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十三面,辛三、第九 佛身觀。

《觀經》的修學宗旨,就是在強調一個觀念: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只要我們能夠很正確的去作一個佛菩薩的想像,我們向內能夠開顯自性的功德,向外能夠感應十方諸佛的本願攝受。

那麼這個心想,什麼叫心想呢?這當中有兩個內涵:

第一個,你心中的相狀是什麼,你出現是蓮華的相狀、寶樹的相狀、樓閣的相狀,各種不同的相狀。

第二個,是你的心態,你用什麼心態來面對,如果你在觀想極樂世界的時候,你只是一種很專注的相狀,那麼當然你就跟往生沒有關係了,你是用這個相狀來開顯自性的功德,你偏重在三昧,偏重在止觀這一塊。如果你在觀想極樂世界相狀的時候,你的心態是一種欣求的好樂的,那麼你這個時候是冥冥當中構成感應道交,所以關鍵在於心態。

所以在整個《觀經》當中,我們後面會講到──心態比心相更為重要!心相不是操之在我,有些人的心力比較薄弱,整天忙那麼多事情,他把他的工作、吃飯、睡覺、遊戲全部時間扣掉以後,他才來修行,所以他哪有那麼多心力去觀想這麼清楚的相狀呢?但是沒關係,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即便你的心相如此的羸弱不堪,但是佛陀還是有辦法進入到你的心中,只要你的心態正確,佛陀就有辦法救拔你!

所以凡夫眾生我們先偏重於心態!在我們一個散亂心的角度,開顯自性的功德,不是我們目前的重點,但是感應道交是我們目前所修的重點!所以在本經當中是先求感應道交,然後再求開顯自性,所以在這個地方心態就很重要,你包括前面的你用什麼心態,你看我們的道前基礎是什麼?其實就是一種心態準備。

你一開始先有慈善心: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那麼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修出離心;最後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其實慈善心、出離心、菩提心,其實這個地方叫做心態的準備,道前基礎。如果你的心如此的剛強,充滿了瞋恨、充滿了邪惡,你把蓮華相現出來也沒有太大意思,因為你心態不好,心態不好你現這個相干什麼呢?阿彌陀佛沒辦法跟你感應啊!因為阿彌陀佛的心是大慈悲心,你的心那麼粗重,他的光明根本進不來,所以關鍵不是你把蓮華想像的多麼精緻,這不是重點,而是你的心態,心態比心相重要,這是我們要注意的。好,我們看這個佛身觀,我們看經文,先把它念一遍:

辛三、第九佛身觀

我們前面的佛菩薩觀叫做假想觀,它不是真的極樂世界的佛菩薩像觀,但是它可以作一個方便。這個地方就是佛陀親自描述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是長得什麼樣子?這以下是如實觀了:

(一)結前啟後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此想成已,次當更觀無量壽佛身相光明。

前面的像觀成功之後,我們進一步觀無量壽佛的真實的身相跟真實的光明,這是真實的觀察。那麼真實的觀察有三小段,真佛身相,前面兩段是報身佛,這個已經超出我們凡夫的心量;第三段是我們比較可以下手的,叫應化身佛。我們先看報身佛:

(二)真佛身相

阿難當知!無量壽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眉間白毫,右旋宛轉,如五須彌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諸毛孔,演出光明,如須彌山。

阿難當知!無量壽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它是一個譬喻,是欲界的第三重天,因為它的光明特別殊勝,所以用夜摩天來代表,就像是百千萬億夜摩天空中的這種紫摩金色的光明,先解釋它的光明。第二個解釋報身佛的高度: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這個更不可思議,它不是六十萬億那由他而已,加一個恆河沙。古德說這已經超乎我們凡夫的想像了,我們只能以一種隨喜讚歎的心情來讀誦。

