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講)

《攝大乘論》,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一九0頁,庚十三、三智差別。

我們前面一大段,講到菩薩六波羅蜜的法門,也就是說,菩薩根據六度的法門,來積集福德跟智慧兩種資糧,而趨向無上菩提。如果從廣義的角度來說,事實上這六度的法門,是通於五乘的修行。也就是說,你看二乘人,事實上他也是修習六度;你看人天乘的人──一貫道、基督教,也是修六度。這個地方,大家就提出一個問題:那菩薩的六度跟其他乘的六度,有什麼差別呢?本論當中,提出了菩薩的六度有兩種的差別。

第一個,菩薩的六度有增上的功德:菩薩在修習六波羅蜜的時候,他對自己的菩提心是有增上的功德。你每一次的持戒,你的菩提心就增上;你每一次的佈施,你的菩提心也會增上,這一點是其他乘所沒有的:他在六度當中,能夠使令自己不斷的輾轉增上,而趨向無上菩提。

第二個,菩薩的六度有解脫的功德,它能夠讓你在煩惱障、所知障當中得到解脫,這一點也是其他乘所沒有的。為什麼菩薩修習六度,能夠產生增上、產生解脫的功德呢?因為菩薩修習六度的時候,他有一種甚深的觀照。我們大家都知道,每一個法門在修行的時候,你用不同的觀照,它會有不同的結果。菩薩是用什麼因緣來觀照,能夠產生這樣的功德呢?

我們簡單的說明一下。菩薩在修六度的時候,是兩層的觀照:第一個是因緣觀,觀察整個十法界的因果,我們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這一點,在因緣觀,我們前面增上戒學菩薩的戒法當中,就講得很清楚,從因緣觀而生起一種增上的功德。第二個是菩薩能夠修習真如觀,觀察我空、法空的真如,這個時候能夠成就解脫。這一部分,在菩薩的增上心學跟增上慧學,對菩薩的真如觀有詳細的說明。

所以菩薩因為透過因緣觀跟真如觀的觀照,能夠使令整個六度,變成能夠產生增上跟解脫的力量,這一點是大乘的六度跟其他乘所不同的地方。我們現在這一科是講到[增上慧學],[增上慧學]當中,講到無分別智的差別相貌有十六段,這個地方講第十三段:

庚十三、三智差別(分二:辛一引喻;辛二配顯)

辛一、引喻(分四:壬一約無言說及言說喻;壬二約無了別及了 別喻;壬三約無分別及分別喻;壬四約無領受及領受喻)

壬一、約無言說及言說喻

三智差別,講到加行智、根本智跟後得智的差別相貌,這個地方有引喻跟配顯,我們先說譬喻。譬喻當中有四段:我們先看第一段約無言說及言說來作譬喻,心中有言說跟沒有言說,來譬喻三種智慧的差別。

如啞求受義,如啞正受義,

如非啞受義,三智譬如是。

第一個,講到啞巴,就是一個不會說話的人,他向人家請求種種的法義,也就是說他這個時候對法義還沒有完全了解,正在請求;這樣子是比喻加行智,加行智在帶相觀空的時候,他心中對於真如理還沒有完全明白,對真如也不能夠實際的加以言說,所以叫做如啞求受義,他不能夠真實的了解義理,也不能宣說的,他要有所宣說,一定要依止古德的名字來學習,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如啞正受義:這個啞巴正在受用種種的義相,他已經了解義相,但是他不能言說;這個是比喻根本智契證真如理的時候,他心中很清楚分明的跟真如相應,但是這個時候是離一切言說相,不會說話的,這個是譬喻根本智。

第三個,如非啞受義:一個會說話的人,他已經受用義相了,他不但能自己受用,也能夠安立名詞加以表達,這個地方指的是後得智。三智譬如是,這個地方,是約我們嘴巴表達的這一部分,來分別這個三智的差別。

