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講)

我們淨土宗的修學它的主軸思想是一種他力法門,也就是說我們在整個修行的滅惡生善的過程,是把佛力引到我們內心來──轉他成自。那麼在本經當中就是說,我們怎麼樣把阿彌陀佛已經成就的功德莊嚴,轉到我們內心,來消我們無始的生死重罪,乃至往生淨土呢?在本經當中你要觀相,你心中要有極樂世界的相狀,你才能夠得到阿彌陀佛的加持。

就是說我們眾生的心是苦惱的,阿彌陀佛的心是莊嚴的,你中間有一個橋樑,是吧,這個橋樑就是你要能夠生起極樂世界的相狀。本經在解釋極樂世界的相狀,是先解釋依報的相狀,再解釋正報的相狀,依報莊嚴它的主軸思想——它是以清淨為根本。你看極樂世界的觀法,第一個大地觀:它用水來帶動,先從水的觀察到冰到琉璃地。這在詮釋什麼呢?就是在詮釋極樂世界的莊嚴相、清淨相。

所以比方說你要看到極樂世界,你在打坐的時候看到極樂世界的蓮華,看了以後非常貪愛,然後躁動不安,那不對了,肯定不對了!這朵蓮華應該不是極樂世界的功德相,可能是有問題。所以極樂世界的相狀一旦心中出現的時候,一定有一種清淨的力量,讓你感到寂靜,這是第一個思想,所以清淨是整個極樂世界功德的一個根本。

第二個,從清淨當中,能夠引生三種功德:第一個、極樂世界的本質,它的的依正二報的本質,它是光明相的,處處講到光明。所以為什麼佛陀先講落日?就是建立一種光明的概念。所以你要看到蓮華,你突然間看到蓮華是黯淡的,那就有問題,極樂世界的環境,沒有一個是黯淡無光的,沒有,全部放光的,它是充滿光明的世界。

第二個,極樂世界充滿了莊嚴,如果你在打坐間看到極樂世界的樓閣,是石頭、泥土做的,那也不對!這個就是邪觀。極樂世界的東西沒有一個是不莊嚴的,一定是七寶所成沒有例外。它是充滿光明的世界、充滿莊嚴的世界,它是充滿音樂的世界,充滿了各式各樣的音樂來演說妙法。這個是整個極樂世界的三種特色、三種本質:光明,莊嚴,音樂。

那麼它的結構呢?在本經當中講到結構,當然主要的我們看它的大地莊嚴以後,講到寶樹、樓閣、蓮華,目前是三個主軸。第一個我們到了極樂世界,第一個去的地方肯定是蓮華,有些人待得久,有些人待的短,肯定要在蓮華待一段時間,在蓮華當中享受八功德水的安樂、享受那邊的說法,等因緣成熟了,華開見佛,然後離開蓮華到寶樹、樓閣去居住,甚至於遨遊十方世界。它的結構是這樣安排的,它的整個極樂世界的描繪,是以蓮華為中心,而帶動了寶樹、樓閣,乃至種種的依報莊嚴。那麼這以上是講到依報的功德莊嚴,這以下我們看庚二的七觀觀正報。

庚二、七觀觀正報(分七:辛一、第七華座觀。辛二、第八佛菩薩像觀。辛三、第九佛身觀。辛四、第十觀音觀。辛五、第十一勢至觀。辛六、第十二普往生觀。辛七、第十三雜明佛菩薩觀)以下有七個觀,來觀察極樂世界的正報,哪七個觀呢?第一個華座觀。第二個佛菩薩像觀。第三個佛身觀。第四個觀音觀。第五個勢至觀。第六個普往生觀。第七個雜明佛菩薩觀。它是先觀靜態的佛、菩薩、再我們觀眾生跟佛菩薩之間相互的互動,先觀靜態再觀動態。

我們先看辛一、華座觀,這個地方很重要,蓮華觀幾乎貫穿了極樂世界的整個依報正報莊嚴。我們先看前面兩段的這個綱要的說明,看經文:

辛一、第七華座觀

(一)許說勸持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汝等憶持,廣為大眾分別解說。

(二)三聖現身

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熾盛不可具見,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得為比。

佛陀講完了前面依報莊嚴以後就招呼了一聲阿難跟韋提希,對他們說: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為什麼佛陀講完以後,又重複的再提醒阿難尊者要認真的聽聞,而且好好的思惟呢?古德說:因為以下的正報莊嚴更加的精緻、更加的微細,如果你不加以專心的話,很難契入,所以必須提醒與會大眾,要提起精神好好的聽聞、思惟。

