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一八七頁,

庚二、所依。

我們前一科講增上心學的時候,講到真如三昧。這個真如跟無分別智最大的差別:真如它是一個理體,是一個無為法。無為法就是說,你不管有沒有修行,它永遠保持一個這樣的狀態。說是

在凡不減,在聖不增,處生死而不染,證涅槃而非淨。

它沒有變化相。但是這無分別智,它是因緣所生法,它的確是可以透過聞思的修證,而不斷進步的,所以這個無分別智是有為法,是能觀的智。我們的目標,是契入到無為的真如。無分別智應該怎麼修學呢?前面講到自性要遠離五種相狀,簡單的說,它的相貌是決斷名言,契會真如。怎麼樣來培養無分別智?這以下我們就開始說明這無分別智培養的方法,看這一段的所依:

庚二、所依

諸菩薩所依,非心而是心,

是無分別智,非思義種類。

我們要培養一個功德,先要知道功德的根源在哪裡?它是從什麼樣的因緣出來的?它的依止點在哪裡?無分別智的所依,是[非心而是心]。為什麼說它[非心]呢?這個地方下面有說,它是[非思義種類]。因為心一定要能夠思量分別,但是無分別智是要決斷名言、要離言說相的,所以它不是心,因為它沒有心的思量、分別的作用。

第二個,它又是個心,因為它有明瞭的功能,它不是色法的頑鈍。也就是說,其實無分別智的所依,就是我們內心深處的現前一念心性,跟二空真如相應的現前一念心性,這個就是我們的所依。這個所依的意思,簡單的說,就是你的因地發心。

你看《楞嚴經》,阿難尊者在出家的第十二年,有一次結夏安居,在自恣的時候,因為他前一天已經受到居士的供養,所以他回來僧團的時候,那一天剛好自恣,佛陀跟諸位阿羅漢都去城裡面應供了,他一個人回到僧團,找不到人。所以他一個人就拿著缽,自己去應供,就遇到摩登伽女之難。這時候,佛陀在應供的時候,如實了知這樣的狀態,馬上派文殊菩薩將咒往護,拿著〈楞嚴咒〉去把他救回來。

救回來以後,佛陀第一件事情,沒有開示修行的方法,佛陀先破執。佛陀說:阿難尊者!你跟著我修行這麼多年,你當初為什麼要隨我出家?你為什麼要修習戒定慧的功德?審問他的因地發心,先把他的根源找出來,這個病源找出來。阿難尊者說:我雖然是一個王子,但是我看到佛陀身相莊嚴,具足種種的神通,所以生起好樂心,隨佛出家。佛陀說:你所有修行的功德所依止的是生滅心,非常危險。果然後來出了差錯,就是你是看佛的身相莊嚴而出家修行、看到佛的神通變化而修行,這個是有所住。這個房子蓋得很漂亮,但是你安住的地基是在地震帶,你這個房子是不是隨時會破壞呢?

所以,不要說無分別智,菩薩六波羅蜜的所依,一定是依止無住,以無住為本、以無住為住。你只要住在我相、法相,最後的結果一定是因地不真,就果招紆曲了。所以這個地方,先審察你修無分別智的時候:你為什麼要修無分別智?其實佛法是這樣,你要慢慢體驗大乘佛法,它那個無住的意思就是說:當你把身心世界全部舍掉的時候,你就擁有所有的功德,佛法的下手處是舍,結果是得。說是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般若波羅蜜多,所以這個佛法你要是不知道,你會覺得佛法是非常的矛盾。般若波羅蜜是我空、法空的智慧;但是三世諸佛因為我空、法空的關係,結果得到世間上最圓滿的功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個道理你要去參透,說因為你舍,舍掉了一切的執著,結果你擁有了無量的功德,這個道理是這樣的。這個道理不是誰發明的,是佛陀發現這個道理。我們現在修學佛法,還在流轉、痛苦當中,就是我們不願意舍掉自我意識,不舍掉心中的法執。所以這個地方,我們修無分別智要知道:你不要用過去的思考,來修無分別智;你要以[非心而是心]的心情,它不是思量分別的,不能有所求;但是它又不是頑鈍無知的,它是有明瞭功能的,這個就是你現前一念無所求、無所得的心,就是我們的依止處,這第一個。

