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三十三頁,辛三、果相。

前面一科是講到阿賴耶識的因相,阿賴耶識的因地,主要是分別自性緣起,就是我們善惡的業種子;第二個是分別愛非愛緣起,我們心中的愛取煩惱。這兩種和合,就使令我們在三界、六道得果報。這以下,我們講到辛三的果相。

辛三、果相

又若略說阿賴耶識,用異熟識,一切種子為其自性,能攝三界一切自體、一切趣等。

這個阿賴耶識等於是整個生命的根源,所以我們講到阿賴耶識,就是藏的意思,它含藏無量無邊的種子,這個阿賴耶識是一個自相;這個一切種子是它的因相,因這個種子,它有成就果報的功能,所以它是一個因相;這個異熟是它的果相。

什麼叫異熟識?這個熟就是成熟,它能夠使令這個業力的種子轉成果報,這個叫做熟。就好像電飯鍋,電飯鍋能夠把米煮成飯,所以這個電飯鍋有成熟米的功能;阿賴耶識亦復如是,它不但是保存種子,這個種子在它的保存之下,也會慢慢的被它成熟,因緣具足的時候,它能夠把這個種子煮成成熟的果報,所以阿賴耶識有熟的功能。

這個熟為什麼加一個異呢?這個異的意思,就是有很多的差異。阿賴耶識把這個種子轉成果報的時候,有三種的差異:

第一、異時而熟

時間上有差異,所謂的異時而熟。就是說,你現在雖然持戒、念佛,當然這樣的一個業力,應該是淨土的因;但是你現在還是一個人,你不能急。就是你在積集善業的時候,是不能馬上得果報的,你現在的果報是在酬償先業。你現在的身心世界,可能你不是很滿意;但是它是你以前業力所表現出來的,你必須把這一部分的因緣結束掉;你今生所修習的功德,你是來生才能受用的,就是異時而熟,你造業跟得果報的時間,有前後的差異。

第二、異類而熟

我們在修因的時候,這個業是通三性的,有善、惡、無記三種體性,因通三性;但是果為無記,得果報的時候,這個果報都是無記的。比如說一個人貧窮,或者一個人長得丑陋,這個是一種不可樂果報,但是一個人貧窮不是罪,它不是惡性,它是無記的,因為他可以因為貧窮而努力向上,這個貧窮反而對他是修行的增上緣;而這個惡是障道的,惡法是障礙聖道的。所以說,我們論果報,不能論善惡,這個人卑賤、貧窮,只能說是一種痛苦的果報,這些都不是罪業,只有因地才講善惡,果報是無記的。所以從這個因到果的時候,它的性質產生變化,產生差異。

第三、變異而熟

這個變異就是說它的數量。這個種子,它以前可能因地很小;但是他沒有懺悔、起邪見,他得果報會很重。反過來,他以前雖然造了很大罪業;但是他後來修行,真實的懺悔,斷相續心,這個時候,種子的勢力也會變小。也就是說,種子轉成果報的時候,它會經過一場變異,或者你去隨順、隨喜,或者你產生懺悔、對治,這個時候,種子的勢力會產生變化。

總而言之,我們造了業以後,從這個業到果報的過程當中,有時間的變化、有性質的變化、有數量的變化,所以叫做[異熟識],它有種種差別的因素,所以這個異熟就是它的一個果相。

在《高僧傳》上說:南北朝有一個道秀法師(道是道德的道,秀是神秀大師的秀),這個道秀法師,在《高僧傳》上說:他是博學多聞,通達很多的教理,智慧也特別的高;但是他的性格上有一個缺點,這個人瞋心、對立心很重。他經常跟人家辯論,他一定要勝過對方,他不管什麼都是以勝負,[我要勝過你]這樣的心態,來跟人家辯論。後來有一天,他跟同參道友在討論佛法的時候,觸動了他的瞋心,這個時候,他的瞋心非常的熾盛,全身發熱,他就離開了道場,想要到樹下去乘涼。結果他到樹下以後,那個瞋心不斷的增長廣大,他就在今生當中,從一個人變成一條很大的蟒蛇,今生變成蟒蛇。在《高僧傳》裡面,祖師就下這樣的評註說:一生持戒聽聞佛法,結果因為瞋心的緣故,而在蟒蛇身承受福報。大蟒蛇當然有它蟒蛇的福樂,但是它的果報是卑賤的。