那麼佛陀以下是說什麼法呢?說除苦惱法。除苦惱法這個地方得兩說:你能夠觀察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你等於是跟阿彌陀佛的功德直接接觸,念念之間消除我們的生死重罪。極樂世界的莊嚴,你一旦觀進去啊,你只要頂多三個月你就有感覺,你的身心世界會有變化。因為阿彌陀佛那種功德相啊──即眾生心,投大覺海,但是你必須根據經文去觀才可以,然後配合拜懺,有些助行。那麼從現世的角度來說,我們能夠將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在心中顯現出來,能夠消除我們的罪障,這是第一個除苦惱法。

第二個、臨命終的時候,能夠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往生淨土,徹底的遠離生死的痛苦。

這兩種除苦惱法,我們應當要好好憶持,並且廣為大眾來宣說這個殊勝的除苦惱法門。那麼佛陀講完這件事的時候,這個時候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住立空中,突然間在空中現前,乃至於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兩位大士菩薩在左右兩邊站立。他們身上的光明,特別的殊勝明亮,沒辦法仔細去瞻仰,猶如百千的紫摩金色一樣,放大光明。

這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釋迦牟尼佛說法的時候,竟然有他方佛現前,這是非常不尋常的。我們都知道在佛法的規矩,一世不能有兩尊佛出世,一世無二佛。所以在戒律裡面說:你說你是佛陀出世,不犯根本罪,因為沒有人會相信;你說你是菩薩示現,犯重罪、大妄語;你說你是什麼佛乘願再來,犯輕罪,因為不可能有佛陀這麼不守規矩的,以這個地方釋迦牟尼佛的法還沒有滅,即便是末法,至少法還在。

它是這樣的:每一個世界都有一個教化主,但是也有例外,比方說《法華經》這種難信之法,開顯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不管你造什麼樣的罪業、不管你起了多大的顛倒,你的清淨佛性沒有失掉,你還是有成佛的可能性,這個思想很難讓人家相信。因為我們一般都是活在妄想當中,我們哪一個人知道說,把妄想撥開來看,它的本質就是清淨的,誰知道呢?沒有人知道,也很難相信。說:我們無量劫來打滾,打這麼多妄想、造這麼多罪業,還好,清淨的佛性不受污染,有誰敢相信呢?這些罪業都是虛妄相而已。

所以佛陀詮釋《法華經》,開權顯實、會三歸一的時候,很多聲聞人,心中有很多質疑,即便他對佛陀有強烈的皈依心,但是他覺得心中還是有罣礙,所以他必須有多寶佛塔出現—他方佛出來作證明,從佛塔中出來宣說,你們要相信你們的教主所說的是對的!

這個佛陀說法,另外一個佛陀來幫助你證明,在《法華經》出現過一次,在《阿彌陀經》也出現這種事情。

《阿彌陀經》在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講了很多很多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之後,說這些功德是怎麼來呢?是你心中憶念阿彌陀佛名號,念念之間創造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所以《阿彌陀經》是以音聲來開顯極樂世界功德,《觀經》是以相狀。這兩個當然是可以相輔相成,你聽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音聲,你就能夠趣入彌陀的功德,很難相信!尤其是聲聞人認為音聲是生滅法,一個生滅的音聲怎麼能夠帶動佛的功德呢?所以到流通分,只好請六方諸佛現前,出廣長舌相,來證明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是對的──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釋迦牟尼佛跟你們講的法是對的,我們也是如是宣說的。

本經亦復如是。為什麼我們今天觀想蓮華,下面有八功德水、蓮華中有很多的光明……我們這樣觀想就能夠滅除重大罪障呢?也是很難相信!是啊,所以這個時候阿彌陀佛親自跟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親自出來作證明,這個地方就是有啟信。就是說在特別難信、不可思議法門當中,他方的佛陀會到娑婆世界來互相作證明。

好,我們再看下一段:

(三)為眾祈請

時韋提希,見無量壽佛已,接足作禮,白佛言:世尊!我今因佛力故,得見無量壽佛及二菩薩,未來眾生,當云何觀無量壽佛及二菩薩?

(四)示所觀境

佛告韋提希:欲觀彼佛者,當起想念,於七寶地上,作蓮華想。

這個地方等於是講到怎麼去觀極樂世界正報莊嚴的一個準備工作。還沒有開始觀喔,只是準備而已。那麼韋提希夫人見到無量壽佛之後,就很虔誠的拜下去,當她拜下去的時候,她說話的對像不是對阿彌陀佛說,而是對釋迦牟尼佛說,因為畢竟釋迦牟尼佛是教化主嘛。

她就說:世尊啊!我現在因為佛陀的神通加持力,能夠見到無量壽佛,跟兩位菩薩親自現身,當然我是生長在佛世,正法時代,但是未來末法時代的眾生,想要觀想無量壽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希望得到西方三聖的加持、能跟西方三聖感應道交,應該怎麼辦呢?已經沒有佛陀的現身加持,怎麼辦呢?