庚三、因緣

諸菩薩因緣,有言聞熏習,

是無分別智,及如理作意。

我現在的因地已經正確了,我知道我修無分別智的動機是無所得,怎麼把這個無所得的心生起呢?無分別智應該什麼因緣而生起呢?這個地方講到兩個因緣:第一個,有言聞熏習。這個言就是佛陀所說的大乘法教,必須有佛陀的出世,來開顯大乘的清淨法界等流正法。第二,你要能夠專心恭敬的聽聞,得到正見。第二個,要如理作意:你得到這樣的正見以後,你下去以後,你在寂靜的心中,要不斷的去思惟、觀察,把心中的文字加以消化,把心中的文字消化成心中的觀照,這是如理作意,就是思慧。

所以剛開始培養無分別智,是從有分別下手,這叫加行智。無分別智不是說你現在開始整天眼睛一閉,什麼都不想叫無分別,這個什麼都不想,叫無想,那是一種止,一種禪定,暫時的壓住妄想;但是這個暫時壓住妄想,不能決斷名言,不能契會真如的。所以剛開始你要去聽聞,有關真如道理的這些名言,然後加以思惟、觀察,然後你的思想就順著這個名言去思想,這樣子,慢慢慢慢就能夠栽培無分別智現前──聽聞、思惟。我們看第四段的所緣境:

庚四、所緣

諸菩薩所緣,不可言法性,

是無分別智,無我性真如。

前面的所依,是說明無分別智是怎麼來的?你從什麼地方來?這個無分別智,它來,是以無住、以無所得的清淨心而來。這個地方所緣是說,無分別智從什麼地方而去?前面是講從什麼地方來,來了以後,經過聞思栽培現前了,現前以後,這個無分別智的去處的所緣境在哪裡呢?我們看:諸菩薩他的所緣境,是[不可言法性],是離言說相的一種[無我性的真如]。這個無我性真如,包括人無我,也包括法無法,就是二空的真如理。古德經常說:

如如理生起如如智,

如如智還照如如理。

說如如智是從如如理引生的,然後如如智又照如如理。這個地方當然很重要,因為這個生起以後,這個無分別智的去向是很重要的。

我們一個修行人,你要經常去觀照你的念頭:你一天當中,你的心都在想什麼事情?如果你發覺你一天當中,睡覺不算,你都在這些人事上分別:這個人對我很好,那個人對我怎麼樣,這個事情對我有什麼得失。你都在這個人事因緣上打轉,你的生命很難增上。你來生來的時候,還是這樣子,沒有增上的力量。一個修行人,遇到人事的時候,要往道理上會。這個人對我很好,你要思惟它的道理:哦!我前生跟他結善緣;這個人對我很不好,我前生跟他結惡緣。

就是說,一個修行人心中,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觀察道理,這個人事只是借事來顯理。當然我們從人事當中,哦!你看這個人長得很莊嚴,他前生有持戒的功德。你不要在那個人事上的莊嚴去打轉。就是說,看到什麼因緣,你就想到什麼道理。

今天無分別智也是這樣,你看到任何境界,不管是好的境界、壞的境界,如果你想要修無分別智,你的心的去處,就是觀察它是我空、法空的真如理,不管是好的、壞的。因為你要修無分別智,它的所緣只有一個──無我性真如。你要經常把生滅的因緣,會歸到不生不滅的真如理,這個就是你的所緣境。

我們凡夫的分別心,你從什麼地方來?從阿賴耶識而來。說你怎麼會有這個分別心呢?因為你前生有這樣的經驗,阿賴耶識就是業識。我們從阿賴耶識而來,又攀緣阿賴耶識所變現的果報,這些根身器界,然後又造業,造業以後又回熏到阿賴耶識,又加強一個經驗;這個經驗,來生又產生一個新的分別,又去分別這些人事的因緣,然後又造業,又回到阿賴耶識。這個就是為什麼構成十二因緣流轉的一個主要問題,無明緣行,行緣識,生、老、病、死。現在你要修無分別智,這個思考要改變。你從什麼地方來?我從真如而來。你從什麼地方去?我從真如而去。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這個地方就是,其實這個所依、因緣跟所緣,這三個就是告訴你怎麼修無分別智,後面只是在講它的功德作用。

