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一六頁,子四、願智。這一段是無著菩薩,他以恭敬讚歎的心情,講出了十六個偈頌,來讚禮佛陀法身的功德,現在我們看第四個偈頌:

子四、願智

這個[願智],他的智慧是一種假觀的智慧,我們常說遍計本空、依他如幻,這個地方的智慧是觀察依他起性的智慧。

無功用無著,無礙常寂定,

於一切問難,能解釋歸禮。

佛陀觀察一切差別因緣的智慧,有五種的功德:

第一個[無功用]:佛陀的內心,他不須要假藉作意,就能夠任運的了知,生起種種的差別智慧,他的生起是任運的。

第二個[無著]:我們凡夫有時候有特殊的因緣有一點禪定、有一點神通,我們看到過去的事情,你看他有什麼因緣,有時候會產生貪著,反而構成障礙;佛陀他知道過去、現在、未來的事情,他心中是無所著的。

第三是[無礙]:佛陀對於整個因緣法,是通達無所障礙的。

第四個[常寂定]:佛陀的內心經常的處在寂靜的禪定當中,沒有出定跟入定的差別。

第五個[於一切問難能解釋]:對於眾生跟二乘人種種的問題,佛陀都能夠善巧的加以解釋,使令他明白。這個叫做願智。在大乘佛法當中,古代禪師講一句話:

根本智易開,後得智難明。

你觀察諸法的總相,觀察我空、法空的真如,這個從大乘的角度是比較容易的;但是人跟人之間的互動,這個應對進退,這個假觀是不容易的。那你得要廣學聖賢之道,這個[願智]是要累積很多很多的經驗的。

子五、四無礙解

這個[四無礙解],是指佛陀教化眾生的善巧方便,前面講到解脫、勝處、遍處,這都是佛陀內心的解脫功德;這個地方,說佛陀以大悲心教化眾生,他必須要假藉四種的智慧:所謂的法無礙、義無礙、詞無礙跟樂說無礙,四種無礙的智慧。

於所依能依,所說言及智,

能說無礙慧,常善說歸禮。

這四種智慧,在本論當中分成兩段:一個是所說的,一個是能說的。

我們先看所說的,所說的是法跟義:於所依能依,所說,什麼叫所說呢?就是所依的法,這個法指的就是法門的施設,比如佛陀講《楞嚴經》《法華經》《華嚴經》,這麼多的文句,都是法門的施設,叫所依。佛陀是依止什麼樣的義理來開導呢?這叫能依,能依就是義趣,大乘佛法的義趣當然都是一真法界、諸法實相,依止一真法界的道理,根據眾生的偏好,施設很多法門,這個能依是指義理。這個法跟,義叫所說,佛陀所宣說的。能宣說的叫什麼呢?言及智,能說,佛陀要假藉言詞,佛陀要通達一切眾生的言詞,而且要具足種種的智慧,這個樂說無礙就是一種智慧。具足這四種無礙的智慧,常為眾生演說佛法,開導眾生的智慧,這種清淨的法身,我至誠的歸禮。

這個四無礙解,在弘揚佛法、開人智慧,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我們常說:開方便門,示真實相,真實相是沒有所謂的法門可言,但是沒有這個方便法門,我們沒有一個能夠悟入真實相。

你看我們漢傳佛教,當然我們現在有很多人羨慕西藏佛教,但是你看西藏佛教的祖師,他們在註解經論的時候,跟我們漢傳佛教是有不同的。你看我們華嚴宗的清涼國師、天台智者大師智者大師講《法華經》的時候,那個分科判教──五時八教,他把經典分成三類:第一個華嚴時,講頓教法門;《阿含》《方等》《般若》,講漸教法門;到了《法華》《涅槃》,攝漸歸頓,分成三種。我們就很清楚的知道,佛陀這整個經論當中,同樣的一個道理,佛陀在詮釋的時候,有時候是全盤講出來、有時候是含蓄的講一部分,到最後再慢慢的講出來,你就知道佛陀一代時教他施設的方便。

比如我們講戒律也可以,你看南山律,我們漢傳佛教的戒律傳承南山律宗。古時候的南傳佛教,他講戒律,他沒有講到戒體的觀念;我看藏傳佛教,也沒有講到法、體、行、相的觀念。就是說,我們今天研究了二百五十條戒、三百四十八條戒,你說這麼多戒它的中心思想是什麼?道一句!防非止惡。所有制戒的目的,就是培養你的內心能夠產生一種自覺的功能、自我覺悟的功能,從錯誤中得到反省,從錯誤中來提升自己,這就是