所以這個地方,我經常回憶懺公師父對我們的開導,他說

修行人有三個重點:解門、行門、性格 —— 懺公師父

懺公師父說:這個性格最重要了。他說:你有天大的解門、天大的行門,你要是性格不好,都不行!這個性格就是你的思想不夠調柔。就是說,從修行的角度來說,你的解、行二門是一種資糧力;但是你的性格不好(這個分別愛非愛緣起),就是你的個性對立心太強、或者是高慢心太重,這個時候,會使令我們這個善業,產生錯誤的引導。所以這個地方講異熟識,就是說這個業力要轉成果報,其實這當中有很多的變數。這個變數,你第六意識的思想、或者以世俗話來說是你的性格,在引導這個業力的時候,是一個重要因素。所以懺公師父說:你即使有天大的解門、天大的行門,你的性格不好,都不行!就是這個道理。

以上是講到我們生命的根源──阿賴耶識的三種相貌:因相、果相跟自相。前面是長行,這以下用偈頌,作一個重複的說明。

己二、頌(分二:庚一通內外種辨;庚二辨內種異於外種)

庚一、通內外種辨(分五:辛一舉六種種子;辛二釋種子六義;辛三釋所熏四義;辛四破餘異執;辛五顯為二因)

這當中分兩科:一、通內外種辨;二、辨內種異於外種。

先把這個種子的種類,有內種跟外種作一個辨別。通內外種辨有五科:一、舉六種種子;二、釋種子六義;三、釋所熏四義;四、破餘異執;五、顯為二因。  先看第一個舉六種種子。這個科題,韓清淨居士是用六種種子;不過我看古德的註解,這一科是講到兩種種子,一個種子的差別。所以我們這個六也不要去掉,如果大家願意的話,我們在旁邊,可以寫一個二括號一下,它的義是兩種種子。我們看論文:

此中五頌:

辛一、舉六種種子

外內不明瞭,於二唯世俗,

勝義諸種子,當知有六種。

從大乘的角度認為:一切法不是由業力所變現的,這樣講太粗糙了,應該說是由種子所變現的。一切法的生因,不是大梵天、也不是梵,是種子,所以我們有須要對這個種子的相貌加以探討。這個種子具足來說,有內種跟外種。外種就是植物,比如說稻、麥、蘋果,等等,它有引生果實的功能,這叫外種;第二個叫內種,內種就是阿賴耶識所保存的善惡業力的種子,這叫內種。這兩種,內是不明瞭的,就是這個阿賴耶識種子的體性,是非善、非惡的,是無記的,所以叫不明瞭,這是第一段。

第二段,於二唯世俗勝義。這兩種種子,有世俗跟勝義兩種的差別。這個外種,是依止世間的名字來理解的,說是這個凡夫的分別所能了知的事物,所以它是一個世俗的智慧。就是我們透過一些參考書,植物的書籍,我們就知道:這是蘋果的種子、這是稻的種子、這是麥的種子。所以對這個外種的理解,是一種世俗的智慧。但是對阿賴耶識的種子的理解,那是勝義的,那是一個聖人的清淨智慧,才能夠覺察的道理,不是凡夫跟二乘所能理解的,所以說於二唯世俗、勝義。勝義諸種子,當知有六種。勝義這兩個字是通前通後。勝義就是內種子,它有六種差別的相貌,這是把這個相貌的差別相表達出來。這六種到底是什麼相貌呢?下一科會說明。

辛二、釋種子六義

剎那滅俱有,恆隨轉應知,

決定待眾緣,唯能引自果。

大乘佛法一再的強調:宇宙萬法的生因,是阿賴耶識的種子。身為宇宙萬法生起的一個親因緣,它到底是什麼相貌?本論當中提出了六點:

