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一九三頁,我們看第一個偈頌:

庚一、由識相相唯

復有多頌,成立如是無分別智:

鬼傍生人天,各隨其所應,

等事心異故,許義非真實。

這一段是說明唯識無義的道理。首先講到六道裡面有四種眾生:第一個是餓鬼道;第二個是畜生道,這個地方的畜生包括水中的魚跟蝦;第三個是人類;第四個是天人。這四種眾生,各隨其所應,隨順他內心的因緣,就現出各自的果報。也就是說,[等事心異故],在相同的一件事情上,因為內心業力的不同,就看到差別的影相。

比如說我們講一水四見:這個水,我們人道看到是一個濕潤的水,天人看到是莊嚴的琉璃地,餓鬼道看到是猛火,畜生道看到是房子跟道路,所以[等事心異故]。如果說一切法是有真實相的,那應該每一個人看到的相貌都一樣;但是事實上,因為諸法沒有真實相,所以每一個人就隨順他的業力,就出現不同的相貌。

所以從這個地方,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許義非真實,我們可以證明這一切法的義相是不真實的。我們講清淨本然,《楞嚴經》說:佛陀講完這個清淨的本性以後,有一個弟子就問佛陀說:既然我們的本性是清淨的,為什麼會有山河大地呢?佛陀說:因為[循業發現]。就是你心動了,誰叫我們要動念頭!就是說清淨本然是約著攝用歸體來說;但是我們平常的心不是安住在真如,真如不守自性,我們喜歡動念頭。這一動,它就有很多的方向,你往好的地方動念頭、你往不好的地方動念頭,就會影響到你未來的命運。

你看目揵連尊者,他是一個大阿羅漢,他入禪定以後,觀察他母親在餓鬼道,他感到非常的痛心,就趕快拿著缽到有信心的居士家托缽,得到美好的飲食以後,就趕快用神通力拿到母親的跟前。阿羅漢他明明托到的是豐盛的飲食,但是他母親因為過去有慳貪的業力,看到飲食都是猛火,吃到肚子裡面是火在燃燒,痛苦不堪。所以目揵連知道這個神通解決不了問題,向佛陀祈請,佛陀說:你要先消她的業障。你不從根本上消業障,你只是改變她的果報,怎麼可能呢!所以講等事心異故,許義非真實這個道理。

我自己的修行經驗,我感覺:當我們平常生活當中,如果你覺得這段時間人事的障礙很多,你這個時候不要去改變別人,你去修懺,你修懺修了頂多三七二十一天、再多三個月,就會有改變。就是說,我們講循業發現,這個道理你要永遠相信。就是說外境是你內心的業力變現出來,外境是內心變現出來的,你有這個心,就會有這個果報。

所以你看《了凡四訓》說:真正明白道理的人,他跟你講幾句話,他就知道你以後是怎麼樣。為什麼呢?你嘴巴的話,是你內心安立的。你為什麼會講這個話?因為你有這種心情。你有這樣的心情、有這樣的心念,就看出你這個人的格局是怎麼樣,你不用去算命,從你講話的口氣,就知道你以後是什麼樣的命運──相由心生。你看同樣是水,餓鬼道如果不改變他的心念,他看到的水就是火。重點不是你把這個火拿掉,重點是你心念的改變。

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唯識無義,其實整個生命是因為你動念頭才有的。當然我們不能夠說不動念頭,重點是你要往哪個方向去動念頭?你希望創造來生一個什麼樣的生命?你就盡量往那個方向動念頭,那個果報就會出現。那你經常往不好的方向去動念頭,那以後的果報肯定你不會滿意,你來生的果報你一定不滿意。所以這個地方是說一切法的相貌,是我們的心念所創造的,它本身是沒有真實相,所以修無分別智是合乎道理的。

庚二、由緣無可得

於過去事等,夢像二影中,

雖所緣非實,而境相成就。

有人就提出一個問難說:既然一切法是沒有真實相,怎麼能夠當所緣境呢?說我們的分別心要有真實境界的刺激,才會有分別心;那一切法的境界是不真實的,一個虛妄的境界怎麼能夠刺激我們的分別心呢?提出這個問題。這個地方回答說:沒有真實性的所緣境,也可以生起分別心。我們提出一個印證:說於過去事等,說你過去的事情,你三年前曾經拜一部《楞嚴經》,一字一拜,慢慢的拜,很虔誠的拜下去、起來,那這樣的事情過去了,覓之不可得了,但是你一回想起來的時候,那個影像還是可以現前。影像為什麼會現前?這個事情不存在了,還是可以用心的名言把它捏造出來。