戒體──防非止惡,於諸過境,能憶、能持、能防。

這種觀念只有祖師講得出來,這個施設方便是不容易的,他有這種智慧,把這個法門當中的一個重要思想抓出來。所以這個地方的四無礙解是很重要的,你一定要知道施設方便,怎麼樣引導眾生從顛倒當中,慢慢慢慢的轉變,這個都是需要方便的。

子六、六神通

為彼諸有情,故現知言行,

往來及出離,善教者歸禮。

這個眾生的根機也各式各樣:有些人他是法行人,你講道理、施設法門,他就能夠開示悟入佛的知見;有些人是屬於信行人,你講道理是沒有用的,你要顯顯神通,來調伏他的憍慢,特別是外道種性的眾生,那你得要先顯顯神通的,所以佛陀的法身有時候會顯神通。[為彼諸有情],這個地方很重要,佛陀顯神通,絕對不是為了炫耀自己的能力,佛陀顯神通只有一個目的──[為彼諸有情],為了教化有情的因緣,如果沒有這種因緣,佛陀是不會顯神通的。為了教化有情的因緣,所以佛陀故現,這個現指的是神足通,神足通能夠作種種的變現、能夠種種的往來飛行,這叫做現。知言,這個知言叫做天耳通,佛陀能夠聽到很多很多眾生的音聲,而且知道這個音聲的內容在講什麼。這個鬼神有神通,他聽到這個聲音,他也不一定知道這個聲音是什麼意思。

所以這個天耳通,佛陀的天耳通叫做知言。行,這個行叫做他心通,佛陀的法身,他那個明瞭的心性,知道眾生心中種種的活動,他有什麼樣的想法、他有什麼樣的希望,這叫做行。往,這個往就是過去,佛陀有宿命通,能夠知道過去這個眾生,他做過什麼事情,你從什麼地方來?佛陀知道你從什麼地方來。來,這個來是未來,你將往哪裡而去?佛陀也能夠從你現在的身心世界,作出一些預言。出離,這個出離是漏盡通,佛陀能夠知道眾生的煩惱,他斷盡了沒有,漏盡通。善教者歸禮,具足六種神通,善於教化眾生的法身,我至誠的歸禮。

子七、諸相隨好

這個地方是講到佛的法身,在有因緣的時候,會現出三十二相、八十隨行好。

諸眾生見尊,皆審知善士,

暫見便深信,開導者歸禮。

佛陀要住持正法、續佛慧命,除了施設法門、顯神通以外,要具足相好莊嚴是很重要的,因為你要讓眾生啟發歡喜心,由歡喜心才產生信心,所以[諸眾生見尊],一切有情眾生見到世尊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皆審知善士],都能夠如實的了知,不管他是佛弟子、不管他是外道,都知道這個人是一個有功德之人、這是一個有資糧的人,任何人看到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都能夠[暫見便深信],打從內心的歡喜,打從內心的生起清淨的信心,來接受佛陀的開導,乃至於信受奉行。具足這種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法身,我也至誠的歸禮。

古時候的禪師,開悟以後有二類:有一類的禪師開悟以後,他外表看起來不能夠讓他起歡喜心,祖師就說:你不要出去弘法,在裡面好好修行就好了。有一類的禪師是有資糧力,他福報夠、具足莊嚴,他才去外面弘揚甘露法門。所以這個相好,在度化眾生是很重要的。

有人會說:我們應該是依法不依人,弘揚佛法靠的是智慧善巧。

但是我必須告訴大家一個真相:依法不依人,那是修行上路的人才有這種觀念;一般的居士是依人不依法,他是看到你歡喜,然後他就順便的聽你說法,是這樣子的,事實上是這樣子的。他看到你不歡喜的話,他後面就不想聽下去了。

我想我們都是僧眾,住持正法、續佛慧命,是我們的本分,當然每一個人對自己生命的規劃有所不同,但是如果你今生的規劃,是有志於弘揚佛法、開人智慧,你覺得這件事很重要,把眾生心中的覺悟開導出來,點起眾生心中的光明,是你一定要做的事情。我建議你:你現在在做資糧的時候,你發願一下:把你今生拜佛、持戒的功德,迴向讓你的相好莊嚴。誒,這個很重要,你以後就知道,就是說你攝受眾生,他第一個看到你,是看到你的外表,然後接下來聽你說法。

所以你看,佛陀尚且不能免,佛陀講的法,那都是要違背眾生的心情,因為你講的道理都是要讓他不能念要他念,不能改要他改,他憑什麼相信你呢?他剛開始要對你起歡喜心。所以說弘揚佛法,除了我們講四無礙解、六種神通、慈悲喜舍以外,你應該要發個願,成就讓眾生歡喜的相好。第八、四種清淨,示一切相清淨:

子八、四清淨

攝受住持舍,現化及變易,

等持智自在,隨證得歸禮。

這個地方講示一切相清淨,哪四種相呢?

