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講)

《攝大乘論》,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一0六頁,庚二、釋密意。

我們佛教在止觀當中的修學,因為修行人因地發心的不同,大致上我們有兩種的差別:一種是以出離心為根本的小乘止觀,第二種是以菩提心為根本的大乘止觀。

小乘的止觀,因為它的宗旨是要遠離五蘊的果報,所以它的所觀境,是針對五蘊來觀修不淨、苦、無常、無我,透過這樣的觀察,使令內心當中,對五蘊的愛著心慢慢的消滅,最後趨向到偏空涅槃。所以小乘的觀法,它的所觀境是我們五蘊的身心。

大乘佛法的觀修止觀,它的宗旨是追求無上菩提,也就是說它所追求的是一個萬德莊嚴的無上菩提,所以它的所觀境,就不是一個表層上的五蘊,而是五蘊的根源──所謂的現前一念心性。透過對心性的觀察,把雜染的五蘊消滅,而轉成清淨的五蘊,所謂的萬德莊嚴。所以蕅益大師說:能觀心性,則具足一切佛法。所以,大乘佛法,不管你今天遇到什麼的人事因緣,它就是迴光返照我們這個明瞭的心性。

那應該怎麼去觀察呢?在本論當中是兩個重點。我們在觀心的時候:第一個,你要先偏重在斷惡,我們無始劫來所有貪瞋癡的煩惱,它要活動,一定要根據心中的妄想,所謂心中的遍計所執性。

所以我們剛開始空觀,它所破的是心中的名言,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剛開始我們是先對治心中的妄想,把這樣的一個心,先回歸到清淨的本體上去,這個是修斷惡的法門,就是我們講遍計本空。第二個是修依他如幻,就是天台宗說的假觀。前面的遍計本空,是把心中的妄想消滅掉;這個依他如幻是把清淨的心,重新的塑造,使令它產生很多善良的功能。

比如說,我們透過佈施,來塑造我們內心當中歡喜施舍的功能;我們透過持戒,來塑造內心防非止惡的功能;我們透過忍辱,來塑造安忍不動的功能,等等。所以我們在觀察遍計本空的時候,我們對妄想是一種消滅的方式;但是我們在修假觀、修善的時候,我們仰仗種種波羅蜜的時候,我們是在培養一種善良的功能。

就是說,大乘的止觀是有所破壞、有所建設的:破壞的是心中的妄想,所謂的遍計本空;所建設的是內心當中,清淨善良的功能。因為我們在破惡當下,有生起一種善法的修學,所以它的果報是大般涅槃的莊嚴果報。所以基本上來說,大乘止觀它是用諸法的三觀,來觀察我們一念心性。這空、假、中三觀的思想,主要的是依止三自性而開顯出來的,遍計本空,依他如幻。所以,我們在正式修大乘止觀之前,的確有須要把整個三自性的道理,作一個完全的認識。

庚二、釋密意(分三:辛一梵問經;辛二阿毗達磨經;辛三餘經)

辛一、梵問經(分四:壬一引經問;壬二標意答;壬三重征;壬四更釋)

壬一、引經問

這一科是講到所知相的第六科釋契經。釋契經當中,第一科是解釋三自性教。三自性教前面是一個顯說,這一科是講密意。這個密意是什麼意思呢?密意就是一個義理深妙而不易了知的道理,義理特別深妙而不易了知的。前面的顯教,它的思想是比較表層上、字面上的了解;這個秘密就是在這個文字之後,在文字的內涵當中,特別深妙而不可了知的。

也就是說,前面的顯教,它對內心的描述是一個對立性的:哦,這個是善心、這個是噁心,善惡是不兩立的,是對立性的。但這個地方,它把善心跟噁心,其實是不二的思想,比較深妙的思想,把它開顯出來。這當中有三段:一、梵問經;二、阿毗達磨經;三、餘經。先看梵問經:

世尊依何密意,於《梵問經》中說:如來不得生死,不得涅槃?

