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一四三頁,我們看第一行的地方:

庚一、地前位

謂此菩薩,不著財位,不犯尸羅,於苦無動,於修無懈。於如是等散動因中不現行時,心專一境,便能如理簡擇諸法,得入唯識。

這一段是說明在凡夫位,就是資糧、加行二位,他修習六度的一個相貌。凡夫位修行六度,這個地方講到因跟果的關係。一個人能夠生起六度的動機,他的出發點,一定是由他的菩提心跟空正見的智慧來引導的,菩薩的任何修法,都是以兩種根本──誓願力跟觀照力作引導。誓願力跟觀照力引導,產生一種六度的造業的資糧以後,它會創造一個寂靜的力量,這個時候又幫助他增長智慧。怎麼知道六度一定要智慧的引導呢?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

比如說忍辱,忍辱在本論當中說:於苦無動。我們菩薩很容易去佈施,幫助一些須要幫助的人,他有財富的困難,我們給他財物;他有精神上的障礙,我們開導他,讓他內心感到安穩。我們菩薩也很容易持戒,因為我們不想到三惡道,所以我們盡量避免造殺盜淫妄的罪業。但是菩薩修習忍辱是比較困難,當遇到個人身心病痛的刺激、或者人事的障礙,就很可能退失菩提心放棄菩薩道──其實一個人不能安忍,主要就是沒有看到這當中的真相;如果一個人有智慧,他在修六度的時候,這個忍辱是更容昜的。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講一個母親跟女兒的公案,大家體會看看。

有一天,女兒下了班,下班以後,她經過一個商埸,看到一頂很漂亮的帽子,就把它買回來戴在頭上,她覺得:這頂帽子跟她非常的相應。回到家以後,到她的寮房照鏡子一看:這頂帽子跟我的頭,戴起來實在是非常的漂亮。她就走到客廳去,希望這個母親看到她買這頂帽子,讚美她幾句,給她一些信心。但是她在客廳走了很久,她媽媽在那邊跑來跑去,連看都沒有看她一眼。她感到很失望,說:我母親平常這麼關心我,我買一頂這麼漂亮的帽子,她連看都沒看一眼!她又想說:我媽媽在忙什麼?哦,她在準備晚飯。這個媽媽就從這個冰箱拿東西到廚房,又從廚房到冰箱,跑來跑去。這個女兒就把這個帽子就放在冰箱的上面(呵──),希望她看到。但她媽媽因為在忙也沒看到。

這下子這個女兒就火大了,吃飯的時候就生悶氣,一句話都不講。這個母親一看就知道這個人不正常:誒,你今天好像心情不快樂?這女兒說:我今天好不容昜買到一頂很久想買的帽子,我在客廳走那麼久,你連看都沒看一眼!我還特地把帽子放在冰箱上,你也沒看一眼,你心中到底有沒有我的存在呀?這個時候,母親一聽就非常生氣,她說:你只知道你的帽子,你知道嗎,我今天做了一個新的髮型(眾笑),你回來,我的髮型你連看都沒看一眼!

(呵──)所以我們知道,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活在自己的本位,我們每一個人都活在他心中的妄想所捏造的世界,事實上如此,所以我們會用自己的立場要求別人。其實他心中有他的妄想,我們有我們的妄想,如此而已。我們要知道,其實人跟人之間的接觸,很少有機會是他主動想要傷害你,大部分是無意間的。就是說,其實每一個人是活在他的妄想當中,他根本不知道他傷害你,問題在這個地方,這是很嚴重。如果我們不能通達這個生命的真相,你自己在那邊生悶氣,你自己障礙自己(呵──),事實上如此。

所以為什麼六度一定要透過智慧的觀照來化解,不是說我勉強,我已經很生氣了,我說我不生氣,那你是騙人。你是透過智慧的觀照,了解到生命的真相,你覺得沒有須要生氣。其實諸位要知道,每一個人充其量是在保護自己,如此而已。如果你是他,你也是這樣子。所以菩薩在知道這個相貌的時候,他一定要跟人事接觸,因為他要積集福德、智慧兩種資糧,一定要接觸人群。如果菩薩連每一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妄想心中,這樣的一個基本概念都沒有,那這個菩薩肯定是傷痕累累(呵──)。

所以空正見是保護菩提心。這句話你要知道。你沒有菩提心,你有空正見,你那個菩提心不會持久。所以為什麼前面講入所知相,菩提心、空正見缺一不可。我們剛開始依止菩提心跟空正見,帶動了六度的修行,創造一個不散動的寂靜的力量,這個時候,這個善業會讓一個人寂靜,然後你對於前面的智慧的空正見,就了解更深刻了。

所以由這個觀照的因,帶動了行動的果,由行動的果,又增長這個觀照的因,這個叫做彼入因果。這個地方的彼入因果,是約著凡夫位的時候來說,凡夫位的菩薩,是從行動的善業來增長智慧。

庚二、地上位(分二:辛一證淨意樂;辛二顯意樂相)

辛一、證淨意樂(分二:壬一乘前略標;壬二釋由修習)

壬一、乘前略標

地上位當中分兩段:一、證淨意樂;二、顯意樂相。先說明他所證得的意樂,這當中分兩段:一、乘前略標;二、釋由修習。我們看第一個乘前略標:

菩薩依六波羅蜜多入唯識已,證得六種清淨增上意樂所攝波羅蜜多。

菩薩他在前面資糧、加行二位的時候,不斷的依止菩提心、空正見,一次一次的修六度,慢慢慢慢的,他的智慧成熟,悟入了唯識的真理,入了這個平等的真如智慧,產生了根本無分別智。當這個菩薩內心產生根本無分別智的時候,他會產生一個非常強烈的功德,叫做清淨增上意樂,這個清淨是指菩薩智慧的觀照。菩薩有這個清淨的加持,使令他所修的六度,都能夠遠離愛見的煩惱,他在修六度的時候,他心裡很清楚──他所追求的是無上菩提,在整個過程當中的這些小花,他會悄悄的走過去,遠離愛見的煩惱。