眉間的白毫右旋宛轉如五須彌山—白毫宛轉五須彌。阿彌陀佛的白毫平常是收在眉間收起來,但是它一展開的時候,是右旋宛轉,長度可以圍繞五個須彌山。佛的眼珠當然是紺青色,如四大海水那麼大,而且青白分明。身上的毛孔放出的光明,如同須彌山這麼的廣大無邊,這都是報身佛。

彼佛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於圓光中,有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眾多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

彼佛圓光,圓光就是佛頸頂上經常性的光明,如百億個三千大千世界這麼大;在佛的圓光當中,有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化佛。在每一個光明當中有百萬億的,那由他就是億,百萬億億的,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每一尊化佛旁邊,都有無數的菩薩以為侍者。

到這個地方,都是在講報身佛,那報身佛已經超過我們凡夫的心量,我們只有隨喜讚歎。這以下是比較重要,和我們有切身關係,佛的應身像。

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

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釋迦牟尼佛有三十二相,因地的修學不同,發的願不同。那麼每一個相有八萬四千個好,每一個好中有八萬四千光明。

所以這個地方講到三件事:相、好、光明。其實,相就是好、好就是相,只是相是比較粗顯的,好是比較微細、精緻的。一般來說,我們觀察佛陀的功德,在相、好、光明這三個當中,是以光明為下手處。佛陀的功德是互含互攝,只要成就一個佛的功德,其他的慢慢就具足了,因為佛的功德是法性身,它是互含互攝,所以是整體性的。在相好光明當中,我們要特別注意的一句話,就是這句話:

(三)光明攝生

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

講到光明有什麼功德呢?佛陀放出光明,除了顯示莊嚴之外,有什麼好處呢?它能夠攝取念佛的眾生。所謂攝,是指佛陀廣大的自在力、方便力,他能夠以各種各樣的方式來攝受你,你用音聲他也可以攝受你、你心中取他的相狀他也可以攝受你。那麼攝受以後幹什麼呢,取,他能夠把你取到他的功德當中,產生滅惡生善的效果。所以古人說:只要是念佛的地方,就是佛陀光明照耀的地方,因為佛陀的光明,它是可以他受用,佛陀的光明是來攝受我們的。

在蓮池大師的傳記裡面講到一件事:說他老人家以前在家的時候,蓮池大師在家的時候就念佛念得很好。有一次隔壁的人往生了,那麼古代的社會都會請道士來做法會,他也隨喜,因為他認識隔壁的人。那麼他就坐在後排,這個道士可能有一點小小的天眼通,這個道士他法會做完的時候,就特地來找蓮池大師,跟他問候說:某某人啊!你念佛念得真的很好!蓮池大師說:你怎麼知道呢?我又沒有出聲。他說:你雖然心中默念,但是我做法會的時候我看到你的頭頂跟別人不太一樣,別人的頭頂都是暗淡無光,你的頭頂有一道很清楚的金色的光明,而且光明當中有一尊佛坐在裡面。

所以這個地方講,佛陀的光明,一一光明,攝取念佛眾生。你看蓮池大師也沒有出聲,只是心中默念而已。所以我們講諸佛正遍知海,從眾生心想生,你可以用音聲的相狀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當然也可以用佛陀的相狀、光明相來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這個地方就是說,佛陀的光明是用來幹什麼呢?是用來照了念佛眾生、攝取眾生,使令眾生能夠滅惡生善,這一點很重要!講到佛的光明有這第一個功德。攝取眾生的功德,好,我們再往下看,當我們被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以後,開始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以後,進入到彌陀的光明中,有什麼好處呢?這以下慢慢地深入,往下看:

(四)觀成能見

其光明相好及與化佛,不可具說。但當憶想,令心眼見。見此事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

作是觀者,名觀一切佛身;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前面講到阿彌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所以我們剛開始在佛陀的相好光明當中,我們可以光明契入。契入以後怎麼辦?其光明相好及於化佛不可具說,這是不可思議。所以,我們在下手的時候──但當憶想,令心眼見,我們只要知道一種大方向的概念,知道佛的光明是怎麼回事,我們用內心產生皈依的心去感受光明、去用內心去感應就可以──令心眼見,不一定要說一定要光明要多麼的精緻。

這一點我們再說明一下:強調他力法門的人,當然一定要強調本尊相應,包括淨土宗、密宗。西藏的上師敦珠仁波切,他在本尊相應當中,提出一個很重要的開示,他說:本尊相應當然要把本尊的功德現出來,他說你不管本尊的相狀,你是現出一個男眾相、什麼相或者光明相都沒關係,重點是當你出現那個光明的時候,你要如實的了知──它就代表本尊所有的功德!