第一個,身相清淨,這個身相清淨,講攝受住持舍,就是說佛陀的生命,他能夠自在的攝受,不管是住持、不管是棄舍,他隨時可以自己自在的決定。

第二個,現化及變易,這個地方是講所緣的國土清淨,前面講色身清淨。佛陀的國土也可以作種種的現化,這個現化是本來沒有而使令它現出來;這個變易是說本來已經有了,使令它變化,它是一棵樹,把這棵樹變成房子,叫變易:這個是所緣清淨。

第三個等持,這個等持指的是心,在禪定當中,佛陀的心可以隨心自在的使令這個禪定入住出,得自在,等持清淨。

第四個智自在清淨,這個智自在是講佛陀的內心有無量無邊的陀羅尼門,能夠總攝一切法門得自在。能夠成就示一切相清淨功德的這個法身,我也至誠的歸禮。

這個示一切相清淨是幹什麼?我們說明一下。前面我們講諸相隨好,當然所謂的好、所謂的相好莊嚴,其實每一個眾生的認定是不同的;所以這個地方,你的相好莊嚴,你要慢慢的進步到示一切相清淨。這個示一切相清淨,在菩薩道叫做同事攝,你跟他要能夠同事攝。比如說佛陀講《阿彌陀經》,人道眾生見到他,是現出丈六的莊嚴比丘相;鬼道的眾生看到他,是現出鬼王的相貌;蟒蛇看到他,是現出蛇王莊嚴的相貌。佛陀身心世界種種的變現,所依靠的就是示一切相清淨,就是說你的莊嚴相要能夠自動調整,是有變化的,這個叫做示一切相清淨。

子九、十力

方便歸依淨,及大乘出離,

於此誑眾生,摧魔者歸禮。

這個地方的十力,是約著佛陀有破邪顯正的這十種力量。我們講度化眾生,有時候他也不是一張白紙,他這張白紙已經被畫得亂七八糟,你怎麼從他的畫紙當中,因勢利導,把這個畫錯的圖導正過來?度化眾生,這個人完全沒有宗教信仰是最好度化,他已經相信外道、相信二乘的時候,你要他發菩提心就很困難了;但是困難歸困難,佛陀有十力可以導正他。這個地方,[於此誑眾生,摧魔者歸禮],魔王跟外道以四個法門來欺誑眾生,佛陀以十力來破除,這個十力有四種。

第一個方便力:這個方便就是生起一切法的因緣。天魔外道,他們施設種種錯誤的因緣,來引導眾生,說你持牛戒、持狗戒可以生天;你供養這尊佛,也可以生天:這個都是錯誤的方便。佛陀開導正確的方便,說明正因緣的方便,就是以正方便來破除邪方便,這叫方便力。

第二個歸依:天魔外道,他要眾生歸依天神,你只要歸依天神就好了,你造了什麼罪業都無所謂的,這其他的事情,天神會幫你趨吉避凶,這種叫做邪惡的歸依。佛陀要我們歸依心中的善業、歸依心中的正法。我們應該要歸依心中的正法、歸依心中的業力,不要向外去歸依。

[淨]:這種清淨的力量,就是說世間人在整個五欲當中的果報,得到了很多的障礙,開始修習禪定,追求出離。那魔王就說:這個禪定的三昧樂就是涅槃、就是究竟的清淨解脫。佛陀開導眾生說:這個禪定還是有為之法,你應該在禪定當中修習無常、無我的智慧,才能夠成就解脫。所以佛陀用清淨力,來提升眾生的禪定。

[大乘出離]:眾生成就出離心以後,魔王、外道、惡知識就會去誤導眾生說:你啊,根本不是修習大乘佛法的材料,你何必這麼辛苦修習六波羅蜜呢?這是沒有意義的。這個時候,佛陀以大乘菩提心的出離法,來導正眾生的這種顛倒,成就[大乘出離]。

[於此誑眾生,摧魔者歸禮]:魔王、外道以四種法來誑妄眾生,佛陀的法身以十種的方便力加以摧伏,這樣值得我們歸禮。這個十力,主要是約著破邪顯正來說的,就是眾生內心已經有邪見了,佛陀轉變他的邪見。