壬二、約無了別及了別喻

前面約嘴巴的說話,這個地方約心中的了別。

如愚求受義,如愚正受義,

如非愚受義,三智譬如是。

(這個地方二智寫錯了,應該三智譬如是。)說一個沒有讀過書、沒有知識的愚癡人,他現在正向人請求種種的義相;這個地方也是一樣,這是比喻加行智。如愚正受義:一個愚癡的人,他內心已經了解義相,但是他這個時候,因為沒有讀過種種的書籍,也不能表達;這個地方是譬喻根本智。第三個,如非愚受義:一個有智慧的人,他能夠通達義理,又能夠生起種種的宣說,這個地方是譬喻後得智。三智譬如是,這個地方是約心中的了別,來分判三種智慧的相貌。

壬三、約無分別及分別喻

這個地方是約前六識的計度分別跟沒有計度分別來作一個說明:

如五求受義,如五正受義,

如末那受義,三智譬如是。

比如說我們講前五識,前五識跟色、聲、香、味、觸接觸的時候,那是一種直覺的反應,它不帶言說相,它不能去形容這個五塵的相貌,不可以形容的,這個指的是加行智。它在求,當然也沒有得到真實的義相,還在求嘛。第二個,如五正受義:前五識清楚的看到種種的義相,但是也不能言說,這個是譬喻根本智。第三個,如末那受義:這個地方的末那,古德說是指第六意識,第六意識跟前五識配合的時候,了別外在的人事因緣,它也能夠生起計度分別,安立種種的名言,為人家描述、宣說,這個地方是譬喻後得智。三智譬如是:這個地方是約著計度分別來說明。

壬四、約無領受及領受喻

這個地方是約法義的領受。

如未解於論,求論受法義,

次第譬三智,應知加行等。

比如說一個菩薩,他對某一部論的法義不能明白,那他怎麼辦呢?他有三種次第:第一個求論,第二個受法,第三個受義。我們說明一下。剛開始他求論,他是向人家請教這個論的法義,正在請教的時候,是比喻加行智;這個時候他受法了,能夠通達種種的名相,能夠背誦種種的名相,但是不能宣說它的義理;第三個受義,他不但通達名相,也能夠明白當中的道理,來作種種的宣說,這個受義就是指後得智。次第譬三智:我們透過這四個譬喻,就知道這三種智慧的差別相。

辛二、配顯

應知加行等。

應該知道加行智、根本智、後得智的相貌,就像前面所說的情況一樣。我們菩薩在觀照的時候,有因緣觀跟真如觀。在果地上,我們講根本智、後得智,其實因地上就是因緣觀跟真如觀,一個是有分別,一個是無分別。比如說,一般我們在念佛的時候,是這一念心去分別彌陀的功德,因緣觀你一定是要分別的,因為你要增上,因緣觀是讓你增上的,在所緣境當中種種的增上。那你在念佛的時候,你很清楚的信願具足,對彌陀功德的信心、發願,這一念心的作用,是一種善業的作用。

但是你有時候要想一想,想什麼事情?你不能老是活在因緣觀,你想說:你這個善念,你要問一句話說:你從什麼地方來?這句話很重要。就是我現在念佛的心,是從什麼地方來?我們的心,一般來說是向外的,不管是攀緣雜染的相貌、或者攀緣清淨的相貌,都是向外。這個時候你從什麼地方來?這個時候,你的心開始向內觀照,逆流照性,你就回歸到你最初清淨的本來面目去了,就回到你的整體生命。

《楞嚴經》把這個個體生命──我們這個因緣觀的分別心,跟你的本來面目,作一個譬喻,它說:就像這個大海跟一個小波浪。大海是一個無窮無盡的深廣大海,它打到石頭,突然間出現一個小波浪,它也會打到另外一個石頭,又生起另外一個小波浪。我們現在這一念心,你是一個女人、或者是一個男人,你現在的心是什麼?是一個小波浪。就是你整個清淨的本性當中,被業力碰觸以後,創造你現在的心念,這個心念是生滅的,它不是你的本來面目;但是你要增上,還得靠這個心念;但是你這個心念的本性是清淨的,你又回到你的整體生命,又回到大海去。