第二個他產生一種增上意樂,增上就是堅定而有力量的一種希望,意樂就是希望,就是對無上菩提的希望,厭惡生死、悕求菩提的希望。前面資糧位、加行位的波羅蜜多,是沒有清淨跟增上意樂所攝受,就是前面的六度,主要是一個薄弱的菩提心,跟一個薄弱的智慧所帶動。他這個薄弱的菩提心跟薄弱的智慧,經過長時間的修六度,就產生了根本智。

這個根本智生起的時候,他的菩提心跟這個智慧,就提升為清淨增上意樂。這個意樂在這六度當中,每一度都有一個清淨增上意樂,所以叫六種清淨增上意樂所收攝的波羅蜜多,在經論上說,這個叫做無漏的六度,無漏的,它沒有夾帶煩惱。前面的六度是有漏的六度。這個地方就把地上菩薩的功德相,先作一個說明。他為什麼有這種功德呢?是如何修習而來的?我們看第二段:

壬二、釋由修習

是故於此設離六種波羅蜜多,現起加行。由於聖教得勝解故,及由愛重、隨喜、欣樂諸作意故,恆常無間相應方便修習六種波羅蜜多,速得圓滿。

這種清淨增上意樂的殊勝,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是故,是故就是接前面的文,就是因為他成就這種清淨增上意樂,所以這個修道位的菩薩,假設他離開了六度的現行,他的身口都沒有佈施,也沒有持戒、忍辱;雖然他身口雖然沒有現行,只有內心的相應,但是他也能夠迅速成就六度的功德。

也就是說,這個菩薩他在佈施,你表面上看他在佈施、在關懷弱勢團體;但事實上他的佈施,具足了持戒、具足忍辱、具足禪定、具足智慧。我們應該知道,在凡位時候的六度,你不現行,就沒有這種功德。那這個菩薩,即使離開了身口二業的現行,他也能夠具足這種功德。為什麼呢?因為他在聖教得勝解故,他對於萬法唯識的真理、一切法是心念所變現的真理,產生了堅定的理解。

由於這樣對真理的理解,他產生了三種的力量:第一個、愛重作意,他對於佛法的功德特別的好樂,就是他的信心特別強;第二個、隨喜作意,他自己這一部分的功德還沒有生起,他有同參的菩薩生起,他對於諸佛菩薩的功德能夠產生一種隨喜,隨順歡喜;第三個、欣樂作意,他希望所有的眾生,都能夠迅速的成就諸佛的功德,他有這種廣大的胸量。因為他由於勝解真理的緣故,而帶動了愛重作意、隨喜作意、欣樂作意,使令這個菩薩,能夠恆常而無間斷的跟這個清淨增上意樂相應,來修習六波羅蜜多,使令他的六度能夠迅速的圓滿。

這個地方,把地前菩薩的六度跟地上菩薩的六度作一個簡別。地前菩薩的六度叫緣修,你沒有這個因緣,你就不能修行。你說:我在修佈施,我用觀想修佈施。不可以,地前菩薩的佈施,一定要有身口的行動,因為要假藉造作的因緣,才能創造寂靜。但是地上菩薩不必了,因為他產生一個非常重要的功德,叫做清淨增上意樂,這個意樂是由於對真理的勝解引生的,所以他能夠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他修一個法門,就具足六度的功德,所以他為什麼能夠迅速圓滿六度,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具足了這樣的力量,他能夠產生真修,真實的真,修行的修。

辛二、顯意樂相(分二:壬一以頌總顯;壬二長行配釋)

壬一、以頌總顯

這個意樂相,我們把它開展出來,這個清淨增上意樂力量很大,他修一個波羅蜜就具足六波羅蜜。這種意樂是什麼相貌呢?這當中分兩段:一、以頌總顯;二、長行配釋。看第一段,我們以偈頌作一個說明:

此中有三頌:

已圓滿白法,及得利疾忍,

菩薩於自乘,甚深廣大教。

等覺唯分別,得無分別智,

悕求勝解淨,故意樂清淨。

前及此法流,皆得見諸佛,

了知菩提近,以無難得故。

什麼叫清淨增上意樂?這當中提出了七種相貌,我們開出七種相貌來了解。第一個、已圓滿白法,這資糧相。菩薩在資糧位的時候,因為他已經長時間的修習福德、智慧兩種資糧,就是福德、智慧兩種資糧的資持,作清淨增上意樂的基礎。因為他在資糧位、加行位的時候,已經發了一個要成就佛道的心,也積集了很多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的福德,這個都是清淨增上意樂非常重要的一個資持點,資糧相。

第二個、及得利疾忍,這是講到加行位的時候,他成就一種我空、法空的加行智,這種加行智,能夠速迅的遠離障礙,產生一種堪忍相,就是他對於逆境能夠有所堪忍,也就是說他對逆境有一種破除的力量,這個是在加行位的時候成就。

[菩薩於自乘,甚深廣大教],這個是見道位(所緣相),這第三科是見道位以後了。菩薩經過加行位以後到見道位,他對於自乘,對於自身所修的大乘法門,努力的修學。什麼大乘法門呢?甚深廣大教。這個甚深指的是智慧,我空、法空的智慧;這個廣大教指的是福德,就是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的福德是廣大的。所以,一個見道位的菩薩,對於六度的法門,更加有信心、更加有希望,努力的修學六度,從空出假。

