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九十四頁,

辛二、出五種。

我們這一科是把遍計執──所謂能遍計的第六意識,它計度分別的差別相貌,作一個品類的說明。這個第六意識的計度分別,蕅益大師曾經用一句話,來加以形容我們的計度分別:第六意識的計度分別是眾禍之門,但是它也是眾妙之門。怎麼說呢?一念的迷,生死浩然;一念的悟,輪迴頓息。說我們第六意識的計度分別,是一切過失的根本。

一個人為什麼會造殺盜淫妄呢?就是因為他有貪瞋癡。是什麼因素,勾引他的貪瞋癡煩惱呢?就是遍計執。它對諸法的真相,產生錯誤的認知,把快樂的當做痛苦、把痛苦當做快樂,就是他心中的影像、心中的認知,跟外在的真相有很大的差距。

所以這個計度分別,假設是錯誤的話,那就帶動了你苦惱的人生;但是你要修學佛法,發菩提心、修六波羅蜜,你還得靠第六意識的計度分別,你沒有第六意識的計度分別,你根本不可能發菩提心,也不可能修六度的波羅蜜,所以它也是眾妙之門。

所以我們對第六意識的態度是──隨順不得、也斷滅不得,你要把第六意識斷滅了,你的無上菩提也沒有了。外道修無想定,就是把這個想、這個計度分別消滅掉,這就錯損菩提了。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要知道:我們在修行當中的觀念,是轉變第六意識,而不是消滅第六意識,這個地方要注意!這個地方的計度分別,講到有覺跟無覺。

辛二、出五種(分二:壬一標數;壬二列釋)

壬一、標數

這一科當中,把有覺的第六意識──能夠善巧分別名言的這個有覺的計度分別,又開出五種,從有覺當中開出五種。這當中有兩科:一、標數;二、列釋。先看標數:

如是遍計復有五種:

如是把有覺的計度分別開出五種。這個地方,我們作一個總說。這以下的計度,都是人道的計度,人道在計度法的時候,有名跟義,名是能詮,義是所詮。我們舉個例子:比如說菩薩,菩薩有四種:

第一種是有名無義,只有菩薩之名,沒有菩薩之義。說你受了菩薩戒,你內心根本沒有發提心,你還是活在你的妄想當中,雖然你有菩薩之名,但是沒有菩薩之義,有名無義,這第一種。

第二種是有義無名,他雖然沒有受菩薩戒,沒有菩薩戒的假名,但是他內心當中有菩提心,他也去做一些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悲智雙運的功德,所以他有菩薩之實,但是沒有菩薩之名,叫有義無名。

第三種是有名有義,他也有菩薩的功德,也受過菩薩戒,有名有義。

第四種是無名無義,也沒有菩薩的功德,也沒有菩薩的名稱。所以我們從菩薩的四種,你就知道名跟義的差別。你知道名跟義以後,這以下的論文,你就能夠了解。

壬二、列釋(分五:癸一依名計義;癸二依義計名;癸三依名計名;癸四依義計義;癸五依二計二)

癸一、依名計義

列釋分五:一、依名計義;二、依義計名;三、依名計名;四、依義計義;五、依二計二。我們先看第一個依名計義。

一、依名遍計義自性,謂如是名有如是義。

我們人道的計度分別,第一個是從已知的名當中,去遍計未知的義。就是我們依止這個名稱,來計度它的義、它的內涵。比如說,我們打妄想,打蓮花燈的妄想,蓮華燈……,這個名稱是現前,但是義沒有現前;但沒關係!義沒有現前,我們可以把它想出來,從名計義,就是蓮花燈,顧名思義,我們知道蓮花、也知道燈。那什麼叫蓮花燈呢?就是蓮花當中裝一個燈,就是會發光的蓮花。那你這個義是怎麼想出來的呢?就是因為它是蓮花跟燈的和合,蓮花我也看過、燈我也看過,合起來,我們就可以把蓮花燈的義,把它假想出來。就是由已知的名,去思惟它的義。我們一般的計度,這個情況是最多的,完全從名言當中,去思考它的義。

癸二、依義計名

二、依義遍計名自性,謂如是義有如是名。

我們從已知的義當中,去遍計未知的名,就是約如是義,去計度如是的名。這種人大部分是書讀得少,但智慧很高,他知道義,但不知道名稱,他怎麼辦呢?由這個義,推度它的名稱。比如說六祖大師,他悟了真實相以後,他說:

六祖大師: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他對內心世界的描述,能夠講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句話,你找遍所有的經典,佛陀未曾講出這樣的名;但是這個道理,跟佛陀的道理是相似的。就是說他知道那個東西是什麼,什麼是我們眾生的本來面目?他知道,但是他沒有讀經典,不知道我們佛法對諸法實相、真如這個名稱的安立。怎麼辦呢?他就從義當中,去計度它的名: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五祖大師是一個開悟的人,他看到這個名稱,他就知道六祖大師所悟的義,跟他自己所悟的義、跟三世諸佛所悟的義,是沒差別的。就是六祖大師可以從義當中,去計度這個名。