這個地方就是說,你要知道:你不管是在任何的人事因緣當中,你都要觀察──不管是順境、逆境,它的真實義就是無我性真如,這是你的所緣境,你只有一個所緣境而已。

庚五、行相(分二:辛一顯境無相;辛二釋通疑難)

辛一、顯境無相

當這個無分別智去緣真如理的時候,它是一個什麼樣的相貌呢?我們講心都有相貌,受有領納的相貌,想有取相的相貌。說無分別智在攀緣真如理的時候,它的相貌如何?說明它的行相。這當中有兩段:第一個顯境無相,第二個釋通疑難。先說明第一段:

諸菩薩行相,復於所緣中,

是無分別智,彼所知無相。

我們無分別智在人事因緣現前的時候,觀察這一切的生滅變化的因緣當中,我們觀察到:其實一切法都是如的真理。這個時候,我們心中是無相的,沒有我相、法相可得的,所以無分別智的相貌是無相。古德在這個地方就註解說:其實無分別智的相貌,你一定說它有相貌,也可以形容──它是無相。但是它的意境是什麼樣呢?就是我們前面說過的決斷名言,契會真如為相,它就是以這個無相為相。

過去有一個禪師,他閉關修行,他住的茅蓬在一個很高的山上,遠遠看去是一個大海,他經常面對大海打坐。這樣打坐三年以後,他開悟了。開悟以後,他講出他心得,他說:原來大海都是水。(呵──)(眾笑)這他開悟了。我們看到大海是看到波浪,我們凡夫在人事看到它的相狀:哦!這個波浪是大波浪、是小波浪,它本來是小波浪變成大波浪。我們是在波浪的相狀中,迷失了自己。

那你要修無分別智,你不可能在波浪上分別,其實不管大波浪、小波浪,它通通是水,它的道理就是我空、法空的真如,就是所謂的彼所知無相,你不能再有我相、法相的存在了。如果你要成就無分別智的話,就是你要從人事的差別事相,把它會歸到無我性真如,這個就是你的行相──決斷名言、契會真如。這以下提出一個問難:

辛二、釋通疑難(分二:壬一成所分別;壬二成不可言)

壬一、成所分別

把前面的所緣跟行相這兩個疑難,通通的加以解釋。這當中有兩段:第一個成所分別,第二個成不可言。說無分別智去觀察真如的時候是無相,無相怎麼能夠當所分別呢?這不合道理,我們一定要有一個相狀才能分別嘛!凡夫就提出這個問難。我們看看,說無相也可以成所分別:

相應自性義,所分別非餘,

字輾轉相應,是謂相應義。

什麼叫所分別?其實就是相應,就是當我們能分別的心,跟所分別的境接觸的時候,這個就是相應了。所分別的相貌就是這樣子,只要你能緣的心,去契會所緣的境,這個就是成就所分別了,不一定要有相狀。先提出一個正確的回答,第二個再說明凡夫的所分別是什麼相貌。凡夫的分別心是字輾轉相應,是謂相應義,凡夫的心境相應,是要靠字的輾轉相應,就是一個字一個字的相連,構成一個名言。我們凡夫的義相,要靠名言來引導,你才夠明白它的義、它的差別相貌。

比如說,你要了解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你要:哦!極樂世界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宮殿樓閣,很多的鳥在空中說法;有正報的佛、菩薩圍繞的莊嚴。你要有這個名言的引導,你才能夠產生一個義相。但是無分別智是不能有名言來引導,是直接契入到真如的義相,不能靠名言的引導。所以凡夫的分別心,叫做字輾轉相應,是謂相應義,一定要名言的引導;所以凡夫的分別心,叫做名前覺無,在名言之前,你不能去觀照什麼的,一定要名言來引導,名前覺無。名前覺無是什麼道理呢?這個地方就加以說明了:

壬二、成不可言

非離彼能詮,智於所詮轉,

非詮不同故,一切不可言。

凡夫的分別心,它有能詮跟所詮,能詮的叫名言,所詮的是義相。所以凡夫的分別心,它不是離開了彼能詮的名言,而能夠使令我們的智慧,單獨的在所詮的義相上活動;一定要有名言的引導,我們才能夠產生義相,這叫做名前覺無。

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名前覺無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凡夫的概念,是認為一切法它本來就有它的自性、有它的義相。這個人是個好人,他本來就是一個好人;這個人是個壞人,他本來就是一個壞人;他是我的親屬,他是我的怨家:這個法都是有自性的。就是一切法本來就有義相,我是假藉名言,去了解這個義相而已。我的名言思考,是去了解這個本來就有的義相,我們凡夫是這樣思考的,而這樣的思考是錯誤的。

從大乘佛法的角度,是唯識無義,說一切法本來是沒有義相的,是無我性真如,本來面目是沒有義相的。沒有義相,怎麼會有義相呢?是因為你安立了名言,它才有義相。因為你這樣子想,這個法就變成這個相貌,叫做唯識無義的道理。它本來是沒有義相,沒有義相怎麼有義相呢?是因為你有名言的安立,它才出現義相,所以說[非離彼能詮,智於所詮轉],你一定要有一個名言的引導,凡夫才有義相,所以說非詮不同故。非詮就是說,我們能詮的名言跟所詮的義相,這兩個是不同調的。因為你今天安立這個名言,你明天安立那個名言,你永遠得不到所詮的義相。所以能詮跟所詮的義相,這個性質是不相同,我們永遠攀緣不到諸法的真實義相。

總而言之,諸法的真實相是什麼呢?是一切不可言,其實一切法的真實相,是離言說相的、是離言說相的。比如說,我們今天吃一碗湯面。這碗湯面,你調味料放很多,你不是在吃面,你是在吃調味料!(呵呵)是不是?你要是沒有放調味料,你就吃到面的本質了。那你現在所緣的境,你把每一個法都安立很多的名言,那你就是在在了解你心中的名言,不是在了解一切法的真相。那你問說:一切法的真相是什麼?一切不可言,你要把你的名言通通洗掉,一切法的真相就顯現出來了。

所以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佛陀警告這些初心菩薩,不要相信你心中的名言,它對你會產生一個誤導的作用,如果你要從顛倒妄想醒過來,你不要相信你的名言。我們這樣子講好了,我們的心中有兩種名言:一種名言是從阿賴耶識生起的,你過去的經驗,這個是我們要破的,一種等流的思想,這個等流思想是從無明妄想、自我意識發動出來的,阿賴耶識的無明生起的,這個無明要破的。

我們心中第二種名言,是今生聽聞大乘法教,聽聞佛法,告訴我們什麼是該做、什麼是不該做,這方面的名言要保留,這個名言是可以相信的。因為這個是清淨法界等流正法,這個不在我們所破的範圍,這個叫正見。佛陀今天修無分別智所要破的名言是什麼?是你習慣性的思想,習慣性,不是你從佛法學習來的思想,這個都要破的。

所以[非詮不同故,一切不可言],因為我們永遠攀緣不到諸法的義相。那一切法義相是什麼呢?[一切不可言],就是你要把名言去掉,諸法義相才會出現的。這個地方是把整個無分別智的一個所依、因緣、所緣,乃至於它的行相,詳細的說明。這以下就說明無分別智的運用,前面都是在靜中修的,這以下講依體起用,依止無分別智來修習六波羅蜜。

庚六、任持

諸菩薩任持,是無分別智,

後所得諸行,為進趣增長。

無分別智,這一念清淨無分別的心中,它能夠任持,就是攝受,它能夠攝受整個五度的功德。你可以把在靜中所修的無分別智的功能,運用在持戒、佈施、忍辱、精進、禪定,這樣能夠使令你所成就五度的妙行,能夠成就一種進趣菩提、增長菩提的妙用。我們過去的心是虛妄分別心:你從什麼地方來?從妄想而來。雖然你佈施、持戒,你的善業是成就人天的果報,不能進趣菩提,不能增長菩提。但是你以無所得的智慧,來攝受五度的妙行,它就能夠進趣、增長菩提。就是你要趣向菩提,前面那個馬車,要無分別智來引導的,這個是任持。