第一、剎那滅

就是說這個種子的體性,是剎那剎那生滅的一個有為法;簡別外道說:一切法的生因,是這個自性、梵、自在天,這些都是不生不滅的,都不能改變的。我們的種子,會因為你的思想不同而變化。比如說:你累積了一種負面的業力,殺生的業力,你對這個殺生的行為,念念的隨喜,這個種子它就不斷的不斷的增長廣大;你現在開始懺悔對治,這個種子的勢力就會變小。所以這個種子的體性,它是一個可以變化的有為法,這是第一點。

第二、果俱有

這個果俱有就是說,這個種子的因消失了以後,這個果報就出現了,這個因滅果生,必須是同時成就。比如說我們現在的五蘊身心,是一個人的五蘊身心,是過去持五戒的業種子所資持的,這個時候因滅果生同時存在。就是說我們這個身心世界,是頓生頓滅、頓生頓滅,當裡面五戒十善的業力消失,它釋放出來的時候,這個五蘊的果報就出現了;出現了以後,它又反熏回去,這個果報消失了,又變成種子;那麼種子又變成果報。因為我們這個五蘊身心的生滅相貌太過頻繁,所以我們看不出它有生滅,其實我們的生命是:身心世界突然間出現了,突然間全部消失了,又突然間全部出現了。這個果俱有就是說因滅果生,它是同時存在的。這個剎那滅跟果俱有,都是在詮釋阿賴耶識這個轉──前後轉變的功能。

第三、恆隨轉

這個恆隨轉的意思,就是這個善惡的種子,是一類相續,不失不亡,乃至成佛為止。就是我們今天造了一個業力,比如說你剛剛拜了一部《八十八佛》,這個善種子當然可以成就安樂的果報。這個善惡的種子,只要它還沒有釋放出來、或者還沒有懺悔對治,這個種子會生生世世跟著你,不會失掉的。雖然它生滅,但是它又相續,它不會失掉的,不會因為你換一個人身就失掉,不會的。

第四、性決定

生起善惡功能的體性,是決定而不錯亂的。就是說這個種子:善的種子是決定招感安樂的果報,惡的種子也決定招感痛苦的果報,這個體性是不能改變的,沒有人有能力去改變這個種子的體性。比如說我們現在開始修行佛法,我們開始斷惡、修善、懺悔業障、積集資糧。理論上來說,這都是在栽培一種安樂的種子;但是我們現在可能痛苦依舊,這個表示說,這個叫做重報輕受。我們要相信啊!比如說你現在拜佛,拜到最後結果肚子痛。你不能說:因為拜佛而肚子痛。這樣講不對。就是你以前有這個罪業,這個拜佛是個善業,善業怎麼會招感肚子痛?

就是說,你內心當中有這一部分的罪業,這個時候因為拜佛的因素,把這個罪業逼出來。其實所有修行的道理,都是這樣子的!不可能因為你的修行而產生增加痛苦,不可能!這樣子,善惡的體性就錯亂了。不管你現在因為修行而增加多少痛苦,這都是由罪業所帶動的,你的善業一定是招感安樂果報,所以叫做性決定。這個恆隨轉跟性決定,都是在詮釋種子的相續功能,叫恆;前面的剎那滅跟果俱有是強調轉。

第五、待眾緣

這是講種子要變成果報的時候,必須要等待因緣的成熟。不管你現在佛號念得多好、數量念了多少,你也不能夠馬上往生。就是你過去的業力,所釋放出來這個人的果報,只要這個業力的能量還沒有釋放完畢,你往生的因緣就還沒有成熟。就是說,種子要變成果報,要等待因緣,就是待眾緣,不像自然外道所說的,它必須要等待因緣。

第六、引自果

引自果就是說,差別的種子會引生差別的果報,這簡別外道的一因多果論。外道說:宇宙間就是一個因,就是大梵天,大梵天創造很多很多差別的果報。佛法不同意一因多果,佛法是認為多因多果。比如說你過去歡喜佈施,所以你今生財富很多;但是你在佈施的時候,又造了殺業,所以你雖然財富很多,但是你就多病。就是說你今生的果報體,是很多很多因的累積,不只一個因。所以你的生命當中,有些你很滿意、有些你不滿意,因為你的因地也造了很多的善、也造了很多的惡,所以得果報的時候就錯綜複雜──有些地方你滿意、有些地方你不滿意,這是正常的,因為你的因地本來就不圓滿了,你怎麼能夠要求果報圓滿呢?所以叫做引自果,每一個因地都有它相應的果報。總而言之,我們今天造了一個種子,在阿賴耶識當中,它就是