子十、四無畏

能說智及斷,出離能障礙,

自他利非餘,外道伏歸禮。

這個地方是說明佛陀的內心,有堅定的信心,無所畏懼。我們看佛陀對四件事情,充滿了自信。

[能說智]:佛陀可以在大眾當中宣說我得一切智,而心中無所怖畏,佛陀的智慧是圓滿的。

[能說斷]:佛陀可以在大眾宣佈:我已經斷盡一切的煩惱,沒有剩餘了,也能夠無所怖畏。這兩個是成就自利的功德,能說智、能說斷。

第三個[能說出離],這個是約利他。佛陀可以在大眾當中宣說一切離苦得樂的法門:佈施能夠離開了貧窮的痛苦、持戒遠離卑賤果報的痛苦,開演種種出離痛苦的法門。

第四個[能說能障礙]:這個是宣說障道法門。這個障道法門有時候我們會忽略,就是說,你雖然修行一個正道法門,但是這個功德一直沒有出現,就是這個眾生有障礙。好像說你生病吃藥,但是你沒有禁口,吃了一些跟藥相牴觸的東西,這個藥效就表現不出來。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比如說我今天很努力的拜佛持戒,但是好像這個解脫的出離心,一直沒辦法生起,那就是有貪愛,貪愛的煩惱是障道,障礙出離。你說我整天發大乘的心,但是我這個菩提心一直不能成就,那是有瞋恚,瞋恚是障礙大悲。所以佛陀能夠善說這個障道法門。

[自他利非餘,外道伏歸禮]:成就這個自利利他的功德,不是其餘外道所能夠制伏的,這一個清淨法身的四無所畏,我至誠的歸禮。

我們弘揚佛法的時候,除了身相莊嚴、善巧方便、破邪顯正,你內心的一個真實功德是很重要的,因為你要有功德,你才有自信。比如說:你說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你對這個法,如果你心中還有疑惑,你講出這句話的時候,有所畏懼;如果你深信不疑,這句話是真理,你真實的歸依這個法,你講出這句話的時候是無所畏懼的。所以佛陀他的內心,他在整個自利利他的時候,他有真實的功德,所以他具足真實的信心,無所畏懼。

子十一、不護念住

這個不護指的是三不護,念住指的是三念住。(處眾能伏說,迷離這個迷字打錯了,應該是遠離。)

處眾能伏說,遠離二雜染,

無護無忘失,攝御眾歸禮。

這是講到佛陀調御眾生的方法。佛陀是怎麼樣來統理大眾呢?統理大眾一切無礙,這當中有兩個方法:

第一個,佛陀成就三不護,就是[處眾能伏說],佛陀處在大眾當中,能夠降伏眾生種種的譏嫌,這個[說]就是譏嫌。為什麼呢?因為佛陀成就三不護的功德,也就是說佛陀的身口意自然跟清淨的聖道相應,不必刻意的掩飾。我們有時候身業、口業要稍微掩飾一下,否則會有譏嫌。這個如理如法的身口意三業,這是第一個三不護。

第二個,遠離二雜染,佛陀在大眾宣說佛法的時候,有人生起讚歎的心,佛陀不生愛著;有人生起譭謗之心,佛陀不生瞋恚;有人不讚嘆、也不譭謗,佛陀不生舍離:佛陀能夠遠離這個愛、瞋兩種的雜染,成就三不護,成就無忘失的功德,以此來調御眾生,我至誠的歸禮。

前面是偏重在說法,這個地方是講統理大眾。這個當然也是告訴我們一個方法,當然每一個人在菩薩道的規劃各式各樣,有些人他立志做個法師、有些人立志做個方丈(哈哈)。如果你立志要做一個方丈和尚,從這個地方來看,有兩種功德要成就:第一個,你的身口意要如法,你的身業、口業、意業要如理如法,你這個身教勝於言教;第二個,你的心要平等,你不能夠有太嚴重的愛憎取舍,不可以,你太嚴重的愛憎取舍,你很難做大家的導師,平等心是成就大眾導師的一個根本條件。這個地方講到你如何來統理大眾,一個是平等的心,一個是如法的善業。

子十二、拔除習氣

遍一切行住,無非圓智事,

一切時遍知,實義者歸禮。

這個地方講一些等流習氣,這個習氣就是一個習慣性的動作,他不一定是有煩惱。我們一個人,大部分的時間,都是活在習氣當中──你早上起床,你往哪邊走,去拿牙膏、拿毛巾都是固定的,當然這個還不算是什麼習氣;就是有些東西的習氣,是會失威儀的,但是你自己不知道,而且它根本不是跟煩惱相應的,這叫習氣,這種習氣連阿羅漢都不能斷;但是佛陀在生命當中那個法身,已經沒有這種習氣了。遍一切行住,佛陀普遍在一切的行住坐臥四威儀當中,他的威儀完全是圓滿的智慧所引導的,佛陀從來沒有跟著感覺走的,沒有。一切時遍知,內心正念正知,這種通達諸法實相的佛陀,所表現出這種如理如法的身口意三業,我至誠的歸禮,佛陀沒有失威儀的情況。