癸三、依名計名

三、依名遍計名自性,謂遍計度未了義名。

從已知的名稱,去計度另外一個未知的名稱,計度這個未了義的名稱,這就是我們一般說的翻譯,把印度文翻成中文。比如說阿賴耶識,這阿賴耶識是印度語,它是一個名;但是我們並不知道阿賴耶這個名稱是什麼,我們不知道。那怎麼辦呢?我們中文翻成[藏],或者講[藏] ,含[藏] 或者依止處。我們從已知的名,就是這個[藏] ,來代表阿賴耶,那我們就知道,哦,用這個名來計度另外一個名,就是把它翻過去,阿賴耶就翻成這個[藏]──用已知的名,去計度一個未知的名,這是翻譯的問題。

癸四、依義計義

四、依義遍計義自性,謂遍計度未了名義。

從已知的義來計度未知的義,在經典當中,佛陀經常使用譬喻,就是用日常生活當中簡單的義理,來譬喻佛法中深妙的義理,由簡單的義理,譬喻深妙的道理叫譬喻。

比如說,我們怎麼知道凡夫的心跟佛的心有什麼差別?凡夫的心也是有明瞭性,佛的心也有明瞭性,這兩個有什麼差別呢?哦,我們可以說是水跟波的關係,用水跟波的譬喻,水跟波同一個濕性,體性相同;但是作用不同,一個是寂靜的、一個是躁動不安。所以由已知的義──水、波的義,我們知道:佛心跟眾生的心的義我們不知道,我們從已知的義,也可以計度未知的義。

癸五、依二計二

五、依二遍計二自性,謂遍計度此名此義,如是體性。

從已知的名義──名跟義,來計度未知的名跟義。這個就比較困難,這是佛菩薩的智慧了,從名義去計度名義。

總而言之,我們人道眾生的計度分別,其實就這五種,從名跟義之間互相的計度。我們不講眾生法,打妄想這個我們不講,從修學佛法的角度,名義當中,義是比較重要。

我七十六年讀佛學院的時候,我們的院長海公長老,為我們講《楞嚴經》,他老人家是天台宗的學者,所以都是先作一個五重玄義的懸談,把這一部經的名、體、宗、用、教,先綜合籠總的說明。這個懸談一談下去,談了三十幾卷,講了一個學期還沒講到正文。過年的時候,我們跟海公泡茶,我們第一屆同學就跟海公說:海公啊!你老人家講《楞嚴經》,講了一學期,都沒講到正文,怎麼會講那麼久?他說:這個你們就不懂啊!讀經典啊,你要用義理來引導名相,不能用名相來引導義理。

就是說,你讀這部經,你要把這部經的觀念先抓住,然後你才有資格去讀經的,否則你進入到這麼多……,《楞嚴經》十卷的名相,那你

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

就是說你進入這個名相之前,你要先知道:這部經到底想說什麼?它的理論是什麼?修行方法是什麼?所以海公說:在古時候的叢林,只要有講經的法座,整天打坐的那些老參一定會來聽。他聽什麼地方啊?聽你講五重玄義(呵──),聽完,你開始消文的時候,他就走了!這就是老參禪和子,你講五重玄義,他雙腿一盤、眼睛一閉,就聽你講,點點頭,表示同意;你五重玄義講完,真正消文的時候,那些老參他不聽了。初學者才聽消文。

(哈──)為什麼呢?因為他知道了觀念,他就知道修行了。所以我們就:哦!原來是這樣。你研究一部經、研究一部戒,都是這樣,你要抓住它的宗旨。

所以古人說:有兩種人是不能讀書,不適合讀書:第一種人是心術不正,發心不正,為了名利心讀書,你道理明白愈多,傷害眾生愈厲害,所以心術不正的人,不適合讀書。第二種是執著名相的人,也不適合讀書,他愈讀,心理障礙愈大。本來你沒有讀書之前,對佛法還有信心,至少你還能夠禮拜、讚歎、供養,每天做定課,歸依三寶、懺悔業障、積集資糧;這個經典一讀下去,唉呀,你覺得矛盾重重,結果對佛法失去信心,這個就是把醍醐當毒藥。佛陀說法的目的,本來是一種治病的藥,結果你變成毒藥了,你就是在那邊分別名相。

所以我們要知道,就著修學佛法來說,你要先掌握義,然後從這個義當中,去攝受這些名。《攝大乘論》也是這樣,無著菩薩廣泛的開展菩薩廣大的境、行、果,它的名相很多;但是你要掌握住幾個觀念,這所有的名相,你就知道它之間是怎麼安立了。所以說,要用義理來引導名相,不能用名相來引導義理。

庚二、廣分別(分二:辛一標數;辛二列釋)

辛一、標數

前面是講遍計執,這個地方是講到計度分別,這個分別包括凡夫的分別跟聖人大乘菩薩的分別。凡夫的分別是我執,聖人的分別是清淨的法執。這當中有兩科:一、標數;二、列釋。先看標數:

復次,總攝一切分別,略有十種:

這個遍計執,主要是第六意識的計度分別,這當中有十種:

辛二、列釋(分十:壬一根本分別;壬二緣相分別;壬三顯相分別;壬四緣相變異分別;壬五顯相變異分別;壬六他引分別;壬七不如理分別;壬八如理分別;壬九執著分別;壬十散動分別)

壬一、根本分別

十種當中,我們先看列釋的科判:一、根本分別;二、緣相分別;三、顯相分別;四、緣相變分別(這個地方應該是緣相變異分別,差異的異);五、顯相變異分別;六、他引分別;七、不如理分別;八、如理分別;九、執著分別;十、散動分別。有十種分別。我們看第九十六頁,這十種分別,一、二、三是一個總說,一切分別的根本;四、五、六、七、八是一個別說;九、十是一個總結,就分成三大段。先看總說:

一、根本分別,謂阿賴耶識。

所有的分別當中,最微細的分別就是阿賴耶。這阿賴耶識的分別,它只是自性分別,它是不帶名言的一個直覺分別。為什麼叫根本呢?因為它是一切法生起的根源,一切法都是從阿賴耶識的種子所生,所以它叫做根本分別,因為它是一切法的根本。從阿賴耶識當中,它一動,一念的妄動,就產生了能所。從所分別來說,第二個:

壬二、緣相分別

二、緣相分別,謂色等識。

阿賴耶識一動以後,就產生了身心世界,有一個所緣的相分跟能緣的見分。所緣相是色等識,這個色包括色、聲、香、味、觸五塵,還有眼、耳、鼻、舌、身六根,五塵、六根這十一個法都是色法。這個色法為什麼是分別呢?因為一切的分別,都是色法所引生的,它是分別的一個所緣相,所以它也是一種分別,它是緣相分別。就是它是分別的一個所緣相,沒有這十一個色法,我們的分別心就不能啟動了,色等識就是十一個色法,叫做緣相分別,或者我們叫相分。

壬三、顯相分別

三、顯相分別,謂眼識等,並所依識。

顯相分別就是我們能夠明瞭的見分,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有六個識;還有第六意識所依的第七意識:就是整個前七轉識,都是一種能分別,它能夠顯現、照了一切的相狀,叫顯相分別。

如果諸位研究過《大乘起信論》,就知道這個叫三細煩惱,就是真如不守自性,一念妄動以後,迷真起妄,從一真法界,變成了一種能所對立的無明狀態,最微細的狀態,剛開始出現的時候,這個所謂的三細的煩惱,就是根本分別、緣相分別、顯相分別,這個是阿賴耶識,這個時候還沒有談到業力,只是一個個體生命的產生,從一個平等的法界、整體的生命,開始產生個體生命最微細的分別,這個叫根本無明,叫做一念不覺生三細。這以下四、五、六、七、八,就是境界為緣長六粗,由於我們的業力、思想的關係,這個分別就愈來愈複雜。我們先看業力的關係,第四、第五都是由業力,這個分別產生很多的變化。

壬四、緣相變異分別

四、緣相變異分別,謂老等變異,樂受等變異,貪等變異,逼害時節代謝等變異,捺落迦等諸趣變異。及欲界等諸界變異。

前面的三種分別,是個體生命最微細的根本分別,根本無明。這麼一個微細的無明當中,我們開始造業,當我們付諸業力的行動以後,這個分別就會產生很多的變化,叫做變異──緣相變異,從前面的所緣相,產生很多的變化。

我們看什麼變化?謂老等變異,有業力了以後,就有老病死的問題了,形狀衰老相、病痛相、死亡相,就有很多的變異,生相的變異。樂受等變異,前面是色身的變異,這裡是內心的變異。就是我們造了業力,如果是善業的業力起現行,產生樂受;罪業的力量現行,產生苦受;或者是不苦不樂的舍受:我們隨順業力的變化,內心的感受就會產生很多很多的變化。

貪等變異,我們在這個果報當中,這貪瞋癡煩惱也有很多變化。比如說你要是變成一條蛇,瞋心變重;要是變一隻鴿子,貪心就變重:這煩惱也是因為業力的關係,而不斷的變化。

逼害時節代謝等變異,這個逼害是我們這個果報體,由於業力的關係,有時候被打、被殺,或者車禍、災難等等,就產生很多的變化,很多被逼迫、傷害的變化。這個時節,是指的春夏秋冬,氣候有時候冷、有時候熱,這個冷熱的氣候變化,就是時節代謝變化。

捺落迦等諸趣變異,捺落迦是地獄,地獄、餓鬼、畜生,六道種種的變化。或者說是欲界等諸界變異,這個三界的變化,有時候欲界、有時候色界、有時候無色界的變化。這些都是緣相變異分別,我們這個果報體,由業力的關係,產生很多很多的變化。