佛陀是根據什麼樣的道理呢?他在《梵問經》,《梵問經》就是《思議梵天所問經》,這當中講到一句話說:佛陀的內心,是不得生死,也不得涅槃的。這樣的思想,跟我們過去在顯教所說的,是有差異的。我們在修行的過程當中,佛陀說明我們的生命有兩個選擇:一個是雜染的生死,一個是清淨的涅槃。佛陀以種種的方便,鼓勵我們厭離生死,趨向涅槃。但是在《梵問經》當中卻說:佛陀內心當中,是不得生死,不得涅槃。這樣子,是用什麼道理來宣說這句話的?提出這個問。看問答:

壬二、標意答

於依他起自性中,依遍計所執自性及圓成實自性,生死、涅槃無差別密意。

這個地方還是用三自性的道理。三自性,我們前面也一再強調:三自性的一個基本點,就是依他起,就是阿賴耶識,就是我們現前一念明瞭分別的心識。這一念心識當中,假設我們這一念心隨順於心中的妄想,產生一種相似影像,就落入遍計執;假設我們這一念心,能夠生起我空、法空的智慧,觀察遍計本空,這個時候,就落入圓成實。就是依止我們妄想跟觀照的差別,說明生死、涅槃是無差別的。這句話怎麼說呢?這以下解釋:

壬三、重征

何以故?

壬四、更釋

即此依他起自性,由遍計所執分成生死,由圓成實分成涅槃。

這個地方就開權顯實:其實生死、涅槃,是就著我們一念心安立的,不是離開我們明瞭的心性之外,有一個生死、有一個涅槃。而是說,當我們這一念心隨順於妄想的時候,我們這一念心就出現了生死的果報,我們就會感到自己一次一次的在三界招感生死,受著生死的痛苦;當我們這一念心,能夠生起我空、法空的觀照,我們這一念心,就停止創造生死,取而代之,出現寂靜安樂的涅槃。也就是說其實所謂的生死、涅槃,都是依止一念心識而安立的。雖然依止一念心識安立,為什麼佛陀不得生死,不得涅槃呢?這句話怎麼說呢?我們作一個解釋。

在修行的過程當中,我們內心還是要依止心中的名言,名言當然是大乘的教法,依教起觀。也就是說當我們內心生起妄想的時候,我們還是要透過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我們必須透過這樣一個名言的引導,才能夠生起清淨的觀照。所以在整個過程當中,我們是需要名言的指導,做為調伏妄想的力量。

但是當我們內心真實的跟圓成實性相應的時候,那是不需要名言的,沒有名言,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就是那一念清淨明瞭的心,直接跟真理接觸的時候,那是能所雙亡,沒有能所可得。我們剛開始是以智慧來觀照真理,智慧要觀照真理的時候,中間要有一個橋樑,就是教法的名言。但是正式趨向真理的時候,那個時候,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沒有這個名言可得。

比如說,有一個禪師,他去參訪一個祖師。他讀《楞嚴經》的時候,說:誒,佛陀說我們內心這個打妄想的心,有常住真心,這是不生不滅的。他問祖師說:誒,常住真心是不生不滅,當壞劫到來的時候,火燒初禪、水淹二禪、風吹三禪,這個時候大三災把整個世界破壞了,我們內心的常住真心還壞嗎?這個祖師說:你的常住真心會破壞!這個時候禪師說:誒,佛陀說常住真心是不生不滅,你怎麼說破壞了?祖師說:我說的常住真心會破壞,是指你心中的常住真心會破壞,不是佛陀說的常住真心會破壞。因為我們的常住真心,還是依止名言安立的。也就是說,你今天觀修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個時候,它出現一種清淨的力量,跟昨天是不一樣,還是不斷的進步。但是你真實跟清淨心接觸的時候,佛陀不得生死,不得涅槃,一切法不可得。

所以修行當中,過程跟結果是不同的。你過程當中要對治,要念念觀照,那一定要依止名言。就是你內心當中要趨向真理,要名言的引導;離開了名言,你沒辦法引導。但是聖人內心當中,他很自然的安住真理,是沒有所謂的名言可得。

所以這個地方的依止秘密意說,這個意思就是說佛陀的內心的確是安住涅槃,這個是不可否定的。從因緣所生法來說,佛陀的內心當中是常樂我淨的;但是他內心當中,沒有這樣的想法,沒有這個名言可得:這個是講圓成實性是離名言相的。當然我們在趨向圓成實的過程,我們必須安立很多的教法,當作一個方便,開方便門,示真實相;但是真實相顯現的時候,這個方便門是不可得的。這是講到三自性,圓成實性的真實相,其實是沒有這樣的名言可得的,沒有說是我空、法空的真如,這樣的名言是不可得的。這一段是講到佛陀內心的一個真實相。

辛二、阿毗達摩經(分四:壬一引經問;壬二標意答;壬三征喻顯義;壬四喻金土藏)

壬一、引經問

這當中也是問跟答,我們先看問的地方:

《阿毗達摩大乘經》中,薄伽梵說法有三種:一、雜染分;二、清淨分;三、彼二分。依何密意作如是說?