子十三、無忘失法

諸有情利樂,所作不過時,

所作常無虛,無忘失歸禮。

這個忘失的意思,就是佛陀度化眾生,他知道時節因緣,絕對不會錯過機會的。[諸有情利樂,所作不過時]。在有情利益安樂的事情當中,佛陀的法身絕對不會錯過適當的時機。這個度化眾生的時機,一生當中,其實機會不多,出現的機會不多,這個機會你一失掉了,那就比較麻煩,要等到下一次再出現就困難;但是只要你得度的因緣一出現的時候,佛陀隨時會出現。為什麼呢?[所作常無虛],所以佛陀只要一採取行動,他這個利益眾生安樂的事情,絕對不會徒勞無功的,一個如實會掌握時機的一個法身的功德,我至誠的歸禮。

這個度化眾生跟教化眾生是不一樣,度化眾生要等待時節因緣,教化眾生不一定要等待時節因緣。教化者,潛移默化。我們講:我沒有想要改變你,但是我要影響你,這個潛移默化叫教化。但是度化的話,要等待時機。

你看《雜阿含經》上說:佛陀有一次領著弟子們,到了曠野當中,有一個大富長者賺了很多錢,他在曠野當中蓋一棟很漂亮的房子,佛陀過去跟他打招呼說:唉呀,你在幹什麼?他說我現在建造一棟很漂亮的房子,我冬天的時候,我住在這個房子的前面,享受陽光的溫暖;到夏天的時候,我住在房子的後面,享受這個蔭涼。佛陀讚歎他說:你有這樣的一個果報,你過去是從善良的因緣而來,但是我希望你能夠往善的因緣而去。就講這句話而已,也沒有講太多話,就走了。走了以後,這個大富長者晚上的時候,他住進房子的第一天,晚上就死掉了;但是佛陀也沒有開示出世菩提心的法門。

為什麼呢?得度因緣沒有成熟,先結一個善緣。所以禪師在開示的時候說:對方如果善根具足,你應該廣開甘露法門;如果善根不具足,合掌令歡喜。這個很重要。

所以我們現在在度化眾生的時候,你掌握時節因緣是很重要的,就是說我們經常說我要去度化眾生,度化的結果呢?兩個人結惡緣。你一定要度化他,但是他度化因緣的這個門還沒有開,你強迫要它開,完了!這個法門沒有度化到,他不但沒有接受,還結下惡緣。所以這個地方無忘失法,就是說我們應該學習佛陀的無忘失。我覺得度化眾生,身為一個菩薩,等待,是一個很重要的一個德行,等待,你要能夠等待,一個菩薩不能夠善知等待,等待機會的來臨,你就很難度化眾生。所以這個地方的意思,這個[無忘失]就是佛陀能夠等待時機,把握時機。

子十四、大悲

晝夜常六返,觀一切世間,

與大悲相應,利樂意歸禮。

度化眾生最主要的是要有大悲心,佛陀的大悲心是怎麼樣的一個相貌呢?[晝夜常六返],佛陀大悲心是不睡覺的,白天三時、晚上三時,他那個大悲的明瞭心,經常觀照一切眾生的得度因緣,內心經常跟大悲心相應,隨時要跟眾生拔除痛苦,具足大悲心利樂的法身,我至誠的歸禮。

這個大悲的意思,我過去有親近過幾位長老,從修行的功德,我認為他們各有各的特色;但是我覺得他們在攝受眾生的時候有很大的差別。你看我親近的幾位長老裡面,有些長老眷屬很多,他的信徒台灣、美國那都很多;有些長老沒什麼眷屬,二三個信徒、四五個信徒。後來我常常跟他們談話,我發覺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緣,就是說你怎麼知道你以後會有多少信徒?你怎麼知道?如果你一天當中的修行,你那個明瞭的心,經常存念眾生、經常想到眾生,你以後的信徒會很多;如果你的心只有存念三寶,很少想到眾生,那我保證你以後的信徒不會多。

這個因緣法就是這樣,你不要說是神通,你就從你內心當中那個緣起就看得出來。我們說[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我不知道大家對這句話的因果是怎麼看?我們一般的想法是說:人人要為我,所以我為人人。其實這個想法是錯誤的,這個因果剛好顛倒;應該是我們要先為人人,我們釋放出一種善意,然後眾生才得到回饋,是這樣子的。

當然我們不是說一定是以這個眷屬來判定一個人修行的標準,而是說如果你以後覺得攝受眾生,成就一個廣大的僧團,能夠有利於弘揚你的法門,那你培養這種存念眾生的心情──我為人人的心情就很重要,因為你那個我為人人的心情生起的時候,你會產生那種感動力。