壬五、顯相變異分別

五、顯相變異分別,謂即如前所說變異,所有變異。

我們第六意識的心,在面對前面的老病死、快樂、痛苦種種三界變化的時候,我們內心也會產生變化。前面偏重在果報的受用;這個地方,因地,你面對這麼多變化,你是產生一個如理作意、或者不如理作意?那這當中就很多變化,就是由於環境的變化,產生一個內心的變化,環境的變化叫做緣相變異分別,你內心的變化叫做顯相變異分別,就是由如前所說緣相環境的變化,引生你內心的分別變化。

前面的三種分別──根本分別、緣相分別、顯相分別,它是沒什麼變化的,那是阿賴耶識微細的無明;四、五這二科,變化就很多了。佛法講苦諦,四聖諦第一個苦諦,

四聖諦: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佛陀講苦的意思,有時候我們講,其實六道也有快樂,天道難道不快樂嗎?人世間也有一些快樂,只是快樂比較少,痛苦比較多而已。但是佛陀為什麼講苦諦?這三界是苦的,把整個三界的快樂都否定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是這樣子的,佛法的苦諦是安立在變異,就是無常,雖然它是快樂,但是這個快樂有不安穩性。就是說你今天擁有這個快樂,但是你不知道這個快樂什麼時候會失掉?你不知道,你不能作主。你不能作主,就好像一個人住在一個漂亮的房子,這個房子隨時會發生地震一樣,那種不安穩性的存在,這個就是苦!所以佛法的苦是安立在無常,就是這個變異,這個地方要知道。否則有人說:誒,佛陀的四聖諦此是苦,汝應知,那人世間也有快樂?這個快樂是變異的。

壬六、他引分別

六、他引分別,謂聞非正法類,及聞正法類分別。

前面的分別是由業力引生的分別,這個地方是講思想引生的,就是由他人的引生而產生的分別。這個思想有兩種:一個是他人引生,一個是自己引生的。他人引生,就是說我們依止一個惡知識,聽聞了一個邪法,產生邪知邪見的想法;或者我們依止善知識聽聞正法,產生正知正見的想法:這種分別是他人引生的,是善知識、或者惡知識的宣導引生。

壬七、不如理分別

七、不如理分別,謂諸外道,聞非正法類分別。

壬八、如理分別

八、如理分別,謂正法中,聞正法類分別。

前面的他引分別是他人引生,這以下的七、八,是你自己的思惟引生的。不如理就是說,你聽聞了一個邪法以後,你自己在寂靜處,一次一次加以消化思惟,這個時候,產生一種非正法類的分別,這就是一種邪見。我們知道想法跟見是不同:想法是不堅固的,它只是一個聽聞;但是這個聽聞經過思惟以後,就變成一個知見了,這個知見就很難改變,這個叫邪見。如理分別就是在正法當中,聽聞正法以後,我們如理思惟,產生一個堅固的正見,這就是正法類的分別。

我們造業,這個業的強弱,這當中,你的知見是一個重要的主導者。在佛法當中,你同樣是佈施、持戒,但是你不知道佈施、持戒所為為何?你沒有佛法的正見、沒有輪迴的觀念,你不知道善業、惡業的觀念,你只是佈施、持戒,這個善業不大,這叫悠悠泛泛的善業;別人叫你造善業,你才去做,這種善業不大、不堅固的,得果報也不會太強烈。

如果你知道你為什麼要持戒:誒,持戒能夠得到安樂的果報。你深信因果,依止強大的這種知見,產生強大的意樂去持戒,這個業就很堅固了。為什麼我們在快樂果報產生的時候,有些人的果報很脆弱?他很有錢,沒多久地震發生破壞了,或者被人偷走;有些人安樂的果報現前的時候,火不能燒、盜賊不能搶?因為他因地造業的時候,其心猛利,猶如金剛。為什麼?他有知見的資持。

惡法也是這樣,佛弟子造罪業跟外道造罪業不同的。你說佛弟子受了戒,還去犯戒,明知故犯,罪加一等。不對!明知故犯的罪比較輕。為什麼呢?因為明知故犯,你是一時的煩惱控制不住,你在造的時候,你有正見、你有慚愧心,你可能是方便時、或者根本時、或者成已時起慚愧心。什麼叫慚愧心?慚愧心就是你造業的時候,你踩了煞車,這個車子撞過去,你踩了煞車,但是沒有把它煞住,還是撞上去了,但是他畢竟踩了煞車。

外道在造業的時候,他是不知道什麼叫因緣果報,反正及時行樂,他造業的時候,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不知道就是無慚無愧。無慚無愧的造業,就是這個人他不踩煞車,全速的撞過去了。所以你看有些人業障現前,他哪一個地方產生什麼病痛、生什麼腫瘤,他稍微懺悔一下,好了。有些人他果報體障礙現前的時候,懺悔很久,他這個果報體還是很堅固,這跟他因地有關係了,就是他因地造業的時候,他有懺悔。外道他造業,他是不懺悔的,所以邪見──就是無知所造的業是最重的,無知所造的業最重。

所以,你不要說:誒,我研究戒律,但我根本做不到!你做不到,但是你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即使你一時很多的微細戒做不到,但是你知道這不對,你有慚愧心,這個是非常珍貴的。