[等],就是未來的事情,說你來生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的果報沒有出現,但是你也可以:哦,極樂世界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寶樹、樓閣、鳥語花香,你也可以在心中,把極樂世界的影像現出來。

所以說[夢像二影中]:像做夢也不真實,但是你在夢中也是真實的有這樣的感受;還有這個像,這個定中的影像也不真實。所以說從過去世、未來世、夢中、定中的影像,我們知道:雖然所緣的境像是不真實存在,但是內心所緣的相貌還是可以成就的,這個就是我們心中的想像力不可思議,心中的名言不可思議。

庚三、由無倒成失

這個地方是用反證,就是說如果沒有無分別智,凡夫的智慧就是不顛倒、就是真實的智慧了,那就不須要修無分別智,那眾生的妄想都是真實的。那這樣子跟事實,就有相違的過失。

若義義性成,無無分別智,

此若無佛果,證得不應理。

假設無分別智是佛陀捏造出來的,本來一切法就是真實的,那他看到了真實的相貌,那這樣講,[若義義性成],那凡夫所分別的每一個義相,每打一個妄想都有一個義相,這樣子的[性]都是存在的;換句話說,就沒有無分別智的存在,無分別智是顛倒的相貌,是沒有必要的。這樣子就有過失了,[此若無,佛果證得不應理]。假設沒有無分別智,這些十地菩薩的斷惑證真、成就種種的功德莊嚴,就不合乎道理。

因為所有果地的功德,都必須要把心帶回家,才能夠成就解脫;從解脫當中,再帶動六波羅蜜,成就萬德莊嚴。如果大家沒有經過解脫這個關卡,直接修六波羅蜜,所有的波羅蜜通通是有漏,那沒有一個人可以成佛。諸位要知道,雖然佛的功德是有相的因緣,但是這個有相的因緣要先通過一關,通過一個無相的真如,這個關卡沒有通過去,你直接趨向有相,所有的相貌都是雜染,這個地方是有問題。

所以無分別智,是把有漏的福報轉成無漏功德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捩點。所以如果沒有無分別智,佛的功德莊嚴就不能證得,那每一個人都在三界流轉,這樣子就有跟事實相違背的過失,事實上有很多的佛菩薩存在。所以無分別智是真實存在的,凡夫的義性是不成立的。這個是反證,用相反的方式來證明。

庚四、由隨轉有別(分三:辛一隨自在者智轉;辛二隨觀察者 智轉;辛三隨無分別智轉)

辛一、隨自在者智轉

凡夫心念不同的轉動,這個相貌就有很多很多的差別,這個地方有三段。我們先看第一段隨自在者智轉:

得自在菩薩,由勝解力故,

如欲地等成,得定者亦爾。

說一個大地菩薩,這個地方古德說,自在菩薩應該是要八地以上,八地以上的菩薩得相自在、得土自在,他能夠對一切的色法得大自在。所以他在禪定的心中,因為他對唯識無義的道理,有一種堅固的理解,他知道我空、法空的真理,然後再用禪定的加持,就能夠如欲,欲就是希望,他希望地、水、火、風成就,就能夠成就──他說這個大地是個黃金,它就變成黃金;大地變成火,就變成火。

[得定者亦爾],得到禪定的凡夫乃至阿羅漢,也能夠有這樣子的少分功德。就這個地方講境隨心轉,他的心念能夠轉變外境,表示外境的相貌是不真實的。所以你去看這個大地,這個大地也是不真實的,是你心念一動,產生這樣的業力,才顯現出來。

辛二、隨觀察者智轉

前面是講[境隨心轉],這個地方講[境隨心生]。

成就簡擇者,有智得定者,

思惟一切法,如義皆顯現。

比如說一個人成就簡擇,內心有觀照力的人;有智得定者,或者這個智慧又有禪定的加持、或者沒有禪定的加持,他能夠在寂靜的心中,思惟一切法的義相,這個義相就能夠隨順他的心意,就能夠顯現出來。你說思惟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極樂世界有依報的莊嚴──種種的寶樹、樓閣、宮殿等等;有正報莊嚴──有佛、阿羅漢、菩薩的圍繞。這樣子是怎麼來的呢?就是境隨心生,你能夠由心中的名言,顯出種種的影像,這樣子也說明一切法是沒有真實相。這二段話都是在修因緣觀,這因緣相貌的觀察。我們講因緣觀,因緣觀是增上的功德,增上就是突破的意思,你要從你現在的點要往前邁進,這個時候因緣觀是很重要的。