佛陀說:欲觀彼佛者,當起想念,這地方兩個重點:第一個、想,你心中要生起想像,想就是一種相狀─於境取相。第二個,要把這個相狀,在心中念念相續、明記不忘,你要讓它相續的時間長一點,產生一種淨化的力量。怎麼想怎麼念呢?於七寶地上,作蓮華想,就是蓮華座。本經觀想西方三聖是先觀蓮華座,我們都知道蓮華表示清淨,因為它居塵不染,蓮華的清淨不是說遠離染污的清淨,而是它即便處在污泥當中,它的華瓣有一種透明的油質,那些染污的因緣,沒有辦法染污到蓮華,再髒的地方它永遠保持乾淨。

這個是表示十方諸佛菩薩,他的成就功德是以清淨心做根本!

我們看菩薩的座像,比方說文殊菩薩他坐獅子,對不對?表示智慧啊,他能夠獅子吼,調伏一切的妄想;普賢菩薩坐六牙白象。菩薩有某一些特別的功德,他有時候坐野獸、坐動物都有可能,但是你沒有看過一尊佛是坐野獸的,不可能!所有的佛陀他坐一定是坐蓮華座,沒有例外,佛陀不可能坐動物,菩薩有可能。這表示什麼意思呢?佛陀是尊貴的、清淨莊嚴的,他肯定是要坐蓮華座的。

這個地方,就在七寶地當中,我們要觀想佛的莊嚴,先做蓮華座的想,就是告訴我們:佛陀的功德是怎麼成就的呢?他是依止清淨心,而不是依止攀緣心;他是依止離相的清淨心去修波羅蜜而成就的!先把這個基礎工作做好。

再往下看,蓮華除了清淨,上面還有什麼東西,看經文:

(五)華葉莊嚴

令其蓮華一一葉上,作百寶色;有八萬四千脈,猶如天畫;脈有八萬四千光,了了分明,皆令得見。

華葉小者,縱廣二百五十由旬。如是蓮華,具有八萬四千葉;一一葉間,有百億摩尼珠王以為映飾;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其光如蓋,七寶合成,遍覆地上。

好,我們把蓮華的這個蓮華座,它這個座本身的莊嚴解釋一下:那麼蓮華應該怎麼觀呢?我們觀想蓮華它的華瓣,有百寶顏色,華瓣的顏色是各式各樣的都有,不是只有一種顏色很多顏色構成;每一個華瓣有這個脈,脈有八萬四千脈,好像天上圖畫一樣莊嚴美妙;而且它的每一華脈上,放出八萬四千光明,了了分明,皆令得見。前面說過極樂世界的蓮華是放光的,它的華脈放出八萬四千光明,了了分明。

在《阿彌陀經》上說:極樂世界的蓮華,如果它的顏色是青色的,就放青光;要是白色的,就放白光;青黃赤白顏色,青色青光、黃色黃光、白色白光,《阿彌陀經》是這樣講的,它的顏色跟它的光明是對應的,這是第一個。華葉小者,縱廣二百五十由旬。那麼最小的蓮華,它的一片華葉,就有一萬華里這麼大,比台灣都還大,每一朵蓮華,有八萬四千個葉片,在每一個葉片當中,有百億個摩尼珠王以為映飾。華瓣上面鑲了很多的摩尼寶珠,來莊嚴這個蓮華,而這每一顆摩尼寶珠,都放千種光明,這個光明在虛空中,好像寶蓋一樣,覆蓋著整個大地。

所以,蓮華除了清淨之外,還有光明,光明當然表示智慧,菩薩在修行的因地的時候,是以智慧來引導的,還有種種波羅蜜的莊嚴。就是說:蓮華本身是清淨義,但是蓮華本身有光明,還有很多的摩尼寶珠在蓮華當中來做一個點綴,莊嚴和光明。

我們再看蓮華的上面的種種莊嚴,有三段,我們看經文:

(六)台上莊嚴

釋迦毗楞伽寶,以為其台;此蓮華台,八萬金剛甄叔迦寶、梵摩尼寶、妙真珠網、以為校飾。

(七)幢上莊嚴

於其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寶幢;一一寶幢,如百千萬億須彌山;幢上寶幔,如夜摩天宮;復有五百億微妙寶珠,以為映飾。