剎那滅、果俱有、恆隨轉、

性決定、待眾緣、引自果。

諸位,我們看過戒律,佛在世的時候,比丘尼僧團有一個叫蓮華色比丘尼,她是一個阿羅漢比丘尼。這個比丘尼,其實她在家的時候是一個淫女,從事淫慾事業的。她能夠從一個淫女出家又證得阿羅漢,這是非常不可思議的。她是阿羅漢,她有神通,她自己也說:她剛開始跟三寶結下一個比較殊勝的因緣,是過去生當中,她是一個演戲的女演員,後來有一個因緣,她演一個比丘尼,打扮成比丘尼的相貌,她內心去揣測身為比丘尼內心的思想,這個時候,跟三寶結下一個深厚的因緣。當然有因緣的人,就能夠生生世世又遇到三寶,不斷的栽培善根。

到了迦葉佛的時候,看經論的描述,她的戒沒有持得很清淨,就是她的戒有過失,所以她沒有成就聖道。到了釋迦牟尼佛的時候,雖然她剛開始是把慾望的種子先表現出來,但是她遇到佛法,她的善根一出現以後,光明一出現,所有的黑暗都破壞了。就是說,雖然我們現在在三寶當中不斷的修行,感覺上我好像沒有什麼變化;但是諸位要知道,其實你所累積的持戒、修止觀的善根,在你生命的深處,那個內心的根源、那個阿賴耶識當中,你那個種子已經開始剎那滅、果俱有、恆隨轉、性決定、待眾緣、引自果,它在那個地方不斷的相續變化、變化相續。

不過這個地方,我們在修行的時候,蕅益大師講到種子的時候,他很強調一個觀念,他說:你一個修行人,你要深信一個道理──善能夠破惡,惡不能破善,這個你要相信。就是光明能夠破除黑暗,而不是黑暗能夠破除光明。就是說,有時候我們會想:我在無量的流轉當中,其實我累積惡法的時間比較多,在無量的流轉當中,我顛倒的時間很長,累積惡的功能比較強;但是我在三寶當中,可能修習幾生而已,善根比較薄弱,那怎麼能夠求生淨土?你這樣想是錯了!你修習善法的善根,是隨順於本性的,是真實的功德;你過去顛倒,那是違背本性,那是虛妄的境界──真實是能夠破除虛妄。

你看蓮華色比丘尼,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她過去熏習很多貪慾的種子,她在家的時候,還是一個淫女;但是佛法不怕你慾望重,也不怕你煩惱重,怕的是你沒有善根,因為善根能夠破除黑暗。所以這個地方是說:這個種子在內心當中,是不斷的相續變化,這當中我們只要栽培清淨的善根,就能夠對治這些邪惡的功能。

辛三、釋所熏四義

堅無記可熏,與能熏相應,

所熏非異此,是為熏習相。

前面是講到種子,一切法的生因;但是這個地方,這個種子是由阿賴耶識所保存的,所以我們了解一切法的生因,除了了解種子,也應該了解阿賴耶識,因為這個種子是由阿賴耶識來攝持。身為阿賴耶識,它就是一種所熏,就是在我們生命的相互作用當中,第六意識是能熏,第八識是所熏。為什麼第八識它永遠只是在接受訊息,而不能釋放訊息(不能造業)呢?這當中有四個理由:

第一個,它是堅住性:就是說你要成為一個所熏,它要能夠接受訊息,它的體性要穩定。天親菩薩說:這個風的體性不穩定,它吹來吹去,所以你把香味放在風裡面,一下子就喪失掉了;但是這個油的體性非常穩定,這個胡麻油,你滴上香以後,這個香會在麻油裡面保存很久。阿賴耶識亦復如是,阿賴耶識從無始到現在,你不管遇到三惡道痛苦的刺激、遇到諸天安樂果報的刺激,它永遠不起歡喜,也不起瞋心,它永遠保持一個穩定的無記狀態,所以它體性穩定。