比方說你念阿彌陀佛聖號,你創造一個音聲─念從心起,聲從口出,然後再把自己的聲音聽回去,音從耳入,這就叫做感應道交。它是創造音聲──自念、自聽。你把它創造一個音聲再聽回來,那麼在這個過程當中,感應道交的重點在那裡呢?你要相信你所創造的音聲,就是阿彌陀佛全部的功德!只要修他力法門的人,你的信仰必須要夠,誰適合去修淨土?只有一種人適合──信心具足的人才有辦法修!你有一點疑惑就沒了,一念方動烏雲遮,一旦起疑根,阿彌陀佛的功德就全部消失掉了。

所以在大乘法裡面,一旦講到不思議境,包括真如的法界觀─正念真如,相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你相信妄想的心,全體即是真如,這個東西是一種仰信。大乘法門有很多基礎,像方等、般若等等,但是大乘只要入最頂端的圓頓止觀─本尊相應止觀,你的信仰的心要夠,這個勉強不來,你沒有這種信心就沒辦法。你說,唉,你說我勉強,沒辦法勉強,這個是宿世的栽培,有些人本身善根很強,他對真如佛性一聽就深信不疑,一下子就契入,但是你契不進去,那契不進去你就找其他法門修了,只好這樣。

本尊相應法也是這樣,淨土宗,但當憶想,令心眼見。就是說當你心中出現光明時,你要深信你心中的光明這就是阿彌陀佛的所有功德。憑什麼說我心中的光明就是阿彌陀佛的功德呢?憑什麼呢?憑的是阿彌陀佛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阿彌陀佛有無量的自在力,你不管現他什麼相狀,他就是有辦法進去。但是你的心態、你對阿彌陀佛皈依的心很重要,你一旦起疑心,阿彌陀佛的功德就消失了,這個地方很重要!但當憶想,令心眼見。

當我們具足了廣大的信心,然後契入到彌陀的光明以後,有什麼好處呢?見此事者,見到佛的光明也好、相好也好,你見一尊佛就等同見十方諸佛,因為佛佛道同、佛陀的功德互含互攝,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這個就不是華開見佛悟無生了,我們一般說是來生,這個地方是講今生,如果你真的有修行功力的話,那今生就見佛了。

見佛有什麼好處呢,我們往下看:作是觀者,名觀一切佛身,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我們剛開始是以佛的相狀,觀他的相好,或者簡單的觀他的光明相來契入。但是你從相狀進入以後,最後的結果是你跟佛陀的大慈悲心相應,因為佛陀的身心世界是互含互攝。佛陀不像我們凡夫,你看凡夫,你外表長得莊嚴,內心不一定莊嚴,不一定!

凡夫的身、心是兩回事,在《唯識學》上說:名言種子管思想這一塊,業種子管身相這一塊。所以我們的種子,有的人重視思想,他思想好但是他的善業不足,所以他身相比較丑陋;有些人是一天到晚修福報,但是他也不修內心的思想,業種子好,名言種子不好,也是有。所以凡夫的身心世界是獨立的,佛陀不是,佛陀身心世界是一體的。所以當我們從佛身契入以後,最後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無緣慈我們解釋一下。在大乘佛法當中,慈悲心由淺入深,有三個層次:

第一個是眾生緣慈:眾生緣慈的慈悲他是有條件的,因為眾生的慈悲他要取一個相,他要取一個眾生一種他的親密的相狀。比方說:這是我的母親對我有恩,所以我應該要感恩。所以凡夫的慈悲心是要取一種悅意慈,就是你要找一個親密的相狀來帶動我的慈悲心。