[等覺唯分別,得無分別智]。菩薩在修學廣大六度的時候,他內心當中依止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智慧,叫等覺唯分別,他能夠平等的覺悟這一切的外境,都是心中所分別的,你心中不生起這樣的分別,這個外境就不會有這樣的相貌,而悟得了無分別智,這叫作意相,產生一種如理作意相。這個聲聞人在修作意的時候,他一定是遠離外境,要閑居靜處的。但是菩薩的作意相,是在甚深廣大教當中,他的所緣境是大乘的甚深廣大教,廣大的福德、智慧兩種資糧當中,去修習無分別智。所以你看《華嚴經》經常講菩薩怎麼修行:

《華嚴經》:

於諸惑業及魔境,世間道中得解脫;

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菩薩的無分別智,他在歷練的時候,都是在眾生的這種煩惱罪業的因緣當中去歷練。為什麼呢?他能夠等覺唯分別。他為什麼有這樣的力量,能夠遠離眾生的干擾呢?因為他知道所謂的干擾、傷害,是你自己心中的分別創造出來的,我們可以用另外一個思考來加以調整。所以這個地方講等覺唯分別,就是覺悟一切的外境,是心中的分別創造的,既然你可以用這個分別,你也可以用另外一個分別來改變外境的相貌,這個是菩薩的善巧智慧。

[悕求勝解淨,故意樂清淨]。這個地方講自體相。什麼叫清淨意樂呢?它的自體就是一種悕求,悕求無上菩提的願望。他為什麼能夠悕求呢?因為他的勝解淨,他對於大乘萬法唯識的真理,產生堅定的理解,所以意樂清淨。

我們一個人的菩提心,跟你的智慧有關係。你一定要透過智慧的抉擇,你才能夠產生菩提心,不是靠衝動。你說:誒,我現在去受菩薩戒了,我發菩提心了。那個只是嘴巴的一句話而已。菩提心是你能夠透過教義的理解,對十法界的果報,你發覺:整個九法界都不是真實的安穩處,你別無選擇,只能夠成就無上菩提,才能夠讓自己得到究竟的安樂,讓一切有情得到安樂。

所以,一個人,如果你受了菩薩戒,內心安住菩提心,你經常沒有聽聞大乘佛法,你的菩提心就開始動搖;你再不聽佛法,你的菩提心就完全喪失了。其實你內心已經把無上菩提忘得一乾二淨,你已經被現實的因緣纏全部縛住了,你不知道。

所以你看古人講得多嚴重: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你三天不讀書,你跟聖賢之道就不相應了,何況大乘佛法!我們一個人不用淨法熏習,你就是隨順妄想熏習,我們的心識不斷的受熏。你不吃藥,它的病毒就增加。我們要知道:我們的心不會停止狀態,它不斷的受熏、變化。

所以,菩提心要鞏固,你只有一個方法:不斷的聽聞佛法,如理思惟。為什麼叫做悕求勝解淨,就是這個意思,由勝解的力量,創造一種對無上菩提的悕求,這個是意樂的自體相。

[前及此法流,皆得見諸佛]。這個前就是見道位之前的加行位,加行位的菩薩在禪定當中,跟見道位的菩薩,這個此法流是入了法性之流,見道位的菩薩、修道位的菩薩都叫法性流,在禪定當中,都能夠見到十方諸佛,就是感應道交,這叫瑞相相。

[了知菩提近,以無難得故],這叫勝利相(殊勝的勝,利益的利)。一個菩薩到這個時候,他知道離無上菩提非常接近了,對於大乘的六度也感到沒有任何的障礙,因為他有善巧,他多生多劫的經驗,他在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時候,他累積很多的善巧,如何來調整自己,他很有經驗。所以他對於成就六度,成就無上菩提的功德,他非常有把握了,所以了知菩提近,以無難得故。這是講到偈頌,這以下用長行來加以配釋:

壬二、長行配釋

由此三頌,總顯清淨增上意樂有七種相。謂資糧故,堪忍故,所緣故,作意故,自體故,瑞相故,勝利故。如其次第,諸句伽他應知顯示。

這個地方是讚歎地上菩薩修習六度的殊勝。這個清淨增上意樂,其實就是一個菩提心、一個空正見,只是它昇華到一定的力量。我們在地前的時候,修習這個清淨增上意樂,從本頌來說,主要是以圓滿白法,就是修行善法。你發了菩提心、成就空正見以後,你經常造罪業,你的菩提心就會失掉了,你的觀照力也會失掉,就是這樣。

你只有靠白法的資糧,才能夠增加你的菩提心跟空正見。凡夫就是由理觀的正念帶動善業,由善業再加強理觀,這兩個是相輔相成的。只要你造罪業,你馬上看到你的菩提心開始動搖,你的觀照力開始受傷,這一定的,除非你懺悔,然後再調整回來。這個地方是說明地前跟地後的菩薩修六度的一個總說。這二段是總說。我們看戊二的廣顯十門:

戊二、廣顯十門(分二:己一長行別釋;己二頌結集施)

己一、長行別釋(分十:庚一數;庚二相;庚三次第;庚四訓詞;庚五修;庚六差別;庚七相攝;庚八所治;庚九勝利;庚十互抉擇)

庚一、數(分二:辛一問;辛二答)

辛一、問

前面是約人來分判六度的差別,一個凡位的人跟聖人;這個地方是約法,六度本身有十門的分別。這當中有兩段:第一個長行別釋;二、頌結集施。先看長行,長行當中有十段:一、數;二、相;三、次第;四、訓詞;五、修;六、差別;七、相攝;八、所治;九、勝利;十、互抉擇。這個地方是詳細的把六度說明。我們看第一個數,數當中有問跟答,先提出一個問:

何因緣故,波羅蜜多唯有六數?