所以當你死亡的時候,你現在的心念又回到大海;這個時候,它又創造另外一個心念,你來生可能是一個轉輪聖王,又創造一個轉輪聖王的心念,你又用這個轉輪聖王的心念,來行菩薩道,斷惡、修善、度眾生,增上;死了以後,這個心念又回到大海去:就是有時候依體起用,有時候攝用歸體。當然有人會說:那我為什麼要回到我的本來面目,我就活在當下就好?很多人講修行活在當下,其實活在當下這句話是不夠的。活在當下,你的心念只會增上,沒有辦法解脫。

我們在現前的因緣當中活動,會產生很多的執取,你一定要把心帶回家以後,《楞嚴經》說:一個人能夠把這個小波浪回歸到大海,再從大海回到小波浪,經過這個過程,你會有一個很明顯的感覺,就是

再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

你心中的執取會淡薄很多,你知道今生只是無量波浪其中的一個水流而已,它不是你生命的全部,它是你生命的一部分。當然你今生有今生的責任義務要了,但是它畢竟是你生命的一部分而已。所以,我們在修菩薩觀的時候,你的因緣觀產生增上、真如觀產生解脫,這兩個要交互作用、交互觀照,一個是破執,一個是增上。

庚十四、二智譬喻(分二:辛一閉目開目喻;辛二虛空色像喻)

辛一、閉目開目喻

前面是三智,這個地方把根本智跟後得智拿出來作一個譬喻,把這個差別作一個譬喻。這當中有兩段:第一個是閉目跟開目的比喻:

如人正閉目,是無分別智,

即彼復開目,後得智亦爾。

說一個人的眼睛有兩種狀態:在睡覺的時候,你的眼睛閉著,你就看不到一切法的相貌;這個指的是無分別智契證真如的時候,當你把心帶回家的時候,是一切法不可得,那是回歸到清淨的本性上去了。但是你睡醒了,眼睛一張開,哦!又看到種種人事的境界,又開始去斷惡、修善、度眾生;這個時候後得智亦爾,又是屬於我們的因緣觀。就是從打開眼睛跟閉上眼睛,來譬喻真如觀跟因緣觀。

辛二、虛空色像喻

應知如虛空,是無分別智,

於中現色像,後得智亦爾。

比如我們講虛空,虛空有兩個特性:第一個它是清淨無染,第二個是廣大無邊。所以我們經常說:虛空清淨本然,週遍法界,這個清淨跟廣大,是比喻無分別智。我們這個分別心、生滅心,都是一個有相的、單向的執取;但是你回歸到無分別智的時候,你內心是回到大海,廣大的所緣境,所以它能夠調伏執著,因為它的所緣境是廣大的。

[於中現色像,後得智亦爾]。你在虛空當中現出種種房子、樹木的色相,這個就是後得智了,這菩薩那一念的菩提心當中,開始思惟怎麼去斷惡、修善、度眾生,完成今生的使命,這個是後得智。

庚十五、無功用作事

這個地方是有人提問:因緣觀能夠產生增上的功德,但是這個真如觀、無分別智,它完全不能分別,菩薩修習無分別智,對菩薩根本不能增上,那修無分別智幹什麼呢?有人提出這樣質疑。無著菩薩就回說:無分別智的妙用無窮。

如末尼天樂,無思成自事,

種種佛事成,常離思亦爾。

講出兩個譬喻,說天上有兩種的寶物:第一個是摩尼寶珠,這個[末尼]就是如意的意思,你能夠向摩尼寶珠乞求,所求如意;第二個是天上的樂器。這個摩尼寶珠跟天上的樂器,無思成自事:它們都沒有明瞭性,摩尼寶珠本身不能分別,天上的樂器也沒有人彈奏,它本身也沒有分別,但是它們能夠成辦自己的事業。摩尼寶珠能夠讓你所求如意,天上的樂器能夠演奏種種美妙的音樂,它們兩個都是沒有分別,而能夠生起這麼多的妙用。