所以我要觀想:一切眾生在輪迴當中,都曾經做過我的母親,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有無量的生死,我們每一次受身都要有一個母親,所以由此類推,天上的飛鳥、地上的螞蟻都做過我的母親。以母親的相狀來帶動我們的慈悲,這叫眾生緣慈。沒辦法,凡夫也只能從這個地方來修,以眾生相來帶動慈悲心,這是凡夫的慈悲。

第二個是二乘人的慈悲─法緣慈:二乘人觀一切法空,從空性當中,知道大地與我同源、萬物與我同根,所以生起慈悲心。但是他這個慈悲心是不主動的。阿羅漢你說他沒有慈悲心嗎?未必;阿羅漢他出來托缽,你有事情求他,他也會幫助你,但是阿羅漢的慈悲心不會主動,他一旦入了涅槃,就全面休息了。所以法緣慈他能夠觀一切法空而跟眾生產生同體的這種心情,但是他比較被動,不像佛陀的慈悲,為諸眾生不請之友。

第三個是無緣慈:無緣慈就是真實平等的慈悲心,而且這種慈悲心是任運自在,不假造作的。

在《涅槃經》裡面講到佛陀的慈悲心,它說:有一天,提婆達多想要謀害佛陀,他就把這個大象灌醉,灌醉以後然用這個東西去打這大象,象就往前衝,那麼就衝到往佛陀走路的方向衝過來。佛陀這個時候看到醉像是衝他而去,他看到這個醉象,即將害佛,造五逆重罪,任運生起慈悲心,很自然的將手伸出來,手指上立即現出五隻獅子。大象再怎麼醉,看到獅子就醒過來了,害怕整個跪倒在地上,佛陀用這種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來調伏醉象,任運的。

還有一次提婆達多他去應供的時候,因為菜非常豐盛,他吃多了而拉肚子,他就憶念南無佛,釋迦牟尼佛也是現前給他加持,結果他就好了。之後有人就問說:這個提婆達多一天到晚想傷害佛陀,佛陀你為什麼要救他呢?佛陀說:佛陀的心是平等的,他也沒有刻意,就像月亮──千江有水、千江月,月亮永遠存在,你的心準備好,月亮就出現了。不是說月亮跟那一個人特別好、跟哪一個人比較親厚,沒有這回事情。你只要準備好,月亮隨時出現,這個叫無緣慈,他沒有鎖定對像,是任運的。

所以當我們觀成佛身以後,我們自然的契入佛心,而產生大慈悲心。那麼作此觀者有什麼好處呢?

(五)舉益勸修

作此觀者,舍身他世,生諸佛前,得無生忍。是故智者,應當繫心,諦觀無量壽佛。

舍身他世,生諸佛前,你一定不會在五濁惡世投胎,你一定生長到有佛出世的淨土,而且在那一生成就無生法忍。是故智者,應當繫心,諦觀無量壽佛。我們這個地方,慢慢慢慢大家已經知道一種觀念,叫借相修心。沒有相狀,我們沒有辦法修心!雖然修行是改變我們的心態,但是我們要借相。比方說我們持咒、比方說我們禮拜、比方說我們供養,就借這個相,借供養的相,來啟發我們慈悲的佈施心;借拜佛的相,來啟發我們慚愧的心。

印光大師講一個很重要的話,他說有些人修行,向外攀緣,心外求法,就是說他那個功課越作越多、個性越剛強,他以此功課來自我憍慢,那這個就不是借相修心了。

我們常常說一個人修行上路,說你到底這個車子是不是上了高速公路,上了高速公路說你這個人方法正確了,你每天在進步,你今天會比昨天更近於佛道了,一定趨向光明了。這個很重要,一個人就是生命當中永遠保持進步!但是,你怎麼知道你有進步呢?不管修什麼法門,我們只看結果:

你的心越來越調柔、越來越有智慧、越來越慈悲,你修行上路了,你方法正確;如果你修很多功課,但是你心煩惱依舊、自私依舊,人跟人之間的對立相依舊,那你就不是在借相修心,你叫做積集善業!