前面的一段,是講到佛陀那一念清淨心的真實相,這一段以下是講到凡夫的心。凡夫的心是什麼相貌呢?在《阿毗達摩大乘經》當中,佛陀講我們凡夫的心有三種相貌:第一個是雜染分,就是我們一般的凡夫,內心跟環境接觸的時候,都是跟著感覺走,就是把過去一些妄想的習慣,帶動很多的煩惱。你過去遇到這個環境,會打什麼妄想、會生起什麼煩惱,就照這個方式去流動,就是雜染分。第二個是清淨分,我們內心當中,完全根據我空、法空的智慧來消滅妄想,根據理智來判斷,這是第二個清淨分。第三個是彼二分,就是有時候生起妄想、有時候生起觀照,這是通於雜染、通於清淨,這就是凡夫的心。這是什麼道理呢?我們看回答:

壬二、標意答

於依他起自性中,遍計所執自性是雜染分,圓成實自性是清淨分,即依他起是彼二分。依此密意,作如是說。

在我們這一念心當中,我們根據遍計執相應的是雜染分;根據我空、法空的觀照是清淨分;就著依他起的本身,它是通於二分的,通於雜染、通於清淨的:這一段是講到凡夫內心的相貌。

不過這個地方,有一個重點值得我們注意:凡夫的內心,前面在開顯三自性的時候,無著菩薩講到阿賴耶識,他是講到雜染分,就是我們凡夫的心,都是一種有所得相應的雜染心識。這個地方以後,它就開權顯實:其實我們的心,也可以出現清淨分,所謂的通彼二分,這個思想就很接近我們之前研究的《大乘起信論》。就是凡夫的生滅心當中,有不生不滅的真如功德。我們前面在描述阿賴耶識的時候,說明阿賴耶識是生滅門;但這個地方就更正,其實阿賴耶識是生滅與不生滅和合,謂之阿賴耶,就是它在生滅的作用當中,隱藏一種不生滅的本性在裡面。這一段就有點開權顯實,這是一個總標。以下,把一個染淨和合的心識,以譬喻來作一個說明。

壬三、征喻顯義

於此義中,以何喻顯?

應該用什麼譬喻來說明呢?好,我們看第四段:

壬四、喻金土藏(分三:癸一總標;癸二別顯;癸三以法合)

癸一、總標

以金土藏,為喻顯示。

癸二、別顯(分三:子一舉三法;子二釋非有及有;子三釋彼二分)

子一、舉三法

譬如世間金土藏中,三法可得。一、地界,二、土,三、金。

我們凡夫的內心就像是金土藏,這個金就是黃金,土就是沙石,以黃金跟沙石的和合體叫做藏,這個藏就是金礦的意思。我們可以以這個金礦,來譬喻我們凡夫內心的相貌。怎麼說呢?這世間的金土藏,事實上是有三個法可得:第一個是地界,這個地界就是金礦,就是染淨的和合體──金礦;第二個是土,就是有很多的沙石,就是我們心中的妄想──遍計執;第三個是黃金,我們雖然打妄想,但是我們也可以生起種種止觀的正念,這個黃金就是圓成實性。這金礦當中有三個法可得,先舉出這三個法的相貌。這以下,說明這兩個法有跟無的情況:

子二、釋非有及有

於地界中,土非實有,而現可得。金是實有,而不可得。火燒煉時,土相不現,金相顯現。

在這個金礦當中,雖然我們剛開始看到金礦,都是看到沙石,我們很少看到黃金,因為黃金是隱藏裡面的;但是事實上沙石是不存在的,雖然它不存在,但是現可得,我們可以很明顯的去感覺到、去看到它的存在;但是這個存在是一個虛妄性的,它不是真實存在。而黃金雖然表面上是不可得,但事實上是一個真實性的存在。