(八)珠光德用

一一寶珠,有八萬四千光;一一光,作八萬四千異種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寶土,處處變化,各作異相;或為金剛台,或作真珠網,或作雜華雲;於十方面,隨意變現,施作佛事。

蓮華台上有三種莊嚴:首先看第一個:釋迦毗楞伽寶,以為其台。這個寶叫釋迦,釋迦就是能勝,釋迦毗楞伽寶就是說這個寶特別的殊勝,因為它是晶瑩剔透,叫做釋迦毗楞伽寶,是晶瑩剔透特別的殊勝,來當作蓮華台。所以我們說蓮華是清淨義,連台座都特別的晶瑩剔透。這個蓮華台,有八萬金剛的甄叔迦寶,紅色的寶石、還有清淨透明的摩尼寶,還有美妙莊嚴的珍珠網來做一個點綴裝飾,在蓮華台周圍的邊緣地方,這是蓮華台本身的華台周圍的莊嚴。

我們再看台上的幢上莊嚴:於其蓮華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寶幢。這個寶幢,古德解釋:表示四無量心,就是說菩薩在因地的時候,一念清淨莊嚴的心性,他有慈、悲、喜、舍四種的願力,來攝受眾生,所以叫做四柱寶幢。一一寶幢,有百千萬億須彌山,這個寶幢就像須彌山這麼高大,這個是講到台上有寶幢的莊嚴。第二個我們看寶幔的莊嚴:幢上寶幔,如夜摩天宮。寶幢是菩薩的四無量心,寶幔是比喻菩薩的四攝法。他實際付出行動的時候,菩薩的調柔猶如寶幔──有佈施、愛語、同事、利行,有四種方便來攝受眾生。這個寶幔就像夜摩天,夜摩天是欲界的第三天,它的光明特別殊勝,形容它的光明就像夜摩天宮的寶幔一樣這麼的光明。

第三個、寶珠:復有五百億微妙寶珠,這個寶珠是比喻菩薩的波羅蜜妙行,它除了有四無量心、善巧的四攝法,還有實際的利他行動,就是寶珠。在這個寶幔當中,鑲了很多很多的微妙寶珠來做裝飾。所以這個極樂世界的蓮華台上面有寶幢,寶幢旁邊掛了很多寶幔,寶幔上面鑲了很多的寶珠,有三種莊嚴。

那麼,這麼多的寶幢、寶幔、寶珠,有什麼好處呢?先解釋它的德用──每一個寶珠有八萬四千光明,每一個光明,有八萬四千種不同的顏色,每一個顏色有種種的變化,這種顏色各做各式各樣的變化,以下提出三種:第一個它能夠變出金剛台、或者變現出真珠網、或是變現各式各樣的華雲。在十方世界,隨眾生的歡喜而變現,來施作佛事,來宣揚菩薩的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種種波羅蜜的佛事,顯現給眾生看,在寶珠當中的光明當中,來宣揚菩薩的佛事。這是極樂世界蓮華台的莊嚴相貌,跟它的功能德用。我們看下面兩段的總結:

(九)總結觀名

是為華座想,名第七觀。

這個叫第七觀華座觀、華座想,也是正報的前方便。

(十)結示本願

佛告阿難:如此妙華,是本法藏比丘願力所成。

那麼這個蓮華座跟前面的莊嚴是怎麼來的呢?是法藏比丘願力所成。

這一段這種經文在《阿彌陀經》有四次—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是由功德之所莊嚴。極樂世界的莊嚴,當然是彌陀本願所成就的,這個沒有話說。因為,沒有阿彌陀佛因地的發願、塵點劫的實踐,就沒有極樂世界的莊嚴,我們也就得不到他的攝受。但關鍵是:就是說阿彌陀佛所成就這個功德莊嚴,是他老人家自己受用;我們身為一個凡夫,我們比較在意的是:怎麼跟他的功德相應?就是轉他成自?所以在《阿彌陀經》講,蕅益大師解釋三力,佛力不可思議,這個沒有話說,我們讚歎阿彌陀佛的發心,我們末法時代才有人幫助我們去滅惡生善,如果沒有阿彌陀佛發心,我們必須完全靠自己的力量,那是一種漫長辛苦的菩薩道,所以我們感戴彌陀的發心,帶給我們一個希望!