但是我們要知道:魔王在因地的時候也積集善業,魔王,他沒有積集善業,他得果獲報的時候,他哪有那麼大的神通力來干擾修行人?他的神通力從什麼地方來?是從佈施、持八關齋戒,那做一個無遮大會供養大眾師,但是他不懂借相修心的道理。

所以這個地方講到一個很重要觀念──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如果你真正用功的人,你開始進入到佛的相狀的時候,你一定會感受到佛的心,你也要慢慢出現佛心。這個叫做心心相印、感應道交!

所以我們是以相狀為下手,但是最後是以心態來做總結!

就是說:最後的結果,你的心態必須跟佛心是相應的,那我們說你這個人修行正確了,上路了,進步多少是時間的問題了。一個人修行上了路,就不用害怕了,你今天拜佛拜得少,那只是懈怠,在高速公路休息站休息一下,沒關係,可以再繼續走,起碼你是上路了;我們最怕就是一個人還在市區打轉,找不到路頭,那就糟糕了。所以說我們一定要知道,我們剛開始可能是觀蓮華相、觀佛的光明相、觀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相,但是最後的結果是要契入佛心──生在佛前,證得我空法空的真如理性,這是本經的目的。本經是先以欲勾牽,再令入佛智,先用相狀來引導我們,最後進入佛心,是這個道理。我們再往下看下一段:

(六)教觀入處

觀無量壽佛者,從一相好入;但觀眉間白毫,極令明瞭;見眉間白毫相者,八萬四千相好,自然當現。

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得見無量諸佛故,諸佛現前授記。

我們這個地方講出它的下手處:觀無量壽佛者,從一相好入。其實佛門講到正報時候的相跟好是很複雜的:八萬四千相,一一相有八萬四千好,怎麼辦呢?我們可以從一個地方下手:從眉間的白毫相下手。

佛陀有三十二相,有兩個相是很特別的:一個是佛頂的無見頂相,一般佛陀如果從佛頂放光,那就在顯真如本性—性德。你看《楞嚴經》包括楞嚴咒,佛陀在講楞嚴咒之前,是佛頂放光而宣說神咒,因為楞嚴咒不是修來的,那是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真如本性,所以佛頂表示性德。那麼白毫表示修德,我們看《法華經》,佛陀在演說《法華經》之前,白毫放光──從白毫當中,現出十方菩薩修六波羅蜜的相狀:佈施的相狀、持戒的相狀、忍辱的相狀、精進的相狀,乃至於禪定、智慧的相狀。

白毫是一個下手處,佛頂又是一個下手處,這兩個是最有代表性的。那麼從白毫表示修德,因為無見頂相我們看不到,無見頂相是沒辦法看的,那麼見眉間白毫相者,八萬四千相好,自然當前,所以從白毫下手。那麼見到無量壽佛的相好,就見到十方無量諸佛的相好,以見十方諸佛故,就得諸佛現前授記。你能夠蒙佛授記,那肯定是入正定聚,那就是初地以上的菩薩,無生法忍。

(七)結示觀名

是為遍觀一切身相色身相,名第九觀。

(八)辨觀邪正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我們慢慢進入到正報,會發覺佛的相好是很複雜的,但是我們在這個時候,我們心態的調整,那種皈依的心就很重要了!我講一個實際的小故事,供大家參考,這是我一個老師在讀佛學院的時候,他老人家講出來的:

他有一個弟子,就是我的恩師性公長老他的一個弟子,在台北做軍官的,這個弟子他出生的時候,他爸爸媽媽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往生了,他跟著他的祖母長大的,他的祖母對他疼愛有加。後來他長大以後,他的祖母,他正開始賺錢要孝養他祖母的時候,他祖母得了癌症。他心裡非常悲傷,好不容易能夠去做一些孝順回饋,他祖母的病這麼重。

所以他有一天,就跑到一個寺廟去拜,在大殿拜佛,拜得痛哭流涕,後來有一個出家人出來說:你怎麼回事啊,為何這麼傷心?他就說我跟我祖母相依為命長大,我祖母現得了癌症,我感到非常悲痛,一點辦法都沒有!那位法師說:你回去誦《金剛經》,一定有救!