這個不真實的存在,跟真實的存在是怎麼安立的呢?這以下說明:火燒煉時,土相不現,金相顯現。就是從火燒這樣的過程,來判定什麼是真?什麼是妄?比如說我們把金礦在高溫的火當中,一次又一次的燒煉,這個時候,它的沙土就會慢慢的脫落,黃金的本質一點也不會減少,這沙石慢慢蒸發掉了,但是黃金的數量,一點也不少的就全部顯現出來。

所以說黃金它是經得起鍛煉,而沙石是經不起高溫鍛煉的。從這樣的角度,我們說黃金是真實有,而這個沙土只是一個暫時存在的虛妄相。

子三、釋彼二分

又此地界,土顯現時,虛妄顯現;金顯現時,真實顯現。是故地界,是彼二分。

我們作一個總結。這個金礦,當沙石顯現的時候,它只是一個暫時的虛妄相;當黃金出現的時候,那是真實永久的顯現,當這個黃金出現以後,它永久也不會回到沙石的情況。所以說,這個金礦是通於真實、也通於虛妄,真妄的和合體。這一段的文,我們作一個總結。

我們剛開始修學佛法,所接觸的教法,比如說是《八大人覺經》、或者《遺教經》、或者是聲聞乘的教法,我們看到佛陀對內心的描述,都是抱著一種否定的態度,心為罪源,形為惡藪,佛陀明確的告訴我們: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所以剛開始我們對我們的內心,是一種比較排斥否定的態度,因為它是幹不出什麼好事情,它不是起貪煩惱,就起瞋煩惱。

但是慢慢的,當我們把這個粗重的煩惱調伏以後,佛陀講話的口氣就有所改變,佛陀說:其實我們內心當中,也可以生起善良的功能,而生起善良的功能,就是你以前打妄想的那個心。就是你以前用這個心打妄想,你也可以用這個心,來修習菩提心、修習六波羅蜜,而成就萬德莊嚴。這樣子,就是引導我們進入大乘的不二法門,所謂的染淨不二。

所以在《維摩詰經》上說:諸佛的解脫,當於眾生的心行中求。我們好樂諸佛的功德莊嚴,但是你不要忘了:諸佛的心能夠出現功德莊嚴,他的那個心,跟他當初在做凡夫的時候打妄想的心,是沒有差別的,還是那個心。就是說我們只要扭轉它的功能就好,不必要去放棄它、消滅它。這以下,佛陀開始開顯,從前面的全盤的否定,這個時候,我們對內心的世界,開始抱持著有所否定、有所肯定的中道思想,所以這個叫秘密意。這個地方,是一個很重要的修行。

癸三、以法合(分三:子一釋虛妄顯現;子二釋真實顯現 ;子三結合彼二分)

子一、釋虛妄顯現

合法當中有三段,先看第一段釋虛妄顯現:

識亦如是。無分別智火未燒時,於此識中,所有虛妄,遍計所執自性,顯現;所有真實,圓成實自性,不顯現。

我們凡夫的虛妄分別心,也是這個道理。當我們沒有遇到佛法的時候,我們內心是搞不清楚東西南北,內心當中跟著感覺走。所以我們沒有辦法生起我空、法空的智慧,我們內心當中都是虛妄相,不管你造善也好、造惡也好,都是根據你的妄想執著,造作種種的業力,所以這個生命都是虛妄的、顛倒的。以我執、法執來造的業,都是顛倒的。這個時候,我們內心當中也有善良的功能,但是這個時候沒有辦法顯現。雖然沒有顯現出來,但是並不表示沒有,是沒有顯現,暫時不顯現。這是第一段,就是我們凡夫的一個相貌。

子二、釋真實顯現

此識若為無分別智火所燒時,於此識中,所有真實,圓成實自性,顯現;所有虛妄,遍計所執自性,不顯現。

當我們在生死流轉當中,吃到苦了以後,開始刺激我們立志要消滅生死的痛苦,開始修學佛法。依止佛法的教授,內心觀察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個妄想是虛妄的。這個時候,我空、法空的智慧,不斷的去燒煉你心中的妄想,你內心與真實心相應的正念,就慢慢慢慢的現前。對於佛法僧的歸依,你的內心當中,念佛、念法、念僧的那個真實心,慢慢慢慢的生起,取而代之,發覺你心中的妄想,也慢慢慢慢的消失掉了。所以,我們出家以後,有時候會想一想:出家以前那個打妄想的你,跟現在的你有什麼差別?這個就值得我們去參究!