第二個,它是無記的,它是非善、非惡的。就是說,它之所以能夠接受第六意識造業的熏習,因為它本身是非善、非惡的。所以在唯識學上說:佛的阿賴耶識是不受熏的,佛的阿賴耶識是無漏的善。你不能夠說:誒,釋迦牟尼佛今天比昨天還好。不能這樣講。因為他已經不能變化了,他那個無垢識是不能生滅的,不能有生滅相,他是相應不生不滅、我空法空的真如。凡夫的阿賴耶識是無記,所以我們說人之初,性本無記,從唯識的角度是認為:人的本性是非善、非惡的,但是它可以受熏。

第三是可熏性:它能夠可熏,它必須是一個生滅的有為法。比如說涅槃它就不受熏了,它是不生不滅,你怎麼受熏?它也不增加,也不減少。所以阿賴耶識它必須是有為法,不像外道所說:一切法的生因是自性、是梵、是無為法。

第四與能熏要相應和合:它跟能熏的第六意識,要能夠同時同處的作用,要跟能熏和合,才能構成熏習。這意思就是說:別人的第六意識,不能熏習你的第八識,你說:誒,我為什麼造惡?因為他也造惡!不能這樣講,他造惡跟你是沒關係的。他造惡,他熏習他的阿賴耶識,他的造惡是不能熏習你的。也就是說,這個熏習必須所熏要跟能熏和合。所熏非異此,所熏的阿賴耶識,必須要具足這四種條件,才能夠構成熏習的相貌,才能夠接受前六轉識的熏習,而產生變化。  這個餘指的是小乘的部派,小乘部派認為說:生命的根源,沒有所謂的阿賴耶識,就是第六意識而已,就是前六識的相互作用。這樣的思想是有錯誤的。我們看論文:

辛四、破餘邪執

六識無相應,三差別相違,

二念不俱有,類例餘成失。

這地方我們先破除異餘類的熏習,不同類的熏習。小乘的學者說:不必靠第八識,就能夠保存種子,這第六意識,它也可以熏習前五識;或者前五識,也可以熏習第六意識,這個能量、業力,就可以保存下去。但是事實上是錯的!因為前六識沒有具足所熏的條件。為什麼呢?因為三差別相違。前六識在活動的時候,有三種的因緣,產生太多的差別。哪三種?第一個,它所依的根,這個根是一個重要因素。比如說:你這個眼根敗壞了,眼識就不能活動了。第二個,所緣的境界,也是變化太大,這個環境也不斷的變化。第三個,作意,你心中也經常不斷的作意,如理作意、或不如理作意。因為你所依的根、所緣的境跟心中的作意,不斷的變化,所以這六種識,都沒有構成所熏的條件。所熏習的法,必須體性要穩定,才能夠接受熏習,所以前六識的異類熏習,是不能成立的!

有的部派說:那我不強調異類,我講同類熏習,第六意識熏習第六意識。說:誒,你不安立第八識,那你怎麼解釋你今生的業力能夠相續到來生呢?小乘部派說:這個很簡單,第六意識它造了一個善業,我剛剛去拜佛、持戒,這個第六意識要消失之前,它趕快交給下一念的第六意識;就像接力賽,第一個人跑完以後,把棒子交給第二個人,第二個人交給第三個人;第一念交給第二念,第二念再把它善惡的訊息,交給第三念,這個業力就保存下來了,幹嘛要第八識呢?

唯識的學者就破斥說:二念不具有。構成相互的熏習,能熏、所熏要和合相應,要同時存在,就是說這兩個要同時的存在,相互的作用,才能構成熏習。你前一念要滅了以後,下一念才能生起,這個是等無間緣的道理;那你前一念已經滅了,後一念才能生起,你如何把前一念的能量,傳遞給下一念呢?這兩個是不同時存在的!所以說同類熏習的道理,是不能構成熏習,是構成過失的。第六意識如此,前五識亦復如此。類例,同類熏習的這個例子,其餘的都是有過失的,這其餘的包括前五識都是,因為你前一念跟後一念不能同時存在。所以說,我們一定要相信:我們粗顯的分別心,在起善、起惡的時候,我們內心的深處,有一個微細的心識,它在那個地方記錄我們善惡的功能,它本身不造善、不造惡;但是,它就是白天、晚上負責受熏,接受你的訊息。