現代有很多很多的心理學家,都證明人類的內心當中,最大的潛能就是你的想像力。一個人如果能夠善用想像力,你的生命會有很大很大的突破。比如說阿彌陀佛這個聖號,你念阿彌陀佛的時候完全沒有想像力,那這個佛號是不能帶你到淨土去的,你沒有信願嘛!你看一貫道的人,他為了讓內心安定,他也念佛,他沒有想像力,他不知道這個佛號的道理,這個佛號念起來,對他只是安定內心。你說我念這句佛號,我認為我這句佛號,能夠讓我來生做大國王,你念佛的時候,把這個佛號想像成大國王,來生就變成大國王,就是把那個摩尼寶珠變成糖果吃掉。

如果說你念這句佛號,你想像這句佛號就是整個彌陀功德的化身,他就是整個功德的代表,你跟佛號接觸的時候,就是即眾生心,投大覺海,彌陀的功德就是你的功德,自他不二。你生起這樣的想像,這個佛號就滿你的願。那你說這個佛號的功德是什麼?你說呢?你說它是什麼功德,它就是什麼功德!所以一切法的相貌,是沒有真實相的;沒有真實相,就是大家有很多想像的空間,就是這樣子。

我想我們一個修行人,你要善於利用你的想像力,對你會有增上。比如說,有人一天到晚挑你的毛病,他就批評你、障礙你,你想像他是你的怨家,那這個怨家果然就是怨家,而且愈來愈嚴重;你想像他是你的善知識,我因為他會不斷的進步,誒,他果然是你的善知識。所以佛菩薩告訴我們把怨家當善知識想,這都是想像力。所以,我們不要老是活在眼前的點,我是覺得一個修行人,要有一些豐富的想像力,當然這個想像不能夠隨順你過去的習氣,要從經論上的學習產生的想像力,這樣子你會增上。一個人的心中,完全不做想像力,好的也不想、壞的也不想,就是這樣一天過一天,那你很難突破自己的生命,你的生命就是這樣子。你想像有極樂世界的存在,想像這句佛號就是彌陀的功德,這個都非常重要,想像每一個人都是菩薩,只有你是凡夫。所以,一個人善用自己的想像力,對你的生命是有很大的突破。

辛三、隨無分別智轉

無分別智行,諸義皆不現。

前面是從想像力當中,把生命作很多的變化;這個地方是說,不管你怎麼想,當無分別智現前,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的時候,諸義皆不現,這一切的相貌都消失掉了。所以我們可以證明:

己二、結成無識

當知無有義,由此亦無識。

所以沒有所分別的義相,也沒有能分別這個名言的分別心,這些都是由我們的心一動才有的,心念的造作才有,你換一個造作,它就會變化,所以生命是可以改造的。這個地方,它的結論是說,無分別智是成立的。就是無分別智是諸法的真理,妄想是錯誤的,只有無分別智是真理,是這個道理。

戊四、會釋契經(分四:己一標意;己二引經;己三問釋;己四顯答)

己一、標意

前面的無分別智,是從唯識的角度,來開展我空、法空的智慧。這個地方,無著菩薩是會通其他的大乘經典,把大乘經典所說的無分別智,跟本論的無分別智,作一個會通。我們先看標意:

般若波羅蜜多,與無分別智無有差別。

先標出大意。我們研究《大般若經》,講到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妙智慧到彼岸,佛陀在《般若經》講到妙智慧,跟本論的無分別智,無著菩薩說是無有差別的,這兩個就是沒有差別。好,我們看引證:

己二、引經

如說菩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非處相應,能於所餘波羅蜜多修習圓滿。

比如說《般若經》講到說:菩薩的心要安住在般若波羅蜜多,菩薩經常要把心帶回家,遠離五種非處的相貌,這樣子才能夠使令你的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種種的功德圓滿,才能夠變成清淨廣大。接下來提出一個問題:

己三、問釋

云何名為非處相應,修習圓滿?