庚七、助伴

諸菩薩助伴,說為二種道,

是無分別智,五到彼岸性。

無分別智必須有一些助行,是什麼樣的因緣,能夠幫助你修行無分別智?諸菩薩的無分別智,它也有一些助伴,有一些助行。哪些的行門能夠幫助無分別智呢?說為兩種道:第一個叫資糧道;第二個是依止道,它所依止的道。資糧道都是佈施、持戒、忍辱、精進,你不斷的佈施、持戒、忍辱、精進,成就福德資糧,因為福德資糧的關係,遠離三惡道,成就人天的安樂果報,這件事情對你修無分別智是有幫助的,叫資糧。第二個依止道,這個依止是禪定波羅蜜,你經常能夠以止的力量來止息妄想,使令我們那一念心保持明瞭寂靜,也是有幫助無分別智的效果。

所以無分別智必須以資糧跟依止二道來作助伴的,這就是五到彼岸性,就是這種五波羅蜜,它能夠幫助你無分別智到達彼岸,使令這個無分別智圓滿。這個無分別智簡單的說,它必須有福德資糧的幫助,無分別智所修的是不思議境,是觀真如理。為什麼要有福德資糧?雖然無分別智跟福德資糧,感覺上是獨立的因緣,但是它們這兩個有互動的關係。

我們舉一個例子:你修無分別智,是要依止你現在的這一念心來起觀照,來聞思、觀照。如果你的佈施、持戒、忍辱的資糧力太薄弱,一個人福報太差,你色身就多病痛,不是腰痛、就是肚子痛、牙齒痛,要不然就是精神羸弱;一個人福報力薄弱,一修行就打瞌睡。你能夠經常的佈施、持戒、忍辱,修習資糧,一個人福報增加的時候,你的心力會變強,你不斷的歷練,他的精神體力旺盛;你精神體力旺勝,你修習無分別智,事半功倍。

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忽略福報力的重要,它本身不是成就無分別智的親因緣,但是它是它的助伴。你的身體減少病痛,精神旺盛,然後內心明瞭寂靜,都是有助於修無分別智的。所以大家不要忽略了前面五度,因為它是助伴。到這個地方,等於是把無分別智的靜中修跟歷緣對境五度的相互任持、助伴的關係說明了;這以下說明它的果報。就是我修無分別智有什麼好處呢?這個地方八、九、十、十一,是說明它來生的功德。

庚八、異熟

諸菩薩異熟,於佛二會中,

是無分別智,由加行證得。

你今生修無分別智,對來生[異熟]的果報有什麼好處呢?你在來生的果報當中,能夠跟佛相會,能夠出生在佛的兩大法會當中。假設你今天的無分別智,是屬於加行無分別智,還沒有成就、還在加行,屬於資糧加行位的無分別智,那你會生在佛的變化身法會,就是看到佛陀的八相成道;這個時候出家,做佛陀的弟子,幫助佛陀弘揚法門,生在佛的變化身法會。假設你的無分別智是成功了,是證得無分別智,這個時候,你受生的果報是在佛的受用身法會──實報莊嚴土,前面是凡聖同居土,這裡是實報莊嚴土,這個時候是往生到十方的淨土,親近十方諸佛。就是說,這個無分別智,你如果是加行智、或者是根本的證得,你就會生到佛的兩種法會當中。

在生命的流轉當中,遇到佛的出世,對菩薩是非常重要的加持力。智者大師曾經把這樣的因緣,作出一個說明。智者大師說:六道之升沉,依福德之有無。說六道當中,你到底是升──升到人天,或者沉──沉到三惡道,是看福德的資糧,佈施、持戒、忍辱的資糧,所以六道之升沉,依福德之有無。見佛聞法,由善根之淺深。說你來生是不是能夠遇到佛陀說法,那就是看你在佛法的信進念定慧的善根。你福報大,來生不一定遇到佛的住世,不一定。