這是講到種子有兩種因:一個是生因(生起的生),它能夠使令一切萬法生長廣大;第二個是引因(引生的引),它能夠使令一切法保持不失。就是種子有生長廣大跟保持不失兩種的功能。看論文:

辛五、顯為二因

此外內種子,能生引應知,

枯喪由能引,任運後滅故。

外種這個植物的種子,跟內種阿賴耶識的種子,它都有生因跟引因,它有生長萬物,跟保持不失的功能。怎麼知道呢?枯喪由能引,這植物有時候枯萎了,或者一個有情眾生他的生命死亡了,但是這個植物的屍體跟人的屍體,不會馬上消失掉,因為它的種子,有這種保存的功能。它會怎麼樣呢?任運後滅故,它會慢慢慢慢的消失掉。所以這個種子,它不斷的會變現生命,即使你生命死亡了,它還會保存一段的時間,它還會攝持這個生命,使令它慢慢的消失掉。就是這個種子不但是有生,也有這個引的功能。

庚二、辨內種異於外種(分三:辛一定不定熏別;辛二失得過違別;辛三非真依真別)

辛一、定不定熏別

這一段是辨內種異於外種。前面是說內種、外種都有生因跟引因,但事實上這兩個種子是有差別的。這當中有三段:一、定不定熏別;二、失得過違別;三、非真依真別。先看定不定熏別:

為顯內種非如外種,復說二頌:

外或無熏習,非內種應知,

聞等熏習無,果生非道理。

這個外種,這個植物在成熟的過程當中,它不一定要經過熏習,外或,或就是可能有,也可能沒有。比如我們前面說過:胡麻跟香花放在一起,所以你榨這個胡麻的時候,就有香味,胡麻能夠受熏;但是蓮花生在污泥當中,它不受熏,蓮花的種子丟在臭穢的污泥,它長出的花還是香的,它不受外在環境的熏習。所以身為外種,它在轉成果報的時候,可能會受熏,也可能不受熏,所以外或無熏習。那這一點就與內種不同。非內種應知,我們的種子要轉成果報,一定要經過熏習。

比如說你今天念佛,這個念佛的業種子,要轉成淨土的功德莊嚴,一定要有信願的熏習,要有深信切願、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希望,不斷的熏習這個種子,才能得果報。那外種就不一定了,這一點是不同的。這以下講出一個實際的例子:聞等熏習無,果生非道理。比如從佛法的角度來說,你都沒有對佛法聽聞;等,等包括思跟修,你在佛法當中,都沒有聞思,結果你就自然產生了智慧,有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這是沒有道理的。

有些人說:誒!禪宗說掃地也可以開悟,拜佛也可以開悟。其實應該是這樣講:一切法是引自果,每一個法的生起,有每一個法的因地。我們憶佛、拜佛,是跟諸佛菩薩產生感應道交;你要產生智慧,必須在佛法當中聞、思、修。也就是說,有些人拜佛開智慧了,這是有可能的。這是怎麼回事?就是他前生有熏習過佛法的種子,他有這一部分智慧的種子;但是拜佛只是一個增上緣,把它滋潤,讓它生起現行,所以拜佛是引生智慧的增上緣。

我們經常說:持戒能夠產生定,定能夠產生慧。其實這個道理也是一樣。持戒的人怎麼產生禪定?你看持戒持得好的人,心散亂的多的是。持戒是成就禪定的增上緣,因為你戒持得清淨,你內心安穩,你不會恐懼,內心坦蕩,無所畏懼。你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內心坦蕩,你修禪定容易成就,所以持戒是成就禪定的增上緣。禪定能夠引生智慧,外道有四禪八定多的是,但是每一個人都邪知邪見。就是禪定,你內心寂靜,你對法義的吸收也有幫助。所以這個戒、定、慧的引生,都是增上緣,包括十二緣起都是增上緣。無明滋潤的這個業種子變成行,行而變成識,這個無明跟行也是個增上緣,每一個人都有他各類的種子。所以說,這個內種的成就跟外種的不同,是它要經過熏習。

