢已,合掌恭敬,向耆闍崛山,遙禮世尊,而作是言:大目犍連是吾親友,願興慈悲,授我八戒!

大王吃了韋提希夫人的麨和漿之後,為了表示恭敬,他就求水漱口。我們佛弟子要做功課之前,吃了東西都要先漱口,表示恭敬。漱完口之後,合掌、恭敬,向靈鷲山遙遙地禮拜世尊,而且講出他心中的話,說:大目犍連尊者,他平常是我經常親近的善知識,希望他能夠以慈悲心,來給我授八關齋戒!所以他吃完東西以後,這個時候想求受八關齋戒,心中產生一個這樣子的期望。好,我們再看下一段:

時目犍連如鷹隼飛,疾至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世尊亦遣尊者富樓那,為王說法。

那麼事實上,站在頻婆娑羅王的角度,他只是想要求授八關齋戒,但事實上,有兩位尊者來,一位是授戒,一位是說法。我們看經文,那麼目犍連尊者如鷹隼,鷹隼就是老鷹,他像老鷹快速的飛到王宮。每一天每一天來授八關齋戒。八關齋戒是一天一天受的,早上受戒,隔日明相現前的時候(天亮了)就自然消失掉,然後再重受一次,如是的輾轉,那麼一方面受戒,一方面世尊也同時派遣說法第一的富樓那尊者每天來為他說法。

從經文來判斷,應該是為他說小乘的無常、無我道理。因為到後文,頻婆娑羅王是證得三果。所以應該是為他說聲聞人苦、集、滅、道的苦諦,從苦諦切入無常、無我。這是講到頻婆娑羅王被關之後,他發心受八關齋戒,而且聽聞無常、無我的道理。他用這個道理來思惟自己的色、受、想、行、識,是無常變化,是沒有一個主導性的,是作不了主的,完全受業力的主導,他自己想幹什麼,他自己沒辦法作主的。好,我們看最後一段:

(四)法食延壽:

如是時間,經三七日,王食麨蜜,得聞法故,顏色和悅。

這樣的因緣,經過了三七廿一天。大王一方面得到麨蜜來滋養色身,一方面聽聞到佛法的滋養內心。所以他的身心世界,特別地和順,也非常的喜悅。

在這段序分當中,阿闍世王害父的因緣,而啟發了頻婆娑羅王的修道。在古德當中說,從這段經文,我們可以得到兩個啟示:

第一個、顯發娑婆世界——五濁惡世多諸惡緣。

我們在末法時代有一個問題,如果你要繼續在三界中輪迴,你要知道一個問題就是說,你在正法時代、像法時代修習善業,善業出現快樂的果報的時候沒有什麼障礙,因為惡因緣少。但是越到末法時代,你福報大會帶給你快樂,你要注意一點:娑婆世界的福報,到了末法時代帶有業,福報帶業帶業障,障礙特別多──快樂當中,有諸多的不如意!

比方說以頻婆娑羅王來說,他身為國王,他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兒子想害他。所以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不要以為你福報大就沒有事!因為末法時代,人跟人之間的問題很嚴重,對立、仇恨心越來越嚴重。你的福報已經不能完全保護你,就是會變成快樂中夾雜著障礙。末法時代的快樂是有障礙,正如佛陀說的娑婆世界一個甜美的食物,夾雜毒藥,越到末法時代,毒藥的比例就越來越重,你修福報都沒有用,因為人心邪惡了,你生長在整個共業當中,你逃不掉的,大家都醉你不可能獨醒,所以在五濁惡世,多諸惡緣,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顯發眾生是以苦為師。

就是說身為娑婆頻婆娑羅王,你看他學佛這麼久,他也沒有說哪一天要受八關齋戒,因為生活太安逸了。等到他兒子要去傷害他,他的第六意識跟苦受一接觸,他產生傷害產生刺激,他產生出離之想,所以他才求受八關齋戒。所以痛苦的因緣,往往就是修行的一個增上緣—以苦為師。因為他要沒有受到這些痛苦的刺激,他也不可能有這麼大的力量,來過午不食,來約束自己的身口意,不太可能。因為在那個地方環境太好了。這地方是講到阿闍世王本來要害他父親,結果使令他的父親,反而因為這個因緣而成就了三果,這是講這部經的第一個因緣。

再看第二段。其實真正的發起序,不是阿闍世王要害他父親,真正發起本經的因緣,是阿闍世王想害他的母親,才啟發佛陀說法。當阿闍世王要傷害他父親時,佛陀沒有親自出手,佛陀是派富樓那尊者去為他說法,因為頻婆娑羅王是聲聞種性佛陀並沒有現前。但是韋提希夫人不同,她有大乘善根,所以佛陀親自來說法。因此,本經真正的發起因緣,是在第二段。阿闍世王害了父親之後,接著想要害母親,開始引生佛陀說法。

看經文:丙二、明欲害母

(一)、為子幽閉

(1)欲害母:

時阿闍世問守門者:父王今者猶存在耶?時守門人白言:大王!國太夫人,身塗麨蜜,瓔珞盛漿,持用上王;沙門目連及富樓那,從空而來為王說法,不可禁製。時阿闍世聞此語已,怒其母曰:我母是賊!與賊為伴;沙門惡人,幻惑咒術,令此惡王多日不死!即執利劍,欲害其母。

這時候,阿闍世來問守門人。這個時是什麼意思呢?是說:阿闍世王把他父親關了二十一天之後的某一個時間。因為他想這個人二十一天沒有吃飯,又沒有喝水,肯定是要死亡的。所以就問說:我的父親壽命還在嗎?再確定一下。但是這個守門人卻白言,因為這個時候守門人為了逃避責任,只好據實回答。他回答兩個重點:

第一點說王太夫人,每天以身體塗面餅,還有在瓔珞當中盛了葡萄汁,秘密的送給國王享用。第二點,沙門目犍連尊者跟富樓那尊者,每天從虛空以神通力飛來王宮,為國王說法。這兩個人,我都沒辦法去阻止,為什麼呢?第一個王太夫人,大王也沒有說過禁止王太夫人進來;第二、沙門有神通力,我也沒辦法禁止。所以守門人,只好把這些事情,據實的稟報阿闍世王。

阿闍世王聽了之後,非常生氣,就對兩個人生氣:第一個,我母是賊!與賊為伴;說她的母親是盜賊。為什麼她是盜賊?因為她跟盜賊為伴,他父親頻婆娑羅王是賊,他就說你跟我父親是狼狽為奸,都是盜賊。第二個,沙門惡人,用幻化的咒術用神通力,來迷惑人間,使令國王餓了二十一天,還沒有死亡。這時候他就手持利劍,往他母親的宮殿走去,準備要殺害他的母親。

我們都知道前面的經文──阿闍世王要害父親時,沒有太多人反對,因為他們過去生本來就結了惡緣,所以在二十一天當中,大臣也沒有人勸諫他。但是他要殺害母親這件事,就嚴重了。

因為印度是一個父權的社會,母親是沒有權力,所以父親對於子女的愛,是有偏私的。只要能夠繼承王位,能夠為他打天下,父親對這個子女,就有多分的偏愛,所以父親的愛,在古時候是有所偏私的。但是母親不同,因為母親什麼權力都沒有,所以母親對子女的愛,是平等的博愛,所以殺母親極度不合理,因此引起朝野大眾的共怒!所以剛開始他要殺父親的時候,二十一天沒有太多大臣太多激烈的反對,但是等到他殺母親的時候,這件事情就很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