什麼樣的理由,使令大乘波羅蜜多隻有六個數目,而不是五或七呢?我們說成佛為什麼要修六度?為什麼剛好六度?為什麼不少一個多一個?提出一個問。我們看回答,略標三因,隨標別釋。先看略標:

辛二、答(分二:壬一略標三因;壬二隨標別釋)

壬一、略標三因

成立對治所治障故,證諸佛法所依處故,隨順成熟諸有情故。

我們安立六度有三個原因:第一個、為了圓滿成就對治我們身心的障礙,這叫做斷德。比如說我們安立佈施對治慳貪,乃至於安立般若對治愚癡。從凡夫到成佛,其實你只要對治六種障礙就夠了,你這六種障礙對治了,其他障礙就消滅了,所以你根本不須要安立第七,從這個對治的角度,對治六個,成佛足足有餘。

第二、證諸佛法所依處故,這個地方是約著智德,成就善法。我們成善法,其實六度就夠了,你成就六度的善法,其他相應的善法也會自然成就,所以從修善的角度,六度也就夠了。

第三、隨順成熟諸有情故,從度化眾生的恩德來說,我們要使令一個苦惱的眾生,讓他產生善根,使令他善根慢慢成熟增長,其實你用六度,對他的幫助也夠了。

也就是說,菩薩的三大事業──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這三大事業只要你做六件事情,全部具足。這六件事情你成功了以後,這三種功德──斷德、智德、恩德都成功,所以佛陀不安立第七個,因為不必要。這一段是總標,我們看別釋:

壬二、隨標別釋(分三:癸一釋第一因;癸二釋第二因;癸三釋第三因)

癸一、釋第一因(分二:子一辨對治障;子二結成六數)

子一、辨對治障(分三:丑一治不發趣因;丑二治退還因;丑三治失壞因)

丑一、治不發趣因(分二:寅一明立施戒;寅二隨釋此因)

寅一、明立施戒

這當中有三種因:第一因、第二因、第三因。第一因是對治,對治當中有三種因:第一個、治不發趣因;第二個、治退還因;第三個、治失壞因。治不發趣因當中有兩段:第一個、明立施戒;第二個、隨釋此因。我們看什麼叫對治不發趣因:

為欲對治不發趣因,故立施、戒波羅蜜多。

寅二、隨釋此因

不發趣因,謂著財位,及著室家。

佛陀為了要消滅菩薩不發趣因,這個發就是發心出離生死,這個趣就是趣向大般涅槃。佛陀恐怕一個菩薩在修習福德、智慧兩種資糧的時候,他可能會被眼前的安樂,產生迷惑顛倒,然後就放棄追求無上菩提的希望跟努力,這叫不發趣因。這個時候佛陀就安立了佈施跟持戒,來對治我們對於現實快樂,產生嚴重的執取。應該怎麼對治呢?

[不發趣因,謂著財位,及著室家。]這當中有兩個法,是嚴重的對我們無上菩提的理想產生障礙:第一個、貪著財位,財富跟地位。你追求財富跟地位,你一定會忘掉你的目標,你根本就不知道你的目標在哪裡。

第二個、貪著室家,這個室家是家庭眷屬、這個男女的情感。前面是依報,後面是正報。貪著財位怎麼辦呢?用佈施來對治。貪著室家怎麼辦呢?用持戒來對治。

這個地方是說:雖然我們內心有很多的煩惱,但是不是所有的煩惱都會直接的去衝擊無上菩提?不是的。如果這樣子的話,誰也沒辦法修行。比如說:誒,你喜歡吃好吃的東西,這樣子會損福報,但是不障礙無上菩提;你喜歡穿漂亮的衣服,這樣子也損福報,但是不障礙無上菩提。

所以你要知道從凡夫位的點,到成佛之道的目標,這個過程,哪些是你很急迫要對治的,你要先注意。我們從現實的角度,你不可能剛開始出發的時候,所有的煩惱都對治,你做不到的,你的精神體力也有限。煩惱無邊,你善根、觀照力薄弱,你一定先抓重點。

所以佛陀告訴我們,先抓住兩個重點:第一個用佈施,對治對財富地位的追求;第二個用持戒,調伏我們男女的情感。因為這兩個會造成一種不發趣因,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過失。

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理論上,我們心中的煩惱是由智慧來引導。我們不喜歡財富、地位,是因為我們看到生命是無量,恆轉如瀑流,阿賴耶識是相續變化的,我們今生只是無量生命的一個點,一個人能夠活幾十年?你貪著財富、地位又怎麼樣呢?你又帶不走。

所以,所有的煩惱,理論上是由智慧來引導。但是我們凡夫資糧位的菩薩,這種觀照力要控制煩惱的力量是薄弱的。所以說,佛陀很清楚的知道:除了講道理以外,要用一種事相、一個軌範來對治。就是說,我知道財富、地位是無常,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佛陀還強迫你佈施,就是用行為來對治,用理觀來疏導。如果你了解這個道理,用智慧來疏導你內心的障礙,用強迫的行動來創造一種對治的力量。

所以理觀以後,你還是要去實踐佈施、持戒來對治。理觀跟事修是缺一不可。所以佛陀告訴我們:用佈施來對治貪著財位,用持戒對治貪著室家,把這種不發趣因,你不想往前走的障礙消滅掉。

第二個、治退還因。

丑二、治退還因(分二:寅一明立忍進;寅二隨釋此因)

寅一、明立忍進

這當中有兩段:一、明立忍進;二、隨釋此因。為欲對治雖已發趣復退還因, 故立忍、進波羅密多。

寅二、隨釋此因

退還因者,謂處生死有情違犯所生眾苦, 及於長時善品加行所生疲怠。

當我們已經在三界當中,我們不產生停留,我們不會因為財富、眷屬而停留,我們願意大大方方的走過去,但是你要注意一種退轉的因緣。什麼叫退轉呢?這當中有兩個障礙:第一個,處在生死的有情,這些苦惱的眾生,經常去觸犯菩薩。菩薩去幫助這個有情,這個有情有時候內心有煩惱,他也不是故意的,他去干擾菩薩,使令菩薩產生痛苦,這是一個問題。第二個,菩薩本身修習福德、智能善法的時候,因為長時間,產生了疲倦,就想要退轉:算了算了,放棄了!佛陀安立忍辱,來調伏這個眾生的傷害;佛陀安立精進,來鼓勵這個菩薩不要懈怠:這兩個法門是為了避免菩薩的退轉。