前面是比喻,這以下合法。[種種佛事成,常離思亦爾]。我們要知道一件事:三世諸佛能夠成就廣大的事業,到十方世界,月印千江,百界做佛,同樣一個法身現出無量無邊的應化身,那一定是要有無分別智,才有辦法做到的[常離思亦爾],那是遠離我們凡夫這種個體生命的執取。

所以《楞嚴經》上說:我們現在的生命是怎麼樣?凡夫的生命,我們追求一個波浪,但是卻放棄了整個大海。就是說,我們太重視今生的生命,把今生的生命看得太重要了,把今生的得失看得太重要,產生種種的執著。你太重視今生的生命,你就失掉了無量的生命。佛陀他是怎麼樣呢?佛陀放棄了個體生命,結果得到了無量生命。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思惟。

你現在有兩個選擇:第一個,你追求今生的安樂,個體生命看得很重要,但是你死亡的時候,所有的希望全部破滅。這個個體生命、這個波浪,這個大海打到石頭的時候現出一個波浪,這個波浪也不會太久,它掉到海里的時候,又消失掉了,你臨終的時候,就會非常的恐怖不安。第二個選擇,你放棄今生的個體生命,追求無量大海的生命,就像佛陀一樣,[種種佛事成,常離思亦爾]。這樣子的話,你就要遠離對今生的執取。

所以這個地方是說,一個修無分別智的人,才能夠真正產生廣大的佛事,你的心胸才能夠開闊。這個是說明佛陀無功用的妙用,當然這個無功用主要是要無分別智、真如三昧的加持。

庚十六、甚深(分二:辛一境智甚深;辛二法性甚深)

辛一、境智甚深

這講到無分別智的意境是甚深的。這個地方的甚深有兩段:第一個境智甚深,第二個法性甚深。一個是能緣的智慧甚深,一個是所緣的法性真如是甚深。

非於此非餘,非智而是智,

與境無有異,智成無分別。

這一段我們分成兩小段,先看無分別智的所緣境。無分別智的所緣境是什麼呢?非於此非餘,非於此這個此指的是依他起性。無分別智的所緣境不是依他起性,因為依他起是有相的境界,凡夫都是在依他起產生執取,就產生了障礙。所以無分別智,它不是攀緣依他起;但是它也非餘,它也沒有離開依他起,因為你修習空觀,也就是在人事的因緣當中,觀察它無自性,而安住在空性。

古德講一句話:[見相離相]。見相跟離相這二句話,你要把它合在一起講;如果你認為見相跟離相是矛盾的,那你就沒辦法修無分別智;那是你同時見相,同時又離相,誒,這個就是[非於此非餘]。[非智而是智],這個地方是講能觀的智,它不是一般的智,因為這個智慧都是要分別──觀察、抉擇、分別,它不是智,但是它又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抉擇,它是一種不起於相的智慧。

[與境無有異,智成無分別]。這種智慧的甚深,它跟所緣境是沒有能所差別的,如如智契證如如理的時候,是能所雙亡,沒有差異的,所以我們安立它叫無分別,因為它能分別跟所分別都是如的相貌。這個地方是讚歎無分別智的殊勝,它能夠見相而離相,能夠能所雙亡,趣向一如。當然這個地方所談的,都是說能觀的智慧是甚深的,這個地方講無分別智所觀的真如法性也是甚深的。

辛二、法性甚深

應知一切法,本性無分別,

所分別無故,無分別智無。

所以我們要知道:你修無分別智的時候,你要了解一個道理──一切的緣起法,它的本性是沒有分別。這個觀念很重要。我們修無分別智,不是說一切法本來是有分別,那我們修無分別智,把它變成無分別,不是這個意思。不是說它本來是有分別的,那我們自己一廂情願的把它觀成無分別,不是這樣,這樣就不合道理了,這樣就變成顛倒了。