這個地方講安住般若波羅蜜多產生非處相應。那什麼叫做非處相應呢?這個地方回答:

己四、顯答(分二:庚一標;庚二列)

庚一、標

謂由遠離五種處故。

我們修習般若波羅蜜多,可以使令我們遠離五種過失的處所。我們看哪五種過失是透過無分別智,可以次第遠離的:

庚二、列

一、遠離外道我執處故;

二、遠離未見真如菩薩分別處故;

三、遠離生死涅槃二邊處故;

四、遠離唯斷煩惱障生喜足處故;

五、遠離不顧有情利益安樂,住無餘依涅槃界處故。

這個地方是說明無分別智的一個修學次第,由淺而深的修學次第。無分別智第一個破的是我執相,是遠離凡夫、外道的我執相貌。這個我,佛法講我的意思,就是常一主宰,它是恆常住、不變異,而且有主宰作用。這個執呢?是說這個我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會有這個我的想法呢?是因為對五蘊相的執取,而產生一個自我。《楞嚴經》說:這個凡夫的我執,是有兩種的因緣生起:

《楞嚴經》凡夫的我執:

第一、迷真起妄,第二、執妄為真。

就是說我們的本來面目是清淨本然,後來一念的妄動,迷真,迷失了清淨的本性,就生起妄念就造業,就變現了你現在的果報──你現在是一個男人的五蘊,或女人的五蘊,這是迷真起妄。然後你就這個眼前的小波浪,執著有一個真實的自我,是這樣子來的。你先動念頭創造業力,變現一個生命體出來,然後你再認為這個生命體有一個自我。我們修無分別智,經常觀察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就能夠把你這一念心,經常在個體生命這樣的執取,把它帶回到你大海的清淨本性去,這個我執就會慢慢消滅掉。

第二個,遠離未見真如菩薩分別處故。前面第一個是我執,這個是法執。一個未見真如的菩薩,指的是勝解行地的菩薩,他在觀察空性的時候是帶相觀空,夾帶佛法的名相來觀察真如理,這個時候我們也要把這個相慢慢舍離掉,這個是法執。

第三個,遠離生死涅槃二邊處故。菩薩不但是遠離心中的法相,還要遠離外在的相,外境的相,包括生死的相跟涅槃的相,也要遠離,安住在中道的實相。

第四個,遠離唯斷煩惱障生喜足處故。我們有我空觀斷除了煩惱,這樣子不能夠生起滿足,應該要從空出假,廣學一切的善法,來對治所知障。

第五個,遠離不顧有情利益安樂,住無餘依涅槃界處故。這個地方是說,你修無分別智要圓滿,第五個是很重要,你不能夠只是有出離心,完全不顧有情的利益安樂,而安住在自己受用的涅槃,你要依大悲心。

我們剛開始在修無分別智時候,第一個要遠離的就是我執的相貌,就是你不要老是在這樣的個體生命打轉,它只是你大海遇到石頭創造出的一個暫時的波浪而已;再過幾年,你這個波浪就消失掉,換成另外一個波浪,就是遠離我執、五蘊相貌的執取。有人會說:我行菩薩道,是靠這個五蘊裡面的我,來斷惡、修善、度眾生;我來生也是依止這個我,來受用安樂的果報。你說沒有我,那誰去斷惡、修善、度眾生呢?這個地方是說:你應該依止一念的心識去斷惡、修善、度眾生,依止菩提心。這個菩提心是生滅的,但是你後後比前前超勝。

所以我們的個體生命,菩薩的個體生命不依止自我,是依止菩提心,依止願力。就是說,你的生命之所以存在,它唯一的價值就是你心中的願望,就是菩提願望。這個菩提心是你整個生命的價值、整個生命的主導者;我們以前都是以自私的心情來主導自己的生命,保護自我、愛著自我,然後跟人家對立,然後就起煩惱造業,這種個體生命是不對的。你應該從今以後觀想:你的個體生命就是一個菩提心,一個剎那剎那生滅的菩提心,以你的願望,來當作你整個生命的核心價值,這樣子把這個自我意識慢慢的遠離掉。好,我們看第五段的簡別聲聞:

戊五、釋簡聲聞(分二:己一問二差別;己二答由五相)

己一、問二差別

聲聞等智,與菩薩智有何差別?

聲聞人修習我空的智慧,跟菩薩的無分別智,有什麼差別呢?