辛二、失得過違別

作不作失得,過故成相違。

假設這個種子不經過熏習,有什麼過失?一個人有作,作產生了失,他有作,結果沒有收穫;不作,反而有得,他沒有佛法的栽培,結果有智慧,這樣子是違背了因果相續的道理,就錯亂因果。所以內種,它一定要經過熏習。

辛三、非真依真別

外種不是一切法的依止處,只有內種才是真實的依止處,所以叫非真依跟真依的差別。看論文:

外種內為緣,由依彼熏習。

其實植物的種子,是以內在的阿賴耶識種子為因緣才引生的,就是沒有內種,就沒有外種。由依彼熏習而生的,由第六意識熏習阿賴耶識,產生這個種子,才變現出這個植物的種子的。所以一切法的生因,有內種跟外種,其實內種才是真正的因緣。所以在《阿含經》上說:這個世界啊,成住壞空。成住壞了以後,到了空,又變成成,這世界又形成。那怎麼會有植物呢?怎麼會有水果呢?它有種子。它怎麼會有種子呢?它第一顆的種子是哪裡來的?它怎麼會有第一顆種子呢?就是由業力變現的──這內種。這一類眾生有因緣吃到蘋果,它這個蘋果的種子就出現了(呵──),就是這樣子。所以一切法的生因是內種,外種是內種變現的。

好,我們今天就講到這個地方。

智者大師經常說:我們在觀察生命,要觀察生命的即空、即假、即中。空性的觀察,唯識學是以生滅變化,從阿賴耶識的恆轉如瀑流,就在那邊轉,觀察我們生命的相貌,是剎那剎那生滅的虛妄相,它是不真實的,它的本性是空寂的。你從這個生滅變異當中,觀察到空性,這一點是等同於中觀的學者。但是唯識學的殊勝,它那個假觀不可思議,講到這個緣起──分別自性緣起、分別愛非愛緣起,這一點是中觀學者比不上的。就是你要說是從假入空,這一點中觀學者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跟我們講生滅無常而趨向空,這空一空無二空;但是講到緣起法,那這個甚深甚深啊,那唯識學是講得殊勝。兩種緣起:第一個你的善業力,第二個你正念的觀照力,這兩個都很重要。

古人說:修福不修慧,大象掛瓔珞。

你只是持戒、修福,內心顛顛倒倒的,結果你的果報就是大象掛瓔珞;修慧不修福也不好,羅漢托空缽,你沒有資糧力,也不夠莊嚴。所以從大乘的兩種緣起,我們應該修習善業力,也要有內心的觀照力,來引導這個善業,使令這個善業成就解脫,會比較好。

還有幾分鐘,我回答幾個問題。

【學員提問】:到西方極樂世界,是否可以一直修到成佛為止?若是,是否不須度眾生,亦可成佛?

【師父答疑】:在極樂世界,你不可以成佛(呵──),一個世界只有一尊佛,阿彌陀佛在那個地方成佛,你要跟他爭啊!所以律上說:你說你是阿羅漢,大妄語。你說你是佛,不構成大妄語。為什麼?因為沒有人相信(呵──),因為一個世界只有一尊佛。就是說這個極樂世界,你可以修到等覺菩薩,可以的,一生補處;你要成佛,你要自己去創造一個國土。所以在極樂世界是不能成佛,因為那裡是阿彌陀佛的淨土,不是你的淨土,我們是去那邊做他的學生。你到了法身菩薩以後,你要回入娑婆,創造你自己的國土。

【學員提問】:未成佛而發願度眾生,跟為了度眾生而發願成佛,差異何在?