而是說,一切法本來就是無分別,我們修無分別智,剛好跟它的本來面目完全相隨順,這個地方你要了解,一切法本來就沒有分別。那為什麼會有分別呢?因為[所分別無故],這是第二段,因為我們自己安立了名言,產生了很多的想像,這一切法就產生分別了;但是這個分別,從真實義來看是不存在的,是活在每一個人的妄想當中。

比如說,我們今天看到桌上有一盤榴蓮。這個榴蓮是──應知一切法,本性無分別,它沒有什麼義相存在;但是你看到榴蓮以後,你把它想像成:誒,這個榴蓮的味道是甜美的,它的性質是滋養的,哦!它的義相就出現一個正面的義相,就會推動你想要去吃它。如果你看到這個榴蓮,你想像這個榴蓮是臭穢的、性質是刺激的,你馬上會離開那個地方。所以你說它是什麼性質呢?[所分別無故],因為它所緣的義相是不存在的,所以就給我們很多想像的空間。但是你不管怎麼想,這些在真實義上都是不存在的,所以無分別智無,這第三段。

什麼叫做無分別智無呢?古德解釋說:既然一切法本性是無分別,而且是恆常的現前,那我們凡夫為什麼不能看到這個清淨的本性呢?如果一切法本性本來就現前,那應該每一個都能夠契證真如,為什麼我們沒辦法契證呢?這個地方的答案是說:因為我們無分別智無,我們缺乏無分別智的智慧,隨順妄想而轉,就把真相給遮蓋了。所以無分別智的意思,就是把我們心中的妄想消滅掉,看到諸法的真相,這個就是無分別智的目的。這個地方的觀念,這句[無分別智無故]是很重要。

一切法為什麼會產生這麼多的變化?主要就是因為它沒有真實相,所以給大家很多想像的空間。我們人跟人之間的相處,我們經常會講一句話說:解決問題,我們之間有障礙,要解決一下,溝通一下。其實解決問題,只是對了一半,有些問題是不能解決。比如說:有些事情是有對錯的,這個在因果上是有對跟錯的,那應該解決,大家把話講清楚、說明白,這樣子就把問題解決掉了,因為這個在經論上的戒定慧裡面,有明確的規定、有教理的印證,這個事情,大家可以把話講清楚、說明白,解決問題。

但是有些問題,是沒有標準的答案,通通對,只是個人看法不同而已,這樣子,諸位要知道,人跟人之間就不能解決問題,叫做化解問題。諸位你可能會覺得有些事情,人跟人之間有些事情把話講清楚了,會比較好;有些事情話不能講清楚比較好,話沒講清楚,彼此間的差異還能夠互相包容,達到一定的平衡跟默契。有些事情把話講清楚了以後,大家扯破臉,永遠形成對立。

為什麼會這樣子呢?因為一切法本性是沒有分別,問題是大家都捏造很多很多的想法在心中。而這個想法,如果不牽涉到對錯的,其實不要去碰觸,讓修行者自己慢慢提升、慢慢提升。

所以諸位研究戒律,你知道這個七滅諍法,其中有一個,佛陀告訴我們:如草覆地。就是這件事情很難處理,佛陀告訴用這個草把它蓋起來。我剛開始出家的時候想:佛陀怎麼這麼消極呢?事情應該要講清楚、說明白!我們以前受西方教育,就是說什麼事情請你過來,你怎麼樣,我怎麼樣,講清楚。其實這樣子,可以處理一部分的問題;有些問題真的是不要處理,通通不要動,不要動的時候,還能保持一定的平衡。大家不斷的提升自己,從個體生命慢慢回到整體生命,把心帶回家,慢慢慢慢悟到真如理的時候,大家看到生命是如夢如幻的,這個時候,大家會一笑置之。

但是程度不夠的時候,你去碰觸這個,尤其是法執的問題,很容易就引起諍議。所以你要讀到這句話:[應知一切法,本性無分別,所分別無故],其實你在人世間的相處,你就知道很多事情是不能解決的,只能夠化解問題,大事化小、小事化無,讓時間慢慢的淡化,這個是最好的方法。

己二、釋三智別(分三:庚一加行智;庚二根本智;庚三後得智 )