我聽一個老和尚的開示說:如果你有志於走菩薩道,你要有心裡準備:菩薩道是一個馬拉鬆賽跑,不是一百公尺的短跑,重點不是你剛開始跑得多快。我曾經有一個同學,我過去讀佛學院的同學,他讀佛學院的時候,一天拜三千拜,拜了三年,拜三千拜拜了三年!不可思議。後來畢了業,差不多十年以後,他來看我。我問他說:你現在拜幾拜?他說他現在一天拜三拜。

所以我自己辦佛學院辦了十八年,我很有經驗,你要看一個新生來,這個新生同學一天拜二三千拜,早上也不吃、晚上也不吃,這個人你很擔心。如果你看到一個人剛開始出家,一天拜三千拜,你可以斷定──這個人拜佛不會拜太久。你不必神通,你就從理論上判斷,不正常!這個人一出家的時候,一天拜二百拜,這個人拜佛會拜一輩子,因為正常。所以修行,你永遠要保持中道,太緊是會斷掉的,太鬆的話也不行。

所以,馬拉鬆賽跑,他這個精進是什麼精進?如果我們有注意佛陀的開示,你就會很清楚,佛陀對於精進,你看他怎麼描述精進?佛陀說什麼叫精進?滴水長流,則能穿石。你看屋簷的水,它一滴一滴的,水是很柔軟,但重點是它長流,我就是不放棄。我今天給你滴幾滴,明天又滴幾滴,後天再滴幾滴,總有一天,堅固的石頭是會破洞。

我們很少看到佛陀講精進,說波濤洶湧(呵──),波濤洶湧的精進,看他是不會太久。我看過很多,剛開始的時候,好像是很嚴重的樣子,我都勸他說:你不要這樣子,你這樣子不會持久。你用一百公尺的精神去跑五千公尺,你跑到一半你就沒有力量。所以你看他剛開始很用功的,到最後在跑道上都消失掉(呵──)。一個人能夠長時間,從他出家到臨終最後一個時候還在跑步的,他一定是跑得很正常。

所以佛陀告訴我們:你要善調身心,忍力跟行力要相調伏,要善知進退,量力而為。所以佛陀知道菩薩有這個問題,安立了這個忍力跟行力,來調伏菩薩的心情,因為這不是短時間的,是長時間的修習善法。

丑三、治失壞因(分二:寅一明立定慧;寅二隨釋此因)

寅一、明立定慧

為欲對治雖已發趣不復退還而失壞因, 故立定、慧波羅蜜多。

寅二、隨釋此因

失壞因者,謂諸散動及邪惡慧。

佛陀為了要對治一個人已經發心趣向於菩提,而且他也已經堅固不退轉,能夠善調其心,用行力跟忍力,知道什麼該進,什麼該退;但是還要注意一個失壞因,你的功德不要因為障礙而產生損失跟破壞。

什麼叫失壞因呢?謂諸散動及邪惡慧。一個人經常不做定課,內心總是散散亂亂,向外攀緣,你就很容易失掉道心、忘失正念。你以前的功德,你說你發了菩提心、也產生了觀照的空正見,就會破壞,就是散動破壞你的善根。

第二個更嚴重,叫做邪知邪見。什麼叫邪知邪見?就是對因緣法產生錯誤的判斷,把過失相誤認為是功德相,這樣子也會破壞你的善根。這個邪知邪見的過失,比散動還嚴重。

我不知道諸位修行的經驗怎麼樣,我想古人講一個觀念:一個人要失敗,越早失敗越好;一個人要成功,越晚成功越好。因為,這個失敗,你出家越久、年紀越大,你更經不起失敗,你要更謹慎。我們一個人,你要作一個調整,你不管是改變一個地方、改變一個環境、改變任何一個生命的作為,你都要三思而後行。所以《易經》上說,《易經》的卦相,一個人一動,你不動則已,《易經》是認為:生命有變化跟不變化,你可以保持動,也可以保持不動。但是你一動,四種相貌──吉、凶、毀、吝。你一動,只有四分之一的機率是更好,吉,其他的凶、毀、吝,你只要生命產生變化,有四分之三是更差。

所以我們中國的祖師經常告訴我們:做什事,慎始善終。剛開始就要謹慎,不要做錯了再來懺悔。我們經常說:啊,懺悔則清淨、懺悔則安樂,其實都是安慰人的話。你只要做錯,你一定要付出代價,就要損失。當然你可以重新來過,但是你為什麼不一開始就做對呢?所以我很希望大家,尤其是老參,古人講一句話說:吃不窮,穿不窮,算計錯誤一世窮。這句話是從世間法來說,它說:你吃飯再怎麼吃,吃不窮你;你穿衣服一輩子穿幾件衣服,穿也穿不窮你;但是你算計錯誤,你只要對智慧因緣產生錯誤判斷,你一輩子都窮。所以我們一個人出家越久,你真的是輸不起,你跌倒一次,那不得了。這個受傷的程度,可能要花好幾十年的時間來彌補。

所以我們修行人,你剛出家的時候,失敗沒什麼,因為你也沒什麼善根,你說損失,也沒什麼好損失的,你也沒什麼功德,你損失什麼?所以你要失敗、要去嘗試,你剛出家的時候趕快去嘗試。你越有功德的時候,你愈要戰戰兢兢,因為你輸不起。我覺得一個人稍微懈怠一點,亂不了,人總是有情緒;但是一個人產生顛倒,他已經看錯方向,這個是非常危險。