子三、結合彼二分

是故,此虛妄分別識,依他起自性,有彼二分。如金土藏中所有地界。

我們作一個總結。我們凡夫的虛妄分別心,這個依他起自性,事實上是有雜染的功能、也有清淨的功能,這兩種功能在內心當中都具足,正如金礦一樣,它有沙石,也有黃金的本質在裡面,這個道理是一樣。

這個染淨不二、真妄和合的思想,在大乘經典講得也不多。不過我們讀《法華經》,這個思想就很清楚。《法華經》被智者大師列為整個佛陀說法的一個總結,就是佛陀到晚年的時候,把一生的教法作一個總結,所謂開權顯實,會三歸一。

這當中有一段經文,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長者付財。這個長者付財,佛陀講出一個譬喻說:有一個大富長者,他有很多的珍寶,他只生一個獨生子。不幸的是這個獨生子,後來因為一時的顛倒就離家出走,再也找不到這個小孩子了。這個獨生子離開了父親以後,他的生活非常的貧困,做了乞丐,有時候有飯吃、有時候沒有飯吃,他能不能吃飯,他自己作不了主。這個生死凡夫,有時候到人天、有時候到三惡道,他自己作不了主,業力作主。

這個小孩子他從乞丐當中,慢慢慢慢的也適應了乞丐的生活,他覺得說:誒,我本來就是一個乞丐,我在生死中流轉是很正常的。他已經習慣於卑劣的種性。這個乞丐有一天托缽的時候,剛好來到他以前父親的家,這個大富長者的家裡面。他一看:唉呀!這個家宅這麼的豪貴。他起好奇心,就從窗戶的外面,偷看裡面是什麼相貌,看到大富長者坐在中間,旁邊有很多的眷屬,裡面有很多的珍寶,他非常的羨慕。他正在看的時候,突然間被大富長者看到:誒,這個人是我幾年前流失的獨生子。他趕快叫旁邊的僕人把他追回來,要把珍寶交給他。

但是這個小孩子,他因為長時間做乞丐,他對自己的心已經沒有信心了,他趕快的跑啊!他說:我不是來偷東西的,我只是路過而已啊,我沒有偷東西的意思。這個僕人說:我們不是說你是小偷。就一直追,追到最後,這個小孩子因為太緊張,就昏倒過去。昏倒過去,這個大富長者就想:這個孩子小時候起顛倒,離開我這麼久,我現在要跟他說他是我的兒子、要繼承我的財產,他恐怕沒辦法接受,心性卑劣。

這怎麼辦呢?誒,要施設方便,慢慢來,這件事情急不得!這個時候,他說:好,讓他自己離開吧。離開以後佛陀(大富長者)就在他的眷屬當中,派一個長得最卑賤、丑陋的眷屬,化裝成乞丐,去跟這個小兒子做朋友:誒!咱們都是乞丐,同行。就跟這個乞丐生活在一起,彼此間就有感情。這個人就說:我們不要老是做乞丐,這樣不是個辦法。不做乞丐,難道還有別的選擇嗎?他說:某一家的家裡要招聘員工,我們可以去那個地方應徵,好歹讓生活過得安定一點。後來就到大富長者的地方應徵,就被錄取了。

剛開始就是除糞,掃廁所。這個除糞就是修四念處,對治心中粗重的煩惱。因為他很認真打掃,大富長者覺得不錯,就給他陞官到庫頭。這個時候,他看到很多的珍寶生起歡喜,但是他想想說:這個珍寶我是不可能得到的,我一生再怎麼努力,也只能欣賞欣賞,我不可能擁有。後來,大富長者把他升起來做當家師傅,家裡面所有的事情,完全由他一手操辦。但是他還是認為:這個錢他只是經營而已,跟他沒有關係。最後,大富長者覺得因緣成熟了,就在所有的親戚面前宣佈:這個年輕人就是我的獨生子。