所以我們講聲聞戒的基本精神──少欲知足,它制貪。菩薩戒的基本精神,我們上次講過《瑜伽菩薩戒》,菩薩戒的持戒精神:增上慚愧。你看在所有的戒當中,特別是在中品以下的戒,只要這個菩薩產生增上慚愧,佛陀判罪都判得很輕,在菩薩戒裡面。就是因為他的業輕,他這個業在造的時候,他踩了煞車,而且他這個人有進步空間。所以在這個分別當中,我們如理分別產生的正見,跟不如理分別產生的邪見,這對我們未來造業的影響是很重要的。

壬九、執著分別

九、執著分別,謂不如理作意類,薩迦耶見為本,六十二見趣相應分別。

這個執著分別,就是依止不如理作意產生的薩迦耶見,這個薩迦耶見就是我見,這是一切生死流轉的根本。這個我見,就是在五蘊的身心變化當中,執著有一個不變化的我:說這個五蘊是生老病死的,我是不生老病死的,這個五蘊死掉,這個我來生再得一個新的果報,這個就是我見。我見開展出來有六十二見,這六十二見都是跟我見相應。

六十二見我們簡單的講一下。印度的外道,他的我見,簡單的說,就是斷見跟常見。什麼叫常見?就是離蘊計我,這個我見是離開了五蘊,另外有一個我,所以五蘊是生滅的,我是不生不滅的,這個五蘊死亡以後,這個不生滅的我,再去得一個新的五蘊,流轉當中有一個不變化的東西,一直的保存下去,這叫離蘊計我。不過這個離蘊計我,起碼他深信因果,因為它是常見。

這個斷見就是即蘊計我,我們一般凡夫的我:或者色身是我,我老了、我病痛了,以色身來當自我;或者是受想行識為我。那這個五蘊它是生滅法,你以五蘊為我,所以這個人死亡以後,這個我就消失了,就會落入人死如燈滅的斷滅見,就是你只有今生。這種知見,一個人只能活一次,就會帶動一個人及時行樂的觀念,因為你只有今生,歸依三寶、斷惡、修善就沒有意義了,所以這個叫做斷見,對生命產生斷滅見,就是即蘊計我。總之,斷、常二見的相互作用,產生六十二見,這是一切的生死流轉的根本。

壬十、散動分別(分二:癸一標;癸二釋)

癸一、標

十、散動分別,謂諸菩薩十種分別。

前面的九種分別,都是凡夫、外道引生的,偏重在凡夫雜染的我見跟雜染的法見,不管是我見、法見,都是以五蘊的法、雜染的法產生顛倒。這以下的分別,是菩薩在斷惡、修善、積功累德的時候,對於清淨佛法產生的執取,這種清淨的法見,是不共於凡夫、也不共於外道、不共於二乘的。大乘菩薩的十種分別,我們把它念一遍:

癸二、釋(分二:子一列十散動;子二顯成對治)

子一、列十散動

一、無相散動;二、有相散動;

三、增益散動;四、損減散動;

五、一性散動;六、異性散動;

七、自性散動;八、差別散動;

九、如名取義散動;十、如義取名散動。

這十種散動,古德說它的出處是根據《大品般若經》。《大品般若經》當中,對治菩薩的法執,基本上就這十種,是不共於凡夫、外道的。我們在行菩薩道的時候,產生的法執有十種:

一是無相散動,二是有相散動,這是一對的。無相散動是對空的執取,有相散動是對有的執取。菩薩剛開始修學佛法的時候,為了追求調伏煩惱,安住在空性;但是在空性待久了以後,對諸法空的體性產生愛樂執取,這個時候也是一種散動。

《大乘起信論》上說:菩薩修習空觀,不能耽著空性。因為你在空觀當中太過於愛樂,會產生忘失大悲、不樂眾善的過失,你的大悲心會慢慢失掉,對於諸佛甚深的功德莊嚴不生好樂,所以這個時候佛陀為說空即是色的不空法門,來啟動菩薩的妙用,對治無相散動,對空相的過分執取。有時候菩薩會對有相的、對於種種善法的修學產生執取,當然善法是應該修學;但是你太過執著以後,有時候就會產生一種得失心,障礙菩薩道:所以佛陀就為說色即是空的法門,使令這個菩薩從假入空,對治有相的執取。所以這個執取,有空相的執取跟有相的執取。

第三、增益散動,第四、損減散動。在有相的執取當中,空跟有是一個生滅相,空是一個滅相,一種寂滅相,有是一個生相,就是一個變化造作的相,生相、滅相的執取。在有相當中,又分成增、減。怎麼說呢?在有為法當中,我們在修行的時候,對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種六度的功德,有時候會產生增益的散動:誒,我的功德不斷的增加了!這樣的散動會產生一種憍慢。或者說損減散動,在斷惡方面,我們看到自己的煩惱、罪業不斷的減少,而產生的執取,對這個損減的法產生執取,這也是一種散動。前面是生滅的執取,這個是增減的執取,增是功德的增加,損是煩惱罪業過失的減損。

一性散動,異性散動。這個一性散動,就是執著圓成實性跟依他起是一體的,就是有為法、無為法是一體的,這樣子有為法都是清淨無漏,有為就是無為,這個是類似於境相散動,對有為法太過於樂觀,境相散動。這個異性散動,就是圓成實跟依他起是完全分開的,有為法當中你沒辦法悟入圓成實的,那對有為法太過悲觀,這個是共相的執取,對有為法太過於悲觀,認為它是不可能悟入空性的。

總而言之,前面的散動,生滅、增減、垢淨,是菩薩在行六度的時候,產生六種散動的相貌。這六種是總說;下面四種,是生起這六種散動的原因。是怎麼生起的呢?