但是我們怎麼契入他的功德,跟他感應呢?這個地方,就有兩種差別──以《阿彌陀經》強調名號功德,它是從音聲契入。本經也有講到在臨命終時,如果你真的無法觀想了,那就提起音聲。但是你真的想要消除重大罪障、增加品位的話,相狀是很重要的!你看後面的九品往生,九品的分判啊,它是從相狀契入,是品位比較高的。所以我們今天知道阿彌陀佛是法界身,能夠入一切眾生心想中,可以從音聲契入、也可從相狀契入,當然也可以兩個兼修。雖說這個蓮華是阿彌陀佛成就的,但是我們在觀想的時候,我們也可以成就我們自己的蓮華;就在我們觀想蓮華的時候,也念念成就自己的蓮華,是這個意思。這個地方有佛陀的蓮華跟我們眾生的蓮華,這兩層意思。我們看最後的總結:

(十一)重顯觀儀

若慾念彼佛者,當先作此華座想。作此想時,不得雜觀,皆應一 一觀之,一 一葉、一 一珠、一 一光、一 一台、一 一幢,皆令分明。如於鏡中,自見面像。

(十二)結觀成益

此想成者,滅除五萬億劫生死之罪,必定當生極樂世界。

(十三)辨觀邪正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我們想要憶念阿彌陀佛功德之前,要先做蓮華觀,這是一個正報的準備。所以在作觀的時候呢,不能夠混雜其他的觀想,要很專心而且注意它的次第,什麼次第呢?

先觀它的葉,蓮華它每一個葉,每一個葉當中有寶珠,寶珠當然放光了,那麼蓮華觀完之後觀華台,蓮華台上有四個寶柱,寶柱旁邊有華幔,華幔上有很多的寶珠。你要得很清楚,先觀蓮化本質再觀蓮華台。要像我們照鏡子看到自己的顏面一樣清楚分明。作蓮華觀有什麼好處呢?滅除五萬億劫的生死重罪,消除我們心中的罪障,而且臨終必定往生。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這個佛陀的法身,我們慢慢會講到佛陀的法身,法身的救拔,下一段馬上講到,跟小乘人的法身不太一樣。我們前面講過,小乘的是以空性的無常觀成就了法身,他也叫清淨法身,但是阿羅漢的清淨法身啊,叫素法身,吃素的素,他不能夠他受用,不能救拔眾生。佛陀的法身叫做妙法身,他是一一理性具足莊嚴,一一莊嚴全體理性,他在清淨的法身當中有救拔的力量。

我們講一個小故事,來比較一下,凡夫功德跟佛的功德的差別:佛在世的時候在舍衛國,有一位大富長者,生了一個女兒,這個女兒生出時很奇怪,她的頭頂上長了一顆寶珠。這顆寶珠白天看沒有什麼特別,一到晚上就放光,而且越晚放光越明顯。所以大富長者,就取這個女兒名字叫寶光。當然這個是善業力,而且這個女兒善根很強,父親去聽法的時候,她就跟在身邊,長大之後,就要求出家。她也是屬於那種善來比丘,根本不用佛陀剃度的根性。佛陀說:善來比丘尼!鬚髮自落,袈裟披身。她就自然成就戒體,那麼後來她在修行當中很快證得阿羅漢果。

那麼,弟子們就問佛陀說:這個寶光比丘尼,為什麼一出生,頭上就有一顆寶珠呢?乃至於出家之後,那顆寶珠都還在呢?佛陀說:這個比丘尼啊在毗婆尸佛入涅槃後,到了像法末法時代,她是一個在家女居士,她有一天到大殿拜佛,禮拜毗婆尸佛的佛像,拜下去,便非常感動痛哭流涕,拜完之後,就把身上非常喜歡的一顆寶珠,供養毗婆尸佛的佛像,而且還咒願:以此佈施的功德,生生世世,出生在尊貴家。她因為這種供佛和咒願的力量,生生世世都出生在天上,或是人間的大富長者家,而且生生世世頭頂上都有一顆寶珠放大光明。

我們要說的是:凡夫依止有所得的心,以善業力、咒願力,所創造出來的這種寶珠莊嚴,它本身沒有自在力!