這位居士回去就請了一部《金剛經》,他也不懂意思,就一直誦。當然《金剛經》裡面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啟發他,它說凡是有《金剛經》的地方,就是有佛的地方。這句話對他影響很大,他認為《金剛經》就是佛──在在處處只有有此經即是有佛,那麼他有一天的時候,他家裡沒有佛堂,他就是把他們家餐桌擦乾淨,然後將《金剛經》放在餐桌上就開始讀誦。有一天,誦到一半的時候,突然間他的餐桌前面,一尊佛身現前,釋迦牟尼佛全身是金色光明,他就一直誦,這個光明停留了好幾秒,都沒有退掉,他把《金剛經》他還是繼續誦,把它誦完以後,佛像的光明才消失掉。

當他見到這次光明之後,就出現了兩件事情,他自己講:

第一件事情:他祖母的病,那個癌細胞自然消失掉,檢查沒有癌細胞,他祖母后來又活了十二年,這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情:他見到佛像那次以後,他從此做官,官運亨通,最後做到軍法處處長,少將退休。

這個地方是說什麼意思呢?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位居士來看過性公,我還跟他談過這個故事,其實他對佛法了解不多,但是他對佛陀的信心,他的心態、心理素質非常好,這個人心理素質善根很深厚。什麼叫善根呢?你的心態好,信心具足就是善根,對正法能夠深信不疑!他深信《金剛經》就是佛陀,所以他就是這樣子,他認為《金剛經》就是佛陀,他一定可以救拔我。他就以這個信心契入《金剛經》的文字相,結果以這樣的心態動去接觸《金剛經》的文字相的時候,感應道交,本師釋迦牟尼佛現前。憑什麼?憑的就是——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所以我們要知道:《觀經》講借相修心,你心態的準備很重要!你不要說是《觀經》,你念佛也是一樣,你念阿彌陀佛的時候,同樣一句佛號進入不同的心中,為什麼產生不同的功德?他心態準備好了,他心理素質好。蓮池大師都能夠…他都沒有出聲他就是默念,能夠把阿彌陀佛念到頭上放光、出現一個佛像,他心理素質、他心理準備夠。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在觀佛像的時候,重點不是說觀得多麼清楚分明,因為在作觀的時候,有心相跟心態,我們今天所要強調的一個觀念:心態比心相重要!我們再看辛四的第十觀觀世音菩薩觀,我們看前兩段:

辛四、第十觀音觀。

(一)結前啟後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無量壽佛了了分明已,次亦應觀觀世音菩薩。

(二)總標身相

此菩薩身長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身紫金色,頂有肉髻;項有圓光,面各百千由旬;其圓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釋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薩,無量諸天,以為侍者。舉身光中,五道眾生一切色相,皆於中現。

前面是觀佛,這以下觀菩薩。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我們能夠如實地觀無量壽佛──見無量壽佛的相好也好、光明也好,在你心中清楚分明顯現之後,其次應當要觀觀世音菩薩。怎麼觀呢?此菩薩的身長有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他的色身是紫磨金色,頭頂上亦有肉髻。

我們這個佛像,現在台灣現在很多佛像都是用描金、彩繪,都不錯,但是我的老師講過一個觀念說,其實佛像最好就是全部安金的,因為它符合經義。因為經文裡面的佛像,沒有一個是描金的、彩繪的,全部都是紫金色,所以安金的佛像,相對來說是比較合乎大乘經典的經義。