自性散動,差別散動。生起的原因有時候是任運的,一種俱生的執著,去分別它的自相;或者是由分別起,由思想名言而產生的,有這兩種的差別。或者是如名取義散動跟如義取名散動,在名義當中產生執取。第一個如名取義,就是依止名相來執著它的義。我們一般說依文解義,由這個名來執著義,對這個義產生一種執取。或者說如義取名,從它種種義當中,去取著它種種的名,我們認為這個義,你一定要安立這個名稱,對這個名產生執取,這個名、義的執取。總而言之,菩薩道有十種散動。

子二、顯成對治(分二:丑一明所為;丑二明具攝)

丑一、明所為

這當中有兩科:一、明所為;二、明具攝。看明所為:

為對治此十種散動,一切般若波羅蜜多中說無分別智。

佛陀為了對治菩薩的十種散動,在一切般若波羅蜜多的法門當中,說明中道的無分別智來加以對治。我們再看無分別智所攝受的是什麼?

丑二、明具攝

如是所治、能治,應知具攝般若波羅蜜多義。

所對治的是分別散動,就這十種的分別散動,能對治的是中道的無分別智。你能夠了解所對治的是什麼?能對治的是什麼?那你就具足了般若波羅蜜多的要義。其實整個般若法門,就是開顯能對治的無分別智跟所對治的十種散動。

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菩薩的十種散動,跟你因地的發心有關係,因地的發心又跟你的見地有關係。

所以你看智者大師講《法華經》,那個妙法,九旬談妙,他談的是什麼妙法呢?其實智者大師的九旬談妙,你看《法華玄義》他談兩個重點:一個是實法妙,一個是權法妙。

實法就是你要明白現前一念心性的道理,你要把它攝用歸體,就是我們講的所知依,你生命的依止點是什麼?現前一念心性。

這個權法,就是你這一念性產生很多的顛倒妄想,無量無邊的顛倒妄想,你怎麼去對治?戒定慧的方便法門,這是權法。其實我們所對治的,簡單的說,就是菩薩的生滅相、垢淨相、增減相,其實這些都不是錯,錯在執取。

所以蕅益大師說:妙達無生。這個六相都是方便,增相、減相、垢相、淨相都是方便;你不能夠通達無生的道理,產生執著,這個六相都是障礙。就是你生命的依止點,你是不是依止不生滅為本修因,這是重點。

在《六祖壇經》上有一個法達法師,他有一天去參訪六祖大師。他去參訪大師,頂禮的時候頭沒有著地。六祖大師是明眼人,他一看就知道仁者心中必有一物,你會產生這麼大的憍慢,你心中一定有所得,有一種功德相在支持著你,一般懈怠凡夫還不敢憍慢。法達法師說:我沒什麼本事,誦經三千部。《法華經》誦三千部不容易,就算你精進來說,一天讓你誦一部,你要誦十年。

但是六祖大師跟他開示說:你沒有真正的誦《法華經》,你是心迷《法華》轉,你只是在《法華》名相轉。因為他把誦《法華經》當功德,他沒有把《法華經》消化成道理,產生內心的一種對治。所以他誦《法華經》是怎麼樣呢?第一個生相,產生執著相,有為法的執取;第二個增相,他認為功德增加;第三個淨相,對淨法的清淨相。

六祖大師跟他開示以後,他開悟了。開悟以後,他講出一句話說:誦經三千部,曹溪一句亡,未明出世旨,寧歇累世狂。說:我以前在誦《法華經》的時候,心隨境轉,只是把《法華經》誦過去,沒有把它會歸到內心的對治,總是以一種有所得,把誦《法華經》當功德想。有功德想,你內心一定有一個自我,因為這個是我所,最後你以自我為中心,夾帶很多的功德,那當然把自我提高了。

就是說,誦《法華經》沒有錯,錯在於他內心當中,沒有產生對治,所以講誦經三千部,曹溪一句亡,六祖大師開示以後,他迴光返照,其實誦經的目的是產生觀照力。最後他要離開的時候,六祖大師說:你現在有資格誦《法華經》了,(呵──)因為你現在是心悟轉《法華》。

我以前在讀《楞嚴經》的時候,十卷讀得很辛苦。海公說:你讀《楞嚴經》,不要那麼辛苦,反正它十卷的經文,你把每一句話,消歸到身心世界就對了。海公說:佛陀講經,不可能離開身心世界說法。好像你講這個名相,講得天花亂墜,其實都是在講你的身心世界。