我們要慢慢把凡夫的業感緣起跟佛陀的法界緣起作說明:因為佛陀在因地修行的時候,他也同時一定施舍過寶珠,乃至於施舍過祂的身體。但是佛陀為什麼他的功德有自在力呢?他能夠隨意變現、施作佛事呢?因為佛陀的心是依止菩提心、空正見,他以無所求的心去做佈施,所以你看他的這個莊嚴,我們看經文——處處變化,各做異相,或為金剛台,或作真珠網,或作雜華雲,於十方面,隨意變現,施作佛事。

同樣一件事情,比方說你現在去做一個財佈施,你用有所得的心態去做,你來生的福報是固定的,它是一顆寶珠永遠就是寶珠了,而且別人看到它,也不可能生起滅惡生善的效果,人家看到寶珠頂多起歡喜心,甚至起貪心,想要偷你的寶珠都有可能。如果你今天同樣一件事,你是以菩提心、以無所求的心去做,而且發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你以後得到這個寶珠,那是不可思議啊!它能夠每一個人看到都會起歡喜心、每一個人看到都能夠生起滅惡生善的善根、都能夠施作佛事。

所以我們要知道:同樣一件事,你的心態不同,結果就不同!我們現在除了仰仗佛力來幫助我們自己之外,我們要慢慢知道佛陀為什麼可以有這種功德。其實觀經它某種程度當然它是他力的加持,但是某種程度它也是提醒你──自己要發心!所以觀經還講到托彼依正,顯我自性,就是說:自性功德我都已具足,為什麼我不把它開顯出來呢?我們在觀想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的時候,某種程度當然我們生起皈依之心,某種程度也有一種自我勉勵的意思。

這個就是講到蓮華的莊嚴,這種莊嚴能夠有各種變現,而且在變現過程當中,能夠宣揚佛陀的功德,讓眾生能滅惡生善、施作佛事。好,我們看辛二的佛菩薩像觀:

辛二、第八佛菩薩像觀

這個地方是一個總像觀,是把佛跟菩薩合起來觀。到下文再把它分開來,做個別的、微細的觀察,先做總像觀。我們看經文,先看前面三段的總說:

(一)結前啟後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此事已,次當想佛。

(二)想佛緣由

所以者何,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三)結歸一心

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

這段經文很重要!你在修《觀經》的觀想,這段經文不懂,你就沒辦法修了,這個道理非常重要!

我們解釋一下。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此事已,你能夠把極樂世界的蓮華座觀,觀想成就以後,你就可以觀想佛。當然觀想佛坐在蓮華座上。所以者何?就是說為什麼要觀想阿彌陀佛的身相莊嚴呢?他解釋一個道理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這是講到佛陀的身-以法性為身。

我們解釋一下,佛陀的救拔有兩種:一種是應化身的救拔,一種是法性身的救拔。

什麼叫應化身的救拔呢?比方說,諸位有幸生長在佛陀時代,你能夠看到佛陀,整天跟在佛陀的身邊,這個時候佛陀可以主動救拔我們,而且是無條件的救拔,這個叫做為諸眾生不請友。你不用觀想他,諸位你可以看看佛弟子得到佛陀的加被,即便他在打妄想,佛陀都有辦法去改變他,而且你不用去祈請佛陀他主動救拔你,為諸眾生不請友,但是有一個條件,你要生長在佛世而且要有善根。你就是打妄想,都可以救拔你。佛陀可以毫無條件、主動積極的救拔你,不用你去啟請他,這是應化身的救拔。

但是,等到佛陀一期的應化結束了,佛陀涅槃了,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佛陀了,這時候剩下法身。法身的救拔跟應化身的救拔有所差別,他是有條件的救拔,他有一定的條件,你要遵守一定的規矩,他有一定的道路,你要跟他的道路相應,佛陀才有辦法救拔你,所以佛陀滅度之後,就沒有所謂的為諸眾生不請友,沒有這件事情了,他不能主動救拔你。

所以你看:諸佛如來是法界身,這個地方意思就是說,這句話是針對像法、末法時代,就是說我們出生的時候,佛陀滅度了,那怎麼辦呢?沒關係!還有希望。因為佛陀應化身滅度了,佛陀的法性身──遍一切處,恆常存在。

而佛陀的法性身有什麼好處呢?入一切眾生心想中,關鍵在這個「入」。智者大師解釋說,就是一種自在力。

其實我們凡夫也會造一些功德,對不對!我們也曾經佈施、持戒、作很多慈善事業,那麼佈施持戒的功德我們要把這個功德輸送給我們的親戚。比方說你的父母親、你的子女,你能夠怎麼做?你只能夠迴向,是不是?你不能說:某某人啊,你在美國,沒關係,你觀想我的形狀,我就能夠入你的心中,我們做不到。他觀想你的形狀,他還是苦惱依舊、他還是業障依舊,因為我們不能入眾生的心中!所以我們凡夫的功德,只能夠透過迴向來輸送,當然這中間的過程,障礙重重,問題就比較多,因為彼此之間的因緣淺深都有問題。