己二、答由五相(分二:庚一長行;庚二頌)

庚一、長行(分二:辛一標數;辛二列釋)

辛一、標數

這個地方回答有五相差別,這個地方講到長行跟偈頌。先看長行:

由五種相,應知差別。

辛二、列釋(分五:壬一由無分別差別;壬二由非少分差別;壬三由無住差別;壬四由畢竟差別;壬五由無上差別)

壬一、由無分別差別

一、由無分別差別,謂於蘊等法無分別故。

這五個差別,前面三個是因地的差別,後面兩個是果地的差別。先看因地。謂於蘊等法無分別故:聲聞人的我空觀,他對於五蘊的和合體,是沒有分別的,他知道五蘊的合和體沒有自我;但是五蘊的當體,他是有所執取的,這叫法執。當然五蘊的當體,有雜染的五蘊、有清淨的五蘊。這個凡夫的五蘊,阿羅漢是沒有興趣,他是非常厭離的;阿羅漢所執取的法執,他對清淨的五蘊是有執取的。當然你有所執取,你心中的力量就受到限制,若有所住,即是非住,所以在量上是有差別。

菩薩能夠看到五蘊的合和體沒有自我,五蘊的當體也畢竟空,包括凡夫的五蘊、包括四聖法界的清淨五蘊,都是大海里面的一個波浪,只是這個波浪,是乾淨的波浪、是雜染的波浪,都是波浪。所以菩薩能夠觀一切法如夢如幻,才能夠生起這麼大的妙用。這個地方講他所證得空性的量是不同,一個是證得我空,一個是證得我空跟法空。

壬二、由非少分差別

二、由非少分差別,謂於通達真如,入一切種所知境界,普為度脫一切有情,非少分故。

這個地方很重要,這個地方講本質有差別。菩薩通達真如以後,通達我空、法空的真如以後,他有一種不空的妙用。怎麼說呢?入一切種所知境界,他能夠到整個十法界的因緣當中,修習種種的善法。這個所知境,就是他能夠修習種種的善法,使令自己上求佛道,自求增上。一方面他能夠來到凡夫的世界,普為度脫一切有情,廣設方便度脫眾生,這個不是聲聞人這種少分的修善、少分的度眾生,所能夠比的。這個地方,古人說:聲聞人為什麼說少分呢?聲聞人在還沒有入涅槃之前,他也會去修善、也會去隨緣度化眾生;但是他死亡以後入了涅槃,他就不再修善、不再度化眾生。

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我們詳細的說,小乘的空觀跟大乘的無分別智,它所依的心是不同的。小乘的空觀是依生滅心來修,他依第六識修空觀,他觀察第六意識是無常,所以是苦,苦所以是無我,既然是無我是空,所以就把第六識的生滅心,給消滅掉了,滅色取空。所以小乘的空觀,剛開始是依止生滅心修空觀,所以他成就空觀以後,在空性的智慧當中,是沒有明瞭性的,因為明瞭性被他消失掉,他那個生滅心,經不起無常、無我的抉擇,這個生滅心就破壞掉了。所以小乘的空觀,只有破壞沒有建設。

大乘的空觀,剛開始的時候,是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他是稱性起修,他是依不生滅心來修空觀。他的立足點,站在不生滅的本性當中,對治生滅心,把生滅心消失了,然後整個清淨的本性現前,他有所破壞、有所建設,所以大乘講斷惑又證真,它把妄的破壞掉,把真實性現出來。

小乘把妄破壞掉,真實性沒顯,這個是斷滅。簡單的說,小乘的空性裡面,是沒有明瞭性、沒有生命體的;大乘的空觀是有生命體、有心性,他這個心性隨時能夠從空出假的。小乘的空裡面,就是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沒有,對菩薩來說不是好事情。所以這個地方是說:大乘在通達真如以後,能夠廣修善法、廣度眾生,是因為他剛開始所修的是依不生滅心為本修因。

壬三、由無住差別

三、由無住差別,謂無住涅槃為所住故。

這個是菩薩的願望不同。小乘依出離心修空觀,所以它到最後成就出離的功德;而菩薩是依無住的願望,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中道智慧修空觀,所以他成就了無住的涅槃,就是他開始的願望也有所不同。前面三個都是講到因地不同,這個地方第四個、第五個講果地不同:

壬四、由畢竟差別

四、由畢竟差別,謂無餘依涅槃界中無斷盡故。

小乘依生滅心來修,所以他的生命到最後是斷絕;菩薩依不生滅心,稱性而修無分別智,把虛妄相破壞了、真實性顯出來,所以他的生命是不斷絕,叫做破妄顯真。小乘的學者只破妄,很可惜他沒顯真。

壬五、由無上差別

五、由無上差別,謂於此上,無有餘乘勝過此故。

菩薩乘之上,沒有其他的佛法超過菩薩乘。這個是讚歎無分別智,是所有佛陀所宣說的智慧當中,是最圓滿的智慧。這以下,我們講一個偈頌,作一個總結:

庚二、頌

此中有頌:

諸大悲為體,由五相勝智,

世出世滿中,說此最高遠。

所以一切的大菩薩,他在修無分別智的時候,是以菩提心為自體的,不像小乘是以出離心為自體。由菩提心為自體,成就五種的殊勝,前面說的五種殊勝,能夠成就世間的安樂果報、也成就出世間的解脫,這樣子是最殊勝的智慧。我們可以作一個總結,就是說,空觀的目的就是要消滅業報身,成就法身。這個業報身是老、病、死的,非常痛苦,法身是安樂。但是法身有兩種:一種叫素法身,一種叫妙法身。

古德常講一句話說:福德是安樂之本,智慧是解脫之門。所以菩薩所追求的功德有兩種:一個是安樂,一個是解脫。所以聲聞人的法身,叫做解脫身,他沒有安樂,他只有解脫,自受用;菩薩的法身,叫做安樂解脫身:這個地方就看出結果的不同。好,我們看最後一段的釋妨難:

戊六、釋妨難(分二:己一自在無施難;己二釋由五因緣)

己一、自在無施難

這當中有兩段:第一個自在無施難,我們看問難的相貌:

若諸菩薩成就如是增上尸羅、增上質多、增上般若,功德圓滿,於諸財位得大自在。何故現見有諸有情,匱乏財位?

菩薩成就增上尸羅,菩薩有增上戒;菩薩有增上質多,有增上心學;有增上般若的增上慧學:所以菩薩是功德圓滿,菩薩那一念清淨的法身,得大安樂、大解脫。所以菩薩對於財富地位,應該是能夠隨心自在的,他不但能夠自受用,他隨時能夠跟眾生分享。為什麼我們現前看到很多有情眾生,在生命當中,還是缺乏財富、還是缺乏地位?菩薩為什麼不幫助他們、滿足他們的心願呢?菩薩你剛開始發願,不是說眾生無邊誓願度嗎?眾生那麼需要財富、地位,你為什麼不賞賜給他們?你有能力做到的,為什麼不賞賜?提出這個問難。我們看這個回答:

己二、釋由五因緣(分二:庚一長行;庚二頌)

庚一、長行(分二:辛一別顯;辛二總結)

辛一、別顯

見彼有情,於諸財位,有重業障故;見彼有情,若施財位,障生善法故;見彼有情,若乏財位,厭離現前故;見彼有情,若施財位,即為積集不善法因故;見彼有情,若施財位,即便作餘無量有情損惱因故。

辛二、總結

是故現見有諸有情,匱乏財位。

菩薩有五種因緣,不佈施財富地位。第一個,菩薩看到這個有情,他對於財富地位有重大的業障。這個重大業障有兩個解釋:第一個他本身福報不夠,承當不起,你沒有那個福報,菩薩施給你也沒有用。你看目揵連尊者,明明拿飯菜給他母親吃,他母親因為沒有福報,她看到的飯菜是猛火,那有什麼用呢?所以你本身沒有福報,就算菩薩賜給你,你看到珍寶,你也是等於沒看到,因為你本身福報不夠。

第二個,你內心有種種的遮障,你有那個福報,但是你有障礙。怎麼說呢?你看到別人享受安樂的時候,你生起嫉妒,你破壞、或者去破壞別人的安樂,這個時候,你得到財富地位的時候有遮障,你要先懺悔。

就是說,你本身對財富地位:第一個你缺乏福報,第二個你本身有遮障,所以菩薩不佈施財物,因為縱使佈施,你也得不到。    第二個,見彼有情,若施財位,障生善法故。說你有這個福報,你也沒有遮障,但是菩薩看到你得到財富地位,會障礙你修學善法──財富使令一個人放逸,你帶一點貧窮,你還會努力、很認命的去佈施、持戒,積集資糧;你財富現前,你就被眼前的因緣所轉,所以富貴求道難,所以菩薩不佈施是這樣的道理。

第三個,[見彼有情,若乏財位,厭離現前故]。菩薩看到眾生生命當中,帶一點點缺乏、帶一點點痛苦,你容易遠離眼前的生死,而發起出世的道心,你會有道心修行,你不會被眼前的小花所迷惑。