庚一、加行智

前面是講到三智差別的相貌,這地方是說明三智個自的品類。我們先看加行智:

此中加行無分別智有三種,謂因緣、引發、數習生差別故。

加行智就是一種觀照的智慧,假藉名言的觀照,叫四尋思。這個尋思的智慧,有三種因緣會生起。第一個是因緣生:因緣生指的是,你過去生曾經聽聞大乘佛法,有這樣的正見善根,所以你今生遇到大乘佛法,很自然的產生歡喜好樂的心情,這個是過去正見的善根。第二個引發:你在過去生當中,曾經修習無分別智的止觀加行,有這個思慧,這個就不是正見了,而是正念。所以你前生有這樣正念的善根,你聽到大乘佛法,很快的就隨順悟入。第三個數習生:數習生是指你今生能夠聽聞、又能夠修習止觀,使令它增長。所以這個加行智,有三種的因緣可以生起。

蕅益大師在菩薩戒,講到大乘善根,就是我們一般說的菩薩種性有兩種。一種菩薩種性是不堅固的:就是說你發了菩提心以後,很容易退的,就是你只有過去的善根,而今生沒有數數的栽培;或者你前生沒有善根,今生才開始栽培的:這種善根都是容易退的。有一種菩薩種性的善根是堅固的:就是你有因緣生跟引發生的前生的栽培,又有今生的數數熏習,這樣子菩薩的善根就堅固了。所以這個加行智,有三種差別。

庚二、根本智

根本無分別智亦有三種,謂喜足、無顛倒、無戲論無分別差別故。

這個根本智也有三種的品類:第一個是喜足無分別。這個地方,古德的解釋有一點不太一樣,我們就根據天親菩薩的解釋。天親菩薩說這個喜足,是指勝解行地的菩薩。這個菩薩,他透過聞、思的智慧,能夠思惟我空、法空的真理,內心產生一種歡喜、滿足的心情,這就是喜足。這個喜足,就是形容菩薩跟真如相應的那種相貌,就是我們一個人從小波浪回到大海的時候的那個心情,感到非常的歡喜跟滿足。這個講勝解行地菩薩的無分別智。

第二個是無顛倒無分別。這個地方,古德是一致認為是小乘四果的無分別。小乘的學者修習四念處觀,對治凡夫的常、樂、我、淨四種顛倒,所以他在我空的真理當中,是遠離凡夫顛到的,所以他這個無分別叫做無顛倒無分別,這個地方是指小乘我空的智慧。無戲論無分別,這個地方是指大乘,大乘的我空觀、法空觀,它在一念的清淨心當中,是決斷名言、契會真如,是我不可得,一切的法──清淨的法相,生死、涅槃的法都不可得,這個是大乘真正的無分別智,無戲論無分別。我們看第三段的後得智:

庚三、後得智

後得無分別智有五種,謂通達、隨念、安立、和合、如意思擇差別故。

這個後得智有五種,後得無分別智,就是後得智。第一個是通達思擇:後得智當然是要分別,但是它這個分別叫做通達,就是說他證到真如三昧,從真如三昧出來以後,他自己能夠證知自己已經通達真如了,所以這個五分法身講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為什麼他解脫以後,要多一個解脫知見呢?就是說,他自己能夠證知自己已經解脫了,不必靠別人的印證。這個通達真如,就是說他自己能夠證知自己已經通達真如理,它能作出這樣的思擇。

第二個是隨念思擇:這個地方是說這個菩薩能夠憶念真如的相貌。前面的通達,是講通達真如的道理;這個地方是憶念真如的相貌,真如是清淨的、廣大的,他能夠憶念它的相貌。

第三個是安立思擇:他能夠安立種種的名言,來宣說真如的相貌,來開導眾生。

第四個是和合思擇:這個和合的意思,就是說它能夠統攝一切的六度,會歸到真如。剛開始他可能是觀照這一念心,最後他能夠歷事練心,把這一念心,普遍的運用到整個五度的修行上去。