【師父答疑】:有些人是發願先成佛再度眾生,有些人是先度眾生而後成佛,這個差異何在?這個跟你的根性有關係。所以我們受菩薩戒,知道菩薩種性有兩種。

在《瑜伽師地論》上說:菩薩有兩種:

一者、智增上;二者、悲增上。

如果你是智增上的菩薩,你在修習菩提心的時候,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你會偏重上求佛道。就是你一生當中,你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自己用功,念佛、念法、念僧,憶念眾生的少,你這個人智增上,你要先成就,再度眾生,你成佛的規劃是這樣子。假設你的修行當中,大部分都是憶念眾生的苦,跟眾生在一起的多,自己在佛堂做功課的少,那你是悲增上菩薩,就是這樣子。所以這個悲增上的菩薩,在成佛之道,會先成就福報力;但是他戒定慧的善根薄弱,所以他容易退轉。智增上的菩薩會先成就聖道,成就善根,然後再成就福報。他先成就聖道,可能福報比較差;但是他從聖道裡面,再積集福德。所以這個成佛之道,是每一個人的抉擇不同,就是你願意怎麼做,它就會有怎麼結果。

一般來說,《大智度論》龍樹菩薩說:智增上的菩薩,比較會願意求生淨土;悲增上的菩薩,他的心情會願意生生世世陪著眾生流轉。這個沒有所謂的對錯,就是你的抉擇,你知道你要做什麼,你相信這是你的抉擇,那你就心甘情願的走下去,這是你的選擇嘛!所以為什麼會有這個差異?就是每一個人的種性不同,有悲增上、有智增上的不同。

【學員提問】:解悟跟證悟的差別何在?證悟是否一定要在人群中實踐?或者單靠修止觀念佛進入三昧,就可以證悟?

【師父答疑】:解悟是理解,就是你明白這個道理;但是你內心的調伏力沒有生起來,只有明白道理,就是只有聞慧。證悟就是你從明白道理當中,又修止觀,產生思慧、修慧,對煩惱有一點調伏力量。這個地方是說:你的證悟,是不是要在人群中歷練?不一定。

不過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講到一個觀念:這個證悟的過程,有些人是在佛堂中成就,他從佛堂當中一天一天的思惟,他內心有變化。一切法因緣生嘛,他不斷如理的去觀察生命的真相,一直觀一直觀,觀久了以後,啪──,他內心跟真理相應了,他內心的疑惑全部打開了。雖然他離成佛還有一段距離,但是他後面的路,他內心非常的篤定,其心安如海,不動如須彌,這是從靜中修得到的證悟。另外一個,他是從執事上歷練。當然這個人一定要有佛法的正見,在不斷的歷練當中,不斷的觀察檢討自己。錯了,在佛前懺悔。慢慢慢慢的,有一天他在人事當中,也是,啪──,開悟了。

這兩個有什麼差別?蕅益大師說:在事相歷練的人,他開悟的力量大,調伏的力量大,因為有福報力的加持;那個在佛堂中證悟的人,那個力量薄弱。但是事相歷練的比較難,不過這也要看一個人的根性。說實在的,這個人的確有根性的差別。有些人他愈忙他愈好修行(哈──);有些人一忙了以後,他就莫名其妙,糊塗了,他只能夠在靜中修。就是說,我們不是今生才有生命,我們是繼承以前很多生的生命。比如說這棵樹已經長成這個樣子了,你要硬拗,也不可能。拗的不好,斷掉怎麼辦呢?所以你的個性是靜中修的,你剛開始就先隨順你的個性;有些人是愈忙碌,他頭腦愈清楚,他一沒事幹的時候,全身生病了(哈──),那這個人他前生是從動中歷練的,他愈忙,他對生命的觀察、對自我的反省愈強。

這就是你要知道你的根機,有這各式各樣的法門,哪一個法門對你是妙法,你要知道。但是理論上來說,你從動中歷練的證悟,它的力量的確是比較大,這是事實。在靜中修的力量會比較薄弱,所以你在靜中修一段時間,有因緣還是要出來歷練,這兩個力量有大小的不同。

【學員提問】:證得無生法忍以後,回入娑婆度有情,成佛的時間還是會被耽擱而延後?

【師父答疑】:但是你不度眾生,你沒辦法成佛呢。這不是被耽擱不耽擱的問題。你今天在極樂世界,到了等覺菩薩的時候,你最後一生成佛,一定要回到人世間,有你的眷屬在人世間,建立佛、法、僧三寶,才成佛的。所以在《華嚴經》上說: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花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才能成就諸佛菩薩的花果,所以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就無上菩提。所以你離開了眾生,最後的成佛也不可能,你頂多是成就阿羅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