所以我總是覺得:你要作什麼重大的決策,多聽聽善知識、很多人的意見,慎重慎重而行,因為你實在是輸不起。我們累積的善根,可能會因為一次錯誤的判斷,全盤皆輸。這種損失,可能你要花多生多劫。你說我錯誤判斷,我還俗了,我遇到障礙,我沒有辦法修行,因為我產生錯誤的判斷了,找不到好修行的地方,還俗了。我想這種損失,你是沒有辦法估計的。你要經過很多生很多劫才遇到出家,再重新開始,你何必呢?你一個錯誤的判斷,你看要犧牲多少的代價!所以我們要經常保持頭腦清楚,這個邪惡慧真是很嚴重的過失,會退失、損失、破壞。

子二、結成六數

如是成立對治所治障故,唯立六數。

六種障礙,其實就是三種:不發趣因、退還因、失壞因。這三種障礙你破壞掉了,你無上菩提順利圓滿,所以不必要安立第七度。看第二種因:

癸二、釋第二因(分二:子一辨證佛法;子二結成六數)

子一、辨證佛法

又前四波羅蜜多,是不散動因;次一波羅蜜多,不散動成就。此不散動為依止故,如實等覺諸法真義,便能證得一切佛法。

前面的佈施、持戒、忍辱、精進,是成就不散動的因緣,因為你創造一個善業,使令你內心寂靜。寂靜當中再修禪定,就成就不散動成就。在這個不散動的寂靜作基礎,你能夠如實的觀察諸法真義,你就能夠在不受干擾的寂靜心中,觀察萬法唯識的道理,而悟入我空、法空的真理,而證得一切佛的功德。

子二、結成六數

如是證諸佛法所依處故,唯立六數。

所以修習善法不在多,重點抓住就夠了,六度足足有餘。既然足足有餘,就不用多此一舉,安立第七度了。看第三因,這個是約著利他:

癸三、釋第三因(分二:子一辨成熟他;子二結成六數)

子一、辨成熟他(分二:丑一由攝利;丑二由開悟)

丑一、由攝利(分二:寅一辨彼勝能;寅二顯順成熟)

寅一、辨彼勝能

由施波羅蜜多故,於諸有情能正攝受;

由戒波羅蜜多故,於諸有情能不毀害;

由忍波羅蜜多故,雖遭毀害而能忍受;

由精進波羅蜜多故,能助經營彼所應作。

我們對眾生種種的佈施,對眾生產生攝受,建立良好的關係;也因為持戒的關係,眾生對我們不會感到害怕、對我們放心。我們在幫助眾生,但是眾生的煩惱傷害我們,我們能夠安忍不動,我們知道他不是故意的,他只是一種妄想的力量在牽動,所以我們能夠安忍。這個時候,菩薩能夠感動眾生,然後菩薩再用自己的力量,來幫助眾生彼所應作,他喜歡解門,我們就幫助他解門成功;他喜歡行門、他喜歡事務門,菩薩說明他所好樂的功德,使令他成就。

寅二、顯順成熟

即由如是攝利因緣,令諸有情,於成熟事有所堪任。

因為菩薩對眾生產生良好的攝受,所以使令眾生慢慢的對這個善根──解脫生死、成就無上菩提的善根,有所堪任,產生一個強大的信願。所有的修行一定要發自內心的信心跟願力,這個就是堪任。

丑二、由開悟

從此已後,心未定者,令其得定;心已定者,令得解脫;於開悟時,彼得成熟。

這樣信願成就以後,剛開始他心還是散動,菩薩教導他好好的懺悔業障、積集資糧;已經定的呢,我們教導他佛法的聞思;他開悟以後,修習止觀使,令他善根成熟脫落。

子二、結成六數

如是隨順成熟一切有情,唯立六數,應如是知。

你度化眾生,你修習六度,也就足足有餘了。你剛開始用四度來跟他試,培養感情;用第五度的禪定,使令他安定;用智慧使令他開悟、成熟。既然六度已經做到,就不必再安立第七度了。這個是說明數目,六度不管是斷惡、修善、度眾生,在成佛的過程當中,都足足有餘了。

這個六度,我們一般人是耳熟能詳,但是我們真正很清楚了解它內涵的不多,所以本論用十科,很詳細的探討六度的關係。我們對一個法門了解越透徹,你就越有善巧,你產生的效果就越大。一個法門,你根本不知道,你去操作它的時候,它產生的效果很小,因為你不善巧。好,我們今天講到這裡,我們回答幾個問題。

【學員提問】:請法師慈悲開示,法師說:小乘的空觀,是將依他起全盤的否定,證入偏空;又說修空觀是破壞因緣法,是斷滅見。請問偏空跟斷滅見有何不同?

【師父答疑】:斷滅見叫邪見,就是他完全不相信世間上有因果,他不相信造善能夠招感可樂的果報、也不相信造惡會招感痛苦的果報,他認生命是沒有軌則的,各憑本事,這叫做邪見,叫斷滅見。就是生命沒有相續的力量,人只有今生,所以這個斷滅見叫做邪見。偏空不是邪見,偏空他很清楚的知道,因緣法是存在的,但是他不想面對。他不想面對當然理由很多:第一個,他覺得他能力不夠,他相信因緣法是存在的,但是我不去面對,我找一個空的地方,把自己安頓好就好。但是他心理上是很清楚因緣法是存在,這叫我空法有。

在生命當中,把我消失掉,但是法是存在,所以偏空的意思就是我空法有。小乘他不是否定因緣法,他是不想面對因緣法。他沒有菩薩廣大的誓願,沒有這種理想目標,他也沒有菩薩的善巧,他沒有這個智慧說一切法是由心所變現,你調整你的心,外境就改變,他沒有這種的傳承。他沒有這樣的傳承,他就沒有這樣的方法來操作,所以他只好放棄,他根本做不到。所以小乘的偏空,他是有正見,只是他不想要面對因緣法。但是我們知道他遲早要面對的,所以小乘遲早要從空出假。

【學員提問】:請問愛鑽牛角尖是屬於業力的一種?