你想想看,佛陀絕對不會離開身心世界來說法。他告訴我們兩個觀念:第一個,什麼是雜染法?什麼是功德法?這是第一個重點,他讓你分辨清楚,什麼是雜染相?什麼是功德相?第二個,怎麼從雜染相變成清淨相。就這兩個重點而已,一個是理論,一個是方法。後來我觀念一改變:唉呀,真的這樣。

其實你看《攝論》也是這樣,它有十科,你看無著菩薩所說的話,你把名相投射到你的身心世界,你就會產生會心的微笑;你不投射到身心世界,用心外求法的心情,心迷《法華》轉,那你讀起來就很辛苦了,就像在讀世俗的書一樣(哈──)。你能夠把讀的法,往內心去觀照,那你愈讀愈有味道,所以這是一個心態問題。好,我們今天講到這裡。我回答兩個問題:

【學員提問】:請法師慈悲開示:蕅益大師說念佛求生淨土,是至直捷、至圓頓的法門。蓋通途圓教,必先開圓頓解,方能夠依圓理起圓觀;而念佛法門不須如此經過一番的參悟,但以念念念佛,無不念念在圓觀之中,請問此圓觀同彼圓觀否?

【師父答疑】:念佛法門不須要一番的參透,這是誰告訴你的?其實念佛法門它是可深可淺的。我們歷代的祖師都是開方便門,反正你就好好的念佛。其實你去讀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念佛法門不是這麼回事的、不是這麼回事的。當然蕅益大師的法門甚深,我不敢隨便揣測他老人家的祖師真實意,但是我簡單的把他重要的觀念提出來,你就知道念佛法門的淺深。

蕅益大師說:念佛有兩種:一者事持,二者理持。諸位都知道,淨土法門它是一個本尊相應的法門,它是他力加被的法門。你如果選擇自力,那你就靠你的本事,去調伏你所有的煩惱跟罪業;但是淨土法門它是靠他力,就是佛力的加被,所以它的重點在歸依,你必須想盡任何方法,使你的心跟佛的心感應道交。你跟佛不感應,他怎麼加被你?

在感應的歸依當中,蕅益大師認為有事相的歸依跟理的歸依。事的歸依,就是我是業障凡夫,彌陀是萬德莊嚴,這是兩個東西;你認為眾生跟佛是有自性的,能念的心是苦惱的,所念的佛是大功德的,沒關係,一點關係都沒有的。沒關係我是業障凡夫,你是萬德莊嚴,那我靠著你,我仰仗你的加被力,這也是可以。但是這種力量比較薄弱,這是一種對立性的歸依,有能歸依的心跟所歸依的法,這個就是未達無生之理。

如果你在修歸依的時候,你觀察能念所念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能念的心,我的心雖然業障深重,但是這是依他起的法,如夢如幻的,我們把這個我業障深重、如夢如幻的心撥開來,發覺我的心是如,阿彌陀佛是萬德莊嚴,萬德莊嚴也是依他起法,因緣所生法,你把這個萬德莊嚴的法撥開來,它也是如。後來我們發覺:我的心是如,佛的心也是如,世間上只有一個如,沒有兩個如,所以我們兩個是一體的,能歸依、所歸依是一體的。從一個同體的佛性,我跟彌陀是不二的心情來念佛,那個感覺就不同!你這個時候是以自他不二的心情來念佛,你覺得阿彌陀佛好像離你不是那麼的遙遠。你說十萬億佛土,管他幾萬億佛土,我跟他是不二的,那只是一念之間就到了。

所以淨土法門,你看蕅益大師他安立這個信心,有六種信心:信自、信他、信事、信理、信因、信果。信事、信理就是說:你不要以為淨土法門它不看經典,你不看經典,你跟彌陀之間的障礙重重,你要歸依他有困難。你說:誒,我是業障凡,彌陀是萬德莊嚴,我怎麼去受用彌陀的功德呢?你光是印光大師講一句話:修淨土宗的人,最重要的根本思想:即眾生心,投大覺海。這句話你就參不出來,凡夫的心,進入彌陀的功德海,這怎麼可能?如果你產生自性執的話,你很難相信淨土法門能夠成功。

所以本尊相應法,它剛開始歸依的時候是兩個東西:一個弟子,一個是佛。但是真正本尊相應,到最後大圓滿的時候,他是不二的,那是進入到平等法界、一真法界,能歸依、所歸依性空寂,那才是真正的歸依。你能夠以自他不二的心情來念佛,蕅益大師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所以淨土法門也是有圓觀,因為它強調三根普被,所以對一些初機人,不講這麼深的道理。所以這個法門,蕅益大師說:淺者見淺;深者見深。上至文殊、普賢,下至五逆、十惡,都可以念佛。只是說這個佛號在你心中操作起來,每一個人的心境不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同樣是聖號、咒語,你看觀世音菩薩,他持〈大悲咒〉,從初地證得八地;我們持〈大悲咒〉,也沒產生多大的效果:就是同樣的一個咒,不同的心、不同的智慧去接觸這個咒,產生的作用不同。