所有的善根當中,契會真如,是最重要的善根,因為你跟三世諸佛同一鼻孔出氣,生在佛家。因為佛陀心中所住的就是二空真如,你心中所住的是隨順於二空真如,兩個氣氛相同,就容易感應道交。說你心中住在無明妄想,佛陀住在真如,你要跟佛相會是很難的。所以,你能夠經常把心帶回家,你來生的果報,就容易生長在佛陀的兩種法會當中,跟佛陀相會,這是第一種功德。第二種是等流的功德:

庚九、等流

諸菩薩等流,於後後生中,

是無分別智,自體轉增勝。

這個等流,就是前後相似,但是卻展轉增勝。說諸菩薩在整個生命的等流當中,每一個後後的生命,都能夠使令這個無分別智的自體,輾轉的增勝,這是非常可貴的。無分別智的展轉增勝,在菩薩的功德當中,是最重要的一個根本功德。說你出家這麼久,你反省你自己,你用什麼標準來反省你自己?你說:誒,我現在佈施,資糧增加了。這個不足以當菩薩的指標。說我持戒比以前更莊嚴了,這個也是生滅法,不足以當指標。

一個菩薩他在自我反省的時候,是觀察:我今年比前年的妄想減少,我現在比剛出家的妄想減少、淡薄,這個是一個最重要最重要的指標。如果你愈修行,妄想愈多,人我心愈對立,那你修這個福報都沒有用,這個生滅法你不能依靠的,它來得快,去得也快。但是你無分別智成功以後,你的生命是根本上的轉變,徹底的轉變,從無明的根源,連根拔起。

所以諸位要能夠自我反省,看你修行的進步,不要從福報上去看,這個是生滅法;要看你的無分別智,是不是輾轉的增勝。就是你不斷的修行,你在很多的因緣刺激之下,發覺你的妄想比以前少很多了,你對妄想的化解能力增加了,這是一個重要指標。

庚十、出離

諸菩薩出離,得成辦相應,

是無分別智,應知於十地。

菩薩的無分別智,剛開始是在幼苗中,在溫室中栽培、在靜中栽培,慢慢的無分別智增長廣大,它開始有破障的效果,有出離障礙的效果。它在在什麼時候出離呢?諸菩薩的無分別智,產生一個出離的效果,出離煩惱障得大涅槃,出離所知障得大菩提,是在成辦跟相應的時候。相應的出離是在初地,成辦出離是在二地到十地。所以我們現在叫做栽培無分別智,但是還沒有出離的效果,我們現在有異熟的果報:因為栽培無分別智,跟佛出世;因為栽培無分別智,來生輾轉增勝;但是這個出離的話,就不是凡夫所共有的,就是到十地,產生出離的功德。

庚十一、至究竟

諸菩薩究竟,得清淨三身,

是無分別智,得最上自在。

這個無分別智什麼時候圓滿呢?諸菩薩無分別智的功德圓滿,是成就了清淨的三身──法身、受用身跟變化身,都是依止無分別智,才能夠成就最殊勝圓滿的自在。不過這個地方我們要說明:你要成就法身的話,那當然無分別智可以成就;如果說要成就功德報身跟應化身,那一定要五度的幫忙,要有福德資糧的幫助。

這個地方的三身,其實佛的三身,就總持佛的所有功德。就是說,佛陀把心中的妄想全部放下,結果佛陀擁有三身;我們處處的執著,最後我們擁有業報身。說一切法因緣生,你用什麼樣的因緣去思考,你來生就有什麼樣的結果,所以這個思考模式,決定一個人來生的生命。說佛陀不斷的舍掉心中的名言,成就三身;我們不斷的去愛護、堅固自己的名言,結果我們產生了業報身:這件事情值得我們去思惟了。這個地方是講到來生的果報,包括異熟、等流、出離、智究竟。這個地方講現世的利益,就是修無分別智,今生有什麼利益呢?有三種的殊勝利益:第一個加行智,第二個根本智,第三個後得智。先看加行智:

庚十二、三智勝利(分三:辛一加行智;辛二根本智;辛三後得智)

辛一、加行智

如虛空無染,是無分別智,

種種極重惡,由唯信勝解。

這個加行智,我們現在資糧位、加行位的菩薩,就是加行智,帶相觀空。說無分別智,講一個譬喻,就像虛空一樣不受染污;雖然虛空很多的烏雲,但烏云不能染污虛空,它是無住、不受染污的。