第五個是如意思擇:這個如意思擇是講神通,菩薩從真如三昧出來以後,它能夠隨所思念皆能如願,成就種種無礙的神通。

這個地方的後得智,我們把安立真如說明一下。在大乘的學習當中,我們觀照真如有兩個方法:第一個是屬於教門,第二個是屬於宗門。我個人的學習,剛開始是根據教法來學習真如,就是依教起觀。佛陀一個字一個字的告訴我們,比如說我們最習慣用的龍樹菩薩《中觀論》的無生偈,最有名的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觀察一切法是因緣生,所以它的自性是空的,它這個空是這樣安立的。因為它因緣生,它不是自性生,所以它的本性是空,這個時候就觀到空性去了。這是由教法的引導,而悟入真如,這個是教門常用的方法。

但是我後來覺得禪宗的方法,也是非常的妙。禪宗是不依止教法,禪宗的祖師在開導真如,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你看他的傳承就知道。比如二祖遇到初祖說:弟子心不安,乞和尚安心。我弟子心不安。你看這個初祖,他沒有告訴他一個名詞讓他去思惟,沒有!他就說:你心不安,那你將心來,我與汝安。結果他迴光反照這一念心──覓心了不可得,心就安定下來。三祖去參訪二祖的道理,也是這樣,你看三祖去參訪二祖說:弟子心中有很多障礙,請和尚開示破障的法門。二祖說:是誰障礙你?他一觀察,誒,也覓之了不可得,障礙破除。

禪宗修行是不靠文字的,它就是說:你從哪裡跌倒,就從那個地方站起來。你心中有障礙,你不要去看書本,你就觀察那個障礙。你從什麼地方來?這個方法非常的妙。這個《楞嚴經》說是逆流照性,我們一般是順從它攀緣的流,尋聲故流轉;它這個逆流就是你回轉它這樣的流動,往它的根源觀進去,你會發覺生命有新的面貌出現。

所以禪宗的安立,也是有它不可思議的方法,它不根據文字。就是說,你在那個地方有障礙,他就從那個地方觀進去,就路還家,把它的根源找出來。諸位要知道一個觀念:我們平常的因緣觀,生起善念、生起惡念、生起無紀念、生起無量無邊的念頭,其實這個念頭、這樣的差別念頭,它的根源只有一個,你只要找到一個根源,你其他的根源通通清楚。這個禪宗的理論就是這樣,就是安立真如。好,我們看戊三說明它成立的因緣。

這個科判,我們解釋一下,看一八六頁。

丁二、廣釋(分六:戊一、釋名無分別智;戊二、釋成立相;戊三、釋成立因緣;戊四、會釋契經;戊五、釋簡聲聞;戊六、釋妨難)

一八六頁講到無分別智的[廣釋],[廣釋]當中有六段:第一段釋名無分別智,第二段釋成立相,第三段釋成立因緣,第四段會釋契經,第五段釋簡聲聞,第六段釋妨難。前面兩段,把無分別智的名稱跟相貌解釋了;這個地方是說明,無分別智的成立的道理,為什麼無分別智是可以成立的?它是合乎真相而不顛倒的,這是說明它成立的道理。

好,我們看《講義》的一九二頁。

戊三、釋成立因緣(分二:己一釋由義無;己二結成無識)

己一、釋由義無(分四:庚一由識相相唯;庚二由緣無可得;庚三由無倒成失;庚四由隨轉有別)

前面我們說到無分別智的相貌,這以下我們說明無分別智它的一個成立的道理。這當中有兩段:第一段釋由義無,第二段結成無識。先說明道理,再作一個總結。釋由義無的意思,就是說無分別智的成立理由,主要是義無,就是唯識無義。一切法本身是沒有義相的,是你心識的分別才有義相。這個道理一定要成立,無分別智才能夠成立的,它是由唯識無義而安立無分別智的。

庚一、由識相相唯

復有多頌,成立如是無分別智:鬼傍生人天,各隨其所應,等事心異故,許義非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