這個時候,所有的阿羅漢聽了非常感動,開始說:從今以後,知道是:

真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心生大歡喜,自知當作佛。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因為我們這個明瞭的心識,長時間在煩惱跟罪業的因緣當中活動,養成了一個等流習慣;當我們開始修學戒定慧的時候,我們感到不習慣,總是覺得:誒,我這個心好像不適合戒定慧,因為我修戒定慧的時候,煩惱就排斥我,就會打妄想,就會感到有壓力。就是說,我們對大乘的信心就會動搖:我們生死凡夫,是不是不適合修戒定慧?不適合成就這麼多的波羅蜜?好像這件事情跟我沒有關係。其實這個想法是錯誤的。

這段的經文的意思就是說:其實我們這一念心修習戒定慧、修波羅蜜是正常,我們這一念心打妄想是不正常。就是說,你本來是大富長者的兒子,你做乞丐是不正常的。按照道理,我們這個心當初的設計,是要你來修戒定慧的(呵──),可以這樣講。

就是說,這個冷氣機,本來設計是可以吹涼風的;但是我們因為操作不當,結果吹出熱風來。然後我們以為本來的設計是吹熱風,其實不對。因為我們沒有遵守它的操作手續,它正常的設計是要吹涼風。我們的心,亦復如是。其實我們明瞭的心性,修習戒定慧是正常的,打妄想是不正常的。這就是為什麼所有的人都有可能成就聖道,因為真是能夠破除妄,而不是妄能夠破除真。就像金礦,你用火去燒的時候,沙石會脫落、蒸發掉,而黃金則保留下來。

所以只要我們不放棄努力,我們剛開始只要讓那個錯誤的習慣,慢慢的不能念要他念,不能專要他專,剛開始帶點勉強;但是你習慣以後,你那個正念的操作,妄想就能夠脫離,因為妄想是不正常的。這個地方是說明:我們內心有真心跟妄心這兩個念頭,有正念跟妄念,而正念是真實的、妄念是虛妄的,真能破妄。這一段是把我們凡夫的內心,作一個比較中道的描述。

辛三、餘經(分二:壬一長行;壬二頌)

壬一、長行(分四:癸一引經問;癸二標意答;癸三例餘一切;癸四指應隨釋)

癸一、引經問

餘經就是其他的經典,有長行跟偈頌。長行當中有四段:一、引經問;二、標意答;三、例餘一切;四、指應隨釋。引經問中先提出一個問:

世尊有處說一切法常,有處說一切法無常,有處說一切法非常非無常。依何密意,作如是說?

佛陀有時候說我們這一念心是常,是不生不滅的,是常住真心的;但有時候對內心的世界,說我們這一念心是生滅變化的,你不要當真,你昨天這樣子想,今天的想法又改變了,是生滅心的;但有時候又說這一念心,它同時也是常、同時也是無常,既是常又是無常。這當中有什麼深妙的道理,而作這樣的演說呢?我們看回答:

癸二、標意答

謂依他起自性,由圓成實性分是常,由遍計所執性分是無常,由彼二分是非常非無常。依此密意,作如是說。

我們這一念心識,當我們修我空觀、法空觀的時候,我們的內心就是趨向於真常不二的道理,這個常簡單的說,就是一種平等心。我們凡夫有所得的心、向外攀緣的心,它是變化的;但是這個我空、法空相應的心,它是沒有變化性的。因為它是平等,所以圓成實性相應的心是常;由妄想所相應的心是無常的。

就是這個內心是晴時多雲偶陣雨,你今天打這個妄想,明天對同樣的一件事情,也打其他的妄想。由彼二分非常非無常。依此密意,作如是說。但是從依他起的一念心識來說,它是具足有常的功能,也有無常的功能,就是一念心它是通常、通無常的,就是依此這個道理,而作如是說。前面的這個心,是從染淨、從空間上來說;這個地方是從時間上,說明我們這一念心是通常、通無常。

癸三、例於一切

這一科把凡夫的心,從時空上作一個總結。

如常、無常、無二,如是苦、樂、無二, 淨、不淨、無二,空、不空、無二, 我、無我、無二,寂靜、不寂靜、無二, 有自性、無自性、無二,生、不生、無二,滅、不滅、無二,本來寂靜、非本來寂靜、無二,自性涅槃、非自性涅槃、無二,生死、涅槃、無二,亦爾。