我們人跟人之間的心是互動的,諸位知道嗎!我們的心很奇怪,我的心遍滿,你的心也遍滿,但是又非和合、非不和合,你說它是一,它也不是;說它是二,也不是;但是它是非和合、非不和合,它們各自有它的自體,又互相的牽動,互相的牽動,又覓之了不可得。但是人跟人之間的心,的確是互動的、的確是互動的,這是事實。你經常沒有想到他,他也不可能想到你,保證的。所以這個大悲心,是成就眷屬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子十五、十八不共佛法

由行及由證,由智及由業,

於一切二乘,最勝者歸禮。

這十八不共分成四種:第一個[行],佛陀有如理如法的身口意行為;[證],佛陀能夠成就禪定、智慧的功德沒有退失;第三個[智],佛陀有因緣觀的智慧,知道過去、現在、未來;[業],佛陀的身口意隨智慧行:這種[行、證、智、業],是一切二乘人所沒有的,最殊勝的,我至誠的歸禮。這十八不共,等於是總結。好,我們看最後:

子十六、一切相妙智

由三身至得,具相大菩提,

一切處他疑,皆能斷歸禮。

這[一切相]等於是把前面的十五種功德作一個總結。由於三身──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的圓滿成就,而具足大功德相的菩提,他在一切處當中,有任何眾生的疑惑,佛陀都能夠以善巧方便,給他開導、給他斷除,就是佛陀的一切種智是不可思議的。這個外道曾經要測試佛陀的一切種智說:佛陀啊!前面那棵大樹有多少樹葉?佛陀說:有多少有多少樹葉。外道就質疑了,過去以後抓了一把,數一數:那現在有多少樹葉?佛陀說:現在剩多少樹葉。很清楚。佛陀的一切種智,是沒有差錯的,以這個來總持整個法身。

壬二、六義攝(分二:癸一長行;癸二頌)

癸一、長行(分二:子一乘前標義;子二結嘆無上)

子一、乘前標義

諸佛法身,與如是等功德相應。復與所餘自性、因、果、業相應,轉功德相應。

現在我們把前面十六種功德會歸成六種:第一個[自性],這個自性約著體性來說;下面的五種約著作用,作用當中[因、果]是偏重自利的功德,[業相應、轉]是偏重利他的功德。

子二、結嘆無上

是故應知,諸佛法身無上功德。

諸佛法身的功德是無上的,不能再圓滿。我們看偈頌:

癸二、頌

此中有二頌:

尊成實勝義,一切地皆出,

至諸眾生上,解脫諸有情。

無盡無等德,相應現世間,

及眾會可見,非見人天等。

第一個讚歎自性功德,[尊成實勝義],世尊所成就的法身,是跟勝義諦的二空真如相應的,這講到他所依止的體性是二空真如。他的因是什麼呢?[一切地皆出],他是從十地當中,地地地地的增上圓滿的。到果地呢?[至諸眾生上],是講果功德,這個果地是在所有的九法界之上的。[解脫諸有情],講到佛陀的業,佛陀的法身他做什麼業呢?就是解脫有情。

我們看第五[無盡無等德相應],這是講第四相應,佛陀的法身是時空無盡的、恆常相應的,沒有斷滅的情況。第六是轉,什麼叫轉呢?[現世間及眾會可見,非見人天等]。這個轉就是轉身,佛陀從法身當中,轉成受用身跟變化身。[現世間]是轉成變化身,來教化人天的眾生,示現八相成道。佛陀度化法身菩薩呢?是在大眾的法會當中現出受用身,來度化法身菩薩,這個就不是人天眾所能夠見聞的。這個是以六種的義──自性、因、果、業、相應、轉,來總持整個法身的功德。

我們身為一個大乘菩薩,這個法身應該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大功德法之所莊嚴。我們現在的點叫做業報身,當然每一個人的業不同,所以這個果報體也不同;但是我們的目標應該是一樣的,就是清淨法身。現在的重點就是說,你要先清楚知道──從業報身轉成法身,他的一個轉變的因緣是什麼?這是很重要的。就是說你轉了多少是一回事,但是你要知道他的方法,如果你連方法都不知道,那你就不可能轉變,你就停留在原地打轉。

我們這樣一路學過來,我們可以知道轉變報身的方法有兩個:

第一個是空性的智慧。空性的智慧是很高,因為我們心中有所住,那怎麼辦呢?我想我們可以從得失上先修,得跟失。一個人先安住在失,失舍。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開示說:修行人之所以修行不得力,這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眼前活計放不下。我們可以放棄過去,我們也可以放棄未來,但是我們很難放棄現在。那你很難放棄現在,就失掉了廣大的未來,就像《楞嚴經》上說的:在整個大海當中,你執著一個小水泡,就失去了大海。我希望我們在失的時候要知道:所謂的失就是得。失不是斷滅,失是追求更好的得,所以一個人安住在失,安住久了以後,你觀察失也不可得,無得亦無失,就入空性了。但是你剛開始的時候,給自己一個次第,先安住在失,學吃虧,這個是親近法身的第一個方法,第一個是得失,我們講空正見。

第二個是大悲心,就是自跟他之間的問題,自跟他。我們的生命努力的方向有兩個選擇:第一個為自己而活,第二個為別人而活,兩種選擇。第一個,你為自己謀福利;第二個,你為廣大的無量無邊的眾生謀福利。如果從轉依的角度,你應該放棄自己的福利,把生命的精神體力去追求無量眾生的福利,以[他]來當做我們的安住點。經常思惟:你就觀想前面一個天平,你把我這個自我個體、你今生生滅的生命放在左邊,把無量的眾生放在右邊,然後讓你自己去選擇,你的精神體力是投注在這個地方?還是投注在那個地方?這個都是你要去思考的。如果你選擇放棄自我的個體生命,為眾生謀福利,那你的業報身會趨向法身。

所以我想我們的下手處,第一個你要思考得失的問題,你要站在什麼位置?你要站在失的位置。第二個自跟他,你要站在他的位置。我總是覺得一個人位置站對了,生命的轉變是遲早問題;你的位置站錯了,你說你會轉變,我不相信。你再怎麼用功,因為你位置站錯了,你的本質就是錯,你頂多就是在原地打轉。所以你心中所安住的位置是很重要,你的想法是很重要的。你說你位置站錯了,你一天到晚想到自己、一天到晚想要得,你跟法身是沒有關係,你不可能成就法身的,那你永遠是在業報身打轉,因為你站的位置是跟業報身產生感應的。

所以我希望我們內心,我們一定會有所住,這個從一個凡位的菩薩來說是一個合理的要求,因為我們不能無住;但是你要住在一個對你自己趨向法身相隨順的位置,你要站在一個好的位置對你是很重要的。你站對了位置,你每一天的用功都是跟法身相隨順;你站錯了位置,你是跟業報身相隨順:這個就叫做因緣所生法,這個道理就是這樣。所以有些聖賢之道的道理,大家好好體會,在你的生命當中,到底你要站在一個什麼樣的角度,來經營你今生的生命?這個大家要想一想。好,我們今天的課就講到這裡。

【學員提問】:法師慈悲,有一個台灣的眾生,到馬來西亞經商失敗,結果跳樓自殺了,這個亡魂要求把他帶回台灣,應該怎麼做呢?是不是用道教的方式來處理呢?

【師父答疑】:我想道教有道教的方式,我們也尊重;不過佛教的方式是放蒙山,或者你就是安排一個牌位。當然,他死掉以後想要回到台灣,那應該是墮入鬼神道,沒有錯。你要是墮入到畜生道,他也不會想回台灣;到天上去,他也不會想回台灣;到地獄去,他哪裡都沒辦法回去。所以他想回台灣,應該是在鬼神道。所以我想以佛教的方式,放蒙山是最好的方式。當然他一定要用道教的方式,我們也表示尊重,因為眾生的執著是各式各樣的,尊重。

【學員提問】:性宗是否就是禪宗?

【師父答疑】:我們這樣講,禪宗是性宗的一部分,性宗是很廣泛的,天台、華嚴,只要是直趨真如、直趨心性的都叫做性宗。

【學員提問】:這個修行要到什麼階位,才能夠轉定業?常誦念滅定業真言應該有所幫助?

【師父答疑】:我想是有幫助。但是你要轉定業,你的想法要轉變;如果你思想不轉變,你說你會轉定業,從緣起的角度我們很難相信。因為你的業力,是由你的意樂、你的願望產生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願望。你說:我都沒有願望,我只想保持原狀。你都沒有願望,這就是你的願望!你保持原狀,我現在活得很好,我現在的生命都很好,我也不想要轉變──那這個就是你的願望。你心中的願望,會影響到你的業力,願望的轉變來自于思想的轉變。

所以我們講:經常聽聞佛法,古德講有潛移默化之功。潛移默化是什麼意思?我們以前的老師上慧下天老和尚,他說:聽聞佛法,就像草裡的冬瓜,不見其大,但是每天在長。你看這個人他出了家以後,聽了三年五年的佛法,你看他也沒什麼,但是他改變了。整天這樣子熏熏熏,熏久了以後,他的思想改變了;思想改變,他的生命的願望改變、他的行動改變、他的業力改變。

【學員提問】:鬼神有五通,他的他心通是否能夠聽得懂不同的語言?