第四個,[見彼有情,若施財位,即為積集不善法因故]。說一個人要得到財富、地位,你就產生了憍奢之心,憍慢、奢侈,就廣造殺盜淫妄的罪業。

第五個,[見彼有情,若施財位,即便作餘無量有情損惱因故]。哦,你的地位很高,掌握了權勢、掌握了財富,你就會做出對眾生很多損惱的因緣。是故現見有諸有情,匱乏財位。所以菩薩看到眾生沒有斷惡修善的因緣,就不佈施財位。所以有時候我們向佛菩薩祈禱,有時候會靈驗、有時候不靈驗,就是這樣子。菩薩只有讓你有斷惡、修善、度眾生的因緣,才會靈驗。

蕅益大師的《靈峰宗論》講到一個事情,在明朝有一個真實的故事。他說:有一個在家居士,他做生意、做買賣、做貿易,他跟一個地方官,類似現在的縣長,關係非常好,縣長處處的挺護他,他就廣做非法。廣做非法以後,這個縣長後來被調職了,換了一個新縣長,他的靠山沒有了,他害怕有人去檢舉他過去非法的事情。

那怎麼辦呢?他想說:我應該去創造一個新的形象,讓人家以為我改過自新,放我一馬。他看到很多在家居士參加共修念佛,他也參加念佛共修,手上拿個念珠,穿上居士服,手上也撥動念珠,裝出一個修行人的樣子。他這樣子假裝修行,很多人就知道:哦,這某某人開始修行了。這個家裡面有什麼障礙、他兒子發高燒,請他持大悲水,持一持喝下去就好了;什麼事情請他加持,馬上就靈驗。這個居士一想:我只是想要逃避被人家檢舉,假裝修行(呵──),結果就有效果;如果我真實修行,那是什麼意境?那不得了。

好,我就真實修行。就真實的發心到寺廟出家了,這次玩真的。真實修行以後,他過去那些信徒還是來找他:師父啊!我們過去都是請你幫忙,現在還是請你幫忙。這個時候,他在為人家加持以後,沒有效果了。(呵──)他就覺得很奇怪:我以前假裝修行的時候,這麼有感應;現在真實修行,怎麼沒有感應了呢?後來睡覺的時候,他的護法神就告訴他說:你以前假裝修行,內心邪曲,招感是邪惡的護法神,邪惡的護法神會對你做出非法的事情;你現在真實的修行,你正直,招感我們這些正直的護法神,我們正直的護法神,不跟你做這種事情。(呵──)這種感應的事情,讓大家產生錯覺。

感應的事情,當然有些事情是好的,你內心的感應,我們在念佛的時候,感到歡喜、滿足,這種感應會增長信心的。如果說你去扭轉那些錯亂因果,哦,這個人做錯事了,他祈求你給他加持,他馬上感應了。我告訴你:你害了他。從今以後他對惡業更加不怕,你讓他產生一個沒有因果的觀念,等到一次算總賬的時候,那他會恨你:當初如果他因為種種的痛苦,他會知道警惕。

所以感應神通,為什麼有它的問題點?為什麼佛菩薩不強調?它很容易讓人家產生錯亂因果。我做錯事情怕啥!我的上師給我加持一下就好了。是不是!那這樣子的結果,以後業障現前的時候不得了,因為無慚無愧。

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說,[故現見有諸有情,匱乏財位]。我們去看,這個層次越低的神越容易感應。你看世間上最容易感應的一定是民間宗教,還不是道教哦,我們台灣叫多神教,你跟鬼神是最容易感應的。你看基督教,就不太容易感應了,那是天人的境界。那到了佛菩薩的時候,更難感應,不是說沒有感應,就是說那種感應,你感覺不出來,那是心靈的感應。所以一個人愈容易感應,表示你感應的鬼神 CLASS(水平)是很低的(呵──),那檔次很低的才會感應嘛。好,我們看總結:

庚二、頌

此中有頌:

見業障現前,積集損惱故,

現有諸有情,不感菩薩施。

這個地方講到五種因緣,不招感菩薩的感應來佈施。第一個業,你有重大的業障;第二個你有遮障,會障礙你修習善法;第三個現前,會障礙你對現前的果報產生愛著,而影響你的出離心;第四個你會積集種種的惡因;第五個你會損惱有情:所以我們會看到很多有情,還是在貧困當中,是這個道理的,菩薩不佈施的。

好,我們這堂課就講到這裡,我們回答兩個問題:

【學員提問】:恭請法師慈悲開示,法師在您的錄音帶裡面有一段的開示說:在天台的教觀講到一個譬喻,說這個火燒木成炭,是聲聞人斷煩惱;緣覺人是燒木成灰。請法師再說明此中的道理。