一個菩薩經常修習無分別智,你經常能夠觀察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就算你過去有種種極重的惡法,這個地方古德說極重惡法就是五逆十惡的重罪,因為你信解這個無分別智,對無分別智不斷的相信、隨順、理解,本來你這個罪業要到三惡道去的,這個時候就能夠免除到三惡道去,能夠滅除你極重的惡罪,這個叫做無生懺。

就是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我們造了很多的罪,請問大家:這個罪跑哪裡去了?跑到虛空去了,虛空跟你沒有關係嘛。罪是你的心一動才做的,它從你的心發動出來,結果還是回到你的心中去,所以那個心是一切罪的根源。

所以你用無分別智,觀照你這一念心的時候,你的心就變化,心若滅時罪亦亡,斷相續心。我們心中的思想跟業力是互動的,你思想改變了,你的業力就會改變,這個惑業苦是相牽動的。所以你經常修無分別智,你能夠滅除罪障、滅除業障。

辛二、根本智

如虛空無染,是無分別智,

解脫一切障,得成辦相應。

這個地方是對治煩惱障,加行智破業障,這個根本智破煩惱障。無分別智就像你心中有一個虛空一樣,不受染污,它能夠解脫一切煩惱障跟所知障,成就成辦跟相應的解脫,相應是初地,成辦是二地到十地。

辛三、後得智

如虛空無染,是無分別智,

常行於世間,非世法所染。

你得到一個果報體、得到異熟果報,在世間上教化眾生、積集資糧,你不會被世間的八風所染污,這個因緣,這個報障,能夠免除報障。就是這個加行智破除業障,根本智破煩惱障,後得智破除報障,真諦三藏是這樣分配的。這個是講到修習這種無分別智的三種利益。好,我們今天講到這個地方。

到這一段,我們把無分別智因地的修行跟它的果地的功德,作了一個介紹。我想我們每一個人都想要改變我們的生命、改變我們的命運,那這個重點就是你要先改變你的內心,因為這個生命,是你內心所變化出來的。改變內心,當然最重要的是從根本上思想的改變,就是你要把過去那些名言,把它消滅掉,這個最重要。你心中的名言不能改變,你的心就被這個名言,不斷的引導去造業、得果報。你說你造業以後再來懺悔,那都是第二意;真正是名言生起的時候,就把這個念頭轉過來。

在法國中古時代有一個國王,他想:成功一定有它的因素,有因素才有成功,成功一定有它的因素。他就命令很多的大臣,把世間上成功的因素搜集起來,編成一本成功學的書。經過幾年以後,這本書成功了,獻給國王看。國王看這個寫得很好,但是太多了,一般人沒有辦法去憶持,就把它簡化。後來把這個書,再簡化成一本小冊子,國王一看,又太多了:現在眾生那麼忙,哪有時間看那麼多呢?他就下命令,把這麼多的成功因素,會歸到一句話就好,就一句話。最重要是什麼一句話?這個大臣就把這些成功因素,再把它作一個總結,最後得到一句話,就是:一個人要成功,最重要的是你要作好萬全的準備。我們總是覺得成功是機會:誒,他為什麼成功?他為什麼變成蕅益大師?他運氣很好,他拜了一個好師父,他生長在一個好的環境,他生長在像法時代。

我們總是把成功回歸到它的因緣,其實成功是有兩個條件:一個是你的準備,一個是你的機會。我們總有一天要像大菩薩一樣,廣學六波羅蜜、成就萬德莊嚴,總有一天。但是你作好了準備沒有?你的心態準備沒有?就是我要到極樂世界去親近諸佛,我馬上要得到三世諸佛的灌頂,成為法身菩薩;但是我們要反省一下,我們準備好了沒有?這個是很重要的。你等待機會,機會出現的時候,你沒有準備好,你也沒有用。你要為你的成佛之道作好準備,第一個,修習六度要等待因緣,很多的菩薩,你要佈施也要等待因緣;但是你可以先作好的準備,就是修習無分別智,這是所有功德一個最重要的主導者。