一般在權教的教法,這個方便的法門當中,我們得到的教義是說:生命有雜染分,產生不淨、苦、無常、無我的流轉;也有常、樂、我、淨的一個涅槃。但是這個地方就作一個會歸,其實所謂的不淨、苦、無常、無我,跟常、樂、我、淨,都不離開現前一念心識。所以這個心,看你怎麼操作,它有可能顯現常、樂、我、淨,它也可能顯現不淨、苦、無常、無我,這叫無二。我們看這一段的經文,就是這個意思。

如常、無常、無二:這個常就是圓成實,當我們隨順圓成實的時候,他心的相貌是常的,不生滅的;當我們心是打妄想的,他的心就變成生滅了;不管生滅、不生滅,都不離開現前一念心識、不離開依他起,就是無二,這個無二是約著依他起。

如是苦、樂、無二:這個苦就是遍計執,遍計執產生生死流轉,帶給我們很多的痛苦;這個圓成實帶給我們很多的涅槃安樂;不管是苦、是樂,都是由一念心顯現,所以它是無二。

淨、不淨、無二:這個淨是圓成實性,它顯現出清淨的相貌;不淨是心中遍計執的妄想;但是不管清淨──你在佛堂修習戒定慧,跟你在五欲境界的時候起貪瞋癡,其實都是這一念心,所以它無二。

空、不空、無二:空的意思是講遍計執,遍計執是沒有真實的體性叫空,它是一個虛妄相;圓成實性是有真實體性的叫不空;不管真實、不管虛妄,都不離開現前一念心識,都是一念心所顯現,所以說無二。

我、無我、無二,這個我,古德解釋為自在義:圓成實性這個心是自在的,它沒有煩惱跟罪業的繫縛;遍計執的心,它有煩惱跟業力的繫縛,所以它是不自在;但是不管自在、不自在,都是一念心所顯現,所以叫無二。

寂靜、不寂靜、無二:這個寂靜是圓成實性,是安樂寂靜的;我們心中打妄想是不寂靜;寂靜、不寂靜這兩個,都不離開一念心識。

有自性、無自性、無二:圓成實性觀照的心,它是有真實體性的;這個妄想是虛妄的,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的;不管真實、虛妄,都不離開一念心識。

生、不生、無二:這個生就是流動變化,我們的心不斷的變化,叫做生,這個生就是約著妄想;不生是約著觀照,智慧的觀照;智慧觀照跟妄想是無二。

滅、不滅、無二:我們心中的妄想,可以透過修行而消滅的;但圓成實性是不可以消滅的。就是不管你無始劫來打了多少的妄想、造了多大的罪業,只要你肯懺悔,都可以消滅。為什麼?

因為它是虛妄相,所以說它是可以滅。但是圓成實性不能滅,就是不管你過去造了多大的罪業,你佛法的善根是永遠不會失掉,因為它是不可以破壞,善根是黃金,你用火燒煉是不可能破壞的,但是煩惱跟罪業是可以破壞的。這一點你要注意!你在修行的時候,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就是不管我們過去打了多少的妄想、造了多大的罪業,這都是可以破壞。但是這個可以破壞、不可以破壞,也是不離開一念心識。

本來寂靜、非本來寂靜、無二:這圓成實性是寂靜的,遍計所執是躁動不安的,這都不離開一念心識。自性涅槃、非自性涅槃、無二:圓成實是涅槃的;遍計執是躁動,非涅槃的。

最後作一個總結,生死、涅槃、無二:當我們這一念心迷惑的時候,出現生死;當這一念心是覺悟的時候,出現涅槃;這兩個是不二,同居一念心識。

我們作一個總結:

癸四、指應隨釋

如是等差別,一切諸佛密意語言,由三自性,應隨決了。如前說常、無常等門。

從前面所謂的不二,有十二個不二法門這樣的差別,我們可以了知,一切諸佛深妙的義理,我們都可以透過三自性的道理,加以抉擇明瞭,正如前面所說的常、無常等等的差別。這一段是把凡夫的心,他善念跟惡念不二的思想開顯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