【師父答疑】:我看未必。他可以聽得到聲音,但是不一定知道裡面的內容,不一定。

【學員提問】:楞嚴咒是否只可以在清晨念,或者隨時都可以念?

【師父答疑】:這個都是隨可以時念的。印光大師在《文鈔》上說:就算是生小孩的時候,你在緊急情況,都可以念觀世音菩薩,小聲念不要大聲念,就是不恭敬的地方小聲念。你上廁所的時候可不可以持〈往生咒〉?可以念,為什麼不能念?但是不恭敬的地方不要出聲,就差在這個地方。沒有哪一個法門是受外境影響的,因為你這個法門的修行是在心中的道埸,但是為了尊重這個法門,在不恭敬的地方,不要出聲,如此而已,念是一定要念的。

【學員提問】:我們迴向給一個人的時候,並不認識他,這樣子的迴向是否有效果?

【師父答疑】:你要是不認識他,你起碼要知道他的名號。我看懺公師父放蒙山的時候,他都是放相片的,持名、觀像,最好是有一張相片,然後再有一個名字,那是更好。

【學員提問】:一個注重世間人格的人,在學佛以後,是否比一個不重視人格的人,更會生起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心?

【師父答疑】:這個也不能這樣講。他有世間的品德,他不一定有出離心。智者大師說:眾生有四種:根利遮重,他這個人在家的時候亂七八糟,但他出家以後修行,直接發菩提心,根利遮重;你看有些人他的善業很強,他根鈍遮輕,他善根很鈍,但是你要他發菩提心很困難、發出離心也很困難,但是他修習善業。所以這個是沒有直接關係的,善根跟遮障這兩個是獨立的。

【學員提問】:法師剛才上課的時候開示,以清淨的願力舍掉現在,才能得到未來,舍掉現在的色身,才能得到未來的色身,色身很快就會改變,請問改變指現世或來世呢?

【師父答疑】:如果你的願力很堅定,而且你作了很大的加持,你今生就會有一些微細的改變,花報。諸位你有沒有把你們過去在家的相片拿出來看一看,你跟現在的相片看一看有沒有什麼差別?當然有些人改變很慢,那表示你這個人執著過去,你執著心很重。你如果一直執著的話,我看你要改變很難。改變的目的來自於無住,所以有時候改變的速度快慢,除了你的資糧力以外,你的智慧還是有關係的,不過你今生就會有一些花報,當然來生的改變就更大了。那如果你能夠看得到來生,可能你自己都不認識了,那當然這個一切法是無常變化的。

【學員提問】:如果以增上生來為未來生命作規劃,我們應該如何發願跟迴向?

【師父答疑】:如果你來生是樣來人世間繼續修行,你一定要發願來生做人,你到三惡道去你就完了,你到天上去你也完了,所謂完了就是菩薩道完了,你要發願做人。第二個你來生要遇到善知識,這個非常重要,你遇不到善知識,你也完了。

所以在台灣有些人弘揚這個聖道法門、增上生的,他很強調歸依上師,他歸依上師是擺在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前面。就是說你來生再來的時候,希望你不要忘記我,我要跟你在一起。當然臨命終我們是到淨土去,是憶念阿彌陀佛;那你如果是求增上生的人,那憶念上師、憶念三寶就很重要。你要是生長在一個沒有三寶的地方,你就完了。有三寶的住世,你遇不到一個跟你有緣的上師,那你修行也是障礙重重,所以願得好師,願得三寶的住世,善得人身,這都是你要去發願的。

【學員提問】:這樣的安排,有流轉的危機,生命的增上憑藉的是什麼?

【師父答疑】:是有流轉的危機,憑藉的就是你堅定的願力,願力不可思議。所以我們講一切法無我,今生的我跟來生的我不一樣,是不是!你說西藏喇嘛,一世、二世這兩個是不一樣,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後我是誰?那你說,這個生命跟這個生命轉變了,那他們兩個之間有什麼共同點?諸位知道嗎?他們兩個有共同願力,那個願望在,就是他這一世,他所要完成的願望,到了第二世的時候,那個願望繼續,到了第三世願望繼續,虛空有盡,我願無窮,所以菩薩可以放棄自我,但是菩薩不能放棄願力,菩薩放棄願力,他菩薩道的生命就結束了。他那個生命的變化,他所憑藉的是那個堅定願力的相續。那你說我這個人願力很薄弱,很薄弱那你先到淨土去。

所以你要求增上生,你的願力就是貫穿兩個生命的一個共同點,就是你要發很堅定的願,靠著你的願力,把前世的生命跟今世的生命貫穿起來,他憑藉就是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