但是:佛陀的力量很大,即便佛陀滅度了,剩下法身,他都能夠入於眾生的心想當中,所以即便佛陀沒有在我們身邊,我們還是可以跟佛陀感應道交!為什麼?因為佛陀的法性身,他有能入的功能,能透過我們的妄想,進入到我們的心中,產生一種感應加持的力量。但是,這個地方要有條件,我們說過佛陀滅度之後,佛陀對我們的救拔,是有條件的救拔,我們必須做一些準備,不是無條件的救拔。我們必須準備好了,佛陀才能夠產生入的力量。至於怎麼準備呢?這個地方說來話長,我們等下一堂課再來說明。

我們雖然生長在末法時代,我們感到一種遺憾,我們得到人身,佛滅度了;我們還有很多的煩惱要處理,我們有很多的業障要處理,誰來幫助我們呢?佛陀應化身滅度了,佛陀法身還在,只要我們有正確的方法,我們也可以達到跟佛陀正法時代一樣的效果、得到他老人家的加被,當然這個方法就很重要了!那至於什麼方法,我們下一堂課再來說明,好,今天先講到這裡。

我們回答三個問題:

【學員提問】:弟子本來是不殺生的,就連蟑螂也不殺,但是弟子無法忍受德國蟑螂,因為它繁殖速度很快,造成生活上的困擾,弟子無法停止對他們的撲殺,如果不殺的話繁殖得更是驚人,請問師父該怎麼辦?

【師父回答】: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受戒,不過聽你的口氣你應該沒有。我們受了戒以後有些戒是可以開緣,但是殺生這條戒幾乎是沒有開緣,幾乎沒有開緣。

我們不能給他殺生用任何的理由,我是維持正義呀,我是幹什麼的,通通不行!那麼這理由是什麼呢?為什麼連蟑螂都不能殺?表面它是一種毒蟲,傷害我們,那你好像是殺他的理由很正當啊。不是這樣子的,佛法在看人生啊,它不是順著外境去看,他是從內心的緣起去看的,所以佛法是向內觀察。

就是說為什麼有蟑螂,諸位知道嗎?因為我們要看緣起法,我們要消滅一個東西,先觀察它是從什麼地方來。那是眾生的共業所感,那是眾生的循業發現。如果你說今天蟑螂很多,我好好的拜懺,我好好的改變我自己,蟑螂會慢慢地消滅,我相信!但是你說你打他,他會消滅,我不相信。因為你跟緣起不符合,你越打他繁殖越厲害。因為你的仇恨越積越重,你打他怎麼會消失呢?

我們去想一件事情哈,人類的歷史啊,我們的科技越來越進步,我們的殺蟲劑的功能越來越強大,但是我們的毒蟲減少了嗎?沒有,是不是,問題在哪裡?我們一路都是向外攀緣,《楞嚴經》講你到一個世界,你有什麼環境?那是眾生的循業發現。如果我們今天發現了很多的病痛,表示我們過去有殺生的業,如果我們今天發現很多人在互相欺騙,那我們前生有這個妄語的業、欺騙別人的業,我們到一個地方環境特別的污染,污穢不堪,我們有邪淫的業。那是我心中有那個共業,所以我們看到共同的環境。

你不是從外面改變,如果說我們從外面可以改變世界,那修行就不要說什麼心地法門。那這個緣起論就要重新說,那就不是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那每一個東西都有自體了,不是這樣子的。佛法是說一切法都不存在,本來沒有的,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它本來沒有怎麼有呢?因為我們念頭開始動就有。一念妄動而有世界,那麼你往好的方向動,比方說佈施,你念頭往佈施的方向動,你生長的國土就會在一個非常富足的事情,你看美國人福報很大,你去看看,不管依報正報很大,他那個佈施心強——共業。

所以你要是往慳貪的地方動,你所招感的世界就是貧窮。佛法解釋人生是認為,你的生命的現象,完全是你的內心變現出來,完全。我們每一個人都想改變生命,是不是。我們希望痛苦不要出現?我們希望快樂能夠出現。但是你要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你不是去改變外在環境,你這樣是搞錯方向了,問題不在這裡了。你如果好好的修行,你即便不到極樂世界去,你能夠培養一種慈悲的心,從此不殺生,從此不傷害別人,連講刺激別人的話都不講,我保證你來生絕對不會生長在有毒蟲的地方,沒有人可以傷害你的身體。