【師父答疑】:鑽牛角尖是煩惱的一種,不是業力,那是一種煩惱。諸位知道,這個牛角尖是越鑽越小(呵──),所以我們經常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做什麼事不要做絕了。其實這個中庸之道,你做什麼事,你一定要有分寸。我覺得不管做好事、做壞事,就算你做好事,都要得理要饒人,什麼事都不要把它做絕了,適可而止,留一點餘地,就是你不要鑽牛角尖,其實牛角尖,你只有愈走,你自己的生命愈狹隘。

所以我們應該用空觀來調整自己的有所得心,做什麼事不要做得太超過,你說持戒也不要持得太超過,佈施也要適可而止。所以,佛陀講完一切法門以後,講中道,就是調整,中庸之道。中道不是什麼法門,但是它是用來調整心態的。這個鑽牛角尖,就是你做得太超過。你明明做三分鐘就做好,你一定要做十分鐘,還一直做下去!鑽牛角尖的另外一面就是太懈怠,什麼都不做,這個地已經掃很乾淨,你還一直掃,這個人鑽牛角尖。所以就是做什麼事太超過了。

【學員提問】:修行者最難走過的是資糧位,雖然精進用功遇到境界,內心憔粹的時候很難突破,好想遠離,眼不見為淨,可是這不是根本方法,請示法師如何突破?

【師父答疑】:資糧位菩薩是最難突破的,因為我們的觀照力薄弱,我們實在是受不了太多的刺激,所以遠離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所以資糧位的菩薩,很多人是求生淨土,是從資糧位跳出去,叫做橫超三界。他不想在娑婆世界完成加行位,因為禪定是很難成就、很容易退失。所以很多人在資糧位的時候,先轉出去,叫橫超。正常的情況,資糧一定要經過加行才能夠通達。但是你可以選擇在淨土,一個沒有雜染的國土,來修行完成你的加行位,這是可以的。在大乘佛法也的確有這個傳承,可以有這個修法,所以我們從資糧位跳出去,先到淨土完成加行位、見道位,再回入娑婆,我覺得這也是非常好的規劃。

【學員提問】:皈依以後,是否還可以給原先供奉的土地公等神明上香?

【師父答疑】:當然是可以,你是皈依。我想這樣,我們一個菩薩,你不能用你的標準來衡量別人。當然你認為說上這個香沒什麼用,你認為沒什麼用,但是他這個有所得的眾生他認為有用。就是說,有時候我們要站在對方的立埸,來思惟這件事情,恆順眾生。所以只要對他有離苦得樂的,菩薩都可以攝受,都是可以的。

【學員提問】:弟子聽過一個公案:有一個人將快要被蛇吃掉的青蛙救了過來,但卻引起這條蛇的瞋心。有一天這條蛇爬到這個人的家裡想咬這個人,而這個人卻把這個蛇打死了,後來的結果是這條蛇投生其家做一條小狗,加害他的主人?

【師父答疑】:我想這個事情是這樣,這個人去救這個青蛙的時候,讓這個蛇產生瞋心,從合理的判斷,這個人在救的過程,他本身一定產生瞋心,才會牽動蛇的瞋心。我們人跟人之間的互動,那個無形的心理感應是很強。比如說你做錯了,你師父指責你。如果你師父是出於慈悲心的為你好,你能夠感受得到,你會感到很痛苦,但是你不會有瞋心;如果你師父指責你、或是執事指責你是出於瞋心,你一定會感到瞋心。我們那個無形的心的感應是很強烈的。

所以我相信,如果你在幫助對方的時候,你平等,你不能一味的為青蛙著想。如果你的心態是站在青蛙這個地方,跟蛇對立,那你一定跟蛇結惡緣。你要平等的和解對方,真的不行,你只有放棄。你不能說:我一定要把你怎麼樣。那你根本不是用慈悲心,那蛇當然恨你。所以你在做事的時候,你依止的心是很重要,這個地方大家要注意。

【學員提問】:智者大師臨終的時候,說:他往生的品位是五品弟子位,這是因為領眾的關係,假設沒有領眾可以更高。但是弟子又聽過一種說法,要斷我執最好的方法,是一切為眾生著想,一點不為自己著想,請法師慈悲開示。

【師父答疑】:我想我們生命的規劃,有很多的階段。智者大師已經到了資糧位的尾端了,即將進入加行位,他只要有一點禪定的力量,他就能夠產生很大的突破,所以他面臨抉擇。他如果到山中去修禪定,他會從五品觀行位轉成六根清淨位,增加一位;如果他選擇領眾,會讓天台宗的法門,更加的利益後世的眾生。後來他放棄的選擇是對的。在《竹窗隨筆》有明確的說明,他認為:了自利,選擇了利他。後來蓮池大師的評論是認為:智者大師蓮池大師智者大師的選擇是對的,就是在成佛之道,他這樣子做是最快成佛的。雖然眼前是受傷了,但是長遠來說是得利益。蓮池大師的評論是這樣。

到底我們應該不應該領眾、應不應該作執事?如果你即將成就禪定(呵──),那你就不是資糧位的菩薩,那你不要領眾,人家一定護持你;如果你打坐的時候也是胡思亂想,你倒不如做一點事情。我的看法是這樣。就是說每一階位有每一階位的重點,你資糧位,你打坐修禪定,你精神也不可能修習禪定,那你不是二頭空嗎?禪定也沒有得到,福德資糧也沒有得到!