【師父答疑】:這個木頭指的是煩惱,火指的是智慧。這個地方是比喻聲聞人跟緣覺人的智慧是不同的。這個火,以前我們剛出家的時候都是燒火,這個火不夠大,你就把木頭燒成木炭,當然它已經不是木頭本質,但是那個炭還在;如果火很大,就把它燒成灰;如果火再大一點,連灰都沒有。

就是說,這個斷煩惱是靠智慧,但是這個智慧有淺深的不同。這個炭的意思,就是說它已經不是煩惱的本質,它叫習氣。你看須菩提尊者,須菩提尊者是阿羅漢沒有煩惱,但是你看到他的時候,你會害怕,他的身相映在鴿子身上,鴿子會害怕,因為他有瞋心的習氣;但是那個習氣不能叫做業力,它沒有造業的力量、沒有招感果報的力量;但是它隱隱約約存在,你感覺出它的存在,但是它已經沒有招感果報的力量。就像這個杯子,這個杯子你放入酒以後,你把杯子洗乾淨、擦乾淨,它還是有酒味,但是它不會醉人。這個地方是說明智慧有淺深的差別。

所以智者大師說:一個人你不明白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饒你懺悔業障,你的業障永遠懺不乾淨,就帶一點污垢在裡面。就是你只是修事相的懺法,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你的懺悔的所觀境都是在這個業,還沒有回歸到心性,就是在業上打轉,唯有業,把業消滅掉,靠著你的訶責、發願、懺悔,把它消滅掉。這個業的根源都在的,你隨時會再發動第二次的罪業。所以你懺悔,一定要觀照你的清淨本性,然後這個時候再懺悔,這個時候就徹底了。

【學員提問】:恭請法師慈悲開示,在我們僧團當中,經常會碰到很多的是非,請問我們修行人面對是非,應該怎麼面對?

【師父答疑】:我們說有人就有是非,因為眾生有妄想,有妄想就會創造很多的是非出來。古人經常說是非止於智者,這句話我們從二方面來說。如果你是修因緣觀,有人講是非了,你就看到因緣:誒,我不能講是非。這個人把垃圾丟給我,我再講是非,我自己造業。不管他對、他錯,我講是非,是從我心上生出來的,我何必去造這個共業呢?他為了要避免罪業的緣故,他不講,這個是非到他的心中停住了、不動了,當然這還不徹底。那這是講修因緣觀,不錯,從因緣觀他能夠把是非遮止、停住,到他的心中以後,不要動了。

如果你修真如觀的人,你一個經常修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的人,這個是非到他的心中,是非自動消失掉,這種戲論在真如三昧裡面是不可能存在。你要測試一個人的修行有沒有上路,你看他講話就知道:他心中講的話如果都是人我是非,表示他這個攀緣心還是在動,還沒有在道上安住,他還沒有找到一個真實的安住處。

所以一個經常修真如三昧的人,第一個,你不會去管人家這些因緣所生的這些如夢如幻的法。我們要知道一個觀念,諸位要知道:眾生是活在妄想當中,所以你不能當真的。他今天講出一句話,這句話是不真實的,他明天隨時會改變的。所以你修真如三昧的人,你心中是很清楚的。所以大家要知道:真如三昧觀一切法空,不是說他什麼事不清楚,他很清楚,在他的心中,誰對、誰錯是很明瞭清楚的;但是他不動名言,這個地方很厲害。他心裡面很清楚,嘴巴不講話,不動名言。不動名言,你哪有什麼是非呢?

所以說我們今天要知道:你一天到晚講是非,那你這個攀緣心一天到晚在動,那你臨終的時候怎麼辦呢?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你的心不斷的動,就會帶動你的業力,阿賴耶識那個大海的業力,就會不斷的刺激業力,就會招感生死,這是很可怕的!所以我們先不要講,因為是非畢竟是枝末,就是你這一念攀緣心怎麼安住?這是每一個人都要去面對的問題。如果你今天不處理你的攀緣心,只是修善,佈施、持戒,那我看你臨命終的時候,也是很麻煩。

所以我們今天,我覺得截斷是非,這是在家人的功夫,這個是簡單的事情;現在我們講截斷妄想,這是比較重要,因為是非是從妄想來的。你怎麼在心中找到一個安住處,讓你的心停下來?就像古人說:你走了這麼多路,你應該找一個歇腳處了。這個地方,我們應該找一個歇腳處,把心帶回家了。好,我們今天講到這個地方。向下文長,付在來日,迴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