你看到事情,我們講借相修心,我們看到我們生命出現的障礙,我們是要反省自己,佛法是這個道理,就是我們是用迴光返照、自我檢討。我們前生要沒有殺生的共業,我們不可能生長在一個有毒害的世界,不可能。我們前生沒有傷害別人的身體,我們今生不可能受有毒的東西來傷害我們,不可能,這叫因緣果報。

所以你今天繼續的殺他,那就構成了《楞嚴經》的惡性循環,你前生殺他,他現在來傷害你,你又殺他,好了,沒完沒了,因果相續。所以我們現在的眾生,你沒有遇到佛法,我們是活在一種輪迴的惡性循環,今天你福報大你傷害他,他也不甘願,他哪一天蟑螂做完了,他過去生曾經有佈施過的善業起現行,該他幅報大,你福報享盡了,他傷害你。這是惡性循環。

因果輪迴,你今天殺他,來生他傷害你,就是這樣業果相續,直到有一天。你遇到了佛法你真實的覺悟。你開始迴光返照,一個人開始自我反省,這個人就有救了。你說我的生命什麼時候改變?當你遇到事情,你知道自我反省的時候,法法消歸心性,我今天會跟這個人結惡緣,他會這樣傷害我,事出必有因。你向內心中找,一定找得到答案,然後好好懺悔,你就可以從痛苦的輪迴中跳出來。如果一個人還不知道迴光返照的時候,那你學佛法叫結緣,你生命不可能改變,你向外攀緣就是產生惑業苦的循環。

所以。你今天用殺生的因緣要使他消失是不可能的。你修慈悲心他就消失了。所以我們要知道,佛法你要知道,什麼是流轉門?這個世界是怎麼來的?你要知道,你連世界是怎麼來的都不知道,你就回不去了。你從什麼地方來?我們從顛倒妄想而來,我們從哪裡而去,我們從諸佛的功德莊嚴而去。我們來的地方不見得好,但是我們去的地方肯定好,這叫活在未來。

如果你不根據佛法的思考去思維,你還是活在過去的妄想,那你從妄想而來,你也從妄想而去,就是這樣,來生依舊如此,更嚴重,來生更嚴重。你來生再來的時候,蟑螂比現在更厲害,我保證,因為佛陀是說末法時代,這個世界是往壞的方向走。不可能明天會更好,明天會更好,這句話是騙人的。明天只有更糟糕,佛陀的預言是眾生是減劫嗎,一代不如一代,你來生再來的時候,蟑螂更凶、蚊子更凶,毒性更強五濁惡世更厲害。所以我們一定要把握今生的機會。

【學員提問】:請示法師,發菩提心和行菩薩道有何區別?

【師父回答】:發菩提心是一個內心準備,菩薩道是付出行動。發菩提心不必有因緣,你有沒有錢、有沒有能力都不是問題了,只要你在佛堂,只要你方法正確,你就可以發菩提心。但是行菩薩道就有外在條件的配合,你要佈施要有很多的配合,比方別人要接受,你自己有能力各方面。

所以發菩提心是操之在我,行菩薩道要等待因緣、隨順因緣。

【學員提問】:只念佛而不行菩薩道可往生否?

【師父回答】:你如果沒有行菩薩道也可能會往生,但是品位低了,但是你沒有發菩提心,你就不太可能往生了。因為你不發菩提心,你就是世俗的心,自私的心。自私的心,你肯定貪戀娑婆。諸佛如來是法界身,他能夠入一切眾生心想中,但是他入的心中是有條件的。你必須要有正念,如果你是顛倒妄想,他進不去,他進不去。法身的救拔是有條件的,這個諸位要知道,如果你臨終起顛倒佛陀進不去你的心中。他不是不來,他是進不去。所以我們自己的準備很重要。

【學員提問】:上念佛堂領眾的居士須搭海青嗎?如果沒有搭是否有過失?

【師父回答】:當然你共修有龍天護法一定要搭海青,那你如果沒有搭的話,就有不莊嚴的過失了。

【學員提問】:法師慈悲,山河大地會因眾生的共業而快速的毀滅?

【師父回答】:山河大地不會快速毀滅,是慢慢毀滅。有些人說什麼世界末日,這個是外行人講外行話。世界的成住壞空它有一定的時間的,不是那麼容易的,而且世界的成住壞空,你看佛經的記載,地球毀滅的時候,它不傷人,它不傷害人,它只有毀滅依報。就是說,當這個地球要毀滅的時候,這些人都一定要投生到其他國度去,地球才毀滅。自然界的自然成住壞空的毀滅,所謂世界末日,他不傷害有情眾生。是眾生都投生到其他世界去了,這個地球沒有眾生的心識的攝持,它自然毀滅,是這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