所以說,到底是應該作執事好,還是先成就禪定?我覺得是因人而異。如果你有成就禪定的善根、有成就禪定的因緣,我相信很多人會護持你,你也不一定要作執事。但是如果你禪定不能成就,那為眾修福德。我們要知道,我們剛剛修六波羅蜜,你修習福德,會創造一種寂靜的力量。

所以我們看往生淨土: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我剛開始讀《阿彌陀經》,我一直很奇怪:念佛法門,信願念佛,完全是心地法門,我對阿彌陀佛產生信心,我發願求生淨土,我憶念阿彌陀佛,完全是善根,沒有一點是福德。佛陀為什麼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這個我以前一直是一個問號。

後來我知道:福德可以幫助善根,善根能夠帶動福德,善根跟福德我們不能把它切成二半,不可以這樣,它們兩個是互含互攝。前面本論講得很清楚:一個人福報修得大,他念佛的時候非常安穩,因為善業力能夠資持他的佛號。一個人福報修得好,他臨終容易保持正念;一個人福報太薄,這個念佛,只有一句佛號單薄的存在,旁邊沒有佈施、持戒、忍辱的善業力資持你,你這個佛號風吹雨打日曬,很危險的,很危險的!

所以你好好的體會佛陀說的話: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這個福德,你說它重不重要呢?

我們每一個人,一天都有二十四小時,你應該作好你的規劃,當然你一定要先有目標,你的目標在哪裡?然後從這個地方跟你的目標,你中間有什麼資糧要成就的,你要趕快成就。

如果你是求生淨土,那臨終的正念是你的重點。成就臨終的正念,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這兩個資糧你要如何準備?你認為禪定是重點嗎?我們一定先有目標,才能夠去抉擇你的過程。我怎麼知道你的目標在哪裡?過程對你來說是對的,對他可能是錯,因為你跟他目標不一樣。過程是要配合目標,你們兩個目標不同,當然過程會不同。你是有志於今生成就聖道,那禪定對你非常重要;你是有志於成就臨終正念,那善根福德資糧非常重要,尤其是對佛號的歸依又更重要。

所以我總是覺得:你要經常反省自己,你的目標在哪裡?你生命存在的價值在哪裡?你為什麼要拜這一拜佛?你為什麼要持咒?如果你沒有目標,這個善法是一個散漫的善法,那是非常危險,你很難抗拒你的業力。我們不能等到臨命終的時候才想到淨土,這個是太晚了!

所以我的意思是說:不是每一個人都要求生淨土,我們尊重每一個人的選擇。但是你要很清楚,你想要幹什麼?你的目標在哪裡?你有目標,才能夠在這麼多的經論當中,找到你要的東西。

你說這一本《攝大乘論》,每一個人都要把它讀通嗎?未必。學佛法跟學世間法不同,世間法,你一本書全部都要讀通。這是一個功德法聚,這是一個法寶,每一個人要他自己的東西。無著菩薩是把所有的寶都展現出來,紅寶石、藍寶石、黃金、白銀,但是你要去要你的東西,因為生命是有限的,功德是無量的。古人講過:我生也有涯,智慧是無涯,你這個有涯的生命追求無量的功德,你死亡到來的時候,你什麼都一事無成。

所以生命的規劃很重要。佛陀把所有的功德都展現出來,很多的工具、很多的法寶,但是你到底要什麼?你要很清楚。你要什麼,跟你的目標有關係,你今生要達到什麼目標?你才知道你要什麼。

【學員提問】:何謂二空平等之理?

【師父答疑】:平等就是沒有對立──我空、法空,因為我執、法執都是對立的。我們在平等當中,捏造一個自我,捏造一個對像,一個我所,把這個消滅了,就是二空平等。

【學員提問】:曾經看到一個出家眾的著作,佛法可以由二門入:一個是智慧門,一個是慈悲門,此說法是否正確?假若正確,在日常生活當中如何培養智慧跟慈悲?

【師父答疑】:這個本論講得很清楚,菩提心就是屬於慈悲,空正見屬於智慧。

【學員提問】:現今有一派人士主張求生彌勒淨土,原因是彌勒淨土在欲界天,只要守住十善業就能往生,比西方淨土還容易,這種說法是否正確?

【師父答疑】:當然彌勒淨土是很容易,問題是彌勒淨土是在三界當中,它不保證你不退轉。彌勒淨土的特色,是有彌勒佛在那個地方住世說法,其他的環境跟諸天完全一樣。你壽命死掉了,也是墮落,繼續流轉。

我希望你把淨土《阿彌陀經》讀一讀,你就知道有什麼差別。這個弘揚彌勒淨土的人抓住一個重點,他說:這個比往生西方淨土還容易。這一點我質疑?法門沒有什麼容易不容易,你抓住這個法門的重點,你拿到這個鑰匙,你就可以把這個門打開。你拿不到這鑰匙,你就覺得很難。

所有的法門都很難、所有的法門都很容易,你不了解,所有的法門你在摸索都非常難。所以我不同意說哪一個法門比較簡單、哪一個法門比較難。其實你熟了以後,這個法門就簡單,你生疏就難。我不想評論哪一個法門比較好,就是個人抉擇。

【學員提問】:請法師慈悲為弟子們詮釋帶業往生的義理,是否應該說伏業往生?

【師父答疑】:帶業往生,就是說你臨終的時候,你不能讓業力起現行,因為業力會牽動。那業力不起現行,你煩惱不能起現行,因為煩惱會刺激業力。所以帶業往生簡單的說,就是臨終的時候不起惡念。什麼叫惡念,貪著娑婆就是惡念。你內心當中一心的憶念彌陀的功德,產生強大往生的意願,這個時候雖然你還有生死的業力,但是它不動,就是帶業往生。

【學員提問】:假若助念的時候亡者是客家人,而助念的法師不會講客家話,可否用國語開示?

【師父答疑】:你要講他聽得懂的話,否則你不能開示,你不能跟他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