他身是紫金色的這一點跟阿彌陀佛一樣,頭頂有肉髻,那麼頭部有圓光。他的圓光從各方面看過去,都有百千由旬;在圓光當中有化佛,如釋迦牟尼佛等等;一一化佛有五百位化菩薩,無量諸天以為侍者。

舉身光中,他身體所放出的光明中,五道眾生,(這個五道,事實上是六道,是把阿修羅併入到其他五道),有六道眾生一切色相,皆於中現。

我們在觀佛跟觀菩薩是不太一樣,這一點要知道。佛是功德圓滿,既然是功德圓滿就不應該有特色,你看過佛有特色嗎?沒有特色。但是菩薩是身為因地,菩薩就有特色,比方說文殊菩薩表示智慧、普賢菩薩表示行力,觀世音菩薩表示慈悲。

我們下一堂課會講到大勢至菩薩,菩薩的光明有兩種,觀世音菩薩的特色是比較偏重利他,所以你看觀世音菩薩的身相,以手為主,千手千眼、廣設方便攝受有緣眾生,尤其他身上的光明,你看佛的光明,佛一旦放光,光明當中一定是佛菩薩等等。都是讚歎佛的功德莊嚴,觀世音菩薩的光明當中現出六道眾生,這一點值得我們去思惟,表示一種慈悲的光明。大勢至菩薩不一樣,是比較偏重在自利,調伏煩惱。

所以我們下一堂課會發覺到,身為一個佛陀的相狀,基本上是圓滿的,阿彌陀佛八萬四千相、一一相有八萬四千好、一一好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做什麼呢?攝受念佛眾生,幾乎是圓滿的,圓滿就沒有特色了。但是,觀世音菩薩是以慈悲為特色,以利他為特色;大勢至菩薩是以行力自調──不能念要他念、不能專要他專,他是以行力,剛強的行力表示大勢至菩薩。

所以我們待會,我們下一堂課會講到:觀音菩薩跟大勢至菩薩兩個相狀,有不同的特色,觀世音菩薩的特色在手,大勢至菩薩的特色在腳,他老人家腳一動大地震動,表示菩薩的行力,所以到了菩薩觀的時候,我們再慢慢把他的特色把他觀出來。

好,我們今天講到這個地方,我們回答幾個問題:

【學員提問】:法師說過,如果對於佛的功德莊嚴無法相像,表示你的菩提心是贏弱的,雖說佛經會描述極樂世界的莊嚴境界,可是未曾見過。只有名相很難相像他的功德,就好像一個人沒有吃過檸檬,我們不會知道它的酸味,要如何才能夠讓心體會到佛的功德莊嚴?

【師父回答】:當然我們在修觀之前我們有一些道前基礎,就是你的淨業三福,對不對,慈悲心、出離心、菩提心。其次,我們不要忽略了我們在十六觀當中有三種的基礎,這三個基礎很重要,你看落日觀,落日當然表示智慧,但是那種智慧不是那種很刺眼的太陽,你看太陽很可憐,太陽每天照耀我們,但是你看太陽是很不得人緣,你看詩人讚美月亮,初一也讚美,十五也讚美,初一說月亮像彎月,彎彎的月亮多麼美,十五的時候說月亮很圓滿,你看過有詩人讚吧過太陽嘛?沒有,太陽你看我們歷代的文人,很少讚歎太陽。

但太陽對我們很重要,為什麼,因為太陽太刺眼太高調了,所以一個人做事高調做再大的好事,沒有人當一回事。你看月亮溫柔,你看父親跟母親哪一個人討好,你們猜猜看,母親啊,你看我們在這個歷史上讚美母親,哪幾個人讚美過父親,很少,但是父親做的事少嗎?也不見得。因為父親表示剛,母親表示柔。所以柔的東西是得人緣,你看月亮得人緣,太陽不得人緣。