所以我認為身為一個菩薩,你要經常反省自己:你準備好了沒有?你準備要啟動你的菩薩道沒有?作好你的準備是非常重要。你為臨命終的正念,準備好了沒有?所以,成功的因緣,什麼時候出現,這個不是我們能夠決定;但是作好你心中的準備,這是你可以決定的。那怎麼準備呢?我們前面說過了:你要不斷的聞思,一方面歷練,用五度來幫助,等等。好,我們回答兩個問題。

【學員提問】:請問法師,人死了以後彌陀聖眾,手持蓮花來迎接亡者,亡者隨之而往生西方的時候,是第八識往生?還是自性清淨心往生?下品往生跟上品往生的內心是否不同?

【師父答疑】:如果我們是凡位的菩薩、資糧位、加行位的菩薩,當然你是阿賴耶識往生,帶業往生。阿賴耶識就是你還有很多很多的業力,還有很多三界的業力,但是它不能得果報;因為你臨終的時候,正念現前,無分別智加上佛號。這個時候,你阿賴耶識到極樂世界的時候,佛陀為你說法,阿賴耶識慢慢慢慢轉識成智。如果你是初地以上的菩薩,你看《華嚴經》很多初地菩薩往生淨土,那是自性清淨心往生的,那他那是隨願往生,發願就可以往生,不必阿彌陀佛來接引。

所以我們帶業往生,是阿賴耶識往生的。那下品跟上品往生的確不同,內心當然不同,內心的資糧力也不同、智慧力也不同、菩提心也不同,這個《觀經》裡面有講。我們平常生命的相貌,是六根、六塵、六識──十八界。這一念心產生六根門頭──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觸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產生六識的分別。我們剛開始的生命是十八界,是一個廣大根、塵、識的相互作用。

臨命終的時候,只有會歸到一念的心識,全部,根、塵、識全部都脫落了,只回歸到一念的明瞭心識,這個叫做臘月三十算總賬。這個時候,內心有兩種的功能:一個是邪惡的功能,你無始劫來所栽培的邪惡功能,它一定會起來干擾你,因為它跟往生淨土是相違背的,它不會同意你往生淨土、不會同意你念佛的,因為這兩個性質是相牴觸的。所以你佛號一啟動的時候,它一定會起來,這個時候,真妄交攻。如果你正念把妄念調伏,正念打勝仗了,你的正念主導你的生命,阿彌陀佛現前;如果你三界的念頭、有所得的心,打敗了念佛的正念,那你得再來一次,就是這樣。那你說:誒,為什麼有些人正念會打敗?有些人邪念會打敗?這一定有它因素的──那就是平常的栽培。

你臨終的成功,是你平常很多次很多次成功的累積。你平常每一個念頭起來,都成功、都成功、都成功,你臨終就會成功。你平常跟妄想對治的時候都被打敗,你臨終就很可能被打敗。它那個正念跟妄想交攻,不是說靠抽籤、不是靠運氣的,是靠力量的。所以蕅益大師講:沒有平常的正念,絕無臨終的正念。所以往生的道理就是這樣,就是雖然是帶業往生,但是你臨終要正念現前;你不一定要具足善業,但是你要具足善念,這個很重要。

【學員提問】:請法師慈悲開示,怎麼把甚深無分別智的佛法,落實到日常生活當中?

【師父答疑】:這個地方,我們看第一八七頁,庚二、庚三、庚四,所依、因緣跟所緣,就是在講這個道理。第一個,你經常審問你的因地發心,你為什麼要修行?你整個修行的依止處,是依止生滅心還是不生滅心,這第一個。第二個,你是不是經常能夠栽培無分別智的因緣,在靜中聽聞、思惟。第三個是最重要,歷緣對境的時候,你看到人事的時候,往道上會、往道上會。一個人剛開始的時候,絕對不能活在人事的事相當中,你一定會起顛倒的。一個初學者,你心中多多想道理,就對了,看到事情就想到一個道理、看到事情就想到道理,要回歸到道理。這樣子,你的無分別智就能夠成功。剛開始在靜中的時候,聞思;歷緣對境的時候,會事入理,就這麼簡單。