就是說佛菩薩的功德是一個廣大的倉庫,但是你要懂得密碼,你才能進得去:你只是這樣一個淺的智慧,你開顯一部分的功德;你有更深的智慧,你開顯更大的功德。一個月亮在不同的水當中,產生不同的影像;佛號亦復如是,你觀照的力量愈強,這佛號在你的心中,產生滅惡、生善的力量就更大。所以所有的法門都要開圓頓解,沒有一個例外的。

【學員提問】:《觀經》云: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眾生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師父答疑】:這個是淨土宗的根本思想,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我心中去憶佛、念佛,所以我來生就生長在有佛的世界。

【學員提問】:那這一念的想,這個想是什麼樣的想?說若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當下是唯心所現,那我們當下在想佛的時候,為什麼沒有佛的大智慧、大神通呢?

【師父答疑】:這個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從因地上來說,就是你心中不斷的憶佛、念佛,這個諸佛的甚深功德,就在你憶念當中,慢慢的慢慢的成就。《涅槃經》說:你現在沒有奶酪,是的,但是你有牛奶。你有牛奶,你慢慢的提煉,總有一天可以變成奶酪。佛陀經常說: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也是這樣的道理。你沒有這個果地的功德,但是你的因地是從這樣累積起來的。如果你不憶佛、念佛,你只是每天持戒、修止觀,這有什麼問題啊?你們知道會有什麼問題嗎?這個三歸依,缺一不可,你如果只歸依法,沒有歸依佛,你來生會生長在一個沒有佛住世的地方。你看辟支佛就是這樣。

就是說,我們在整個法界當中,你如果想要跟佛結緣,生長在有佛住世,你一定要憶佛、念佛,對佛陀禮拜、觀想、讚歎,因為佛畢竟是一個最圓滿的善知識。你不見佛,在成就大乘的菩薩道,這是一個非常吃虧的因緣,除非你要走辟支佛道,你才不須要見佛。但是大乘法門,你不見佛,那可以說是非常的吃虧,事倍功半。因為你若能見到佛陀,佛陀有大威德力,他知道你的問題在哪裡,他知道如何啟發你的善根。那為什麼有些人很快就生長在佛世?你就不能生長在佛世呢?因為你跟佛沒有結緣。

所以印光大師在《文鈔》裡面,訶責禪宗的大德,你看他前生智慧這麼高,但是他就是不念佛,唉呀,聽到佛號要去洗耳朵,我念一句佛號要去刷牙。這樣子的話,你來生就不再歸依三寶,不再歸依佛,你很有智慧,但是不歸依佛。所以你看十大願王,首先是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也就是說:你在生生世世當中,一定要跟佛結緣,就像兒子不能離開母親一樣,所以你要不斷的去觀想佛、憶念佛陀、讚歎佛陀,這個是很重要的。當然主修的是法,但是佛也要歸依。

【學員提問】:法師說三惡道的眾生不善巧名言,沒有具足善巧名言,所以它的計度分別,就像夢中意識、精神錯亂的意識,這麼說來,這些眾生在僧伽藍內,偷吃僧伽物,對他們來生來說,是不受果報的嗎?

【師父答疑】:這個業力,我們探討業力,知道心為業主,你不探討心的話……,如地震把大殿破壞了,這地震造成的業?是善業?還是惡業?還是無記業?你想想看,是什麼業?一個地震,那是一個造作力,把大殿破壞了,是誰該負責?它這個業是善業?惡業?無記業?它不是個業啊,(呵──)因為它沒有明瞭性。地震它沒有明瞭性,它是一個果報,眾生的業成熟,變成一個果報。業是一個因地,它一定有一個心識。這一個蘋果從樹上掉下來,把一個人打死了,這個不是業。業一定要有心識的推動,心為業主,這個心,有暗鈍的心跟明瞭的心。

暗鈍的心是什麼呢?夢中意識、精神錯亂,這些都暗鈍的心,這種業幾乎是忽略不計的;但是微細來說,有別報,就是你今天在精神錯亂的時候傷害了他,你跟他個人有一些各別的惡因緣;但是不會讓你到三惡道去,不會影響總報,但是有別報,包括夢中意識、精神錯亂都是這樣。

還有一個懺悔所作業,就是懺悔所折損業,就是這個業你曾經做過,但是你至心懺悔,你見到好相,這個業也是不增長業,也不招感三界果報,但是別報還在。有幾種業?悔所損業、精神錯亂所作業、夢中所作業,都是不增長業,不招感總報。那畜生道所造的業,也是一種不增長業,因為它的第六意識太暗鈍了;

但是有一種例外,有一種畜生例外,這種畜生我們講精靈,就像狐狸精、什麼精,它長時間的吸收日月精華,那就不同了。因為它變成精的時候,它第六意識的明瞭性很強,它造的業就有招感總報的力量。就是這個畜生它已經修煉成精的時候,那就不同了。如果它只是一般的畜生,這個業幾乎都是不增長業。為什麼?第六意識太過暗鈍,就像做夢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