但是太陽有一個時間例外,夕陽不一樣。只有這段的夕陽我們眼睛可以直接看它。白天的太陽,你敢看它你試試看。但是夕陽是可以去直接欣賞。所以我們從落日觀,我們得到很多啟示,其實你不要小看前面的準備,就像智者大師說落日觀其實跟極樂世界觀沒有關係。但是它是一個準備工作。

你說水觀,你放一盆水在前面,你觀賞它的調柔清淨。水跟極樂世界也沒有直接關係嘛,是吧。因為極樂世界的水跟我們的水不一樣,但是你不要忽略它身為一個基礎,它是在調你的心態。一方面培養你的觀行、訓練你的觀照力。一方面訓練你的觀照力,一方面調你的心態,因為你太剛強了,你觀不進去啊,因為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都離不開阿彌陀佛的心啊,他是大慈悲心啊。

如果你極樂世界的相觀不進去,或者你佛號真的念不起來。不是說你不用管,你的心理素質太差,你心態準備太差。你要往這個方向下手,太剛強太好勝太好斗、對立心太重,這種人修大乘佛法就進不去,進不去啊。所以我們要知道什麼叫道前基礎,就是你事先的準備工作做得夠不夠,這個是很重要的。

【學員提問】:持名念佛如何跟《觀經》配合,才能夠止觀雙運順暢而沒有妄念?

【師父回答】:我們的主修其實是以念佛為主,因為音聲是最容易攝心,但是呢。但是是這樣,如果你學過《觀經》再來念佛,跟你沒有學過《觀經》來念佛是不一樣的,不一樣。你透過《觀經》的訓練以後,你再來提起佛號,會豐富這句佛號。你知道這句佛號代表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的莊嚴,會有一種欣求的心。如果你這句話提起來的以後,它只代表一個聲音,你很難欣求。同樣一個佛號。你學過《觀經》以後再來提佛號,跟沒有學過《觀經》提佛號不一樣,意境不一樣,那種皈依的心不一樣。

所以我們淨土當然是以持名為本,因為持名方法簡單扼要,臨終的時候靠耳根聽聲音,但是你透過《觀經》這個過程以後在提佛號,你會發覺這句佛號在心中轉動的時候力量不一樣,不一樣。而且你的心態準備更成熟,我認為《觀經》是可以當持名的一個很重要的過程。

再回答一個問題啊,他這個地方講了三個問題,其實問題只有一個,都一樣。

【學員提問】:法師慈悲,弟子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平時憶佛念佛讀《楞嚴經》,但是有些情況出現,弟子心中沒有想要念佛,但是嘴巴會自動開口念佛,發出的聲音阿彌陀佛,而且不是第六意識所發動的,請問為何會這樣?

【師父回答】:他後面講很多,都是說好像有東西來引導他,我們要知道,所有的修行必須從你的心發動,然後回歸到你的心中啊,稱性起修全修在性。如果你出現一個音聲或者出現一個影像,不是你心態發出來的,比方說你做蓮華觀,突然間變成一尊佛像,這有問題,因為你本身並沒有作佛像觀作依報觀。

我們所有的功德必須從內心發出來,你不能去假借別人的力量來修行,這個觀念很重要。我再講一次,我們不能假借其他的眾生來修行,這個會出差錯的。所有的相狀都必須由你的心,想像力創造出來,然後從你的心中出來,最後還是會到你的心中而去。如果過程你有一些不能控制的東西出現,你要小心了,可能有問題了。

那如果你產生歡喜心,不錯,有人來幫你說很多事情,你一旦攀緣他你就完了。他就有機可乘了,進入到你的神識控制你的神識,從今以後你就失去了自主性。雖然說是他控制你,但是是你自己攀緣而來的,《楞嚴經》說你自己取著的,是你自己要的,你自心取自心呢,所以讓他有機可趁了。所以我們修行人絕對要斷絕一切的攀緣,所有的東西即從心起,然後還從心滅。最後還是回到心中去,這才是正確,無不從此法界流,一念心性流出各種的相狀,最後無不還歸此法界。借相修心,只要是外力的東西,絕對不能攀緣,這個是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